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媒體報導,阿國總統Alberto Fernanadez於2020年5月15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業已由其研究人員成功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快速檢測試劑「NEOKIT-COVID-19」,可於2小時內獲得結果,其靈敏度與目前的PCR(核酸檢測)技術相似,已獲阿國藥品、食品暨醫療科技管理總局(ANMAT)核准,將於未來10天內即可生產10,000個,並在短期間內於每星期達到10萬個之產量,這將有利阿國對COVID-19疫情之控制。

A:據媒體報導,阿國總統Alberto Fernandez於2020年5月14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為防止COVID-19疫情擴大傳播,自2020年3月20日實施居家隔離措施,造成相關經濟活動衝擊,爰將於未來幾個月內投資阿幣290億披索(約4.16億美元),進行社會住宅建設計畫(含5,000個新屋興建及42,900個舊宅翻新工程),除將於2020年至2021年之間創造75萬直接及間接工作機會外,並可解決全國住房短缺問題。

A:阿根廷政府公報2020年4月17日刊載生產部第171/2020號決議如下: (一)阿根廷生產部即日起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電熨斗產品,惟經由管路外接蒸氣產生器之燙斗產品除外(即南方共市稅則號列8516.40.00)展開反傾銷落日複查。 (二)本案在調查期間將維持阿根廷前經濟暨公共財政部2015年4月15日第244/2015號決議判定之反傾銷稅,至本次複查結束為止。 (三) 本案利害關係人可至生產部工業、經濟知識及對外貿易總署(地址: Avenida Presidente Julio Argentino Roca No. 651, Piso 6, Sector 621, C.A.B.A.) )索取及填復問卷,並可自本決議公告2日後至阿國對外貿易委員會提供之網址(www.argentina.gob.ar/cnce/cuestionarios),索取相關問卷資料,或前往該委員會(地址: Avenida Paseo Colon No. 275, Piso 7, Mesa de Entradas, C.A.B.A.)索取資料。 (四) 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  

A:阿根廷政府公報2020年4月17日刊載生產部第167/2020號決議如下: (一)阿根廷生產部即日起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非自吸式離心電泵(流量介於100L/min至1000L/min間,且發動機功率介於0.1875KW(0.25HP)至5.625KW(7.5HP)間(即南方共市稅則號列8413.70.80及8413.70.90)展開反傾銷落日複查。 (二)本案在調查期間將維持阿根廷前經濟暨公共財政部2015年4月15日第243/2015號決議判定之反傾銷稅,至本次複查結束為止。 (三) 本案利害關係人可至生產部工業、經濟知識及對外貿易總署(地址: Avenida Presidente Julio Argentino Roca No. 651, Piso 6, Sector 621, C.A.B.A.) )索取及填復問卷,並可自本決議公告2日後至阿國對外貿易委員會提供之網址(www.argentina.gob.ar/cnce/cuestionarios),索取相關問卷資料,或前往該委員會(地址: Avenida Paseo Colon No. 275, Piso 7, Mesa de Entradas, C.A.B.A.)索取資料。 (四) 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

A:阿根廷政府公報2020年4月17日刊載生產部第167/2020號決議如下: (一)阿根廷生產部即日起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非自吸式離心電泵(流量介於100L/min至1000L/min間,且發動機功率介於0.1875KW(0.25HP)至5.625KW(7.5HP)間(即南方共市稅則號列8413.70.80及8413.70.90)展開反傾銷落日複查。 (二)本案在調查期間將維持阿根廷前經濟暨公共財政部2015年4月15日第243/2015號決議判定之反傾銷稅,至本次複查結束為止。 (三) 本案利害關係人可至生產部工業、經濟知識及對外貿易總署(地址: Avenida Presidente Julio Argentino Roca No. 651, Piso 6, Sector 621, C.A.B.A.) )索取及填復問卷,並可自本決議公告2日後至阿國對外貿易委員會提供之網址(www.argentina.gob.ar/cnce/cuestionarios),索取相關問卷資料,或前往該委員會(地址: Avenida Paseo Colon No. 275, Piso 7, Mesa de Entradas, C.A.B.A.)索取資料。 (四) 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

A:新加坡航空公司(SIA)本年5月14日發表業績,由於受到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和油價大跌,該集團2019/20財年(截至本年3月底)第4季淨虧損高達7億3,240萬星元,創歷來最高季度虧損,亦造成已有48年歷史的 SIA首度蒙受全財年淨虧損。據統計,SIA 2019/20財年淨虧2億1,200萬星元,2018/19財年則取得6億8,300萬星元淨利。 SIA指出,國際航空旅行在未來數月的復甦情形,取決於邊境管控與旅遊限制放寬程度,由於目前尚無跡象顯示疫情減緩,因此不清楚復甦的時間。 由於SIA無國內航線市場,因此受各國邊境管控和旅遊限制的打擊更大,加上油價在此期間大跌66%,導致SIA過度對沖2020/21財年燃油需求,因此第4季須認列7.1億星元之虧損。 SIA預估2020/21財年第1季營運現金流仍將為負數,燃油價格短期內將繼續疲軟,因此預料仍將面對燃油對沖虧損。 SIA日前已宣布繼續削減成本,措施包括管理階層減薪,並將協商調整飛機交付日期。SIA亦將致力提升貨運服務,甚至改裝客機以輔助貨運服務。不過,市場分析師仍預估,2020/21財年SIA虧損將擴大至近10億星元。

A: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本年5月13日接受媒體專訪表示,供應鏈布局轉變並非「零和遊戲」,疫情下的新趨勢可能為東南亞經濟體帶來更多機會,也促使中國這個傳統供應鏈樞紐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東南亞和中國經濟有機會進一步整合,共同構建更強韌的新供應鏈網路。 新冠疫情暴發前,一些跨國企業就開始部署更多元化的生產基地,這主要是受科技發展、地緣政治局勢和稅收等三大要素驅使。近年來中美兩國摩擦增加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也促使企業透過遷移生產線減少政治壓力。 全球供應鏈新布局將為新加坡和中國攜手開拓第三國商機創造更好的環境,有望促成兩國在其他國家設立工業園區,並帶來更多合作機會。 陳部長亦指出,新加坡供應鏈在新冠疫情暴發後面臨四大外部挑戰,包括供應國因停工導致產量降低、當地供應鏈及物流受阻、供應國政府在國內政治壓力下限制物資出口,以及國際貨運航線減少。 星國政府將通過多元化供應來源、加強物資儲備、簽訂長期供應合約等管道保障新加坡物資供應,其亦致力於與志同道合的國家攜手維護國際貿易體系穩定。疫情暴發以來,新加坡貿工部已經和紐西蘭、澳洲、中國和韓國等國家簽署合作備忘錄或發表聯合聲明,維護雙邊和多邊貿易與供應鏈的流通。

A:新加坡律政部本(2020)年5月13日發表新聞稿表示,若是買家或房屋發展商因新冠病毒疫情無法履行房屋選購權書(Option To Purchase, OTP)、買賣協議或購屋協議(向新加坡建屋局購買房屋之協議)的合約責任(例如無法按時支付款項),可暫時免於面對法律行動。另單方面增加收費的其他法律行動,例如發展商堅持收取額外利息或延遲付款費等,亦將被禁止。 上述法令係本年4月20日起生效的新冠病毒(臨時措施)法令的附屬立法,為期6個月,即日起生效。惟相關合約須於本年3月25日前簽訂,合約履行期限應在本年2月1日或之後。 新加坡律政部籲請買家必要時先向發展商要求延長付款期限。若雙方無法達成共識,買家可對發展商提出援助通知(Notification for Relief),以享有法令的援助;若發展商因疫情而無法履行合約責任,亦可發出援助通知。

A:2020年5月14日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平均將減少860萬桶/日,減幅較前次預測值增加69萬桶/日;另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擴散,5月底全球約28億人處於封鎖狀態,較4月的40億人減少。   IEA表示若干歐洲國家、美國及中國大陸移動優於預期(stronger-than-expected mobility),可望帶動原油需求增加,惟經濟活動仍係漸進且脆弱的復甦(gradual but fragile recovery)。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及其盟國(簡稱OPEC+)自5月起減產970萬桶/日,以美國和加拿大為首的非OPEC+產油國產量亦較年初減少300萬桶/日。IEA預測到2020年底,美國將成為供給減少的最大單一貢獻者,供給量減少280萬桶/日。   沙烏地宣佈額外減產100萬桶/日、科威特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跟進,將減產180萬桶/日,惟IEA認為仍不夠達成市場供需均衡。IEA署長Fatih Birol指出經濟復甦出現早期跡象,但談均衡仍過早。倘COVID-19未再復發且各國切實遵守減產,2020年上半年970萬桶/日庫存增加量,約550萬桶/日可在下半年消化完。

A: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報導,擁有3,000億美元資產的沙烏地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利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逢低買進世界知名公司股權,金額達77億美元,PIF投資公司包括波音、臉書、迪士尼、Marriott、星巴克、花旗銀行與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以及英國石油公司(BP)、法國道達爾(Total)與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等,預期前述公司股票在疫情趨緩後,價格將快速回升。   目前PIF在美國股市投資24家公司股票,金額約100億美元。PIF最大的單一投資係叫車服務Uber,金額為20億美元;另PIF購買英國石油公司(BP)近3,400萬股股票,金額為8.27億美元;再其次係投資波音公司7.13億美元、臉書與花旗銀行各約5.21億美元。   Arab News分析PIF新投資組合包括旅遊、娛樂及旅宿業,譬如投資連鎖旅館Marriott、線上旅遊公司booking.com以及娛樂公司Live Nation;另PIF亦投資Cisco、Qualcomm及Broadcom等科技公司以及瑞輝製藥(Pfizer)。   Nomura資產公司(Nomura Asset Management)中東區執行長Tarek Fadlallah表示,PIF針對有潛力及長期利潤的公司進行長期投資,對沙國人民有利且有助帶動經濟成長。

A:2020年5月16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沙烏地境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達5萬2,016例,當日新增2,840例,創單日新增紀錄。   健康部發言人Dr. Mohammed Al-Abd Al-Aly表示,5月16日新增病例中,以國籍來看,34%係沙烏地籍、66%係外國籍;以性別來看,64%係男性、36%係女性;以年齡來看,87%係一般成年人、9%係兒童、4%係超過65歲老年人。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沙烏地利用聚合酶鏈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針對超過57萬人進行普篩,造成確診人數劇增情況。

A:金融服務公司Mastercard研究報告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使免觸碰科技(contactless technology)成為較安全付款方式,該公司研究報告重要發現摘要如下:   1.65%沙烏地消費者偏好使用免觸碰科技(touch-free)付款,主要係安全、快速及乾淨等3個理由。 2.COVID-19疫情使沙烏地消費者在線上購物,81%沙國消費者表示疫情緩和後,將持續使用免觸碰付款方式。 3.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封鎖及在家工作成為新常態,e化禮物卡(e-gift card)逐漸受到消費者歡迎。   Mastercard沙烏地暨巴林公司總經理J.K.Khalil表示,沙烏地中央銀行(Saudi Arabian Monetary Authority, SAMA)放寬卡片付款限額以及所有本地銀行轉帳(local bank transfer)免收手續費,有助免觸碰科技發展。   數位禮物卡公司YouGotaGift執行長Husain Makiya表示,該公司線上搜尋(online search)次數較2019年增加80%,且2020年3-4月更較2月增加35%。為因應免觸碰科技潮流,YouGotaGift公司近來推出若干商品:(1)照護卡(Care Card)可提供雜貨、藥品、食物及手機儲值等服務;(2)齋戒月卡(Ramadan Card)讓持卡人輕易地捐款給需要幫助的個人或家庭。

A: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智利披索5月14日收盤滙率為1美元兌換821.3智利披索(5月迄今下跌14.5智利披索),智利披索為本月升值幅度最大的新興貨幣,並在全球所有貨幣中排名第7。 智利披索升值主要是由於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智利退休基金管理公司(AFP)拋售美元以及銅價上漲。惟部分專家認為在COVID-19新情勢下智利披索將看貶。

A: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智利南美航空(Latam)於5月15日宣布,面對COVID-19大流行,航空業正面臨經濟危機,該航空公司不得不解僱部分員工,總共將解僱在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及秘魯的1,400多名員工。 Latam航空在COVID-19大流行前每天提供1400次航班,飛往26個國家/地區145個目的地,但自4月初以來,由於一些國家關閉邊境且需求大減,已暫停95%的運營。目前僅在智利和巴西營運部分國內航班,並在聖地牙哥和邁阿密之間維持每周6班航班,在聖保羅和邁阿密之間維持每周3班航班。

A: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智利勞工部公布4月份共收到238,115封解僱函,比去年4月增加11%,其中首都區、Antofagasta和Biobio地區解僱數量最多。但勞工部長強調此數據較今年3月份減少6萬封解僱函。 受裁員影響的主要經濟活動是運輸和倉儲、建築以及行政和支援服務活動。解僱函以大型公司最多(共142,844封,增加8.8%),但中小型公司增加幅度最大(中型公司增加14.2%,小型公司增加10.2%),僅微型企業解僱數些微減少(-0.2%)。提出解僱主要原因是合約到期(35.0%),其次是公司需求(27.7%)。 勞工部長另表示,截至5月8日,共有459,155名勞工受「就業保護法」保護。

A: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COVID-19大流行衝擊全球經濟,估計今年智利葡萄酒出口將下降20%。 智利葡萄酒協會商業部門經理Angélica Valenzuel表示,估計到2020年智利葡萄酒出口銷售將下降20%,主要是由於大量的展覽會被取消以及酒吧和餐館關閉。 智利所產葡萄酒76%供出口,主要出口到中國、巴西和美國,另也出口到歐洲和日本等國。依據該協會統計,3月份智利瓶裝葡萄酒出口370萬箱,價值9,810萬美元,出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8.4%,出口值減少13.6%。平均價格下跌5.7%,至每箱26.5美元。

A:柬埔寨積極與各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0年5月1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由於COVID-19疫情爆發,為遏止病毒擴散,許多國家採取謹慎措施,包括避免旅行與大規模集會,因此柬埔寨商務部以召開視訊會議方式,推動FTA談判進程。   柬國商務部日前表示,柬政府正在尋求俄羅斯的支持,以推動柬埔寨-歐亞經濟聯盟(EAEU)自由貿易協定,並擴大柬埔寨與該聯盟之間的貿易量及經濟合作。該部續表示,柬埔寨將在7月透過視訊會議,與歐洲經濟委員會(EEC)舉行第3次談判會議。查EAEU擁有1.83億人口,GDP總計約5兆美元。歐亞經濟聯盟有5個成員國:俄羅斯、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及吉爾吉斯。   柬埔寨商務部已授權不同的工作小組,負責與每個潛在的合作夥伴進行貿易談判。商務部長潘索拉每周三舉行內部會議,審查各工作小組的進展情況。目前柬中FTA進展順利,而柬韓FTA的討論正在取得成果。整體而言,自由貿易協定帶來的經濟整合將穩健地打開更多市場大門,而不像過去僅靠某些國家或集團單方面給予貿易優惠,柬國雖短期受益卻也可能單方面隨時撤銷。   柬埔寨商務部表示,以俄羅斯為首的龐大自由貿易集團-EAEU正與柬埔寨、南韓、中國大陸以及東協等國推動自由貿易協定,而此談判截至目前尚未遭受任何挫折。

A:資料來源:越南經濟報網站,2020年5月11日        據越南農業暨農村部農產市場發展暨加工局統計資料,越南2020年4月份稻米出口數量及金額分別為40萬公噸及1億8,500萬美元,累計2020年1至4月稻米出口數量及金額分別為192萬公噸及8億8,600萬美元,出口數量與金額分別較2019年同期下降7.9%及0.5%。    另據美國農業部最新預估,2020年全球稻米產量約達4億9,610萬公噸,較2019年減少0.6%,全球稻米食用量約4億9,020萬公噸,較2019年增加0.9%。    依據越南農業暨農村發展部估算,2020年越南稻穀產量約達4,350萬公噸,若扣除2,996萬公噸供國內食用及庫存之稻穀,越南可供出口稻穀尚餘1,350萬公噸,相當650萬公噸至670萬公噸稻米。

A: 據日本內閣府本(5)月18日公布之2020年1-3月國內總生産(GDP)速報值顯示,扣除物價變動影響的實際季節調整因素,較上年同期衰退3.4%,連續兩季呈現負成長;主要係因新冠肺炎疫情感染擴散,企業暫停營業及民眾自肅避免外出等,導致個人消費、出口及訪日觀光旅客遽減,造成貿易活動出現停滯的現象。 以項目別來看,佔整體GDP一半以上之個人消費下滑0.7%,民間設備投資減少0.5%,住宅投資下降4.5%,公共投資減少0.4%等,主要項目均呈現負成長。另,1~3月出口亦衰退6.0%,係2011年第二季以來的最大減幅。 日本第一季 GDP衰退幅度並未如預期中來的糟,主要是個人消費及設備投資的減幅不大;惟日本內閣府幹部認為2020年4-6月GDP亦恐難避免嚴重下挫,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衝擊,民間機構預測日本 4-6 月 GDP大幅衰退20%左右,恐創二次大戰以來最糟表現。

A:根據馬來西亞美國商會 (Amcham)頃發布的調查顯示,該商會於本(2020)年4月17至24日(即馬國政府第三階段全國行動管制措施)對114家美資企業(約一半為電子與電機及半導體產業)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及全國行動管制措施對美資企業影響的調查顯示,在該管制措施期間,美資企業蒙受沉重財務衝擊,約82%的企業遭受重大營運損失,三分之一的企業因商業活動受限制,每兩周蒙受逾1,000萬馬幣(約合230.68萬美元)的損失。約16%投資額龐大的跨國企業表示,自該管制措施實施以來,在馬國的累積虧損已逾5億馬幣(約合1,153萬美元)。   該調查報告另稱,為減輕該病毒影響的短期解決方案,大多數受訪的美資企業考慮透過削減成本措施以及調整長期業務策略,同時制定新的標準作業程式,以保障員工在危機期間的安全和福祉。儘管面臨這些挑戰,絕大多數雇主仍能避免裁員或實行強制性無薪休假。一半的受訪者預期於本年期間減少在馬國的投資。許多企業也刻正採取措施改變其供應鏈策略,例如採購線的移動或測試和組裝業務的轉移,以確保未來業務的發展。   該報告另顯示,約80%的美資企業刻正重新評估其供應鏈策略,並可能對馬國以外的地區進行業務地域多元化發展。41%的供應商在供應鏈不確定的情況下,取消或延遲投資決策。該疫情和管制措施期間加速了工作型態的改變,早在疫情之前,67%的受訪者未有遠端工作雇員,但為了因應新常態,大多數企業選擇投資於遠程工作設施以及網路安全。居家辦公也成為一種新的業務常態,只有14%的企業認為,該管制措施解除後,全部員工會如常回到辦公室工作。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