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俄羅斯聯邦總統國民經濟與國家行政學院(Ranepa)應用經濟研究所農糧政策中心進行研究顯示,在俄國從事農業工作的外國勞工數量約50萬人,主要為前蘇聯國家、中國、越南和朝鮮等國家公民。 受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影響,各國邊界關閉,勞工遷移暫停,並給農業帶來風險。為解決該問題,俄羅斯必須創建統一的線上平台,供農業生產者發佈徵勞工資訊。同時,有興趣的國家可依據需求組織勞工團體,並由俄政府為季節性外籍農業勞工開通航運,外籍勞工則需先接受14天隔離。 另依據俄羅斯農業部評估,2020年收割期需新增2.3萬名季節性農業勞工。 [Z]
A:依據俄國央行統計,3月調入的美元現鈔金額創新高,現鈔高達49.5億美元,是2月份的9倍,創近6年來最高紀錄,只有2014年3月和12月高於這一數字,分別為95億和101億。俄羅斯銀行3月另調入13億歐元現鈔,幾乎是2月份的3倍,相當於2019年的月平均值。 [Z]
A:俄羅斯《消息報》報導,俄羅斯儲蓄銀行子公司SberLogistics 5月26日起將配送全球速賣通俄羅斯公司(AliExpress Russia)的訂單。 AliExpress Russia 4月的家電銷量較同期成長兩倍。 目前有42座城市使用該快遞服務並設有SberLogistics公司的快遞中心。 預計新冠病毒疫情限制措施解除後後,800個據點可使用3500多個自助提貨櫃和提貨點的送貨服務。 AliExpress Russia 是中國阿里巴巴集團、俄羅斯Mail.ru集團、行動通訊運營商Megaphone和俄直接投資基金的合資企業。主要合作夥伴是俄羅斯郵政和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物流運營商菜鳥網路。 [Z]
A:「俄羅斯石油(Rosneft)」公司在黎巴嫩開設子公司—Levante Storage S.A.R.L. (Sole Partner)。 新設子公司在於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註冊,已被列入「俄羅斯石油」公司的關聯企業列表中。 2019年1月底,俄羅斯石油公司宣佈與黎巴嫩能源和水利部簽署協議,將位於黎巴嫩第二大城市和北部主要港口的黎波里市(Tripoli)的一座石油產品倉儲碼頭交由「俄羅斯石油」運營管理,期限為20年。同時,俄方還將對碼頭進行改建和擴建。 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Igor Sechin指出,在中東地區開展計畫是公司加強在該地區業務的戰略發展方向之一,將有助於國際貿易發展,不排除與黎巴嫩的合作進一步擴大。 參考資料: 俄媒«俄羅斯新聞社 »2020年5月27日報導 https://ria.ru/20200527/1572033390.html (Y)
A: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估計,由於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流行引發的危機,俄國GDP2020年將下降5%。分析師前於4月底將該指標下調至負3.3%,4月初時下調至1.4%。 預計第2季經濟衰退降幅最大(下降8.1%),自第4季起可由負轉正成長(幅度約1.7%)。該機構前於4月將俄國2021年GDP成長率預測值提高0.5%至3%。 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俄羅斯GDP 將下降5.5%。ACRA評級機構預測降幅為4至4.5%。據俄國經濟發展部向政府提交總體經濟預測, 2020年2季GDP衰退9.5%,且2020年全年衰退5%。 參考資料: 俄媒«生意人»2020年5月26日報導 https://www.kommersant.ru/doc/4357059?utm_source=yxnews&utm_medium=desktop&utm_referrer=https%3A%2F%2Fyandex.ru%2Fnews (Y)
A:根據「俄羅斯石油」公司報告,2020年第1季該公司向其董事會成員(共11人)總支付款項額度為3 .762億盧布。與2019年同期相比,減少43%,與前一季度相比減少34%。 參考資料: 俄媒«國際文傳電訊社»2020年5月26日報導 https://www.interfax.ru/business/710438 (Y)
A:據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4月俄羅斯的零售貿易額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3.4%。其中,食品業零售貿易額下降9.3%;非食品業零售貿易額則大幅下降36.7%。非食品業貿易額占比由2019年之51.5%下降至42.3%。 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新聞服務處報導表示,保質期長的食品銷量增加。因此,茶和咖啡銷量成長5%,麵食銷量增長3%,植物油脂銷量增長16%,罐頭肉品銷量增長29%,馬鈴薯銷量增長41%。在非食品類產品中,香皂和洗衣皂銷售額增長32%,電腦設備的銷售額增長43%。 參考資料: 俄媒«紅色春天»2020年5月26日報導 https://rossaprimavera.ru/news/84147a06
A:2020年4月俄羅斯汽油零售價格與3月相比平均下降0.2%。同時,據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數據,4月汽油生產價格下調22.4%。 與本年初相比,汽油零售價格上漲0.2%,而生產價格下跌16.9%。 俄羅斯4月的平均汽油零售價格比生產價格高2.9倍(2019年4月為2.7倍)。 2020年4月,全俄85個區域中有55個區汽油價格下跌,惟莫斯科和聖彼得堡2大城,汽油價格無變化。 參考資料: 俄媒« 塔斯社»2020年5月26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8570959?utm_source=yxnews&utm_medium=desktop&utm_referrer=https%3A%2F%2Fyandex.ru%2Fnews
A:法國國民議會及參議院於本年5月27日分別審議通過由法國國家數位科技研究機構(INRIA)主導之新冠肺炎患者追蹤應用程式StopCovid,因此該應用程式將配合6月2日第2階段解封時程於近期正式推出。法國財經部主管數位事務之國務秘書Cederic O強調,StopCovid係法國國家防疫政策之一環,並表示已完成相關技術測試。 另外,法國個人資料保護主政機關「國家資訊暨自由委員會」(CNIL)亦於5月26日完成StopCovid行政命令之審核,並表達同意之立場。CNIL表示,StopCovid的使用係基於公共醫療之需要,且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定。未來StopCovid的使用將為自願性,且使用者染病後於系統中通報亦非強制,另在應用程式下載、開啟藍芽及警示功能等均需經使用者同意才能執行。CNIL亦建議StopCovid的使用期限不應超過國家衛生緊急狀態(l'etat d'urgence sanitaire)於7月10日結束後的6個月,並建議該應用程式應再加強使用者條款及刪除資料形式之說明,並增加使用者反對權及刪除匿名性資料等相關權利。
A:出處:NIS, 2020/05/29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計畫為各省、市撥5.66億歐元專款,以因應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危機導致全荷各省、市的收入銳減,為保持各地設施能繼續運轉,荷蘭政府計劃撥5.66億歐元專款。 由於全荷各省、市政府的停車場、旅遊稅和公司稅收入均大幅下降,預計有十分之九的市政府將陷入財務困境,因此荷蘭政府將撥出2.25億歐元專款以填補虧損。 其餘款項將用於各省、市的弱勢群體照料、兒童保育提供者以及圖書館、劇院和音樂學校等當地的文化設施。 荷蘭內政部部長Kajsa Ollongren週四(5月28日)致國會函中指出:由於目前政府尚未完全清楚新冠肺炎危機導致的財務後果,未來可能還會有新的援助計畫。
A:出處:NIS+ Financieele Dagblad, 2020/05/29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修正公司第二輪新冠紓困 荷蘭社會部長Koolmees週三(5月27日)傍晚與雇主協會和工會就6月1日之後繼續實施NOW工資補貼計劃的條件達成了協議,週四(5月28日)傍晚公布了修正後的第二輪新冠紓困措施。 修正後的協議將原訂最高上限20,000歐元的新冠紓困金增至50.000歐元,並決定取消原定對接受政府金援公司的解僱罰款,修訂為解僱不超過20名員工的公司將不會被罰款,而解雇超過20人且未與工會達成協議的公司則將被處以補助款百分之五的罰款。此外,紓困計劃亦將延長三至四個月,直至10月1日,修訂協議將使荷蘭財政部的支出增加45.5億歐元。本項紓困計畫仍須獲得國會批准始能實施。
A:出處:dutchnews.nl+nltimes.nl, 2020/05/25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法院判定可以繼續推廣5G 荷蘭反5G行動小組Stop5GNL認為雖然5G造成的影響尚未有充分的研究出爐,但現有的研究已表明其對公共健康構成重大風險,因此企圖阻以各種行動來阻止荷蘭政府推廣5G。 5月25日荷蘭法院宣判:沒有足夠理由停止繼續推廣5G,荷蘭政府拍賣5G頻譜並未違法,若將來出現存在危害健康的新證據,法院將會進行干預。Stop5GNL的行動因此宣告失敗。 荷蘭政府將從下個月開始拍賣5G頻譜,並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廣至全國。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0年5月29日 2020年4月斯洛伐克工業生產者價格較2019年同期減少0.3%,主要受工業出口價格影響;工業出口價格4月年減1.3%,而3月時增加0.5%。 2020年4月斯洛伐克國內市場生產者價格成長1.4%,3月時提高2.1%。 與上(3)月比較,2020年4月斯洛伐克工業價格較上月減少1.6%,國內市場生產者價格下跌0.9%,工業出口價格減少2%。
A:依據奧媒信使報本(109)年5月29日引述奧地利經濟研究所(WIFO)資料,奧地利2020年第1季經濟表現比原預期差,GDP較2019年同期衰退2.9%,個人消費減少4.3%,出口額減少4.2%,其中貨品及服務出口分別減少5.1%及2.3%,進口額減少4.9%;器具及建築投資分別減少6.1%及1%,使總設備投資減少2.5%,整體投資則減少6%。相較於2008年之金融危機,此波新冠肺炎疫情對奧國經濟之衝擊更大。依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資料,2020年第1季歐元區及歐盟分別衰退3.8%及3.3%。 以奧國個別產業來看,2020年第1季運動、文化、娛樂及個人服務業(-8.1%)、零售、汽車維修及餐飲業(-7.3%)、製造、礦採及能源/水供應(-6%)及營建業(-0.7%)產值,均較2019年同期衰退。零售業及服務業尤其受自3月中開始之防疫限制措施衝擊,觀光業營收則因冬季提早結束及營業限制下降,營建業因溫暖氣候衰退幅度較低。反之,資通訊及銀行保險業成長2%,公共事業成長0.5%。
A:綜整奧國財政部近日新聞稿,奧國政府針對受新冠疫情衝擊之自營業者、小型企業、非營利組織、自由業者、1人企業、農戶、私人住房出租者等發放「急救金」(Härtefallfonds),條件為營收下降50%以上、已無能力負擔營業成本或被禁止營業。申請者每月可領80%至90%之收入損失,原提供每月最高2,000歐元,3個月最高6,000歐元之補助,現將補助擴大至6個月,補助總額上限提高至12,000歐元。急救金將另提供申請者每月最高500歐元之「Comeback-Bonus」,6個月最高3,000歐元,加上前述之12,000歐元,申請者最高可獲得總額15,000歐元之補助。 奧國政府另針對電影業者編列2,500萬歐元紓困金,電影業者可獲得2020年3月16日至2021年底最高75%製片成本補助。除先前規劃之500萬歐元「藝術家社會保險基金」,另針對自僱藝術家新編列9,000萬歐元紓困金,提供每人每月1,000歐元,最多6個月之補助。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0年5月29日 斯洛伐克2020年5月經濟信心指數降至11年來最低點,三個月平均較上月減少11.6點,達72.2點。 斯國4月時所有行業經濟信心均下降,5月工業信心改善(+13.6%),零售業及消費者信心僅小幅增加,另服務業及營建業信心均下滑。 目前斯國經濟信心指數較長期平均水準低31.1點,較2019年同期減少23點。
A:法國總理Edouard Philippe本(109)年5月28日舉行全國記者會,宣布第二階段(6月2日至21日)解除全境封閉措施,針對當前法國目前疫情控制情形,法國全境確診比例為6.14人/10萬人、接受病毒測試者中1.9%為陽性、基本傳染數(R0)為0.77,經考量各省之新增病例、加護病床數量及病毒檢驗能量指標,僅大巴黎大區(Région Ile-de-France)及馬約特(Mayotte)、圭亞那(Guyane)等2海外屬地尚屬需維持較嚴格人員流動及接觸措施的「橘區」,其餘省分均為滿足進一步解封條件的「綠區」。 針對第二階段之全國性規定,自6月2日起全國中小學全面復課,取消個人移動範圍不得超過住家100公里禁令,開放全國各地公園綠地,然維持各式聚會人數以10人為限,禁止舉辦大型體育及文化活動,並鼓勵民眾下載追蹤確診者接觸他人狀況的手機應用程式Stopcovid。 在遵循社交距離及衛生規範等前提下,6月2日起綠區省份的餐廳、酒吧、體育場所、劇院、博物館、旅館可恢復正常營運;橘區省份的上述場所於6月22日後恢復正常營運,至全國電影院則自6月22日起統一恢復營業。 法國支持6月15日後於不隔離檢疫的前提下恢復歐盟內部人員移動,並表示倘其他歐盟國家對來自法國旅客實施隔離檢疫措施,法國也將針對來自該國旅客制定同等措施;並主張於歐盟層級依據第三國疫情風險,個別討論取消第三國旅客入境限制的時機。
A:謹查法國汽車產業共計約4,000家企業,2019年產220萬輛汽車,產值1,550億歐元,佔法國工業總產值18%,自3月中旬法國政府因為對抗疫情宣布全境封閉,短期內於供給層面產能大幅滑落80%,需求層面3月及4月新車銷量分別下跌72%及89%,全年銷售量預估下降30%,適逢電動車、自駕車等轉型門檻,故近期法國汽車產業普遍遭遇經營瓶頸,如雷諾汽車集團(Renault)已宣布需50億歐元紓困金額,並預告關閉法境內4座工廠(詳本組109年5月26日法經字第1090000205號函)。 為振興法國汽車產業,法國馬克洪總統本(109)年5月26日偕環境轉型部長Elisabeth Borne、財經部長 Bruno Le Maire參訪汽車零組件企業Valeo工廠並宣布汽車產業振興計畫,根據法國財經部公布之計畫細節,計綠能汽車換購、擴大投資、企業及員工保護等3大方向: 綠能汽車換購:為加速出清現有存貨,自本年6月1日起,個人購買45,000歐元以下之電動車可獲補助7,000歐元;企業補助5,000歐元,購買油電混和車補助2,000歐元,並放寬換購綠能汽車及符合環保標準之燃油車補助標準,總預算13億3,500萬歐元。政府將檢討2020年度公務車換購計畫,規定未來公務車50%之綠能比例,並加速充電站設置。 擴大投資:由政府、雷諾及寶獅(PSA)集團共同出資成立約18億歐元之汽車產業投資基金,協助產業紓困、升級轉型、一般及車用鋰電池研發創新計畫。 企業及員工保護:投入5億歐元進行汽車產業員工職業訓練計畫。 法國汽車製造及零組件企業於獲政府挹注同時亦應承諾: 將其所獲資源應用於環保轉型,遵循歐盟環保標準,生產綠能車輛,至2025年綠能車產量應達100萬輛。 與上下游業者簽訂產業內公約(Charte),該公約應涵蓋設立獨立調解人制度、優良採購規範、生產線原則上不外移至法國或歐盟境外、於類似供應商中優先選擇法國製產品,並將碳排放程度納入供應商選擇標準。 以法國為主要生產及研發基地。 法國全國汽車產業協會(CNPA)表示,欣見本項振興計畫,認為補助有助消化近期過剩產能,然同受疫情衝擊的汽車租賃、保養、維修、回收及加油站業則未見紓困。另媒體指出,法國僅分別佔雷諾及寶獅集團全球市場17%及24%,且購車補助未限定車輛品牌,故本計畫對法國汽車產業的實際效果仍有待觀察。
A:法國總統馬克洪及德國總理梅克爾本(109)年5月18日下午進行電話會議,續舉行共同視訊記者會,說明法德二國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後如何振興歐盟經濟、健康、環保、產業主權的共同立場。 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於會後公布雙方共同倡議: 於歐盟層級制定「健康戰略」,強化歐洲醫療系統,降低對外依賴。歐盟應以自製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為短期目標,強化疫苗及治療研發能量;建立藥品及醫材共同戰略庫存,發展歐盟自行生產上述產品之產能;並建立歐盟層級健康資訊標準,使各國疫情統計方式一致。 考量疫情對歐盟經濟影響甚鉅,同意授權執委會以歐盟名義向市場籌措5,000億歐元,於歐盟「2021-2027年多年期財政框架」下成立一暫時性、以因應疫情為目的的「振興基金」,以補助方式振興受疫情影響最重的地區與產業,並藉此擴大於生態轉型、數位轉型及研發創新方面的投資。德法呼籲歐盟各國應盡快通過「2021-2027年多年期財政框架」,針對歐盟財政平衡,則呼籲歐盟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就數位服務內容課稅的成果上持續強化賦稅公平性。 加速生態及數位轉型: 重申執委會「綠色協議」(Green Deal)為歐盟當前經濟成長策略及2050年零碳排目標。認為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Tax Adjustment,又稱「碳關稅」)可有效解決企業選擇於碳排放成本較低的地方生產(carbon leakage,又稱「碳洩漏」)。主張應檢視國家補貼規範是否符合歐盟氣候政策,及該等補貼促成碳洩漏行為的風險。認為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ETS)應擴大管制所有產業,並就碳交易設立價格底限。 歐盟應持續進行5G基礎建設,發展可靠的網路安全科技、完善數位身分管理、制定人工智慧框架並針對數位平台制定公平的管理規範,以加速數位轉型。 強化產業、經濟主權及強健的單一市場: 支持以WTO規範為核心,以積極且平等的貿易議程將價值鏈分散化,歐盟應強化對來自第三國的醫療產品進行反補貼調查,確保政府採購市場確實互惠開放,並加強外人投資醫療生技等戰略性產業的審查,鼓勵投資回流歐盟。 現代化歐盟競爭法規,加速訂定歐盟國家補貼及競爭規範,並指定其他「歐洲利基產業(Important Project of Common European Interest)」。 確保單一市場應盡速恢復正常,申根區會員國應加強並協調相關內部邊境措施,並強化外部邊界管理。 考量法國馬克洪政府長期力主歐盟應深化財政整合,德國則對「歐盟債券」及類似概念持反對意見,本倡議為首次雙方對相關議題做出共同正面表態,雖該基金係暫時性、針對性之措施,且其籌措、分配及還款細節尚未經討論,仍具一定指標性意義。BBC分析,法德雙方共同宣布之舉措有助強化歐盟團結一致因應疫情形象,法國原欲設定基金規模達1兆歐元,係藉縮減規模以換取德國同意以補助形式發放。 鑒此,法國媒體5月23日披露對歐盟經費持撙節主張的「節儉四國」(奧地利、丹麥、荷蘭、瑞典)對盟紓困方案提出內部非正式立場文件,重申該4國於「2021-2027年多年期財政框架」立場不變,主張成立「緊急復原基金」(Emergency Recovery Fund),該基金將以優惠貸款形式籌措及發放(loans for loans),各國債務不可互通,且債務國須對財政改革做出承諾。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本年5月27日向歐洲議會正式提出執委會版本歐盟振興方案,預計於市場籌措7,500億歐元紓困金額,其中5,000億歐元將以「補助」(Grant)形式發放,2,500億歐元將以「貸款」(Loan)形式發放,將待歐盟會員國同意後實施,法國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同日表示支持執委會提出之振興方案,並呼籲歐盟各會員國同意。
A:依據奧媒「信使報」(Kurier)本(109)年5月29日報導,為配合將歐盟制定之「外人直接投資監控架構」轉為國內法,奧地利數位經濟部於2019年5月9日將「外資審查規範」增修草案送交國會審議,惟當時因奧國政局動盪,奧國總統於當年5月底宣布解散政府,國會重新大選,該草案遂胎死腹中。 奧國政府於2020年1月7日上任後,奧國數位經濟部重擬增修「外資審查規範」草案,並於2020年5月27日送交內閣會議審議,該草案重點如下: 1、重新定義須申報產業:奧地利現行「外人投資審查規範」對涉及敏感科技產業及關鍵基礎建設之奧國企業併購案,設有25%之非歐盟外資持股必須申報門檻,新法將重新定義須申報產業,相關產業別將於近期內定案。 2、增設特別敏感產業:凡屬下列產業,外人投資須申報門檻降低至10%:國防工業或相關研發機構;關鍵能源設施;數位化產業(尤其是5G領域);水資源;與政府有關之數據處理及儲存系統;藥品、疫苗、醫療設備及防疫設備之研發機構或企業。 3、建立有效審查程序:確保投資申請案快審快決。 4、不適用於小型企業及新創投資:該法將不適用於對小型企業之投資,另急需資金投入之新創企業亦不適用該法。 奧國政府預計最遲將於本年9月底前頒布新增修之「外資審查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