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斯洛伐克統計局  日期: 2020年5月15日   斯洛伐克2020年第1季GDP年減3.9%,經季節調整後年減4.1%,較2019年第4季減少5.4%;按目前價格計算,2020年第1季斯國GDP達214億3,370萬歐元,較 2019年同期減少1%。   斯洛伐克目前經濟情況欠佳主因為關鍵產業加值下降,特別是汽車業及服務業(如旅館業、餐飲業、房地產、運輸及倉儲等),外部需求疲軟拖累GDP成長,加速經濟衰退。目前國內需求增長不足,一般政府部門的最終消費支出成長最快;與前幾季相較,投資需求亦減少。      

A:資料來源: Romania-Indider.com  日期: 2020年5月7日   歐盟執委會預估2020年羅馬尼亞經濟將衰退6%,經濟不確定性影響投資意願,預測2020年投資金額將減少15%;失業率將由2019年的3.9%提高至6.5%;由於低油價關係,通膨將由2019年的3.9%降至2.5%;政府財政赤字將達GDP的9.2%,較羅國官方原先估算之6.7%增加甚多。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5月21日   斯洛伐克電池製造公司InoBat Auto將投資1億歐元於斯國西部設立電動車電池研發中心,計劃於2021年生產第一批電池。   斯洛伐克政府提供該公司500萬歐元投資獎勵,以協助創造150名高素質工程師工作機會,如果該開發階段成功,InoBat公司將於2024年前於斯國東部大城Kosice附近再斥資10億歐元興建另一工廠。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5月21日   2020年4月斯洛伐克失業率提高為6.6%,為自2017年年中以來最高水準;4月底求職人數增加3萬8,000人,達18萬1,000人,年增4萬6,000人。   預期2020年秋天失業率可能達頂點9%至10%,在2023年之前不會回到5%。    

A:哈薩克工業及基礎設施發展部表示,自5月25日起國內機場恢復運作,各航空公司在嚴格遵守防疫檢疫要求的情況下,自行決定各航線的恢復時間及航班的數量。機上乘客和機組成員也必須遵守交通運輸首席衛生醫師簽發的相關檢疫要求,包括佩戴個人防護裝備、接受體溫檢測、保持嚴格社交距離等。 目前哈薩克國內已有13個城市之間正恢復民航班機,相關航班資訊可至阿斯塔納航空公司(Air Astana)、飛獅航空(Fly Arystan)、斯卡特航空(SCAT)、哈薩克航空(Qazaq Air)等各航空公司官方網站查詢。 [Z]

A:俄羅斯副總理Chernishenko5月25日表示,全國旅遊業因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損失1.5兆盧布,有250萬人可能面臨失業,本國旅遊業營收虧損高達95%-100%。 [Z]

A:俄羅斯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9年葡萄總產量為67.8萬噸,較2018年成長8%,葡萄園面積擴增2.6%,達9.59萬公頃。 據聯邦和地區酒精市場研究中心指出,去年名目成長1%,用於工業生產的葡萄總產量為54萬噸。今年可能會減少5%至10%,主因為天氣條件(濕度不足)及新葡萄園數量不足。 [Z]

A:烏茲別克政府自4月23日起限制水泥產品進口。限制措施原預計將持續至2020年底,政府決議自5月23日起取消對水泥產品進口限制,以滿足國內建築市場需求。 烏茲別克於4月中旬起已逐漸開放國內大型建設復工。 截至5月23日止,境內新冠病毒確診患者計3078人,其中治癒2492人,13人死亡。 [Z]

A:俄審計署署長Alexey Kudrin於《生意人報》撰文指出,俄羅斯的石油產量不會下降,但已不會再有近20年中曾提供給俄國的純利。如果非油氣行業無法更積極的發展,對所有經濟政策而言,包括對於預算政策,將是一個極其重大的挑戰。從石油經濟轉向知識和技術經濟的關鍵時刻已經來臨。 [Z]  

A:宏都拉斯政府已實施全面性居家隔離禁令超過2個月,僅開放經特許及民生必需品相關商家營業,原訂此隔離禁令實施至5月24日晚間11時止,惟疫情持續擴散,宏國政府續於5月24日晚間宣布延長至5月31日晚間11時。 迄至5月24日止,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累計達3,950例,5月24日單日增加207例;其中累計死亡案例共180例。  

A:宏都拉斯政府為於COVID-19疫情期間減緩企業停工對經濟產生之衝擊,宏國總統葉南德茲宣布將在監控疫情下,於6月1日採取企業逐步重啟復工措施。宏國企業界雖要求6月1日全面開放各行業復工,但在疫情持續擴散的情況下,宏國政府仍審慎評估,審核各企業提出之復工申請,採取分階段復工措施。 資料來源: 宏國新聞報(LA PRENSA)

A: 依據電氣新聞本(109)年5月20日報導,日本全國本年4月電力需求比去(108)年同期比減少3.6%,其中減幅最為顯著包括沖繩(-8.6%)、中部地區(-5.7%)、關西地區(-4.9%)及東京(-3.9%)。另日本5月上旬黃金周(4/29、5/3-6)連假結束後,電力需求依舊未順利恢復,加上疫情持續擴大,故日本電力相關業者咸認電力需求趨緩情形仍嚴峻。 據日本氣象協會表示,除氣象因素影響外,日本政府於本年4月7日(東京都、大阪府及福岡縣等7個都府縣)及16日(擴大至全國)宣布緊急事態宣言後,電力需求於同(2)月第2周後即已明顯下降。 日本各家電力公司觀察5月後的電力需求如次: 往年,5月黃金周連假結束後至夏季期間的電力需求將持續增加,但據中部電力林欣吾社長表示,依照日本各地區迄本年5月17日止之速報數據,電力需求比去年減少約15%,雖許多企業於5月7日及8日歇業使黃金周連假延長至5月10日,但受疫情影響,觀光地區及大規模商業設施仍係人跡稀少。 據東京電力本年4月電力需求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娛樂設施(約3成)、飯店及餐飲店(約2成)的電力需求比去年減少;對此,關西電力森本孝社長回應,主要可歸因緊急事態宣言發布後,民眾自肅行為(自我克制,如避免外出等)及企業歇業等更趨顯著。 中部電力林社長擔憂,此次武漢肺炎影響業種極廣,電力需求低迷情況可能超越當年輸出產業受創最重的金融危機時期,使電力公司經營收支更加嚴峻。 東京電力小早川智明社長表示,隨疫情趨緩,生活樣態及工作方式料將有所變化,加上疫情恐出現第二波、第三波感染潮,可以確定的是產業結構將有變化,但如何轉變卻無法預知,故將盡力彈性因應。

A: 依據經濟產業省本(109)年5月21日新聞稿及本年5月22日電氣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將於本年6月上旬提出「基礎建設輸出戰略」修訂版的大綱,為此,經濟產業省(相當我國經濟部)與環境省(相關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分別設置專家會議並提出建議。 經濟產業省於本年4月新設「拓展海外基礎建設懇談會」在電力及能源各領域進行討論(主席由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豐田正和擔任),並於本年5月21日提出報告。 在全球環境意識高漲,減少引進煤炭火力的大環境之下,未來煤炭火力計畫取得融資將愈趨困難,即便如此,日本政府仍堅持發揮日本技術優勢最大化,因即使日本政府不提供支援,而由他國輸出低效率煤炭,恐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故經產省將依據現行《能源基本計畫》,在參與輸出對手國制定減碳政策的同時,僅針對不得不仰賴煤炭作為能源之國家提供支援。 該報告中明載,該省將加強參與輸出對手國政策制定的前提下,有限的持續支援日本業者輸出煤炭火力發發電,並強調,中長期將階段性推動減碳,首先藉氣化複循環發電技術(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IGCC)等既有技術提高煤炭的高效率,待技術成熟後,再採用ammonia混燒及碳循環技術。 按,日本政府為支援日本企業輸出基礎建設於2013年4月設置「經協基礎建設戰略會議」,並揭櫫2020年取得30兆日圓訂單之目標,迄今已針對地區及領域等各類主題共舉辦46次會議。內閣官房自2020年2月起討論2021年後新戰略的方向,正確掌握日本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及全球情勢之資訊,以利進一步推動基礎建設之輸出。為與業界及國內外專家討論政策方向性,故而舉辦「基礎建設海外展開懇談會(日語原文)」。 經產省公布本案詳細資訊及報告如下列網址:https://www.meti.go.jp/press/2020/05/20200521001/20200521001.html,併請卓參。 另環境省自本年4月至5月舉辦計4次「關於官方援助煤炭火力發電輸出之專家研討會」,其中為達成《巴黎協定》所訂目標,重新檢視日本官方援助煤炭火力輸出的要件,研討會詳細資訊及報告如下列網址:https://www.env.go.jp/earth/post_72.html。

A: 據日本NHK新聞等媒體報導稱,日本政府於今(5/25)日上午召開新冠肺炎專家諮詢委員會議,咸認目前各地區新增確診病例減少及醫療體系不足壓力舒緩,爰首相安倍晉三頃宣布解除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埼玉縣及北海道等5都道縣之「緊急事態宣言」。日本自上(4)月7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至今逾1個月半,由於全國各地區解除緊急狀態,民眾可望逐步回歸正常生活。 截至本(5)月24日止,日本全國尚未解除「緊急事態宣言」地區,僅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埼玉縣等首都生活圈及北海道等5個地區。日本政府設定解除「緊急事態宣言」的三項要件如下:(1)感染狀況,(2)醫療提供體制,(3)PCR檢查等監視體系。其中,感染狀況需達到「最近一週內,每10萬人新增確診人數比率為0.5人以下」,而目前東京都0.36人達標,但神奈川縣0.70人、北海道0.72人雖未達解封標準,惟多數的確診病例均能掌握感染來源,且病床數相對充裕,爰日本政府宣布解封。 雖日本政府宣布解除全國緊急禁令,惟將調整修定因應新冠疫情的基本方針,內容概括:(1)呼籲民眾努力使「新生活方式」變成常態化,在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等原則下,將階段性地鬆綁避免外出及舉辦活動等限制;(2)每隔3週評估各地區的感染狀態,若有發生惡化現象,將再度宣布緊急事態宣言;(3)希望民眾在5月底前仍盡量減少跨都道府縣之「不要不急」的人員移動,亦避免前往發生群聚病例的場所。另,期盼民眾在6月19日前,審慎考量最後解封之東京都及北海道等5個地區的人員移動。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再三強調,未來新冠疫情或有再行擴大的可能性,呼籲民眾仍需有打長期抗疫的心理準備,將持續促進官民合作開發治療藥及疫苖,並強化疫情檢查體制、完善社會醫療體系等,致力於解決經濟社會復甦。

A:依據奧媒信使報本(109)年5月22日報導,「歐洲議會中國關係小組」(European Parliament's Delegation for Relations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CN)主席Reinhard Bütikofer接受該報訪問指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中國權力有增無減,在許多國家取代美國成為最大貿易夥伴,佔全球產值不斷提升,惟歐洲亦已建立「緊急剎車機制」-「外人投資監控架構」。 中國在面對新冠疫情流行時,自一開始採取否認態度,轉為進行對外廣宣。中國應對疫情之方式對改善歐中關係無益,2020年原應為歐中合作「具野心的一年」,惟雙方將面臨各項挑戰:歐中峰會本預計於本年9月在德國萊比錫召開,並盼於本年底前完成投資協定談判,或將能提升歐商在中國經商權益;惟肺炎疫情恐使峰會舉行延宕。B主席指出,歐中投資協定談判進展極緩慢,且自疫情爆發以來,歐中關係持續緊張,然談判能有所突破並非完全不可能。 2019年歐盟首次指出,歐方將中國視為「系統性競爭對手」或「全面對手」(systemic rival)。B主席認為,歐洲市場對中國投資者是極度開放且透明,惟中國完全背道而行;若未能達成協定解決此不對等問題,相當不公平;且中國大舉補貼中資企業,更使無法取得國家補貼或援助之歐洲企業,面對扭曲之競爭。此外,中國當局採取「國家主義經濟政策」,以強化中共持股之大型國有企業為重心,透過「不公平作為」支持經濟成長,為其他競爭者帶來極大挑戰。 近來中國媒體「中國日報」刊登歐盟及27個成員國駐中國大使共同紀念歐中建交文章,將文中提及疫情自中國向全球擴散等字句刪除;惟B主席擔憂並非所有歐盟國家均積極表現對中國之批評,如奧地利外交部並未對「支持臺灣在世界衛生組織取得觀察員地位」、「反對中國對香港鎮壓措施」或「剝削維吾爾人及強制勞動」,表達明確立場。令人擔憂的尚包括中國可能藉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大量廉價併購瀕臨營業問題之企業,以達到「中國製造2025」,在全球取得技術領先及競爭優勢之野心。 目前歐盟有14個國家設有「緊急剎車機制」-「外人投資監控架構」,以阻止與公共秩序及國家安全相關之外資併購案。2018年下半年奧地利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期間推動之「外人投資監控架構」,預計於本年10月實施;未來所有歐盟國家將與執委會共同合作,建立資訊交換機制及定期諮商,惟最後認定個別投資案是否屬於管制範圍,仍由各會員國自行決定。B主席呼籲,歐洲產業不應對中國過度依賴,如華為正與中國當局共同建立新網路國際標準,常態化網路監控,恐將繼續限縮自由,此為歐盟所不樂見。

A:依據克羅埃西亞媒體Total本(109)年5月24日報導,日前克羅埃西亞航空執行長Jasmin Bajic於受訪時,提出因應COVID-19衝擊復甦計畫,包括設定在不同情境(scenario)之下「後疫情時代」,如何瞄準新市場及強化現有歐洲/區域市場,並可望在2022年前回復至2019年營運水準。 B執行長指出,克航為小型航空公司,使其在面對COVID-19疫情帶來之全球衝擊時,可彈性應對及抓住市場新機,以在危機中繼續存活;惟缺點是相較於大型航空公司,能取得之投資資金管道有限。 目前克航正逐步恢復航班,並已看到市場中之正面回饋,惟未來是否將面臨疫情重新擴散風險尚未可知。克航主要係連結克國及歐洲主要樞紐,並透過星空聯盟(Star Alliance)之網絡,自歐洲主要樞紐連結歐盟以外國家,此主要策略將不會改變,此外,克航亦將提供國內線及自克國前往其他歐洲度假勝地之班機服務。

A:依據克羅埃西亞媒體「Total Croatia News」本(109)年5月22日報導,克國總理Andrej Plenkovic日前表示,克國政府決定向世銀申貸約4.76億歐元;其中2億歐元將用作首都札格拉布地震後重建經費(按該市於本年3月22日發生克國百年來最大地震),另2.76億歐元將用於受新冠疫情重創之產業紓困及振興措施。 P總理表示,克國政府於過去兩個月推出多項紓困措施,協助企業及民眾度過疫情禁閉(Shutdown)措施之難關,如:3月份發給企業員工每人3,250克幣庫納(約428歐元)紓困薪資,4、5兩月份則每人各4,000克幣庫納(約527歐元)金,估計該措施拯救克國60萬個工作機會。 克國自5月起陸續解除禁閉措施後,仍有一些產業陷於艱困經營環境,如:旅遊業、交通運輸業及住宿業等,克國政府將對營業額大幅度衰退(較2019年同期)之企業繼續提供紓困協助,並與企業界討論提出下階段經濟振興措施。

A:如附件。

A:資料來源 : 安全器材新聞網 (Security User)    自本(2020)年6月起,無人機將成為瑞典警報資源(SOS Alarm)的編制之一,使瑞典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無人機進行緊急醫療臨床研究,且在緊急情況狀部署無人機的國家。 在第一階段,無人機將可能用於心臟驟停事件中運載心肺復甦器,作為救護車體系的補強。最終的目標是運用無人機於更多類型的緊急醫療運輸。第一階段的研究區域將集中在哥德堡和孔加爾夫市(Kungälv),兩個城市區口約80,000多位居民,在未來幾年將計劃擴展到瑞典其他地區。 卡羅林斯卡醫學中心(KI)從2015年以來一直在上述地區進行相關研究並發表該領域的第一篇研究報告。今年這項研究和創新項目則是由該醫學中心的心臟急救科、SOS Alarm和無人機科技公司Everdrone共同合作,主旨為探索使用無人機進行緊急醫療運輸的可能性。該項目即將進入最後階段,並將開始在緊急情況使用無人機運輸。 Everdrone公司的專長為安全無人機運輸,是世界上少數取得可在城市環境中進行無人機測試許可的公司之一。SOS Alarm執行長Maria Khorsand相當期待無人機的運用,尤其在偏遠地區當病患等待救護車到來時,可先利用無人機運送需要的藥物或醫療器具。 此項計畫將從6月至9月試行4個月,之後進行效率評估。

A:資料來源 : 瑞典製造業雜誌 (Svensk Verkstad)    瑞典國防企業Saab似乎不受COVID-19疫情影響,持續取得訂單,近日和瑞典國防部就教育訓練飛機SK60續簽訂維修支援合約,新合約價值約為8.75億瑞典克朗,為期五年從今(2020)年7月1日到2025年,加上2026年緩擇期。 此約是2015年所簽署合約的延續,意味著Saab將繼續為瑞典國防部的主要供應商,負責瑞典武裝部隊所有SK60飛機的運營和維護,依據武裝部隊的需求確保該系統的適航性。Saab維護部經理Ellen Molin 表示,透過本次續約,Saab可以確保瑞典空軍在未來數年持續使用SK60機隊,有助於瑞典戰鬥機飛行員獲得真正的良好訓練教育。   SK60是Saab 105的軍機名稱,是具兩副噴氣式引擎的飛機,於1963年首次飛行,自1967年開始用於瑞典武裝部隊的訓練。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