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及發展處(JPKE)統計資料顯示,該國本(2020)年1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較上(2019)年同期上升1.1%,亦較上(12)月微升0.6%。 1月份汶萊主要消費品價格漲幅較顯著者為雜項產品及服務(成長11.1%)、餐飲與旅館(上漲5.4%)、家具、家用設備及日用品維修(成長1.9%)、保健(上漲0.9%)、休閒與文化(上漲0.6%)、教育(上漲0.5%)、服裝與鞋類(成長0.3%)、非酒精飲料與食品(上漲0.3%)及通訊(上漲0.2%)。下跌之項目為交通(下跌2.4%)及房屋、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下跌1.6%)。 汶萊2019年消費者物價指數,較2018年下跌0.4%。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棕油局(MPOB)公佈資料顯示,本(2020)年4月份馬國棕油出口量為123萬6,438公噸,較本年3月增加4.38%;產量為165萬2,771公噸,增加18.28%;庫存量為204萬5,377,增加18.26%,創近4個月新高水準。 馬國2020年4月份,棕油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19萬9,452公噸)、荷蘭(13萬4,334公噸)、巴基斯坦(6萬1,970公噸)、土耳其(5萬6,329公噸)及義大利(4萬2,743公噸)。 馬國棕油協會(MPOA)指出,勞工不足問題將對馬國本年棕油產量造成重大衝擊,預期全年棕油產量可能下跌5%至10%。馬國市場憂慮棕油庫存量可能飆升至近300萬公噸水準,並對棕油價格帶來壓力,低價格和需求疲弱將對棕油生產商帶來負面衝擊。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依據馬來西亞統計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公布資料顯示,2020年3月份製造業銷售額為1,135億馬幣(約合261.6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3%,亦較上(2)月減少0.9%,主因交通設備減少7.4%、食品飲料及菸草產品減少5.9%及電子與電機產品減少5.7%。若以2020年1至3月份計算,製造業累積之銷售額為3,394.2億馬幣,較2019年同期增加2.2%。 在就業方面,馬國2020年3月份製造業雇員人數為225萬7,273人,較2019年同期增加1.2%,惟較上月微減0.9%。馬國2020年3月份製造業之薪資支出,總額為74.56億馬幣,較2019年同期增加1.8%,惟較上月減少2%。如以2020年1至3月份計算,製造業累積之薪資支出總額為227.28億馬幣,則較2019年同期增加3.4%。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部長阿茲敏(Azmin Ali)指出,馬國將於本(2020)年5月底推出一項短期經濟復甦計畫,以帶動經濟快速轉型。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影響所有經濟體並重創各項產業,導致大量供應鏈中斷,失業率飆升至歷史新高。 與其他全球經濟體一樣,馬國刻正竭盡全力面對該危機並已逐步實施緩解經濟的措施。馬國現已進入最新階段,實施「有條件行動管制措施」(conditional movement-control order),並開放大多數產業復工。在新常態環境下,馬國將確保經濟可永續發展。馬國將採取各項措施,包括透過馬國生產力機構(MPC)展開系列網絡研討會,專門為企業診斷及發展策略。這些策略包括重新思考、恢復和振興業務崗位。 馬國電子與電機產業受該病毒的衝擊最大,估計累計損失為 72.8億馬幣(約合16.78億美元),出口損失估計為291.2億馬幣(約合67.12億美元)。馬國電子與電機產業,包括國內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皆為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電子與電機產業為馬國的經濟支柱,繼續為馬國國內生產毛額的重要推手。2019年該產業為馬國GDP貢獻810億馬幣(約合186.7億美元),占全國GDP的5.8%;出口額更高達3,800億馬幣(約合875.88億美元)。 馬國政府刻正制定一個稱為6R的6個階段計畫,即解決(resolve)、保持彈性(resilience)、重啟(restart)、復甦(recovery)、振興(revitalize)及重組(reform) 以落實中長期經濟目標。在解決方面,採取全國行動管制措施以遏制該疫情;在保持彈性方面,馬國政府推出總額2,600億馬幣(約合599.29億美元)的紓困振興經濟配套,以確保國家經濟維持彈性;在重啟及復甦方面,現正逐漸重啟或重新開放經濟領域,該積極措施是合宜,且給予國家經濟正面的影響,使人民的就業得以保障,惟各領域須遵守標準作業程序;在振興與重組方面,則涉及明(2021)年財政預算案及「第12大馬計畫」(the 12th Malaysia Plan,2021至2025年)之相關計畫。 該疫情所帶來的危機,突顯馬國經濟須快速轉型並掌握新興趨勢。該疫情也突顯數位化的重要性,不僅提升生產力,亦可跨越地理障礙銜接同事、客戶與商業夥伴,甚至減少碳排放量。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1 自2/1至5/6,紐貨品全球出口總額170億紐元,相較2019年同期減少0.43%;進口總額145億紐元,衰退8.8%。 2 自2/1至5/6,紐貨品出口中國42億紐元,相較2019年同期減少6.6%;自中國進口27億紐元,衰退7.8%。 3 自4/30至5/6一週,紐貨品出口總額11.7億紐元,相較2019年同一週,減少8.0%;進口總額13.2億紐元,上升3.5%。 4 自4/30至5/6一週,紐貨品出口中國總額3.20億紐元,相較2019年同一週,減少9.6%;自中國進口總額2.61億紐元,大幅成長18.0%。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5)月15日晚刊報導稱,大阪府雖未被日本中央政府5月14日宣布解除「緊急事態宣言」的對象,惟該府自行推出「大阪模式」,訂定解除商家營業及停業標準;由於目前轄內新冠疫情已符合「解禁」標準,該府預定自5月16日零時起,分階段解除對企業的停業的要請。 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在5月14日晚間舉行記者會表示,在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的同時,亦盼能儘早回復企業商業活動。大阪府預定首波解除停業設施對象,包括劇場、電影院、表演場館、大學等教育設施、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購物中心,及符合一定條件的娛樂場所、運動設施及遊戲設施。 上述「大阪模式」的標準,即自5月8日開始連續7天符合三大要件,大阪府即可自行解除對業者暫停營業的要求。三大要件包括:(一)不明感染源的確診者人數少於10人,(二)PCR檢查者陽性率少於7%,以及(三)重症病床使用率少於60%。
A:新冠肺炎危機後,以色列的機場登機流程恐將需要更多時間,以國機場管理局表示,國家的任務是為出入境旅客找到一個醫療檢查平台藉此為旅客產生醫療簽證或個人醫療護照。近期看來,很可能要求旅客在航班起飛前的4小時要到機場,另外,只有乘客才得以進入出境航廈,在航廈的每個入口處,將對乘客進行體溫測量、不允許發燒的乘客進入,並通知發燒旅客將搭乘的航空公司,機場內強制佩戴口罩。 旅客必須事前在線上或在機場的機器(ticket-printing station)上取得登機證,機場的報到櫃台僅能進行托運行李作業,在護照檢查前和之後的安全檢查隊伍線上,每人均間隔2公尺距離,本古禮安機場(Ben Gurion Airport)的地面已為乘客標記距離。免稅店將逐步重新開放,並依據店面大小限制入場人數。地面清潔機器人將布署在機場各處。 12日以國機場管理局宣布禁止非以色列公民入境的禁令延長至5月30日,從國外返回的以色列公民需在家中或政府指定的隔離旅館進行自我隔離14天,第一航廈將保持關閉,僅開放第三航廈。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5)月15日晚刊報導稱,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頃在內閣會議露的記者會表示,下(6)月起將對部分地區民眾實施1萬人規模的新冠肺炎病毒抗體檢測。據悉,本次檢測將以確診者較多的東京及大阪府為主,亦將對罹患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較少的地區列入考量。 抗體檢測是通過採取少量的血調查在感染時免疫功能産生的抗體。簡易檢測試劑盒幾十分鐘就能出結果,不需要專業技師等。PCR檢測調查當前是否感染,而抗體檢測的是是否感染過新冠病毒。 抗體檢測係自少量血液內,測出染疫一段時間後體內產生的抗體的方法,能掌握包含已康復患者在內,過去多少人染疫的實際情況,有助於日本政府估算需要接種疫苗的人數,並可推算下次疫情爆發時可能有多少人感染。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5月15日 2020年第1季斯洛伐克電信營業額增加70萬歐元,達1億8,610萬歐元。 斯洛伐克電信2020年1月至3月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減少290萬歐元,達7,930萬歐元;其子公司Digi營業額減少20萬歐元,達970萬歐元。 2020年第1季斯洛伐克電信的手機客戶達240萬9,000人。
A:印度莫迪總理頃於本(5)月12日宣布總計20兆盧比(約2,700億美元),約當印度GDP 10%之經濟振興方案。印度財政部長Nirmala Sitharaman於本月13日就經濟振興方案針對企業,尤其是中小及微型企業(MSME)部分,公布具體內容及作法如次: 3兆盧比的企業流動資金借貸:針對未償貸金額在2.5億盧比以下及營收在10億盧比以內之企業,以本(2020)年2月29日止未償貸金額為標準,可以低率再額外申貸20%資金,業者無須提供擔保及抵押,由政府給予100%擔保,估計約有450萬家MSME受惠。 2,000億盧比的MSME次級貸款申辦:針對20萬家嚴重負債之MSME,政府提供400億盧比信保基金,銀行應按企業出資人的資本額15%提供次級貸款申辦,申辦上限為750萬盧比。 5,000億盧比的MSME組合基金挹資:政府將先成立1,000億盧比的組合基金,再透過子母基金的方式操作投資,估計將可創造5,000億盧比的資金協助MSME籌資。 MSME分類的新標準:不論製造業或服務業,新的企業分類標準將以相同的投資額及營收為依據,一體適用以利政府掌握企業營運狀況。新微中小企業分類: 1.微型:投資金額低於1,000萬盧比或營業額低於5,000萬盧比。 2.小型:投資金額低於1億盧比或營業額低於5億盧比。 3.中型:投資金額低於2億盧比或營業額低於10億盧比。(1美元約75盧比)。 其他MSME相關措施:為解決防疫期間無法辦理貿易展覽的問題,政府將協助MSME設立線上商展(e-market),另政府及公營事業積欠MSME的應付帳款將於45日內繳付。 禁止外國業者參與20億盧比以下的印度政府標案:為協助印度企業銷售商品及服務,擴大內需,印度政府將禁止外國業者參與20億盧比以下的政府標案。 減輕企業及員工的社會保險公積金(EPF)負擔:印度政府將自本年6月至8月替雇主及勞工分別支付12%的EPF,避免保險中斷,係延長自本年3月至5月實施的救濟措施,估計將花費250億盧比,使約722.2萬名勞工受惠。 降低企業及員工的EPF提撥比:針對所有參加EPF的企業,印度政府將自本年6月至8月將薪資提撥比自12%調降至10%,使企業每月可多出約225億盧比的流動資金。 3,000億盧比的金融機構貸放資金:印度政府將針對非銀行金融公司(NBFC)、購屋貸款公司(HFC)及其他微型金融機構(MFI)的貸放業務成立3,000億盧比的特別流動資金計畫(Special Liquidity Scheme),由央行RBI核貸,並由政府100%擔保。 4,500億盧比的金融業者局部債務擔保計畫:現行的局部債務擔保計畫將升級(Partial Credit Guarantee Scheme 2.0)並適用於NBFC、HFC及MFI,政府將針對公股銀行的損賠提供20%主權擔保。 9,000億盧比的配電公司(DISCOM)的資金挹注:政府將挹注此項資金協助DISCOM向發電及轉電公司支付到期款項,另政府公營事業及發電公司(GENCO)將提供DISCOM折扣,將其反饋給終端消費者。 工程承包商紓困:印度鐵道、交通部及公共事業局等中央單位將給予工程承包商6個月的完工寬限期,包括EPC統包或其他特許工程項目。 不動產建設紓困:印度中央建議地方政府援引不動產規範暨發展法(Real Estate 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 Act, RERA)中的不可抗力條款,針對目前所有已申請在案的開發案給予6個月的註冊及完工寬限期,各州亦得視狀況再予以3個月的額外寬限。 企業減稅:針對慈善事業基金、非法人企業、專利或合夥或有限責任合夥之專業事業、合作機構等的所得稅退稅將立即發放。 稅務相關措施:至(2020-21)本財政年底(2021年3月31日)為止,所有國人的非薪資收入之就源扣繳稅(TDS)率、就源徵稅(TCS)率將自原先稅率調降25%,可使企業多出5,000億盧比的流動資金;應於本財政年度完成的所得稅申退期限延長至10月31日;另為降低訴訟案件,凡是適用直接稅計畫(Vivad Se Vishwas)的滯納稅款繳交期限延長至12月31日,期限內繳交無須支付額外利息或罰款。
A:為刺激受新冠病毒疫情衝擊的國內經濟,印度莫迪總理在與地方各州政府研商後,於本(5)月12日對全國人民演說中,宣布總計20兆盧比(約2,700億美元),約當印度GDP 10%的經濟振興方案,並宣布將針對土地、勞工、流動資金及法規等方面進行一連串新的改革,加速當地製造,以利將印度打造成自給自足(self-reliant)同時又能成為全球供應鏈重要一環的國家,並吸引國際企業自中國大陸轉移至印度布局。 印度自本(2020)年3月25日實施全國性封城停工之防疫措施,續於4月14日及5月3日再度延長,目前的第3階段將於5月17日屆期,莫迪總理也於上述演說中表示,封城措施將於5月18日起再度延長,政府擬於近日宣布詳細的規範及開放經濟活動的規畫,並由印度財政部長Nirmala Sitharaman就20兆盧比經濟振興方案公佈具體內容及作法。 莫迪總理續指出,20兆盧比方案其實包括印度央行RBI之前宣布的約印度GDP 3.2%的援助方案,以及Sitharaman財長於3月26日宣布的1.7兆盧比(約GDP 0.8%)緊急民生救濟方案,新方案將擴大照顧跨州移工及受疫情衝擊的弱勢族群的生計,同時兼顧家庭手工業、中小暨微型企業(MSME)、中產階級、製造業及其他行業。 莫迪總理指出,印度經濟復甦不在持續往前走(incremental steps),應定位為進行質與量的經濟大躍進(quantum jump),此為打造印度成為自給自足的國家所需的5個要件之一,其他要件包括基礎建設、科技及現代化、有力的人口結構、能滿足國家經濟成長需求的在地供應鏈。渠認為發展在地供應鏈、製造、產品及市場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降低對他國產品的依賴同時提高國際競爭力,例如發展國際品牌有助於提升競爭力,國際品牌亦起源於本國的在地品牌逐漸發展及增加在地化之競爭力。此次疫情或許能成為國內產業往此方向發展的轉機,政府也盼此次的振興方案能有助產業提升生產效率及品質。 若以印度政府提出的20兆盧比(約占GDP 10%)經濟振興方案的規模來看,高於2008至2009年全融危機時提出占GDP 4%之振興經濟方案;與全球規模比較,除美國(占其GDP 11%)及德國(10.7%)的振興經濟方案外,印度振興方案在GDP的占比皆高於法國(9.7%)、澳洲(9.7%)及巴西(3.5%)。
A: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加上印度政府的防疫封城與停工措施,使印度出口貿易在本年3月出現前所未有的負成長34.57%衰退,出口金額下滑至214.1億美元,印度出口業者面臨挑戰如次: 出口運送成本高漲: 1.印度INI Farms表示,該企業有85%營業收入來自出口,封城已造成農作收成缺乏專職勞工,加上運費一再高漲,增加成本,公司需短期歇業以減少持續虧損。據業界估計,目前印度至歐美的空運費已劇升200至300%,海運費則有50至100%的漲幅。 2.物流業者Hellmann Worldwide Logistics指出,疫情使國際供需市場機制失調,更使國際及印度供應鏈業者成本上揚,其中以物流成本最為明顯,因為國際航班大多停飛,僅有少部分必需品的運送不受影響。若詳細檢視物流影響層面,缺工、各州跨境移動停擺、貨櫃集散站及機場運作遲緩、運輸線因貨運需求遽減而空轉、各州放寬封城及復工的措施不一等各層面問題,可了解對生產、配送乃至於消費端的整個供應鏈的全面影響。 封城停工後,復工之不確定性,影響出口接單及交貨: 1.印度服飾及手工品出口商Amtex Industries表示,服飾等產業有其季節性,業者若無法趕在特定日期前復工,勢必會錯過當年度的出貨及銷售季,損失難以估計。惟復工之不確定性,使出口交貨可能受到延誤。 2.印度地毯出口拓銷理事會(Carpet Export Promotion Council, CEPC)則表示,地方政府尚未允許業者復工,最快要到6月底或7月才有望加速生產,並以8月出貨及9至10月送抵美國市場為目標。惟仍視未來復工情形而定,否則出口訂單將面臨被取消問題。 物流不順暢影響出口: 1.印度出口商聯合會(Federation of Indian Export Organizations, FIEO)理事長Ajay Sahai,製造業復工尚不理想,使大量載滿原物料或中間財的貨櫃堆積港口及及貨櫃集散站,進口業者不願提貨增加倉儲成本,可能需待封城停工措施完全解除之後,港口方可恢復正常之運作。 2.物流業者Hellmann Worldwide Logistics也指出,貨櫃堆積影響港口運作,除顯示製造業復工不理想,也影響產品出口效率,例如印度南部的清奈港口運作尚未恢復外,缺乏搬運人力及司機更使物流運作困難。 恢復出口正常運作仍充滿變數:物流業者Hellmann Worldwide Logistics及Pickrr.com均認為,即便封城停工措施完全解除,企業生態系也需要90至120天才能回歸正軌。預期印度出口貿易本年第4季方可能回到正軌;此外,諸多變數仍有待觀察,例如歐美市場需求面、國內移工回流上工、運輸成本下降、國際航班及國內運輸恢復開放等,將決定印度恢復出口之時間及程度。Hellmann Worldwide Logistics建議,印度出口業者將需研擬完善的成本精算方案,必須在面對國際買主下單砍價時保持營運所需的利潤空間。若為創造出口量,刻意壓低出口價,將損及其商業利益,為出口業者不樂見之情形。
A:據媒體報導,由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阿國政府宣布自2020年3月20日起實施全國強制居家隔離,已造成觀光業及旅館業等相關影響如下: (一)觀光業:阿國觀光公會會長Aldo Elias表示,觀光產業在阿共計提供110萬個工作機會,全國計有5000家旅行社及17,000家旅館,為阿國重要產業之一,惟受疫情嚴重衝擊,旅行社有接不完要求取消、退票或重新規劃航班之顧客電話(仍不含未來7月出國行程規劃),但確是零銷售之狀況,旅館業亦也面臨零住房之問題,預估將造成20萬人或更多之失業。由於阿國已連續2年經濟衰退,儘管未來結束居家隔離恢復上班及經濟活動正常後,人們仍將節省旅遊支出,E會長對觀光業未來復甦持憂心看法。 (二)旅館業:阿國觀光旅館協會會長Roberto Amengual表示,疫情對阿國旅館業衝擊很大,目前已有200家因無住房收入而關門,盼政府儘快落實相關緊急措施,以免造成逾15,000人失業。另由於旅館業未來復甦時間較慢,A會長亦盼政府協助提供無息貸款。 (三)連鎖加盟業:阿國品牌暨連鎖加盟業協會會長Susana Perrottas表示,受強制居家隔離影響,使70%連鎖加盟業未能營業;另少數10%有營業,但平均銷售下滑55%,僅超市呈30%成長;其餘20%則透過電子商務方式,並提供送貨到府服務,惟銷售亦大減50%至85%。 (四)工業:阿國全國工業總會會長Miguel Acevedo表示,受強制居家隔離影響,全國僅有少數20%相關物流及民生物資等工廠營業,目前企業支付3-4月員工薪資應無問題,惟倘上述隔離期間仍須延長,則企業恐面臨支付困難。A會長續表示,阿國經濟歷經二年衰退後,原預估本年觸底後,即將復甦及成長,惟又遇到COVID-19疫情衝擊。
A:依據阿國全國工業總會(UIA)公布之調查報告顯示,阿國為防止COVID-19疫情傳播,自3月20日起即採全國強制居家隔離,除少數政府允許可營業行業外,多數企業無法正常經濟活動,已造成87%企業表示有困難支付員工薪資,其中64%表示無法支付及23%公司表示僅能支付半薪,且難獲得銀行貸款解決上述問題。另72%企業表示受隔離措施影響銷售下降60%。UIA盼政府能儘快落實日前已公布之中小企業紓困措施,以利企業能走出疫情衝擊困境,否則將有多數企業面臨關門之結果。
A:據媒體報導,阿國經長Martin Guzman表示,日前國際貨幣基金(IMF)已表示阿國需其私有債權人減免債務,使其恢復債務可持續性。鑒於阿國債務為不可持續,倘在此狀況下強行償還債務,將造成更大的負擔及上百萬貧窮及失業人口,經考量上述因素,提出可償還之債務重整方案,包括分別減免債務本金5.4%(36億美元)及利息62%(379億美元)和提供3年償還寬限期(2020年至2022年),即至2023年起阿國才有償債能力,上述方案正式提出後有20天效期,相信私有債權人有足夠時間可做出最終決定。
A: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報告,受COVID-19疫情大流行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將由成長3%大幅下修至負成長3%;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的經濟亦將衰退5.2%,其中南美洲部分皆呈現負成長,分別為巴西(-5.3%)、智利(-4.5%)、哥倫比亞(-2.4%)、玻利維亞(-2.9%)、阿根廷(-5.7%)及委內瑞拉(-15%)。另依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公布資料,2020年3月份通貨膨脹為3.3%,累計近12月高達48.4%。
A:依據阿國中小企業天文台基金會(FOP)於2020年4月2日至6日針對此間中小企業進行線上問卷調查報告顯示,上述全國強制居家隔離措施期間,造成僅10%公司維持正常營業;36%為部分營業及54%企業為停業狀態。另就企業能否支付本年4月固定支出及薪資,16%公司表示有信心可支付;55%公司表示需藉由政府相關補助才能支付;24%公司表示即使有政府補助亦無力支付,其餘5%企業則表示,將考慮直接關閉公司,並估計上述隔離措施造成每日約1.15億美元經濟損失。另對阿國政府所提供相關因應疫情紓困措施部分,受訪企業表示較直接受惠為可延長社保費繳納期限或減免,至於對中小企業貸款及補貼薪資等措施,則擔憂阿國費時之官僚行政申請程序,能否即時取得表達較保留態度。
A:鑒於阿國面臨COVID-19疫情大流行及與債權人債務重組協商等問題,國際債信評比公司穆迪(Moody's)於2020年4月5日調降阿國信用評級,表示前景為負面,並增加違約的可能性;另長期外幣評等由CAA2降為CA,並稱主權債權人“可能”會有“重大損失”。另阿國政府為避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擴大,宣布自本年3月20日起全國強制居家隔離,據其經濟學家表示,上述隔離措施帶來之經濟損失為每日5至10億美元,並將增加其本年GDP呈負成長介於2%至3%間(原未考量COVID-19疫情因素為負成長1.5%)。
A:依據阿國國家統計局(INDEC)最新公布報告指出,2020年3月工業生產指數(IPI)與去年同期相較衰退16.8%,建築相關綜合指數(ISAC)衰退46.8%,而上述生產數據大幅衰退主因之一,為阿國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傳播,自3月20日起而實施強制居家隔離,造成多數行業無法正常生產所致。 在工業方面,主要跌幅較大產業分別為家用電器和儀器(-39.9%)、紡織品(-35.4%)、汽車工業(34%)、非金屬礦產(- 32.9%)及跌幅最少為食品及飲料(-2.6%)。在建築業方面,跌幅最大為瀝青(-74.6%)、加工混凝土(-68%)、建築用鋼筋(-61.1%)、建築用油漆(-54%),花崗岩(-50.2%)及水泥(-46.5%)。
A:阿國政府業於4月17日向私有債權人提出之公共債務重整方案,包含減免債務本金5.4%(36億美元)及利息62%(379億美元)和提供3年償還寬限期(2020年至2022年)。惟此方案於2020年5月4日獲三個私有債權人團體表示拒絕接受上述方案之聲明後,阿國財政部於同日以簡短新聞稿對此表達失望,並盼上述債權人能瞭解,特別在發生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危機後,阿國不可能償還更多債務,且阿國所提出之債務持續性分析報告亦與國際貨幣基金(IMF)一致,倘私有債權人對此有不同看法,亦可提供具體建議,阿方願就此與渠等協商以達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