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奧媒標準報(Der Standard)本(109)年4月23日報導,自2016年川普總統入主白宮後不久,美國政府指控中國政府透過中資大型網路設備供應商進行間諜活動,並對中興通訊及華為等幾家大型中資企業展開制裁行動。隨著美中貿易衝突而引發之關稅戰,不少外商開始把生產線搬離中國,而新冠疫情爆發後更加速國際廠商外移趨勢。正如美媒彭博社之評論,「中國製」電子產品行銷全球之時代即將結束。 中國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因其相對低廉之工資、寬鬆之勞動法規,以及基礎建設不斷改善,曾吸引不少台灣企業如富士康等前往設廠,進而為Apple、三星等知名廠商提供完整之生產鏈,歷經30餘年發展,中國已儼然為全球供應商之生產基地;惟美中貿易戰及新冠疫情催化國際廠商之外移計畫及行動。 自美中貿易戰開打後,有些外資製造商已計畫逐步將生產線搬離中國,惟或因擔心中國政府阻擾而大多默默進行。近來此種現象已有改變,iPhone最大代工廠商緯創資通向媒體表示,該企業正加強全球布局力道,預計至2021年將有50%之產能是在中國境外。另有些仍持觀望態度之外商,因新冠疫情而遭供應鏈斷鍊之慘痛教訓,轉而加速進行移出中國計畫。 雖然川普總統一再呼籲製造業重返美國,惟渠知道至少iPhone生產線不可能短期內在美國出現。對大多數製造商而言,取代中國作為生產基地之對象並非美國,而是如越南或印度等其他亞洲國家。奧媒指出,中國政府面臨製造業外移潮並不會袖手旁觀,實際上已陸續接洽各大企業,並提出滿足其經營需要試圖挽留。  

A:捷克衛生部長Vojtěch表示,在復活節假期後,捷克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看到明顯惡化情況,雖然目前不能完排除相關風險,但捷克民眾將有可能開始在控制情況下,逐漸的恢復正常生活,包括重新啟動醫療系統正常運作、加速商店重新營業,惟整體社會需有長期與病毒共存的認識。 根據捷克衛生部的最新推估,至本(4)月底捷克將會有7800個確診病例,低於一周前估計的1萬人感染人數。另截至本(23)日捷克已有7033個確診病例,約27%的人已經治癒,大約15%的人需要住院治療,死亡率約為3%。另如果5月底約有9000人感染,估計其中1350人將需要在醫院治療,405人需要進加護病房。 據統計,308名護士和154名捷克醫生感染新冠病毒,其中約12%的醫生和29%的護士在工作中受到感染。在7000名感染者中,老人占1/5;10%至11%的患者年齡在75歲以上。死亡病例中,90%超過60歲,並通常有肥胖、糖尿病、癌症、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的疾病。

A:捷克內政部部長Jan Hamáček先生日前表示,若國家緊急狀態於4月30日結束將不再可能禁止外國人士入境,但離境的禁令仍然會持續實施。捷克外交部長Tomáš Petříček指出將會頒布一新公共衛生法禁止外國人士入境 ; 捷克衛生部長 Adam Vojtěch先生指出雙向往返旅遊人士最終都需要居家隔離,但仍需要與流行病學家商議做法。捷克總理Andrej Babiš先生表示他預計4月30之後出國旅遊不會發生根本變化。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109)年4月23日報導,斯洛維尼亞家用電器製造商Gorenje擬裁員2,200人,當中約1,000人為國內員工,其餘則在國外各據點。此波裁員主要原因係新冠疫情影響家電產品需求,該企業營業額大幅萎縮所致。 Gorenje係斯國最大出口企業之一,主要產品為冰箱、洗衣機及瓦斯爐等家電,在塞爾維亞及捷克亦設有生產工廠。Gorenje於2018年被中國海信集團收購後,員工人數已自11,000人減少至9,300人。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109)年4月23日報導,斯洛維尼亞家用電器製造商Gorenje擬裁員2,200人,當中約1,000人為國內員工,其餘則在國外各據點。此波裁員主要原因係新冠疫情影響家電產品需求,該企業營業額大幅萎縮所致。 Gorenje係斯國最大出口企業之一,主要產品為冰箱、洗衣機及瓦斯爐等家電,在塞爾維亞及捷克亦設有生產工廠。Gorenje於2018年被中國海信集團收購後,員工人數已自11,000人減少至9,300人。  

A:        拉哥斯商工總會、奈國員工顧問協會及中小企業協會共同警告,奈國聯邦政府應提出刺激經濟政策。拉哥斯工商總會主席Muda Yusuf關切,未來幾個月將持續受到通貨膨脹(通膨率從2月12.2%升至3月12.26%)、單一石油經濟受國際油價影響及奈拉貶值等。         在貨幣貶持部分,Y理事長表示,未來幾個月貨幣將持續貶值,將影響進口價格及公司毛利及整體經濟發展。並建議政府提出協助農業發展及支持中小企業等措施。

A:      武漢肺炎疫情已重挫原油產業,由於封城及供應鏈扭曲等因素,奈國製造業也面臨衰退風險,建議政府提出刺激方案,減少可能損失風險。       奈國製造業在疫情爆發前已面臨Apapa港口阻塞及關閉邊境等挑戰,導致跨州間交通成本與時間增加,影響消費者購買力與貿易。預期後疫情期間,消費者購買力無法即時復甦。根據Brookings機構報告,奈國首都列世界最貧窮首都,消費者每日所得不高於1.9美元。       根據商業日報統計顯示,奈國製造業效率不彰,無法提高附加價值,企業利潤從2018年12月10.30%降至2019年12月7.01%。Chapel Hill Denham公司呼籲,封鎖措施及奈拉貶值提高製造業產品成本,奈國政府需要提出相關措施協助製造業復甦,如退稅等。       幾週前奈國央行雖宣布將釋出1兆奈拉協助當地製造產業,並提供5,000億奈拉基金協助特定製造業生產重要醫療用物料與設備,但對奈國整體產業助益不大。過去3年也有許多製造公司選擇關閉奈國公司,如P&G及Evans Medical等,根據奈國製造傷協會(MAN)表示,2016年至2017年間因外匯短缺及國際油價下跌,導致54家製造商關閉。       企業界擔心倘後疫情時代之經濟復甦仍需5年時間,奈國政府更需要為製造業提供刺激鼓勵措施,協助與支持發展。

A: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及國際石油價格下跌影響,對長期依賴石油出口的奈國經濟影響很大,專家學者建議奈國政府改善投資環境應有效帶動經濟發展。       過去40年奈國依賴石油出口,經濟迫切需要多元轉型及吸引外人投資,面對近日布蘭特原油每桶降至12美元,以重創奈國經濟。專家擔憂36州依賴中央政府預算撥款及提高外債,一旦預算緊縮,將影響各州政府收入與分配。       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表示,2018年奈國外人投資跌至22億美元,創13年新低,奈國政府應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人投資。如印度近年來積極吸引外人投資、沙烏地阿拉伯2016年宣布國家轉型計畫(National Transformation Plan、NTP)及2017年宣布多元化非石油產業等。       1900初期,奈國外人投資金額高於印度、南非及沙烏地阿拉伯,但至2018年起,該等國家外人投資已是奈國2倍。建議奈國州政府財產需民營化,可採取49%:51%機制,由於奈國民間資金仍充裕,皆願意參與奈國政府改革措施。

A:      COVID-19疫情對全球及非洲國家產生重大經濟與社風險與影響,奈國脆弱醫療體系及龐大2億人口,已產生健康與社會經濟等重大挑戰。       為了抑制病毒蔓延,許多非洲如奈國採許封鎖措施,已影響交通運輸、製造、金融、農業等產業。IMF預期非洲大陸2020年需要1,140億美元對抗疫情。由於非洲大陸約有1/3人口,約4.22億人口在赤貧邊緣,預期產生2,000個失業及2.5億非正式經濟失業。       另麥肯錫顧問公司預期次薩哈拉國家(SSA)經濟衰退5.1%,可能造成900至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近25年來最大經濟蕭條。其中農業貿易將減少2.6%至7%、食品進口降低13%至15%及外人投資將持續減少,外僑資金匯入將減少50%。另因國際供應鏈問題,預期出口降低30%。       報載疫情雖造成經濟響,但對部分產業及產品也產生額外商機,建議農產品部分,奈國中央與地方州政府可篩選各週重點農作物,如山藥、木薯、馬鈴薯等作物,以提高各州競爭力。如Plateau州馬鈴薯品質較荷蘭高,肯亞與衣索比亞鮮花出口達1百萬美元,德國與西班牙豬肉出口達44億及40億美元等。奈國政府應可學習該等國家創新經驗,協助產業轉型、改善基礎建設及倉儲設備等,以解決貧窮與產業轉型等問題。建議奈國中央及州政府提出創新策略,協助提高國家收入及產業需求。

A:資料來源: Romania-Indider.com  日期: 2020年4月23日   由於緊急情況,約45%的羅馬尼亞非食品零售業者預期2020年營業額將減少超過30%。   根據房地產顧問公司Colliers International對羅馬尼亞當地零售業84位承租人及21位出租人所作問卷調查,其餘39%非食品零售業者預期2020年營業額將減少達30%。   由於購物中心的非必需品商店關閉,62%的承租人暫停或延期支付房租及水電費,52%要求商店重新營業時租金能減少。   為協助商業復甦,88%的零售商已申請技術性失業補助(政府支付雇員75%薪資)。 另48%表示將延期納稅,33%表示貸款將延期還款至2020年底。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4.23  PAP   歐盟執委會(EC)於周四(4月23日)宣布,歐盟執委會已批准波蘭政府的11項援助計畫,金額為351億波幣(77億歐元),旨在支持那些受冠狀病毒疫情危機影響的公司。   這些計畫將以下列形式提供支持:直接補助,應償還的首付款,稅賦優惠及支付款減免,遞延稅款及對僱員薪酬的補貼等。該方案將提供給那些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之後面臨緊縮和流動性短缺困擾的微型企業(包括自僱企業的經營者)、中小型企業(SMEs)及大型企業等利用。預計將有250萬家企業受益,其中包括200萬家自僱企業。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4.23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企業家聯合會(FPP)與僱主聯合會(Lewiatan)已啟動一項損失量測表(loss meter),該量測表指出波蘭的經濟因封鎖措施已遭受損失。據僱主聯合會表示,自3月中旬實行限制措施以來,所造成的損失已達764億波幣,即占GDP的3.2%。 在該損失總額中,工業部門占228億波幣、商業部門占196億波幣,其他服務業部門占286億波幣,而建築業部門占54億波幣。   波蘭每一天的GDP損失約22億波幣,如果封鎖措施一直持續到5月底,損失可能會達1,650億波幣;而如果限制措施一直持續到年底,則損失可能會達到GDP的33%。據專家Sonia Buchholz表示,此損失量測表的目的是要讓政府知道拖延解除封鎖會造成實際的財務後果。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4.23  Polish News Bulletin   從下週一開始,波蘭汽車產業將逐步恢復生產,首先將由零組件生產商開始,隨後再由汽車廠跟進。在停產一個月之後,第一個重新開始生產的工廠是在波茲南的福斯汽車(Volkswagen)的鑄造廠,目前營運占其總產量的25%。   該鑄造廠主管Thomas Kreuzinger-Janik表示,該廠逐步開展的工作應以確保供應不同品牌汽車所需的零組件為考量。其餘在波茲南附近的福斯汽車(VW)工廠將於下週一開始營運,並且還將分階段進行生產。產量將視可利用的零組件多寡及市場發展的情況而定。   另歐寶(Opel)在格利維采(Gliwice)的工廠也已準備就緒復工生產,但是有關實際開工日期的談判仍在進行中。不過,在Tychy生產發動機的工廠將會首先啟動。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CA)波蘭工廠的工會總幹事Wanda Strózyk表示,據該工會獲得的非官方訊息,最遲將在5月上半月開始生產。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4.23  Polish News Bulletin   據波蘭中央統計局(GUS)發布的數據指出,3月份零售業的銷售額年率下降了9%,自2006年以來,從未有如此大幅度的下降。而在食品部門的銷售額增加2.5%及在藥品,化妝品和整形外科設備部門的銷售額增加8.8%,但此不足以平衡其他部門銷售額的下滑。   另在紡織品及成衣方面的銷售觀察到下降多達50%;在汽車和汽車零配件的銷售巨幅下降30.9%,而在家具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銷售下降了16.7%。另燃料的需求年率下降了12.5%。此外,分析師預期4月份銷售結果將更惡化。值得注意的是,此零售統計不包括那些增加快速的線上銷售,其在零售總額中的占比已從5.6%增加到8.1%。波蘭發展部估計未來幾個月的零售額可能甚至會下降10%。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4.22 Publish News Bulletin   根據波蘭中央統計局(GUS)報告,波蘭的工業產值3月同比下降2.3%,2月時同比增長4.9%。這結果與經濟學家預期大致相符,儘管有些人預計會下降多達10%。排除季節性因素,例如3月份比去年增加一個工作日,則工業產值同比下降4.8%,而2月份則為增長3.2%。但因製藥和食品業產量增加,減緩汽車,家具和電子業產出衰退的影響。同時,波蘭發展部的分析人員表示,由於大多數限制措施是在3月中旬實施的,因此冠狀病毒大流行對經濟的影響將在4月全面浮現,預計4月工業產值將同比收縮約5%。  

A:資料來源: Romania-Indider.com  日期: 2020年4月23日   根據羅馬尼亞中小企業國家委員會所作調查,約五分之三的羅馬尼亞中小企業預期將可於恢復營業後3個月內僱用危機前所有員工。   調查結果為:三個月內(57.5%)、3至6個月(20.4%)、6至9個月(8.8%)、9至12月(5.3%)。   僅8%的中小企業需要超過一年時間恢復危機前所有員工聘僱。

A:依據克羅埃西亞媒體Total本(109)年4月22日引述克國統計局資料,2019年克國財政盈餘為15.5億庫納(GDP之0.4%),為連續第3年達到財政盈餘,高於2018之8.5億庫納(GDP之0.2%)。2019年底政府債務為2,930億庫納(GDP之73.2%),佔GDP比低於2018年底之74.4%(2,861億庫納),增加之69億庫納(+2.4%)中,有57億庫納為實際增加之支出,其餘12億庫納係因庫納兌歐元貶值所產生。 2019年生產及進口稅收(Taxes on Production and Imports)為813億庫納,較2018年增加6%;另投資支出則成長27.6%至172億庫納。上年克國政府在編列2020年財政預算時係以2.5%之預估經濟成長率為基礎,以0.2%GDP之財政盈餘(6.29億庫納)及71.3%GDP之政府債務為目標;惟COVID-19疫情之爆發重創克國經濟,恐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The Financial Times 日期:109年4月 23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182/P200號(商情文號:第 182號)   商情本文:     超過100家英國夜總會和酒吧正計劃對未支付商業中斷保險理賠的保險公司Hiscox採取集體法律行動。早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還未成為頭條新聞之前,Hiscox出售的保單稱,因國家通報的疫病而被迫中斷營業時,該公司將進行理賠。 但是在企業主向Hiscox和其他商業保險公司提出索賠後,但卻被告知由於英國政府採取“一般性措施”,他們的保單並未涵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其中,有10,000家企業因商業中斷而購買保險,並直接受到「封城」的影響。   Hiscox在本週三(4月22日)發表聲明表示,“許多英國投保人對與商業中斷有關的政策適用提出異議。 Hiscox補充表示,針對活動取消和放棄事件,媒體及娛樂等其他行業,包括旅遊行業正在“積極解決索賠”。Hiscox預計,考慮到再保後,索賠額將達到1.5億美元,儘管該公司表示,假設旅行和群眾聚會的限制持續六個月以上,該數字可能會增加2500萬美元。 行動小組呼籲更多企業加入反對Hiscox的行動,其中Night Time Industries Association(NTIA)結合兩個考慮採取法律行動的獨立小組,包括約200多名索賠人。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Mortgage Finance Gazette Online 日期:109年4月 23 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181/P200號(商情文號:第 181號)   商情本文:      房產市場因為『封城』已被英國政府關閉,導致房產銷售停滯,估價師被禁止赴房屋現址進行估價。現在,一些貸方將允許進行遠程評估的應用程序,所使用的估值方式包括使用照片、現場實境影片以及外部房產評論,這些估值使銀行可以使用房產市場數據(例如附近房屋的價格)來估算房產的價值。 原本無法取得較佳房貸的屋主,現在可以使用技術進行房產的遠程評估,部分屋主能夠將原有房貸轉到更有利條件的房貸,但實際情況為銀行只向富裕客戶或擁有大量股權的客戶放貸,沒有實物估價,幾乎沒有銀行向貸款超過其房產價值60%的人提供貸款。 Virgin Money及Clydesdale Bank兩家銀行近期使用遠程估值借出不超過75%的房產價值。匯豐銀行(HSBC)表示,在某些情況下,它將在不進行實物估價的情況下,放貸不動房產價值的90%。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09年4月 23 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180/P200號(商情文號:第 180號)   商情本文:    超過200萬英國員工正在接受英國政府提出之抗疫薪資補助。自4月20日開放申請以來,該計劃湧入大量申請案,據Resolution Foundation智庫機構的研究,最多有800萬人被強制放無薪假。 該計劃的六個主要問題包括: 1.延長薪資補助措施至6月以後的可能性 英國政府已經延長該計劃至6月底。假設英國政府突然中斷政府提出之薪資補助,企業擔心整個英國會出現大量裁員,尤其是在整個夏季消費者需求仍然低迷的情況下。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估計,該計劃將在三個月內花費420億英鎊,其中約五分之一是透過所得稅和英國國家保險支應。 2. 員工遭強制放無薪假的時期內,無法為雇主工作 這種情況將是企業難以維持與客戶和供應商的關係,此節對於重新啟動業務和運營至關重要。 3. 最近更換工作的人 要獲得該計劃的資格,必須在宣布該計劃的前一天(3月19日)前係屬公司員工提供薪資。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HMRC)表示英國政府將最後期限從2月28日延長至3月19日,以擴大讓約200,000名企業員工符合條件。截至3月19日尚未完全註冊為新公司薪資單的員工,可以要求其舊雇主重新僱用並立即強制他們放無薪假,但一些雇主拒絕這樣做。 4. 員工得不到報酬 有許多英國雇主解雇員工,而非強制員工放無薪假,該等解僱員工將無法得到英國政府提出之薪資補助。 5. 英國政府使用日曆日而不是工作日來計算員工的日薪 依英國政府規定,雇主可在其休假期間獲得政府提供員工薪資的80%,每月最高限額為2500英鎊。如果員工沒有整月休假,將其薪水除以工作日或日曆日導致不同薪水數字。這意味著結果與大多數薪資不一致,這些薪資以每年260個工作日為基礎。儘管差異通常很小(每位員工相差幾磅),但累積起來可能很大,而且存在意外誇大薪資補助的風險。 6.遭強制放無薪假的員工繼續積累假期 一般預估,大多數員工將把這些假期保存到今年晚些時候,這可能使企業缺乏資源,雇主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員工不得不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休長假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