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新冠狀疫情蔓延全球,重創航空業者。通用電氣本年3月底才宣佈裁減旗下美國飛機引擎部門2,500名員工,現又傳出裁員消息。通用電氣為應對疫情對營運的衝擊,正擴大削減成本,並計畫在未來幾個月,裁減旗下航空業務部門約1.3萬名員工。 通用電氣指出受到疫情影響,商用航空業出現前所未見的收縮情況,並預期第2季全球航空需求會大減約80%。為因應疫情衝擊,減少成本支出,通用電氣擬在未來幾個月內,裁減25%全球航空業務部門員工,約1.3萬人。先前該部門美國業務已在裁員,此舉也是該業務削減10億美元成本計畫的一部分。通用電氣第1季航空部門利潤下降40%,預計第2季將更困難。4月份為止,商務維修量減少60%,新引擎安裝量也減少45%。 通用電氣的航空業務部門得益於蓬勃發展的航空市場及投資,是該公司近年來最大,最賺錢的業務,包括為波音的MAX噴射飛機推出最先進的引擎。2019年,該部門收入為329億美元。航空業務部門位於辛辛那提、麻薩諸塞州林恩、北卡羅來納州阿什維爾及印第安納州拉斐特設有主要工廠,與法國賽峰集團合資組建MAX引擎。 近年來,通用電氣通過出售部門及其他資產進行重組,以及裁員,來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於2019年底在全球裁撤約78,000名員工後,目前全球約有205,000名員工,而美國員工數則減少到70,000人。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美國各地工廠正從暫時無薪假轉變為永久性關閉,顯示疫情正在嚴重破壞經濟。近幾週,北卡州的餐具生產商、俄勒岡州的家具海綿生產商及密西根州的桌面製造商紛紛關閉工廠。Caterpillar正考慮關閉德國工廠、遊艇及摩托車製造商Polaris公司正計畫關閉印第安那州Syracuse市一家工廠、輪胎生產商Goodyear Tire公司則計畫關閉在阿拉巴馬州Gadsden市的一家工廠。 這些工廠的關閉將進一步侵蝕美國工業基礎,幾十年來工業在美國整體經濟中所佔的比率一直在萎縮。當密西根州於3月24日實施居家避疫令時,Michigan Maple Block公司位於該州Petoskey 市的工廠安排大多數員工放無薪假,該廠共有56名員工,一個月後,這家生產桌子檯面和工業桌面的製造商通知員工,該工廠將永久關閉,總裁Ann Dau Conway另表示,位於賓州的另一家工廠將繼續營運。 美國各州裁員情況顯示,近幾週永久性關閉的工廠在增多。例如,Blue Bell Mattress將關閉位於密西根州Roseville市的工廠、總部位於芝加哥的R.R. Donnelley & Sons Co.表示,過去兩個月營銷活動下降,印刷標牌及郵寄廣告需求減少,將關閉位於聖路易斯的兩家印刷工廠,並解僱72名員工。瓷盤生產商Lenox將關閉位於北卡州Kinston市的最後一家工廠,並解僱159名員工,該工廠員工此前每天生產多達2萬件精美瓷器。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美國5月就業報告預期新增失業人數將低於4月,但由於過去3週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居高不下,並且許多公司都宣佈裁員,預測5月就業報告非常不樂觀。 美國勞工部公布4月就業報告,非農就業人數減少2,050萬個,降幅13.5%,疫情導致美國大量勞工失業。此為有紀錄以來最大月份降幅,超過1945年9月降幅的4.8%,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讓工廠生產線閒置。目前失業率上升至14.7%,創下大蕭條以來的最高紀錄,如果沒有把許多找不到工作的人排除在外,失業率還會更高。倘勞動參與率保持在2月份水準,那麼失業率將為19%。再加上勞工部把沒有在工作的人錯誤歸類為有工作的人,則失業率將達到23.5%。 另,接受勞工部調查的大多數失業民眾表示,他們是暫時被解僱。因此,至少截至4月中旬數據,這些受訪者的看法是,一旦危機過去,他們就能回去工作。此後,決定勞動力市場表現的第一個關鍵,將是在夏季期間經濟重啟能取得多大的進展。此很大程度將取決於控制疫情的努力,最終能取得多大的成果,亦將取決於美國整體社會如何選擇平衡公共衛生危機及經濟風險。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川普政府正與Intel及台積電就在美國建設更多晶片廠進行諮商。此消息曝光之後,這兩家公司5月11日股價立即上漲。雖然沒有具體的建廠方案,但據悉似乎Intel擬向美國防部提出合作建造一間商業用途晶片廠的構想。而台積電大部分先進晶片都在臺灣生產,但報導指出台積電也正考慮在美國建立新廠房,以因應第一大客戶蘋果的需求。新冠病毒疫情及美中貿易戰暴露許多美國公司供應鏈的弱點,美國企業依賴的關鍵零件常常在海外生產,使得半導體產業亦捲入美中貿易戰。 美國商務部兩週前宣佈新規定,擬對向中國市場銷售先進晶片製造設備施加更多限制。UBS曾預測,今年對中國的此類設備銷售約佔各企業總銷售額的17%,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新規定真正影響,但面對當前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及疫情造成的緊張局勢,Intel正試圖從中尋找解決方案,積極爭取美國政府對建廠的支持。而Intel及台積電為保持晶片製造領域領先地位,也承受日漸升高的成本壓力,過去5年裡,2家公司的資本投資年平均增幅達12%,儘管目前全球經濟普遍低迷,但預計2家公司今年的資本投資仍將至少達約150億美元。需注意的是,來自美國政府協助或許有助於Intel及台積電管理這些支出,但伴隨而來的可能是諸多限制,政府提供的公共資金援助,通常帶有附加條件限制。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由於新冠病毒擾亂需求,今年一些美國農民將穀物的種植從玉米轉移到黃豆上,這種轉換反應疫情對許多農產品需求的廣泛影響。 美國農民種植玉米及黃豆供人類及牲畜食用,玉米也用於生產乙醇。隨著能源價格暴跌,民眾對乙醇的需求大減,生產乙醇的玉米副產品也是牲畜的主要飼料,促使一些養豬和牛的農民購買更多的黃豆。但在美中貿易戰之後,近年來一直偏好種植玉米的一些農民轉回種植黃豆。美國農業部5月12日表示,預計今年黃豆出口需求將增加,美國對黃豆的出口將增加3.75億蒲式耳,超過20億蒲式耳。 另自今年年初以來,芝加哥交易所玉米期貨價格下跌20%,5月12日交易價格為每蒲式耳約3.20美元,遠低於許多農民的收支平衡價格。自今年年初以來,黃豆期貨價格下跌12%,目前價格每蒲式耳約8.52美元,剛超過損益平衡價格的每蒲式耳約8.50美元。 2019年,由於天氣潮濕,全美農民只種植28%玉米及8%的黃豆。現在,玉米價格將在今年承受更大的壓力。美國農業部預測,美國今年的玉米產量將達到160億蒲式耳,造成庫存增加12億蒲式耳,至33億蒲式耳,這是自1987年以來的最高水準。美國農業股票型指數基金(ETF)之Teucrium Trading LLC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Sal Gilbertie預計高產量及庫存量,將對玉米價格構成壓力。  

A:資料來源:路透社 豐田為因應疫情,計畫於本年10月前將北美產量削減近三分之一,並預測產能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豐田將從4月至10月底在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車廠生產約80萬輛汽車,其中包括RAV4休旅車和Camry 轎車。報導指,豐田產量與2019年前7個月相比下降29%,與該公司本年1月份預測產量低32%。 豐田降低汽車產量凸顯受疫情影響,使世界各地的汽車製造商都面臨諸多困境。除需求疲軟之外,車廠的採購和社交距離措施也影響產量。疫情使人們減少支出,而社交距離也抑制通勤,從而抑制對新車的需求。北美是豐田的主要生產中心,僅美國就佔其2019年全球產量的14%,成為僅次於日本和中國的第3大車廠。今年的汽車產量因供應鏈中斷、工廠採取社交距離措施,加上需求疲軟、失業及經濟下滑,消費者對汽車的購買支出感到壓力而有所限制。 豐田4月汽車產量為零、預期5月產量與去年水準相比不到10%、7月預計達到正常水準、及在9月後每月產量將與去年水準相同。豐田預期全年利潤下降80%,為9年來最低水準,疫情將使汽車銷售減少140億美元。 豐田預測其本年全球汽車銷量將達到890萬輛,為9年低點,預計一直到12月銷量都會疲軟,但應會在明年恢復2019年水準。截至3月,豐田年銷售量由去年1,060萬輛的創紀錄水準相比減少127,000輛。此影響對豐田北美市場最明顯,第1季銷售額下降8%,導致該地區面臨虧損。儘管利潤大幅下降,豐田表示仍在資本支出及研發持續投資,基本與去年不變。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波音公司表示,由於客戶取消更多737 MAX噴射客機的訂單,使該公司客機總訂單7年來首次降至5,000架以下。疫情使許多航空公司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導致波音被取消共108架MAX噴射客機的訂單,另101架飛機延長交付時間。惟波音並未失去任何大型廣體飛機的訂單。 波音公司執行長David Calhoun指出,航空業近期所面臨之困境,該產業在3到5年內不太可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準,並預測客運量將不會達到疫情前水準的25%,到本年年底可能會接近50%。機場設置測量體溫儀器、要求機上戴口罩及其他安全措施將有助於使想恢復航行的乘客放心。 波音與空中巴士公司數十年來獲得航空公司和大型飛機租賃公司共訂購13,000多架飛機,儘管2家公司為應對疫情而削減產量,但歷年來的收入仍可幫助公司獲得財務上的支持。;由於預期在此次危機,航空公司至少有2到3年不景氣,2家飛機製造商將因航空公司的縮減或倒閉而承受取消更多訂單。 波音在4月份沒有接獲新訂單,另3家大型飛機租賃公司也削減MAX訂單,其他航空公司客戶則調整交運時間表。波音目前為止已經減少500餘架飛機訂單,積壓訂單從3月底的5,049架減少到4,834架。空中巴士4月則獲得9架飛機訂單,另有未完成約7,500架飛機訂單。 通用電氣公司及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的飛機租賃子公司,以及在中國擁有大型飛機租賃公司之Avolon Holdings Ltd,於4月均取消一些MAX客機訂單。波音在4月向未透露身份客戶交運4架787、一架777及一架非737Max,而空中巴士向Spirit Airlines Inc、日本航空、土耳其航空、印度航空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客戶交運14架噴射客機。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Whirlpool Corporation、Dow化學及Reynolds Consumer Products公司宣佈合作提供第一線醫療保健領域急需的呼吸器,除最初捐贈醫院外,還將透過WIN Health Labs LLC公司產製及銷售。其將合作產製的個人防護設備(PPE)為電動空氣淨化呼吸器,代替傳統的醫用口罩及面罩,並配有可更換的聚乙烯頭罩,透明頭罩靈活且舒適,並可在患者間快速更換。Whirlpool公司設計、製造及組裝頭戴式耳機;Dow公司提供頭罩所需的聚乙烯樹脂;Reynolds公司設計並生產一次性頭罩。另,美國福斯汽車公司亦協助聯繫材料及供應鏈合作夥伴,以採購關鍵零組件。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造成工廠關閉、需求減少及全球供應鏈凍結,美國4月工業產出創有史以來最大跌幅。美聯儲表示,美國工業生產在4月份經季節性調整後較上月下降11.2%,為101年以來最大跌幅。為工業生產的最大部分的製造業產出,4月較上月下降13.7%,礦業產出下降6.1%,隨著全球經濟放緩,石油及天然氣產業正面臨需求下降的困擾。汽車及零件的產出在3月下降30%之後,4月下降71.7%。在3月減少34,000個工作機會後,製造商在4月又減少130萬個工作機會,完全去除從2007至2009年經濟衰退後所獲得的就業機會。 供應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的製造業活動指數跌至自1948年以來的最低水準。美聯儲表示,產能利用率反映產業正在生產與可能生產數量的關係,4月下降8.3%至64.9%。經濟學家前預期為64.7%。3月工業生產從最初估計的5.4%下修至4.5%。 且由於疫情影響,消費者於購物及外出用餐大幅下降,因此4月零售支出較上月下降創紀錄的16.4%。美國零售額下降(商店、加油站、飯店、酒吧及網上購物)使3月銷售額下降8.3%,為1992年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

A: 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美國原油需求情勢因經濟重啟後大幅轉變。根據美國能源訊息署資料,截至5月15日的一週內,美國原油庫存下降480萬桶至5.21億桶,與市場預期的增加180萬桶大相逕庭,顯示原油需求正迅速成長。 目前,西德州原油已經突破每桶30美元,此意味已經超過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對相關的開採及就業有一定的支撐作用。此前油價一直下跌,已經讓美國石油和天然氣油井平台數量,由一年前的987座,降到339座。原油供給目前約1,680萬桶,比疫情爆發前減少500萬桶。 數以萬計的石油企業員工已經被裁減,Halliburton油田公司近期宣布裁員1,000人為一關鍵指標。若油價長期低於30美元,被裁減的數萬名員工將面臨長期失業,如油價能隨著經濟復甦攀高到40~50美元或更高,被裁減的員工將只是短期失業。 專家分析,經濟解封的初期,主要用油的行業包括製造業、營建和貨物運輸業,公共交通運輸和民間的車輛行駛用油也會增加,但與旅遊、娛樂相關的行業用油需求仍然低迷。隨著美國疫情慢慢獲得控制,經濟重啟之後也沒爆發2度感染,川普政府正在思考解除旅遊禁令,屆時航空用油的需求將逐步攀升。據統計,目前每日航空用油量不到40萬桶,係疫情爆發前的1/4。

A: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美國經濟重啟後,金融市場各項重要指標已陸續出現大漲訊號。其中,美股3大指數在4月大漲11%~15%之後,5月迄今道瓊指數上揚0.95%,標普500指數上漲2%,納斯達克表現亮眼大漲5.47%,今年累計上漲4.49%,已率先脫離疫情陰霾。 更重要的指標是國際油價。在一個多月前,5月份到期的西德州原油(WTI)價格曾崩跌到每桶-37美元桶,除反映油市參與者對全球經濟未來感到特別悲觀之外,也反映OPEC等產油國減產量遠低於疫情衝擊的需求減少,導致原油儲存設施不足,投資人不願交割原油現貨,反而要貼錢請人處理實體原油。 此後,油價漲勢迅速,西德州原油6月期貨於5月20日收報每桶33.49美元,一天漲4.87%,累計5天內漲29%,一個月內漲幅達61%。油價以V型反彈,除反映此前投資人過度悲觀,也反映歐美疫情大幅放緩,經濟重啓後的下一步可能是解除旅遊禁令,屆時開車用油和航空燃油需求將迅速攀升,樂觀者估計油市或許在第3季出現供需的逆轉。

A: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隨著美國各地經濟重啟,製造業慢慢復工,製造業的就業情勢可望改善。其中,美國汽車製造業在3月關閉工廠之後,近期已召回13萬名員工復工。另一個觀察的行業是營建業。據Census Bureau統計,4月的新增核准建案比3月下滑20.8%,比去年同期跌19.2%,降到107.4萬件,營建活動跌到5年來最差水平。Procore建築管理公司估計,目前約有13%的營建業勞工失去工作。隨著經濟的重啟,營建活動或可望快速復甦。美國未來的就業復甦前景,波士頓聯儲局主席Eric Rosengren預測今年底前仍然維持雙數位的失業率,但較第2季的高峰大幅回落,直到2021年底美國失業率將回復到疫情爆發前的充分就業水平。

A: 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疫情讓美國民眾大量失業,從3月15日以來約有3,900萬人首度申請失業救濟,4月份美國失業率高達14.7%,美聯儲估計失業率最差情況可達25%,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第2季GDP可能衰退38%。 然而,部分企業在疫情期間卻業務異常繁忙,包括雜貨商店、食物外送服務、包裹運送司機、貨運司機、清潔服務、接線中心、電子商務倉儲、後勤系統、療養院、線上教學、食品製造業、藥廠及保全服務等行業,近期已陸續發出大量的招聘公告。據雅虎財經網站統計,目前約有37家大型知名企業發出大量招聘的通告,以回應疫情帶來的需求。 此外,遠距教學和及相關服務也出現商機。線上教學公司Outschool以平均時薪40美元徵才5,000名教師,另一家線上教學公司Varsity Tutors計畫增聘1萬名教師,家庭便利服務商Valet Living要新聘1萬人,臉書也增聘1萬人。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疫情使數百萬美國人不得不執行居家避疫政策,沒法光顧餐廳,讓外送公司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機。然而,外送公司卻發現自己難以由此一商機獲利,包括Grubhub、Uber旗下的Uber Eats部門均出現虧損,最多勉強盈虧平衡。外送公司並表示,不確定有多少消費者在疫情期間堅持要訂外賣的習慣。 根據Grubhub、Uber Eats、DoorDash及Postmates外送公司及信用卡公司的數據,外賣銷售額在成長。惟外送公司一方面為促銷活動及防疫安全設備增加成本,另一方面不得不從資金困難的餐館減少佣金抽成,都給外送公司帶來較差的財務狀況。另,Uber正擬收購Grubhub,此為未來可能整合跡象,此筆交易將創造全美最大的外送服務公司。Uber Eats副總裁Pierre-Dimitri Gore-Coty表示,提高盈利能力是該公司的主要目標。例如,Uber已經不再於8個國際市場提供外送服務,在這些市場Uber不具領導地位。 總部位於芝加哥的Grubhub執行長Matt Maloney表示,正設法幫助餐廳盈利,歸根究底,餐廳能否賺錢對公司極為重要。雖然將大部分利潤投入到增加配送員的安全防護裝備及鼓勵顧客訂購的獎勵措施上,但公司並未因此虧損。預計本季扣除開銷費用後的收益為5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0%。據Kantar市調公司數據,今年2月2日至4月27日期間,Grubhub在美國廣告支出為2,7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0%。DoorDash將廣告支出提高35%,而Postmates的廣告支出更提高82%。

A:

A:

A:

A:新聞來源:韓國貿易協會(2020年5月26日)     據韓國貿易協會表示,韓國國土交通部等相關部會正籌備啟動規劃出口「K-防疫」技術之專案小組(TF),擬輔導開發製造及出口因應新冠疫情所需之各種系統配套商品,計劃將流行病學調查支援系統、居家隔離App(應用程式)及口罩銷售點App結合成單一品牌K-防疫配套商品。   據悉,目前南非共和國、哥倫比亞及哈薩克等國家陸續洽商韓國政府有關進口K-防疫物資,未來政府亦預計輔導將K-防疫系統製作成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及阿拉伯語等4種版本,俾利於各國使用。據韓國IT業界指出,政府擬推動開發之配套商品係利用人工智慧(AI)機能,可判斷是否有遭病毒感染之危險、必須防疫之場所等部分內容,彌補開發中國家不足之流行病學調查能力,目前已有10家韓國IT企業參與討論K-防疫系統之開發計畫。   國土交通部則表示,未來K-防疫系統之具體內容將由相關部會協商後決定,目前該部正與部分國家討論出口K-防疫系統之事宜,其中以南非共和國最積極與韓國政府洽商進口流行病學支援系統之計畫,哈薩克等亞洲國家則是透過亞洲開發銀行(ADB)提請韓國支援K-防疫系統。   此外,韓國青瓦臺(總統府)指出,本年5月26日文在寅總統主持之國務會議中表決通過「調整強制徵收公售口罩之比率及限制口罩出口等穩定緊急供需措施之修訂案」,韓國政府檢視韓國國內口罩之產能已擴大,購買口罩之民眾人數穩定,供需情況穩定,決定將強制徵用之公售口罩出貨比率自80%,調降為69%,保健用口罩之出口比率則將提高至生產數量之10%。  

A:美、歐重要跨國企業復工情形

A: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