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20年5月31日沙烏地民航總局(General Authority of Civil Aviation, GACA)宣佈,沙國境內11個機場開始運作(沙國境內共28個機場),未來每日將增加2個國內航班班次,盼所有國內航班逐步恢復正常起降。 沙烏地自3月15日起停飛國際航班、3月21日起停止國內航班,目前國際航班仍無限期停飛。 GACA並公佈飛航相關防疫措施,摘要如下: 所有旅客需使用電子機票(e-ticket),未持有電子機票者無法進入機場。 暫時停止在機場內臨櫃購票服務。 進入機場須穿戴口罩。 小於15歲兒童禁止單獨搭機。 體溫超過38度旅客禁止進入機場。 旅客在機場內需保持至少2公尺社交距離。 旅客在飛機上不可併肩坐,2位旅客之間至少須間隔1個座位。
A:2020年5月31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阿布達比邦宣佈,自6月2日起禁止進/出該邦(包括自鄰邦Al-Ain及Al-Dhafra進出),為期1週,惟各邦內部公民及居民在宵禁時間外可自由移動,目前阿聯各邦除杜拜邦外,宵禁時間為晚上10時至隔日清晨6時(杜拜為晚上11時至隔日清晨6時)。 阿布達比邦亦宣佈,放寬購物中心及內部餐廳營業(capacity)比例至40%;飯店所屬私人海灘、博物館及一般餐廳營業比例放寬至40%,公共海灘則持續關閉。 巴林勞動暨社會發展部(Ministry of Labor and Social Development)部長Jameel bin Mohammed Ali Humaidan敦促所有人應遵守防疫措施及保持社交距離,另為防止境內外籍勞工過於群聚,巴林要求分散外籍勞工居住密度,目前有8,011名勞工獲提供新住宿場所。
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調查報告指出,海灣地區航空公司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嚴重影響,例如沙烏地自3月15日起停飛國際航班(目前國際航班仍無限期停飛),影響機場運作及零售商業活動、飛機製造及飛航服務等相關產業。IATA估計2020年各航空公司在沙烏地市場收入(revenue)將較2019年減少72億美元,衰退35%。 IATA建議海灣國家政府應提供直接財務援助(direct financial support)、降低機場及航空運輸相關費用、減少/免除/延遲給付政府規費等協助。 英國倫敦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飛航顧問Linus Bauer表示,2019年5月沙烏地每週離境座位(departure seats)數量為132萬個,2020年5月僅9萬7,156個,預估海灣國家整體離境座位數量將減少353萬個/週,至2020年底減少數量幅度為25%,倘疫情未見和緩,離境座位減少幅度甚至達35%。 IATA秘書長Alexandre de Juniac表示,航空產業未來規模受可能疫情影響而變動,惟不可否認該產業仍支撐許多重要部門。 目前沙烏地以外其他海灣地區航空受疫情影響所採取相關措施,摘要如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阿聯酋航空(Emirates Airlines)預計裁員3萬人,並規劃在6月30日前逐步增加復飛航班。 阿聯伊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在5月中裁員數百名員工並削減員工薪水(比例最高達50%),該公司規劃6月中前逐步復飛。 阿聯Air Arabia航空在5月初裁員57名員工(註:該航空根據地為阿聯Al-Sharjah邦,員工人數約2,000人)。 卡達航空(Qatar Airways)宣佈精簡近50%人力(卡達航空員工人數超過6萬人,預估受影響員工人數約9,200人)。 科威特航空(Kuwait Airways)宣佈裁員1,500名外籍員工(科威特航空員工人數為6,925人,擁有30架飛機)。
A:捷克國會議員於上星期五通過少過50人的公司之雇主免繳三個月社會保險的法案,另也通過兼職工作的新法規。該法案還為勞工提供了一周帶薪休假的可能性,可至兒童夏令營地工作或投入其他親子活動,捷克政府並將補助薪資至全國平均薪資的程度。
A:捷克克朗從5月15日以27.70捷克克朗兌換1 歐元升值至上週五以26.92捷克克朗兌換1 歐元。財經專家表示因購買風險性資產的意願增高,促使捷克克朗的升值。ČSOB銀行指出外國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匯率的變動方向與幅度,而歐盟7500億歐元的振興基金也促使捷克克朗積極升值。
A:根據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土耳其汽車產業協會(Automotive Industry Association, OSD)統計數據顯示,土耳其排名次於伊斯坦堡(Istanbul)、科賈埃利(Kocaeli)、布爾薩(Bursa)、伊茲密爾(Izmir)、安卡拉(Ankara)及加濟安泰普(Gaziantep)的第7大出口省薩卡里亞(Sakarya),位於土耳其西北部,為豐田、Otokar以及TurkTraktor等製造商基地,2020年1到4月期間雖受到疫情影響中斷生產,仍產出72,116輛汽車,其中約61,156輛汽車出口到137個國家,約佔總生產量的85%。該省在此期間總出口金額達到13.5億美元(約92.2億里拉),其中汽車產業佔90%。 薩卡里亞省的汽車廠在1-4月出口量約佔全土耳其出口總量360,749輛汽車的21%。薩卡里亞共生產64,003輛汽車、44輛小貨車、211輛中型巴士及123輛巴士與7,735輛曳引機,總數共為72,116輛的交通車輛。在該期間平均每日生產數量為589輛。生產量以公司別區分,豐田維持第一名,其後為TurkTraktor及Otokar。 土耳其汽車製造商在3月中時逐漸關閉工廠並停止生產,最初的規畫是停工兩周,但最後卻持續了整個4月。生產工廠在4月13日開始逐漸復工,並於5月11日全面復工,但礙於保護工人免於感染新冠病毒新安全措施,產線以較低的產能重開。
A:資料來源 : 瑞典製造業雜誌 (Svensk Verkstad) 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而停工,現已全面復工的瑞典卡車巴士製造企業Scania,因為市場需求減少,加上無法預測疫情對整體市場需求影響時間長短,因此將大幅裁員全球約5,000人,受影響之受雇人員包括瑞典及外國工廠和子公司的員工和派遣人員。為了有效降低2020年和2021年的營運成本,裁撤員工部門除了外國銷售部門的銷售市場人員,也包括研發人員。 Scania執行長Henrik Henriksson表示,目前該企業的製造需求低,將裁撤員的5,000人也包括在瑞典總部約1,000名員工。由於預期市場需求可能需要幾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因此Scania需要因應市場情勢做調整。該企業管理階層和工會代表針對相關受裁撤員工的權益進行協商,同時討論優化員工能力,以應付新式製造科技。 為了減少疫情和市場需求減少對公司的影響,除了減少人事成本,Scania股東會也決定取消發放2019年的股東紅利。
A:資料來源: 瑞典廣播電台(Sverige Radio) 根據林木公會(Skogsindustrierna)的報告,瑞典木材產業是未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的瑞典產業之一,儘管在疫情期間,國際市場對木材需求有所下滑,但瑞典木材公司在美國和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反而有所成長,尤以中國市場的成長最高,銷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約50%。 瑞典木材產業不受疫情影響仍保持成長,主要是因為其他國家的競爭企業在疫情期間停止運作,但瑞典木材公司仍維持生產,在中國成長的市占率便是受益於加拿大的銷量減少。 林木公會的企業會員約130家,林木產業直接及間接僱用之人數約12萬人,相關產品約70%為出口。
A: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本(2020)年5月30日表示,在新冠病毒疫情席捲全球的陰影下,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本年前4個月仍吸引130億星元的投資承諾,超出全年80億至100億星元的預期,投資領域主要來自電子業和資訊通訊業,預計未來數年將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 陳振聲部長指出,許多大型跨國企業在疫情期間仍繼續招聘,其中包括計畫增聘1,500人的美國電腦記憶與數據儲存設備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電商平臺Lazada和蝦皮(Shopee)亦在新加坡尋找數據分析、業務開發和產品開發等人才。另為因應新冠病毒測試盒需求增加,高科技儀器公司賽默飛世爾(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亦在新加坡增聘製造技術員、現場服務工程師,以及品質保證、品質管控、採購等部門人員。 陳振聲部長表示,新加坡保持開放、互通性及不實施出口限制係吸引外來投資主因,另勞工所掌握的技能、經濟互聯互通的基礎和貿易政策等非物質因素亦使星國維持競爭力。
A:東協和中國的經貿部長5月29日發表「對抗2019新冠病毒和加強《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協定》合作」聯合聲明,各方重申將密切合作以對抗疫情,並呼籲共同減緩疫情對全球和區域貿易與投資的衝擊。 聲明指出,各國承諾促進貿易與投資,並會優先推動通關措施,確保糧食、農產品和藥物等必要物資與服務的跨境流通順暢。各國也同意繼續處理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並注意任何因應新冠疫情的緊急貿易措施不應造成不必要的貿易壁壘。 東協和中國也承諾迅速有效地分享抗疫資訊和經驗,並且加深新冠疫情管控合作。中國也重申將與東協密切配合,克服新冠疫情的挑戰。 據統計,東協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從2010年的2,355億美元增至2019年的4,970億美元,漲幅達111%。
A:五月以來德州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漸緩,但上星期仍增加12.8萬人,合計失業人數來到220萬人。德州勞工委員會今年已發出67億美元失業補助,其中近半數係來自聯邦CARES補助款。依據德州規定,未積極尋找工作機會者不符合申請失業補助資格,但在疫情期間德州對於高風險感染者放寬此一規定,以個案審查而定。另依據聯邦小型企業署統計,截至5/23,德州共有352,993家小型企業,自薪資保護計畫(PPP)下獲核撥402.89億美元補助款。
A:矽谷常被稱為加州經濟的火車頭,這種情況又在4月出現,使矽谷科技業大大減輕居家避疫經濟停頓的影響。加州4月災難性地損失234萬份工作,灣區也失去55萬5100份工作,相比之下,矽谷失去的就業機會少得多。 「美西銀行」首席經濟安德森(Scott Anderson)說:「在這次疫症危機中,矽谷保持了大部分工作,所以就業市場的優勢超過灣區其他地區,以及加州其他地區。」 4月份,灣區整體工作數量減少了3.7%,加州減少了13.5%,東灣減少了14.6%,舊金山和聖馬刁地區減少了14.4%。但是矽谷所在的聖他克拉拉縣只減少了10.2%,明顯少於其他地區。 安德森說:「矽谷的科技工作基本上維持疫前數量,損失有限,,因此使矽谷現在占了明顯優勢。」 私營企業(private sector)是經濟主要動力,而矽谷的就業市場主要就是在私營企業方面。聖他克拉拉縣4月私營企業的工作數量只減少了10.9%。但全加州則減少了15.2%,灣區整體也減少了15.1%,舊金山和聖馬刁地區也減少了16.4%。 當然,造成矽谷與其他地區不同,主要是因為矽谷的科技公司最集中。因此矽谷4月損失的工作數量是加州所有沿海都會區之中最少的。聖他克拉拉縣4月的科技工作只減少了3.4%,舊金山和聖馬刁地區減少了3.1%,東灣減少了7.1%。灣區整體也只減少了4.1%,全加州減少了6%。這充分顯示,大部分科技工作都可以在家工作,因此科技工作基本上在經濟停頓期間,並沒有受到影響。 灣區4月份損失最多工作的是旅遊業,包括旅館工和餐館工,舊金山和聖馬刁地區的旅遊業工作減少了55%,矽谷所在的聖他克拉拉縣也損失了53%,因為旅遊業的工作並不能在家工作。 「比康經濟」的經濟學家霍堡(C hris Thornberg) 說:「因為矽谷的科技業基本上完整無缺,所以在疫後可以成灣區和加州的經濟復甦火車頭。」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新冠病毒疫情不僅影響全球經濟,同時也暴露了全球供應鏈不穩定的狀況。史丹福大學商學院副教授賓皮基斯(Kostas Bimpikis)分析,這場疫情讓很多商品的全球供應鏈都出現了問題,也顯示了全球都仰賴某些供應鏈過頭,政府應該要在其中扮演更重要、更強硬的角色,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美國疫情自3月爆發以來,各大醫院都面臨著醫療物資短缺的問題。外科醫療性口罩、面罩、防護衣、呼吸器,甚至連檢測病毒的套件,都出現缺乏危機。根據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統計,美國銷售中的藥品,有72%是其他國家製造的。 賓皮基斯表示,這場疫情更突顯了供應鏈的脆弱性,以及美國過度依賴他國製造的問題,導致只要供應鏈一出現問題,就會立刻遇到短缺。而這個解決的方法就是由國家來監控這些關鍵的供應鏈,確保國家面臨緊急危難狀況時,供應鏈仍能繼續供應。 他分析,一般公司選擇將生產線移到海外,並保持「精簡庫存」的原因是,可以降低成本、降低囤貨風險以及提高利潤,這都是公司根據自身利益做出的決策,但如果從整體社會網絡來看,對於「風險」的定義就會不一樣,一般公司認為庫存是風險,但如果要保有社會的健康性以及滿足大眾的必需性,許多醫療必需品其實是必須一直存有囤貨的。 賓皮基斯分析,這場疫情下,很有可能讓全球的供應鏈出現轉換,例如一些公司可能開始將製造業轉移到印度或亞洲其他國家,才能不完全過度依賴中國。不過企業仍會考慮成本與風險的問題,重點關鍵還是政府有無作為。 他分析,在保護關鍵供應鏈上,政府更應該扮演重要的角色,以避免日益複雜的國際供應鏈斷線,例如可以準確地知道哪些地方可以製造這些必要藥品、物資,並進行部分的干預,要求廠商全面提供本國、當地服務。除了監控當地供應鏈外,賓皮基斯分析,政府也可以考慮向企業提供激勵措施,以更有利於社會的方式,建立當地的供應鏈,例如減稅、免關稅等。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參考資料: The Financial Times, Greentech Media 日期:109年6月0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277/P211號(商情文號:第277號) 商情本文: 儘管英國承諾將在2050年之前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但迄今為止,英國尚未提出任何有關新電力系統的具體計劃,或者規劃以何種技術替代英國大部分能源所依賴的石化燃料。儘管需要更大的能源容量來因應運輸和供熱的脫碳。英國可能會取代系統上目前擁有的15GW核能容量,然後在未來二十年內將其全部退役。 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Climate Change)已確定英國需要150 GW的新綠色能源,其中認為30-60 GW係固定電力來源,即使在不利的天候下,亦可隨時取得的電力,但是不足的電力來源即需由核能支援,由於目前尚不存在商業上如電池儲存或碳化捕捉可行的技術以填補該空缼不足電力。 假若英國需要更多的核能,則資金籌措仍是英國的核心問題,法國電力公司EDF已提議在英格蘭南部的Hinkley Point C建造英國的第一個核電項目,總費用可能高達220億英鎊,按當前價格計算,每兆瓦時(megawatt hour )預算成本約為110英鎊,且該價格保證35年。透過降低建造電廠的總體價格以使客戶保持較低的能源價格,EDF對消費找提出一種新的收費形式,稱為“監管資產基礎(RAB)模型”,該方案為開發商提供一種透過監管者,向消費者收回投資的手段,包括建設階段的付款。 EDF還在英格蘭南部的Sizewell C開發一個新的核電站項目,該項目具有產生低碳電力的潛力,可滿足未來數十年英國的需求。專家呼籲用政府直接融資代替RAB計劃。儘管資本支出仍然涉及股權投資風險,但是國家資助將降低該項目提供服務所需的電價。專家認為,核能有助於提高英國的經濟競爭力,因此不能排除核能。
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 About Manchester, Yahoo Finance 日期:109年6月0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276/P211號(商情文號:第276號) 商情本文: 根據位於英國伯明翰(Birmingham)的Aston大學的研究,自2016年脫歐公投以來,英國企業擔心英國脫歐貿易談判可能導致雙方陷入僵局,英國小型公司已將與歐洲市場間潛在貿易出口(總價值達到104.5億英鎊)轉移到歐盟以外的國家,該等行業包括食品飲料、化學製品、紡織品和運輸製造業。 該研究分析英國26,000家公司在五年內的340,000筆出口交易,顯示最小的微型出口商將新出口成長的46%從歐盟轉移到非歐盟國家,中型企業的交易量為7%,而小型企業的交易量為19%。Aston商學院經濟學教授Jun Du表示,即使在當前英歐貿易談判的結果尚未公佈之前,此證據表明英國出口商正在為其產品尋找全球替代市場。 在正常情況下,該等出口本來可以預期進入歐盟市場,轉移出口的產品主要銷往(BRICS)的國家(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英聯邦國家(如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部分地區)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包括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國家。 總結: 英國脫歐的當前情況 •最新一輪的英國脫歐談判將在6月舉行,雙方似乎對未來的貿易關係陷入僵局。 •英國脫歐過渡期將在12月31日結束,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迄今已排除延長歐盟過渡協議的可能性。 •歐盟首席談判代表Michel Barnier指責Boris Johnson背棄英國的承諾。 •儘管Boris Johnson先前已確認從1月起不會對從英國其他地區進口到北愛爾蘭的貨物進行檢查,但已調整他先前的聲明。 •歐盟仍佔英國貿易進出口總額的50%,約為6500億英鎊。
A:參考資料: The Financial Times, The Economic Times, Asia Times 日期:109年6月0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275/P211號(商情文號:第275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情報和安全組織(GCHQ)之相關機構-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e將對美國制裁中國電信業巨頭華為公司相關措施之影響進行緊急檢視,並將在幾週內提出報告。 2019年美國政府禁止企業在未經政府批准的情況下,並認為華為公司存在國家安全風險。美國於上週五(5月29日)實施的新制裁規定為,使用美國技術的外國半導體製造商必須獲得美國的許可,才能將華為公司設計的半導體產品運送給中國公司。專家認為,美國的出口管制可能會危及華為公司繼續經營的可能性。 到目前為止,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已將華為英國5G市場限制在35%以下,並排除華為公司提供網路敏感核心設備的權利,但英國政府保守黨議員爭辯,該措施仍有中國政府監視英國的通訊的風險,即使華為一直堅持其為私人公司,並否認參與間諜活動的指控。美國的新制裁措施查為英國政府改變立場提供機會,但專家警告,中國恐將懲罰英國改變對華為公司的立場,尤其是因為其他歐洲國家將觀察英國的規定。Boris Johnson於上週五(5月29日)與美國總統Donald Trump電話討論電信安全問題,據信,英國政府已經制定計劃,可能在2023年之前逐步排除華為公司的影響。 此次檢視給在新興的5G網路中使用華為公司管體的英國電信公司EE、Three和Vodafone等帶來營運不確定性。但英國電信行業警告,立即禁止使用華為公司的5G軟體將導致網路全面部署推遲兩年。據報導,英國可以與美國等盟國共同投資,以建立華為公司的競爭對手,包括Ericsson和Nokia。預計英國政府將在7月底前向移動電話運營商報告,並決定華為公司是否仍可以成為5G軟體供應商。 英國政府在週五(5月29日)表示,其正在敦促美國組成一個由10個國家組成的聯盟,自行開發5G技術並減少對華為公司的依賴,預計該議題將在Donald Trump於2020年6月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上討論。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5.31 Biznes Polska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於5月18日表示,將以5筆貸款總計2.8億波幣(約合6300萬歐元)資金支持法國再生能源生產商Qair公司在波蘭進行約200MW再生能源的投資業務,以推進綠色能源轉型。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同時亦併行對該項投資業務提供融資貸款。 波蘭80%的能源生產仍然來自煤炭,對環境及人類健康產生有害影響。波蘭已對2030年的歐盟氣候及能源目標作出承諾,包括減少至少40%的溫室氣體排放。再生能源在實現該目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根據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該項投資組合包括在波蘭再生能源拍賣支持計畫(差價合約)的93MW新發電容量下興建三個風電場Udanin(50 MW),Parzeczew(9 MW)和Wrzesnia(9 MW)及25MW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廠,以及風力發電場Linowo(58 MW)和Rzepin(48 MW)的營運等。 EBRD表示,其貸款最後將提供給2個經驗豐富的贊助商-法國再生能源開發暨運營商Qair及法國基礎建設基金RGreen Invest所擁有的5個特殊目的工具。 EBRD能源EMEA小組負責人Harry Boyd-Carpenter表示,儘管有許多努力正在致力解決Covid-19的危機,但維持綠色轉型背後的動能也是至關重要。現在氣候變遷的感覺可能沒那麼迫切,但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在當前情況下透過提供長期融資,EBRD正為波蘭的能源轉型做出重大貢獻,並展示其對合作夥伴的承諾及戰略目標。該銀行很高興第一次與Qair和RGreen Invest這樣強大的夥伴合作。 Qair創始人兼董事長Jean-Marc Bouchet表示,該公司一直透過在法國,歐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區開發、興建及營運再生能源資產來致力於能源轉型。這些來自EBRD及法國巴黎銀行的營運資金及波蘭的新資產明確表明,Qair終身致力於促進綠色電力的承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且Qair在波蘭推行超過5年以上的戰略即將獲得成果。EBRD表示,透過對再生能源及能源效率的投資來支持波蘭的綠色轉型仍然是該銀行在波蘭的優先事項之一。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5.31 Biznes Polska 歐洲投資銀行(EIB)已於5月31日與波蘭1家興建及營運光伏廠的公司簽署了第一筆貸款。該歐盟銀行將對波蘭Energy Solar Projekty sp.z o.o公司提供8200萬波幣(約合1800萬歐元)的貸款,以用於興建及營運66個小型獨立的光伏發電廠(Photovoltaic plants)。每個電廠的平均標稱容量小於或等於1MW,總容量將達到約65.6MW。這相當於19,000戶家庭,可以使用該項計畫所產生的能源。 該項計畫的借款人Energy Solar Projekty sp.z o.o公司是立陶宛投資管理公司Lords LB Asset Management管理之能源及基礎建設中小企業基金(the Energy and Infrastructure SME Fund)的子公司。 該項業務擁有歐洲戰略投資基金(European Fund for Strategic Investments; EFSI)的保證。該基金是歐盟執委會及EIB共同管理之“歐洲投資計畫”的財務支柱。EIB與荷蘭國家銀行(DNB Bank Polska)共同對該項目計畫提供資金,每家銀行將提供50%的優先債務(senior debt;總額1.64億波幣)。而借款人的股東(Energy Solar Projekty sp.z o.o.)將投入該項目總資金需求的30%左右。 這些光伏電廠位於波蘭北部,涵蓋West Pomerania, Pomerania, Warmia-Masuria and Kuyavia-Pomerania省份,而在前三個省區擁有一個較大的光伏電廠。這些光伏電廠區分為8個計畫公司,每個計畫公司由一個或多個單獨的電廠組成,Energy Solar Projekty sp.z o.o.是擁有全部投資組合的控股公司。 該投資組合所有新建的獨立光伏電廠的總發電容量在第一年將產生約68,000 MWh的電力,並將幫助每年減少47,000噸的二氧化碳。據估計,至2019年底,波蘭所有太陽能發電廠的總裝置容量已達到1.3GW左右。 歐盟執委會負責經濟執委Paolo Gentiloni表示,今天簽署之建造這些太陽能發電廠的融資協議對波蘭的經濟及其環境都是一個好消息。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之後,「歐洲綠色協議」(The Europen Green Deal) 將是我們重建經濟努力的核心,波蘭應繼續利用歐盟所提供的所有支持。 EIB負責監督波蘭營運業務的副總裁Teresa Czerwińska表示,歐盟歡迎EIB首次對波蘭的太陽能計畫提供資金。光伏(PV)在能源部門的減碳扮演重要的角色,並且在許多國家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波蘭也不例外。如立陶宛公司Lords LB Asset Management所示,政府實施的拍賣制度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的極大興趣。這是在一項致力於波蘭太陽能發展的貸款計畫之下,並於2018年批准,由EIB資助的第一個具體計畫。歐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實現更多的發展。
A:雖面臨新冠狀病毒大流行,惟巴西農業在今年將創下生產毛額新紀錄,據巴西全國農業和畜牧業聯合會(CNA)調查顯示,本年巴西農業生產毛額預估將達7286億巴幣(約合1735億美元),比去(2019)年成長11.8%,將占全國GDP之23.6%,而去年該比例為21.4%,即美元升值和穩定之大宗商品價格促使農業受益。 CAN又表示,在新冠狀病毒危機中,飲食仍是必需品,且隨著巴幣貶值,出口對農民更具吸引力;本年巴西穀物產量預估可達2.5億噸,明(2021)年亦可望維持高產量,農民亦已投入更多資本生產。本年5月份,巴西農業生產商已將明年收成32%價格確定下來,而去年同期僅約8%。
A:據巴西電機電子工業協會(Abinee)調查,巴西自中國進口電子零組件已恢復正常,惟現今航空運輸價格大幅上漲49%至200%間。增加運費主因為電子元件主要以空運運輸,而目前商業航班因COVID-19大流行急劇減少,約下降20%。 此外,不僅在於國際空運價格高漲,在內陸運輸亦面臨非常嚴重問題,即具有高附加價值的電子零組件公路運輸昂貴,因需採取安全措施, 例如,在機場至工廠間路程通常需由保全公司陪同。 另一方面,除運輸成本外,巴西電子產業另面臨巴幣匯率貶值、庫存量高和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等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