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本(2020)年4月20日發表聯合新聞稿表示,為協助企業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MAS推出星元貸款計畫,提供符合資格的金融機構年利率0.1%貸款,以鼓勵相關金融業者為更多中小企業提供低利貸款,協助其緩解現金流、維持營運及留住員工。符合申請者包括參與「增強版企業融資計畫-中小企業營運資金貸款(Enhanced EFS-WCL)」和「臨時過渡性貸款計畫(Temporary Bridging Loan Programme)」的金融機構。 上述貸款計畫為期2年,目前未規定金額上限,惟僅限於在上述2項貸款計畫下所發放的新貸款。「增強版企業融資計畫-中小企業營運資金貸款」最高貸款額為100萬星元,償還期最長可達5年;「臨時過渡性貸款」最高貸款額為500萬星元,償還期最長亦同為5年,年利率最高為5%。新加坡政府自本年 4月8日至明(2021)年3月31日止將分擔前述貸款計畫90%風險。 針對上述貸款計畫,新加坡3大銀行皆表示歡迎,並會將減少的融資成本全部轉嫁給客戶:華僑銀行指出,將進一步減少利率,本由年初超過6%,減少至2%-3%;星展集團亦表示,該集團中小企業客戶可受惠於較低的貸款利率,大約為2%-3%;大華銀行除了提供低利貸款外,亦將提供更多中小企業融資,包括先前不符資格的中小企業。另3大銀行亦將吸收相關貸款手續費。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西頁日報網站,2020年4月19日 依據越南總理辦公室第2827/VPCP-KTTH號函,阮春福總理已批准工商部所提之2020年4月稻米出口40萬噸計畫案。 總理指示由工商部協調農業暨農村發展部、財政部及各相關機關,配合上述出口計畫,並強調在疫情期間仍應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不受影響,任何情況下絕不能發生糧食短缺情形。 然而,近日工商部頻接獲稻米出口企業反映有關海關登記申報若干問題,包括海關未獲通報開始受理出口申報時間而無法及時辦理登記,以及無法登入海關系統等。為此,工商部於2020年4月17日晚間表示,將成立跨部門檢查團,會同相關機關掌握並調度各港口稻米出口數量,該檢查團包括工商部、農業暨農村發展部、公安部、海關總局等代表共10名成員,並由工商部副部長陳國慶(Tran Quoc Khanh)擔任檢查團團長。 據越南海關總局資料,自2020年4月12日上午恢復稻米出口至4月18日之7天期間,40萬公噸之稻米出口配額已接近完成登記,已出口量數達6,829公噸,其餘准予出口數量0.27公噸,出口數量僅占總配額1.7%。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勞動者網報,2020年4月17日 越南胡志明市工業園區管理局(Hepza)頃向胡志明市人委會提出工業園區內計638家企業對新冠肺炎感染風險之自我評估調查報告,感染風險低於10%之企業數量達179家,占28%;感染風險低於30%之企業數量為448家,占70.2%;感染風險介於30%至50%之企業數量有11家,占1.8%。按:依據胡志明市勞動及衛生主管機關之要求,如感染風險指數高於80%之企業,應停止生產並即改善。 該局亦對新順加工出口區、Linh Trung加工出口區、Vĩnh Lộc工業區及Tây Bắc Củ Chi等工業區內超過1千名勞工之13家企業進行感染風險評估,其中,感染風險低於10%之企業數量達9家;感染風險低於30%之企業數量為3家;感染風險介於30%至50%之企業數量有1家。 另在胡志明市工業園區之吸引投資狀況方面,Hepza表示雖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1季外資企業及越南國內企業投資金額仍大幅增加,其中外人直接投資金額達1.18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86%;越南國內企業投資金額約1.19兆越盾,較2019年同期成長37%,但預估第2季吸引投資情況將趨緩。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法律網報,2020年4月9日 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2020年第1季越南貨品出口至中國大陸金額達93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17億美元,成長率為23%。其中,2020年3月份越南貨品出口至中國大陸金額約39億美元。 2020年第1季越南電腦、電子產品及零組件出口至中國大陸金額為最多,出口金額達26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26%;手機及零配件排第2位,出口金額達20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3倍,增加14.9億美元。 累計2020年第1季越南與中國大陸進出口總額達255億美元,占越南貨品進出口總額之21%,目前越南與中國大陸貨品進出口狀況已逐漸回復。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The Saigon Times,2020年4月20日 據美商不動產投資管理公司Jones Lang LaSalle (JLL) 越南分公司最近公布之市場報告,隨著COVID-19疫情蔓延以及中美貿易情勢緊張等因素,將促使在中國大陸之企業生產線持續外移,紛紛轉移到東南亞,尤其越南似已成為吸引外資及製造商移入之目的地。 JLL表示,在過去1-2年中,自中國大陸出口至美國之貨品受到關稅限制,跨國企業透過經營及供應鏈分散來因應關稅障礙,未來此趨勢將更為明顯。據美國貿易統計數據,2019年自越南進口成長35.6%,而自中國大陸進口則衰退16.2%。預估2020年之進出口數據將因COVID-19疫情而使得全球供應鏈產生更大變化,但製造業從中國大陸轉移到東南亞的趨勢仍將繼續。越南仍是一個充滿希望之市場,工業園區開發商對土地之需求將持續成長,土地價格將進一步上漲,符合越南未來工業領域之長期發展。 美商報告指出,2020年第一季越南北部土地每平方公尺平均價格已達99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6.5%。南部地區土地每平方公尺平均價格為101美元,較2019年第4季則成長12.2%。此外,南北兩地區現成廠房租金為每月每平方公尺3.5-5美元。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JLL預估進行中的租約協商將因買賣雙方提出新要求,使得土地租賃遭到延遲。但在疫情得到控制後,市場需求基本面仍將維持穩定。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The Saigon Times,2020年4月20日 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2020年第1季進出口總額1,220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5.7%,其中手機、電腦、電子產品及鞋類等項目出口大增,使第1季貿易順差達37.4億美元。2020年3月單月出口24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5.7%,進口220億美元,亦增加19.2%,當月貿易順差則約20億美元。 2020年第1季越南貿易盈餘主要歸因於外人直接投資(FDI)企業之出口,據統計,第1季外人直接投資企業之進出口總額超過770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3.8%。其中,外資企業出口值約420億美元,進口約350億美元,貿易順差為77億美元。第1季主要出口項目為外資企業製造之手機、電子零組件等。主要進口項目則為電子零組件、電腦以及紡織、成衣、鞋類生產所需之原物料。 2020年第1季越南主要貿易夥伴多為亞洲國家,進出口總值790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4%,占出口總額65%。越南對亞洲市場出口金額310億美元,自亞洲國家進口480億美元。另,越南與美洲貿易額240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18.3%,惟對歐洲貿易額15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8%。
A:
A:美國與越南簽署提升越南經濟競爭能力協定,該協定金額為4,200萬美元,以加強越南私人經濟、促進創新及新創生態及鞏固勞動力。 根據美國國際開發署( USAID)與越南計畫投資部共同公告,雙方已於本(2020)年4月15日線上簽署上述協定。 上述協定有望將促進新創精神,將越南新創企業與國際新創生態及創新之各集團、投資基金及其他組織聯結,同時為在知識基礎上發展之經濟體提供高品質勞動力。 美國駐越南大使 Daniel J.Kritenbrink表示,本協定顯示美國政府持續協助越南成為更全面、創新及開放經濟體之決心。
A:越南電力集團(EVN)稱,本年第一季該集團安全、穩定提供各地方生產及民眾使用之電量,特別是確保各醫院、醫療機構及各集中隔離地區防疫工作之用電。 根據EVN之統計,本年第一季該集團生產及進口總電量為572.9億 kWh,較去年同期成長6.3%。其中,水力發電為89.3億kWh,較去(2019)年減少30.4%;燃氣火力發電為94.6億kWh,較去年減少15.9%;燃煤火力發電為339.1億kWh,較2019年成長21.3%;燃油火力發電為10.2億kWh,較去年大幅增加10億kWh;再生能源為27.6億kWh,其中太陽能為23.1億kWh,為去年之28倍。 本年第一季EVN集團及各發電總公司之生產用電為312.5億kWh,佔越南電力全系統生產電產量之54.54%。 本年第一季EVN電力銷售量約為492.8億kWh,較去年同期成長6.47%,其中國內生產之電量銷售量增加6.27%。
A: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本(2020)年3月份越南出口金額約200億美元,較上(2)月份減少4.1%,並較去年同期減少12.1%;其中越資企業之出口金額減少3.7%,外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含原油)減少15.4%。 本年第一季出口金額約590.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0.5%,其中越資企業之出口金額為186.5億美元,成長8.7%,外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含原油)為404.3億美元,減少2.9%。出口金額10億美元以上之產品包括:各種電話機與零件出口金額為124億美元,成長2%;電子產品、電腦及其零件82億美元,成長16.2%;紡織成衣品65億美元,減少8.9%;機械設備及其零件47億美元,成長17.7%;鞋類39億美元,減少1.9%;木材及木製品25億美元,成長9.5%;運輸工具及其零件20億美元,減少5.5%;水產品16億美元,減少11.2%。此外,本年第一季若干農產品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下跌,包括:蔬果8.31億美元,減少11.5%;咖啡7.94億美元,減少6.4%;橡膠3.31億美元,減少26.1%;胡椒1.56億美元,減少17.6%。僅有稻米出口6.53億美元,成長7.9%;腰果出口6.44億美元,成長0.8%。 有關出口市場,本年第一季美國為越南最大出口之市場,出口金額為15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2%;其次為中國,出口金額為84億美元,增加11.5%;歐盟75億美元,減少14.9%;東協60億美元,減少5.2%;日本48億美元,成長3.5%;韓國45億美元,減少2.7%。
A:據越南統計總局稱,越南本(2020)年3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2019)年12月份上漲0.34%,亦較去年同期上漲4.87%,惟較上(2)月份減少0.72%。其中下列貨品與服務項目之CPI呈衰退趨勢;包括:餐飲服務減少0.43%,飲料與香菸減少0.11%,成衣帽子暨鞋類減少0.15%,房屋及建材減少0.25%,交通費用減少4.87%,郵電費用減少0.06%,文化、娛樂及旅遊等服務費減少1.4%。另其餘貨品及服務項目上漲;其中,家具設備上漲0.09%,藥品及衛生服務上漲0.05%,教育費用上漲0.04%,其他貨品及服務項目上漲0.16%。 此外,本年3月份黃金價格較上個月上漲3.87%,與去年同期相較上漲25.31%。
A:海地:4/20迄晚間7點為止,確診個案增至57例,增加13例,死亡維持3例。海總理Joseph Jouthe宣布國家衛生緊急狀態將延長1個月,持續關閉邊境、公共場所及學校等。IMF批准融資1億1,160萬美元,美國USAID亦將提供1,320萬美元援助以對抗疫情。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個案維持114例,死亡維持8例,疫情逐漸穩定,民間呼籲政府放寬管制。 安地卡及巴布達:確診個案維持23例,死亡維持3例。
A:巴拿馬:4/20確診個案增至4,658例,增加191例,死亡136例,增加10例。 巴國民航局宣布禁止航班起降延長30日至5月23日,巴拿馬航空業與工會討論中止勞動契約。巴勞工部表示,迄今計有3,628家企業申請對68,402名勞工中止勞動契約,相當於商業、餐飲業、物流業40萬名正職勞工之16%,另有50萬名非正職勞工處境恐更為艱困,爰巴政府刻研議放寬隔離之草案,以逐步恢復正常經濟活動。
A:哥斯大黎加:4/20確診個案662例,增加2例,死亡6例,增加1例。 哥政府延長邊境管制至5月15日,禁止外籍無居留證者入境。哥衛生部表示,擬逐步恢復正常經濟活動,並籲民眾勇敢面對疫情。 哥政府表示,業對29,649名民眾撥付保護者補貼,計使用37.06億哥幣(約660萬美元),申請人總數達438,679人。哥國會財政委員會於本日通過1,500億哥幣特別預算初審,以挹注財源。另哥科技通訊部日前宣布投入7.91億哥幣預算,運用美洲開發銀行融資,補助研究對抗疫情之創新專案,單一專案補助上限為1.42億哥幣,期限12個月。
A:尼加拉瓜:尼國本(4/20)日確診個案累計10例,增加1例,死亡2例,增加1例。 開曼群島曾規劃於4月18日派遣2班客機輸運尼國僑民返尼,同日另有自薩爾瓦多經陸路返尼之僑民,均遭尼政府拒絕降落及入境。 尼國觀光公會表示,墨西哥航空預計於5月2日恢復尼國航線,Avianca及美國航空則於5月7日恢復,至達美航空及聯合航空則均將於5月中旬陸續恢復航線,研判各航空公司採用先售票,並允許免費改票以備再次停航之策略,以爭取資金流入。
A:德州中級原油(WTI)5月期貨價今日(4/20)一度跌到每桶負40美元,最後收在負13美元左右。 市場人士表示由於WTI的5月原油期貨交易將於本周二到期,找不到儲油地點的交易商只好拋售,造成油價暴跌。6月期貨價格跌幅較緩,下跌到 $21左右,9月期貨價則回到30美元 。Brent原油目前係以6月期貨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價格來到27.91美元。市場人士認為在期貨市場的運作下,WTI才會出現負40美元的現象,此一數據表示生產業者須花錢把油送給人,已無法反映石油市場基本面。
A:貝國可可種植及初級加工規模小,整體產業加工產能仍待提升,我國食品產業加工包裝機械品質優良、巧克力產品開發能力佳,應可與貝國企業共同合作,共同推動貝國可可產業升級。 貝國可可產業多以小農為主,具有產業透明度高、使用英文溝通、發展契作及開放外人投資等優勢。我國食品業者使用可可原料製成點心及烘焙產品眾多,我商可與貝國可可商於台北國際食品展等展覽交流,運用我商食品加工技術及設備,共同合作行銷可可及巧克力至國際市場。 資料來源: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綜合整理
A:資料來源:CNBC 日期:2020年4月19日 美國大眾因疫情待在家中,網路購物支出大幅成長,消費者從最初的必需品庫存,現轉移到書籍、遊戲等娛樂產品,以適應疫情期間的生活新常態。根據市場研究公司Rakuten Intelligence數據,今年3月初到4月中美國電子商務支出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30%。 研究公司Forrester零售分析師Sucharita Kodal表示,美國各州從3月中開始居家避疫的命令,消費者開始庫存健康產品、寵物用品、居家辦公設備等產品。根據Rakuten Intelligence,網路雜貨銷售於3月大幅成長,如3月2日到3月15日超過一半電子商務銷售屬於雜貨與美食類別;數據還顯示,嬰兒用品、寵物用品、居家辦公設備等銷售增加;但珠寶與服飾於3月到4月初期間的銷售下降。 根據Rakuten Intelligence數據,3月上半個月(居家避疫命令前)與4月上半個月相比,許多產品銷售成長超過必需品,儘管在總支出所占比例很小,書籍銷售成長777%、其次是玩具與遊戲類別182%、運動與戶外用品(含健身器材)131%、家居裝修71%,及健康與美妝38%。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cnbc.com/2020/04/19/coronavirus-what-americans-are-buying-online-while-in-quarantine.html
A:資料來源:CNBC 日期:2020年4月18日 紐約市的小型企業因疫情調整其業務,有的投入護面罩、口罩及乾洗手等重要物資生產,有的企業嘗試新的網路銷售方式。紐約市經濟發展局(New York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簡稱NYCEDC)並與紐約市衛生機構合作,了解哪些產品有迫切需求,並結合具備空間與資源能夠製造重要物資的小型企業。 有些企業主於疫情期間調整其業務並找出新的營運方式,例如:紐約市布魯克林Kings County釀酒廠於3月下旬獲聯邦監管機構核准後,開始製造乾洗手,為達到醫療標準,該釀酒廠改變蒸餾程序並放慢生產速度,首批1千瓶乾洗手在4小時銷售一空。 有些企業增加網路銷售方式,例如:紐約Swerve健身房則使用原有資源嘗試新的方式,於疫情期間推出每月325美元租賃消毒過的健身腳踏車設備與無限制的網路課程,或是每堂課10美元無需器材的網路健身課程。 NYCEDC現與8家紐約市公司合作,每週生產20萬個護面罩,目標是4月底每週60萬個;時裝與成衣員工也正為醫療人員縫製口罩;該局並計劃建立新的供應鏈,從5月初每週生產多達5萬個病毒檢測試劑組。NYCEDC執行副總裁Lindsay Clinton表示,紐約市能夠建立這些計畫,部分原因是該局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進行多元化的努力,創造金融服務外的多種產業,紐約市現在是一個高科技導向的經濟體,擁有良好的電腦及生命科學產業。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cnbc.com/2020/04/18/coronavirus-how-nyc-small-businesses-are-adapting.html
A:貝國政府重視可可產業發展,由國際貿易局(Beltraide)專責輔導可可產業升級、引入外人投資及協助產業對外拓銷,並結合農業單位提供可可農產品檢疫證書,以便利產品出口作業。 同時,貝國政府於產區廣設可可協會及研究中心,提供種植、土質分析等技術協助,並輔導小農企業建立公開透明完整產業資訊,諸如農民種植面積、可可品種、員工規模、聯絡資訊,有利於採購商獲得產品所需資訊。 另貝國政府結合其駐外使館,邀請採購商參加可可莊園參訪行程,此方案有利行銷貝國可可產業,並協助國際買主更加認識可可種植環境及加工製程,有利發展有機可可,提高產業附加價值。 貝國國際貿易局亦不定期邀請國外買主、相關部會、可可農及巧克力業者辦理可可研討會,並發表可可產業專刊,協助可可產業發展、拓銷及引進投資策略夥伴。 資料來源:貝里斯國際貿易局(Beltraide)/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