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巴拿馬5/11確診個案增至8,616例,增加168例,死亡249例,增加5例。 巴國已連續5個週末採行絕對隔離令,禁止民眾出門,惟確診人數並無下降趨勢,而長期封鎖已嚴重影響民生,上週末計1,545人因違反禁令外出被逮捕。 鑒於控制疫情擴散及恢復經濟活動間矛盾不斷增加,巴政府爰於5/1起邀請勞資進行三方會議,研擬逐步開放管制。依據會議結論,需於7至14天內將傳播因子降至1以下(即被傳染人數少於傳染人數)、90%確診個案得追蹤其來源及醫療資源充足下,方可放寬管制。 巴商工部長籲請民眾共體時艱,規劃於5月13日開放第1階段網路購物、修車業、空調維修業等,每家員工上限10人。未來擬分5階段開放則為公共建設、礦業、宗教體育活動及製造業、商業、車輛銷售、專業服務、旅館、餐廳、航空、教育、運輸、酒吧等業,最後擴及劇院、會展、舞廳等密集接觸行業。
A:海地5/11確診個案增至182例,暴增31例,死亡維持15例。海政府規定自本日起在公共場所強制配戴口罩,惟遵循者有限,且有民眾因害怕汙名化而拒絕接受檢驗。海地幣持續貶值,本日1美元可兌107.33海幣,遠高於2月28日之88.36海幣。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及死亡個案各維持116例及8例。千政府擬逐步開放經濟活動,惟暫不考慮開放邊境。5/11至5/24止,所有大眾交通工具載客人數上限50%。 安地卡及巴布達確診及死亡個案各維持25例及3例。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5)月12日報導稱,日商夏普(Sharp)公司頃宣佈,預定於5月23日在市場推出該公司首款有機EL電視,該商品並分為65英吋及55英吋兩種型號,目前預定售價分別是稅前42萬日圓及28萬日圓左右。 2011年日本迎接數位電視時代的來臨,惟當時購買的電視機正逢更新汰換的週期,日本各家電廠商正致力爭取消費客源。日商夏普公司推出上述新的電視機産品,可將畫面明亮部分顯示得更亮,暗處顯示得更暗。
A:來源:2020年5月7日澳洲外貿部新聞稿 一、 澳洲外貿部(DFAT)頃發布新聞指出,澳方已接獲印方有關完成「澳洲-印尼全面經濟夥伴協定」(IA-CEPA)批准程序之正式通知,該協定將於本年7月5日正式生效實施(註:查澳洲於2019年12月18日完成IA-CEPA之批准程序,IA-CEPA於雙方接獲相互完成批准程序之通知60日後生效)。 二、 澳洲貿易、觀光暨投資部長Simon Birmingham表示,渠與印尼貿長Agus Suparmanto進行討論,雙方同表歡迎並肯 定本年7月5日「澳洲-印尼全面經濟夥伴協定」(IA-CEPA)生效實施後將創造具體效益。與印方建立貿易協定係澳洲政府長遠目標,並將加強雙方策略夥伴關係,IA-CEPA亦係印方截至目前簽署最全面性之貿易協定,面對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引發之經濟壓力,IA-CEPA在未來經濟復甦階段將有助刺激經濟成長與投資機會。 三、澳洲-印尼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於2012年9月在印尼雅加達啟動談判,雙方在東協-澳紐自由貿易協定(AANZFTA)之基礎上,深化貿易、投資與經濟合作關係。歷經多年談判,雙方於2019年3月4日在印尼雅加達進行簽署。 四、澳洲-印尼全面經濟夥伴協定(IA-CEPA)涵蓋貨品貿易、服務業貿易、電子商務及投資等全面性FTA之章節,具體內容包括: (一) 貨品貿易: 1. 現行「澳紐-東協自由貿易協定」(AANZFTA)涵蓋85%澳洲貨品出口印尼免關稅,IA-CEPA將進一步提升99% 澳洲貨品出口印尼免關稅,另印方保證自動簽發特定澳洲產品之進口許可,如活體牲畜、冷凍牛肉、羊肉、穀 物飼料、熱軋鋼捲、柑橘產品、胡蘿蔔及馬鈴薯。澳方則自協定生效日起,全面免除印方產品出口至澳洲之關 稅。 2. 澳方首度於對外貿易協定加入非關稅措施專章,並成立雙邊合作機制,檢視排除非關稅措施。 (二) 服務業貿易: 1. IA-CEPA主要以促進印澳投資合作機會,確保澳洲業者進入印尼服務業市場,包括教育、觀光、電信、醫療、 高齡照護與礦業服務業等。 2. 印方同意澳洲技職教育服務業、礦業與其相關服務業、醫療院所與院內病理、護理、專科醫師與牙醫診所服務 業、高齡照護服務業、電信服務業、觀光相關之餐廳、咖啡館、酒吧與旅遊諮詢服務業、專業服務業之建築師 都市規畫、工程師與測量服務業、營建服務業、水資源管理服務業及交通服務業之高速公路、橋梁、隧道與停 車服務業等至印尼投資持股比率均提高至67%。另澳洲至印尼投資三、四與五星級飯店服務業之持股比率提高 至100%且無區域限制,澳洲至印尼投資發電廠(10 megawatts以上)持股比率放寬至95%,石油天然氣開採平 台營建持股比率75%,地熱發電廠與相關探勘、鑽探營運及離岸石油天然氣鑽探投資持股比率51%。 (三)、電子商務:雙方承諾資料跨境流通(無資料在地儲存強制規定),澳洲隱私法與電子醫療紀錄則不在前揭資料跨境 流通之內。雙方承諾支持電子簽章與數位化貿易管理文件,促進電子貿易便捷化,共同協助中小企業克服使用 電商障礙、分享電商法規與政策資訊並鼓勵私部門發展強化電商之自主管理並共同強化網路安全合作。 (四)、 投資:IA-CEPA包含ISDS條款,保障投資人權益,僅限投資人主張IA-CEPA之投資章雙方承諾事項之權益,保 留雙方政府維護公共利益之權利,納入現代化程序防衛機制俾使投資人主張權益與政府保護公共利益間可取得 平衡。 五、 查印尼為澳洲第13大貿易夥伴,2018-19財政年度印澳雙邊貿易總額計達178億澳元(占總出口2.0%),澳洲主要出口 印尼產品包括:煤礦、牲口、麥及原油等,另澳洲主要自印尼進口原油、精煉石油、菸草及螢幕投影機與電視等。澳洲對印尼直接外人投資累計至2018年達56.3億澳元,印尼對澳洲投資累計至2018年達10.7億澳元。
A:由於印度出口市場受新冠病毒疫情衝擊造成對印度產品需求大幅衰退,加上印度全國性防疫封城措施影響產能及內需,本(2020-21)財政年度經濟成長率預估極不樂觀,已自5.8%大幅下修至1.9%。惟印度媒體Financial Express引用市場分析專家報告指出,若能透過財政振興方案及貨幣寬鬆政策,同時吸引外資,印度經濟或許可自疫情取得轉機。該以印度經濟新轉機為題之專題報告內容如次: 印度本年4月製造業及服務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分別自3月的51.8及49.3大幅衰退至27.4及5.4,遠低於市場預期的42及40,顯示疫情衝擊嚴峻。在印度政府考量各地區疫情不同而開放產業有條件復工的情況下,部分經濟專家及學者則認為印度經濟在第2季可望復甦。以印度現有的355個經濟特區(SEZ)來看,目前有231個獲政府允許營運;此外,許多外資及國際企業正考慮撤離中國大陸,轉往其他亞洲國家,印度SEZ數量及進駐廠商受惠於政策而逐年成長,若能適時提供投資獎勵予外資,將有助吸引更多外資進駐,可望加速經濟之復甦。 印度97%的企業屬於微型及中小型企業(MSME),對GDP貢獻約占31%,是經濟發展、產業創新及提供就業之骨幹。在約7,500萬家企業當中約有45%從事製造業相關行業, 逾45%與出口相關,雇用1.14億名勞工,其中大部分的MSME係替國內外大型企業生產中間財或直接向國外買主出口產品。但自印度政府於3月25日實施全國性防疫封城措施以來,將近有25%的企業因無法維持營運而面臨永久停業的危機,更有逾60%的企業發不出員工薪資。專家對此指出,印度政府應持續推動「在印度製造政策(Make in India)」並積極吸引外資投入製造業及科技創新,如此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以印度MSME製造的產品來看,其在過去4年占印度整體出口的比例均在48%至50%之間。惟MSME過度依賴自中國大陸進口電子產品、手機及其零組件、電子機械、活性藥物成分(API)、鋼鐵及汽車零組件等原物料、半成品或最終產品等。在疫情影響中國大陸供應鏈穩定甚至造成斷料之虞的情況下,此間經濟專家認為,印度政府應加速推動在地製造,降低對中國大陸產品之依賴度。此外,由於中國大陸是印度最大貿易夥伴,2019年印度自其進口金額為681.6億美元,占總進口4,800億美元約14%,對其出口則為169.6億美元,占總出口3,227.86億美元約5%,印度處於貿易逆差地位,經濟專家及學者對此建議,印度應善用與亞洲各國簽訂或談判中的FTA及PTA等貿易協定,積極多元化雙邊貿易並與全球經濟整合。 此外,依據亞銀資料顯示,印度已對外洽簽13個FTA,16個FTA仍於諮商中,12個FTA則研議中或已展開可行性研究,以及1個簽署尚未生效之FTA。各界亦在關切新冠肺炎疫情及經濟新走向對印度重返RCEP之影響。
A:新冠病毒疫情嚴峻及封城措施,使脆弱的印度微型及中小型企業(medium,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MSMEs)營運面對諸多不確定之挑戰,如何給予MSME紓困方案為印度政府與企業界優先討論議題之一。印度文官培訓機構Drishti IAS相關報告內容如次: 印度對於MSME之界定:印度內閣在2018年2月決定改以年營業額作為新的界定MSME分類標準,此前係以製造業在廠房及機械、服務業在設備的投資額來區分企業規模。惟政府實難以掌握企業投資數據,尤其製造業及服務業在如何區分企業規模仍有落差,難以界定。根據新分類標準,年營收低於5,000萬盧比(約66萬美元)者屬微型企業,5,000萬以上至7.5億盧比者屬小型企業,至於年營收在7.5億以上至25億盧比者則屬中型企業。 印度MSME統計數據:據印度2018-19財政年度官方統計,印度國內約有6,340萬家MSME;其中51%位於鄉村,49%位於都市;總雇用人數為1.1億,其中都市占55%;99.5%企業屬微型,平均分布於城鄉,中小型企業則主要位於都市;66%企業之所有人來自低種姓(scheduled castes,占12.5%)、原始部落(scheduled tribes,占4.1%)及其他落後階級(Other Backward Classes,占49.7%)等社會弱勢族群;企業員工平均80%為男性,20%為女性;逾50%企業分布於Uttar Pradesh (14%)、West Bengal (14%)、Tamil Nadu (8%)、Maharashtra (8%)、Karnataka (6%)、Bihar (5%)及Andhra Pradesh (5%)等7個州。 印度MSME發展上面對挑戰:由於企業規模太小,無法被納入正規體制加以輔導。部分微中小企業,仍無帳戶、不繳稅及不受體制束縛等以低成本方式營運,在此刻亦難以獲得政府列入輔助,並給予及時紓困;另外,有部分微中小企業資金及貸款來自地下金融管道,在紓困方案下即使印度央行RBI提高企業貸款資金,預期受惠之微中小企業實屬有限。此外,銀行亦慮及壞帳風險及抵押資產,不願給予放款,以致實貸金額低於總量的30%(約11兆盧比);此外,公私部門向MSME採購卻延遲支付價金,加上商品暨服務稅(GST)退稅延遲,造成企業財務更加困難。 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印度MSME:疫情使企業營收及產能雙雙下滑,防疫封城措施也使企業現金流短缺,不得不進行裁員以減輕營運之負擔。封城及停工使跨州移工大舉返鄉,造成MSME人力吃緊。此外,在解決資金短缺問題,企業貸款仍取決於抵押品價值,疫情造成MSME資產貶值,亦影響貸款申請。為解決企業困境,RBI已提供到期貸款延付、放寬流動資本申貸等方案,公股銀行也提供緊急信貸服務。 建議印度政府加強對MSME紓困:政府應提供GST、公司稅等稅金減免措施,加速退稅使MSME資金更為充裕,並增加對鄉村地區金援,擴大對MSME產品之需求,以帶動供給。此外,政府應為MSME貸款擔保,使銀行增加對其貸放;若企業面對還款困難,可由預算案中的政府部門經費加以支應或給予充分時間暫緩支付,解決MSME資金短缺問題。
A: 新加坡貿工部兼教育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本(2020)年5月11日指出,為協助企業因應疫情,新加坡政府日前推出升級版培訓援助配套,目前超過340家業者已獲員工培訓補助,近1萬8,000個培訓名額亦已填滿(較受歡迎課程包括提升服務水準及數位簡介等)。 依據上述配套,自本年4月1日起,為期3個月,包括餐飲服務和零售業等特定領域業者,若將員工送去符合條件的特定行業進行培訓,即可獲取90%的缺勤薪資補貼,上限為每小時10星元;課程費用津貼亦從50%調高至90%。 徐芳達部長表示,上述配套將能協助受疫情影響業者和員工,利用此艱難時期進行轉型和提升技能,確保新加坡經濟逐步復甦時,可把握新商機。新加坡經濟相關主管機關和精深技能發展局亦正與民間團體共同探討如何在條件允許下,為恢復商業活動做好準備。
A: 新加坡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表示,新冠病毒疫情暴發以來,新加坡樟宜機場乘客量銳減,目前每週僅約80趟航班,入境和出境乘客每日約100名和700名,惟貨運和撤僑等人道主義性質任務依舊頻繁,樟宜機場持續發揮航空樞紐角色,協助旅客安全返家,物資流通順暢。據統計,自本年1月30日至今,新加坡交通部已協助超過7,000名新加坡民眾返國。 許文遠部長讚揚樟宜機場在與政府相關單位緊密合作執行任務之際,亦遵守新加坡衛生部非常高規格防疫標準,日後對外開放旅遊時,維持機場的嚴格安全措施和作業程序將是必要的。
A:根據奧地利新聞報(Die Presse)本(109)年5月12日報導,奧國總理府記者會由奧總理Sebastian Kurz率副總理、觀光部長、財政部長以及奧國工商總會會長,說明對餐飲業之紓困措施: 1. 非酒精飲料加值營業稅自20%減至10%,相當於減免稅額約2億歐元;按酒精飲料稅因歐盟規定不得降稅。 2. 取消氣泡酒稅;現行規定每1公升1歐元,約可減稅2,500萬歐元。 3. 餐飲業本會計年度營業稅可申請免稅額上限自25萬歐元提高至40萬歐元,預計減免稅額1億歐元。 4. 位於村莊之偏鄉營業稅減免額自現行2%提高至6%,預計可抵稅2,500萬歐元 5. 企業交際費餐飲帳單抵稅額度自目前50%提高至75%;企業分發之餐劵抵稅額自現行每張4.4歐元提高至8歐元,食品劵(Lebensmittelgutscheine)抵稅額自1.1歐元免稅提高至2歐元,共計抵稅共約1.5億歐元 6. 上述紓困措施減免稅金額共約5億歐元,係包括在奧政府380億歐元紓困基金內。 7.另日前奧政府推出之旅遊餐飲業固定成本補助措施(最高可達75%),將於5月20日開放業者申請。
A: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總局資料顯示,本(2020)年前4個月越商赴海外之投資金額約計6,890萬美元(包含新登記金額及增資)。其中,新登記之投資案件數為45件,投資金額約計5,310萬美元,增資案件數為9件,增資金額為1,580萬美元。在投資產業項目方面,批發及零售為越商赴海外投資最多之產業項目,投資金額約計2,910萬美元,占越商赴海外投資之總額之42.2%,其次為旅館及飯店,投資金額約計1,520萬美元,占22.1%,科技產業計1,200萬美元,占17.4%,加工製造業計900萬美元,占13.1%。本年前4個月越商投資地點共有18個國家及地區,其中緬甸為越商第1大投資地點,投資金額約計2,120萬美元,占越商赴海外投資總額之30.8%。其次為美國2,050萬美元,占29.8%,新加坡1,590萬美元,占23.1%,柬埔寨1,550萬美元,占22.5%。
A: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本(2020)年4月份越南新成立之企業家數為7,885家,較去(2019)年同期衰退35.7%,登記資金約計93.9兆越盾,衰退28.6%;恢復營運之企業家數為3,810家,成長40.4%;有期限暫時停止營運之企業家數為4,121家,待辦理解散手續停止營運之企業家數為2,166家,完成解散手續之企業家數為980家,衰退17.6%。 本年前4個月越南新成立之企業家數為3萬7,600家,衰退13.2%,登記資金約計445.2兆越盾,衰退17.9%,恢復營運之企業家數為1萬7,800家,成長2.1%%,有期限暫時停止營運之企業家數為2萬2,700家,成長33.6%,待辦理解散手續停止營運之企業家數為1萬4,000家,衰退19.2 %,完成解散手續之企業家數為5,100家,衰退3.8%。
A:資料來源 : 瑞典製造業雜誌 (Svensk Verkstad) 有關COVIC-19疫情對科技產業及工作的影響,瑞典工程師工會(The Swedish Association of Graduate Engineers)針對全瑞典400家公司的工會調查顯示,許多科技公司原本正在進行的計畫或研究因為疫情被暫停或取消,公司盈利流失,失業工程師數目增加。 調查報告顯示約一半的公司財務狀況比疫情前糟,截至目前為止,有41%科技服務公司和35%科技產業公司正進行暫時解雇員工。因為經濟形勢惡化,四成公司表示已暫停或取消數項重要的項目或企劃。受訪公司指出,遠程工作和對於工作場所的防疫限制降低工作效率,被禁止的出差商旅也影響國際合作項目,公司潛在客戶進也而取消合作企劃。 受影響最深的是派遣公司,近一半的公司取消派遣科技顧問人員僱用合約。瑞典工程師工會會長Ulrika Lindstrand表示,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政府和企業共同維持瑞典的科技競爭力,科技人員的能量和對創新研發的投資是未來瑞典產業復甦的關鍵。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產業日報(Dagensindustri) 瑞典零售業因為COVID-19疫情影響,營業額出現大幅下滑,全國已經有數家服飾業商店和集團申請破產或重整,在全球有超過5,000家商店的時尚企業 H&M也無法置身度外。 根據H&M最新財務報告顯示,3月1日至5月6日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了57%,全球商店有60%仍處於暫停營業,大約4月底才有些商店慢慢恢復營業,包括在德國460家商店中的360家已因應需求開始短時間營業。H&M在瑞典並無停業,但因應各地區的防疫措施及營業狀況,營業時間有彈性縮短。 執行長Helena Helmersson表示,現階段很難準確地預測未來幾個月的銷售狀況,因為不同市場情況所出現的問題也不同,他們已經處理許多問題,因此必須保持靈活並根據每個市場的發展情況採取行動,包括近日宣布將解僱瑞典員工約350名,這項解雇動作與疫情並沒有直接關係,屬於企業重整和數位化的計畫之一。但在斯德哥爾摩總公司約100名員工的合約將不延展,另外有800名派遣顧問也將結束工作,這部份則與疫情較有關聯。
A:資料來源 : 瑞典廣播電台 (Sverige Radio) 瑞典失業率在過去兩年均平穩維持在6.8%左右,近日受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瑞典失業率從去年4月的6.7%急遽上升到今年4月的8.3%。 到4月底登記失業總人數達約419,000人,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81,000人。但相較之下,5月第一個星期登記失業者共13,591人,人數已經較4月底少,目前總失業人數達427,298人。瑞典職業局(Swedish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指出,各產業的失業率都呈現上升,預計到暑假的失業率可能達11%。
A:資料來源 : 瑞典政府 (Regeringen) 有鑒COVID-19疫情仍未減緩,瑞典政府宣布更多相關補助給受影響的勞工和企業。 針對失業補助金,繼前一波補助1-100天後,自失業第101天起,計劃持續將補助上限從每日760瑞典克朗提高至每日1,000瑞典克朗,施行期間為2020年6月29日至2021年1月3日,預計總補助金額為11億瑞典克朗。 病假方面,維持前14天不需要醫生證明的規定到9月30日,預計總補助金額為11億瑞典克朗。第一波由政府補貼請病假員工的應扣額(karensavdrag)至5月31日,將延續至9月30日,每一次病假補貼也將從700瑞典克朗調升到804瑞典克朗,預計總補助金額為32億瑞典克朗。相關規定也將適用於個人公司(自僱人士),但1-14天的病假可每天領取804瑞典克朗,預計總補助金額為2.5億瑞典克朗。 對於企業負擔的病假津貼,由政府補貼4至7月,另外從8月到9月底,若雇主持續支付員工薪資,還會提高補貼額度,預計總補助金額為90億瑞典克朗。
A:資料來源 : 瑞典廣播電台 (Sverige Radio) 瑞典政府補助受COVID-19疫情影響的企業,但數家上市公司在此疫情期間仍分發股利給股東,因此負責提撥補助的瑞典經濟區域發展署(Swedish Agency for Economic and Regional Growth, Tillväxtverket;類我中小企業處)決定針對此類企業,追回補助金。 瑞典經濟區域發展署署長 Gunilla Nordlöf表示,依法有據可針對申請疫情補助但同時分紅給股東的公司,追回該等公司已取得的補助。原補助規定即為疫情補助金是提供因疫情致使公司營運困難的援助,如果可以分紅給股東表示該類公司沒有營運危機,所以沒有資格取得補助。 經濟區域發展署現正在研究,在補助期間哪些公司分發股利違反補助規定,計劃追回相關補助金。
A:詳附件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貝林時報於5月4日報導,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對戴口罩提出了要求。唯獨在丹麥和其他北歐國家不認同。 截至今天,該規則適用於西班牙和比利時:沒有人戴上口罩就不能搭公共交通工具。現在,超過一半的歐洲人口受到戴口罩要求限制,然而, 丹麥和北歐其他國家每星期也因戴口罩的問題上越來越孤立。捷克共和國是歐洲第一個引入要求民眾戴口罩的國家。自3月18日起,捷克人如果未在屋外佩戴口罩,將被罰款2500丹麥克朗。從那時起,許多歐洲國家開始效仿,十多個國家現在也引入了戴口罩要求。上週,德國所有州都提出市民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時必須戴口罩。從下週開始,法國人乘坐公共汽車和火車時還將戴口罩。英國廣播公司寫道,較大的學生必須在學校戴口罩。 目前尚不確定口罩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幫助減緩covid-19的傳播。許多國際研究(包括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的其他研究)表示,戴著口罩的感染者傳播的病毒顆粒比沒有戴著口罩的感染者傳播的病毒少。 德國衛生部門RKI強調,人們在無症狀時亦會攜帶和傳播病毒,這就是RKI建議每個人在許多人聚集的地方戴口罩的重要原因。WHO僅建議生病並表現出症狀的人以及與經評估患有covid-19的人一起工作的衛生專業人員使用口罩。 Brian Kristensen是丹麥國家血清研究所傳染病流行病學與預防和傳染衛生中心組的負責人,曾向媒體Videnskab.dk解釋我們不懷疑口罩在實驗室中的作用,但是我們沒有文件證明它們在公共空間中能起多大的作用,因此我們不建議使用它們。 因在此方面的科學知識非常有限, 瑞典公共衛生署的州流行病學家安德斯·特格內爾(Anders Tegnell)也不認為在瑞典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口罩可以起到作用。有研究表示,如果病得很重-戴上防護口罩來保護本身的本地環境。”他對SVT媒體說,:“瑞典的看法是, 如果您生病,就必須待在家裡,不要戴口罩出門。 ” 丹麥的一組研究人員發起了一項6,000名丹麥人參與佩戴口罩防疫實驗,該實驗可能有助於釐清丹麥人是否應該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 實驗方式為其中一半在出門時戴口罩,而另一半不戴著口罩。預計在五月份將獲得試驗結果,這將使人們更深入地了解口罩防禦病毒能力。
A:根據丹麥金融媒體Børsen於4月27日報導, 政府的危機資金可能使丹麥克朗在夏季動盪不安,屆時丹麥央行必將從國外獲取新貸款。 丹麥兩家銀行Danske Bank和Nordea的分析師認為,在丹麥公司可以使用美元或其他貨幣的貸款之前,必須先到丹麥央行將其兌換為克朗,但這會增加市場上的克朗數量,並且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會削弱克朗。 丹麥銀行高級分析師JensNærvigPedersen說 : 當沒有積極嘗試使用財政政策來影響貨幣政策進行操作時,這是無法避免的一個副作用,。 丹麥必須籌集至多4000億丹麥克朗丹麥克朗(DKK)以政府補助,銀行擔保以及遞延增值稅和稅款的形式提供緊急援助,根據Nordea的預測,這一數額的三分之一約為1300億丹麥克朗是通過所謂在國外籌集的短期商業票據貸款,以及同時從丹麥央行中央政府賬戶提取800億丹麥克朗。 Nordea首席分析師JanStørupNielsen說:“有趣的是,這兩個來源都增加了貨幣供應和淨部位,而淨部位增加則導致貨幣市場利率降低,這表明克朗匯率走弱。”他強調,這將具有與歐洲央行,瑞典央行和英格蘭銀行所使用的買回計劃相同的效果。在所謂的量化寬鬆計劃中,中央銀行“印製”用於在市場上購買債券的資金,從而使歐元區政府和公司的融資成本下降。 上週,政府同意從海外獲取了缺少的數十億資金-儘管丹麥央行行長拉爾斯·羅德(Lars Rohde)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在執行固定匯率政策時通過量化寬鬆計劃擴大克朗的數量是一個壞主意。央行係以通過外匯市場收購和改變利率來控制克朗匯率,R氏說:`傳統上我們沒有使用其他類型的干預市場,因為它可以使固定匯率政策發揮作用。'' 之前,央行和財政部已同意,只能使用美元等貸款來增強外匯儲款,並且只能通過政府發行丹麥克朗債券為國家運作提供資金。 “從歷史上看,我們處於需要在短時間內借入大量資金的情況,這意味著民眾無法工作,而不得不借入國外借款來賦予貨幣市場的流動性,這將進而影響丹麥克朗的利率和匯率之副作用。” 央行在克朗因新冠狀肺炎陷入危機時於今年在3月達到頂峰,當時該銀行買進650億克朗解救克朗匯率。 當全球市場動盪期間,將該行的丹麥克朗基準利率也由負0.75%提高至負0.6% 但是,目前尚不能確定暫時的融資需求是否會引發利率上升。 P氏說:“目前丹麥正面臨財政政策將影響克朗匯率,上一次央行介入支持克朗係匯率貶值至 7.4730時。 政府一方面將增加美元部位,而另一方面,不得不將其削減 。我們就必須視財政政策是否會削弱丹麥克朗之匯價,而迫使政府須提高利率來支撐克朗之匯價”。
A:根據丹麥金融媒體於5月3日報導, 新冠狀肺炎防疫因丹麥國內消毒酒精產量不足及民眾對消毒酒精得囤積市場亟需並未發佈銷售標準, 市面上出現許多容易引起過敏禍對人體有害之不合格的消毒酒精,於四月中丹麥環境保護局已經向兩家公司消毒酒精供應商開禁令,近日又有不合格的消毒酒精將必須下櫃及召回其產品。 丹麥環境保護局週四宣布,因疫情所需不合格商品將無法給予實質的保護, 她將加強對消毒酒精銷售的管控,以確保在商店不會出售危險產品。 丹麥環境保護局將透過的到經銷商進行實地訪問來完成。以下為召回清單: Hånddesinfektion PR.nr 4263343 fra virksomheden Nowocoat A/S DESI GEL. Hånd desinfektion 250 mL, Refil DESI GEL. Hånd desinfektion 250 mL, Spraygun DESI GEL. Hånd Desinfektion, Refil EcoCare Hand Sanitizer Bluestar Hånddesinfektion Bluestar Overflade- og Hånddesinfektion Hygicare Disinfectant for surfaces Hygicare disinfectant for Hands Norteq Håndsprit Bright Water Bright Water til hånddesinfektion Samsø ECA-vand til hånddesinfektion HENCO Bright Water til hånddesinfektion JustOrganic ApS ICM A /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