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儘管初步數據顯示加國3月份經濟衰退9%,房地產市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而停滯不前,加拿大央行在1個月內進行連續 3 次降息後,4月15日則宣布基本準利率維持 0.25%不變。   加國央行預估,今年第1季經濟將較2019年第4季衰退1-3%,而全國性停產停工、裁員和其他限制措施將在今後幾個月內對加拿大經濟產生進一步衝擊,預估本年第2季加拿大經濟將較 2019 年第4季下降 15% 至 30%。   央行認為,近日汽油價格下跌可能致使第2季通貨膨脹率近於零,然而,低於零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會削弱公司和家庭償還債務的能力,不利金融體系運作。因此,加國央行盼通貨膨脹能逐漸恢復至2%的目標,維持加國健全的經濟環境才能較快從經濟衰退中復甦。   此外,加國央行表示,已採取多項措施穩定加拿大貨幣和銀行等金融體系,包括過去3週內將隔夜利率目標下調150個基點,並向金融機構提供貸款,購買金融資產達2,000億加元;未來央行將逐步購買更多聯邦政府、省政府及投資等及公司債券務,以協助維持加國金融體系之穩定,確保金融系統有足夠資金進行正常交易。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加拿大知名肉類加工食品公司楓葉食品(Maple Leaf Foods Inc.)表示,該公司位於安大略省Brampton市之家禽食品工廠,有3名員工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因此該廠已暫時關閉停止生產。   該公司表示,為確保員工之健康與安全,將儘速對工廠進行徹底消毒與清潔,並在完成風險評估確定重新生產運作對員工之安全無虞之前,將暫時關閉廠房。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由於加拿大急缺醫療物資,加國聯邦政府已動員多家廠商製造近3萬台呼吸器。加國小杜魯道總理亦表示,至少有20家加國公司正在趕工生產醫療用防護衣,其中包括服裝製造商Canada Goose和Arc'teryx。   專門從事飛行模擬器的魁北克省蒙特婁製造商公司CAE Inc.表示,將在3星期內生產出第一批呼吸器設備。CAE全球營運技術和創新副總裁Pascal Grenier指出,該公司目標盼3個月內生產出1至3萬台呼吸器,而其中最大的挑戰在於鎖定各項必要零組件之供應商。   加拿大政府正與CAE、Thornhill Medical以及由Starfish Medical領導團隊(包括汽車零組件大廠Linamar Corp.)共同製造呼吸器。此外,加國政府亦和獲諾貝爾獎的Arthur McDonald博士合作,由McDonald博士領導國家實驗室TRIUMF、加拿大核實驗室和物理實驗室SNOLAB的科學家團隊,開發只需要簡單零組件即可易於產製的呼吸器。   總部位於諾瓦斯科西亞省(Nova Scotia)服裝製造商Stanfield’s Limited將使用由產品包裝公司Intertape Polymer Group開發的材料來生產醫療用防護衣,加國政府已與 Stanfield's 簽署為期6個月價值2千4百萬加幣之訂單,採購2百60萬個拋棄式醫療用防護衣。   此外,加國聯邦政府亦與安全氣囊製造商Autoliv簽署意向書,該公司可將傳統上用於安全氣囊的材料,轉為生產醫療用防護衣所需之材料,盼這些替代材料將有助提升加國產製醫療用防護衣的數量。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為因應全球及加拿大醫療物資短缺問題,魁北克省AMD Medicom醫用口罩供應商宣布,該公司今(2020)年7月將在加國投資設置第1家口罩生產廠房,每年可為加國提供3至5千萬個N95外科醫療口罩,年銷售額預估1至2千萬加元。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報導,目前Medicom在中國大陸、臺灣、法國和美國等均設口罩廠房,口罩銷往90個國家,現在已將產能擴大2~10倍。該公司集團總裁兼執行長Guillaume Laverdure表示,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亞洲各國和法國政府直接徵用該國口罩廠房所產製之口罩,已導致Medicom在這些國家廠房生產的口罩無法出口,促使公司考慮重建加國生產投資。   過去幾十年來製造業外移至低成本國家生產之全球供應鏈模式,在此次疫情受極大挑戰,致使加國業者反思自身產業模式,倘過於依賴國際供應鏈模式,恐難保必要時期國內之供應需求。一直到本年3月底,Medicom才可將分布在11國的口罩存貨逐步送回加拿大。   對此,加拿大創新科技產業部長Navdeep Bains表示,聯邦政府將補助Medicom於加國設置首家口罩廠房所需資金,以確保求未來即使全球口罩需求激增,加國國內口罩仍可供應無虞。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日前美國製造商3M向加拿大安大略省Caonic Systems Inc.提出訴訟,指控該公司以不實資訊且昂貴之價格出售號稱由3M公司產製的N95口罩並牟取暴利。   3M公司向安大略省高等法院提出之訴狀指出,Caonic Systems Inc.利用Shopify電子商務平台出售口罩,並對外宣稱口罩是由總部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3M公司在新加坡和英國生產。此外,Caonic聲稱與3M有隸屬關係,即使接到投訴後仍繼續在不同Shopify網店上銷售這些口罩,每個口罩價格為17美元,為原標價3美元的5倍多。   3M公司資深副總裁Denise Rutherford表示,該公司將持續打擊意圖在本次疫情危機中之不當獲利之犯罪行為,包括在美國多州已發起相關法律訴訟,指控經銷商試圖利用個人防護設備短缺的現狀謀取不當利益。此次對安省Caonic Systems Inc.公司的起訴是3M首次在加拿大境內提出訴訟。   3M規劃未來將對侵權方提出全面索賠,惟現階段目標是防止該公司繼續以不實資訊銷售口罩,並將口罩重新分送給第一線醫療照護人員。因此,3M向法院申請命令,要求Caonic提供尚未出售的N95口罩,並提供銷售和客戶資訊。倘口罩最終確認為3M產品,該公司會將口罩轉為支持對抗疫情之努力,且因訴訟裁定所得之任何損害賠償,均將捐贈給疫情相關非營利組織。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受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全球對石油需求急劇下降,導致加拿大西部精選(Western Canada Select,簡稱WCS)原油價格低於每桶5美元, 即使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其他產油大國近日達成減產10%的協議,也未能重振原油價格。   低油價對消費者似乎是好消息,但對沙士卡其灣省、亞伯達省及紐芬蘭暨拉布拉多省等產油經濟體則是一巨大損失。據加國政府預測,僅沙省的石油資源收入今(2020)年可能減少高達12億加元。   因此,加國再生能源專家及環保人士呼籲政府應更快過渡至再生能源和節能升級。加國再生能源專家認為,現正是積極轉向再生能源產業、節能改造和其他永續基礎設施的時機,將可部分抵銷石油業重創後帶來的大規模失業和經濟動盪。   沙士卡其灣省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教授Martin Boucher認為,相較投資石油工業,投資再生能源將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即使是轉移目前對石油業的小部分投資和政府補助至再生能源領域都會產生很大變化。   Boucher教授指出,對房屋和企業進行更節能改造等工程大部分均是勞動密集型的,可由當地承包商和企業來完成。藉此,可以減少加國受石油和天然氣產業過度波動之衝擊。   沙省的能源顧問Jason Praski也表示同意。兩位專家都認為,沙省正提高其再生能源之產能,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再生能源皆可帶來就業機會和政府稅收。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加拿大政府宣布將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強化審查有關加國公共衛生或相關必要供應鏈產業之外國直接投資,以及國營事業或與外國政府關係密切投資者之任何投資。   該政策目標主要集中在加強審查與公共衛生或提供關鍵產品和服務之相關產業,不論該投資案之價值或類型;並加強對於外國國營事業或與外國政府關係密切投資者之所有投資案審查,不論其投資金額,此新政策措施將持續至加國經濟自新冠病毒疫情負面影響中復甦。   加國總理小杜魯道指出,政府刻正強化國內對於必要醫療物資及個人防護用品之生產能力,政府將密切關注避免外國投資者利用疫情併購加國企業,並將相關重要物資銷往海外,尤其是那些因疫情而陷入困境的新創公司和其他有助加國經濟復甦之重要企業。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其他石油生產國已達成協議,從2020年5月1日起,每日將減產近1千萬桶石油。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Seamus O'Regan表示歡迎任何有助穩定全球石油市場之決定。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導致需求下降,加上俄羅斯拒絕削減產量,沙烏地阿拉伯亦增加石油產量,導致油價大跌,重創加拿大石油業。   O'Regan部長表示,加拿大尚未承諾任何具體減產計劃,惟加拿大主要石油產地包括紐芬蘭省、亞伯達省及沙士卡其灣省等均已減產,如亞伯達省每日已減產8萬桶產量。加拿大承諾將致力於油價之確定性及經濟穩定。   亞伯達省省長Jason Kenney表示,過去15個月亞省已持續削減石油產量,加上缺乏輸油設施,該省石油生產實際上並不影響全球價格。

A:受到全球石油儲存接近極限,且可能進一步惡化,週一(4/27)石油價格再度重挫,西德州中級原油(WTI)跌幅超過20%以上,每桶價格來到12美元低價。高盛(Goldman Sachs)表示未來三週內全球石油存儲容量可能全部用完。 今年以來,Brent原油價格下跌約68%,西德州中級原油價格下跌約72%。導致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紛紛倒閉,Whiting Petroleum是第一家根據第11章宣布破產的公司。此外,Noble Energy (NBL)、Halliburton(HAL)、馬拉松石油( MRO )和西方石油(OXY)短期內市值大幅縮水超過66%,埃克森美孚(XOM)也縮水40%。

A:       墨西哥經濟部於2020年4月24日表示,墨西哥政府正密切與美國及加拿大政府討論北美最重要的汽車業復工標準、方針、規定與條件,以確保復工順利,預計於數日內,宣布北美地區汽車業復工計畫,墨國政府盼在確保勞工及其家人與社區健康防護前提下,密切監控汽車業之復工係以謹慎、漸進而有序的方式進行。        復工準備計畫將考量人口特性、人群健康條件、風險、承受程度、各地公衛體系應對緊急狀態的能力與限制。墨國政府表示,這項美墨加三邊汽車業復工計畫亦將作為日後其他非屬必要(non essential)經濟活動復工的參考案例。        327位美國企業執行長於4月22日要求墨西哥允許從事不必要經濟活動的工廠復工,以避免北美地區生產供應鏈中斷。汽車業為北美地區就業支柱,僅僅墨西哥就有將近100萬相關從業人員。

A:        為減輕新冠病毒肺炎對生產活動驟停、石油等原物料價格、匯率、等各經濟層面的衝擊,強化授信管道,挹注流動性維持金融體系健全發展,以維護市場秩序,墨西哥央行理事會一致決議於2020年4月21日調降基準利率50基點(2碼)至6%,並宣布10項措施,釋出共7,500億墨幣(約306億美元)支持金融界健全運作,以對抗墨國經濟2020年上半年可能衰退5%之衝擊,而央行截至目前為止所釋出的穩金融措施所投入資源相當於全年3.3%的GDP。         Barclay銀行拉丁美洲首席經濟學家Marco Oviedo表示,墨央行降息以應對經濟衝擊符合各界預期,預期2020年底墨國基準利率會調降至4.5%。高盛集團拉丁美洲首席經濟學家Alberto Ramos表示,墨西哥和美國仍存在利差吸引資金來墨,同樣預測2020年底利率為4.5%。        「墨西哥企業協調委員會」(CCE)則希望央行前述貨幣政策措施能與墨國政府財政措施相輔相成,共同維護國家經濟。法國巴黎銀行墨西哥首席經濟學家 Joel Viegen表示,與拉丁美洲其他國家財政政策相比,墨政府作為較為保守,迄今亦尚無明確對民間企業進行紓困的意圖,無疑促使央行採取更為果斷的決定。        「墨西哥退休金委員會」(CONSAR)前委員長Carlos Ramírez表示,前述措施主要透過金融機構提供受疫情影響的微小中企業及民眾授信管道,總規模約2,500億墨幣(約102億美元),另一項則為銀行提供微小中型企業貸款提供擔保便利性,總規模約1,000億墨幣(約40.8億美元),在當前嚴峻的經濟情勢下,積極協助企業因應疫情衝擊。前述10項措施將執行到9月30日為止。

A:海地4/27確診個案增至74例,較昨日增加1例,死亡維持6例。傳有3名確診個案逃離醫院,亦有專家聲稱所謂民俗療法有助抗疫,顯示海地疫情因教育程度有限,恐將更為嚴峻。美國大使館業宣布將援助1,610萬美元用於抗疫(包括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之290萬美元及USAID之1,320萬美元),另USAID甫與海政府簽訂協議提供7,550萬美元援助以穩定海地經濟。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個案增至116例,增加1例,死亡維持8例。千國總理表示基於醫療專家建議,擬延長禁止出門管制至5/14,另針對12,000名失業者政府將於下週提供補貼,千國主要商會則盼下月起逐步解除管制。   安地卡及巴布達確診個案增至24例,增加1例,死亡維持3例。

A:巴拿馬4/27確診個案增至6,021例,增加242例,死亡167例,增加2例。   巴國81個鄉鎮因缺乏資金,將於5/15起停止運作,同日約有12,000名公務員亦將失業。   巴國銀監局公布,迄今巴國銀行業同意寬緩55萬件、125億美元之貸款案,占貸款總額之22.8%,其中計有房貸8.4萬件、信貸6.3萬件、車貸5.5萬件及信用卡34萬件。   巴政府刻研議逐步放寬管制,巴國商工農總會對此表示業者應慎重逐步開放,Colón自貿區用戶協會則鑒於確診個案仍持續增加、病癒者仍較少,為保護巴籍及外籍人士健康,爰對開放持保留態度,顯示巴國各界對逐步開放管制仍未取得共識。

A:哥斯大黎加本(4/27)日確診個案增至697例,增加2例,死亡維持6例。   鑒於疫情逐漸緩解,哥政府決定自5/1至5/15放寬白天經濟活動,如週間電影院觀眾距離2公尺、健身房、游泳學校容留上限25%,週末美髮業、汽機車零配件業容留上限50%等,至車牌管制仍持續(週間白天禁行20%、週末單雙號,晚間均禁行)。   另哥政府計畫以公私合作方式,推動哥京至鄰城間公路拓寬案,投資金額約20億美元,預期將可振興經濟,哥建築業公會對此表示歡迎。   哥國會本日一讀法案,對全部個人貸款(含信用卡)設定利率上限39%,至低於675,000哥幣之微型貸款則放寬至55%,以減輕民眾負擔。

A:尼加拉瓜本(27)日確診個案維持13例,惟較上週五增加2例,死亡則維持3例。鑒於尼政府公布資訊不足,泛美衛生組織仍將尼國疫情傳播方式列為未定。   民間團體尼國醫療聯盟依據尼國政經情勢及鄰國疫情現況,估計尼國約有316例個案(含多數無症狀者)。鑒於國際經驗死亡率為確診數之0.5%至1%,此估計頗值參考,亦顯示尼國疫情相對較少人口之巴拿馬、哥斯大黎加輕微。

A: 依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09)年4月25日報導,全球再生能源供應趨緩, 2019年再生能源發電量睽違17年首度反轉減少。武漢肺炎席捲全球導致再生能源發電所需資材的採購延遲,2020年後再生能源的新增裝置恐停滯。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 IRENA),2019年引進再生能源的新發電量約為1.76億kW,比2018年減少2%,此係再生能源自2000年代初期開始普及後,首度與上年相較呈現負成長,尤以太陽能發電量(9,768萬kW)下滑最為顯著,比上(2018)年減少2.5%。 再生能源自2003年至2018年持續擴大,作為因應全球暖化之對策,各國為鼓勵導入再生能源,藉固定價格向業者收購再生能源電力,以補助業者相對高昂的發電成本。然再生能源普及逐漸加重官民的經濟負擔,如日本國民負擔再生能源收購費用超過2兆日圓,故亞洲諸國相繼縮小政府補助及收購之規模,如中國大陸減少對業者的補助,而在日本亦將由現行FIT收購制度轉向FIP制度(Feed-in Premium,即再生能源業者在市場銷售電力時,除可取得市場價格外,將另獲得溢價補助)。影響所及,亞洲以再生能源新增之發電比上年減少12%,其中中國大陸比上年大幅下滑15%,日本則是減少約40%。 全球最大風力發電機Vestas(丹麥商)已暫停該公司在西班牙兩個主要生產風車葉片的工廠。另西班牙商「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亦停止其在西班牙十家工廠當中六家的生產。本年2月占全球太陽能面板市占率7成的中國大陸工廠稼動率降至約6成,雖目前工廠逐漸復工,但擔憂全球運輸網告停的聲浪依舊不斷。風力發電業者指出,零件供應若延遲交件,將影響新的風力發電開發計畫,加上冬天海浪變大,將增加離岸風電建置難度,故推估部分風力發電計畫完竣日程最長恐延遲1年。 目前全球傾向避免投資加重環境負擔的煤炭火力發電,故從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再生能源投資估將順勢成長。但因諸國政府提供優惠減少,業者經考量回收投資的風險,新的再生能源開發與過去相比可能減緩。若再生能源電力供給放緩,則勢必持續仰賴化石燃料,此將使《巴黎協定》訂定減少二氧化碳等目標難以達成。

A: 依據NHK新聞網本(109)年4月21日及讀賣新聞本年4月22日報導,「公正取引委員會」(相當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為掌握日本國內非現金支付現況,對國內銀行及支付業者進行調查,並於本年4月21日公布調查結果。該調查報告顯示,日本銀行之間的匯款手續費自1979年2月後長達40年維持固不變,惟IT技術的引進已使匯款實際行政成本減少,故要求銀行業界調降手續費。 日本銀行之間透過彼此建立的「全國銀行數據通訊系統(簡稱,全銀系統)」進行匯款業務,匯款手續費由銀行間彼此協商決定,但實務上,所有銀行針對未滿3萬日圓及3萬日圓以上的匯款分別收取117及162日圓的手續費。對此,「公正取引委員會」認為銀行計算手續費的根據不明確,要求銀行應確保計算方式的透明性;且隨IT技術進步而提高處利效率,目前每筆匯款行政成本僅需數日圓,但匯款手續費卻長年維持固定,中間差額即轉嫁企業及個人負擔,恐妨礙新金融服務進入非現家支付市場。 全國銀行協會對「公正取引委員會」點出手續費不公平乙節回應以,每家銀行收受匯款所需的資安因應對策不變,就公平性觀點而言,手續費維持不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排斥各家銀行宜基於其經營策略重新檢視手續費。 公正取引委員會本年4月21日公布之報告如下列網址https://www.jftc.go.jp/houdou/pressrelease/2020/apr/200421.html,併請卓參。

A: 依據日本農林水產省本(2020)年4月22日新聞資料及日本農業新聞本年4月23日、24日報導辦理。 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而衍生之糧食安全等議題進行討論,G20農業部長於本年4月21日晚間舉行臨時視訊會議,並通過「有關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G20農業部長聲明」。 本年G20農業部長會議由沙烏地阿拉伯輪值議長國,會議時間因新冠肺炎由原先規劃之3月延至6月下旬舉行,後因沙國提議而決定召開臨時視訊會議。該會議除G20會員國參加外,並邀請新加坡、瑞士及FAO、OIE、WTO、WHO等國際組織共35國、組織參加。 日本由江藤農水大臣代表參加,會議中江藤大臣基於維護國家基石之農業及國民生活所需之糧食等觀點,建議不要因疫情蔓延而影響到糧食供應安全,並提議:1.在各國協調及因應下,不要中斷農產品之生產及流通;2.不能因新冠肺炎疫情理由而採取不必要之輸出入管制;3.為確保農業能持續生產,必須確保必要之勞動力及生產資材;4.須適時及正確提供糧食供需資訊。 該農業部長會議聲明要點如下: 維持包含生產資材供應在內之食品供應鏈機能。 避免不當之農業貿易相關措施,並厲行WTO規範及所採措施須符合科學證據。 提供國際糧食市場及政策等資訊之重要性。 削減糧食損耗及防範未來發生動物疾病等之重要性。 支援農村、農民或農業勞動者及食品業者。 有關G20農業部長臨時視訊會議聲明內容等情形,請逕上農林水產省官網新聞網頁查閱。

A: 依據日本農業新聞本(109)年4月18日及27日報導辦理。 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致外國人技能實習生等無法來日,農水省將提供相關補助措施,協助農家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以利農家能維持既有之生產規模。 目前因疫情關係,致無法來日之農業技能實習生及特定技能外國人數約1,900人,因此如何確保或提供所需之勞動力,為農業部門之急務。農水省在編列2020年追加預算案中,匡列有「確保農業勞動力緊急支援計畫」46億4,600萬日圓預算,將以原先有申請技能實習生等而無法來日之農家或法人等為對象,補助其重新雇用人員時所需之差額等費用。相關補助項目及內容如下: 確保替代勞動力:適用對象為個別農家或法人。   1.新雇用人員薪資與原先預定薪資之差額補助,以時薪500日圓為補助上限。此外,將檢討另給予交通費、住宿費及保險費等補助。   2.申請補助可追溯4月1日起。 人才媒合:適用對象為個別農家、法人或農協。   1.補助在網站上刊登人才媒合廣告或製作募集人才文宣等費用。   2.補助比例50%以下。 補助學生或JA職員支援務農:適用對象為農業高校、農業人才培訓學校及JA。      1.學生以實習名義或JA職員以業務推動名義協助農家務農者,定額補助交通費、住宿費及保險費。      2.JA若有支付協助務農職員津貼者,給予最高一天4,000日圓之補助。      4.  另為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日本政府放寬不同業別之技能實習生可跨不同業別受雇之規定,以協助目前人在日本卻因疫情影響而遭受解僱等外國人技能實習生之再就職,並利相關單位積極協助辦理人才媒合工作。

A:日本零售業者表示全球出現口罩爭奪戰,中國大陸的口罩進口價格由原來5~7日圓,上漲為最高50日圓,係導致日本業者無法增加進口的主因,且預估不織布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希望日本政府允許業者針對現況調整販售價格。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