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根據瑞典能源局(Swedish Energy Agency, Energimyndigheten)的資料顯示,去(2021)年第三季的風力發電申請案暴增,僅瑞典電網公司(Svenska Kraftnät)的申請案即達62件,但實際上通過案件的比例卻相當低。所有自2014年以來的申請案,只有不到50%申請案通過。2020年通過案件更少,僅37%申請案通過,2021年上半年僅25%申請案通過。 被否決的主要原因包括地方政府否決及地方人士的抗議。

A:資料來源: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30109號   由於俄國入侵烏克蘭戰爭,以及不斷攀升的能源價格,加上貨幣貶值等三方面同時作用:2022年3月份通貨膨脹率達7.3%。  根據聯邦統計局3月30日發布之初步統計,與去年同期相比,德國3月份的通貨膨脹率大幅升至7.3%,係自1981年秋天以來之最高水平。也比上(2)月份的5.1%進一步升高。  由於近期能源價格走勢,原本專家預期通貨膨脹大約達6.3%,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燃料價格進一步飆漲,已使得其他物價同步推升,高物價不僅影響企業,也同時造成民眾生活壓力重擔。  根據聯邦統計局的數據,3月份德國人在家庭能源與燃料上的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達39.5%。2月份,天然氣的價格已經是一年前的三倍半,當時尚不包括最近的戰爭動盪。食品價格在一年內也顯著上漲:漲幅約6.2%。  德國央行也在3月份的月度報告中指出,由於烏克蘭與俄羅斯小麥出口下滑或供應鏈後續可能出現新的中斷,食品及民生工業品的價格應該進一步漲價。  統計局預估,2022全年的通貨膨脹可能超過6%。這將是自1990年德國統一以來的最高年度通貨膨脹率。為減輕民眾負擔,聯邦財政部甫於上周決定,推出一系列廣泛之救濟方案,協助減緩能源支出上漲帶來之影響,主要措施包含: (一)一次性支付納稅人300歐元; (二)每位孩童提供100歐元之家庭獎助金; (三)額外發放100歐元社會福利金; (四)未來3個月,將燃料中能源稅比例降至歐洲最低標準; (五)未來3個月,每月發放民眾9歐元公共運輸票券。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1年3月29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48/P200號(商情文號:第248號) 商情本文: 位於英格蘭Somerset仍在施工的Hinkley Point C核電廠,將成為英國三十年來首座新建核廠,是歐洲地區最大的工程建地之一,該場地的兩座核反應爐,完工後預估電力產能為3200MW,可滿足英國7%的需求。早在烏克蘭危機前,英國政府就已經把核電發展作為國內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於3月21日強化國內核電產能會議,談到推動核廠興建的必要性。打造上述核電廠工程的EDF電力公司表示,提高建設確定性有助於降低成本,即若投資者相信可按時啟用營運對投資更有利。 核廠建設工程極為昂貴,若可將核電廠興建人員和供應商複製到另一核廠工程應可降低建設成本,係如監督Hinkley Point C核廠的首席工程師Sarah Williamson預計將在Sizewell C核廠場地複製Hinkley Point C核廠工程。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可節省多少資金,而讓消費者在核電廠正式營運後的付款模式似乎更是吸引投資者。英國政府正在尋找新投資者以填補排除中資的空缺,也已投資許多資金支持創新科技,如Rolls-Royce研發的微型核反應爐,可於工廠內製造並在現場組裝。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1年3月29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46/P200號(商情文號:第246號) 商情本文: 歐盟執委會向WTO提交告訴書,認為英國政府要求離岸風電場開發商說明使用零組件中有多少來自英國,係不符合WTO規則,惟英國堅稱,所謂的自製率要求符合WTO規則。英國僅過去 12 個月,就新建 5 家離岸風電工廠,創造 3000 個工作,以及吸引15 億英鎊投資。 英國政府人士表示,應該共同努力加強歐洲潔浄能源安全,而不是在法庭上爭吵。但歐盟執委會發言人表示,英國所設立標準歧視歐盟產品,違反WTO國民待遇原則。另外通過支持本地內容,英國差價合約補貼計劃,歧視進口,以及歧視性貿易做法,例如英國補貼計劃中的自製率要求含量標準,直接損害歐盟供應商。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年3月29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47/P200號(商情文號:第247號) 商情本文: 澳大利亞英國商會(Australian British Chamber of Commerce)報告指出,英澳自由貿易協定將取消價值超過90億澳幣(約60億歐元)的關稅,並有助於促進兩國間的勞工和資本之市場進入。該會代表活躍於澳大利亞與英國兩國的2萬5000家企業之利益。 然而,英國農民擔心澳大利亞廉價牛、羊肉進口恐占據英國市場,將損害本國農牧業者生計。該會祕書長David McCredie 表示,對於英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高標準,係因此為英國脫歐後首項從零談起的自由貿易協定;農業占自由貿易協定的小部份但也很重要,則可能延誤協定推展,若此協定在議會上受阻將可能拖延到2023年。英澳自由貿易協定應將刺激兩國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但由於可能對英國造成的不良影響看法過於悲觀而不被看好。 根據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數據,英國是澳大利亞第五大商品貿易夥伴。澳大利亞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惡化,英澳自貿協定可能為受中國關稅打擊的公司創造機會。英國昔為歐盟會員,由於歐盟高關稅和貿易障礙,英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農產品貿易一直處於低點,但以澳大利亞與亞洲貿易關係緊密,英澳農產品貿易不太可能大幅度成長。另隨著英澳政府放寬移民和資本投資,英澳自貿協定受惠最大的應是兩國大型服務業者。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BMWK)、潔淨能源網路(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030108號   繼歐盟執委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與美國拜登總統共同宣布強化能源合作、美國承諾2022年向歐盟額外提供150億立方公尺液化天然氣後,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BMWK)於2022年3月25日亦發布「能源安全進展報告」(Fortschrittsbericht Energiesicherheit),說明德國能源結構及減少對俄羅斯進口能源依賴之進展。 德國近年來雖力圖能源轉型,但仍嚴重依賴化石燃料進口,2021年約35%原油、55%天然氣及近50%煤炭進口自俄羅斯。俄烏戰事發生後,德國已迅即盤點及檢視能源結構。根據BMWK前述「能源安全進展報告」,至2022年中,自俄羅斯進口之石油將減半;未來幾週內,煤炭進口比例將從50%降至25%;至2022年第1季結束,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比例將下降至約40%,主因在於來自挪威及荷蘭的天然氣管道供應將增加,但由於成本上升,預計可能再度推升天然氣價格。 德國經長Habeck受訪時表示,德國在擺脫對俄羅斯石化燃料之倚賴已取得具體進展,至2022年底,德國可能完全獨立於俄國煤炭及石油,但天然氣供應仍是德國最大挑戰,最早至2024年中,才可能不依靠俄羅斯供應。為達能源自主與能源轉型,德國需大力推廣再生能源、減少能源消耗、多樣化能源種類,並增加氫能研發。整體而言,立即對俄羅斯實施能源禁運為時過早,目前仍應讓德國能源供應商與俄方能源商執行至契約到期,而非與其他國家能源商簽訂新合約,俾避免對經濟造成更大傷害。H部長並讚揚歐洲國家與跨大西洋夥伴,在努力擺脫俄羅斯能源依賴上所展現之團結,將有助於制止俄羅斯總統普丁之侵略行為。 另一方面,為取代俄羅斯天然氣,德國能源商RWE及Uniper刻正洽談租用3座浮動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最早可於2022年冬季,進口75億立方公尺液化天然氣;至2024年夏季,可逐步接收及處理約270億立方公尺之液化天然氣。另據報導,美國天然氣出口商下周亦將與德國能源供應業者進行會談,就如何幫助德國儘快擺脫俄羅斯能源供應進行討論。

A:依據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局網站去(2021)年10月4日更新資訊,科索沃目前自產電力無法完全滿足能源需求,絕大多數電力來自2座南斯拉夫時期的褐煤火力發電廠,發電量為 880 兆瓦;水力發電廠則供電 106 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是國內供應的成長來源,目前貢獻 44 兆瓦。 為鼓勵再生能源,科索沃已制訂必要的法律架構,並為水、風電、太陽能及生質發電提供躉購費率(feed-in tariff),但已轉向標售制度。科國將需要新的基載發電為再生能源發電提供靈活的備用及基載,並使科索沃能夠退役其老化的燃煤電廠並實現脫碳目標。 科國為能源共同體(Energy Community)成員,承諾達到 2020 年強制性再生能源目標,該目標由能源共同體部長理事會於 2012 年批准,強制性承諾是再生能源達到最終總能源消耗的 25%。科索沃於2019年使用再生能源達25.69%,已達成上述25%強制性目標,但主要靠冬季燃燒木材(生質能源)。 在風電方面,科國首先有土耳其商 Guris 使用通用渦輪機開發一個32兆瓦的風電場Kitka。第2個則是德商Notus Energy與以色列再生能源公司Enlight Energy合資成立的SoWi Kosovo與科國當地業者於去年10月在科國首都Pristina東北方約40公里處完工的Selac風電廠,價值1.7億歐元(約1.86億美元)。該風電場於本(2022)年3月14日啟用,包含27座風力渦輪機,發電能量為103兆瓦,可為超過10萬戶家庭供電,占科索沃電力消費量10%。該專案由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提供5,800萬歐元貸款,並由奧地利Erste Bank及斯洛維尼亞銀行NLB貸款,另約三分之一的資金由業主自行籌資。 科索沃目前在躉購電價計劃下擁有 10 兆瓦太陽能裝機容量,並有許多企業安裝屋頂型太陽能板自產自用。經濟部長Artane Rizvanolli於上述Selac風電廠啟用後在Twitter上表示,科國首次再生能源拍賣(auction)計劃將於本年底前啟動,將以太陽能作為試驗,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正在協助科國政府準備相關程序及規則。 科國總理Albin Kurti於去年就職典禮表示,綠色議程係政府優先工作,不僅是科國在歐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內容,也特別因科國必須逐步淘汰煤炭,同時確保能源獨立。據Balkan Green Energy News媒體本年3月14日報導,科國未來綠色能源投資包括:政府控制的科索沃能源公司(KEK)正規劃開發100兆瓦的太陽能電廠;Kitka風電場將擴大 20 兆瓦;Bondcom Energy Point 的 Budakova 風電場裝機容量為 46 兆瓦;Akuo Energy 計劃開發 100 兆瓦風電場 Çiçavica;Air Energy 2 規劃兩座風力發電廠,每座 34.8 兆瓦;StubllaEnergy 正開發170兆瓦的混合發電廠,其中 132 兆瓦將用於風力渦輪機。

A:參考資料:GOV.UK, 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3月29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45/P200號(商情文號:第245號) 商情本文: 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副部長Lee Rowley本日宣布航太技術研究投資計畫,將在未來三年內對航太技術機構(Aerospace Technology Institute, 簡稱ATI)資助創新高金額達6.85億英鎊,與過去三年投資額相比增加2.35億英鎊,投資額增加超過50%,以支持國內發展零碳環保飛航技術,該機構先前已支持的項目包括ZeroAvia公司研發的六人座氫電動飛機(hydrogen-electric aircraft),以及Rolls-Royce公司所研發之最大型且高效能飛機引擎以及欲在2035年前推出氫動力飛機的空中巴士公司(Airbus)。ATI數據顯示,目前約有80%的研究項目為與降低碳排放相關。 航太技術研究投資計畫於2013年啟動,迄今已支持超過8萬1000個高技能就業機會,並為全國經濟創造970億英鎊。該計畫旨在協助以產業為主導的民用航太技術與製造革新,計畫期間已延長至2031年。該計畫更是英國政府零碳飛機策略(Jet Zero policy)的重要組成,預計該策略最終版本將於今年夏季公布,其中包括召集政府、業界和學術界等組成Jet Zero委員會。 惟業界仍警告,政府新投資恐不足以因應挑戰,因業界需要長期資金。航太產業為最難脫碳的工業之一,在疫情前全球航空業碳排放量約占2.4%。國內航空業正在研究多種技術,橫跨永續航空燃料到氫電動飛機領域,但航空業脫碳技術障礙仍巨大,且污染最嚴重的長途飛行在不遠未來應仍不太可能由電動或混合動力飛機取代。

A:依據本地媒體報導,匈牙利財政部長Mihaly Varga於昨(29)日在布達佩斯出席公共服務大學舉辦會議時指出匈國經濟面臨的前5項挑戰以及政府的因應措施。V部長認為5項挑戰分別是:俄烏戰爭、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及其病毒變種、爭取歐盟補助、非法移民及人口挑戰。 V部長表示,匈牙利經濟依其獨特的成長模式,在疫情危機前的成長速度超過已開發國家,該模式亦有助匈國自本次COVID-19危機中迅速恢復。在危機時期,政府優化預算資源的運用,並儘可能不影響經濟成長。對於供應鏈中斷及需求下降的產業,政府貸款和擔保計劃相當重要。 俄烏戰爭使得消費者物價上漲(CPI)顯著加速,但政府積極採取相關措施,預計將可降低CPI 3個百分點,其中包括削減水電費、限制燃油及特定食品售價上限,以及暫停利息支付等。 V部長認為匈牙利的經濟結構具平衡性,各業別的貢獻將匈牙利提高到歐盟平均發展水平的76%。渠宣揚匈國經濟已更強勁、更有彈性,達成創紀錄的高成長,同時創造百萬個就業機會;匈國的債務結構更加安全,家庭儲蓄增加2倍,匈國家資產的價值也顯著增加。

A:The Star 2022.03.28 南非經濟組摘譯 南非政府內閣日前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抑止油價持續上漲,以減輕消費者負擔。售烏俄衝突影響,國際油價本月已上漲至每桶139美元(約2019蘭特)歷史新高,預期本(2022)年4月南非國內油價將上漲2蘭特至每公升24蘭特。 南非財政部業與能礦部討論可行做法,包括補貼凍漲油價或放出1000萬桶戰備原油以抑制油價。南非前於2018年9月曾採取前者作法,補助5億蘭特(約每公升無鉛汽油補助2角蘭特)凍結油價上漲。此外,南非財政部已向國會報告於本年4月及5月再次發放紓困金之可能性,相關措施若履行,將暫時減輕消費者負擔。

A:西班牙Cinco Días日報2022年3月21日報導,根據西班牙工業、貿易暨觀光部(Ministerio de Industria, Comercio y Turismo)公布資料,2021年西班牙吸引外人投資金額達287億8,500萬歐元,較上一年成長17.7%;僅2021年第4季外人投資即達141億7,000萬歐元,此係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好轉,第3季逾62億9,800萬歐元,第2季為44億4,500萬歐元,第1季為38億7,100萬歐元。 2021年西班牙外人投資73%集中於馬德里自治區,計209億4,300萬歐元,較上一年成長14.5%。其次為加泰隆尼亞(Cataluña),計29億6,800萬歐元,減少4.8%;巴斯克地區(País Vasco)計15億3,700萬歐元;安達盧西亞(Andalucía)計9億6,500萬歐元及瓦倫西亞(Valencia)計8億5,600萬歐元等。 2021年西班牙吸引外資最多之行業別為電力與天然氣等供應業,達58億100萬歐元,成長300%;其次為建築業,計50億700萬歐元;程式設計、諮詢等相關活動,計16億9,400萬歐元及零售貿易(汽車除外)業,計11億3,800萬歐元。 2021年於西班牙投資最多之國家為盧森堡,計86億9,600萬歐元;其次為法國,計67億1,000萬歐元;荷蘭及英國,分別為29億7,300萬歐元及24億8,000萬歐元。  

A:The Star 2022.03.30 南非經濟組摘譯 南非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2021年第4季失業率為35.3%,較前一季之34.9%為高。該局表示失業率提高主要原因為景氣呈現復甦,因此有意就業人口增加,即第4季有意就業但失業之人口自760萬人增加27.9萬人至約790萬人,然該季就業機會僅增加5.6萬人。 該局表示,15歲至24歲人口失業率為66.5%,25歲至34歲人口失業率為43.5%。以產業別觀察,灰色經濟產業(Informal Sector)共減少4.8萬個工作機會,正規經濟產業(Formal Sector)增加14.3萬個工作機會,製造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受限電、固定投資有限影響,有裁員現象,礦業則有增加雇用。農業則增加3.8萬個工作機會至86.8萬。 分析家表示政府放寬全國管制措施,景氣呈現復甦,然電力供應不穩定等結構性因素並非短期可以解決,仍可能衝擊勞動就業。

A:西班牙「ABC日報」2022年3月29日報導,西班牙總理桑切斯(Pedro Sanchez)本月28日宣布因應俄烏戰爭及能源危機補助計畫,總金額為160億歐元,預計實施期間為自4月1日至6月30日,具體措施如后: 1.補貼全民燃油0.2歐元:西班牙各個消費者均可享有每公升燃油補助0.2歐元,其中0.15歐元經費來自西班牙政府預算,另0.05歐元來自燃料業者。前述補助可使消費者於每次加滿油箱時,節省約10歐元。 2.調降天然氣價格,以控制電價:為調降天然氣發電之電價,政府控制天然氣價格上限為60歐元/MWh(每百萬瓦小時),預估一年可節省18億歐元。惟前述措施須獲歐盟核准後才能施行,爰其生效時間將較其他措施延後。 3.擴大社會電費津貼(Bono Social Eléctrico)補助:政府擴大補助退休人員、低收入及社會邊緣家庭電費津貼,補助將由電力公司負擔。此項措施將使受益家庭增加60萬戶,使受補助家庭總數達190萬戶。 4.延長能源減稅措施:延長2021年已核准之減稅措施。以電力加值營業稅(IVA)為例,將自21%調降至10%,而電力特別稅則將調降至0.5%。 5.制定房租漲價上限:為避免房屋租金與通貨膨脹連動,規定房租調漲上限為2%。西班牙房屋出租人協會(Asval)認為,房租應以核心通貨膨脹率為參考指標,西國政府前述措施將導致中長期之房租價格上漲。 6.新增西班牙國家信貸局(ICO)融資擔保方案:增加ICO融資擔保金額100億歐元、展延擔保貸款還款期限及延長貸款寬限期。 7.增加基本生活費補助:未來3個月最低基本生活費(IMV) 補助費將調增15%。西班牙自實施最低基本生活費措施以來,該項補助受益人數為82萬4,441名,係原預估230萬名受益人之35.8%。 8.提供直接補助,補助對象及金額分別為︰農業及畜牧業直接補助3億6,200萬歐元、漁業直接補助6,800萬歐元,能源密集型產業直接補助5億歐元及貨運與客運運輸業直接補助4億5,000萬歐元。其中直接補助每輛大型貨車1,250歐元、每輛公車900歐元、每輛小型貨車500歐元、每輛轎車(包括計程車、VTC及救護車)則為300歐元。 西班牙政府業已與運輸業代表「國家道路運輸委員會(CNTC)」就前述燃料及貨運車輛直接補助措施達成協議,協助罷工者回歸常態工作。惟原召集貨車司機罷工之「西班牙運輸產業保護平臺」呼籲司機於本周持續罷工,並要求與交通部長進行第2次協商。 西班牙自營業者協會聯盟(ATA)指出,西班牙20萬7,000名運輸業自營業者中,本月28日已有95%返回工作,並呼籲持續罷工之司機勿影響其他人員及車輛正常工作。

A:俄國遭受國際制裁,近日盧布匯率仍持續走強,一反市場常態,經濟學者指出,俄羅斯中央銀行及聯邦政府採取各項管制措施,全力拉抬盧布匯率,包括禁止銀行向民眾出售外幣、限制外幣提領及攜帶出境、禁止外國法人出售俄國股票等;俄國政府規定出口商必須將獲利的80%換成盧布,即使沒有外資進場,仍能保持一定的盧布需求。俄國總統普丁本月23日宣布對不友好國家的天然氣出口改以盧布結算,也是支撐盧布的原因之一。由於外國企業紛紛宣布暫時退出俄國市場,俄國的進口產品減少,對外幣的需求也會減少。

A: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本月28日表示,俄國政府正針對美國及其他不友好國家人士,研提一項有關簽證管制的總統命令,藉此回應不友好國家對俄制裁及其他侵害俄國自然人與法人權益的行為;法案中針對滯留烏克蘭境內的第三國及無國籍人士放寬入境俄國規定,上述人士得藉此取道俄國返回母國;拉夫羅夫指出,俄國新修正的「基本人權、自由及俄羅斯公民權益侵害防治法」已於3月15日生效,其中規定得對任何外國籍人士及無國籍人士採取限制措施,該法原本僅適用於美國公民,新法的制裁對象包括:對旅居海外俄國公民犯下罪行者、對俄國公民進行非法調查者及無端侵害俄國自然人及法人權益者。

A: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Habeck表示,德國計劃逐步減少對俄國能源的依賴,為了確保政府能對不同狀況作出因應,德國自本年初已著手規劃各項對策,即使俄國片面宣布停止供應天然氣,德國也有其他替代方案。德國計劃在今年夏天將俄國原油進口減少一半,秋天將俄國煤炭進口減少一半,今年底以前將俄國天然氣降低到全國需求的30%。

A:俄國總統普丁本月23日宣布,對不友好國家的天然氣出口改以盧布結算,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Habeck本月28日表示,G7國家拒絕以盧布支付天然氣採購款,要求俄方遵守契約規定,Habeck強調,G7國家團結一致,不受俄國影響。

A:德國總理蕭茲本月28日表示,德國的目標是全面停止向俄國採購煤炭及原油;俄國總統府發言人Peskov回應表示,如果歐洲國家減少向俄國採購原油,俄國可以將多出來的原油出口到東南亞國家,歐洲市場對俄國非常重要,但是俄國還是可以找到原油的替代買家。

A:俄國總統府發言人Peskov接受美國PBS電視台專訪,重點如下: ●天然氣供應問題 歐洲國家日前表示,不願以盧布支付俄國天然氣,Peskov指出,俄國不會免費提供歐洲天然氣,如果歐盟拒絕以盧布付款,俄國將審度形勢,再作決定。德國及若干歐洲國家是俄國天然氣的重要買家,如今西方國家希望逐步擺脫對俄國天然氣的倚賴,俄方並不樂見此一結果。 ●對俄經濟戰 西方國家對俄採取不友好的制裁作為,美國、加拿大、澳洲及西歐國家對俄發動全面經濟戰,扣押俄國資產及外匯存底,封鎖俄國的對外金融交易,俄國被迫應戰。 ●拜登對普丁的批評 Peskov認為,拜登對普丁是否應該繼續執政的批評極不恰當,除了是對普丁的個人侮辱,由於出自美國總統之口,引發政治聯想,令俄國感到極度不安。 ●對烏「特別軍事行動」 早在俄國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之前,北約組織已經在俄國邊境部署重兵,相關作為危害俄國在安全領域的合法利益;俄國深信,北約並非合作或安全性質的組織,其本質在於「對抗」,俄國多次表達對於「北約東擴」的憂慮,但對方置之不理,俄國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認為此舉將直接威脅俄國,破壞歐洲的平衡。 ●動用核武 西方國家認為,普丁在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時表示,如果有第三國介入,俄國將動用核武;Peskov對此抱持不同看法,認為普丁的用意在阻止其他國家介入,如果第三國介入,俄國有足夠的能力給予迎頭痛擊,Peskov強調,俄國並未考慮使用核武。俄國堅信「特別軍事行動」必將圓滿達成,不論事件如何發展,都不構成動用核武的理由;俄羅斯國家安全概念明文規定,只有國家存亡遭受威脅,才會動用核武;「特別軍事行動」與國家存亡問題是兩件事,彼此互不相關。(https://tass.ru/ekonomika/14209983)

A:德國建材零售連鎖集團OBI宣布,該集團位在莫斯科及聖彼得堡市的連鎖店預計在兩週內恢復營業,其他連鎖店稍後也將跟進;OBI集團在俄擁有27家連鎖店,共有4,900名員工,受到俄國對烏「特別軍事行動」影響,OBI集團本月8日宣布暫停在俄業務。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