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印度商工部對外貿易局(DGFT)於本(6)月1日公告(No.08/2015-2020)修訂「2015-20對外貿易政策(Foreign Trade Policy, 2015-20)」,延長旨揭MEIS及SEIS之出口補助期限,包括: 修正貿易政策執行細則手冊(Handbook Procedures, HBP)第3.13條規定,2018年3月1日至6月30日間核發之關稅抵減證明(Duty Credit Scrips/Certificate),其有效期限展延至2020年9月30日止; HBP第9.02條規定,增列條文內容,彈性處理「Late Cut」申請案件之計算出口實績金額(補助基準)及期限問題。謹查出口商申請補助案,未能於規定期限內備齊相關單據申請MEIS/SEIS出口補助則可要求展延。惟計算出口實績金額計算則被扣減(即減少補助金額),此種情況稱為「 Late Cut」。 上述MEIS及SEIS期限獲得展延後,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內屆期之關稅抵減證明(Duty Credit Scrips)可順延至2021年3月31日為止。 有關旨揭貨品及服務出口貿易補助計畫,美國曾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小組控訴印度違反WTO/ASCM,印度商工部長Piyush Goyal則一再對外表示,印度將符合WTO相關規範取消旨揭出口補助計畫。惟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情形下,印度商工部宣布暫緩擬定「2020-25年度貿易政策」,持續展延「2015-20對外貿易政策」,持續每年提供數千家企業約70億美元之MEIS暨SEIS出口補貼計畫。

A:越南政府自2006年起施行長期及一貫之政策,即以每5年階段之總體計畫來發展電子商務。越南總理批准2014年5月11日第689/QD-TTg號決定有關2014-2020年階段國家電子商務發展計畫及2016年8月8日第1563/QD-TTg號決定批准2016-2020年階段國家電子商務發展計畫。隨後本(2020)年越南政府已通過第645/QD- TTg號決定批准2021-2025年階段國家電子商務發展計畫。此被認為重要之政策,具有全面措施及具體資源,為近來5年階段落實電子商務相關活動之基礎。預估,第645/QD- TTg號決定將廣泛影響越南電子商務市場之發展,目標為至2025年將成為東南亞地區第二大市場,並成為該地區最具潛力之電子商務市場。 2021-2025年階段國家電子商務發展計畫之目標為推動電子商務成為數位經濟前鋒領域。該計畫與促進工業4.0、國家數位轉換及數位經濟發展規劃等政策及戰略具有密切關係。 2021-2025年階段國家電子商務發展計畫之第645/QD- TTg號決定之內容如下: B2C之電子商務營業額(包括線上之貨物及服務)每年成長25%,達350億美元,佔越南全國貨物零售及服務營業總額之10%。 55% 總人口參加線上購物,每人每年平均線上採購貨物及服務金額約600美元。 有關企業之電子商務應用,須達到之目標包括: 80% 電子商務網站整合線上訂貨功能; 50% 中小企業在電子商務交易平台進行營業活動,包括具有電子商務功能之社群網站; 40%企業在手機應用上參加電子商務活動; 70% 提供電、水及資訊通訊服務之單位與消費者簽署電子合約。

A:越南政府自2006年起施行長期及一貫之政策,即以每5年階段之總體計畫來發展電子商務。越南總理批准2014年5月11日第689/QD-TTg號決定有關2014-2020年階段國家電子商務發展計畫及2016年8月8日第1563/QD-TTg號決定批准2016-2020年階段國家電子商務發展計畫。隨後本(2020)年越南政府已通過第645/QD- TTg號決定批准2021-2025年階段國家電子商務發展計畫。此被認為重要之政策,具有全面措施及具體資源,為近來5年階段落實電子商務相關活動之基礎。預估,第645/QD- TTg號決定將廣泛影響越南電子商務市場之發展,目標為至2025年將成為東南亞地區第二大市場,並成為該地區最具潛力之電子商務市場。 2021-2025年階段國家電子商務發展計畫之目標為推動電子商務成為數位經濟前鋒領域。該計畫與促進工業4.0、國家數位轉換及數位經濟發展規劃等政策及戰略具有密切關係。 2021-2025年階段國家電子商務發展計畫之第645/QD- TTg號決定之內容如下: B2C之電子商務營業額(包括線上之貨物及服務)每年成長25%,達350億美元,佔越南全國貨物零售及服務營業總額之10%。 55% 總人口參加線上購物,每人每年平均線上採購貨物及服務金額約600美元。 有關企業之電子商務應用,須達到之目標包括: 80% 電子商務網站整合線上訂貨功能; 50% 中小企業在電子商務交易平台進行營業活動,包括具有電子商務功能之社群網站; 40%企業在手機應用上參加電子商務活動; 70% 提供電、水及資訊通訊服務之單位與消費者簽署電子合約。

A:據越南觀光總局稱,本(2020)年5月份來越國際旅客約2萬2,700人次,較上(4)月份減少13.6%,並較去(2019)年同期減少98.3%,係多年來最低之。累計本年前5個月來越國際旅客約373萬5,7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48.8%;其中以運輸工具別統計,利用空運來越之旅客人數為303萬7,700人次,減少46.9%;由陸路來越之旅客人數為55萬3,800人次,減少61.6%;海運來越之旅客人數14萬4,300人次,增加11%。 以旅客國別統計,本年前5個月亞洲地區來越之旅客人數為272萬1,4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51.4%,其中中國旅客為91萬3,900人次,減少57.2%;韓國旅客為82萬1,600人次,減少53.4%;日本旅客為20萬1,300人次,減少48.2%;台灣旅客為19萬2,500人次,減少46.1%;泰國旅客為12萬6,200人次,減少41.5%;馬來西亞旅客為11萬6,300人次,減少53.9%;柬埔寨旅客為12萬500人次,增加118.3%。 歐洲旅客部份,本年前5個月來越之旅客為66萬5,6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35.7%,其中俄羅斯旅客為24萬5,600人次,減少23.2%;英國旅客為8萬1,500人次,減少44.3%;法國旅客為7萬4,600人次,減少47.5%;德國旅客為6萬1,500人次,減少43.3%。 美洲地區來越之旅客為23萬4,300人次,減少46.9%,其中美國旅客為17萬2,800人次,減少47.5%。澳紐旅客為10萬2,300人次,減少47.9%,其中澳大利亞旅客為9萬2,300人次,減少47.4%。非洲旅客為1萬2,0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38.8%。

A:據越南統計總局稱,越南本(2020)年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2019)年12月份衰退1.24%,亦較上(4)月份減少0.03%,惟較去年同期上漲2.40%。其中除了教育費用維持穩定之外,下列貨品與服務項目之CPI呈衰退趨勢,包括:成衣、帽子暨鞋類減少0.01%,交通費用減少2.21%,郵電費用與文化、娛樂及旅遊等服務費均減少0.02%。另其餘貨品及服務項目上漲;其中,餐飲服務上漲0.34%,飲料與香菸上漲0.25%,房屋及建材上漲0.25%,家具設備上漲0.05%,藥品及衛生服務上漲0.04%,其他貨品及服務項目上漲0.07%。 此外,本年5月份黃金價格較上個月上漲2.41%,與去年同期相較上漲30.52%。

A:據越南觀光總局稱,本(2020)年5月份來越國際旅客約2萬2,700人次,較上(4)月份減少13.6%,並較去(2019)年同期減少98.3%,係多年來最低之。累計本年前5個月來越國際旅客約373萬5,7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48.8%;其中以運輸工具別統計,利用空運來越之旅客人數為303萬7,700人次,減少46.9%;由陸路來越之旅客人數為55萬3,800人次,減少61.6%;海運來越之旅客人數14萬4,300人次,增加11%。 以旅客國別統計,本年前5個月亞洲地區來越之旅客人數為272萬1,4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51.4%,其中中國旅客為91萬3,900人次,減少57.2%;韓國旅客為82萬1,600人次,減少53.4%;日本旅客為20萬1,300人次,減少48.2%;台灣旅客為19萬2,500人次,減少46.1%;泰國旅客為12萬6,200人次,減少41.5%;馬來西亞旅客為11萬6,300人次,減少53.9%;柬埔寨旅客為12萬500人次,增加118.3%。 歐洲旅客部份,本年前5個月來越之旅客為66萬5,6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35.7%,其中俄羅斯旅客為24萬5,600人次,減少23.2%;英國旅客為8萬1,500人次,減少44.3%;法國旅客為7萬4,600人次,減少47.5%;德國旅客為6萬1,500人次,減少43.3%。 美洲地區來越之旅客為23萬4,300人次,減少46.9%,其中美國旅客為17萬2,800人次,減少47.5%。澳紐旅客為10萬2,300人次,減少47.9%,其中澳大利亞旅客為9萬2,300人次,減少47.4%。非洲旅客為1萬2,0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38.8%。

A:奧媒「標準報」(der Standard)本(109)年6月3日報導,根據奧國政府最新公布就業市場現況指出,奧國5月份失業情形已較4月份緩和,截至5月底失業人數為51.7萬人(包含登記失業者及接受職業培訓者),較2019年同期增加50.7%(+17.4萬),5月份失業率為11.5%,低於4月份高峰之12.8%。 奧國勞動部長Christine Aschbacher指出,相較於本年4月底之失業登記人數,5月底已有45,000人再就業,其中以觀光從業人員再就業者增加最多,達20,000人,其次為營建業達7,000人。A部長表示,5月底奧地利失業率減少並非季節性因素,而是就業市場確有回溫現象。 奧地利勞動市場至5月底約有137萬人次因新冠肺炎疫情獲准從事縮短工時工作。奧國政府實施之第一期企業縮短工時措施自3月15日起為期3個月,符合條件之企業可申請再延長3個月。目前已有6萬家企業取得縮短工時補助款,共約9.07億歐元,奧國政府擬再撥款10億歐元給第一期尚未獲得補助款之企業及第二期撥款預備金。 鑒於奧地利之「學徒制度」係奧國教育系統及產業界之長久優勢,目前約有10.8萬名學徒分布於近200項職業別,每年約有3.1萬人職業學校畢業後受雇成為學徒。根據「奧地利學徒協會」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奧國約1萬名學徒職位,受衝擊之行業別:零售業3,500名、手工藝業3,000名、觀光業2,000名及製造業1,000名,預估2020年之新受雇學徒將較往年減少20%至30%。 為促進青年就業,奧國數位經濟部長Margarete Schramböck宣佈,將針對本年3月16日至10月31日期間企業新聘之學徒職位,每案補助2,000歐元。該補助款將分成2個階段發放:第1階段為學徒合約簽立時發放,倘經過3個月試用期該職位仍存續,再發放第2階段1,000歐元。為避免補助被濫用,倘該學徒職位未能存續,則第1階段之1,000歐元補助須繳回。  

A:奧媒「標準報」(der Standard)本(109)年6月3日報導,根據奧國政府最新公布就業市場現況指出,奧國5月份失業情形已較4月份緩和,截至5月底失業人數為51.7萬人(包含登記失業者及接受職業培訓者),較2019年同期增加50.7%(+17.4萬),5月份失業率為11.5%,低於4月份高峰之12.8%。 奧國勞動部長Christine Aschbacher指出,相較於本年4月底之失業登記人數,5月底已有45,000人再就業,其中以觀光從業人員再就業者增加最多,達20,000人,其次為營建業達7,000人。A部長表示,5月底奧地利失業率減少並非季節性因素,而是就業市場確有回溫現象。 奧地利勞動市場至5月底約有137萬人次因新冠肺炎疫情獲准從事縮短工時工作。奧國政府實施之第一期企業縮短工時措施自3月15日起為期3個月,符合條件之企業可申請再延長3個月。目前已有6萬家企業取得縮短工時補助款,共約9.07億歐元,奧國政府擬再撥款10億歐元給第一期尚未獲得補助款之企業及第二期撥款預備金。 鑒於奧地利之「學徒制度」係奧國教育系統及產業界之長久優勢,目前約有10.8萬名學徒分布於近200項職業別,每年約有3.1萬人職業學校畢業後受雇成為學徒。根據「奧地利學徒協會」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奧國約1萬名學徒職位,受衝擊之行業別:零售業3,500名、手工藝業3,000名、觀光業2,000名及製造業1,000名,預估2020年之新受雇學徒將較往年減少20%至30%。 為促進青年就業,奧國數位經濟部長Margarete Schramböck宣佈,將針對本年3月16日至10月31日期間企業新聘之學徒職位,每案補助2,000歐元。該補助款將分成2個階段發放:第1階段為學徒合約簽立時發放,倘經過3個月試用期該職位仍存續,再發放第2階段1,000歐元。為避免補助被濫用,倘該學徒職位未能存續,則第1階段之1,000歐元補助須繳回。  

A:奧媒「薩爾茲堡新聞報」(Salzburger Nachrichten)本(109)年6月4日報導,奧地利火車頭企業之一「奧鋼聯」(Voestalpine)日前公布2019/2020會計年度財報,出現近30年來罕見赤字,稅前利潤自2018/2019會計年度之7.79億歐元驟降至虧損8,900萬歐元。營收由上一個會計年度之136億歐元減少至127億歐元,衰退6.2%。 奧鋼聯在2019/2020會計年度可謂禍不單行:首先是美國2019年10月對自歐盟進口鋼、鋁產品開徵懲罰性關稅,以及全球汽車市場大幅衰退等對歐洲鋼鐵業造成不小衝擊;奧鋼聯設於美國之兩家工廠因原料成本顯著增加且全球鋼鐵售價下跌導致利潤亦大幅減少;2020年初爆發之新冠疫情造成中國多數工廠關閉且經濟幾乎停頓,奧鋼聯設於中國之多家工廠收益亦遭重創。 奧鋼聯首席財務長Robert Ottel表示,奧國政府雖推出多項企業紓困措施,惟對該企業而言仍是杯水車薪,無法挽回龐大之赤字。O執行長指出,奧國政府同意奧鋼聯暫緩繳交員工社保費及稅賦(每月約5,000萬歐元),惟此措施僅能減緩現金流支出,欠繳款至年底前仍須全數補繳。另其他紓困措施多不適用於奧鋼聯,唯一較有助益者係縮短工時之補助,目前該集團在奧國之員工約有10,000人獲准縮短工時上班。 奧鋼聯總裁Herbert Eibensteiner表示,展望2020/2021會計年度,大環境變化對鋼鐵產業仍存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如:航空及汽車產業是否復甦、石油產業(奧鋼聯有輸油管事業部)及鐵道產業否恢復活力等皆攸關奧鋼聯興衰。E總裁表示為因應艱難挑戰,該集團擬於2020/2021會計年度實施節省1億歐元之撙節計畫,投資額亦將減少至6億歐元(約為上會計年度投資額50%)。另奧鋼聯擬自2020年秋季起裁減2,000名派遣工(奧國境內約1,000名),且不排除在情勢惡化下,裁減其他類別員工。  

A:奧媒「薩爾茲堡新聞報」(Salzburger Nachrichten)本(109)年6月4日報導,奧地利火車頭企業之一「奧鋼聯」(Voestalpine)日前公布2019/2020會計年度財報,出現近30年來罕見赤字,稅前利潤自2018/2019會計年度之7.79億歐元驟降至虧損8,900萬歐元。營收由上一個會計年度之136億歐元減少至127億歐元,衰退6.2%。 奧鋼聯在2019/2020會計年度可謂禍不單行:首先是美國2019年10月對自歐盟進口鋼、鋁產品開徵懲罰性關稅,以及全球汽車市場大幅衰退等對歐洲鋼鐵業造成不小衝擊;奧鋼聯設於美國之兩家工廠因原料成本顯著增加且全球鋼鐵售價下跌導致利潤亦大幅減少;2020年初爆發之新冠疫情造成中國多數工廠關閉且經濟幾乎停頓,奧鋼聯設於中國之多家工廠收益亦遭重創。 奧鋼聯首席財務長Robert Ottel表示,奧國政府雖推出多項企業紓困措施,惟對該企業而言仍是杯水車薪,無法挽回龐大之赤字。O執行長指出,奧國政府同意奧鋼聯暫緩繳交員工社保費及稅賦(每月約5,000萬歐元),惟此措施僅能減緩現金流支出,欠繳款至年底前仍須全數補繳。另其他紓困措施多不適用於奧鋼聯,唯一較有助益者係縮短工時之補助,目前該集團在奧國之員工約有10,000人獲准縮短工時上班。 奧鋼聯總裁Herbert Eibensteiner表示,展望2020/2021會計年度,大環境變化對鋼鐵產業仍存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如:航空及汽車產業是否復甦、石油產業(奧鋼聯有輸油管事業部)及鐵道產業否恢復活力等皆攸關奧鋼聯興衰。E總裁表示為因應艱難挑戰,該集團擬於2020/2021會計年度實施節省1億歐元之撙節計畫,投資額亦將減少至6億歐元(約為上會計年度投資額50%)。另奧鋼聯擬自2020年秋季起裁減2,000名派遣工(奧國境內約1,000名),且不排除在情勢惡化下,裁減其他類別員工。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09)年6月5日報導,為因應全球傳染病新冠病毒(Covid-19)所造成之嚴重經濟衝擊危機,歐洲央行(ECB)除宣布再增資6,000億歐元至「大流行疫病緊急抗疫購債計畫」(PEPP),將總規模由3月份剛啟動時之7,500億歐原訂規模,擴大至1.35兆歐元外,亦將購債效期延長,由原先之2020年12月份底,至少延至2021年6月份底。 ECB總裁Christine Lagarde對此進一步表示,ECB對此購債計畫(PEPP)之執行將持續不間斷,直至ECB認定疫情危機已結束,此外,包括會員國的資源分配等方面,皆將抱持靈活彈性。前總裁Draghi所推出之量化寬鬆(QE)政策亦將在ECB認為有其必要下無限期繼續執行,維持每月200億歐元的購債步調,再加上2020年所額外增加之1200億歐元額度。 利率部分則一如市場預期不變,包括主要再融資利率(Main Refinancing Operations rate)仍維持為零,隔夜存款利率(Deposit Facility rate)為-0.50%,及邊際放款利率(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 rate)為0.25%。消息一出,市場反應看好,義德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差(Spread)縮為171個基點,義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則下降為1.37%。 此外,歐元區在防疫封鎖期間,商業活動幾乎全盤停擺,ECB因此大幅下調今年歐元區之經濟成長預測至-8.7%,並重新預估明後兩年(2021-2022)經濟成長將可分別反彈成長+5.2%及+3.3%。本年通貨膨脹率亦由原先預測之1.1%降為0.3%,明後兩年則分別為0.8%及1.3%。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09)年6月5日報導,為因應全球傳染病新冠病毒(Covid-19)所造成之嚴重經濟衝擊危機,歐洲央行(ECB)除宣布再增資6,000億歐元至「大流行疫病緊急抗疫購債計畫」(PEPP),將總規模由3月份剛啟動時之7,500億歐原訂規模,擴大至1.35兆歐元外,亦將購債效期延長,由原先之2020年12月份底,至少延至2021年6月份底。 ECB總裁Christine Lagarde對此進一步表示,ECB對此購債計畫(PEPP)之執行將持續不間斷,直至ECB認定疫情危機已結束,此外,包括會員國的資源分配等方面,皆將抱持靈活彈性。前總裁Draghi所推出之量化寬鬆(QE)政策亦將在ECB認為有其必要下無限期繼續執行,維持每月200億歐元的購債步調,再加上2020年所額外增加之1200億歐元額度。 利率部分則一如市場預期不變,包括主要再融資利率(Main Refinancing Operations rate)仍維持為零,隔夜存款利率(Deposit Facility rate)為-0.50%,及邊際放款利率(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 rate)為0.25%。消息一出,市場反應看好,義德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差(Spread)縮為171個基點,義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則下降為1.37%。 此外,歐元區在防疫封鎖期間,商業活動幾乎全盤停擺,ECB因此大幅下調今年歐元區之經濟成長預測至-8.7%,並重新預估明後兩年(2021-2022)經濟成長將可分別反彈成長+5.2%及+3.3%。本年通貨膨脹率亦由原先預測之1.1%降為0.3%,明後兩年則分別為0.8%及1.3%。

A:依據巴西國家地理暨統計局(IBGE)統計,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4月巴西工業生產與前1個月相比下降18.8%。是2002年開始以來最差紀錄,且3月已比2月下降9%。

A:根據巴西國家地理暨統計局發布的調查數據,2019年巴西有1,170萬人獨自生活,相當於家戶數16.2%。本調查自2016年以來開始,2018年時1,100萬巴西人獨居,佔家戶數15.5%。  

A:根據Ibre / FGV 研究顯示,2019年巴西有440萬兒童生活極度貧困,13歲以下人口有11%生活於家戶人均收入每天少於1.9美元,相當於每月約巴幣150元,在巴西東北地區此比率更高達到21.5%。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4日   斯洛伐克石油公司Slovnaft於流行疫情期間,該公司3,500名員工中有三分之二員工留在家中。   該三分之二員工於5月18日開始恢復上班,所有員工應於6月底前上班。   斯洛伐克的燃料需求已下降20%到30%,Slovnaft公司需要90%的容量利用率才能達到收支平衡。   在塑料方面,汽車行業的需求下降,但在包裝、衛生及醫療領域尚維持穩定。   與2019年的2億3,000萬歐元相比,Slovnaft公司的投資將減少三分之一。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4日   斯洛伐克石油公司Slovnaft於流行疫情期間,該公司3,500名員工中有三分之二員工留在家中。   該三分之二員工於5月18日開始恢復上班,所有員工應於6月底前上班。   斯洛伐克的燃料需求已下降20%到30%,Slovnaft公司需要90%的容量利用率才能達到收支平衡。   在塑料方面,汽車行業的需求下降,但在包裝、衛生及醫療領域尚維持穩定。   與2019年的2億3,000萬歐元相比,Slovnaft公司的投資將減少三分之一。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5日   德國汽車照明製造商Hella將於斯洛伐克Trenčín及Bánovce nad Bebravou廠(總員工數1,900人)裁員340人。   Hella公司於2020年3月至4月間獲得140萬歐元的疫情援助,該公司於疫情前便在需求低迷中掙扎。  

A:以色列人造肉開發商Meat-Tech頃宣布該公司完成2000萬以幣(約1.72億台幣)的私下募集(private placement),投資者包括以色列連鎖超商大亨Rami Levy、以色列肉品進口商Adom、機構投資者Mor Investments及Psagot、Clal、Meitav與來自美國的私人投資者。   Meat-Tech表示,新資金將用在推動該公司在美國Nasdaq的上市,另外,Meat-Tech與Adom簽署商業協議在國際市場上推廣其人造肉產品。Rami Levy表示,目前全球正處於食品行業尤其是以先進技術生產人造肉產業的新時代入口,渠看好Meat-Tech利用3D列印肉片的技術獨特性,Meat-Tech有望成為當今全球人造肉競賽的主要參與者。   Meat-Tech的產品仍處於開發階段,該公司盼藉由新資金的挹注在本年底前以3D列印的方式製造出肉類組織包括肉腱(筋)、紅血球、脂肪、及軟骨等,以生產出與肉類相似的口感。

A:以色列基礎設施、能源及水資源部部長Yuval Steinitz於6月1日提出一項計畫,將增加約15 GW的太陽發電量,以協助該國在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目標從17%提高至30% (按目前比例為5%),Steinitz部長表示,未來10年太陽能和電力儲存設施的規模將相當於目前國內所有現有的電力設施,並預測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將能滿足該國約80%的電力需求,而另外的20%將來自於天然氣,燃煤發電將被逐步淘汰。   這項計畫預計耗資800億以幣,其中的400億以幣用來生產發電裝置,另外的400億以幣用於電力儲存設施的安裝、電網的開發及相關投資。以國公共事業局( Public Utility Authority )電力部門主管Assaf Eilat表示,該計畫不會讓電價上漲。屆時太陽能將占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90%,其餘的10%將由風力、水力和生物質(biomass)等提供。   為實現此一目標,以色列電力業者需要有能產生15773 MW(百萬瓦)的太陽電力系統,目前產量則是2248MW,且儲存容量須從目前的300MW成長10倍至3000 MW。由於太陽能發電需要大量的設置面積,公共事業局估算將需要額外的3萬5千英畝的面積,其中的2萬1千英畝從閒置空地取得,其餘1萬250英畝及1萬1250則分別從屋頂及水庫與魚塭等地獲得。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