A:柬埔寨橡膠出口收入增至7,700萬美元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3月25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柬埔寨農林漁業部統計,2022年1至2月柬埔寨出口橡膠與橡膠木超過7700萬美元,其中橡膠出口金額超過7,600萬美元,橡膠木出口金額為35萬5,946美元。2022年2月橡膠產量達4萬8,509公噸,年增6%,另橡膠木出口量808立方公尺,激增66% 。2022年2月橡膠的平均售價每噸下跌2 美元,為1,585美元。柬國橡膠總種植面積40萬4,044公頃,其中橡膠園31萬193公頃,休養待種植保護面積9萬3,851公頃。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長Veng Sakhon表示,農業部門一直發揮著重要角色,尤其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農村發展與扶貧方面。根據該部最新報告,將持續提高天然橡膠種植園的生產力,加強與擴大家庭橡膠種植,並推動實施2030年天然橡膠發展策略計畫,以加強柬埔寨橡膠的管理及永續發展。   該部橡膠總局局長Him Aun表示,橡膠出口增加是由於橡膠種植園的擴增,主要出口市場包括中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及歐盟。2021年柬埔寨出口橡膠與橡膠木的收入超過6.11億美元,去年出口橡膠36萬6,300公噸,橡膠木454立方公尺。

A:資料來源:歐盟111年3月24日第L96號公報   查歐盟執委會於110年1月4日接獲國內產業提出申請,嗣於同年2月18日公告對自中國進口之矽化鈣啟動反傾銷調查,並於同年10月16日起對前述產品課徵臨時反傾銷稅。   經檢視相關事證,執委會認定自中國進口之矽化鈣具傾銷事實,並導致歐盟產業實質損害。為預防境內產業蒙受更深損害,歐盟於本年3月24日第L96號公報公告自次日起對旨揭產品課徵稅率自31.5%至50.7%不等之反傾銷稅。受課產品歐盟稅則號列為CN codes ex 7202 99 80及ex 2850 00 60 (TARIC codes 7202 99 80 30及2850 00 60 91)。   本案詳細資料請逕至歐盟公報網站下載,網址為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CELEX:32022R0468&from=EN。

A:資料來源:歐盟111年3月10日第L83號公報   查歐盟自104年12月19日起對自中國進口之特定鋁箔續課徵反傾銷稅(Implementing Regulation (EU) 2015/2384),並自106年2月18日起擴大對中國進口之特定經微調(slightly modified)鋁箔產品課徵反傾銷稅(Implementing Regulation 2017/271),嗣因歐盟國內產業於109年9月10日提出申請,主張措施屆期後可能造成持續傾銷及國內產業再度受損,歐盟執委會爰於同年12月17日公告展開落日複查。   執委會本年3月10日在歐盟第L83號公報公告落日複查結果,自次日起對自中國進口之旨揭產品續課徵6.4%至30%不等之反傾銷稅,受課徵產品歐盟稅則號列為CN code ex 7607 11 19 (TARIC code 7607 11 19 10);另除部分中國廠商外,自中國進口之經微調特定鋁箔產品則須被課徵30%之反傾銷稅,其歐盟稅則號列為CN codes ex 7607 11 19及ex 7607 11 90 (TARIC codes 7607 11 19 30、7607 11 19 40、7607 11 19 50、7607 11 90 44、7607 11 90 46、7607 11 90 71及 7607 11 90 72)。   本案公告內容請詳歐盟公報,網址為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CELEX:32022R0402&from=EN。

A:2021年柬埔寨電子支付交易金額達1,136.7億美元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3月25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柬埔寨國家銀行(NBC)統計,2021年柬埔寨電子支付用戶數量達到1,360萬戶,高於2020年的950萬戶,年增42%。2021年柬埔寨電子支付交易計7億757萬筆,年增52.9%,其中柬幣(KHR)交易1億5,763萬筆。2021年整年支付交易總額為 1,136.7 億美元,高於2020年的953.1億美元。   柬埔寨國家銀行總監Chea Serey女士表示,金融科技公司的開放以及疫情是推動電子支付成長的主要因素。此外,年輕世代更傾向使用電子支付取代現金支付。截至2021年柬埔寨共有69家金融機構提供電子支付服務。

A:根據紐約州政府公告,紐約州長表示超過1GW的社區太陽能發電裝置已安裝及使用,提供近20.9萬戶家庭用電,領先全美國社區太陽能市場,另外紐約州正建造全美最大規模太陽能管線,估計可提供40.1萬戶家庭社區太陽能用電,提供民眾可負擔能源價格及加速實現該州氣候法案目標,預期紐約州2030年70%電力為再生能源,州長期望2030年太陽能發電可達10GW。 紐約州2021年社區太陽能占全州太陽能裝置70%,紐約州分散式太陽能管線由708個項目組成,總裝置容量約2300MW,此管線包括73個紐約州支持的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開發項目,一旦全數完成,將有助所有州民使用清潔能源且預計可提供220萬戶家庭用電。

A:美媒本(25)日報導,俄烏衝突影響氖氣製造商停止營運生產,氖氣產量下降,貝恩策略公司指出烏克蘭氖氣產量超過全球一半,另根據Techet顧問公司估計2021年全球半導體產業使用約540頓氖氣,若烏克蘭氖氣製造商持續關閉,2022年使用量將下降50%。 全球半導體產業所需氖氣約40%來自烏克蘭及俄羅斯,三星、英特爾及台積電等晶片製造商透過加工機器利用氖氣雕刻矽晶片,惟晶片製造商於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採取措施減少氖氣使用需求量,降低烏克蘭氖氣依賴性,多數晶片製造商具有氖氣儲存量3至12個月,目前暫時不會影響晶片產能。

A:依據德國媒體Handelsblatt報導指出俄羅斯是德國天然氣供應最主要的來源約佔55%,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近期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議題被頻繁討論,該報導整理天然氣在德國使用現況。首先目前天然氣在德國主要用於供暖,特別在冬季時因建築物供暖需要天然氣更顯重要。另一方面在工業使用上天然氣是重要之生產原料如生產塑膠、肥料及粘合劑等產品,另天然氣在金屬、水泥、玻璃、陶瓷等業別中亦被廣泛使用。   此外天然氣除供暖及工業使用外亦可發電,2021年德國天然氣發電量近900億千瓦時,相較2021年可再生能源總發電量約2300億千瓦時,天然氣發電量雖較可再生能源低惟天然氣被視為彌補可再生能源發電波動之重要發電來源。而在天然氣資源方面,德國除了自國外進口天然氣外德國國內亦蘊藏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於下薩克森邦,德國國內天然氣產量佔全國天然氣總消費量約5.2%,另根據德國天然氣石油能源協會估算德國天然氣供應在數年內仍有增加10%至20%之成長潛力。   展望未來天然氣之來源,在俄烏戰爭之背景下德國政府正設法尋找替代俄羅斯之天然氣來源,目前德國自挪威和荷蘭亦進口天然氣但挪威和荷蘭無法完全替代俄羅斯,為此聯邦經濟部長Robert Habeck表示未來德國將考慮向其他天然氣出口國如美國、卡達等國家進口天然氣。

A: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頃發布聯合聲明,兩國同意進一步開放馬、新兩國的陸路與航空邊境。自4月1日起,所有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旅客,不論搭乘何種交通工具,都可自由進出馬新兩國的陸路關卡,無須接受隔離或檢測。   依斯邁沙比里首相表示,隨著馬國自4月1日起向國際旅客重新開放國境,並進一步促進與鄰國新加坡的跨境旅遊,反映兩國長期及穩固關係和多元的合作。這將有助於經濟復甦,對兩國人民的經濟和生活產生積極影響。   以下為馬新兩國最新出入境政策:   (一)陸路 (1)限完成接種疫苗者; (2)不須申請入境程序; (3)抵達前後不須進行新冠檢測; (4)抵達後不須隔離 (二)航空 (1)限完成接種疫苗者; (2)起飛前2天須進行新冠檢測; (3)抵達後不須隔離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國政府決定自4月1日起重新開放國境,渠特宣布旅客入境的標準程序如下: (一)出發前: 1.旅客須下載、登記和啟動MySejahtera應用程式; 2.透過MySejahtera應用程式填寫入境表(pre-departure form); (1)完成接種疫苗的旅客,將發出電子Traveller’s Card (2)未完成接種/未接種疫苗的旅客,將發出居家隔離令 (3)7歲以上旅客,出發前兩天須進行PCR檢測;出發前6至60天內曾確診的旅客,須在出發前兩天進行專業RTK-Ag檢測; (4)外籍旅客,須購買COVID-19保險;   (二)抵達馬來西亞後: 1. 抵達24小時內進行專業RTK-Ag檢測; 2. 未完成接種/未接種疫苗的旅客,須居家隔離5天   RTK-Ag檢測須知 旅客可自由選擇在任何一家醫療機構進行專業RTK-Ag檢測 機場備有RTK-Ag檢測或冠病呼吸檢測(breathalyser)服務 旅客須自費 4.6歲以下孩童豁免抵達後進行冠病檢測。 (三)入境馬來西亞後: 1. RTK-Ag檢測結果若呈陽: (A)已完成接種的旅客,將接受為期7天的居家隔離;(B)未完成接種或未接種的旅客,他們將需隔離10天。 2. RTK-Ag檢測結果若呈陰: (A)完成接種的旅客無需隔離。 (B)未完成接種或未接種的旅客,將需在住宿地點隔離5天,以及需在第4天接受PCR檢測或第5天進行專業RTK-Ag檢測。 (C)若第二份的新冠檢測樣本結果呈陽,他們將從採取第二份樣本之日期算起,接受為期5天的居家隔離。若結果呈陰,就可解除居家隔離令。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統計局頃公布統計數據,本(2022)年2月馬國與俄羅斯的雙邊貿易額為12億馬幣(約2.84億美元),較上(2021)年同期成長88.5%;其中馬國自俄羅斯進口銳增368.1%至8億7,140萬馬幣(約2.06億美元),主要進口項目為肥料與製成品;馬國出口至俄羅斯則下跌27%至3億2,870萬馬幣(約7,782萬美元),馬國貿易赤字達5億4,270萬馬幣(約1.28億美元)。   2022年2月馬國與烏克蘭的雙邊貿易額為2億5,300萬馬幣(約5,990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成長108.1%;其中馬國自烏克蘭進口成長131.2%至1億5,940萬馬幣(約3,774萬美元),主要進口項目為葵花籽與紅花油;馬國出口至烏克蘭增長77.9%至9,360萬馬幣(約2,216萬美元),馬國貿易赤字擴大至6,580萬馬幣(約1,558萬美元)。   俄羅斯是原油出口國,占全球原油總出口量之11.4%;其天然氣產量占全球天然氣總產量的25.3%;俄烏亦占全球小麥出口量之23.3%。俄羅斯生產的肥料,占全球肥料貿易量的14%。   在俄烏戰事爆發後,原油飆漲逾100美元,3月7日布蘭特原油上漲至每桶129.02美元,2月23日上述戰事前則報99.29美元。   馬國統計局認為,全球原油價格上漲影響交通運輸成本與經濟,且構成通膨衝擊。此外,全球穀物(包括玉米、大豆與小麥價格暴漲,導致飼料價格亦飆漲,造成禽畜價格跟著上漲。同時,俄烏戰事之前,每公噸棕油價格為6,485馬幣(約1,535美元),戰事爆發後棕油價格亦暴漲,3月5日攀升至8, 076.50馬幣(約1,912美元),創歷史新高紀錄。   由於馬國食品仰賴進口,俄烏戰事造成馬國的糧食供應鏈受干擾與衝擊。隨著原油本年迄今漲價60%,市場預期食品價格將飆漲;連帶小麥與葵花油價格亦跟著上漲。   2020年馬國對俄羅斯出口的服務貿易僅占0.19%或1億7,680萬馬幣(約4,186萬美元);其中旅遊占62.1%或1億990萬馬幣(約2,602萬美元)。2020年入境馬國的俄羅斯觀光客達2萬8,694人次,占馬國總觀光客的0.7%。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捷克媒體Expats.cz本(2022)年3月23日報導,捷克共有11家企業躋身2022年英國《金融時報》歐洲快速成長1000大企業,惟有2017-2020年間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達至少36.5%的企業方能列入排名,顯示即便近年歐洲企業受疫情、英國脫歐及全球供應鏈緊縮等影響,上榜企業憑藉其韌性與運氣,仍不減其成長力道。 排名前500名的共有6家捷克企業,第1間上榜的捷克企業為金融科技公司Dateio,位居第170名;數位人力資源解決方案供應商Success Solutions為第2間上榜的捷克公司,名列第196名。接著是第274名以Skladon為品牌的運輸物流業者Warehouse Solutions;第292名為提供生醫設備耗材的捷克科技公司Life M;第305名係以居家生活電子商務為主的Favi;最後一家進入前500強捷克企業,則為第353名的居家模擬實境運動公司Rouvy。

A: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於本(2022)年3月24日出席「新加坡商務峰會(Singapore Apex Business Summit)」時表示,星國政府為協助企業數位轉型,充分把握數位經濟帶來的新商機,將為企業打造可協助發展的基礎建設環境,也將與企業合作因應日益增加的網路風險,使其從數位化中充分獲益。 新加坡已有先進、安全及堅韌的數位基礎設施,是全球領先推出5G獨立網路的國家之一,計劃於2025年達成戶外5G網路可覆蓋全國的目標,據悉該目標可能提前實現。星國於2022年年初已實現50%的戶外5G網路覆蓋率,並投資7,000萬星幣(5,155萬美元)發展下一代通信技術,包括參與6G研發項目。 楊莉明部長強調,保持開放及創新非常重要,新加坡政府與志同道合國家簽署數位經濟協定,建立可互相接軌的數位系統,讓企業與海外商機連接。為跟上數位化的步伐,當務之急是建立培養新加坡科技人才的健全管道,確保現有的科技勞動力保持競爭力。依據麥肯錫報告顯示,全球87%公司很快面臨技能鴻溝,亦是多數新加坡企業迫切面對的問題,人才缺口是一大挑戰,預計未來數年,資通信技術人力將佔企業的四分之一,可是目前僅佔5%。 另包括勒索軟體攻擊及釣魚詐騙等網路風險,使支撐數位計畫所需的信任受到威脅,故星國政府將與企業密切合作因應挑戰。新加坡網路安全局助理局長陳學豪表示,該局將推出「網路安全基本能力標誌(Cyber Essentials Mark)」,提供尚未深入數位空間的業者一套標準,協助其瞭解如何建立基本的網路安全。至於管理數個大型網路或裝載用戶識別資訊的業者,可取得要求更高的「網路安全信譽標誌(Cyber Safe Trustmark)」,該認證顯示企業具有可保護自己及客戶數據之系統,是競爭優勢之一。

A: 新加坡政府防疫跨部門工作小組於2022年3月24日宣布,將以「疫苗接種者旅遊架構(Vaccinated Travel Framework)」取代現行之「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VTL)計畫」。在該架構下,星國將依據旅客的新冠疫苗接種狀態實施邊境措施,已接種者可搭乘任何航班或渡輪免隔離入境,無須再申請「航空通行證(ATP)」或「疫苗接種者通行證(VTP)」,亦不再限制入境旅客人數。 依據上述架構,自2022年4月1日起,所有已接種的航空及海路入境旅客與12歲及以下兒童,不論來自哪個國家或地區,僅須於出發前48小時內進行新冠病毒PCR或專人快篩或在專人監督下遠程自助快篩檢測,取得陰性證明,即可不受限制入境新加坡,抵境後亦無須再進行快篩或隔離。 13歲及以上未完成接種的長期證件持有者及短期訪客仍不允許入境新加坡。部分特殊情形除外,包括因醫療緣故無法接種者、13歲至17歲的長期證件持有者,或因探病、奔喪理由取得入境許可者,但須於出發前48小時內進行新冠病毒PCR或專人快篩或在專人監督下遠程自助快篩檢測,取得陰性證明,入境後須於申報住所隔離7天,隔離期滿須再進行PCR檢測。 在「疫苗接種者旅遊架構(Vaccinated Travel Framework)」下,星國政府將進一步簡化入境國家及地區的風險類別,區分為「一般旅遊」及「限制旅遊」,目前全球所有國家及地區皆歸類於前者,日後,倘某國出現嚴重影響公共衛生的新變種病毒,將會列入限制旅遊名單。新加坡入境卡(SG Arrival Card)格式亦將簡化,旅客僅須填寫個人資料、疫苗接種狀態及申報健康情形,在外國接種的旅客須檢附接種證明。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亞太區副總裁吳仕綿表示,新加坡最新公布的邊境措施將提振航空業前景,盼星國可儘快取消出發前檢驗的規定,進一步推動航空業復甦。去(2021)年底亞太區域的國際旅客人次僅恢復至2019年的13%,恢復速度較其他區域緩慢,但隨著近期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等國重啟邊境,往返亞洲市場將更為便利,亦能將亞太區域與世界重新接軌。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3月24日引述一份由 9,500 名丹麥消費者對 235 個品牌之社會及環境責任進行評分之2022年永續品牌指數調查 (Sustainable Brand Indeks 2022)。 Rema 1000連續2年蟬聯被消費者評鑑為該國最具永續性的公司和品牌,其次為樂高和Thise Dairy。    Rema 1000 自 2014 年以來一直位居該評鑑調查的前 10 名,並穩步攀升。在 2019 年和 2020 年評列第2名,在 2021 年獲得第1名, 今年榮登寶座。   Rema 1000 以小包裝和停止大量採購折購的 “便宜帶有態度”的口號,避免浪費食物之潮流中脫穎而出。 Rema 1000 也同時贏得2022最具永續品牌指數的冠軍寶座,在零售連鎖店中,長期贏家 Coop名列第2,其次是 Irma、SuperBrugsen、Kvickly 和 Dagli'Brugsen。   在其他行業,消費者將 SAS 評為最永續的航空公司,將特斯拉評為最永續的汽車製造商,將 Hummel 評為最永續的運動品牌公司,將 Aarstiderne 評為最永續的電子商務公司,將 Thise Mejeri 評為最可永續的食品生產商。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3)月25日報導稱,日本厚生勞働大臣後藤茂之頃召開記者會表示,日本政府已與日商塩野義製藥公司針對購買該公司成功研發的新冠口服藥物達成共識。日商塩野義公司的新冠口服藥,已於本(2022)年2月向日本厚生勞動省提出許可申請,目前正由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進行審查中,俟審核通過後,日本政府預定先採購100萬人份的口服藥,未來亦計畫持續購買一定的數量。 此係日本政府首次購買由國內企業研發成功之新冠輕症患者口服藥物,後藤厚生勞動大臣表示,這可讓新冠輕症患者擁有更多的治療方式選擇,並強調只要安全性及有效性獲得確認,日本政府將會儘速核准並提供民眾治療使用。 目前日本國內已有美商輝瑞(Pfizer)及默沙東(Merck & Co)藥品公司生產之2種新冠口服治療藥物,本次日商塩野義製藥公司的藥品,則將成為日本首度開發成共的新冠口服藥。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MIFER)與歐亞經濟聯盟(EAEU)於3月24日在緬甸奈比都召開關於促進雙邊貿易及投資的對話會議。會中MIFER聯邦部長Aung Naing Oo表示,雙方正在就簽署「合作瞭解備忘錄」進行討論,以促進緬甸與EAEU之間的雙邊投資及貿易。他還強調國家管理委員會的優先領域,以實現恢復緬甸企業的經濟目標、經濟潛力,及持續支持對包括俄羅斯等EAEU成員國在緬甸的投資。在EAEU成員國中,政府努力與俄羅斯聯邦及白俄羅斯簽署雙邊貿易促進及國防服務協議。此外,A部長還討論了投資政策及投資領域的改革,以恢復COVID-19疫後經濟。他呼籲在農業及畜牧業、化肥生產領域、食用油領域、電力及能源、基礎設施方面加強合作,以增加對EAEU成員國的出口,並進口化肥、石油及天然氣以及農機到緬甸。   隨後,歐亞經濟委員會(EEC)負責人兼企業合作秘書處主任Andrey Diansky與緬俄友好合作協會主席Aung Thaw准將(退休)討論促進貿易與投資的潛力。接著,MIFER副部長與EEC高級官員就貿易投資、電力能源、農業畜牧養殖、礦業、基礎設施、信息交通、工業金融等主要合作領域進行討論,並解釋法律、法規及機會。會後,MIFER副部長Than Aung Kyaw為EAEU及緬甸代表舉行晚宴。   EEC是EAEU的一個主要組織,由5個國家組成—俄羅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及吉爾吉斯斯坦,並以關稅聯盟的形式提供經濟合作,EAEU也與東協有經濟關係。

A:資料來源:越南西貢時報網站2022年3月2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媒體報導,越南國家航空公司越南航空(Vietnam Airlines)將從3 月25日起,暫停河內與莫斯科之間的定期航班。至於何時可復航,尚不得而知。 報導指出,此次停飛與制裁無關,而是要審查與俄羅斯之間的相關營運事宜、飛航條件以及飛安規定等。 對於已購買該航線航班機票的乘客,越航將在該航線重新開放後提供退款或改換該航線其他航班的機票。越航建議乘客關注該航線的最新訊息。 越航是目前越南唯一營運飛往俄羅斯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將與有關機構合作,儘快重新開啟航線。 在因 Covid-19疫情而關閉近2年後,越航於今年初重啟河內與莫斯科之間的航線。 由於俄羅斯人前往越南與海外越南人旅行及運輸貨物的需求增加,該航線上的乘客人數一直維持在高檔。 1家越南旅遊公司上周才宣布暫停將俄羅斯遊客運送到越南的包機航班,主因在美國與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後,俄羅斯政府建議該國航空公司限制飛往其他國家的航班。 越南民航局表示,越南航空公司飛往歐洲的航班並未受到俄烏軍事衝突的影響,但要求越南航空公司密切關注情況並調整航班時刻表,以確保飛行安全

A:資料來源:越南經濟時報網站2022年3月2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國會常務委員會頃於2022年3月23日發布第31/NQ-CP號有關調降燃油及潤滑油等環保稅之決議。 根據該決議,自2022年4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燃油及潤滑油等環保稅額如下: 貨品名稱 現行稅額 (越盾/每公升) 自202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止之稅額 (越盾/每公升) 汽油(除乙醇外) 4.000 2.000 航空燃料 1.500 1.500 柒油、重油及潤滑油 2.000 1.000 煤油 1.000 300 潤滑脂 2.000 1.000 註:本(第31/2022/NQ-CP號)決議自2022年3月23日起生效,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止。詳細公告內容刊登於越南法律圖書館www.thuvienphapluat.vn 網站,中譯內容僅供參考,倘有疑義,應以越文版為準。 此外,隨著調降燃油及潤滑油等環保稅額,預估國家收入減少29兆越盾(約12.6億美元)(以2019年燃油及潤滑油等使用率來計算)。因此,越南國會王廷惠(Vuong Dinh Hue)主席建議政府及財政部研擬自其他領域增加國家收入之方案,以防止因實施下調環保稅額政策而導致國庫損失。

A:印尼政府於於本(2022)年3月23日調整入境檢疫規定,開放已接種二劑或三劑疫苗之所有國籍旅客入境印尼後可免隔離檢疫,並於該(23)日起生效,更新內容重點如下: (一) 所有國籍旅客於抵達印尼機場後,均須於機場接受PCR篩檢。已接種二劑或三劑疫苗之旅客,可在機場接受篩檢後,逕離開機場前往下榻旅館或返回個人居所等待篩檢結果,等待篩檢結果期間不可離開上述地點及與他人接觸。篩檢結果為陰性者,可免隔離直接進入社區活動,並進行自我健康管理14天。 (二) 因體質不適合或有慢性病等健康因素理由不適合接種疫苗者,須於印尼機場時,出示英文版或印尼文版之出發地公立醫院醫生診斷證明,其免隔離條件同已接種二劑或三劑疫苗之旅客。 (三) 尚未僅接種疫苗或僅接種一劑疫苗者,入境後須檢疫隔離5天(5天4夜),並於隔離第4天進行第二次PCR篩檢,獲篩檢陰性者始可解除隔離。 (四) 18歲以下未成年者及需要特別照護之人士,適用父母或照護者之隔離標準。   二、其他規定要點總覽請詳閱本處公告連結 https://www.roc-taiwan.org/id/post/4792.html

A: 根據本處駐在國媒體報導,新加坡與PA四個創始成員國(墨西哥、哥倫比亞、智利及秘魯)歷經4年談判,業於本(2022)年1月26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依據該組織之協定生效規定,除新加坡須批准協定外,另需其中兩個創始成員國批准始可生效,外界評估星國可望於2023年成為PA首個加盟國(Associated States)。 依雙邊簽署之協定,星國必須遵循PA之降稅期程,其中PA四成員國於2016年5月1日起已有92%產品降為零關稅,其餘8%則將於2030年逐步降至零關稅。 星國之國際貿易地位重要,其加入可提升PA區域之動能,並發揮促進與亞太地區之經濟合作效用,符合PA擬定於2030年增加10個加盟國之願景。 PA技術推廣小組(GTAP)指出,近年來為深化與星國交流,已邀請星國業者出席7場與PA貿易及投資相關之推廣活動。以2021年為例,在該屆輪值主席哥倫比亞帶領下,GTAP邀請新加坡出席8月舉辦之「PA第11屆商務洽談會」;另於11月安排星國業者參與「第1屆PA基礎建設投資商機介紹」,計有65家星國業者出席瞭解PA投資商機,互動活絡。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