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6)月8日報導稱,日本財政省頃公布本(2020)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修正值,扣除物價變動影響因素,向上修正第一季實質 GDP 為較上年同期減少2.2%,優於上( 5) 月公布之衰退3.4%初值。 日本政府向上修正本年首季經濟數據,主要係因受惠於企業投資數據意外成長,由於日本第一季企業設備投資呈現季增 1.9%,較原先公布的初值 (季減 0.5%) 作出大幅上修,爰推高整體 GDP的數據。 日本政府於上(2019)年度調高消費稅及颱風風災的重創,造成2019年第四季GDP萎縮1.9%。目前因全球及日本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的衝擊,日本政府在疫情高峰期宣布全國進入「緊急事態宣言」狀態,並呼籲民眾自主居家防疫減少外出活動,企業經濟遭受嚴峻影響。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6)月8日報導稱,日本財政省頃公布本(2020)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修正值,扣除物價變動影響因素,向上修正第一季實質 GDP 為較上年同期減少2.2%,優於上( 5) 月公布之衰退3.4%初值。 日本政府向上修正本年首季經濟數據,主要係因受惠於企業投資數據意外成長,由於日本第一季企業設備投資呈現季增 1.9%,較原先公布的初值 (季減 0.5%) 作出大幅上修,爰推高整體 GDP的數據。 日本政府於上(2019)年度調高消費稅及颱風風災的重創,造成2019年第四季GDP萎縮1.9%。目前因全球及日本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的衝擊,日本政府在疫情高峰期宣布全國進入「緊急事態宣言」狀態,並呼籲民眾自主居家防疫減少外出活動,企業經濟遭受嚴峻影響。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6)月8日報導稱,日本財務省公布之2020年4月國際收支速報值,反映日本與海外貨物、服務及投資交易情況之經常收支順差2,627億日圓,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84.2%,主要係因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導致對美出口汽車銳減等,全球經濟活動規模大幅縮減。 上述經常收支項目中,出口減去進口之貿易收支呈現9,665億日圓的逆差,逆差額是上年同期的大約8倍。出口方面,對美國及亞洲地區輸銷的汽車及其相關零組件均呈現減少,2020年4月出口計4兆9,090億日圓,較上年同期下滑23.0%;進口則為5兆8,756億日圓,同減少9.5%,主要係自中東進口石油等減少所致。 顯示外國人在日本使用的飯店及娛樂費等收入,減去日本人在海外消費支出之旅行收支順差僅225億日圓,較上年同期減少91.8%。對此,日本觀光局表示,4月訪日外國人旅客僅2,900人,較上年同期遽減99.9%,創史上新低紀錄。 因美國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持續擴大,加上開發中國家新冠疫情延燒等,造成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不明;另因國際原油價格回升,日本進口原油價格亦隨之攀高。對此,日本財務省表示,「貿易及旅行收支嚴峻狀況,恐將持續一段時間。」
A:越南第14屆國會第9次會期於本(2020)年6月8日以100%贊同票(457位代表與會)通過越歐自由貿易協定(EVFTA)與越歐投資保障協定(EVIPA)。依EVFTA第17.16.2條規定,此項協定將於雙方相互通知各方之內部法律業完成之月起第二個月第一天生效實施。 據查,歐盟承諾EVFTA生效實施後將廢除85.6%稅項進口關稅,相當於越南輸歐之出口金額的70.3%;該協定生效實施之日起7年後,歐盟將廢除99.2%稅項進口關稅,相當於越南輸歐之出口金額之99.7%;至於剩下之少部分稅項(相當於出口金額之0.3%),歐盟承諾提供進口關稅為零之關稅配額。對於紡織成衣品、鞋類、稻米、糖類、蜂蜜、新鮮與經加工之蔬果產品等越南重要出口項目,歐盟承諾如次:紡織成衣品部份,自協定生效之日起5年內廢除相當於越南出口金額之77.3%之稅項關稅,7年後將廢除剩下之22.7%;鞋類部份,自協定生效之日起將相當於越南出口金額之42.1%之稅項關稅降到零,3年與7年後分別廢除73.2%與100%;水產品部分(鮪魚與魚丸除外),在前3年內廢除相當於越南出口金額之86.5%之稅項關稅,5年與7年後分別為90.3%與100%;稻米部份,歐盟提供越南8萬公噸出口配額,至於碎米將對越南完全開放,稻米製品3年至5年後關稅將降到0%;蜂蜜產品協定生效實施之日起將立即廢除關稅;大部分新鮮與經加工之蔬果、咖啡、胡椒、手提包、行李箱、塑膠品、陶瓷、玻璃等產品自協定生效實施後將立即廢除關稅。越南亦承諾EVFTA生效實施後將廢除48.5%稅項進口關稅,相當於歐盟輸越之出口金額的64.5%;該協定生效實施之日起7年後,將廢除91.8%稅項進口關稅,相當於歐盟輸越之出口金額之97.1%;10年後將廢除98.3%稅項進口關稅;至於剩下之1.7%稅項,越南採取長達10年以上或關稅配額之進口關稅廢除措施。對於若干歐盟關切之出口項目,越南承諾如次:汽車及其零件、機車部分,排氣量2500cc(柴油)、3000cc(汽油)之車類關稅9年後降到零,其他車類10年後取消關稅;紅酒、烈酒7年後廢除關稅,啤酒10年後廢除關稅;至於豬肉、雞肉、牛肉等產品,3項冷凍之豬肉稅項7年後關稅降到零,其他豬肉品9年後廢除關稅;雞肉與牛肉關稅廢除期程分別為10年與3年後。出口關稅部份,越南與歐盟承諾輸往對方國之產品將不課徵出口稅;然而越南仍對57項稅項保留課徵出口稅措施。 另據世界銀行5月19日公布之報告指出,EVFTA各項關稅優惠待遇有助於越南GDP至2030年成長2.4%,出口成長12%,並同時10萬至80萬多人脫離貧窮困境。
A:越南國會常務委員會於本(2020)年6月2日提出第954/2020/UBTVQH14號有關調整課徵個人所得稅之按月所得與扶養家眷折扣額之決議,並自本年7月1日起生效實施,以及適用於本年計稅期起。依該決議規定,課徵個人所得稅之按月所得為1,100萬越盾(按年所得1.32億越盾);扶養家眷折扣額440萬越盾/人。至於已依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繳納所得稅者,則於本年個人所得稅結算時予以扣抵。
A: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兩大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Emirates Airlines)及伊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計畫展延減薪計畫,以確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現金流量: 阿聯酋航空:自4月起針對員工進行減薪(新進員工除外),減薪幅度介於25%-50%,為期3個月,惟為確保疫情期間現金量,阿聯酋航空決定將減薪展延至9月30日並增加減薪幅度,若干員工底薪(basic salaries)最高可能減少達50%(註:阿聯酋航空係中東地區最大航空公司,員工總人數達10.5萬人)。 伊提哈德航空:自4月起減薪,減薪幅度同樣介於25%-10%,伊提哈德航空亦將減薪展延至9月。 另家中東大型航空公司-卡達航空(Qatar Ariways)則宣佈精簡最高20%人力(註:卡達航空員工人數超過4.6萬人,預估受影響員工人數約9,200人)。
A:2020年6月7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境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達10萬1,914人,當日新增3,045例。 健康部表示,為因應全國確診人數突破10萬大關,目前相關措施如下: 在吉達建蓋暫時性方艙醫院(temporary hospital):地點位於吉達國際會展中心(Jeddah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治療COVID-19患者及出現溫和症狀者,最多可收容500人(目前已使用20個床位)。 設置全天候診所(24/7 clinics):在利雅德、麥加、麥地那、吉達、Al-Qassim以及Al-Ahsa等城市設置全天候診所,治療任何出現COVID-19症狀者(無須預約),未來2天內將擴增至其他城市。 健康部部長Dr. Tawfiq Al-Rabiah表示,方艙醫院及全天候診所對所有人開放,包括沙烏地公民、外籍人士或逾期居留者。 6月7日當日沙烏地以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進行普測人數為2.5萬,總檢測人數達95萬8,237人。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109)年6月1日報導,雖然奧地利政府自5月初起分階段逐步解除新冠疫情限制措施,惟多數商業活動皆未能恢復疫情前之營業情況,而近2個月來驟升之失業率亦無顯著改善;專家擔心奧國個人及企業破產潮恐於2020年下半年開始浮現。 根據奧國政府之階段性解禁措施,奧地利旅館住宿業自5月29日方始恢復營業,因此目前尚無復工統計資料;惟餐飲業自5月15日解除限制令迄今,多數店家仍食客稀疏。維也納工商總會餐飲協會理事長Peter Dobcak表示,目前奧國尚未解除外人入境限制,因此餐飲業已缺少觀光客源,而本地奧國人又擔心潛在之第二波疫情,因此大幅減少外食機會。D理事長對於2020年奧國餐飲業景氣持悲觀態度,渠預估業界平均年營收恐減少45%。 專家認為,目前奧國人是普遍減少各種消費支出而非僅是減少外食支出。由於奧國近2個月失業率驟升至二戰後最高點(4月中旬近59萬人),且企業實行縮短工時(減薪)人數達137萬人,因此民眾平均可支配所得減少。尤有甚者,2020下半年恐出現個人及企業破產潮之氛圍,亦為民眾減少消費意願原因之一。 奧國信用保護協會(KSV1870)徵信專家Hans-Georg Kantner表示,奧國政府推出多項新冠疫情紓困措施,確實協助不少個人及企業免度過危機,惟對有些個案而言,僅是延遲破產時間,紓困期過後,恐將出現個人破產及企業倒閉潮。K氏估計此波倒閉潮3大因素為:微型企業主破產(占31.1%)、長期負債違約(24.7%)、失業無力償還貸款(17,7%)。根據KSV1870統計資料,目前奧國微型企業主平均債務為每人17.5萬歐元,而家庭債務約為每家5萬歐元。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109)年6月1日報導,雖然奧地利政府自5月初起分階段逐步解除新冠疫情限制措施,惟多數商業活動皆未能恢復疫情前之營業情況,而近2個月來驟升之失業率亦無顯著改善;專家擔心奧國個人及企業破產潮恐於2020年下半年開始浮現。 根據奧國政府之階段性解禁措施,奧地利旅館住宿業自5月29日方始恢復營業,因此目前尚無復工統計資料;惟餐飲業自5月15日解除限制令迄今,多數店家仍食客稀疏。維也納工商總會餐飲協會理事長Peter Dobcak表示,目前奧國尚未解除外人入境限制,因此餐飲業已缺少觀光客源,而本地奧國人又擔心潛在之第二波疫情,因此大幅減少外食機會。D理事長對於2020年奧國餐飲業景氣持悲觀態度,渠預估業界平均年營收恐減少45%。 專家認為,目前奧國人是普遍減少各種消費支出而非僅是減少外食支出。由於奧國近2個月失業率驟升至二戰後最高點(4月中旬近59萬人),且企業實行縮短工時(減薪)人數達137萬人,因此民眾平均可支配所得減少。尤有甚者,2020下半年恐出現個人及企業破產潮之氛圍,亦為民眾減少消費意願原因之一。 奧國信用保護協會(KSV1870)徵信專家Hans-Georg Kantner表示,奧國政府推出多項新冠疫情紓困措施,確實協助不少個人及企業免度過危機,惟對有些個案而言,僅是延遲破產時間,紓困期過後,恐將出現個人破產及企業倒閉潮。K氏估計此波倒閉潮3大因素為:微型企業主破產(占31.1%)、長期負債違約(24.7%)、失業無力償還貸款(17,7%)。根據KSV1870統計資料,目前奧國微型企業主平均債務為每人17.5萬歐元,而家庭債務約為每家5萬歐元。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Politiken 於6月5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 在新冠狀肺炎危機期間,最近幾個月聚會,節日和城市旅行被取消, 許多15至20歲的年輕人減少了飲酒。 丹麥年輕人是歐洲酗酒最兇的, 丹麥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的一項針對年齡為15至20歲的12,000名年輕人飲酒習慣進行研究, 報告顯示,最近幾個月,在疫情期間,年輕的丹麥酒鬼實際上減少喝酒。有60%的人說自己比以前少喝,而在疫情期間,三分之一的人根本沒有喝酒。 研究的幕後者珍妮·托斯特魯普(Janne Tolstrup)教授說,在新冠狀肺炎危機期間,年輕人的飲酒量越來越少,這是一個非常特殊且非常簡單的原因。 “年輕人經常喝酒喝醉或喝酒但由於最近幾個月禁止10人以上集會,這些社交活動已連續取消, 年輕人特別因社交活動而喝酒,而在停擺期間年輕人飲酒機會明顯減少。”|在疫情期間,他們喝酒少,因為他們不能和朋友在一起,也不想一個人喝酒。” 儘管有這項研究的主要結論,但並非所有青少年都將啤酒儲存在冰箱中。 11%的人說他們在疫情期間飲酒量增多。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不需要到學校報到, 出席的要求不一樣,T 氏表示, 不必在星期一清晨起床上學。此外,感到無聊則是另一個一些年輕人會喝酒的原因。 “一些年輕人對疫情期間面臨的新形勢有更多的擔憂。不僅在社會上,而且在他們的學校方面。人們喝酒以緩解他們的擔憂是一種已知現象。 研究顯示,一般而言,20歲的孩子比15歲的孩子喝酒更多。T氏解釋說,年齡越大,在家裡喝酒就越快樂。成人飲酒的研究則與青少年相反。 T氏對丹麥青少年在疫情時期的舉止感到驚訝。 “青少年的表現非常好。他們保持著社交距離,並且在關閉期間沒有和很多朋友在一起。她說,他們也擔心被感染和感染別人。
A:根據丹麥金融時報於6月4日報導, 歐盟委員會已批准Genmab生物科技公司用於骨髓癌患者的皮下治療的抗癌藥物Darzalex,這項批准是在四月份獲得歐洲藥品委員會CHMP的積極建議之後進行的。今年5月初,Genmab也獲得美國食品衛生管理局(FDA)該公司的骨髓癌藥物Darzalex Fastpro皮下注射的批準。 首席執行長Jan van de Winkel在新聞稿說: 我們很高興能像在美國一樣,在歐洲也可以用皮下注射達拉他珠單抗(Darzalex 編輯的活性物質)治療骨髓癌患者。 根據Genmab在2月份發表於Columba研究的最新結果數據顯示,Darzalex皮下給藥的治療與已在歐盟和美國上市了數年的常規靜脈內注射的治療效果一樣好, 相較於是點滴靜脈注射約為三個半小時療程,皮下注射的療程較短。這就是為什麼 W氏將新療法稱為“對患者的重大改善”。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Politiken 於6月5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 在新冠狀肺炎危機期間,最近幾個月聚會,節日和城市旅行被取消, 許多15至20歲的年輕人減少了飲酒。 丹麥年輕人是歐洲酗酒最兇的, 丹麥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的一項針對年齡為15至20歲的12,000名年輕人飲酒習慣進行研究, 報告顯示,最近幾個月,在疫情期間,年輕的丹麥酒鬼實際上減少喝酒。有60%的人說自己比以前少喝,而在疫情期間,三分之一的人根本沒有喝酒。 研究的幕後者珍妮·托斯特魯普(Janne Tolstrup)教授說,在新冠狀肺炎危機期間,年輕人的飲酒量越來越少,這是一個非常特殊且非常簡單的原因。 “年輕人經常喝酒喝醉或喝酒但由於最近幾個月禁止10人以上集會,這些社交活動已連續取消, 年輕人特別因社交活動而喝酒,而在停擺期間年輕人飲酒機會明顯減少。”|在疫情期間,他們喝酒少,因為他們不能和朋友在一起,也不想一個人喝酒。” 儘管有這項研究的主要結論,但並非所有青少年都將啤酒儲存在冰箱中。 11%的人說他們在疫情期間飲酒量增多。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不需要到學校報到, 出席的要求不一樣,T 氏表示, 不必在星期一清晨起床上學。此外,感到無聊則是另一個一些年輕人會喝酒的原因。 “一些年輕人對疫情期間面臨的新形勢有更多的擔憂。不僅在社會上,而且在他們的學校方面。人們喝酒以緩解他們的擔憂是一種已知現象。 研究顯示,一般而言,20歲的孩子比15歲的孩子喝酒更多。T氏解釋說,年齡越大,在家裡喝酒就越快樂。成人飲酒的研究則與青少年相反。 T氏對丹麥青少年在疫情時期的舉止感到驚訝。 “青少年的表現非常好。他們保持著社交距離,並且在關閉期間沒有和很多朋友在一起。她說,他們也擔心被感染和感染別人。
A: 根據丹麥貝林時報於 6月 4 日報導,以下為丹麥, 法羅群島, 格陵蘭, 冰島之最新旅遊指南 丹麥的建議: 目前,外交部建議所有不必要的出國旅行。 6月15日之後,將不再阻止前往挪威,冰島和德國的遊客旅行,但仍不建議拜訪主要城市(超過75萬居民)。到8月31日,仍然建議不要前往所有其他國家不必要的旅行。當局期望前往挪威,冰島和德國以外的國家之國民返國後進行14 天自主居家隔離檢疫。 外交部建議在需要旅行前下載 Rejseklar 應用軟體 App。 法羅群島 邊界:法羅群島國民政府表示,從6月15日起,丹麥人將有可能再次在前往法羅群島度假。新的指南很快將提供給來自丹麥的遊客,其中包括“更短,更有彈性的隔離計劃”。目前尚不清楚指南涵蓋的內容。 酒吧,餐館和咖啡館:開放。酒吧應在午夜關閉。 酒店:開放。 請見相關詳細資訊: https://landslaeknin.stps.dk/da/。 格陵蘭 邊界:邊境管制至6月15日。例外情況需要格陵蘭島當局的許可方可入境。 6月15日起將逐步開放邊境,每架入境飛機最多可容納600名乘客。旅客必須提供入境前兩天前陰性檢測證明方能入境,入境後必須將自主隔離5天,然後再次進行檢測。 酒吧,餐館和咖啡館:開放。 酒店:開放。 請見相關詳細資訊:https://nun.gl/Emner/English?sc_lang=da 冰島 邊界:冰島是外交部於6月15日之後不再阻止前往旅遊的三個國家之一。邊境於6月15日開放觀光。所有乘客必須在機場接受covid-19測試。前14天將免費測試。那些測試呈陽性的人應自我隔離14天。這些規則適用至7月1日。 主要城市:沒有冰島城市的居民超過75萬。 酒吧和餐廳:營業至23:00。 請見相關詳細資訊:https://www.landlaeknir.is/koronaveira/english/
A: 根據丹麥貝林時報於 6月 4 日報導,以下為丹麥, 法羅群島, 格陵蘭, 冰島之最新旅遊指南 丹麥的建議: 目前,外交部建議所有不必要的出國旅行。 6月15日之後,將不再阻止前往挪威,冰島和德國的遊客旅行,但仍不建議拜訪主要城市(超過75萬居民)。到8月31日,仍然建議不要前往所有其他國家不必要的旅行。當局期望前往挪威,冰島和德國以外的國家之國民返國後進行14 天自主居家隔離檢疫。 外交部建議在需要旅行前下載 Rejseklar 應用軟體 App。 法羅群島 邊界:法羅群島國民政府表示,從6月15日起,丹麥人將有可能再次在前往法羅群島度假。新的指南很快將提供給來自丹麥的遊客,其中包括“更短,更有彈性的隔離計劃”。目前尚不清楚指南涵蓋的內容。 酒吧,餐館和咖啡館:開放。酒吧應在午夜關閉。 酒店:開放。 請見相關詳細資訊: https://landslaeknin.stps.dk/da/。 格陵蘭 邊界:邊境管制至6月15日。例外情況需要格陵蘭島當局的許可方可入境。 6月15日起將逐步開放邊境,每架入境飛機最多可容納600名乘客。旅客必須提供入境前兩天前陰性檢測證明方能入境,入境後必須將自主隔離5天,然後再次進行檢測。 酒吧,餐館和咖啡館:開放。 酒店:開放。 請見相關詳細資訊:https://nun.gl/Emner/English?sc_lang=da 冰島 邊界:冰島是外交部於6月15日之後不再阻止前往旅遊的三個國家之一。邊境於6月15日開放觀光。所有乘客必須在機場接受covid-19測試。前14天將免費測試。那些測試呈陽性的人應自我隔離14天。這些規則適用至7月1日。 主要城市:沒有冰島城市的居民超過75萬。 酒吧和餐廳:營業至23:00。 請見相關詳細資訊:https://www.landlaeknir.is/koronaveira/english/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Finans於6月3日報導, DSV Panalpina 將在氣候方面達到中立之目標,因此設定至2030年公司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 DSV的目標是至2030年將辦公室,倉庫和公司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2019年相比減少40%。 分包商運輸活動方面所產生的排放量至2030年必須,與2019年相比減少30%。 該集團2019年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為1600萬噸,其中大部分與分包商進行的運輸活動有關。DSV的分包商包括海運公司,航空公司和運輸公司內的運輸。 DSV首席執行長JensBjørnAndersen在評論中說: 基於這些宏偉的目標,我們為氣候工作設定了長期而明確的方針。我們想成為該行業領導者,並且知道整個組織都需要為實現目標而付出巨大的努力,這是我們必須贏得這場戰役 。他繼續說,我們堅信永續發展與長期業務成功是息息相關的。 這些目標符合最新的研究標準, 為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所需即將全球變暖限制在2度以下。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Finans於6月3日報導, DSV Panalpina 將在氣候方面達到中立之目標,因此設定至2030年公司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 DSV的目標是至2030年將辦公室,倉庫和公司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2019年相比減少40%。 分包商運輸活動方面所產生的排放量至2030年必須,與2019年相比減少30%。 該集團2019年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為1600萬噸,其中大部分與分包商進行的運輸活動有關。DSV的分包商包括海運公司,航空公司和運輸公司內的運輸。 DSV首席執行長JensBjørnAndersen在評論中說: 基於這些宏偉的目標,我們為氣候工作設定了長期而明確的方針。我們想成為該行業領導者,並且知道整個組織都需要為實現目標而付出巨大的努力,這是我們必須贏得這場戰役 。他繼續說,我們堅信永續發展與長期業務成功是息息相關的。 這些目標符合最新的研究標準, 為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所需即將全球變暖限制在2度以下。
A:根據丹麥金融媒體Finans於6月3日報導, 丹麥照明技術公司LED iBond, 該公司位於Lyngby的DTU科學園,目前有14名員工。預計於6月15日上市股票交易所,目標是籌集3200萬丹麥克朗以加速增長。目前已超過2000萬丹麥克朗預先註冊金額。LED iBond將利用IPO為其計劃提供資金加碼。 此公司2019年的收入為1200萬丹麥克朗,比去年成長80%。計劃到2022年,營業額將達到1億丹麥克朗。 LED iBond之 公司發明人Lars Frederiksen於2014年與多家國際專利共同創立了公司,該公司生產並擁有智能照明產品專利。該產品基於獨特的三明治結構,該結構由兩層鋁組成,中間有絕緣芯可插入僅六毫米的燈具插座。其照明設備應用於在三個不同的領域。 分別為智能建築,垂直耕作和紫外線消毒。 首席執行長Rolf H. Sprunk-Jansen說:“自2019年春季以來,我們就一直在進行IPO,實際上原定於今年2月或3月進行,但由於新冠狀肺炎危機,我們選擇將其推遲。我們相信時機已到,因為這些新興市場正有啟動的跡象而且有些市場的成長率很高,因此對我們而言,盡快開展業務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我們的技術意味著將會把熱量從發光二極管移除。“這意味著,此種LED 燈之壽命是一般LED 燈之兩倍, 因燈之熱度跟手溫差不多。” »垂直種植是指垂直種植農作物以提高空間利用率, 同時提供了以新的方式上下顛倒地堆放LED燈和通風裝置。第二部分是UV照明,自2018年底以來我們一直在致力於研發, 這次在新冠狀肺炎危機期間反而增加額外的研發動力,例如,我們製造了可以殺死鍵盤或醫療設備上細菌的紫外線殺菌。“我們要做的最後一件事則是綠色建築。很大一部分的全球碳排放量中,是來自建築物。 我們可以透過使用LED燈代替熒光燈或燈泡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透過科技技術,測量建築物的碳排放量,這可以使我們更聰明地減少排放量。 ” 因此,募集的這筆錢將會用於國際銷售活動,擴展業務發展以及產品開發。公司未來將會特別關注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發展建立上,這將有助於擴大公司的進一步銷售機會。例如,今天,在Banedanmark的許多車站,DTU丹麥科大和挪威最大的公共圖書館DeichmanBjørvika中都可以找到這樣的照明。
A:根據丹麥金融媒體Finans於6月3日報導, 丹麥照明技術公司LED iBond, 該公司位於Lyngby的DTU科學園,目前有14名員工。預計於6月15日上市股票交易所,目標是籌集3200萬丹麥克朗以加速增長。目前已超過2000萬丹麥克朗預先註冊金額。LED iBond將利用IPO為其計劃提供資金加碼。 此公司2019年的收入為1200萬丹麥克朗,比去年成長80%。計劃到2022年,營業額將達到1億丹麥克朗。 LED iBond之 公司發明人Lars Frederiksen於2014年與多家國際專利共同創立了公司,該公司生產並擁有智能照明產品專利。該產品基於獨特的三明治結構,該結構由兩層鋁組成,中間有絕緣芯可插入僅六毫米的燈具插座。其照明設備應用於在三個不同的領域。 分別為智能建築,垂直耕作和紫外線消毒。 首席執行長Rolf H. Sprunk-Jansen說:“自2019年春季以來,我們就一直在進行IPO,實際上原定於今年2月或3月進行,但由於新冠狀肺炎危機,我們選擇將其推遲。我們相信時機已到,因為這些新興市場正有啟動的跡象而且有些市場的成長率很高,因此對我們而言,盡快開展業務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我們的技術意味著將會把熱量從發光二極管移除。“這意味著,此種LED 燈之壽命是一般LED 燈之兩倍, 因燈之熱度跟手溫差不多。” »垂直種植是指垂直種植農作物以提高空間利用率, 同時提供了以新的方式上下顛倒地堆放LED燈和通風裝置。第二部分是UV照明,自2018年底以來我們一直在致力於研發, 這次在新冠狀肺炎危機期間反而增加額外的研發動力,例如,我們製造了可以殺死鍵盤或醫療設備上細菌的紫外線殺菌。“我們要做的最後一件事則是綠色建築。很大一部分的全球碳排放量中,是來自建築物。 我們可以透過使用LED燈代替熒光燈或燈泡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透過科技技術,測量建築物的碳排放量,這可以使我們更聰明地減少排放量。 ” 因此,募集的這筆錢將會用於國際銷售活動,擴展業務發展以及產品開發。公司未來將會特別關注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發展建立上,這將有助於擴大公司的進一步銷售機會。例如,今天,在Banedanmark的許多車站,DTU丹麥科大和挪威最大的公共圖書館DeichmanBjørvika中都可以找到這樣的照明。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本(109)年6月8日引述義國國家統計局(ISTAT)最新數據,預估義國本年經濟將萎縮8.3%,明(110)年則反彈回升4.6%,該局亦指出,經濟大幅萎縮是受到疫情影響所致,惟早在疫情爆發前,即去(108)年底時,義國經濟其實即已出現明顯的停滯跡象,此外,本年年度全職工作單位(以一天8小時為基準)(原文:Unità lavorative annue;英文:Annual work unit)亦預計將減少9.3%,明年則可成長4.1%。 ISTAT進一步表示,本年5月份已有些許數據顯示出「經濟回溫與解封後恢復商業活動具有一致性的初步復甦跡象,生產與消費活動的回復預計可持續改善經濟環境,國內生產毛額(GDP)預計在第二季仍呈萎縮後,下半年可將恢復成長」。此外,由於疫情造成義國經濟遭受前所未有之衝擊,因此預測之可靠性將不如往常,該局之經濟預測除了主要基於「本年第二季之生產減少之幅度比第一季更為明顯,及第三與第四季之生產情況恢復速度之假設」外,亦需具備「下半年傳染病不會再大幅回復,且政府經濟措施具有預期之積極作用,配合繼續採取寬鬆之貨幣政策,透過正常的市場信用操作及保證金融市場之穩定」等各項必要前提。 此外,義國勞動市場亦正面臨實施「封鎖」(lockdown)防疫政策下之後果,不僅造成失業增加,閒置人力亦大幅升高,僅在今年前四個月即增加約50萬人,尤以女性勞工最為明顯,惟其閒置率雖上升2.3%,失業率卻減少2.6%,而勞動力閒置最為嚴重之年齡區段為35-49歲(+10.4%,約27.8萬人)及25-34歲(+8.8%,約17.2萬人)。 該局之報告亦提及本年家庭消費預計將下跌8.7%,明年則可反彈成長5.0%,其中耐久品及服務類消費之萎縮最為明顯,分別為-17.5%及-9.2%;而4月份最新零售業交易量則與上(3)月份相較大幅減少11.4%,其中食品類產品銷售表現之萎縮程度(-0.4%)較非食品類之產品銷售(-24.5%)輕微,而在非食品產品類別中,收縮最明顯的係鞋類、家具類、紡織品、家飾用品類、服飾及毛皮類。同月份之電子商務表現則持續成長,與去年同期相比,銷售額上升27.1%。 最後,該局預估義大利本年出口將大幅下滑13.9%,明年將可成長7.9%,而不僅出口將衰退,亦因經濟活動將放緩及本年上半年之購買力減少,預估本年進口亦將縮減14.4%,惟明年將增長7.8%。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本(109)年6月8日引述義國國家統計局(ISTAT)最新數據,預估義國本年經濟將萎縮8.3%,明(110)年則反彈回升4.6%,該局亦指出,經濟大幅萎縮是受到疫情影響所致,惟早在疫情爆發前,即去(108)年底時,義國經濟其實即已出現明顯的停滯跡象,此外,本年年度全職工作單位(以一天8小時為基準)(原文:Unità lavorative annue;英文:Annual work unit)亦預計將減少9.3%,明年則可成長4.1%。 ISTAT進一步表示,本年5月份已有些許數據顯示出「經濟回溫與解封後恢復商業活動具有一致性的初步復甦跡象,生產與消費活動的回復預計可持續改善經濟環境,國內生產毛額(GDP)預計在第二季仍呈萎縮後,下半年可將恢復成長」。此外,由於疫情造成義國經濟遭受前所未有之衝擊,因此預測之可靠性將不如往常,該局之經濟預測除了主要基於「本年第二季之生產減少之幅度比第一季更為明顯,及第三與第四季之生產情況恢復速度之假設」外,亦需具備「下半年傳染病不會再大幅回復,且政府經濟措施具有預期之積極作用,配合繼續採取寬鬆之貨幣政策,透過正常的市場信用操作及保證金融市場之穩定」等各項必要前提。 此外,義國勞動市場亦正面臨實施「封鎖」(lockdown)防疫政策下之後果,不僅造成失業增加,閒置人力亦大幅升高,僅在今年前四個月即增加約50萬人,尤以女性勞工最為明顯,惟其閒置率雖上升2.3%,失業率卻減少2.6%,而勞動力閒置最為嚴重之年齡區段為35-49歲(+10.4%,約27.8萬人)及25-34歲(+8.8%,約17.2萬人)。 該局之報告亦提及本年家庭消費預計將下跌8.7%,明年則可反彈成長5.0%,其中耐久品及服務類消費之萎縮最為明顯,分別為-17.5%及-9.2%;而4月份最新零售業交易量則與上(3)月份相較大幅減少11.4%,其中食品類產品銷售表現之萎縮程度(-0.4%)較非食品類之產品銷售(-24.5%)輕微,而在非食品產品類別中,收縮最明顯的係鞋類、家具類、紡織品、家飾用品類、服飾及毛皮類。同月份之電子商務表現則持續成長,與去年同期相比,銷售額上升27.1%。 最後,該局預估義大利本年出口將大幅下滑13.9%,明年將可成長7.9%,而不僅出口將衰退,亦因經濟活動將放緩及本年上半年之購買力減少,預估本年進口亦將縮減14.4%,惟明年將增長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