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來源:2020年4月20日澳洲智庫Grattan Institute新聞稿 澳洲智庫Grattan Institute頃發布新冠肺炎對澳洲就業衝擊之預測研究報告(Shutdown: estimating the COVID-19 employment shock)指出,在最悲觀情境下,新冠肺炎將導致26%之澳洲勞工(註:340萬人)暫時性失業,其中近半數勞工料將於疫情過後之短期內仍無法順利就業,並將推升失業率至15.1%。 前揭報告引用該院就澳洲88項產業面臨衝擊之研究資料以及一份源自美國有關各業別勞工與人群接觸距離之研究報告數據,以3種模式進行分析,旅宿與食品服務業、藝術與休閒服務業、教育與訓練服務業、零售以及租賃與不動產服務業等依序所受衝擊較為嚴重,另由於相關專業服務業可以採取居家辦公因應,相較所受衝擊較小;另收入較低之餐旅業、零售業與藝術等相關服務業相對不易採取居家辦公因應,所受衝擊最嚴重。形成收入愈高的人之就業受到新冠肺炎影響愈低之現象。 該報告進一步指出,前揭26%之澳洲勞工(註:340萬人)之暫時性失業,實際上不可能發生,蓋澳洲政府推出1,300億澳元之工資補貼計畫(JobKeeper program)能夠有效保障其中近半數之勞工續獲得薪資補貼收入並保住就業。新冠肺炎對就業市場影響如次:在悲觀情境下,推升失業率至15.1%;在樂觀情境下,推升失業率至9.8%(按:澳財政部預測2020年第2季失業率將上升至10%);以及在一般情境下,推升失業率至12.2%。 受大規模事件衝擊,失業率上升速度通常較快,且必須費時更久的時間回復至正常水平,以1930年經濟大蕭條為例,澳洲失業率僅費時5年增加15.5%,上升至20%之水準,並歷時9年復原,另以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為例,澳洲失業率費時0.8年增加1.9%,並歷時1.5年回復。 查澳洲統計局公布最新2020年3月失業率數據為5.2%。
A:來源:澳洲外貿部(DFAT)官網自由貿易協定專區公告 依據澳洲總理府最適法規作業辦公室(Office of Best Practice Regulation, OBPR)規定,陸澳自由貿易協定(ChAFTA)於2015年12月20日生效實施,依規定必須於生效後5年內(按:2020年12月)由主政機關完成法制檢視作業並提報總理府。 澳外貿部公開徵求各界於本(2020)年7月31日前提交書面意見,具體範圍如次: ChAFTA如何改變澳洲業界商機,如澳洲貨品與服務業貿易之競爭力; ChAFTA成果是否符合業界與利害關係方之期待; ChAFTA是否存在非預期之衝擊; ChAFTA對業界行政或管理成本之影響,包括: 為符合貨品貿易原產地證書之相關程序; 行政或管理成本之合理範圍以及其相關效益; 行政或管理成本是否符合業界與利害關係方之期待。 旨揭實施成效檢視將具體考量ChAFTA對業界或其他利害關係方之影響與該協定是否對澳洲創造淨效益增加之效果等。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The Saigon Times,2020年4月20日 據美商不動產投資管理公司Jones Lang LaSalle (JLL) 越南分公司最近公布之市場報告,隨著COVID-19疫情蔓延以及中美貿易情勢緊張等因素,將促使在中國大陸之企業生產線持續外移,紛紛轉移到東南亞,尤其越南似已成為吸引外資及製造商移入之目的地。 JLL表示,在過去1-2年中,自中國大陸出口至美國之貨品受到關稅限制,跨國企業透過經營及供應鏈分散來因應關稅障礙,未來此趨勢將更為明顯。據美國貿易統計數據,2019年自越南進口成長35.6%,而自中國大陸進口則衰退16.2%。預估2020年之進出口數據將因COVID-19疫情而使得全球供應鏈產生更大變化,但製造業從中國大陸轉移到東南亞的趨勢仍將繼續。越南仍是一個充滿希望之市場,工業園區開發商對土地之需求將持續成長,土地價格將進一步上漲,符合越南未來工業領域之長期發展。 美商報告指出,2020年第一季越南北部土地每平方公尺平均價格已達99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6.5%。南部地區土地每平方公尺平均價格為101美元,較2019年第4季則成長12.2%。此外,南北兩地區現成廠房租金為每月每平方公尺3.5-5美元。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JLL預估進行中的租約協商將因買賣雙方提出新要求,使得土地租賃遭到延遲。但在疫情得到控制後,市場需求基本面仍將維持穩定。
A: 依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09)年4月17日報導,日商「富士底片」控股研發的抗流感藥「法匹拉韋」(Avigan)有望用於治療武漢肺炎,日本政府爰規劃將該藥庫存量增加三倍至200萬人份,惟該藥原料長期仰賴中國大陸進口,現若改以國內原料替代仍需時間。 有報告顯示,「法匹拉韋」可防止病毒在體內繁衍,對治療武漢肺炎具有成效,故日本政府為因應全球大流行(Pandemic)已儲備「法匹拉韋」。惟治療每名武漢肺炎的患者所需用藥量為流感患者的三倍,因此現有儲備量的200萬人份「法匹拉韋」僅能供70萬患者使用,爰日本政府已要求日商「富士底片」增產。 「法匹拉韋」的國外基本專利已到期,使製造原料的中國大陸也開始生產具有相同成分的學名藥。鑒於目前已難以自中國大陸進口原料,故「富士底片」委託具備製造原料能量的日本「Denka」公司於國內生產原料,並宣布計劃於本年7月全面增產。日本藥品申請原料變更頗為耗時,包括原料品質的確認及註冊等手續約需1年;此次政府以特例措施因應,申請時間據悉得以縮短至1-2個月,惟「富士底片」規劃於本年7月後方進行全面增產,故申請原料變更時程約需3個月。 製藥公司為降低製造成本,過去均自國外採購原料,如今轉在國內生產原料,成本也將隨之增加,例如碇劑等一般藥品是以化學合成而製成,添加溶劑及材料以引起化學反應,過程中所產生的有毒氣體和廢水之處理成本亦隨之產生。根據種類及濃度的不同,日本每公斤藥品的廢水處理費用約數十至數百日圓,為中國大陸和印度等國外的十倍。 依據2013年日本厚生勞働省(相當我國衛生福利部)調查學名藥採購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原料藥(drug substance)當中,只有30%是全部在日本國內採購,其餘70%是從國外進口全部或部分原料藥,採購國家依序為印度(30%),韓國(26%)和中國大陸(24%)(謹註:前述數據均以金額為基準) 日本政府雖急盼於短期內批准「法匹拉韋」,厚生勞動省卻持謹慎態度。一般而言,藥品從申請至批准需要半年以上,「法匹拉韋」的臨床試驗預定於本年6月底結束。即便「法匹拉韋」係由日本製藥公司研發,但其中許多原料均仰賴中國大陸進口,以致現實面上無法靈活增產。「Denka」於2017年即不再生產「法匹拉韋」原料的丙二酸(malonic acid),但仍保留生產設備,故此次可委託「Denka」於國內生產原料純屬幸運,惟日本生產藥品所需原料仍仰賴國外的結構性問題依舊存在。
A: 受到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引發的經濟衝擊影響,花旗銀行最新雙週調查研究報告指出,經濟分析師們預估墨西哥2020年GDP將衰退5%-8%,信評機構惠譽(Fitch)亦表示,先前已觀察到某些部門商業環境已有惡化的徵兆,儘管墨政府對私部門在基礎設施發展領域合作及監管機制鬆綁,但仍決定將墨西哥主權評等由”BBB”調降至”BBB-“,並評論為展望穩定,距離喪失投資評級僅一步之遙。 瑞士信貸拉丁美洲經濟分析主管Alonso Cervera表示,此次為墨西哥自2019年1月以來第三次主權評等被降等,預估另一間信評機構穆迪(Moody’s)不久前亦將調降墨西哥評等,惠譽係於市場封盤後才宣布,對市場影響輕微。先前標普(S&P)同樣因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將墨西哥評等自”BBB+”調降為”BBB”,預料信評機構調降評等將引發更多資金外流。
A:馬來西亞評估機構(RAM Ratings)基於全球油價崩跌、馬國家庭電費獲折扣優惠以及需求減弱,因此下修該國本(2020)年通貨膨脹率預測值,從先前之0.7%下調至0%。 該機構在其發布之報告中表示,儘管馬國消費價格指數(CPI)於本年1至2月穩定成長1.5%,但預計3月將回落至負成長0.2%。展望未來,該機構預測本年第二季及第三季將出現通縮趨勢。 RAM Ratings指出,通膨向下調整的一個關鍵因素為油價在供應過剩情況下,可能會出現更深和更持久的疲軟。儘管石油生產國近期達成有史以來最大的減產協議,但此舉可能不足以抵銷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大幅減少的需求。美國能源資訊署預測,全球石油需求於2020年將萎縮5.2%,較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萎縮1%的幅度更大。該機構將2020年布蘭特原油的平均價格預測下調5美元至每桶35至40美元,估計這將使馬國全年通貨膨脹率降低約0.4個百分點。該機構預計整體通貨膨脹率下調的另一個因素為馬國政府最近宣佈的振興經濟配套中給予馬國家庭電價為期6個月(4月至9月)2%至50%的電費折扣優惠,端視電費使用量而定。由於電費在整個馬國CPI中占2.7%比重,此措施預計將使馬國通貨膨脹率再降低0.2個百分點。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製造商聯合會(FMM)會長蘇添來(Soh Thian Lai)頃發布消息稱,該聯合會頃針對全國行動管制措施對製造業的影響展開問卷調查,依據其會員回饋顯示,倘馬國政府再延長該管制措施,逾五成廠商將無法持續營運,即使能維持也撐不過3個月。44%回復者表示,在現有員工規模下,渠等的生意僅能維持3個月;另有34.1%受訪者表示只能維持一個月。 該聯合會係於本(4)月6日至10日期間展開前述問卷調查,共收集到419家廠商意見,大部分來自製造業與製造業相關產業及服務支援領域,並占該聯合會會員89.5%。 許多馬國製造業者表示,未來3至6個月可能採取削減成本的方式,以留住員工及繼續維持營運。53.7%受訪者是來自非基本產品的業者,渠等無法在前述管制措施期間開業。此外有多達63.9%的會員是屬於基本產品業者,已在第一(3月18日至24日)和第二階段(3月25日至31日)的管制措施期間開業。根據前述調查結果顯示, 30%受訪者獲得馬國政府批准可在前述管制措施期間繼續營運,渠等僅能在只有50%員工投入(或更少)的情況下營運;另70%的業者無法在前述管制措施期間開業,他們一般屬於非基本產品的生產者,除了面對無法獲取批准信函開業外,有些業者也面臨即使居家辦公也欠缺基礎設施的困境。居家辦公對許多企業而言為一大挑戰,因工作程序無法透過遠程操作或大部分企業皆未準備好必要的基礎設施,以支撐員工居家辦公。 前述調查報告另顯示,(一)24%受訪者根本無法營運,因員工無法居家辦公;(二)44%的員工屬於居家辦公型,當中有31.7%業者約5%至10%員工居家辦公;(三)針對政府落實的薪資補貼措施及協助僱主留住員工:78%受訪者已或刻正申請前述補貼,部分業者不符申請條件,例如員工薪資已超過4,000馬幣(約合978美元),然也有多達15%受訪業者無法為377名員工(月薪等於或低於4,000馬幣)及143員工(超過4,000馬幣)作出薪資補貼申請。由於未符合營收下跌50%條件,約22%受訪者不具申請薪資補貼的資格。部分業者認為,在無法及時削減成本前,僱主須全額承擔員工的薪資是很沉重的負擔。約74%受訪業者認為,在未裁員或減薪情況下,員工薪資補貼的數額,根本無法維持未來3至6個月的薪資成本。74%受訪者也認為,無論員工月薪多寡,政府都應承擔所有階層的員工補貼;另也有業者認為,獲補貼員工的最高薪資應該介於8,000馬幣(約合1,956美元)。約57%受訪者認為,政府提供的薪資補貼應高於薪資水準的50%。51%受訪業者表示,享有員工薪資補貼的期限前後應有6個月。(四)未來3至6個月僱主將會削減公司成本之下,有67%受訪者表示將會凍結聘僱員工;59%受訪者表示將實施無薪假制度;59%受訪者也表示,將廢除員工非合約型福利與補貼;同樣有59%受訪者將強迫員工休無薪年假;39%受訪者計劃實施無薪年假;34%受訪者將削減每週工作日數,從而取消勞資合約中部分福利;29%計劃減少每日工時。(五)對不得不採取減薪措施的業者,在最高管理層方面有37.8%受訪者願減薪逾10%至20%;有22.7%受訪者願減薪逾20%至30%;在管理層方面有36%受訪者願減薪逾10%至20%;有28%受訪者願減薪逾5%至20%;執行員方面有54%受訪者願減薪5%至10%;非執行員有51.7%受訪者願減薪逾5%至20%;有38.%受訪者願減薪少於5%。 該調查結果也顯示,擁有工會組織的廠商,約62%受訪者無法與工會領袖商談公司削減成本(例如縮減工作日數或工時)事宜,結果有48%受訪業者不得不採取裁員的決定。在63%決定削減公司成本的受訪者當中,有47%業者決定未來3至6個月會採取裁員措施以削減公司成本。有高達78.7%的受訪者將裁退30%員工;約27%則計劃裁退21%至30%員工;約22%將裁退11%至20%員工。 該聯合會也向馬國政府提出了以下建議:(一)薪資補貼應延長至少6個月,並對所有階層薪資的員工提供補貼以及廢除營收下降50%的先決條件;(二)准許非基本服務的業者,以50%員工的投入逐步開業,以滿足出口市場需求;(三)豁免繳納4至12月的雇員公積金(EPF)、撤銷2020財政年的公司稅、暫停預扣所得稅運作6個月、豁免外勞人頭稅1年等;(四)展延償還融資6個月期限之下,應確保所有銀行不會對借貸者徵收任何利息;(五)應為廠商提供只有2%利率、50億馬幣(約合12.2億美元)的特別優惠貸款計畫,讓業者有能力償還租金及行政支出;(六)未來6個月為所有的業者提供15%電費折扣等。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衛生部(MOH)總監諾希山(Dr. Noor Hisham)頃發布消息稱,馬國本(2020)年4月21日新增57件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確診病例。截至本年4月21日止馬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已飆升至5,482件,共92件死亡病例,已治癒出院者3,349人。 諾希山總監續稱,馬國衛生部已開始探討全國行動管制措施的「退場策略」,讓民眾開始適應「新常態」,包括實行3至6個月內禁止集會、保持社交距離、持續提醒民眾勤洗手以及盡可能待在家中的政策。渠強調指出,馬國政府在結束前述管制措施時須採取「軟著陸」的策略,始能協助馬國切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鏈。 另一方面,馬國國防部部長依斯邁沙比利(Ismail Sabri)宣佈,在衛生部的勸告下,馬國政府將決定對吉隆坡市士拉央北區(Pusat Bandar Utara Selayang)及吉隆坡批發公市周邊8個地區實施加強行動管制措施,從本(4)月20日起生效至5月3日止。馬國衛生部證實前述地區已有28件確診病例,並有一人死亡。 先前馬國實行加強行動管制措施的地區分別為吉隆坡雪蘭莪敏申組屋(Flat Selangor Mansion)、馬來亞組屋(Flat Malayan Mansion)、吉隆坡City One大廈、柔佛新邦令金的甘榜依布拉欣瑪姬及依布拉欣瑪姬新鎮以及雪蘭莪州的烏冷雙溪鐳。馬國軍隊以鐵網將前述組屋及地區的出入口全部封鎖,以確保當地居民不能外出並方便衛生部官員為渠等進行病毒檢測。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穆迪」(Moody's)頃發布消息稱,馬國政府推出一系列提振內需與經濟成長的刺激配套措施,將使財政赤字擴大至4%至4.5%間,高於上(2019) 年之3.4%。相關配套措施將使未來幾年財政鞏固面臨挑戰,尤其馬國的負債升高至占GDP的60%,超越A3評級同儕的36%中間值,或者前期自定的55%直接債務最高上限。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至全球,加上全國行動管制措施限制非必需品相關企業的營運,使馬國經濟成長步伐受阻。預料出口導向的電子與電機產業(占馬國總出口額之35%)與旅遊業將受全球疲弱需求重創,內需也受全國行動管制措施所限。該機構因此下修馬國本(2020)年經濟成長預測值為0%至1%間,明(2021)年則可回彈至5%。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頃發布消息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將拖累本(2020)年全球經滔衰退3%,較10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更嚴重,IMF看好明(2021)年全球經濟將強力反彈5.8%;其中IMF預測馬國本年經濟萎縮1.7%,惟在2021年則因比較基礎偏低,而強勁復甦取得9%成長,僅次於澳門及中國大陸,為全球第三高。這將是馬國繼1996年成長10%後的25年以來最大經濟成長漲幅。馬國中央銀行稍早前已下調本年經濟成長預測值,將先前預測成長值3.2%至4.2%間,大幅度下調至最糟負成長2%至最高成長0.5%間。 馬國經濟學家持謹慎樂觀看法,相信明年消費信心將轉向正面、家庭財務維持於控制水準、特別是獲得就業情況維持良好及收入穩定利多等支撐。然馬國須致力改善經濟基本面,以確保國際評估機構將馬國的主權評級維持在穩定等級。 馬國對外部因素依然脆弱。馬國政府將本年布蘭特原油價格預測從每桶平均62美元,大幅下調到25至35美元間,惟預料全球原油價格將在本年下半年復甦。液化天然氣平均價格預測,也從每公噸下調到1,150至1,250馬幣間(2019年為1,594令吉)。棕油平均價格預測值則下調為每公噸2.000至2200馬幣間,2019年為2101馬幣。 馬國財政部長東姑賽夫魯(Tengku Zafrul)指出,迄今馬國政府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已先後推出總值2,600億馬幣(約合601.85億美元)的經濟振興配套措施;其中100億馬幣(約合23.15億美元)係振興中小企業配套,將使馬國本年的財政赤字增加0.7%至4.7%。截至本年4月12日,其中1,800億馬幣的振興配套已落實,占整個配套的69.23%,其餘的660億馬幣或25%將於5月1日落實。同時財政部也撥款86億馬幣,直接財款注入相關政府部門及機構。 馬國經濟學者咸認為馬國政府將會持續確保政府債務維持在占國內生產總值55%以下水準,以及未來數年保持取得營運盈餘的勢頭。日前財政部長保證,振興經濟配套是一次過的計畫,一旦經濟情況穩定後,將持續及恢復財政鞏固行動。這將有助政府建立堅穩財務紀律及穩健,特別是最近惠譽評估機構(Fitch)把馬國主權評等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評級。由於馬國為高度開放及貿易導向的經濟體,因此其實質經濟成長與全球經濟情況息息相關。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頃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上(2019)年共核准988項製造業投資計畫,投資金額為877億馬幣(約合214.4億美元),較前年成長0.4%,創造7萬8,606個就業機會;其中外人直接投資為539億馬幣(占製造業總投資額65.18%),下跌7.09%;國內投資額為288億馬幣(占製造業總投資額34.82%),下跌1.74%。 依照產業別區分,電子與電機產業為馬國最大之投資領域,其投資額達257億馬幣,其次為造紙、印刷與出版(108億馬幣)、交通設備(80億馬幣)、非金屬礦物產品(69億馬幣)、及化學與化工產品(48億馬幣)。 依照外資國別區分,中國大陸為最大外資來源,投資金額達153億馬幣;其次為美國(142.3億馬幣)、新加坡 (56.14億馬幣)、臺灣(52.36億馬幣)、日本(37.92億馬幣)、英國(17.66億馬幣)及維京群島(13.88億馬幣)。2019年臺商在馬國投資項目計28件,投資金額為52.36億馬幣(約合12.8億美元),成長671%,位居馬國外人投資第4位。 依照州別區分,雪蘭莪州為馬國最熱門投資地點,投資金額為170億馬幣;其次為檳城州(169億馬幣)、吉打州(115億馬幣)及柔佛州(115億馬幣)。 臺灣2019年在馬國之投資,依照產業別區分,電子與電機產品為最大投資項目,投資額為35.86億馬幣;其次為科學與測量儀器(8.22億馬幣)、化學與化工產品(7.61億馬幣)、塑膠產品(4,466萬馬幣)、金屬鑄造產品(1,201萬馬幣)、機械與設備(985萬馬幣)及橡膠製品(54萬馬幣);依照州別區分,在雪蘭莪州投資金額最高,達34.28億馬幣;其次為檳城州(8.9億馬幣)、柔佛州 (7.31億馬幣)、霹靂州 (1.08億馬幣)、吉打州(4,680萬馬幣)及馬六甲州(3,193萬馬幣)。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頃公布統計數據顯示,馬國上(2019)年共核准5,140項製造業、服務業及原產品產業投資計畫案,總投資金額為2,079億馬幣(約合508.3億美元),較前(2018)年成長1.72%;其中國內投資金額為1,255億馬幣,占總投資額之60.37%;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為824億馬幣,占總投資額之39.63%,成長2.9%;共創造12萬4,443個就業機會。美國(268億馬幣)、中國大陸(157億馬幣)及日本(121億馬幣)為馬國製造業、服務業及原產品產業主要外資來源國,占FDI之66.26%。 前述3大產業中,2019年服務業投資件數為4,087項,金額為1,181億馬幣,占總投資金額之56.8%,成長11.42%;其中國內投資金額為934億馬幣(占服務業總投資額79.09%),成長3.83%;外資投資金額則為247億馬幣(占服務業總投資額20.91%),成長53.4%,創造4萬4,811個就業機會。2019年期間,房地產投資金額為409億馬幣,占服務業總投資額34.63%;其他依次為能源(326億馬幣)、全球營運中心(118億馬幣)及配銷貿易(117億馬幣)等。 2019年馬國共核准988項製造業投資計畫,投資金額為877億馬幣(約合214.4億美元),較前年成長0.4%,創造7萬8,606個就業機會;其中外人直接投資為539億馬幣(占製造業總投資額65.18%),下跌7.09%;國內投資額為288億馬幣(占製造業總投資額34.82%),下跌1.74%。中國大陸(153億馬幣)及美國(142億馬幣)為馬國主要外資來源國,占FDI之54.73%。中國大陸己連續4年為馬國製造業最大外資來源國。2019年馬國成功吸引85家中國大陸企業因美中貿易戰爆發而將生產基地轉移至馬國。英特爾集團將投資100億馬幣,將最新的先進裝配和測試技術轉移至馬國以及英國醫療設備巨擘─「施樂輝」公司(Smith+Nephew)將在檳城島建立骨科製造工廠,其產品將包括膝蓋及臀部整形外科植入物(implants for orthopaedic surgery for knees and hips)。另一項優質投資計畫為世界領先的智能設備解決方案提供商AAC Technologies公司在柔佛州生產前端模具和相關部件。這個高附加價值的項目將為國內企業和供應商創造新的外包機會,並為馬國人民創造高薪資的工作機會。2019年臺商在馬國投資項目計28件,投資金額為52.36億馬幣(約合12.8億美元),成長671%,位居馬國外人投資第4位。 馬國原產品產業2019年投資金額為70億馬幣,占總投資金額之2.37%,較前年下跌35.78%;主要投資項目為礦業(65.38億馬幣,占原產品產業總投資額93.4%)、種植及原產品(2.91億馬幣)及農業(1.35億馬幣)。 馬國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部長阿茲敏(Azmin Ali)指出,馬國本(2020)年初已核准5項總投資額46億馬幣的製造業與服務業投資計畫。現在的重點不是投資人的數量或投資的絕對價值,而是帶來可以幫助經濟復甦的高附加價值投資。在這種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正常營業的方法將不再起作用,因此馬國振興經濟的根本解決方案是採取大膽的措施以確保取得更高效益,其中數位化及自動化是未來關鍵所在。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資料來源:韓國貿易協會(2020年4月21日) 依據韓國汽車產業協會以現代起亞等5家韓國汽車業者為對象調查之「本年4月份汽車出口展望」,4月份汽車出口量將達12萬6,589台,較去年同月減少43%,其中現代汽車之汽車出口量將較去年同期減少39.1%,起亞汽車將減少48.7%,而雷諾三星(-72.9%)、韓國GM(-31.2%)及雙龍汽車(-51.1%)將會呈現負成長。 除中國以外大部分之生產基地已停工及銷售據點停止營業,導致海外銷售陷入停滯,以至於韓國汽車產業面臨消費懸崖(sales cliff ),尤其韓國汽車之海外出口比重高達60%以上,因此海外銷售停滯對韓國汽車產業之衝擊極大。 韓國汽車業者面臨海外銷售停滯及海外零件供應短缺等危機,導致韓國國內生產工廠接連停工,現代汽車之蔚山第5生產工廠自4月13日開始停工;生產起亞汽車之Morning及Ray等小型車之DONGHEE AUTO公司已於4月6日至13日停工;起亞汽車之光州第1生產工廠因印度生產之3.5吋液晶儀表(cluster)庫存不足而停止部分生產線,起亞汽車另考慮將自4月23日至29日停運所下里第1與第2工廠及光州第1工廠,但勞資對工資減少問題之意見分歧,至今亦無法達成協議;雙龍汽車平澤工廠因歐洲產零件短缺而輪流運作生產線。韓國汽車生產亮紅燈導致韓國輪胎、NEXEN及錦湖輪胎等3家輪胎公司接連面臨停產,另外汽車零件業者一同陷入窘境。 韓國汽車產業協會認為,為防止汽車及汽車零件業者接連倒閉及汽車產業崩盤,需要33兆韓元規模之流動性支援。韓國汽車業者為因應疫情長期化,堅持銷售懸崖,現代汽車及起亞汽車集團之51家旗下公司之1,200餘名高階主管自4月起自願返還薪資之20%,並簽署降低薪資之同意書,藉以確保現金。韓國GM公司依照美國通用汽車之指針,遞延支付組長以上之主管薪資之20%,高階主管遞延支付20%薪資外,再降低5至10%薪資。雙龍汽車因大股東(印度MAHINDRA集團)撤回投資計畫而面臨流動性危機,因此在韓國汽車業者中首次決定凍結薪資。另外,已降低高階主管薪資之現代起亞汽車亦將與勞方進行凍結薪資相關協商,現代汽車工會要求資方應該參考德國之勞資協約,即使凍結薪資亦要保障就業。 韓國汽車產業相關人士表示,目前疫情導致海外銷售嚴重減少,韓國汽車業者為持續存活,必須確保資金流動性,因應目前危機。
A: 據時事通信社本(4)月22日報導稱,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日、美、歐、中國及俄羅斯等20個國家與地區(G20)的農業部長於本月21日晚間舉行視訊會議,並發表共同聲明。上述共同聲明要點,除表示「各國為確保世界食糧安全保障,將進行密切合作」外,並強調「避免任何不正當的限制措施」,對防止實施出口限制等達成共識。 日本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參加上述視訊會議表示,各國不應實施不必要的食糧進出口限制。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之影響下,俄羅斯等部分國家已經採取限制小麥及玉米等出口,藉以確保足夠的食糧的行動。由於日本食品自給率相當低,一旦各國開始限制農糧食品進出口,恐將對日本造成極大衝擊。雖上述視訊會議通過共同聲明,惟未來在疫情影響長期化之情況下,各國是否能確實遵守仍是未知數。 G20農業部長共同聲明強調,除維持食糧供給網之機能外,亦針對(各國及地區的緊急措施)避免實施非必要的貿易限制達成共識;並要求持續提供世界食糧需求相關資訊,且除將援助各國生產者外,俟新冠肺炎疫情平息後,預定強化提供支援協助,以穩固農糧食品生產。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4.21 Publish News Bulletin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經濟學家表示,波蘭2020年糧食價格將因乾旱而上漲。因此,2020年通膨率預期從2.9%提高到3.1%。食品和非酒精飲料價格將較2019年上漲5.2%。先前的預測值是上漲4.7%。但肉類和牛奶市場因飯店關閉和運輸困難而供過於求, 將可緩解因乾旱而上漲的食品價格。當西方國家的經濟逐漸解凍並且糧食生產難以趕上需求時,價格可能也會上漲。3月份的通貨膨脹率為4.6%, 漲幅最大的是食品, 價格平均上漲8%。例如,豬肉價格飛漲27%,冷肉(cold meat)漲15%,水果漲近20%。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4.21 Publish News Bulletin 德商西門子歌美颯再生能源公司(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將在將在波蘭安裝63部風力渦輪機(wind turbines),包括三個計畫項目,總電力為183 MW。 這些項目的執行是源自於2019年完成的再生電力採購的拍賣。在這種方式,該公司的安裝容量將可在波蘭的市場上增加到337MW。在現有八個計畫項目其風力渦輪機產生的電力將可覆蓋530,000家庭用戶的消費量。 該公司對其成功感到非常高興,特別是因為該公司在這些計畫中設法去支持其廣泛的客戶-從私人投資者到大型國內和國際公用事業公司。西門子歌美颯再生能源公司人員Marcas Breatnach表示,他認為在風能領域最近的技術創新在波蘭發展再生能源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商機。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4.21 Pub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電動車充電鏈innogy go公司運營第一年後,就擁有74,000位的積極用戶。該公司目前營運有68個充電站。2020年該公司的充電站數量將增加到150個(相當於300個可供大眾使用的充電站)。 Innogy Polska公司的管理委員會成員Janusz Moroz表示,該公司是波蘭最知名的短期租車供應商之一,也是波蘭最好的汽車共享應用業者之一。為了保持其在市場上的地位,該公司一直在擴大其供應並發展其服務。該公司正在加添新汽車到車隊中,預期新的高檔電動車很快地就會加入服務行列。Innogy Polska公司預測,相關的基礎設施的發展將會使個人客戶及企業客戶對電動汽車有更高的需求。2019年10月Innogy公司對企業推出汽車共享服務,並在一段試用期導入其貨車的服務。
A:柬埔寨干拉省400兆瓦發電廠完成進度80%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4月21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礦產及能源部能源局日前表示,據柬埔寨電力公司的報告,位於干拉省羅威艷縣正在建設的400兆瓦重油發電廠,迄今工程已完成80%。 本案400兆瓦發電廠耗資約4億美元,分為2部分: 一、2019年從芬蘭購買Wartsila發電機,產電量為200兆瓦,由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承建; 二、同年採用從德國採購的MAN發電機,產電量為200兆瓦,由中國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承建。 柬國礦能部表示,2020年柬埔寨將不會缺電,除了柬埔寨的水力發電站外,本案新增的400兆瓦電力供應,將能幫助穩定首都金邊及周邊地區的電力供應,確保旱季不再發生嚴重電荒。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4.21 Publish News Bulletin 根據GfK GeoMarketing調查,在冠狀病毒大流行帶來的危機之後,波蘭的富裕地區可能損失最大。其中最富裕地區的消費在未來兩年內可能下降24%。 在悲觀的情況下,消費可能下降14.4~23.7%,預計隔離將需要4個月的時間(春季2個月,秋季2個月),零售要到2021年12月才能恢復COVID-19大流行前的水準。 最樂觀的情況是,隔離僅持續2個月,並在2020年12月即恢復往日的銷售水準。這種情況下,總體消費下降幅度將介於8.3~14.2%之間。 假設情況溫和,則假設消費量將下降10.7~17.7%,國內需求之銷售額將在2021年5月回到過去的水準。
A:柬埔寨發展委員會新准5件投資案,金額2,130萬美元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0年4月21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近日批准5件新投資案,總投資額為2,130萬美元,預計創造3,500個工作機會。 上述5件批准的投資案,包括生產環保袋、服裝、蛋糕盒、包裝材料、以及光纖電纜製造商。 5家公司的投資地點分布於金邊首府、Takeo、Preah Sihanouk、以及Svay Rieng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