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SOPK 日期: 2020年5月7日   新冠肺炎疫情使斯洛伐克家庭能源消耗較去年同期增加約40%。   另一方面,企業家的能源消耗較去年同期減少40%;公共管理部門的能源消耗亦減少52.5%。  

A:資料來源: dailyN 日期: 2020年5月7日   斯洛伐克大型雇主已於新冠肺炎危機期間申請國家援助,已遞交申請的企業如福斯車廠及Nay電力銷售網絡。   其他要求國家援助的大型雇主為Jaguar Land Rover及Matador Automotive Vráble。   根據斯洛伐克勞動部最新資料,迄今該援助計畫已支付2,000萬歐元,援助斯國員工約15萬人。    

A:澳洲金融部長Mathias Cormann及能源暨減排部長Angus Taylor於本(109)年5月4日聯名發布新聞稿指出,聯邦政府設立3億澳元之氫能躍昇基金將由潔淨能源融資公司(CEFC)管理,以資助發展澳洲潔淨、創新及具競爭性之氫能產業,此係政府首筆專用於氫能項目之融資基金,將以「國家氫能戰略」(Australia’s National Hydrogen Strategy) 所列舉之優先項目為主要融資對象,包括促進氫能生產、發展出口及國內供應鏈、建立氫能樞紐及支持建立國內氫能需求等。 C部長表示,潔淨能源融資公司迄今對潔淨能源投資已逾77億澳元,促成總計280億澳元之相關開發案,包括改善能源效率、推廣再生能源、運輸與農業之相關應用及廢棄物能源開發等。相信透過該公司之能源與金融專業,旨揭基金可有效帶動對氫能之投資,進而提高澳洲能源供應安全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推動氫能成為主要新出口產業。 T部長則表示,澳洲氫能產業未來發展潛力無窮,氫能躍昇基金兌現「國家氫能戰略」之承諾,旨在2030年時將澳洲打造成為全球氫能產業出口大國,並盼至2050年時帶來可觀之經濟增長,且如能將生產氫氣成本壓低至每公斤2澳元以下,將具價格競爭優勢,能與其他替代能源一較短長。T部長另表示,潔淨能源融資公司之3億澳元氫能躍昇基金,加上澳洲再生能源局(ARENA) 管理之7,000萬澳元「再生氫能建置募資」(Renewable Hydrogen Deployment Funding Round,以規模在10MW以上使用電解槽技術之替代能源方案為募資對象),澳洲係全球對氫能投入最多之國家。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法律網報,2020年5月1日   據越南統計總局胡志明市分局資料,2020年4月份胡志明市商品及服務業零售金額達68.4兆越盾,較2019年同期下降34.2%。其中,商品零售金額56兆越盾,較2019年同期下降4.8%,占商品零售及服務業銷售金額之81.9%;住宿及餐飲業銷售金額1.3兆越盾,較2019年同期下降85.8%;旅行業及其他服務行業則為11.1兆越盾。   2020年1至4月胡志明市商品及服務業零售金額累計387.5兆越盾,較2019年同期下降11.2%。其中,商品零售金額381兆越盾,較2019年同期下降4.8%;住宿服務業銷售金額2.1兆越盾,較2019年同期下降44.5%;旅行業銷售金額為4.1兆越盾,較2019年同期下降58.3%。   為配合越南防疫措施,居民多選擇居家用餐,餐飲店亦僅受理外賣,影響該行業之銷售成長。

A:資料來源:越南西貢經濟時報,2020年4月3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越南外人投資局資料,2020年前4月,中國大陸投資商在越南合資收購越南企業股份案總計557件,總合資金額為2.30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上升38%,而中國大陸投資商在越南直接投資案僅達135件。相較於直接投資方式,中國大陸企業更傾向於以合資收購方式拼購越南企業,而合資收購主要對象為中小型企業。   據越南Basico法律公司張清德(Truong Thanh Duc)律師分析,最近兩年來,中國大陸企業持續布局投資越南市場。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越南企業運作受重擊使業績下滑,反而成為中國大陸企業大力收購之最好時機。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戰至今未見緩解,中國大陸貨品出口美國受阻,而越南被視為中國大陸對美出口之貨物轉運站。但張律師認為,中資企業加強合資收購越南企業,在越南出口貨品至美國及其他歐洲國家,將增加越南被上述國家課征關稅之風險。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5月6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成允模部長於本(109)年5月6日邀集農林畜產食品部、環境部及中小創投企業部等機構相關人員與產業界、學界及研究機構專家,召開「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Post Corona)之產業策略對話及「產業與企業危機因應小組」第1次會議」,會議中檢視韓國政府推動支援產業及企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策之情況及產業所面臨之問題,以及討論韓國於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因應產業及經濟秩序改變之產業政策方向。   產業通商資源部指出,本次會議亦邀請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共同討論生技、防疫、非面對面經濟及全球供應鏈等產業於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可能產生之變化,並聽取專家對未來產業策略方向之建議。該部成允模部長亦發表新冠肺炎疫情後可能產生之5大變化及未來8大因應課題與推動計畫。   成部長致詞之主要內容包括: 一、目前經濟情況及政府之因應: 美國、中國及EU等全球主要國家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本年第1季經濟均衰退,韓國因對美國、中國及EU等主要國家之出口占韓國總出口比重約50%,韓國出口連帶受影響,4月份之出口嚴重減少24%,汽車、鋼鐵及煉油等主要產業之銷售與生產全部衰退,預計出口短期內可能持續惡化。 韓國政府已規劃①財政、金融及稅務之支援、②提供36兆韓元貿易金融支援出口及③支援汽車與航空等嚴重損害產業等245兆韓元之全面支援對策。將小商家、中小企業、中堅企業及大企業均列入支援對象,並提供40兆韓元之關鍵產業穩定基金,協助暫時有資金流動問題之企業紓困。另將啟動「產業與企業危機因應小組」,持續盤點既有對策之執行情況,隨時掌握問題,研擬追加補救之對策,全力克服危機。 二、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之經濟及社會環境:目前全球學者專家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將大幅改變全球政治及經濟環境,預計未來可能產生之5大變化包括: 保健環境:各國為全力對抗病毒,因應隨時可能發生之感染病,將加強防疫系統及積極研發疫苗及治療藥劑。另因新興國家之缺乏防疫能力與不透明之防疫系統,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不穩定之經驗,未來供應網可能自目前以低人工成本為重點,逐漸改變為以本土業者為主。 經濟活動:新冠肺炎疫情證明非面對面活動之效益,預計未來經濟、產業及教育等領域之非面對面活動將快速增加,但亦可能造成失業增加及長時間陷於低油價情況。 企業經營:企業已產生必須因應其他傳染病之意識,規劃緊急計畫已成為日常業務,經營方式可能改變為以增加庫存、減少人力及減少營運費用之「低成本」為重點,但可能造成投資減少及擴大縮減經營等弊病。 社會價值:整體社會將產生團結(solidarity)、公平(fairness)、責任感(responsibility)等共存之價值觀。 貿易環境:因各國封鎖國境,國家間之貿易障礙增加,加重政府穩定市場之角色,但新自由主義快速衰落。 三、韓國因應新肺炎疫情造成變化之8大產業對策: 改變全球價值鏈(GVC):韓國為因應全球供應鏈之改變,將透過鼓勵韓國企業返國投資與管理核心項目及吸引價值鏈核心企業投資,建立透明及安全之高科技產品生產基地。 調整產業現場:採用發生傳染病疫情時亦可使生產所受影響減至最小之工作方式,全力協助企業之生產恢復原狀(resilience),並將推動產業智慧化,減少生產所受之影響及提高生產能力。 培植K-防疫及 K-生技:將韓國之防疫方式及生技、韓國流行歌曲等推廣成全球商品。利用全球第2位之生化醫藥品生產能力,積極發展為全球疫苗生產之主要國家。 培植非面對面產業:推廣5G、數位基礎架構及第4次工業革命之技術,將網路流通及教育等非面對面產業培植成機會產業。擴大對網路流通及智慧型保健等領域之投資。 因應低油價:因油價隨能源消費效率之提升、再生能源及氫能經濟等能源新產業規模之擴大而下跌,可趁機革新產業結構,逐漸減少鋼、石油化學及石油等主要產業對化石燃料之依賴,推動能源轉型。 提振企業活力及投資:如期推動既定之投資計畫,直接檢視企業投資所面臨之問題,全力促進汽車及鋼鐵等主要產業之事業轉型。 經濟主體間之團結:推動大企業、中小及中堅企業之合作,以及不同業種間之互助,建立業種間、企業間之韓國型產業聯盟及雙贏合作之範例。 全球領導能力:韓國之防疫能力及製造技術已獲得全球之肯定,領先建立保障企業重要人士出入境權益之模範,建議雙邊及多邊會談討論凍結(standstill)貿易障礙議題,發揮領導能力,積極推動抵抗貿易保護主義及促進恢復自由人文交流。 四、成部長另表示,韓國政府準備一系列各領域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結束之政策,上半年將推動上述8大對策外,下半年擬規畫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產業改變之綜合策略。

A:海地5/7確診個案增至108例,增加7例,死亡維持12例。儘管海政府規定5/11起強制配戴口罩,惟受政府委託洽購2,000萬個口罩之海地工業總會(ADIH)似難及時交貨,爰政府業決定逕與廠商洽談,ADIH則回應業協調19家廠商交付70萬個口罩。本日海地向中國訂購之首批醫療物資抵達,海總統Jovenel Moise親赴機場驗收。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及死亡個案各維持116例及8例。   安地卡及巴布達確診及死亡個案各維持25例及3例。          

A:哥斯大黎加5/7確診個案增至765例,增加4例,死亡維持6例。   哥政府宣布邊境關閉延長至6月15日,續禁止無居留權外籍人士入境哥國,另媒體報導有69名尼國民眾非法入境哥國遭逮捕。   鑒於哥國觀光業去年創造近40億美元外匯,為哥國經濟支柱,哥國觀光部公布觀光業復甦路線圖,擬投入200萬美元預算,進行國際宣傳、爭取觀光客、提供企業補助及勞工能力建構等,以重振受疫情影響之觀光業。   哥國統計局表示,本年第1季哥國失業率升至12.5%,相當於31.4萬人失業,且隨疫情擴大,第2季恐持續增加。目前申請失業保護補貼者已達56.2萬人,並業撥付18.8萬人。

A:尼加拉瓜本(5/7)日確診個案增至16例,增加1例,死亡維持5例。   尼政府加強宣傳謂業採行各種防疫措施,並強調尼國現有醫療人員36,649人、公立醫院77間、病床11,732床、加護病床562床、呼吸器449具等,醫療資源充足,未如歐美國家醫療系統崩潰。

A:巴拿馬5/7確診個案增至7,868例,增加137例,死亡225例,增加7例。   巴衛生部公布自5/8起解除部分禁酒令,允許民眾每人得購買1瓶烈酒或6罐啤酒。   巴經濟財政部表示,本年3月及4月政府稅收僅6.82億美元,較預算12.44億美元短少45.2%,1至4月累計短收23.6%。該部說明僅本年4月,加值稅即短收61.1%,所得稅短收44.6%,選擇性消費稅更短收81.8%。   拉美開發銀行本日核准貸款巴政府3.5億美元,以重振經濟。迄今巴國業發債25億美元,並自IMF、美洲開發銀行等洽獲10億美元融資。

A:海地5/4確診個案增至100例,增加12例,死亡11例,增加3例,疫情似進入快速成長期。總統Jovenel Moise表示將於5/11起強制民眾於公共場所配戴口罩,違者將依法處罰。另歐盟同意融資1.65億歐元予海地以對抗疫情。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及死亡個案各維持116例及8例。   安地卡及巴布達確診個案增至25例,增加1例,死亡維持3例。    

A:巴拿馬5/4確診個案增至7,387例,增加190例,死亡203例,增加3例,1個月前確診僅約1,000例,顯示疫情已漸失控。   巴政府表示迄今業發出約78萬糧食包、60萬張支票及32萬電子補貼券,惟各地抗議未收到補貼民眾日增,亦對禁令漸感不耐,爰巴政府宣布將儘速逐步開放,以維持社會穩定。   巴總統Laurentino Cortizo本日宣傳紓困措施,如水電費折扣30%至50%,協調銀行免收貸款遲延息至2020年底(國會原通過為90天,總統予以否決修改)、國家緊急狀態期間暫停驅逐未繳租金者,及維持每年16億規模之各種政府補助,籲請民眾支持。

A:哥斯大黎加5/4確診個案增至742例,增加3例,死亡維持6例。   哥總統Carlos Alvarado本日表示業指示經濟團隊研議逐步恢復經濟活動,惟財政部估計因疫情擴大政府支出,爰本年政府赤字恐高達GDP之8.6%,創1981年來新高。   哥斯大黎加大學預測哥國本年GDP恐衰退3.99%至5.89%,較國際組織2.9%至3.6%間之預測悲觀,另估計疫情使從事餐飲、商業之45萬名勞工失業,失業率攀升至24%。

A:尼加拉瓜5/4確診個案增至15例,死亡5例,各增加1例。   尼總統Daniel Ortega於4/30晚間再度露面,除於勞動節前夕向勞工致意外,並強調尼國政府業訪視300餘萬民眾宣導防疫,並對學校、市場、公車消毒,爰獲此優異防疫成果,遠勝美國等語。(3)我駐館本日捐贈熱像儀設備12部,協助尼國防疫。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0)年5月8日報導。 依日本財務省通關統計,2020年3月鮪類進口情形,生鮮.冷藏類892噸(較2019年同月減17%)計10億1,400萬日圓(減37%);冷凍類1萬5,555噸(增24%)計128億900萬日圓(減5%);加工品類3,190噸(減1%)計19億200萬日圓(減6%)。 3月冷凍大目鮪5,695噸(增25%),依國.產地別來看,台灣2,835噸(增19%)、CIF單價每公斤640日圓(減19%)。因武漢肺炎影響且超低溫冷凍庫空間不足,造成市場行情持續下跌,中國1,074噸(減24%)、韓國54噸(增10%)。 冷凍黃鰭鮪由於去年後半漁期之印度洋豐漁,數量增加為4,306噸(增57%),但赤身市場行情疲弱,平均單價每公斤為414日圓(減16%),其中台灣為1,451噸(增4%)、428日圓(降19%)。中國822噸(增154%)、450日圓(降23%)。 冷凍長鰭鮪為204噸(減44%)、353日圓(減11%)。冷凍黑鮪魚片(F)1,898噸(減18%) 、 2,072日圓(減14%)。 紐西蘭產生鮮南方黑鮪54噸(增38%),漁期一開始之進口情形及商材品質良好,預期漁獲量會再增加,單價每公斤1,652日圓(減17%)。 韓國產黑鮪受圍網豐漁為258噸(增285%),其漁場接近日本長崎,故日本山口產黑鮪入貨量隨之增加,單價上漲不如預期,價格為441日圓(減40%)。

A: 依據日本農業新聞本(109)年4月24日報導辦理。另本組109年2月7日日經組農字第1090000107號函諒達。 由推廣農泊業務之民間公司-百戰鍊磨株式會社、農協觀光株式會社及全國農協觀光協會共同合編之「農泊手冊」,業於日前完成並在百戰鍊磨株式會社網站上免費公開。該手冊共有160頁(概要版為20頁),內容包括有:如何利用各農漁山村之地區魅力及規畫目標客層等,打造「農泊願景」;如何研訂農泊事業計畫及確保人才;全國各地16個案例介紹等,除可供有興趣經營農泊者或地區參考外,亦可供已從事農泊業者或地區參考,以促進升級。 有關「提高農漁山村所得及促進地區活化之農泊手冊」概要版及完整版資料,請逕上百戰鍊磨株式會社網站查閱,網址:https://www.hyakuren.org/20200331_news01/

A: 金融資訊分析公司IHS Markit發布資料顯示,4月份新加坡私部門採購經理指數(PMI)進一步跌至28.1,再創下資料公布以來的新低,顯示商業環境急劇惡化。IHS Markit調查的對象是新加坡400家私人企業。3月份的PMI值33.3已是當時新低水準。 報告指出,新加坡私部門於第二季度初陷入更深萎縮並不意外,當全球經濟受劇烈負面衝擊時,首當其衝的是小型開放式經濟體。出口指標尤其可看出需求方面的負面衝擊,而阻斷措施目前看來對經濟有巨大影響。 新加坡產出跌幅亦為近八年來最高。82%的企業表示,業務活動水準低於3月份。阻斷措施讓需求急跌,新訂單跌幅為歷來最大。客戶暫停業務,以及海外市場採取阻斷封鎖措施等,亦為新訂單減少主因。 新加坡從4月7日開始實行阻斷措施,並於4月21日宣布延長四週並加強力度。需求減少已使一些企業開始削減勞動力來降低成本。雖然裁員的速度有所放慢,但整體裁員情形仍多。 由於政府推出的薪資和房地產租金回扣,降低了營運開支,因此4月份的整體商業投入成本大幅下跌,而跌幅也是歷來最大。另外,原料運送時間在4月份顯著拉長,使供應鏈面對巨大壓力,員工短缺和貨物運送困難是兩大主因。

A: 為協助房地產發展商因應新冠病毒疫情所帶來影響,新加坡國家發展部、財政部、律政部和貿工部本(2020)年5月6日發表聯合新聞稿表示,即日起將實施4項臨時措施包括:(1)延長住宅、商業和工業發展項目完工期6個月;(2)受發展商合格證書(QC)條例限制的外商,其住宅項目完工和脫售期可延長6個月;(3)發展商申請延長期限時,亦可免除支付相關延長費用;(4)發展商無法在限期內完成私宅項目並售出全部單位,所須支付的土地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亦將延遲6個月。 由於疫情延燒及各國政府實施相關公共衛生措施,新加坡房地產業供應鏈受干擾,人力短缺,且新加坡於本年4月7日起實施防疫「阻斷措施」,導致建築工程、房地產發展商銷售運作以及看房活動暫停,因而對工期和房產銷售造成嚴重影響。星國政府除盼發展商能為主要承包商提供援助和支援,亦將持續密切觀察疫情對建築業工程進度以及對房地產領域所帶來的衝擊,將在必要時將調整政策。

A:來源: 澳洲金融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及澳洲儲備銀行新聞稿   日期: 2020/4/27及2020/5/5   澳洲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經濟學家Kristina Clifton預估,依據最新數據顯示,本(2020)年第1季之整體通貨膨脹指數(inflation)將達2%,略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的1.9%,係自2018年中以來首次突破2%,另澳洲經濟可能短期出現自1997年6月以來首度之通貨緊縮(deflation)現象,加上受全球新冠狀肺炎疫情影響,汽油價格下跌,政府提供免費托嬰服務以及零售與觀光旅遊業低迷將加劇第2季可能出現之通貨緊縮。   C資深經濟學家進一步表示,受疫情限制,聯邦政府祭出旅行禁令使觀光及航空業大受影響,餐飲零售業及各中小企業停擺進而導致需求銳減。另摩根大通JP Morgan經濟學家Tom Kennedy亦表示,觀光旅遊業是重災行業之一,預估需求疲軟將使今年物價指數成長動能減少。渠並說明,儘管本季澳元匯率下跌約3.5%,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澳元走低通常會使進口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上漲,但不會明顯造成通貨膨脹率攀升。另加上澳洲的邊境限制,觀光及移民人數大幅減少下滑,促使購買量減少影響市場需求及房價,部份零售業受疫情影響而倒閉,使租賃物業需求大幅減少,影響租金收入,則產生通貨緊縮效應。另許多經濟學家預估,三月全球石油價格亦急劇下跌,預估至6月整體通貨膨脹率(inflation)將呈負值。   澳洲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RBA)於本年5月5日舉行理事會議並於同日傍晚發布聲明,宣布維持官方利率0.25%與控制3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維持在0.25%之目標水準以及說明澳洲經濟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之相關經濟指標預測,澳洲儲備銀行依據基準情境(baseline scenario),預估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如次: 1.經濟成長率:澳洲本年上半年經濟將下滑10%,全年經濟預估下滑6%,明年可望反彈成長6%。 2.失業率:未來數月失業率將持續攀升至10%,並將於明(2021)年底前維持在7%之水平。 3.通貨膨脹率:本年第1季通貨膨脹率小幅上漲至2.2%,預料本年第2季將出現暫時性反轉下滑,受油價下跌、政府推動免費學齡前拖幼政策及相關價格延後調漲等因素之影響,未來數年通貨膨脹率仍將維持低於2%之水準,明年通貨膨脹率預估為1至1.5之間並逐漸上揚。  

A: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2月份工業生產指數較2019年同期成長5.8% (其中電力成長6.8%,礦業成長6.1%,製造業成長5.6%),高於市場預測之1.9%成長率。製造業產能增加之領域包括石油、化學、橡膠暨塑膠製品成長6.3%、非金屬礦物產品、基本金屬暨金屬鑄造產品(成長6.2%)及電子與電機產品(成長5.1%)。   2020年2月份之工業生產指數較上(1)月份成3.2%;其中電力指數成長3.5%,製造業指數成長3.2%,礦業指數則成長3%。   馬國經濟學者指出,馬國2020年2月份工業生產指數成長5.8%,主因為電力和礦業分別成長6.8%及6.1%,製造業則成長5.6%。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