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越南工商部引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之統計數據指出,本(2022)年1月份美國自越南進口茶葉量達8,650公噸,較去(2021)年同期成長2%,金額達4,060萬美元,成長13.4%。美國茶葉每公噸 平均進口價格為4,688.7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3%。本年1月份美國自越南進口之茶葉每公噸價格為1,668.6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5%。 本年1月份美國自越南進口之茶葉主要為紅茶及綠茶,紅茶越南排第6大進口來源國,綠茶排第4大進口來源國。 阿根廷、中國及印度為美國茶葉進口最大之3個進口來源國,佔總茶葉進口量之57.7%。越南為美國第5大茶葉進口來源國。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3月28日報導, 柴汽油燃料價格隨著俄烏戰火的威脅日益高升,95無鉛汽油價格從每公升不到 14 丹麥克朗大幅上漲至 3 月 9 日之 16 丹麥克朗以上。民眾在戰前對電動車的需求已逐漸上升, 2021 年為電動車迄今為止銷售最好的一年,2021 年下半年,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的銷量相當,據谷歌的數據早在 2021 年第4季,電動車的搜索量超過油電混合車的相應搜索量。這些數字現更直接反映新車註冊數據中,已在 2021 年12 月創下銷售記錄, 超過4分之1的新註冊汽車為電動車。至今年初,丹麥的共有66,600 輛電動汽車佔全國汽車總量5.2%。綠能車的銷量以純電動車為主導,油電混合車則相對逐漸下滑,  電動新車及電動2手車的銷售成為新寵。   據綠能車仲介平台網站klimabiler.dk之總監Rasmus Stabell指出, 自俄烏開戰後, 洽詢電動車的網站訪客數量隨油價格上漲同時不斷增加,每20分鐘就有一個新客戶洽詢電動車, 為公司省下很多市場行銷費用。   二手車網站 Bilbasen 的媒體主管Jan Lang亦指出, 該公司網站的頁面瀏覽量之搜索數據中看到大約 7%為電動車,在戰爭爆發前之電動車交易量為13%。更突顯電動汽車甚至在戰前就很受歡迎,渠強調, Tesla 3 的搜索量就超過了VW汽車所有型號的汽油和柴油汽車的搜索量。自新年以來,電動車的搜索量從10%上漲13%, 到第11周因油價不斷上升也爬升達17%, 爰電動車供應量也從8%下跌至6%。   丹麥工總之汽車行產業總監 Thomas Møller Sørensen指出, "烏克蘭效應"導致的電動車高需求與戰爭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及燃料費在近幾週再次上升是相關的。  

A:沙烏地阿拉伯素有「中東心臟」之稱,位處中東地區阿拉伯半島,東臨波斯灣,西臨紅海,為該區域國土面積最大國家且是中東地區最大經濟體,石油儲量占全球總量25%,天然氣儲量占全球總量10%。 沙國重要經濟政策:(1)願景2030計畫(Saudi Vision 2030)、(2)新未來計畫(NOEM)、(3)紅海計畫(the Red Sea)、(4)持續推動沙化政策(Saudization)、(5)課徵增值稅(value-added tax, VAT)。 近年為擺脫對石油產業過度倚賴並促進國家經濟多元化發展,積極推動沙烏地《願景2030》,在該計畫引領下逐步推動國家轉型、婦女平權、產業多樣化、本地人民就業率提升及重返溫和伊斯蘭等社會層面之改革。沙國正處於對外開放的起始點,我商可鎖定需求,切入相關產業進行深度合作,未來商機無限。  貿易資訊:沙國是中東最大的經濟體,也是我國在中東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長期以來對臺灣貿易均呈現巨額逆差。2020年沙國為我國第15大貿易夥伴、第11大進口來源國及第27出口目的國。2020年臺沙雙邊貿易總額為57億美元(占我國貿易總額0.9%)。 沙國為我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自沙國進口主要產品為原油、甲醇等化學品、聚乙烯、聚碳酸樹脂及聚丙烯等。我國對沙國出口貨品則相較多元,包括小客車及零件、鋼鐵、照明或視覺信號設備、化學原料及螺釘等。沙國自2018年6月開放女性駕車,對小客車及零配件等產品需求增加,因此相關產品受惠,出口金額成長。  

A:日期:2022年3月28日 來源:澳洲貿易部長新聞稿、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   https://www.trademinister.gov.au/minister/dan-tehan/media-release/critical-minerals-and-rare-earth-delegation-part-inaugural-strategic-economic-dialogue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nation/politics/usaustralia-economic-pact-to-fight-china-sanctions/news-story/d0042531c86989d864b6d7a6248c5909 根據澳洲貿易、觀光、投資部長Dan Tehan辦公室新聞稿指出,T部長將率關鍵礦產及稀土產業代表團赴美,與美國商務雷夢多部長(Gina Raimondo)共同參與關鍵礦產圓桌會議,作為旨揭戰略經濟對話的一部分。 此外,代表團還將與美國國會議員、政府官員及美國主要礦產企業高層等會晤,T部長表示,本代表團將有助加深關鍵礦產企業、潛在投資者及美國政府間之聯繫;澳洲政府刻正致力促進澳洲關鍵礦產計畫與潛在投資伙伴之關係。 渠並表示,隨著全球對可充式電池、電子設備及先進技術之關鍵礦產需求不斷增長,澳大利亞絕對有能力成為美國及世界值得信賴的關鍵礦產供應商。澳大利亞擁有豐沛的關鍵礦產,並具完善且有效率的監管環境及供應鏈韌性,是關鍵礦產投資者的首選合作夥伴。 根據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指出,旨揭會議將係澳美外交、國防年度雙部長會議(AUSMIN)後,另一重要官式平台。本次會議將聚焦經暨脅迫、關鍵礦產、區域供應鏈等。 T部長亦將會晤美國貿易代表戴琦(Katherine Tai),就印太經濟架構(IPEF)、WTO改革等議題進行討論。 2019-20年澳美雙邊商品及服務貿易額為808億澳原(澳洲向美出口274億,自美進口534億)。截至2020年,美國在澳洲累積投資計9,290億澳元,為澳洲最大外資來源國。    

A: 新加坡主管貿易關係的交通部長易華仁(S. Iswaran)於本(2022)年3月25日在首屆「新加坡商務峰會」(Singapore Apex Business Summit)第四天系列活動的「自由貿易協定日」表示,自由貿易協定是新加坡「貿易2030戰略」的支柱,並增強星國貿易連通性和作為全球貿易中心的地位,政府將進一步強化星國貿易基礎,擴大貿易協定的地理涵蓋範圍,及透過新措施強化現有夥伴關係,包括洽簽數位經濟協定和綠色經濟協定,與貿易夥伴合作制定新標準。 新加坡爭取在協定中實現高標準將帶來好處,此舉將激勵其他國家採用這些標準,最終提高貿易規則的全球基準。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為例,該協定促進跨境數據流動、保障公司進軍市場時免遭強制技術轉讓,並確保電子傳輸產品免徵進口關稅。 易華仁部長指出,全球經濟持續面臨嚴峻挑戰,包括地緣政治緊張、通貨膨脹壓力、供應鏈中斷、反全球化情緒,以及俄烏戰爭的影響等。為擴大貿易協定,新加坡將從「多邊」、「雙邊」以及「區域或複邊」三方面著手來建立貿易網絡。無論是多邊、區域還是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這些有助星國建立一個更具韌性的貿易網絡。自由貿易協定對於有計畫進軍全球市場的中小企業至關重要,例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可為商家帶來所需一體化供應鏈。星國企業應善用星國不斷擴大的貿易協定網絡,包括參與「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和企業發展局舉辦的諮詢會議、或利用經發局線上自助工具「Tariff Finder」及「市場進入協助計畫」(Market Readiness Assistance)等。 此外,數位化和永續發展也將是星國深化合作的新興領域。新加坡已與英國、澳洲、智利、紐西蘭和韓國達成數位經濟協定,並與澳洲談判綠色經濟協定。易華仁部長表示,數位經濟協定能使經濟民主化,協助中小企業運用數位平臺在全球找尋客戶、業務夥伴和融資解決方案。

A: 依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本(2022)年3月2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星國電子業和生物醫藥業取得成長,帶動星國2月的製造業產值連續5個月成長,年成長率為17.6%,創8個月來新高。若不包括生物醫藥製造業,2月的製造業產值為16.8%,高於經濟分析師預測的年成長率中位數6.3%。 在各類製造業當中,電子業的表現最佳,年成長率為32.4%,半導體因受益於5G網路和數據中心強勁需求,年成長率為39.4%;整體電子業在本年前兩個月年比增加15%。因生物產品和活性藥物成分產量增加,生物醫藥業在2月成長25.3%,製藥領域成長46.7%。一般製造業年成長率為12.6%,其次為交通工程業(4.5%)和精密工程業(1%),化工業則為-2.7%。此外,許多國家正逐步開放邊境讓飛機維修與翻修活動增加,使得航空業年成長率為11.3%。 新加坡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林秀心表示,去年2月的製造業產值處於低點,因此與本年同期相比的差距較大。本年前兩個月的製造業產值年成長率為9.4%,但未來幾個月漲勢恐將趨緩,因供應鏈受俄烏戰爭拖累,以及進口主要配件和原料的價格上漲。 馬來亞銀行證券經濟分析師蔡學敏和李主禮指出,本年第一季經濟將成長4.5%,稍低於去年第四季的6.1%,以製造業的漲幅最大,但成長速度可能略為減緩。此外,中國因新冠疫情採取的封城措施導致供應鏈中斷,以及俄烏戰爭使外部需求放緩,將打擊星國製造業和出口,預計3月以後影響將更為明顯。因此,維持星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成長2.8%的預測,低於政府預測的3%至5%。

A:依據菲國貿工部本(111)年3月14日新聞稿說明,菲國貿工部、農業部、環境暨自然資源部、衛生部、國家隱私保護委員會及菲律賓智慧財產局近期發布第22-01號聯合行政命令(JAO),整合菲國現行電子商務相關規範。 為解決菲國電子商務平台及社群媒體上銷售之違禁品與管制品激增問題,菲國政府機關發布該聯合行政命令,規定Facebook/Meta、Instagram、Viber、Lazada、Shopee、Carousell等電子商務平台之賣家不可販售未經許可或受管制之產品。 貿工部消費者保護司司長Ruth Castelo表示,該聯合行政命令採納「東協線上商業行為準則」(ASEAN Online Business Code of Conduct)規定,確保賣家對消費者負責。貿工部將持續向賣家宣導公平對待消費者,並應遵守菲國當地標準,並誠實與消費者溝通,以及不擴散假網路評論等。C司長另提醒網路賣家遵守菲國「消費者法」(the Consumer Act)及「售價法」(the Price Act)。該等法律適用實體店面業者,亦適用於網路平台業者。「售價法」規定商品必須要標價,網路賣家亦必須標示網路販售之商品價格,或公告價目表。未來買家無須再詢問賣家商品價格,以往賣家常回答之「已私訊」明顯違反「售價法」規定。 依據上述聯合行政命令規定,電子商務平台賣家須依據其販售之商品或服務性質,取得證照、許可或其他相關認證。食品及藥品必須向菲國食品藥物管理署註冊,另87種消費產品必須有PS標章(Philippine Standard Mark)或IC貼紙(Import Commodity Clearance Sticker)。倘接獲主管機關通知違規,電子商務平台應於3個日曆天內將商品下架,否則將面臨法律責任。 根據 2021年Google、淡馬錫及貝恩策略公司研究,菲律賓為東南亞成長最快之網路經濟體。貿工部指出,從事網路銷售之企業註冊數量增加,消費者對網路銷售之投訴亦明顯增加。貿工部部長Ramon Lopez表示,為促進菲國電子商務發展,該部將協助買賣雙方建立信任,並確保消費者能購買優質及安全之產品。該部譴責在網路銷售仿冒、劣質或違禁品,並將追究銷售該等產品之違規賣家。

A: 依據新加坡總理辦公室(The Prime Minister's Office, PMO)本年3月25日新聞稿指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於本年3月26日至4月2日赴美進行8天工作訪問。此行將持續鞏固星美兩國的雙邊關係,並將分別會見美國總統拜登、副總統哈里斯及多名部長及政壇領袖。 李顯龍總理首站將前往華府,與美國總統拜登、副總統哈里斯,其他美國部長及參眾兩院資深成員會晤。這些會議將回顧與討論如何進一步促進星美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密切合作。 在華盛頓期間,李總理也將應邀出席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舉辦之座談會。之後續前往紐約,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美國工商界領袖及其他重要人物會面。 總理辦公室指出,過去一年來,星美高層互訪不斷,美國防長奧斯丁、副總統哈里斯、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先後在去年7月、8月、和11月訪問新加坡。星國外交部長維文也在去年9月赴華府進行工作訪問。去年10月,李顯龍總理與拜登總統在義大利羅馬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期間進行會晤。 李顯龍總理此行將是拜登總統任內首位訪美的東協國家領導人。本次陪同出訪的星方人員包括外交部長維文、貿工部長顏金勇、通訊及新聞部長楊莉明以及總理公署、通訊及新聞部、外交部、貿工部的官員。出訪期間,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將代行總理職務。 李顯龍總理上次赴美國進行工作訪問是2019年9月,當時到紐約出席第74屆聯合國大會,並在此期間與時任美國總統川普會晤。此前,李顯龍總理亦曾於2017年10月,在川普總統邀請下正式訪美。

A:阿聯大公國地處波斯灣及阿曼灣之間,與沙烏地阿拉伯、阿曼邊界緊鄰,位居歐亞非三大洲之間,位置適中,加上海空運輸設備齊全,營運效率亦較中東其它國家高,社會自由及開放程度較高,因此已發展成中東地區最大轉運中心,其轉口貿易市場涵蓋整個中東地區、印度次大陸、中亞獨立國協國家及非洲大陸,市場幅員廣大。

A:阿曼目前仍朝經濟多元化策略、改善投資環境措施等方向上進行。政府未來發展方向主要仍在積極吸引外資,期使產業能朝多元化方向發展,如製造業、觀光業及物流產業等,積極開發推展自由貿易區與資訊科技園區等,輔以經濟多元化,以及加強國營事業民營化等。

A:  科威特相關政策制定皆是以實現”New Kuwait 2035”為目標,除制定有”Kuwait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 KNDP”之長期發展計畫,另亦制定每五年期的「五年經濟發展計畫」。計劃以7大支柱為目標:(1)提升全球定位、(2)強化基礎建設、(3)投資人力資本、(4)改善公共管理、(5)高品質醫療環境、(6)平衡經濟發展、(7)環保宜居國家。

A:石油工業為伊拉克之主要收入,該國為臺灣第42大貿易夥伴,而我自伊拉克主要進口項目為石油原油,係我第33大進口來源國。

A:阿富汗地理位置位於中亞,北方分別與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三國交界,東方和中國接壤,東南方與巴基斯坦交界,西方和伊朗交界。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國和多山的國家,而平原分布在國家的北部與西南部地區。因地理位置處於內陸、不臨近海域,先天註定其貿易不暢,也是長年貧困的原因。阿富汗的經濟正從數十年的戰亂中復甦。阿富汗的經濟成長原因主要來自於國際援助、農業以及服務業的改善。目前仍是極端貧窮、封閉以及依賴外援,亦係聯合國低度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名單之一。

A:葉門經濟以農業和放牧為主,因土壤沙漠化,缺水問題日趨嚴重,後來依賴石油開發做為國家經濟來源,產值約占國家GDP的25%、政府財稅收入的63%。棉花、咖啡與阿拉伯茶等作物,也是主要出口商品;因耕地種植經濟作物,導致糧食無法自給,除缺水、缺糧外,還有高失業率、高出生率、國民生產毛額低等問題。 葉門執行「經濟多元化」政策,其中以開發天然氣資源最為關鍵,據估計該國約有4,785億立方公尺之蘊藏量,排名全球第33名,並出口液化石油氣,為經濟多元化成果之一。  

A:哥倫比亞投資組合報(Portafolio)報導,哥國商工暨觀光部表示,哥國政府刻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引發之國際供應鏈問題對配合西方國家之制裁浪潮下,尋找可以替代供應鏈推動俄羅斯貿易替代市場方案,以減輕哥國與俄羅斯間貿易衝擊。 2021年哥國出口俄羅斯1億3,96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36.5%,占哥國出口總值0.3%,出口項目以牛肉、咖啡生豆、花卉及酪梨等為主。進口方面金額達5億3,360萬美元較2020年年增131.3%,占哥國進口總值0.9%,主要進口項目以農業用資材、機械設備、消費品、醫藥和金屬半成品等為主。 2022 年 1 月哥國與俄羅斯之間貿易現況如下:哥國對俄國出口1,340萬美元,哥國自俄國進口6,320萬美元,貿易逆差達4,98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貿易逆差900萬美元年增553.33%。顯示哥國廠商擔心制裁效應,提前擴大自俄國進口商品以做為因應策略。 由於前述原因,哥國政府刻積極致力於開發國外新替代供應商,並與國內化肥經銷商持續溝通,期透過其貿易外交政策確認該國新出口替代市場,以確保該國農業加工業發展與糧食安全。 依據哥國國家統計局(Dane)資料,哥國30%肥料進口來自俄羅斯及白俄羅斯等國。為避免肥料供應短缺,必須制定具有短期、中期與長期之行動計劃以減輕衝擊,故哥國刻與美國、加拿大、千里達及托巴哥、摩洛哥等國大使館研議肥料進口替代方案,倘國際局勢持續惡化,至少可保證在本年5月前不至出現肥料不足現象,影響農業生產。

A:依據哥國國家統計局(DANE)數據,2022 年 1 月(整月)較 2021 年 1 月,電子商務銷售額下降了12.1%。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1 月較上年同期衰退19.5%。顯見受Covid-19疫情所影響的實體銷售已逐漸恢復正常,為數位支付電商市場短期帶來衝擊。   哥國大型家用品連鎖賣場Home Center公司María Claudia Navarro Pérez零售副經理 表示,該公司電子商務銷售尚未受到實體銷售之打擊,因該公司整合電子與實體銷售,提供消費者Scan and Pay應用程式(APP),提供顧客在實體店購物時,可利用APP掃描產品條碼逕行付款,省掉排隊付款之時間,為顧客體供更好購物體驗,促進銷售量。哥倫比亞電子商務商會(Ccce)María Fernanda Quiñones執行長表示,該會樂觀展望2022年電商成長仍可達19%。

A:哥倫比亞商工暨觀光部經濟研究室分析,依據哥國國家統計局(Dane)資料,2021年非能源及礦產品出口金額達258.27億美元,年増26.5%。其中2021年服務業商品出口76.41億美元,年增30.9%;而2021年非能源及礦產品之商品出口181.86億美元,亦較上年同期成長24.5%。   哥國商工暨觀光部María Ximena Lombana Villalba樂觀表示,由於政府政策做多,國際市場需求上升,帶動國內經濟復甦強勁,以服務為例,2021年哥國旅遊業服務輸出26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64%,國際運輸營運輸出13億美元,年增17.4%,帶動哥國非能源及礦產品出口表現優於預期,高於該部原先預估224.99億美元之政策目標。

A:約旦的經濟是中東最小的經濟體之一,水、石油和其他自然資源的供應不足,導致政府嚴重依賴外國援助。約旦幾乎完全依賴進口能源——主要是天然氣——能源一直佔約旦進口的 25-30%。 2020年台約雙邊貿易額為約旦為3億696萬美元(衰退17%),係我國第60大貿易夥伴,占我總貿易額0.05%;同一期間,我對約旦出口2億4,707萬美元(衰退18%),係我國第46大出口國。

A:(一)  貿易 1.     禁止向俄國及白俄羅斯出口武器、軍民兩用貨品 2.     禁止出口最終使用者為俄國及白俄羅斯軍隊、安全部隊及警察之所有貨品 (二)  制定對俄個人及實體制裁名單(包括俄國國有銀行Promsvyazbank),針對名單中個人及實體之制裁措施包括: 1.     凍結其在紐資產 2.     禁止其資金轉移至紐國 3.     禁止其遊艇、船舶及飛機進入紐國(包括水域及領空) 4.     禁止紐國人民及金融機構與其交易(包括提供服務) 5.     擴大禁止入境紐國人士清單 (三)  暫停與俄國外交部進行高層諮商對話

A:奧克蘭塞港嚴重影響船期,紐國出口高峰期貨櫃供不應求:依據丹麥商快桅(Maersk)2022年2月發布之亞太市場報告,奧克蘭港因貨櫃場壅塞問題嚴重,船舶可能需等待21天左右方能靠港,導致部分船舶可能採取臨時性跳港以避免船期延宕,將對物流造成影響;紐國Tauranga港及南島基督城Lyttelton港等待時間已低於1日。 目前紐國進入農產品出口高峰,預期3月至4月出口高峰期間貨櫃將持續供不應求。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