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奈國副總統 Yemi Osinbajo 表示,後疫情時代奈國經濟 將更趨強健,危機也是轉機,O 副總統表示,將優先當地資源及創造當地就業列為目標,如 Lagos-Ibadan 快速道路等基 礎建設興建使用當地建材等。另在房屋興建部分,將鼓勵使用當地資源及創造青年工程師及工人就業。 另在農業部分,盼改善小農生產之價值鏈,特別在倉儲及加工設備等,以支持青年就業、減少食品進口依賴及糧食短缺等問題。除提供青年就業外,應持續改進生產力及國家糧食品質,若可以提高糧食產量及縮短物流,將可以加速糧食供應,將可減少通貨膨脹。 另農產品出口及支持礦業將協助 國家增加外匯收入。相關網路連結,請參考 https://businessnewsreport.com.ng/nigeria-economy-willemerge-stronger-from-covid-19-pandemicosinbajo/?ct=t(RSS_EMAIL_CAMPAIGN)
A: 武漢肺炎影響全球經濟,全球危機也對數位傳輸產生深遠影響,數位化不只影響非洲大陸企業,專家預期後疫情時代,數位化將改變遊戲規則。消費者行為快速改電及多面向需求,將迫使組織重新審視企業模型,採取更有效方式提供商品與服務。 疫情爆發期間,WHO鼓勵消費者數位支付方式,減少外出與散波病毒機會,非洲國家政府也鼓勵民眾採取相關措施以促進現金交易。武漢肺炎是否展開非洲國家進入數位經濟一扇窗? 非洲金融科技改革 行動支付為金融科技工具之一,已廣泛被非洲國家接受,從肯亞擴散至30以上非洲國家,由於次薩哈拉國家(SSA) 66%成人人口尚未取得傳統銀行帳戶,行動支付縮短金融缺口,讓鄉村人民更容易取得金融服務,如存款、貸款及商業支付。 資料顯示,全球46%行動支付帳戶來自非洲,達3.957億帳戶,有趣的是儘管非洲使用手機及網路滲透率高,但只有10%支付及交易使用金融科技。 數位支付外之金融科技革命 近2至4年行動支付產品主要靠口耳相傳(peer to peer transfers、P2P),Cellulant、Flutterwave及Interswitch公司近年來也進入金融科技價值鏈,設立支付平台及提供解決方案。除了數位支付外,非洲金融科技市場也續針對數位支付改革、簡化個平台間操作與服務,得以擴大使用國家/區域範圍。 非洲企業在走上數位化同時,金融科技提供不同產業間新的平台及工具,確保經濟成長。另非洲國家間貿易急切需要強化彼此間貿易方式,未來金融科技將提供消費者與企業可負擔的金融服務,並成為協助非洲國家間數位化之墊腳石 相關網路連結,請參考https://www.theafricareport.com/26934/coronavirus-is-triggering-deep-digital-change-in-african-fintech/?utm_source=newsletter_tar_daily&utm_campaign=newsletter_tar_daily_29_04_2020&utm_medium=email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4月29日 2020年第1季斯國銀行利潤減少約50%,根據目前的立法制度,僅有3家銀行將獲利。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危機,斯洛伐克銀行資本壓力增加,斯國中央銀行表示,銀行稅應重新評估,最理想為自2021年起取消,免除銀行稅將有利銀行貸款予中小企業。 斯國央行決定銀行無需於8月將抗循環資本緩衝由1.5%提高至2%,因銀行已無貸款過度成長現象,且大部分銀行決定今年不支付股息。
A:資料來源: The Slovak Spectator 日期: 2020年4月30日 根據斯洛伐克中央銀行最新經濟前景預測,在最壞的情況下,2020年斯洛伐克經濟可能衰退13.5%;在最佳情況下,可能衰退5.8%。 一個月前斯國央行預測在新冠肺炎危機及較差假設情境下2020年斯國經濟衰退可能低於10%,該央行目前認為中度假設最有可能,預期2020年斯國經濟衰退9.3%,2021年成長8%、2022年成長4.3%。
A:資料來源: The Slovak Spectator 日期: 2020年4月30日 斯洛伐克央行表示,2020年斯國將流失約4萬5,000個至10萬個工作職位,迄今政府措施已挽救約5萬個工作職位。 預期2020年斯洛伐克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將在6.9%到10.3%之間,國債占GDP比重將在57%到64%之間。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4月29日 為實施相關對抗疫情措施,斯洛伐克政府已使用歐盟基金14億歐元,其中2億4,920萬歐元用於醫療部門、6億700萬歐元用於就業協助、3億3,020萬歐元用於中小企業協助、5,100萬歐元用於救援服務。 斯國政府不久將再由歐盟基金取得9億歐元。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4月29日 斯洛伐克政府撥予企業雇主及自雇業者之補助金將無需課稅,斯國財政部準備針對疫情期間國家補助金免課所得稅進行修法。 目前斯洛伐克公司已收到給予約6萬名員工及自雇業者補助金約700萬歐元。
A: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依據智利國家統計局公布資料,由於COVID-19疫情,智利今年第1季失業率上升至8.2%,為10年來最高,較去年同期增加1%,失業人口達80萬人。 智利經濟部長表示,雖然第1季失業率低於預期,但第1季僅記錄COVID-19疫情最初期(3月最後兩週)的影響,預計未來幾個月失業率將進一步惡化。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4月29日 斯洛伐克政府頃批准一項契約工補助方案,即2020年3月12日以後無任何收入之契約工可申請補助金每月210歐元,每人可領取一年最高1,600歐元之補助。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4月23日 根據斯洛伐克CSOB銀行委託業者所作調查,將近三分之一的公司預期2020年第2季需求將下滑超過40%,三分之一的公司在沒有任何國家援助情況下計劃於兩個月內開始裁員。
A:1,自2/1 至 4/22期間,紐西蘭初級產業產品出口總額81.7億紐元,比2019年同期間減少6%,但比2018年增加10.4%;其中乳品與肉類為最大宗,出口金額與去年相當,林產品與海鮮因出口中國大幅減少,下跌較多,水果類產品出口表現最好。 2,國際間對食品需求強勁,紐國約需增加5萬人在此一部門,以強化初級產業出口能量(按,紐國長期依賴南太島民以及打工度假補充季節性工人,惟疫情期間人力不足,轉而鼓勵國人投入初級產業部門。)
A:宏都拉斯迄至5月2日確診個案累計至1010例,單日增加95例;死亡累計76例。 宏國政府實施全面性居家隔離禁令,原訂實施至5月3日止。惟疫情持續擴散惡化,5月3日續宣布延長14天至5月17日。 宏國政府近期邀集各部會首長及企業代表召開「經濟穩定會議」,雖已研商逐步解封相關限制,重啟經濟活動,但因疫情持續惡化,實際解封時間仍視疫情發展情形而定,沒有時間表。 宏都拉斯防疫管制措施及入出境最新資訊,請至我國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查閱 https://www.boca.gov.tw/mp-1.html
A:宏國國會於4月29日通過醫療人員聘僱專法,授權宏國衛生部及宏國社會安全機構(IHSS),可將前線對抗疫情之合約制醫療人員,以長駐職位改聘,並享有現行相關福利,以減緩醫療人員受COVID-19肺炎感染之衝擊,提高醫護人員保障。 資料來源:宏都拉斯論壇報(La Tribuna)/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綜合整理
A:宏都拉斯迄至5月2日確診個案累計至1010例,單日增加95例;死亡累計76例。 宏國政府實施全面性居家隔離禁令,原訂實施至5月3日止。惟疫情持續擴散惡化,5月3日續宣布延長14天至5月17日。 宏國政府近期邀集各部會首長及企業代表召開「經濟穩定會議」,雖已研商逐步解封相關限制,重啟經濟活動,但因疫情持續惡化,實際解封時間仍視疫情發展情形而定,沒有時間表。 宏都拉斯防疫管制措施及入出境最新資訊,請至我國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查閱 https://www.boca.gov.tw/mp-1.html
A:宏國國會於4月29日通過醫療人員聘僱專法,授權宏國衛生部及宏國社會安全機構(IHSS),可將前線對抗疫情之合約制醫療人員,以長駐職位改聘,並享有現行相關福利,以減緩醫療人員受COVID-19肺炎感染之衝擊,提高醫護人員保障。 資料來源:宏都拉斯論壇報(La Tribuna)/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綜合整理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5月1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頃公布「本(2020)年4月份進出口動向」,韓國本年4月份之出口金額約為369億2,000萬美元,較去(2018)年同月份嚴重減少24.3%,進口金額約為378億7,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減少15.9%,貿易逆差額約為9億5,000萬美元。 本年4月份韓國20大主要出口項目(4月1日至30日通關統計)中,與去年同月份相比,僅有電腦(99.3%)、塑膠製品(29.0%)及生技保健(29.0%)等3項產品之出口成長,化妝品(-0.1%)、精密化學原料(-4.9%)、農水產食品(-6.9%)、蓄電池(-10.7%)、半導體(-14.9%)、一般機械(-20.0%)、鋼鐵(-24.1%)、機器人(-29.7%)、家電(-32.0%)、無線通訊機器(-33.4%)、石油化學(-33.6)、紡纖類(-35.3%)、汽車(-36.3%)、顯示器(-39.1%)、汽車零件(-49.6%)、石油製品(-56.8%)及船舶(-60.9%)之出口則呈現減少。另主要出口地區方面(4月1日至30日之通關統計暫定值),對所有主要出口地區之出口均減少,對日本之出口減少12.0%、對歐盟(EU)之出口減少12.8%、對美國減少13.5%、對中國減少17.9%、對中東減少20.7%、對東協(ASEAN)減少32.9%、對CIS減少42.0%、對中南美減少54.2%及對印度減少59.7%。 2020年4月份進口項目方面,僅有資本財之進口較去年同月份增加1.3%,消費財、中間財及原物料之進口則分別減少9.0%、13.9%及34.6%(4月1日至30日之通關統計暫定值)。其中,主要能源資源項目之進口情形,瓦斯之進口較去年同月份減少13.2%、煤炭減少17.8%、石油製品減少43.0%及原油減少53.3%。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成允模部長表示,本年2月份韓國之出口為14個月以來再度出現成長紀錄,3月份之出口情況亦較其他主要國家穩定,但因新冠肺炎疫情擴散造成前所未有之影響,全球生產幾乎停擺,各國實施出入境管制及國際油價下跌,連帶影響韓國4月份之出口嚴重減少,政府已密切檢視韓國目前出口衰退之情況,積極推動4月份文在寅大統領主持「緊急經濟會議」時追加研擬之「提高出口活力方案」,擬適時提供36兆韓元之貿易金融,全力協助解決出口企業資金流動性不足之問題,另正全力推廣利用網路拓銷出口,擴大舉辦視訊商談會及網路展覽會,以因應各國嚴格實施之出入境管制措施。 產業通商資源部另強調,韓國政府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可能無法於短期內結束,將加強推動可使企業確實受惠及正常營運之出口支援對策,為協助解決企業人士因各國之出入境管制無法出差及進出口物流混亂等問題,擬支援派遣特別海外出差專機,積極解決企業目前面臨之出口問題。
A:馬來西亞經濟學者咸認為,馬國雖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加上政府推出振興經濟措施以及積極的貨幣政策, 有助帶動經濟在該疫情結束後加速復甦,然因馬國過度依賴出口加上供應鏈中斷、財力不足以及高債務,將是影響馬國經濟復甦的最大的阻力。 根據各項衡量指標估計,在東協六國中,新加坡、泰國與印尼將可在該疫情危機結束後以更快的速度復甦;馬國、越南和菲律賓在部分關鍵領域表現不錯,且較鄰國更高。在東協六國中,菲律賓、越南及印尼最依賴國內需求推動經濟成長,2019年內需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約100%,將受到最大衝擊。馬國的內需占GDP之94%,因此該國推出的「全國行動管制措施」將使馬國經濟損失慘重。 馬國依賴出口的程度頗高(馬國出口收入占GDP之64%),儘管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馬國減少依賴出口的幅度為東協六國中最大。這部分歸因於政府計劃轉移政策重心至推動內需,部分原因也是由於區域競爭對手侵蝕馬國的出口市場占有率所致。東協各國的出口日益多元化,其中印尼、新加坡與泰國的出口最多元化,前三大出口市場只占總出口不到40%比重,免於過度依賴任何單一大型經濟體來取得出口收益。至於馬國,前三大出口市場占總出口之42.3%。 全球各國的大規模限制和封鎖行動導致供應鏈中斷,越南影響最大,其次為馬國,因越南和馬國對全球新型冠狀病毒前十名的國家對半製成品的依賴度相對較高,這體現在其總出口的附加價值(VA)內容中,越南最高,占19.8%,其次為馬國(15.4%)。值得注意的是,兩國在一年前發生的美中貿易戰為主要受益者,如今也受創最大。 馬國經濟學者認為,高度依賴旅遊業收入的東協國家,其經濟成長和經常帳國際收支將面對更多負面衝擊,使經濟快速復甦的前景進一步受限。由於旅遊限制、封鎖和旅遊信心低迷,導致東協國家旅遊業蒙受重創。在東協六國中,旅遊收入占GDP比重最大的國家(泰國為11.5%;越南為11.2%)面對最高風險。馬國的旅遊收入比重約占GDP 6%以下。 即使全球正式脫離該病毒威脅的6個月後,預期東協旅遊業也不可能完全恢復。 新加坡的經常帳盈餘(占GDP之17%),然後為泰國(6.9%)、越南(4.0%)及馬國(3.3%)。較高的經常帳盈餘表示前述國家有更大能力調動過剩儲蓄用作國內投資活動,以部分緩解由於外部需求疲軟對經濟造成的影響。越南最容易受到出口疲軟的衝擊,緊隨其後的是馬國與菲律賓。 在政策應對措施與充足財力緩衝方面,經濟配套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最大的是馬國(17.6%),其次為新加坡(12.5%)及泰國(10.8%)。 在外債方面,自亞洲區域金融危機(AFC)爆發後,東協六國減少了對外債的依賴,為未來的緊急情況提供了更多的緩衝空間。馬國的外債占GDP之62.6%,為六國中最高,但其債務水準在過去3年呈下降趨勢,且外債比重也一直在下跌,從而降低了貨幣突然貶值的風險。在利率政策方面,馬國的貨幣政策反應迅速,且更為激進。馬國中央銀行本年初兩次下調隔夜拆款政策利率,共減息2碼至2.50%。本年3月,馬國央行也降低法定儲備率(SRR)4碼至2.00%,釋放出300億馬幣(約合68.77億美元)流動資金,以確保金融市場擁有足夠的流動資金。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中小型企業公會(SME Association of Malaysia)會長江華強(Michael Kang)指出,倘馬國政府再不盡力及加速協助中小企業,恐怕會掀起倒閉潮和失業潮;預估本(2020)年10月後,100萬家中小企業中會有20%至30%倒閉,導致200萬至300萬名員工丟失飯碗。 根據該會的問卷調查顯示,接近60%的中小型企業在全國行動管制措施期間是零收入,接近30%考慮暫時停業,部分業者甚至可能停業超過一年,以避免遭受損失,期待日後東山再起。當中也有中小型企業計畫裁員,如果再不開放復工,更多中小企業恐撐不下去。 江華強會長籲請馬國政府全面檢討各項援助中小企業的政策,以便能夠協助更多中小企業。馬國政府須瞭解人民的痛苦,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協助他們度過難關,畢竟疫情爆發,首當其衝的是中小企業。馬國政府所給予的援助還不夠多,中小企業只能靠自己,例如薪資補貼,政府應該取消所有申請條件,提升預算,協助中小企業的所有員工。自本年5月起開放讓微型企業申請的3,000馬幣(約合688美元)特別撥款,不僅撥款太遲,且也修改了微型企業的定義,導致70萬微型企業中,估計只有30萬家受惠。「微型企業」的定義本來是營業額少於30萬馬幣,或者員工低於5人,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即可,但是該項援助申請條件卻要求申請者必須符合上述兩項條件,因此不是所有微型企業能夠受惠。 至於中小型企業的貸款方面,該會建議從50億馬幣(約合11.5億美元)增加至300億馬幣(約合68.76億美元),倘只有50億馬幣供借貸,只有1萬家中小型企業可以借貸,幫助不大。以大約100萬家中小型企業計算,扣除70萬家微型企業,還有30萬家中小型企業都無法獲得這項援助。至銀行貸款方面,應該展延欠款6個月,且須是不附加利息的。該會籲請所有中小企業務須遵守衛生部所制定的標準作業程序,以確保企業能運作之餘,也不會有下一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於本(5)月1日宣佈自本(2020)年5月4日起實施「有條件放寬全國行動管制措施」(conditional movement-control order),即第四階段之行動管制,該期間禁止一切社交活動、關閉所有學校與宗教場所、限制公民出國及外國籍旅客入境,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蔓延。 慕尤丁首相,馬國先前落實的三個階段全國行動管制措施(3月18日至4月28日)期間已蒙受累計經濟損失630億馬幣(約合144.4億美元),倘前述管制措施再延長一個月,估計總經濟損失將達980億令吉(約合224.6億美元)。倘經濟活動停擺,意味著馬國經濟收入隨之停擺,政府沒有稅收,經濟和工業不能發展,而最重要的是,需避免公司停業和員工失業。由於馬國境內仍有該病毒病感染風險,加上部分國家宣佈解封後病例銳增,馬國內閣與經濟行動理事會、國家安全理事會商討後一致認為,馬國須在恢復國家經濟和遏制該病毒蔓延取得平衡。在衛生部的統計資料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措施下,馬國政府決定謹慎開放經濟領域。 馬國政府推出6項階段性計畫應對該病毒疫情及其對經濟的影響,第一階段是執行全國行動管制措施抑制該病毒蔓延,第二項計畫是通過關懷人民刺激經濟配套提升人民和國家經濟應對措施。第三階段是逐步重啟經濟,第四階段是執行經濟恢復措施,以應對新常態,第五階段是全面加強經濟持續發展,第六階段是重整經濟結構,讓國家和人民邁向新常態。目前馬國要啟動執行第三階段,即在控制和謹慎方式下,逐步重啟經濟活動。 在本次放寬管制措施中,馬國政府將逐步放寬經濟領域,包括餐飲業、購物商場、百貨中心、成衣服裝、洗衣業、傢俱店、書籍與文具店、寵物店、金飾店、眼鏡店、電子與電器店、個人運動活動、健身中心、渡輪、修理及維修服務等。儘管在重啟經濟活動下允許工商業全面恢復運作,但在標準作業程序下,馬國仍然禁止包括(一)娛樂休閒活動,諸如電影院、娛樂中心、主題公園、博物館、街頭藝人、反射療法中心及及夜總會;(二)節慶、遊行和集會活動,諸如宗教遊行、清真寺/宗教場所的宗教活動、安全部隊的周年慶遊行、節慶,除了近親之間的團聚、政府部門與私人公司的常月集會及開幕儀式;(三)會議與展覽活動,諸如職業展、婚紗展、旅行促銷和配套、銷售嘉年華、涉及大型團體的各種會議;(四)教育活動,諸如所有學校(小學/中學)和高等學府將繼續關閉,直到另行通知、學校運動會、面對面的課外活動、任何形式的學校集會及任何超過10人的活動或宴會;(五)體育活動涉及眾多支持者/觀眾的賽會(體育場)、超過10人的戶外活動;(六)社交活動,諸如宴會、開齋宴、婚宴和周年慶典等以及社會,社區和文化活動(如講座、大掃除,訪問團及祭拜活動(七)理髮店和美容院;(八)銀行與金融服務業;(九)森林管理森林生態旅遊、林業培訓(十)採礦與採石;(十一)農業海洋公園、展覽館和水族館、創意藝術拍攝節目/演唱會/文化表演在工作室或公共場所涉及公眾的活動;(十二)文化與藝術;(十三)旅遊與酒店設施,例如祈禱所、健身室、水療中心、桑拿浴室、休息室、游泳池、會議室、議會廳、培訓室,餐廳和咖啡廳(自助餐)等活動。 儘管幾乎所有經濟活動將於5月4日全面復工,然僅玻璃市(Perlis)及登嘉樓(Terengganu)二州全面跟隨聯邦政府的復工措施,其餘各州則宣布不跟隨聯邦政府或有條件進行復工;玻璃市及登嘉樓二州完全開放;檳城州(Penang)政府宣佈於5月8日後再作調整,吉打州(Kedah)、彭亨州(Pahang)、沙巴州(Sabah)及砂勞越州(Sarawak)皆不開放;雪蘭莪州(Selangor)、森美蘭州(Negeri Sembilan)及霹靂州(Perak)開放部分經濟活動;馬六甲州(Melaka)、柔佛州(Johor)及吉蘭丹州(Kelantan)將於近期宣布各自立場。 馬國國防部高級部長依斯邁沙比利(Ismail Sabri)指出,馬國政府准許來自同一家庭及同一住戶下最多4名成員共乘私人車輛外出。至公共交通,包括巴士、輕快鐵及捷運系統等服務,只能接載原有客運量的一半,以維持安全社交距離。 另一方面,馬國本年5月3日新增122件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確診病例。截至本年5月3日止馬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已飆升至6,298件並出現105件死亡病例,已治癒出院者4,413人。馬國目前已進入復甦期階段。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英國金融資訊公司IHS Markit頃發布消息稱,為抑制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蔓延,馬來西亞政府被迫於本(2020)年3月18日至5月12日推出四個階段的「全國行動管制」措施,導致國內企業暫停生產或遠低於正常營運生產量,迫使4月製造業承受巨大壓力,加上外部出口訂單下跌的不利影響,本年4月份馬國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僅為31.3點,較上(3)月的48.4點遜色,創歷年來最低紀錄,顯示新型冠狀病毒衝擊該國製造業生產力。 IHS Markit公司另稱,供應商的交貨亦受到前述管制措施嚴重衝擊,限制了公司購買重要原物料的能力。在部分情況下,由於員工人數不足和新工作的減少,迫使廠商完全暫停生產量,導致製造業生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由於全球COVID-19病毒肆虐,4月份新訂單亦急速下降,歸咎於國內和海外實施封鎖策略所致。 該報告指出,根據最新數據顯示,馬國4月份出口需求大幅下降,並創下新低記錄,其中約83%的企業反映來自國外的訂單銳減。此外,較低的生產需求和更長的供應商交貨時間導致4月份採購活動大幅下降。由於企業緊縮庫存以控制成本,投入原物料的庫存也顯著下降。4月份接受調查的公司就業人數亦略有下降趨勢。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