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日期: 2019年12月23日 斯洛伐克美國鋼鐵Kosice廠已暫停投資1億3,000萬歐元於電爐鋼生產線。 由於自亞洲的廉價進口及電力、排放配額及鐵礦成本提高,歐盟鋼鐵市場條件仍具挑戰性。 美國鋼鐵Kosice廠尚無計畫重啟於2019年6月關閉的3個高爐之一;該廠該1億3,000萬投資計劃於2020年第4季完成。

A:馬來西亞棕油局(MPOB)局長阿末柏維(Dr. Ahmad Parveez)認為,隨著馬國政府計劃於明(2020)年落實B20生質燃油(混合20%棕油及80%柴油,簡稱B20計畫)政策,在產量減少及需求增加帶動下,棕油庫存可望於明年下跌至150萬公噸。估計馬國棕油價格能維持在每公噸3,000馬幣(約合724.64美元)以上水準。 上(2018)年馬國棕油庫存達320萬公噸,創近20年新高。本(2019)年迄今,馬國成功將棕油庫存降低至目前水準,並可望於本年底降至210萬至225萬公噸間。馬國棕油局預期B20計畫落實後,馬國棕油的消耗量比例將從目前18%提高至25%。 另一方面,馬國「達證券」(TA Securities)表示,馬國棕油種植業者產量將減少,主要是雨量較少,特別是印尼,因當地成熟種植地較少,預期產量最多增加150萬公噸。該券商也認同B20計畫可推高棕油需求,預期棕油需求可從每年的76萬1,000公噸提高至130萬公噸,並預測2020年及2021年棕油價格將分別為2,400馬幣及2,500馬幣。 此外,馬國政府也致力於提高「馬國永續棕油認證」(MSPO)。截至本年12月9日為止,馬國共有60.6%的種植地已獲認證,盼至2020年2月可達到70%認證水準。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主席馬吉德(Abdul Majid)頃接受馬國媒體「星報」(The Star)專訪時指出,馬國透過推廣「國家工業4.0政策」(National Policy on Industry 4.0),以期招商引資,並吸引更多外人直接投資(FDI)進駐馬國。馬國將專注於吸引諸如電子與電機、機械與設備、化學、航太、醫療器材以及其他高科技與資本密集等高速成長的產業。為推動對製造業的進一步投資,MIDA將持續舉辦活動,尤其是與智能製造相關的活動並與各種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合作,為企業數位化做準備。 MIDA採用了更具針對性的方法來吸引優質投資,除積極吸引新優質投資計畫外,並鼓勵現有產業從低附加價值的產品與服務轉型。MIDA推動的高質量投資主要以高科技為導向,諸如高附加價值、知識密集、技能密集、資本密集、設計研發等等皆為招商重點。MIDA亦尋求大專院校與研究機構間建立研發合作,以便對新興技術進行高質量的投資。 作為一個開放的小型經濟體,馬國無可避免地會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馬國在本區域的戰略位置、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多種語言的人才庫,使馬國能夠從中國大陸的潛在貿易移轉中受惠。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調查報告顯示,馬國可望成為ICT和自動化產業的領先國家之一。因此馬國的ICT產業可從美中貿易戰中受惠,而其部分原因則是具有強大的物流網路和良好的商業環境。 全球種種不利因素,例如持續的美中貿易戰以及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憂慮,皆對馬幣帶來沉重壓力。然馬國中央銀行對馬幣在因應外部衝擊方面將繼續發揮關鍵作用。馬幣的疲軟透過降低國際投資成本和增加外國投資報酬率以為因應,並增加了外人直接投資的流入。這種情況間接使馬國和外人投資受益,致馬國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環境中成為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馬國在吸引更多高附加價值外人直接投資方面需擴大人才庫以及產業與學術界的持續參與,以解決產業需求與畢業生能力間之落差;透過政府與民間企業的合作,培養一批高素質人才,並重新進行技能培訓,以適應高科技工作。 馬國也需要增強供應鏈透過諸如供應鏈會議之類的活動以發展本地供應鏈系統,旨在促進永續發展,以刺激馬國跨國企業、有限公司及中小企業的供應鏈成長。此外馬國也需要鼓勵供應商開發計畫,俾能滿足航太、醫療器材及精密工程等高科技產業的需求。 馬國政府於本年1月啟動「國家反貪計畫」(National Anti Corruption Plan),盼公共部門和民間企業合力肅貪,這將提高效率以及在馬國經商的便利性。 馬國政府採取務實方法來平衡外人直接投資和國內投資。國內投資對於確保馬國未來的永續經濟成長至關重要,MIDA已採取各項獎勵措施以鼓勵更多國內企業投資製造業及服務業,其中包括提供具吸引力的財政與非財政獎勵措施。 馬國政府還採取諸如「國內投資策略基金」(Domestic Investment Strategic Fund)等措施,以用於加速目標產業中的馬國相關企業向高附加價值、高科技、知識密集型以及創新產業方向轉型,以增加國內投資人對經濟的參與度。MIDA提供投資電子與電機產業的國內企業50%投資賦稅減免(Investment Tax Allowance)。鑑於電子與電機產業為馬國主要出口創匯和投資貢獻主要來源,該獎勵措施將鼓勵該產業中連續15年用盡再投資補貼的企圖進一步在馬國進行再投資並在國際市場維持競爭力。MIDA亦將自動化資本補貼(Automation CA)延長至2023年,以鼓勵更多企業實現流程自動化,並減少對非熟練外勞的依賴。國內企業可透過先進設備與軟體替代昂貴的工人來提高生產及獲利。透過提升價值鏈及參與全球供應鏈系統,以提升本地中小企業及跨國企業之技術能力,從而在國際市場上維持競爭力。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依據克羅埃西亞媒體Total本(108)年12月21日引述奧國Erste Bank資料,該銀行預估克國2019年及2020年之經濟成長率分別為3%及2.5%,該銀行首席分析師Alen Kova?指出:個人消費及歐盟資金注入之投資為支撐克國2019年經濟成長之主要動能,渠預估此2因素將續於2020年支撐克國經濟成長,尤其歐盟注入之投資將可抵消2020年全球經濟情勢不佳對克國出口之負面衝擊。克國經濟面臨之風險包括:英國脫歐、美中惡化之貿易關係,以及德國及義大利之經濟表現。另克國可支配所得、消費者信心、勞動市場之正面表現,以及公部門薪資成長等將支持個人消費,並進一步穩定支持經濟成長。有別於中東歐主要國家經濟成長在2018年達到高峰後,成長動能於2019年減緩,克羅埃西亞經濟成長在2019年出現微幅加速。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本(108)年12月22日引述奧地利經濟研究所(Wifo)資料,奧地利自25年前加入歐盟迄今,實質GDP成長16%。自進出口數據來看,奧國加入歐盟後對歐盟國家出口成長近50%,且去除關稅等貿易障礙後,使進口成本下降,物價水準降低2.4%,實質GDP成長16%(名目GDP僅成長13%),若未加入歐盟,就業人口恐比目前少13%,即約50萬人次。奧地利具地理優勢,並為歐盟東擴之主要經濟受惠國之一,奧國企業很早就認知到東歐市場潛力,且較芬蘭及瑞典等國距東歐更近,此為奧地利加入歐盟後比起該等國家獲益更大之原因。報導指出,未來倘歐盟範圍進一步擴大至西巴爾半幹半島,奧國亦將較其他國家受惠更大,尤其該等國家在經濟表現及法規障礙等仍有極大進步空間,且具高基礎建設投資需求等,故未來加入歐盟將大幅增加其在經濟上之吸引力。

A:依據奧媒新聞報本(108)年12月19日引述奧地利經濟研究所(Wifo)及奧地利高等經濟研究所(IHS)資料,奧地利2020年之經濟成長率將難有突破,至多成長1.3%,且對外貿易成長動能將趨緩。IHS所長Martin Kocher及Wifo所長Christoph Badelt均認為:受全球景氣減弱及出口需求不振影響,奧地利經濟成長力道趨緩,Wifo對2019年及2020年奧國經濟成長預測分別為1.7%及1.2%;IHS則為1.6%及1.3%。惟Wifo指出,最遲2020年下半年景氣將會有所回溫,Wifo及IHS對奧地利2021年之經濟成長預測分別為1.4%及1.6%。2機構均強調奧國經濟不會出現衰退,惟製造部門已出現技術性衰退。Wifo指出,景氣趨緩亦衝擊奧地利就業市場,使2019年就業動能及失業率下降速度減緩,勞動力供給將隨女性勞動參與及年長勞動力比例提高而上升,Wifo預估奧國2019年、2020年及2021之失業率為7.3%、7.4%及7.4%; IHS則為7.3%、7.5%及7.5%(奧國失業率之計算係採較嚴格計算標準,即失業人數為登記之失業人數加上正接受培訓之勞動力)。Wifo及IHS均認為能源價格平穩使物價上升力道趨弱,Wifo預估2020年及2021年之通貨膨脹率為1.5%及1.6%,IHS則預估1.5%及1.7%。奧國加工製造業走向衰退,服務業則維持高成長,Wifo認為出口表現在2020年將難有顯著突破,惟亦未見衰退趨勢,預估2019年、2020年及2021之貨品暨服務出口成長分別為2.8%、2.3%及2.9%。另穩定成長之個人可支配所得,使強勁之個人消費支撐奧國經濟成長,Wifo預測2019年、2020年及2021之個人消費成長分別為1.5%、1.6%及1.6%,IHS預測值則為1.5%、1.4%及1.4%。奧國在對外經濟面臨之下行風險升高,除美國與歐盟在貨品貿易上可能產生新貿易摩擦外,經濟及地緣政治風險亦上升;另IHS認為貿易衝突升級將使全球經濟踩剎車,難以在短期內快速回溫。Wifo及IHS所長建議奧國未來新聯合政府實行賦稅及結構改革,並認為「環境稅」為未來新政府重要課題;雖然奧國政府在2019年應可達到0.3% GDP之財政盈餘,惟仍須透過改善公部門行政效率、削減政府支出等結構改革,給予減輕稅負等稅制改革充裕之操作空間。

A:依據奧媒「信使報」(Kurier)本(108)年12月21日報導,奧地利西部之福拉貝爾邦(Voralberg)一家農場因發現疑似牛結核(TBC)病例而遭強制關閉。目前與該農場有接觸之9家農場亦遭暫時關閉,該邦獸醫單位已將自上述農場所採檢體送往奧國「健康及食品安全署」(AGES)檢驗,預計近日內將可公布結果。奧國最近一次發生牛結核病病例係本年9月,亦發生於福拉貝爾邦,出現病例之2家農場所有牛隻全遭撲殺,另與該農場有接觸之5家位於福拉貝爾邦及2家位於提洛邦(Tirol)農場亦遭強制關閉。依據奧國禽畜防疫法規,農場關閉期間為自發現病例當日起,為期半年。奧國福拉貝爾邦多年來被奧國防疫主管機關列為牛結核病「高風險區」。奧國主管機關每年對該邦800家農場約9,000頭牛進行檢驗,此次疑似病例係每年例行檢驗時發現。福拉貝爾邦農業廳長Christian Gantner已就本案召集該邦農會、獵人協會,以及其他相關政府單位召開會議,以抑制牛結核病之擴散。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SITA日期: 2019年12月23日 斯洛伐克勞工局表示,斯國2019年11月失業率維持穩定達4.9%。 斯洛伐克2019年11月求職人數較2018年同期減少4,000人,達13萬5,500人。 斯洛伐克中央銀行預期2020年斯國失業率將約達6%。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日期: 2019年12月23日 斯洛伐克Kia Motors汽車廠管理階層已與工會簽署新的4年集體協議,該協議有關工資部分僅簽3年。 Kia Motors汽車廠工會接受管理階層的調薪提議(2020年調高129歐元、2021年調高88歐元、2022年調高82歐元);另員工亦將獲年度獎金400歐元。

A: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日期: 2019年12月23日 經過多年之後,零售商Tesco將於2020年在斯洛伐克開設一新店。 Tesco考慮開設較小的特許經銷專營店,該公司在捷克以?abka品牌及該模式經營頗為成功。 斯洛伐克Tesco的網路商店占總銷售額1%到2%,低於英國的8%到9%。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日期: 2019年12月23日 土耳其巴士製造商Otokar於斯洛伐克Bratislava市公共交通公司DPB標案中得標,將提供DPB公司70輛巴士。 該批巴士將於2020年分批交貨。

A:資料來源: SITA日期: 2019年12月23日 斯洛伐克Slovenske sporitelna銀行分析師表示,斯洛伐克為歐盟住屋成本最高國家之一,2020年該住屋成本仍將繼續增長。 與能源價格上漲有關,2020年斯洛伐克家庭的住屋成本將再次增加,平均電力最終價格將提高約8%。 10年前斯洛伐克住屋開銷占每月家庭成本的14.3%,而2018年該比重超過四分之一。 斯洛伐克的電力、天然氣及整體租金價格在這段期間已提高。

A:資料來源: SITA日期: 2019年12月23日 2019年11月斯洛伐克工業價格較2018年同期微幅提高0.2%,上(10)月提高0.7%,2019年上半年成長則超過3%。 平均而言,2019年1月至11月斯洛伐克工業價格總共增加2%。 2019年11月斯洛伐克出口價格較2018年同期降低0.3%。 斯洛伐克統計局表示,以年度計算,2019年11月斯洛伐克的國內市場工業生產者價格提高1.1%;與上月相較,工業價格增加0.8%、國內市場價格增加0.1%、出口價格下降1.3%。

A:依據巴西政府公報本(108)年12月23日公布巴西經濟部對外貿易委員會同年12月20日第19號決議,延長對自我國、韓國及中國大陸進口之尼龍絲產品(南方共市稅則號列為5402.3111、5402.3119及5402.4520)反傾銷稅至5年期,該稅額詳如附件。本決議自公布日起生效。該第19號決議及附件內容公布之政府公報網站為http://www.in.gov.br/web/dou/-/resolucao-n-19-de-20-de-dezembro-de-2019-234969214。

A:富比士雜誌(Forbes)甫於日前公布2019全美最適經商州(Best States for Business)排名,德州忝居第二,僅落後北卡羅來納州。富比士從2006年起就全美各州商業環境進行評比,主要比較各州六項主要指標,包括商業成本、勞工市場、法規環境、經濟環境、成長潛力和生活品質等。德州在「成長潛力」高居第一,「商業成本」名列第三,低於全美平均10%、「經濟環境」則排名第四。德州人口近2870萬人,根據美國勞工部統計,德州就業機會年增率達2.4%,失業率僅3.4%,全美排名24,低於全美平均的3.6%。德州不課徵州個人所得稅或公司所得稅,加上生活物價低廉,向來是吸引外資遷入的最大誘因,尤其是來自加州的公司。今年Apple宣布將在奧斯汀投入10億資金興建園區,並承諾將在此製造新款Mac Pro。新園區完工後將可容納1萬5000人。位於舊金山的Charles Schwab,在以260億美元併購競爭對手Ameritrade後,也宣布為降低營運成本,將把總部搬至達拉斯。報載也指出,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Amazon看好德州潛力,除了興建位於奧斯汀南方1小時車程的San Marcos倉儲中心外(占地85萬5000平方呎),亦正與地方政府洽商在奧斯汀北邊Pflugerville開闢物流中心(占地380萬平方呎)。

A:來源: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及澳洲金融評論報(Australia Financial Review) 日期: 2019/12/3 據投資銀行瑞銀(UBS)最新研究數據顯示,隨著房價上漲帶動了「財富效應」(wealth effect),加上儲銀(RBA)連續降息及稅收減免增強消費者信心,雪梨房價正在以30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瑞銀分析師表示,財富效應進而推消費前景。 受消費者信心指數及房價上揚刺激買氣,零售業在黑色星期五購物節營收大幅成長,據Kogan.com電商首席執行長Ruslan Kogan統計,黑色星期五購物節已創下歷年來最高營業額,從540萬澳元躍升至980萬澳元,漲幅超過80%。 另經濟學家提醒表示,如果房價強勁迅速上漲持續到2020年,澳洲儲銀可能將被迫採取新宏觀審慎緊縮措施。 CoreLogic最新房價指數(Home Value Index)指出,11月份雪梨房產價格飆升了2.7%,是自1988年以來的增長率最高的一個月,而墨爾本的房地產價格同期增長了2.2%,該報告預估,明(2020)年初雪梨房價可望反彈回升,並在明年3月達到新高點。隨著房產需求持續增加,加上儲銀降息以及澳洲金融監理機構(APRA)放寬7%的抵押貸款利率刺激,持續推動房價上揚。 AMP Capital首席經濟學家Shane Oliver表示,若房價大幅攀升,將使信貸增長反彈進而導致金融監理機構為穩定金融,再次採行緊縮政策。另澳洲統計局(ABS)公佈數據顯示住房融資量持續上升,新房貸申請案增加,信貸增長可望回升5%至7%,金融監理機構將視房市情勢及儲銀貨幣政策來決定是否需再次施行緊縮措施。11月房價除達爾文外,其他主要城市均上漲。霍巴特(Hobart)上漲2.3%,坎培拉上漲1.6%,布里斯本上漲0.8%,阿德雷德上漲0.5%,連自2014年中以來房價持續下跌的伯斯亦於同期上漲0.4%。

A:來源:澳洲金融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日期: 2019/12/05 連接雪梨市中心至東南Randwick地區之雪梨新輕軌電車線(L2)於12月14日正式營運,工程花費29億澳元,與原先預估之16億澳元預算多近一倍。全長12公里的新輕軌電車全線,即從雪梨港的環形碼頭(Circular Quay)經東南邊之Randwick,再延伸至鄰近新南威爾斯大學之Kingsford地區(L3線),則預計於明(2020)年3月正式上線。新南威爾斯州運輸廳表示,從Circular Quay到Randwick的輕軌路線目前估計需花費50分鐘,期藉由運輸網絡的整合及用路人之適應,未來將可縮短行車時間。而正式營運第一週末,民眾可免費乘座往返市中心George 街間,另外使用不同大眾運輸工具可享有每小時2澳元之折扣,其票價將依據行車距離計算。從Circular Quay往返George 街到Town Hall車費將為 2.24澳元,而繼續前往Randwick的票價為3.73澳元。新路線營運時間自凌晨5點至次日凌晨1點,每週7天運行,電車將載運16節車箱,每輛最多可容納450人。 雪梨市區輕軌路線自2013年開始計畫,2014年招標施工,由於州政府和西班牙承包商集團Acciona過度樂觀的預算規劃,使原預估之8.7億澳元建設成本,卻因不可抗力而倍增,最終收益仍有待評估,導致爭議不斷。未來輕軌線將由法國交通發展集團(Transdev)接手營運(該集團目前負責雪梨L1輕軌、巴士及渡輪之營運),Transdev旗下與西商Acciona以及法商亞斯通(Alstom)合組Altrac 競標團隊,標得同時建造輕軌及營運到2036年之合約。

A:瑞士新植物健康法(The New Plant Health Law)將自明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瑞士政府將加強植物進口邊境檢查措施。依據該法規定,本國或外國籍旅客自歐盟以外之國家攜帶或運送植物類產品(植物、水果、蔬菜、種子等) 入境,必須提供植物檢疫證明才准予進口。若無前述檢疫證明,攜入貨品將沒收並銷毀。高危險產品如:馬鈴薯、土壤及柑橘、檸檬類則禁止進口。植物類產品進口銷售,且需要植物檢疫證書或植物護照的公司,必須事先向士聯邦植物檢驗局(EPSD)申報,並經該局檢驗合格,發予進口證明後使得進口。同樣的國際運輸公司,郵政服務和網路購物公司等亦均須依據上述法規向士聯邦植物檢驗局事先申報。資料來源:瑞士聯邦委員會2019年12月19日發佈之聯邦政府新聞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依據西班牙中央銀行(Banco de España)家庭財務調查(Encuesta Financiera a las Familias)報告顯示,西班牙2017年家庭平均收入為3萬4,900歐元,較2014年成長11.4%,惟仍較2011年減少1.69%。依家庭經濟來源者年齡分類,2017年35歲以下之青年家庭平均收入自2011年之3萬5,600歐元降至2萬7,300歐元,較2011年減少23.3%,跌幅最大;其次為55-64歲家庭,收入減少12.7%;再者為44-54歲,收入減少7.4%。家庭收入增加最多者為年齡在74歲以上,增加18.3%;其次為65-74歲家庭,增加14.3%;35-44歲家庭則僅增加6%。西國央行指出,未來在退休金改革與勞動力市場仍須解決「跨世代平等」(Equidad Intergeneraconal)問題;上述調查報告數據另顯示,經濟復甦過程中勞動力市場存在不平等現象,造成青年工作不穩定,工作條件與待遇亦較差。在薪資與退休金成長凍結多年情形下,家庭收入減少,購買力降低。西國央行另指出,目前西班牙25-29歲青年有超過50%仍與父母同住,該比例自2012年之48.5%增加至2017年之53.1%;30-34歲青年與父母同住比例則為24.7%,較2012年增加4.2%。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報導,依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 最新調整2018年統計資料顯示,馬德里自治區國民生產毛額(GDP)為2,307億9,400萬歐元,係自2012年以來首次超越加泰隆尼亞自治區GDP之2,286億8,200萬歐元。儘管兩自治區僅相差21億歐元,分占西班牙整體GDP之19%,惟兩者相加,已占西班牙整體GDP之38%。由於2017年10月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事件影響其國際貿易、汽車工業及觀光業,導致該自治區經濟下滑,甚至連帶重創其餐飲業、商業銷售、旅宿業及房仲業等。儘管2018年西班牙全國經濟成長率為2.4%,惟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低於全國平均值,經濟成長率僅2.2%;而馬德里自治區之經濟成長率則為3.1%。加泰隆尼亞自治區高度依賴製造業、出口及觀光發展,2017月12月加泰隆尼亞獨立人士開始意識到獨立公投事件之示威抗議遊行活動已對該自治區整體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且持續抗爭將更加惡化其經濟。由於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分離主義者之高度不確定性使得該自治區進入經濟之惡性循環,加上2018年全球經濟成長開始放緩,且機器人自動化生產模式短時間內亦無法取代勞動力短缺之困境,爰2018年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之國民平均所得(GDP per cápita)3萬426歐元,雖高於西班牙全國之2萬5,727歐元,惟低於馬德里自治區之3萬5,041歐元。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