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瑞士助聽器公司Sonova發布之新聞稿指出,該公司2019年第一季銷售業績成長5.6%,金額約為29億瑞郎,稅前利潤金額為5.94億瑞郎,成長4.5%,淨利潤為4.90億瑞郎,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增加2千930萬瑞郎。該公司執行長 Mr. Arnd Kaldowski表示,該公司在2020年業績因受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將影響其銷售量及利潤。   資料來源: Aargau Zeitung報 日期: 2020年5月20日

A:依據瑞士能源基金會(Schweizerische Energie Stiftung,SES)發布研究報導,瑞士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方面排名落後。該會以瑞士與28個歐盟國家相比較,瑞士排名為第24名,僅領先捷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及拉托維亞;僅4.2%的電力來自太陽能及風力發電,丹麥則超過50%,德國為33%。該會表示,為落實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瑞士聯邦政府必須大幅改善其能源法案及開放瑞士電力市場,吸引外國投資。 根據瑞士聯邦能源局(BFE)統計資料顯示,在2019年瑞士的水力發電量佔總發電量的56.4%,核電廠佔35.2%,傳統發電廠和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則佔8.4%。   資料來源: 瑞士能源基金會(Schweizerische Energie Stiftung,SES) 日期: 2020年5月20日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0年5月20日 2019年斯洛伐克中央銀行收益達2億1,210萬歐元,較 2018年增加3,970萬歐元。   2019斯洛伐克央行的收益將完全用來減少過去幾年的虧損,債券利息收益達2億730萬歐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斯洛伐克央行的一般財務風險準備金仍維持不變,達6億6,000萬歐元。   2019年斯洛伐克央行的淨營運及管理成本達6,680萬歐元。            

A:紐約時報指出,歐美等國家疫情逐漸受到控制,而拉丁美洲疫情則直追歐洲,但拉美各項條件無法與歐美等先進國家比擬,已有數個城市陷入全球最危急的處境。 紐約時報發現,拉丁美洲對疫情的資訊掌控能力無法與歐美相比,該報社經研究拉美22個國家上個月死亡人數據查獲,竟較去年同期多出7.4萬人,而這些數據並未如實納入各國疫情死亡數據,係因該地區政府「無法」或「無意願」公布正確之死亡數據,原因如下: 「無法」公布正確死亡數據主因:拉丁美洲因醫療資源大不如歐美,無法進行大規模篩檢掌握實情,多數死亡案例因在死前未檢測為武漢病毒感染病患而未被納入統計。秘魯Martín Vizcarra總統即多次指出,秘魯感染數量高達9.9萬例,係因秘魯政府已進行67萬例篩檢,反觀其他拉美國家因未能進行大量篩檢,因此其數據均未反映實情。秘魯政府迄今公布死於武漢病毒人數為2,914,而首都利馬市4月份的死亡人數就有6,200人,為平常2倍以上,該政府公布之官方數據亦受質疑。 「無意願」公布正確死數據則多為政治因素:以巴西為例,為振興經濟,Jair Bolsonaro總統持續反對保持社交距離之規定,並對於渠反應緩慢導致該國死亡人數快速攀升推卸責任,該等國家均將因執政者個人政治利益無意願反映實情。 拉美國家普遍的問題為貧富差距嚴重及政治兩極化,以巴西位於亞馬遜深處之Manaus市為例,該市擁有兩百萬人口,但僅4月份就出現2,800個死亡案例,其嚴重性類似馬德里疫情高峰期。該市因嚴重缺乏醫療資源,且遲未獲得中央援助,醫院早因病患滿載無法負荷,且無多餘病床及呼吸器可使用,走廊已堆滿屍體,城鎮內則有多數家庭因無法聯繫救護車搬運病患赴醫而死於家中。 相較巴西總統蔑視衛生安全議題,秘魯總統是第一個採取全國隔離性措施的國家,其多年穩定之政經體制被認為有足以恢復常態的條件,因此初期措施受到8成民眾支持;惟隔離措施已超過60天,疫情不僅未受到控制,現已列入全球第12名高感染數量的國家,其管控能力已備受質疑。 由此可見,拉丁美洲疫情持續擴大,各國及地區域首長卻因各自不同因素謊報疫情之嚴重性。而可悲的是,每當國家面臨危急狀態,貧窮人口首當其衝成為最大受害者,由於城市內均無工可做,秘魯近半數國民於緊急狀態期間失去工作並已耗盡所有經濟資源,大批滯留於首都的外省勞工因此露宿街頭;另秘魯非正規經濟佔國家70%,該等業者因無法取得政府救濟措施不得不冒險外出賺錢,此勢必進一步擴大疫情。未來拉美政府將如何在兼顧衛生、經濟、治安等安全層面逐步恢復各國政經活動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5.20  IAR, PAP   波蘭外交部副部長Paweł Jabłoński表示,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波蘭已向世界各地的受益人捐贈數百萬美元的人道援助。據波蘭外交部副部長援引數據指出,波蘭政府已就人道援助計畫對受該病毒襲擊的各個國家撥款總計5600萬波幣(1230萬歐元,1350萬美元)。   Jabłoński副部長在昨(19)日周二的記者會上表示,有一半以上的款項已經透過與波蘭外交部合作多年的人道援助組織發放幫助那些貧窮的國家及特別容易受到COVID-19傷害的人。   波蘭已對喬治亞(Georgia)等國家的紓困計畫提供幫助,並支付黎巴嫩和約旦的敘利亞難民獲得的醫療服務費用。波蘭還為聯合國和歐盟等組織在國際上提供的援助計畫做出貢獻,並為波蘭駐世界各國大使館執行的計畫項目提供資金,這些包括派遣人道援助車隊前往白俄羅斯,西班牙和梵蒂岡等目的地國家。Jabłoński副部長向記者表示,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席捲全球,波蘭的人道援助總計已達50個國家。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5.20 Pub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總統Andrzej Duda和總理Mateusz Morawiecki表示,政府採取的措施已幫助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挽救數百萬個工作。D總統表示,透過紓困方案(anti-crisis shield)針對勞工和企業之各項保護措施, 波蘭企業已獲得370億波幣之補助。D總統強調,在確定波蘭無法避免COVID-19大流行後,政府立即於3月採取化解危機之行動; 目前約有250萬個工作受到的保護。此外,M總理表示,波蘭預防和降低危機衝擊的解決方案是世界上最好的方案之一。在政府支持下,波蘭可以擺脫危機,並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M總理強調, 未來幾個月仍很困難,但他希望西歐經濟在幾個月內能反彈,此將有利波蘭出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5.20  IAR, PAP   據波蘭中央統計局(GUS)本(5月20)日週三表示,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4月份波蘭公司的就業人數年平均下降2.1%(year on year),而較一個月前下降2.4%。同時,據該統計局稱,4月份波蘭公司部門的平均工資較3月份下降了3.4%,而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上升了1.9%。根據統計局的數據,上個月波蘭平均月工/薪資總額為5,285.01波幣(1,160歐元,1,270美元)。   另據波蘭人力資源公司Randstad今年春季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四分之一的員工擔心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危機而失業。另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表示,波蘭政府的「反危機保護」(Anti Crisis Shield)配套措施旨在從國庫中挹注大量資金,以保護工作,幫助該國的企業家和維持公司的流動性。   5月初,Andrzej Duda總統亦表示,將為失業者提供更多援助的計畫,其中包括為因COVID-19危機而失業的工人提供特別津貼。波蘭總理上週已表示,波蘭政府計劃將失業救濟金從每月860波幣增加到1200波幣(263歐元,284美元)。並承諾在病毒危機期間為失去工作的人提供額外的3個月1,300波幣的補助。波蘭勞工部長頃亦曾表示,由於政府為保護經濟避免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傷害,已挽救了超過300萬個工作崗位。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5.20 Publish News Bulletin   歐盟執委會尚未批准波蘭發展基金(PFR)為員工250名人以上之大型企業所提供的金融紓困方案(financial shield)。該方案規劃提供大企業的資金總計250億波幣,而受理申請金額已近200億波幣。PFR執行長Paweł Borys表示,歐盟尚未批准事, 有礙波蘭對危機的迅速反應。B執行長補充,大企業在波蘭擁有超過350萬名員工, 其所需解決方案與中小企業不同。大公司可獲得流動性貸款、優惠貸款或募資工具。最後一種解決方案可能會引起EC爭議最大。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和發展部長Jadwiga Emilewicz已介入此事並與歐盟執委會聯繫。惟航空公司已經開始接受國家援助。專家認為,PFR的金融紓困方案(financial shield) 是政府應對危機的所有解決方案中最好的。它讓波蘭有效減少失業。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5.20 Publish Press Agency   波蘭基礎建設部已通過9條道路建設投資計畫, 總金額5億波幣。投資內容包括:1.興建新道路;2.改善路面使其承受重量達11.5噸(t/axle load);3.改善道路安全, 包括改建路口、建設人行道及交通號誌等;4. 改善行人穿越道之號誌;5. 降低交通噪音。   前述投資計畫分布在下列7個省份:Dolnoslaskie, Mazowieckie, Lubuskie, Zachodniopomorskie, Swietokrzyskie, Slaskie, Warminsko-Mazurskie。

A:總部位於德州Fort Worth的時尚家居用品家具供應商Pier 1 Imports Inc.週二表示,已向破產法院提出動議,希望能在門市各州重啟經濟後,可以盡快地結束公司零售業務。 Pier 1於2月17日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並將進行拍賣,投標截止日期為3月23日,不過受到疫情爆發影響,阻礙買家意願,最終走向關閉。 Pier 1於1962年成立於加州San Mateo,1966年總部遷至德州Fort Worth,於1970年上市,成為美國最大的家具專賣店之一,最多時期擁有1,100家門市,銷售額近20億美元。1990年代,在英國開設門市,並於墨西哥的Sears購物中心開設精品店。Pier 1於2007年關閉網路業務,專注於零售門市店,Pier1.com於2012年重新上線。 近幾年,Pier 1不僅面臨Wayfair和Amazon的網路業務競爭,Walmart和Target也不斷搶食家具市場,Ikea在美國增設第二和第三家門店,T.J Maxx的Home Goods也迅速擴展。目前Pier 1在德州擁有53家門市,在全美和加拿大則有900家門市,部分門市已永久關閉。

A:自疫情爆發以來,多數人選擇在家利用線上購物,使得全球最大線路零售商Amazon公司營業暴增,先後在全美各地增加僱用10萬人,以處理大量訂單。近期更選擇在德州休士頓華人聚集區Sugar Land附近之工業園區設立發貨倉庫,並公開招募員工,時薪15美元起,在5/31前尚可加發每小時2美元的危險加給。

A:宏都拉斯與中國大陸2019年雙邊貿易金額達15.25億美元,相較2018年金額10.31億美元,增加47%。宏國2019年自中國大陸進口金額為15.13億美元,出口至中國大陸金額為0.12億美元,進口金額較上年增加50%。 2020年前2月雙邊貿易金額為2.5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2.93億美元,減少12%,宏國自中國大陸進口金額為2.55億美元,出口至中國大陸金額為81萬美元。 中國大陸產品價格低廉,宏國進口商為增加營業收入與市場占有率,習慣自中國大陸進口低價日常消費商品,以符合宏國消費者需求。近年中國大陸耐久財與資本財設備產品品質已有提升,其產製的小家電、機車、汽車零配件、農產品加工機械與塑膠機械與設備,亦採低價策略搶占市場。 資料來源:宏國中央銀行統計資料/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綜整  

A:宏都拉斯與韓國2019年雙邊貿易金額達1.19億美元,相較2018年金額1.16億美元,增加2.5%。宏國2019年自韓國進口金額為0.91億美元,出口至韓國金額為0.28億美元。 2020年前2月雙邊貿易金額為0.1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0.15億美元,減少13%,宏國自韓國進口金額為0.11億美元,出口至韓國金額為0.02億美元。 韓國產品重行銷,產品形象深受宏國消費者喜好。家電產品、音響設備耐久財、電信產品、Hyunda及Kia品牌汽車等,除品質良好、知名度高外,價格亦較經濟實惠,獲得宏國消費者爭相採購。 資料來源:宏國中央銀行統計資料/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參處綜整

A:宏都拉斯與日本2019年雙邊貿易金額達1.75億美元,相較2018年金額1.69億美元,增加3.5%。宏國2019年自日本進口金額為1.48億美元,出口至日本金額為0.27億美元,進出口金額均較上年增加。 2020年前2月雙邊貿易金額為0.3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0.26億美元,增加38%,宏國自日本進口金額為0.29億美元,出口至日本金額為0.06億美元,進出口金額均較上年同期增加。 日本產品良好形象深受宏國消費者喜好,其白色家電產品、音響設備耐久財、電信產品、汽車與醫療診斷設備等,均因品質佳,成為宏國中、高收入者採購首選。另Toyota、Nissan、Honda等品牌汽車亦甚受宏國消費者喜好,受到歡迎之程度更甚歐美汽車。 資料來源:宏國中央銀行統計資料/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參處綜整

A:宏都拉斯與美國2019年雙邊貿易金額達50.12億美元,相較2018年金額59.71億美元,減少19%。宏國2019年自美國進口金額為35.16億美元,出口至美國金額為14.96億美元,進出口金額均較上年減少。 2020年前2月雙邊貿易金額為8.6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7.87億美元,增加10%,宏國自美國進口金額為5.68億美元,出口至美國金額為3億美元,進出口金額均較上年同期增加。 美國為宏國最大貿易夥伴,其中宏國所需之耐久財與資本財設備大都依賴從美國進口,致宏國對於美國貿易逆差大幅增加。以自由貿易協定之優惠,美國大部分家電產品出口至宏國可免繳進口關稅或享較低關稅優惠。為提升對於宏國批發商與零售商服務,美商提供電話服務銷售中心與小額訂單便捷服務,且針對高級房車客戶所使用原廠零組件煞車組件,每星期直接自美國供應商快遞直接送達宏國進口商,以供客戶需求。 資料來源:宏國中央銀行統計資料/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參處綜整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總統府新聞稿、哥倫比亞El Tiempo日報(2020.05.20) 哥國政府鑒於哥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決定第4次延長全國強制防疫隔離期間1週至2020年5月31日,並將全國公衛緊急狀態期間由原定的5月31日延長至8月31日。哥國昨(19)日新增確診數達640例,自3月6日哥國出現首例確診後,迄昨日已累計1萬6,935例,其中613例死亡,確診數較兩週前5m月5日的8,613例,增加近1倍。 哥國總統Ivan Duque並稱,預計6月1日至30日將改採智慧防疫隔離措施,目標為根據全國各省市人口密度及疫情狀況,逐步恢復經濟生產活動,圖書館及博物館等在總量管控下,亦將評估逐步開放。本案具體細節尚待政府公佈,哥國媒體預期,商場、零售店家、理髮廳等均有機會於6月智慧防疫隔離期間,在配合相關來客人數控管及防檢疫措施下,逐步恢復營業,惟因政府仍將持續禁止群聚及交際活動,故酒吧、舞廳、主題樂園、電影院及劇院、健身房等仍將無法營業,教堂禮拜等宗教活動則依舊無法舉辦。 政府最新公佈之其他防疫相關規定尚包括: 全國各級學校6月及7月維持以視訊方式在家上課,惟該期間大學實驗室相關工作將視情況在採取必要防疫措施下逐步回復正常,政府目標為各級學校自8月起能恢復正常上課。 國內外客運航空班機及市際公路客運暫停營運至6月底。 70歲以上長者強制居家防疫隔離期間延長至6月底。 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載客人數上限維持35%。 餐廳維持外送及外帶,不得內用。 公共場所強制戴口罩並維持社交距離,亦呼籲戶市民儘可能減少外出。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EL Tiempo日報(2020.05.20) 哥倫比亞新冠肺炎確診數於昨(19)日新增620例,哥國自3月6日出現首例確診後,迄昨日已累計1萬6,935例,其中613例死亡,確診數較兩週前5月5日的8,613例,增加近1倍。 依據哥國衛生部之最新預估,哥國疫情高峰極可能將落在6月下旬,約首例確診後的3個半月。受疫情衝擊,哥國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僅達1.1%,遠低於原先預期。 目前哥國疫情雖控制住,未大爆發,但病例數仍呈緩步增加趨勢,尚未到達疫情高峰,哥國Los Andes大學公衛教授Luis Jorge Hernández表示,哥國政府在疫情初期即採取全國防疫隔離措施,有效壓平確診人數增長曲線,使醫療能量足以應付病患數,惟此舉應該也是造成哥國疫情高峰延緩到達的主因。 拉美國家鑒於歐洲疫情經驗,均較早採取封城措施,造成疫情達高峰之時間點延緩,多數拉美國家自發現首例後的2個半月確診數仍在成長,不像義大利及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多在首例確診後的1個月左右即達疫情高峰。 哥國自今(2020)年3月25日起實施全國強制防疫隔離,目前預計將實施至5月31日,累計全國隔離天數將達67天,其中哥京波哥大由於提早5天實施隔離措施,累計隔離天數長達72天。  

A:宏都拉斯至5月19日確診個案累計共2955例,增加157例,死亡147例,增加1例。 宏國政府3月14日宣布國家進入「紅色警戒」,嗣於15日宣布,自當日晚間11時59分起關閉陸、海、空交通,禁止外國籍人士入境宏國,隨後公告自3月15日起全國公部門及私人企業停班,暫定實施至5月24日晚間11時止。宏國北部Colón省各市、Cortés省各市及El Progreso省Yoro市及宏京市疫情日益嚴峻。 宏國政府為展現防疫決心,已宣布民眾自5月21日起於公共場所及辦公地點須戴口罩,違反規定者,將拘役24小時並罰款300元宏幣。 資料來源:宏國前鋒報(El Heraldo)/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參處綜整

A:宏國葉南德茲總統為減緩COVID-19疫情對微中小企業之衝擊及保障人民就業機會,頃投入25億宏幣(約1億美元),推出「信保紓困基金專案(Fondo de Garantía)」,提供4年期低利率優惠貸款及6個月的寬限期。相關企業將可在符合衛生防疫安全規定之條件下,向主管機關申請復業,並申請本項紓困基金以助重啟營業。 依據本項專案,相關企業營運倘因疫情影響恐導致結束營業者,均可逕赴來往銀行及合作社等金融機構填寫「救助基金(Fondo de Rescate)」表格提交申請。金融機構將提供3,600萬宏幣(約合145.1萬美元)以內不同額度之貸款,宏國政府則據業主所提內容審查並提供申貸金額65%至90%之擔保。 資料來源:宏國總統府新聞稿/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參處綜整

A:資料來源:每日鏡報(tagesspiegel.de) 作者:駐德國代表處經濟組(e-mail:Germany@moea.gov.tw) 文號:1094050047號   德國聯邦政府向法定醫療保險醫師協會提供數十萬只有缺陷的口罩,但不清楚最終流向醫生診所的數量。鑒於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市場對醫療防護用品的需求殷切,且希望交貨時間愈快愈好,防護口罩不是透過中間商,而是直接來自聯邦政府,再立即轉遞給所屬醫生。 南德巴登符騰邦(Baden-Württemburg)法定醫療保險醫師協會(KV)發言人Kai Sonntag表示,該協會認為聯邦政府已進行品質檢驗,因此並未再做進一步檢查。 後來出現一個錯誤。因為該邦一位醫護人員可能以這種方式收到有缺陷的口罩,這對醫護人員及病人皆可能帶來危險。目前巴登符騰堡邦法定醫療保險醫師協會(KV)尚有4萬8,000只呼吸口罩的庫存量,歐盟當局為保護消費者已提出產品警告,它們全部皆由聯邦政府所提供。直到今天,該協會無人知曉到底有多少呼吸口罩已送到醫師診所。S發言人遺憾表示,當時並沒有詳細的記錄。 北萊茵西威伐倫邦(Nordrhein-Westfalen)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法定醫療保險醫師協會(KV)Christopher Schneider表示,聯邦政府提供的5萬只呼吸口罩出現品質瑕疵,部分中國製口罩不符合歐盟標準EN149。例如在Aachen,當局要求召回瑕疵品,這些產品來自Xin Neng Dian、Hong Quing及Daddybaby等製造商。 該醫師協會向醫師們道歉,不樂意見到這樣的事故,並確保所獲得的口罩均具有認證。全德國法定醫療保險醫師協會發言人Roland Stahl表示,也從其他醫師協會聽到類似報告。 發言人Sonntag也證實,對口罩的強勁需求,導致品牌、測試證書及CE認證等造假情況發生。自病毒大流行以來,巴登符騰堡邦已退回50萬只口罩,因為這些口罩既沒有保護作用,或保護作用有限,但有多少這樣的口罩在市面上流通卻無法得知。德國健康部BMG證實,儘管品質檢查嚴格,但仍有4例交貨出現有缺陷的口罩,劣質產品數量至少是數十萬只。 雖然約4億個口罩分佈範圍不大,且經查多數受影響的產品仍在倉庫內,尚未交付給醫生及醫護人員。不過迄今造成的損失尚無法估計,對供應商的追訴權索賠審查也尚未完成。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