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越南法律報,2020年4月20日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2020年1月至3月日,越南蝦隻及蝦隻加工品出口至美國金額達9,300萬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16%。美國自2020年3月中爆發COVID-19疫情後,當地食品及餐飲服務業暫停營業,美國對越南鮮蝦需求量大幅減少,連帶影響美國進口,使得越南蝦隻對美輸出金額同步下降。惟未來疫情趨緩後,預估美國將恢復對蝦隻進口需求。   據越南水產加工及出口協會(VASEP)表示,越南蝦隻出口商需因應美國目前及未來之需求,適時調整並增加蝦隻及蝦隻加工品之產量及出口量。該協會預估,若美國疫情在2020年第2季得到緩解,且若美國對越南貨品之第14次定期反傾銷調查結果與前次未出現太大出入時,預估越南蝦隻及蝦隻加工品第2季出口至美國金額上看6.75億美元,可望較2019年增加3%。  

A:以色列政府在取得內閣共識後於4月19日凌晨公布自即日起放寬若干商業活動及聚會限制措施,包括: -放寬辦公室員工人數自15%至30%; -上述限制不適用於符合「紫色徽章」(purple badge)標準的工作場所,即企業必須任命一位冠狀病毒的監督人員,禁止在員工休息區聚會,每人保持兩公尺社交距離,檢查所有員工體溫,在20平方公尺以下的空間允許有2名員工,20平方公尺以上的空間則可允許5名員工,但若彼此之間設有隔離障礙物則可有更多員工,開會至多8人參加,該標準屬於自我規範(self-regulated); -重新開放某些商店包括電器、家庭用品及眼鏡行,結帳隊伍僅限兩名客人,並規定必須在結帳區安裝隔離板。購物中心及大型市集、餐廳、理髮店及玩具店仍保持關閉; -協助私人企業的政府單位恢復辦公; -恢復特殊教育(一次最多3位學生)及幼兒日托(一位日托者一次照顧最多三個家庭的兒童),其餘各級學校仍繼續停課直到另行通知; -調整及增加公眾運輸班次; -允許至多兩人一同離開居所最多500公尺以內的地方活動; -戶外禱告人數放寬為最多19人,每人必須保持2公尺的社交距離及戴口罩; -允許至多10人在開放空間參加婚禮及割禮; -在公眾場合未戴口罩者被抓到超過1次後可處200以幣(55.8美元)罰鍰; -海灘、公園、遊樂園及市區運動中心仍保持關閉。   總理納唐雅胡表示,以色列的死亡率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是最低的,而每天檢測量是最高的(每日約可檢測8千至1萬次),政府會在兩週後即5月初重新評估情勢,若局勢繼續改善,將會進一步放寬限制,但若再次出現新的爆發不排除會再度實施限制性措施。   以色列政府於3月14日發布局部封城措施,要求大部分民眾在家工作,學校停課,非必要不得外出,以阻止新冠肺炎病毒蔓延,這些措施使得全國失業率攀升至25%。截至4月19日以色列累積確診人數為1萬3362例,3564名恢復,171人死亡,確診個案過去兩週持續下降,疫情大致受到控制。  

A:資料來源:越南勞動人報網站,2020年4月20日   越南胡志明市房地產協會(HoREA)會長黎皇周(LE HOAN CHAU)表示,2020年第1季越南房地產交易量明顯減少,房地產成交量僅達7,600件,占全國房地產待銷售量之14%,為4年來成交量最低之1季。 在海洋別墅及飯店式公寓(condotel)產品方面,市場上僅有4.1萬件物件出租使用中,占總興建計畫物件案30%。另據悉,新冠肺炎疫情已導致全國近800家房地產仲介業停業,約占全國房地產仲介業總家數1,000家之80%,停業家數較2019年第1季增加94.1%,申請投資新房地產仲介業家數亦減少12%。 依據黎會長提出之「建議政府支持房地產企業及購屋人士克服新冠肺災疫情困難,以及在疫情後重建各項措施」報告表示,越南2020年第1季房地產交易冷清,房屋買賣成交量減少70%,營業額下降80%。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延續2018、2019年房地產交易熱度降低,加上目前疫情影響,越南房地產仲介業能將面臨一波淘汰風潮。

A:2020年4月19日科威特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Kuwait, CBK)要求各銀行,就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而無法還款之客戶,給予6個月展延期且無須支付任何罰金(penalties)。   2020年3月15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UAE, CBUAE),提出500億迪拉姆(折合130億美元)的目標性經濟支援機制(Targeted Economic Support Scheme, TESS),盼協助受COVID-19影響的個人、公司以及中小企業(SMEs)。   TESS有效期間至2020年底止,銀行須展延(受COVID-19影響)客戶貸款應繳的本金及利息,符合資格的個人、公司及中小企業得向銀行申請展延給付。在展延期間因本金而產生的利息,將由銀行及客戶商議日後還款時間,但銀行不可就展延期間未付之利息索取額外利息,目前TESS使用率超過30%,且阿聯央行自5月起將開始公佈個別銀行使用TESS情況。   CBUAE並規定,除非確認有很高的反洗錢風險(anti-money laundering),否則銀行需將中小企業開戶時間縮減為至多2日,並不得要求中小企業戶頭至少需有1萬迪拉姆存款。   2020年4月5日CBUAE宣佈總金額為700億美元的資本暨流動措施(capital and liquidity measure),並鼓勵商業債權人(commercial lenders)多加利用。

A:2020年4月19日沙烏地召開G20健康部部長虛擬會議(virtual meeting of G20 health ministries),沙烏地健康部部長Dr. Tawfiq Al-Rabiah敦促各國加強合作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包括(1)成立全球特別小組(global task force)處理COVID-19;(2)建立知識分享創新中心(innovation hub for knowledge sharing);以及(3)病患安全領導群體(patient safety leaders group),提供分享平臺以降低病患安全風險。   截至4月19日沙烏地單日新增1,398例,總確診病例達9,362例,新增病例中83%係外籍人士、17%為沙烏地籍,892人係透過人群聚集區普篩(mass testing activities in over-populated neighborhoods)後發現,沙烏地疫情最新訊息可參考https://covid19.moh.gov.sa/。   Dr. Al-Rabiah部長表示,沙烏地採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進行檢測,呼籲有能力進行PCR的醫院加入檢測服務提供行列。   沙烏地並提供移動許可線上申請服務(online service of movement permits):https://tanaqul.ecloud.sa/。

A:歐盟競爭事務執委瑪格麗特·韋斯特格(Margrethe Vestager)週一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因受疫情影響許多脆弱的公司,有可能成為中國進行收購的目標,認清這一點非常重要。” 去年的一份歐盟委員會報告顯示,在2016年,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公司擁有9.5%的歐洲公司股份,較2007年之2.5%大幅成長   去年,歐盟引入了新規則,當歐盟委員會在各國篩選外人投資時若發現對多國的安全或公共秩序構成威脅”時允許提出審查。

A:根據丹麥貝林時報於4月14日報導, 許多歐洲國家終於開始重新採取開放措施。關閉的原因相同,但開放卻大不相同。 一個因流行病徹底關閉的社會是該如何開放?是應該先讓受疫情而關閉的中小企業先開放營運呢?還是應該讓小孩子返校,如此一來在家照顧孩子的父母才能提升在家工作的生產力呢? 正如丹麥總理梅特·弗雷德里克森所說,丹麥仍與全世界居一樣處於未知數當中,我們將在未來幾週看見到越來越多的國家試圖對進行謹慎,逐步的開放。 丹麥於4/15 起正式進行第一階段的逐步開放,在丹麥選擇以兒童優先! 也意味著父母將有優先權可以把小孩送回到幼兒園,托兒所和小學, 進而能專心持續在家工作,而商店,咖啡館和餐館可能不得再關閉一段時間。 然而丹麥不是唯一逐步開放的國家。 歐洲的少數幾個國家在危機蔓延曲線上處於同一位置,並且出於相同的原因,就開放的結果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其策略與丹麥有所不同而是以經濟考量為主- 選擇了開放商業營運為主。 在奧地利,保守黨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茲(Sebastian Kurz)選擇了相反的策略:復活節後,這裡允許開放小於400平方米的小商店開工。從5月1日起,美髮店和購物中心將緊隨其後,學校和幼兒園則一直關閉到5月中旬。 波蘭似乎也正在採取相同的策略:波蘭政府週二宣布,將從下周初開始允許重新商店開工。 衛生部長盧卡斯·祖莫夫斯基(Lukasz Szumowski)告訴路透社:“從19日起,我們將逐漸開始解凍經濟。”學校和日託中心將關閉,直到4月26日。 在捷克共和國,重點還在於孩子們待在家裡時,讓較小的商店開工。 意大利和西班牙這兩個歐洲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也採取了謹慎的措施,使經濟轉軸再次轉動。在這裡,小企業主也是第一個: 在意大利,所謂的“中間階段”已經在第一階段(關閉)和第二階段(重新開放)之間啟動。在中間階段,可以從一個區域重新打開。在許多地方,圖書館,兒童商店和車站商店已被允許重新開放。在某些地區,允許不同的生產公司再次開工。 在西班牙,建築工人和工廠工人將首先返回,而學校和商店將保持關閉。 在土耳其,到目前為止,已選擇了基於差異宵禁的模型。因此,不允許兒童和老人離開家,而仍然允許運動者照顧他們的工作。 但是,丹麥並不是唯一一個採取允許兒童重返日常生活的策略的國家。在挪威,由厄爾納·索爾伯格(Erna Solberg)領導的政府也已選擇首先允許課後安親班SFO,並且自最小規模的學校起,就重啟社會開放。一周前厄爾納·索爾伯格說“我們現在正在做的是開放一點,”。 但是,挪威已經提議允許較小的企業(例如美髮店)從4月27日開始營業。課後安親班將在4月20日一周前復學。 由於此次流行病的罕見事件,因此有很少的研究和知識來協助了解如何最好建立一個因疫情關閉而再次開放社會之模式。 丹麥前總理拉斯拉斯克森(Lars Løkke Rasmussen)上週末批評丹麥政府的開放策略,並沒將重點放在了中小企業身上。理由很明顯:幼兒為社區經濟創造很有限的價值。 然而:在幾週前接受《 TV 2》採訪時,財務主管卡爾·約翰·達爾加德(Carl-Johan Dalgaard)得出結論,讓孩子們先回來可能是有益的。 “很顯然,在家工作的人(這適用於私營和公共部門的僱員)在還必須照顧自己的孩子並進行在家自學時效果不佳。它也沒有解決已經實施的紓困方案。因此,將重點放在讓孩子們先回來上是很有意義的,”卡爾·約翰·達加德說。 上週,享有盛名的慕尼黑大學Ifo研究所建議德國當局將重新開放視為“馬拉松而非衝刺”。具體來說,他們建議德國政客集中精力在汽車和電信行業取得領先地位,因為這是德國經濟中最重要的兩個部門。迄今為止,德國已經選擇了謹慎的步伐,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尚未就如何進行重新開放提出提議。 預計本週晚些時候,歐盟委員會將就如何重新開放進行討論。如何重新開放應分步進行,間隔一個月,然後才能評估其效果。此外,該建議指出,所有開放措施應首先限制在較小的地理區域內,然後再嘗試推廣到較大的區域。最後,預計歐洲委員會將強調,各種重新開放必須在與鄰國緊密協調下進行,而不該如在封鎖期間, 成員國在許多情況下都各自採取行動而不與鄰國協調。

A: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4月20日報導,由於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延燒,不少新加坡民眾擔心至診所求醫會接觸其他病患,增加感染風險,因此選擇在家利用遠端醫療平台求診,帶動遠端醫療問診病患成長1倍,特別是免疫力較差的年長者和兒童。使用者亦不再僅限於熟悉科技者,越來越多年長者更願意嘗試。 遠端醫療業者Doctor World總經理林薇凌表示,過去3個月使用該公司平台病患增加1倍,約8成年齡在40歲以下,2歲以上兒童和慢性疾病患者則顯著增加40%。 百醫(WhiteCoat)首席營銷主管周傑挺透露,自本年1月以來,使用其平台病患每周成長25%至30%,其中35歲至55歲病患增幅較顯著。除一般咳嗽、感冒和發燒等症狀病患,越來越多慢性病患為避免至診所接觸其他可疑病例,而選擇遠端醫療。 Doctor Anywhere創辦人兼總裁林偉文指出,該公司業績在疫情暴發後增加1至2倍,年長者和慢性疾病患者增加約30%至50%。且由於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出門,實體診所看診數量減少,更多家庭醫生加入手機視訊問診平台,進行遠端醫療。隨著新加坡第2波社區感染比第1波更為嚴重,再加上星國政府推出「阻斷措施」,預計未會有更多民眾改用視訊看診。

A:依據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最新資料,新加坡3月份非石油出口(NODX)比去年同期成長17.6%,遠超市場原先預期的下跌8%。由於2019年3月的比較基礎較低,2020年3月的電子和非電子出口分期別同比擴張5.8%及20.5%,推動NODX連續二個月成長。 NODX在去年3月由於電子出口疲弱,同期比當時創兩年半來最大跌幅。今年3月的NODX經季節性調整後達158億元,較2月成長12.8%。其中,磁碟媒體、積體電路和積體電路零組件出口同期比分別成長50.6%、6.7%及60.1%,為電子出口做出最大貢獻,積體電路出口更是連續12個月萎縮後首次擴張。 非電子產品方面,非貨幣黃金(non-monetary gold)出口同期比激增242.5%,貢獻3月份NODX約70%的成長。特殊機械及藥劑產品出口也分別擴張54.2%及48.6%。非貨幣黃金即央行所持黃金儲備外,在市場流通的其他黃金,包括保值及工業用的黃金。 星展集團及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表示,3月份全球金融市場激烈動盪,投資者紛紛買黃金避險,促使新加坡黃金出口大漲,該成長的經濟價值不高。黃金出口去年只占NODX7%,不確定能否繼續推動NODX增長。 3月份按出口額成長貢獻的10大NODX市場依序為泰國、美國、日本、歐盟27國、香港、臺灣、韓國、中國大陸、印尼及馬來西亞。 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指出,10大市場當中,到馬國的出口同期比萎縮了27%,印尼萎縮2.1%,中國也萎縮0.5%。隨著馬國、印尼及歐美多國加強防疫措施,新加坡第二季經濟下行風險仍在,出口勢將走低。

A: 據日本財務省本(4)月20日公布之2020年3月貿易統計數據(速報值,以通關數據為準),3月出口額6兆3,578萬日圓,較上年同期減少11.7%,係2016年7月以來最大減幅;主要係因新冠肺炎疫情擴大蔓延影響,造成全球經濟活動停滯,日本出口美國及德國的汽車大幅下滑所致。預估2020年4月以後,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延燒,咸認將對日本出口造成更嚴峻衝擊。 此外,日本2020年3月進口額6兆3,529萬日圓,較上年同期衰退5.0%,較上(2)月兩位數滑落情況已有趨緩態勢。日本2020年3月貿易收支順差(出口額減去進口額)計49億日圓,連續2個月呈現順差狀況。 日本3月對美國出口1兆1,821萬日圓,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16.5%,創311東日本大地震以來的最大減幅,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的影響,對美出口之汽車、飛機引擎等原動機、建設及礦山用機械等急速下墜。另一方面,3月自美國進口額7,453萬日圓,同增加1.3%,3月對美國貿易收支順差4,368億日圓,係3個月以來首見減少。 另,日本3月對中國出口額1兆1,905萬日圓,較上年同期減少8.7%,主要係因汽車零組件之變速機、半導體裝置設備等出品低迷不振所致;3月日本自中國進口額1兆4,317萬日圓,同衰退5%,電腦相關零組件及服裝等進口表現不佳。日本3月對中國貿易收支逆差2,412億日圓。

A:能源研究暨顧問公司WoodMac表示,2020年5月沙烏地原油報價,清楚釋放沙國欲確保在亞洲市場競爭力的訊息。   WoodMac公司研究部主任Sushant Gupta表示,5月份沙烏地給亞洲客戶報價折扣幾乎是4月份的2倍,亞洲煉油廠將是價格戰的最大贏家;5月份沙烏地則提高對美國煉油公司報價金額,顯示沙烏地盼減少石油出口至美國數量。   WoodMac預測亞洲原油需求將至2020年4月2,600萬桶/日的低點,逐漸增加至6月份的2,900萬桶/日。   亞洲國家主要原油供應來源國係OPEC+國家,例如沙烏地、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安哥拉、奈及利亞以及俄羅斯等,前述國家石油很大部分出口至亞洲。   Sushant Gupta表示,沙烏地透過給亞洲客戶折扣,確保需求不振時在亞洲市場的市佔率。

A:沙烏地農業發展基金(Saudi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Fund)宣布沙幣20億里雅(折合5.33億美元)的行動計畫(action plan),支持當地食品安全及生產。   沙烏地環境、水暨農業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Water and Agriculture)在4月則提供1.8億里雅金額,支持小型家畜業主、漁場計畫(fish farming projects)以及雞肉養殖者。   農業發展基金敦促中小企業申請營運貸款(operating loans),目前接獲15件申請案,其中9家已取得初步核准(preliminary approval),金額達6,000萬里雅。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沙烏地蛋的自給率(self-sufficiency)超過116%,未來當地產能將再增加24%。   另截至4月19日沙烏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當日新增1,398例,總確診病例達9,362人。

A:2020年4月16日沙烏地商務部(Ministry of Commerce)宣佈,廠商企圖利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哄抬物價,觸犯商業詐欺相關規定,最高可處以沙幣100萬里雅(折合26萬6,119美元)罰金;囤積貨品造成市面產品短缺,藉此增加商業競爭力的廠商,最高將被處以1,000萬里雅罰金。   商務部發言人Abdulrahman Al-Hussein鼓勵民眾舉發類似商業詐欺案件,檢舉者最高可獲得罰金25%做為獎勵。   Al-Hussein發言人表示,商務部近來已完成7.3萬次查訪,確保齋戒月前民眾有足夠物資,其中有7,000家次廠商因違反規定遭到處罰。   商務部重申將持續電子監控116項產品,並實地查訪產品品質及價格;商務部亦敦促民眾理性消費避免浪費食物,同時為保護幼童免受感染風險,未滿15歲者禁止進入商店及超市。

A:2020年4月16日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報告預測,2020年4月全球原油需求將減少2,000萬桶/日,全年需求平均將減少680萬桶/日。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則預測,2020年4月全球原油需求衰退2,900萬桶/日,全年需求平均衰退930萬桶/日。   OPEC與包括俄羅斯在內部分非OPEC產油國雖達成減產共識,自5月1日起將共同減產約1,000萬桶/日,惟油價未見起色。   OPEC亦預測2020年非OPEC產油國供給量將減少150萬桶/日,其中美國減產數量僅為15萬桶/日。

A:2020年4月17日世界銀行(World Bank)總裁David Malpass表示,世界銀行已為64個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的開發中國家提供融資等相關協助,至4月底受協助國家將增加至100個。   世界銀行在未來15個月將提供1,600億美元融資,其中500億美元用於符合國際開發協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援助條件或低度開發國家。   另世界銀行敦促窮困國家的商業債權人(commercial creditor)支持暫時性債務救濟計畫。   註:2020年4月15日沙烏地召開G20財長暨央行行長視訊會議,提出暫時性債務救濟計畫(Debt Service Suspension Initiative),受COVID-19疫情衝擊的窮困國家,自2020年5月1日起至同年底止,可暫停償還債權國本金及利息。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The Saigon Times,2020年4月20日   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2020年第1季進出口總額1,220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5.7%,其中手機、電腦、電子產品及鞋類等項目出口大增,使第1季貿易順差達37.4億美元。2020年3月單月出口24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5.7%,進口220億美元,亦增加19.2%,當月貿易順差則約20億美元。   2020年第1季越南貿易盈餘主要歸因於外人直接投資(FDI)企業之出口,據統計,第1季外人直接投資企業之進出口總額超過770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3.8%。其中,外資企業出口值約420億美元,進口約350億美元,貿易順差為77億美元。第1季主要出口項目為外資企業製造之手機、電子零組件等。主要進口項目則為電子零組件、電腦以及紡織、成衣、鞋類生產所需之原物料。   2020年第1季越南主要貿易夥伴多為亞洲國家,進出口總值790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4%,占出口總額65%。越南對亞洲市場出口金額310億美元,自亞洲國家進口480億美元。另,越南與美洲貿易額240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18.3%,惟對歐洲貿易額15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8%。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0年4月20日   2020年3月斯洛伐克調和的消費者物價提高2.4%,而上(2)月提高3.1%。   2020年3月斯洛伐克的年平均通貨膨脹率達2.9%,與上月相比,3月價格維持不變,而2月微幅提高0.1%。  

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0年柬埔寨經濟負成長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4月18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自2020年初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對全球經濟造成了重大衝擊,柬埔寨自無法置身度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繼連續數年之7%成長之後,2020年柬埔寨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恐淪為負1.5%。 據IMF亞太部主任Changyong Rhee說明,2020年的亞洲經濟,將在近60年以來首次出現負成長,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疫情所造成的衝擊,使亞洲國家經濟紛紛衰退,嚴重程度顯然高於2008-2009年自美國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 柬埔寨疫情所帶來的影響,使到訪柬埔寨的遊客人數下降60%。柬製衣業也同樣受到嚴重的衝擊,歐洲和美國市場都紛紛取消訂單。Changyong Rhee主任建議東協各國大力強化服務業,因在疫情來襲之前,東協服務業早已出現漏洞。 據了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美國華盛頓當地時間4月14日發布的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GDP為負3%,為自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的經濟衰退,嚴重程度高於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此外,該組織還預計中國在今年的經濟成長將降速為1.2%,惟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將回彈到9.2%成長。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本(109)年4月18日引述奧地利統計局資料,2020年3月奧地利物價較2019年同期上升1.6%,低於2020年2月之2.2%。如按照歐元區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 2015)之計算方式,通膨率亦為1.6%。 COVID-19疫情對奧地利物價影響有限,主要之物價上升發生在3月中實行營業限制措施前,「房租、水費及能源費用」及「餐廳旅館消費」2分類仍為主要推升物價因素,較2019年同期分別上漲2.4%及3.2%。其中主要推升因素為房租費用上漲2.9%,電費上漲6.7%,自有住宅管理費用上漲5%。另飲食及住宿服務費用均分別上漲3.5%及1%。在此2類別以外,價格上升較顯著之細項尚包括:機票套裝旅程(+3.5%)及床墊(+26.4%)價格。 反之,較2019年3月,心理治療等非醫療服務費用及手機價格分別下降7.5%及12.6%;高級汽油、柴油及批發輕燃油價格平均降低6.3%、9.6%及17.1%。 相較於2019年3月,多數食品、日報、咖啡店之咖啡飲品等組成之「每日所需消費」價格約上漲2.4%,倘再加上燃料等構成「每週所需消費」,物價則下降0.3%。    

A:資料來源: The Slovak Spectator 日期: 2020年4月17日   斯洛伐克美國鋼鐵(U.S. Steel)Kosice廠計劃加速裁員,目前協議為2021年底前裁減2,500名員工。   目前美國鋼鐵Kosice廠有約1萬500名員工,2019年夏天時同意裁減2,500名員工,以因應鋼鐵市場惡化的情況。   2019年已有1,400名員工離開美國鋼鐵Kosice廠,面對當前情況該廠裁員腳步必須加快,該項裁減行動係基於與工會的協議。   目前美國鋼鐵Kosice廠管理階層與工會同意集體協議增加提供員工一次性福利,即一筆多達18個月平均月薪予所有同意與該公司終止契約的員工。   該項措施適用於達成協議的退休人員及還有不到3年可退休且已工作35年(含以上)的員工 ,另一方面,長期而言,該廠將持續聘僱年輕技術人員及一直與該廠合作的中學及大學學生。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