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依據日本農業新聞本(109)年6月10日報導辦理。 日本農林水產省將於本年度內,研訂不含麩質(Gluten)稻米粉之規格標準,並納入日本農林規格(JAS,類似我國之CAS)中管理,預計該標準將比照現行日本米粉協會所制定及認證之「不含麩質(Non-Gluten)稻米粉」規定,即麩質含有量為1ppm以下,並制定相關生產作業流程規範。農水省將該產品納入JAS管理,是希望透過官方之保證方式,以協助稻米粉輸出。 今年3月農水省農村政策審議會糧食小組之「促進米穀新用途利用之基本方針」決議中,明列將稻米粉納入JAS管理,另日本米粉協會5月間亦向農水省提出相同建言,未來農水省將進行相關之行政作業。 目前日本米粉協會認證之「不含麩質(Non-Gluten)稻米粉」規定,較歐美之「無麩質(Gluten-Free)稻米粉」嚴格,麩質含有量前者為1ppm以下,後者為20ppm以下。利用不含麩質(Non-Gluten)稻米粉製造之商品,由該協會授予認證標章,現獲認證之商品僅有3項。 為確保廠商能生產麩質含有量1ppm以下之稻米粉,農水省將研訂相關生產作業流程管理與避免麩質混入之原料管理等規範。符合規定之製造業者將獲農水省認證並授予JAS標章,而非針對商品給予認證,業者可在廣告或網頁中進行標示及宣傳。 日本國內對稻米粉之需求曾一度呈現停滯狀態,近年來由於稻米粉品質安定及訂定有不同用途別基準(以利消費者依不同用途別選購),其需求逐年擴大。若能再行銷至對「無麩質(Gluten-Free)稻米粉」需求旺盛之海外市場,則商機更為無窮。因此,如何提高JAS之海外知名度為未來須克服之問題。 「促進米穀新用途利用之基本方針」中,明定2030年稻米粉用之稻米生產目標為13萬公噸。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6)月10日報導稱,因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衝擊設備投資環境,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頃發布數據顯示,本(2020)年5月工具機訂單(速報值)計512億日圓,較上年同期減少52.8%,連續20個月呈現衰退,主要係因汽車及航空等相關領域的需求低迷不振,日本及歐美市場銷售活動陷入停滯亦帶來負面影響。 上述佔訂單總額六成之外需訂單計330億日圓,較上年同期減少49.8%,對歐洲出口訂單等持續低迷不振,減幅較上(4)月進一步擴大。關於已度過新冠疫情高峰期之中國市場部分,日商大隈公司表示,「目前中國液壓設備市場需求增強,工程用機械需求亦有增加的趨勢」,惟中國市場的復甦,並未能完全彌補整體外需市場的下滑。 至日本內需工具機訂單182億日圓,亦較上年同期衰退57.4%,減幅同較上(4)月進一步擴大。對此,日商芝浦機械公司表示,「來自工程機械及重型機電設備的需求零訂單,工業機械、精密加工機械及工具機的需求市場亦呈現嚴峻狀況」。

A:2020年6月9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沙國境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達10萬8,571人,當日新增3,288人。健康部發言人Dr. Mohammed Al-Abd Al-Aly表示,資料顯示利雅德及吉達違反宵禁人數高於其他城市,推估民眾未確實遵守防疫規定且參與社交聚會(social gathering)係造成確診人數不斷上升主因。   健康部表示,截至6月9日沙烏地進行普測人數達99萬7,673人,境內共設有214處檢測中心,任何人出現COVID-19相關症狀皆可透過MAWID程式查詢鄰近中心位址並前往檢測。   沙烏地民航總局(General Authority of Civil Aviation, GACA)與旅遊部(Ministry of Tourism)及健康部協調合作,6月份前將再運送1.9萬名海外沙烏地公民回國,截至6月9日沙烏地透過250架班機,將4.75萬名沙籍公民自全球51個城市接回(每架撤僑班機僅60%滿載);官方「回家(Awdah)」程式自4月5日上線,有超過8.5萬名公民登記註冊返國意願。   沙烏地食藥署(Saudi Food & Drug Authority, SFDA)則表示,目前沙烏地全國有9間口罩生產工廠,每日產量超過200萬片,並可提供2,500萬片口罩現貨;沙烏地境內有69家本地工廠,每週可生產超過340萬公升消毒液(sanitizer)。

A:2020年6月10日沙烏地內閣會議(Saudi Cabinet)通過新礦業投資法(new mining investment law),新法共有63條,使成立礦業基金(mining fund)更加容易,為礦業發展提供永續財務並支持地質調查及探勘計畫(geological survey and exploration program),專家估計沙烏地礦產資源達沙幣5兆里雅(折合1.332兆美元)。   沙烏地工業暨礦產資源部(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Mineral Resources)預估,新礦業投資法到2030年將使礦業部門對GDP貢獻金額超過沙幣2,400億里雅(折合640億美元)、減少370億里雅相關產品進口金額並創造20萬個直接/間接就業機會。   工業暨礦產資源部部長Bandar Alkhorayef表示,新法係沙烏地國家工業發展暨物流計畫(Nat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Logistic Program, NIDLP)一部分,可望透過良好治理(good governance)、明確規定以及完整執照系統,打造礦業成為沙烏地工業發展重要支柱。   NIDLP執行長Sulaiman Al-Mazroua表示,新法有助帶動礦業部門競爭力、創造有品質工作,進而吸引外來投資及開發更下游產業。

A:2020年6月9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杜拜著名開發商Meraas公司,併入國營杜拜控股公司(Dubai Holding),兩家公司所有人皆為杜拜邦邦長兼阿聯副總理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Maktoum,合併後由Sheikh Ahmed bin Saeed Al-Maktoum擔任執行長(與杜拜邦長為叔姪關係)。   Meraas是杜拜許多知名建案及不動產開發商,包括Bluewaters旅館等。杜拜控股公司係阿聯大型財團之一,持有Tecom自貿區(Tecom free zones)及朱美拉旅館(Jumeirah hotel)等品牌。   商業諮詢服務公司KPMG沙烏地分公司併購部主任Ali Maabereh表示,在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衝擊下,預期沙烏地甚或整個海灣地區都將出現類似整併行為。   英國倫敦商業顧問公司Capital Economics指出,杜拜經濟因疫情嚴重衰退,若干部門過度開發情形(overcapacity)加速惡化,阿聯政府相關機構(government-related entities, GREs)可能難以償還大筆到期債務,未來3年杜拜將面臨債務再協商(debt renegotiation)。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杜拜控股公司未來3年到期的應付還款金額達210億美元,到2023年底到期債務總金額上看300億美元。

A:OECD指出,受到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衝擊,OECD會員國本年第1季經濟表現較前季(2019年第4季)衰退1.8%,為自2009年第1季金融海嘯(衰退2.3%)以來最嚴重之衰退。 OECD指出,G7國家中以法國及義大利經濟衰退最為嚴重,分別較前季衰退5.8%及4.7%(法國及義大利2019年第4季GDP分別衰退0.1%及0.3%),主要由於兩國較早實施封鎖措施,且執行相關措施較其他國嚴格。另外,其餘G7國家第1季經濟表現均呈現經濟衰退,包括加拿大衰退2.6%(2019年第4季GDP成長率為0.1%)、德國衰退2.2%(2019年第4季經濟衰退0.1%)及英國衰退2%(2019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為0%)。 至於美國本年第1季經濟表現,由於部分州政府遲至3月底才實施封鎖措施,使本年第1季較前季衰退1.2%,幅度較輕(2019年第4季美國經濟成長率為0.5%)。另由於日本的防疫措施較為寬鬆,本年第1季GDP較前季僅微幅衰退0.9%(2019年第4季經濟衰退1.9%)。 OECD表示,歐元區及歐盟地區第1季GDP分別較前季衰退3.8%及3.3%(2019年第4季GDP分別成長0.1%及0.2%)。最後,倘將OECD會員國本年第1季GDP與2019年同期相比,衰退幅度降為0.8%,在G7國家中以法國衰退5.4%最為嚴重,其次為義大利(衰退4.8%)、德國(衰退2.3%)、日本(衰退2.2%)及英國(衰退1.6%),美國第1季GDP則成長0.3%。

A:根據美國現有的「匯率操縱國」標準,瑞士可能被美國列入下一批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中,因為根據美國匯率操縱國所訂的3項標準,瑞士已明顯符合第1項標準,即對美國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瑞士2019年對美具有267億美元貿易順差。去年瑞士對美國出口總金額446億美元,今年1到4月瑞士對美總出口值216億美元,瑞士今年1到4月對美國已累積164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排名第7位)。依據前述美國第2項評估標準,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瑞士經常帳順差金額占其國民生產毛額明顯超過美國2%的標準。   在第3項評估標準,貿易夥伴國單方面持續干預外匯市場,去年瑞士央行(SNB)購買了132億瑞郎的外匯(2018年為23億瑞郎),約占國民生產毛額6992億瑞郎的1.9%,尚未達美國2%的標準。美國迄今尚未公布今年年中即半年度的外匯政策報告及匯率操縱國名單,但美國財政部已警告,自2019年年中以來,瑞士央行外匯干預措施已顯著增加。據報載,ING集團分析師估計,瑞士央行經常帳從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間,外匯淨購量與其國民生產毛額的比例已超過美國所列的標準。因此到2020年年中恐已符合美國的三項標準。     消息來源:新蘇黎世報(Neue Zürcher Zeitung) 日期:2020年6月9日

A:根據丹麥國家院於6月9日發佈之新聞稿, 在卡爾斯伯格基金會( Carlsberg Foundation) 和諾和諾德基金會 ( Novo Nordisk Foundation) 的補助下,丹麥國家醫院(Rigshospitalet),哥本哈根大學和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密切合作,從零開始開發新型新冠狀肺炎檢測, 已開發出一種具有很高準確率的新型新冠狀肺炎抗體檢測。兩項新開發的抗體檢測可以非常靈敏地確定一個人是否感染新冠狀肺炎。 對目前的整個疫情的擴散在個人以及整體社會的抗體反應監測是一個很重大的貢獻。 來自國家醫院和哥本哈根大學的Mikkel-OleSkjødt副教授,高級研究員Rafael Bayarri-Olmos和Peter Garred教授的所組成的研究小組與諾和諾德的研究人員共同負責了這兩種類型抗體的開發。    G氏教授說:  最近幾週,研究人員針對先前被診斷出確診人的血液中,檢測他們現在是否已自體產生抗體。結果顯示,約有97%經咽喉檢測驗呈陽性確診的病患中以被檢驗出產生抗體。這與在中國和美國所進行的新類似研究非常吻合。 這些結果顯示,我們的測試可以在大多數的確診的病患中檢測到抗體。但是,我們尚不知道是否已真正形成針對病毒的抗體,或者該抗體會在體內持續生成多長時間,這是需要進一步調查,才能真正保護您免受感染。 國家醫院 (Rigshospitalet)和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的研究人員最近一直在努力開發不同的測試版本,以查看哪種版本最有效,並找出病毒的哪些部分最適合捕獲最準確的抗體反應。 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效果最好的部分是病毒所謂的合成棘蛋白(spike potein)的稱為RBD(受體結合域)一個區域。 RBD也是該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最大不同的地方,這就是該病毒用來穿透我們的細胞的地方。因此,將此區域用於測試本身是很有意義的。 兩種類型的檢測都使用所謂的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原理(ELISA),且必須在實驗室中進行血液檢測,這與敏感度較低戳手指採血檢測有所不同。在考慮到兩個不同目的的情況下進行了製作。 一種稱為三明治ELISA的檢測可用於調查是否對病毒已產生抗體,就像在大規模人群篩查中一樣。第二種測試稱為直接ELISA檢測,可用於檢測研究在血液已病毒對所產生的抗體類型(IgM,IgA和IgG)。  三明治測試是非常適合追踪社群感染情況,而直接測試則可用於調查一段時間內所產生的抗體類型,選擇捐血者其抗體可用於治療確診病者,並進行檢驗疫苗是否真正提供抗體反應 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為抗體測試生產了高質量的試劑,為徹底的測試做出了貢獻,並確保可以大規模提供測試,而國立醫院的研究人員則主要進行了分子基礎研究,測試了原型並檢查了臨床樣品。 G氏教授表示:“將來,一旦我們對新冠狀病毒的了解有所改善,我們的測試將有望用於預測已經對該病毒已產生免疫的人。”但是,他強調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將其用於這種類型的諮詢。    

A:根據丹麥國家院於6月9日發佈之新聞稿, 在卡爾斯伯格基金會( Carlsberg Foundation) 和諾和諾德基金會 ( Novo Nordisk Foundation) 的補助下,丹麥國家醫院(Rigshospitalet),哥本哈根大學和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密切合作,從零開始開發新型新冠狀肺炎檢測, 已開發出一種具有很高準確率的新型新冠狀肺炎抗體檢測。兩項新開發的抗體檢測可以非常靈敏地確定一個人是否感染新冠狀肺炎。 對目前的整個疫情的擴散在個人以及整體社會的抗體反應監測是一個很重大的貢獻。 來自國家醫院和哥本哈根大學的Mikkel-OleSkjødt副教授,高級研究員Rafael Bayarri-Olmos和Peter Garred教授的所組成的研究小組與諾和諾德的研究人員共同負責了這兩種類型抗體的開發。    G氏教授說:  最近幾週,研究人員針對先前被診斷出確診人的血液中,檢測他們現在是否已自體產生抗體。結果顯示,約有97%經咽喉檢測驗呈陽性確診的病患中以被檢驗出產生抗體。這與在中國和美國所進行的新類似研究非常吻合。 這些結果顯示,我們的測試可以在大多數的確診的病患中檢測到抗體。但是,我們尚不知道是否已真正形成針對病毒的抗體,或者該抗體會在體內持續生成多長時間,這是需要進一步調查,才能真正保護您免受感染。 國家醫院 (Rigshospitalet)和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的研究人員最近一直在努力開發不同的測試版本,以查看哪種版本最有效,並找出病毒的哪些部分最適合捕獲最準確的抗體反應。 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效果最好的部分是病毒所謂的合成棘蛋白(spike potein)的稱為RBD(受體結合域)一個區域。 RBD也是該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最大不同的地方,這就是該病毒用來穿透我們的細胞的地方。因此,將此區域用於測試本身是很有意義的。 兩種類型的檢測都使用所謂的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原理(ELISA),且必須在實驗室中進行血液檢測,這與敏感度較低戳手指採血檢測有所不同。在考慮到兩個不同目的的情況下進行了製作。 一種稱為三明治ELISA的檢測可用於調查是否對病毒已產生抗體,就像在大規模人群篩查中一樣。第二種測試稱為直接ELISA檢測,可用於檢測研究在血液已病毒對所產生的抗體類型(IgM,IgA和IgG)。  三明治測試是非常適合追踪社群感染情況,而直接測試則可用於調查一段時間內所產生的抗體類型,選擇捐血者其抗體可用於治療確診病者,並進行檢驗疫苗是否真正提供抗體反應 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為抗體測試生產了高質量的試劑,為徹底的測試做出了貢獻,並確保可以大規模提供測試,而國立醫院的研究人員則主要進行了分子基礎研究,測試了原型並檢查了臨床樣品。 G氏教授表示:“將來,一旦我們對新冠狀病毒的了解有所改善,我們的測試將有望用於預測已經對該病毒已產生免疫的人。”但是,他強調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將其用於這種類型的諮詢。    

A:葡萄牙新聞網(The Portugal News)報導,依據葡萄牙葡萄酒推廣協會(ViniPortugal)公布資料顯示,葡萄牙2020年第1季葡萄酒出口成長2.1%,總金額達1億8,500萬歐元,出口量亦成長4.4%;惟對歐盟出口金額減少14.4%,對歐盟以外之國家出口則成長22.8%。 第一季葡萄牙葡萄酒出口目的地成長幅度最高之國家包括韓國(+44.2%)、墨西哥(34.7%)、瑞典(+26%)、美國(18.8%)、日本(15.4%)及加拿大(12%),降幅最多之地區為丹麥(-23.4%)、中國(-29.7%)、澳門(-52.)與俄羅斯(-36.6%)等。

A:葡萄牙經貿投資促進局(AICEP)報導,根據葡萄牙經貿投資促進局(AICEP Portugal Global)公布資料,2020年5月外人在葡萄牙以投資取得居留權之「黃金簽證」投資總金額達1億4,616萬歐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192%,創下自2017年3月以來歷史新高。 2020年5月葡萄牙總計發放270張黃金簽證,包括257張係透過房地產投資,73張係投資城市建設,另13張係為資本轉移;其中68件來自中國、30件為巴西,19件來自美國,19件來自印度,另17件來自土耳其。 2020年1月至5月投資總額為2億9,390萬歐元。該投資計畫自2012年10月推出以來,總投資金額已達52億8,600萬歐元,房地產投資占47億7,500萬歐元。

A:葡萄牙經貿投資促進局(AICEP)報導,根據葡萄牙經貿投資促進局(AICEP Portugal Global)公布資料,2020年5月外人在葡萄牙以投資取得居留權之「黃金簽證」投資總金額達1億4,616萬歐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192%,創下自2017年3月以來歷史新高。 2020年5月葡萄牙總計發放270張黃金簽證,包括257張係透過房地產投資,73張係投資城市建設,另13張係為資本轉移;其中68件來自中國、30件為巴西,19件來自美國,19件來自印度,另17件來自土耳其。 2020年1月至5月投資總額為2億9,390萬歐元。該投資計畫自2012年10月推出以來,總投資金額已達52億8,600萬歐元,房地產投資占47億7,500萬歐元。

A:西國中央銀行(Banco de España) 6月8日公布經濟預測,該預測以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至2021年中旬是否再次爆發及爆發之程度,將西國經濟發展風險分為下列3種情形: 一、高度風險(感染再次大爆發、採取封鎖措施及經濟復甦速度緩慢):預計2020至2022年經濟成長分別為-15.1%、9%及4%,失業率則分別為23.6%、24.7%及22.2%,此失業率將係自2013年以來之歷史新高。西班牙央行分析,西國2020年因勞工仍受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之保護,失業率增加不多,惟2021年因已無該補助措施,失業率恐將大幅攀升。 二、中度風險(感染再次大爆發,惟規模不大):預計2020-2022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11.6%、1%及2.1%;失業率分別為19.6%、18.8%及17.4%。西國央行認為,此情形較貼近所預測之真實情況,儘管無薪假補助措施將可能挽救約百萬個工作機會,惟西國2020年就業人口仍將減少5.7%,相較2019年減少97萬人,總工作時數亦約減少12.6%。2021年就業人口則可望增加1.8%,約30萬人,工作時數約增加8.5%。 三、低度風險:此情況較為樂觀,預計經濟復甦速度較快,2020-2022年經濟成長分別為-9%、7%及2.4%;失業率分別為18.1%、18.4%及17.1%。2020年就業人口將減少3.9%,約60萬人;2021年則可望增加0.6%,約10萬工作機會。 中度風險情況下,西國央行預測2020年第2季經濟成長將為-21.8%,第3季可望較第2季成長3%,第4季較第3季成長6.3%,另倘將政府最近通過之基本生活費(Ingreso Mínimo Vital)紓困計畫納入考量,則央行預估西國經濟將可呈U型復甦,可能於2022年或2023年間恢復到疫情危機前之水準。  

A:西國中央銀行(Banco de España) 6月8日公布經濟預測,該預測以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至2021年中旬是否再次爆發及爆發之程度,將西國經濟發展風險分為下列3種情形: 一、高度風險(感染再次大爆發、採取封鎖措施及經濟復甦速度緩慢):預計2020至2022年經濟成長分別為-15.1%、9%及4%,失業率則分別為23.6%、24.7%及22.2%,此失業率將係自2013年以來之歷史新高。西班牙央行分析,西國2020年因勞工仍受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之保護,失業率增加不多,惟2021年因已無該補助措施,失業率恐將大幅攀升。 二、中度風險(感染再次大爆發,惟規模不大):預計2020-2022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11.6%、1%及2.1%;失業率分別為19.6%、18.8%及17.4%。西國央行認為,此情形較貼近所預測之真實情況,儘管無薪假補助措施將可能挽救約百萬個工作機會,惟西國2020年就業人口仍將減少5.7%,相較2019年減少97萬人,總工作時數亦約減少12.6%。2021年就業人口則可望增加1.8%,約30萬人,工作時數約增加8.5%。 三、低度風險:此情況較為樂觀,預計經濟復甦速度較快,2020-2022年經濟成長分別為-9%、7%及2.4%;失業率分別為18.1%、18.4%及17.1%。2020年就業人口將減少3.9%,約60萬人;2021年則可望增加0.6%,約10萬工作機會。 中度風險情況下,西國央行預測2020年第2季經濟成長將為-21.8%,第3季可望較第2季成長3%,第4季較第3季成長6.3%,另倘將政府最近通過之基本生活費(Ingreso Mínimo Vital)紓困計畫納入考量,則央行預估西國經濟將可呈U型復甦,可能於2022年或2023年間恢復到疫情危機前之水準。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無異於世界其他各國,義大利同樣正面臨著因為大流行傳染病,引發社會、經濟及衛福等各方面的緊急狀態,造成國際貿易情勢出現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並不可避免地對生產系統、出口及人員、資本、商品和服務的流動蒙上前景悲觀的陰影。 抱持著在當前的全球情況下仍須重啟「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之構想,促使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MAECI)部長Luigi Di Maio首次聯合閣員與各產業協會,及負責國際化業務之區域性地方機構,透過組織性對話,根據不同產業、公司規模、運作方式皆指出需要雙方協調、透明化、目標明確和即時性等需求,並指出一系列關鍵性問題: - 相較與主要競爭對手,義大利市場占有率出現明顯減少; - 受到「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影響所出現之歧視性商業行為,義大利產品有時被提出需要其他認證要求; - 觀光旅遊業遭逢外國遊客驟減的雪崩式衰退,急需重啟國內觀光之額外措施; - 外國消費者對於義大利產品在創新及高品質技術產業之卓越表現缺乏認知; - 義大利商對於政府提供之國際化獎勵措施缺乏瞭解,超過14萬家之義大利出口中小企業中,2019年僅有0.5%申請獲得義大利SIMEST公司之財務支持; - 義大利中小企業急需將商業活動數位電子化,以克服目前國際電子商務平台興起所造成之行銷困難; - 義大利高品質生態系統類(eco-sistema)之新創公司(start-up)的國際曝光率有限; - 義大利展覽類活動停滯,目前預計2020年春季前所有活動無不延期或取消; - 需要提供傳統展覽類型活動在供需上之其他會面機制,如虛擬會議。   協定原則 本(109)年6月8日由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部長Luigi Di Maio與經濟發展部、經濟財政部、農業部、交通部、教育部、文化觀光部、創新技術及數位位部部長與其他閣員及各產業領袖代表(以下簡稱“雙方”),共同簽署由以下三個原則做為基礎之「出口協定」(il Patto per l’Export): 一、以國家體系為準,統一機構服務據點:建立一個雙方可相互溝通之永久有效管道,義大利外交部承諾將竭力讓雙方在透明度、忠誠度及效力方面展開合作,並在尊重雙方於國際化的互補協調下,最大化整體商定策略。 二、高度協調並即時執行: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透過與外交領事業務網協調,結合義大利貿易署(ICE-ITA),加上義大利財政部透過與義大利SIMEST公司及義大利官方出口信貸機構(SACE)緊密合作,並與義大利商會系統和位於國外之各大義大利商會組織合作,促成雙方共享國家戰略上之國際化政策,共同竭力以最有效即時之行動力將計畫實踐。 三、透明監督及持續修正: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將負責定期分享政府政策、策略與行動及計畫;雙方將保持合作,促使措施和目標可持續修正,以因應變化。   策略支柱 雙方皆認同振興及重啟義大利經濟必定須透過採取商業策略及創新模式,例如,數位化業務系統不再是未來的一項選擇,而必須視為須立即實踐的需要。未來數月間,將針對以下六大支柱進行必要行動: 一、溝通:整合「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供應鏈,加強實踐區域間策略性溝通; 二、行銷整合:將義大利在各方面如經濟、文化、科學與技術上的傳統優勢集大成,並結合創新,將「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系統化。此外,所謂的「整合」將側重於兩個主軸:第一,增強義大利在創新和高品質產業的卓越技術(如航空業、精密機械技術、綠色經濟及「藍色經濟」(循環經濟);第二,「垂直整合」義大利製造需求,特別是相輔產業間之生產鏈如時尚與紡織業、木工機械和設計業、旅遊、汽車及農產食品業; 三、培訓及訊息:支援產業規模組成中最大宗之中小型企業國際化,必須投資在現今潮流中,如臨時出口經理(Temporary Export Manager)及數位出口經理(Digital Export Manager)等不可或缺之專業人士; 四、電子商務:即使在目前緊急狀態下,電子商務仍在全球貿易中持續成長,因此必須充分利用數位革命所提供之創意背景,進而穩固國家產業; 五、展覽系統:透過提供補助獎勵,加強義大利中小企業參與本土國際展,此外,傳統型式之展覽方式亦不可避免地將需進行現代數位化等升級,舉辦線上虛擬B2B會議,並鼓勵新創公司(start-up)參與國內及海外國際會展。 六、財務支持:加強利用政府補貼給予企業最大幅度之政府擔保,簡化年輕女性創業家及新創公司(start-up)取得政府財務補貼財務程序。   財務資源 為求國家經濟及發展,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MAECI)及義大利經濟財政部(MEF)已陸續提出以下政策,包括: - 2019年12月份通過之最新「預算法」(legge di bilancio)中針對行銷「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之特別計劃 - 2020年2月份之Milleproroghe法令; - 2020年4月份之「護癒義大利法案」(D.L. Cura Italia); - 2020年4月份之「流動資金法案」(D.L. Liquidità); - 2020年5月份之「重啟法案」(D.L. Rilancio); -義大利對外投資署(SIMEST)之394/81基金 (由Milleproroghe法令、「護癒義大利法案」(D.L. Cura Italia)及「重啟法案」(D.L. Rilancio)重新挹注基金)   直至目前可用於執行以上策略支柱之資金總額約為14億歐元,劃分如下: - 3.16億歐元:用於「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計劃及其他義大利貿易署(ICE-ITA)行銷計畫; - 6億歐元再挹注至394/81基金; - 最多3億歐元:至2020年12月31日截止,用於輔助394/81基金中之毋須償還基金(non-repayable funds)計畫; - 8,200萬歐元:「護癒義大利法案」(D.L. Cura Italia)中用於整合行銷之計畫活動; - 3,000萬歐元:用於徵聘臨時出口經理(Temporary Export Manager)及數位出口經理(Digital Export Manager); - 超過800萬歐元:用於義大利海外商會,行銷義大利農產食品之「義大利真口味」(True Italian Taste)計畫; - 最多200萬歐元:透過義大利官方出口信貸機構(SACE),提供義大利企業政府擔保貸款。 「出口協定」(il Patto per l’Export)義大利文原文如附件,請參考。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無異於世界其他各國,義大利同樣正面臨著因為大流行傳染病,引發社會、經濟及衛福等各方面的緊急狀態,造成國際貿易情勢出現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並不可避免地對生產系統、出口及人員、資本、商品和服務的流動蒙上前景悲觀的陰影。 抱持著在當前的全球情況下仍須重啟「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之構想,促使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MAECI)部長Luigi Di Maio首次聯合閣員與各產業協會,及負責國際化業務之區域性地方機構,透過組織性對話,根據不同產業、公司規模、運作方式皆指出需要雙方協調、透明化、目標明確和即時性等需求,並指出一系列關鍵性問題: - 相較與主要競爭對手,義大利市場占有率出現明顯減少; - 受到「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影響所出現之歧視性商業行為,義大利產品有時被提出需要其他認證要求; - 觀光旅遊業遭逢外國遊客驟減的雪崩式衰退,急需重啟國內觀光之額外措施; - 外國消費者對於義大利產品在創新及高品質技術產業之卓越表現缺乏認知; - 義大利商對於政府提供之國際化獎勵措施缺乏瞭解,超過14萬家之義大利出口中小企業中,2019年僅有0.5%申請獲得義大利SIMEST公司之財務支持; - 義大利中小企業急需將商業活動數位電子化,以克服目前國際電子商務平台興起所造成之行銷困難; - 義大利高品質生態系統類(eco-sistema)之新創公司(start-up)的國際曝光率有限; - 義大利展覽類活動停滯,目前預計2020年春季前所有活動無不延期或取消; - 需要提供傳統展覽類型活動在供需上之其他會面機制,如虛擬會議。   協定原則 本(109)年6月8日由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部長Luigi Di Maio與經濟發展部、經濟財政部、農業部、交通部、教育部、文化觀光部、創新技術及數位位部部長與其他閣員及各產業領袖代表(以下簡稱“雙方”),共同簽署由以下三個原則做為基礎之「出口協定」(il Patto per l’Export): 一、以國家體系為準,統一機構服務據點:建立一個雙方可相互溝通之永久有效管道,義大利外交部承諾將竭力讓雙方在透明度、忠誠度及效力方面展開合作,並在尊重雙方於國際化的互補協調下,最大化整體商定策略。 二、高度協調並即時執行: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透過與外交領事業務網協調,結合義大利貿易署(ICE-ITA),加上義大利財政部透過與義大利SIMEST公司及義大利官方出口信貸機構(SACE)緊密合作,並與義大利商會系統和位於國外之各大義大利商會組織合作,促成雙方共享國家戰略上之國際化政策,共同竭力以最有效即時之行動力將計畫實踐。 三、透明監督及持續修正: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將負責定期分享政府政策、策略與行動及計畫;雙方將保持合作,促使措施和目標可持續修正,以因應變化。   策略支柱 雙方皆認同振興及重啟義大利經濟必定須透過採取商業策略及創新模式,例如,數位化業務系統不再是未來的一項選擇,而必須視為須立即實踐的需要。未來數月間,將針對以下六大支柱進行必要行動: 一、溝通:整合「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供應鏈,加強實踐區域間策略性溝通; 二、行銷整合:將義大利在各方面如經濟、文化、科學與技術上的傳統優勢集大成,並結合創新,將「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系統化。此外,所謂的「整合」將側重於兩個主軸:第一,增強義大利在創新和高品質產業的卓越技術(如航空業、精密機械技術、綠色經濟及「藍色經濟」(循環經濟);第二,「垂直整合」義大利製造需求,特別是相輔產業間之生產鏈如時尚與紡織業、木工機械和設計業、旅遊、汽車及農產食品業; 三、培訓及訊息:支援產業規模組成中最大宗之中小型企業國際化,必須投資在現今潮流中,如臨時出口經理(Temporary Export Manager)及數位出口經理(Digital Export Manager)等不可或缺之專業人士; 四、電子商務:即使在目前緊急狀態下,電子商務仍在全球貿易中持續成長,因此必須充分利用數位革命所提供之創意背景,進而穩固國家產業; 五、展覽系統:透過提供補助獎勵,加強義大利中小企業參與本土國際展,此外,傳統型式之展覽方式亦不可避免地將需進行現代數位化等升級,舉辦線上虛擬B2B會議,並鼓勵新創公司(start-up)參與國內及海外國際會展。 六、財務支持:加強利用政府補貼給予企業最大幅度之政府擔保,簡化年輕女性創業家及新創公司(start-up)取得政府財務補貼財務程序。   財務資源 為求國家經濟及發展,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MAECI)及義大利經濟財政部(MEF)已陸續提出以下政策,包括: - 2019年12月份通過之最新「預算法」(legge di bilancio)中針對行銷「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之特別計劃 - 2020年2月份之Milleproroghe法令; - 2020年4月份之「護癒義大利法案」(D.L. Cura Italia); - 2020年4月份之「流動資金法案」(D.L. Liquidità); - 2020年5月份之「重啟法案」(D.L. Rilancio); -義大利對外投資署(SIMEST)之394/81基金 (由Milleproroghe法令、「護癒義大利法案」(D.L. Cura Italia)及「重啟法案」(D.L. Rilancio)重新挹注基金)   直至目前可用於執行以上策略支柱之資金總額約為14億歐元,劃分如下: - 3.16億歐元:用於「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計劃及其他義大利貿易署(ICE-ITA)行銷計畫; - 6億歐元再挹注至394/81基金; - 最多3億歐元:至2020年12月31日截止,用於輔助394/81基金中之毋須償還基金(non-repayable funds)計畫; - 8,200萬歐元:「護癒義大利法案」(D.L. Cura Italia)中用於整合行銷之計畫活動; - 3,000萬歐元:用於徵聘臨時出口經理(Temporary Export Manager)及數位出口經理(Digital Export Manager); - 超過800萬歐元:用於義大利海外商會,行銷義大利農產食品之「義大利真口味」(True Italian Taste)計畫; - 最多200萬歐元:透過義大利官方出口信貸機構(SACE),提供義大利企業政府擔保貸款。 「出口協定」(il Patto per l’Export)義大利文原文如附件,請參考。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西班牙中央政府提出160億歐元之無償性重建基金(Fondo de Reconstrucción no Reembolsable),將分配予各自治區,並將按各區人口之比例分配款項。該重建基金之運用將由西班牙財政部(Ministerio de Hacienda)部長María Jesús Montero負責規劃,160億歐元中包括90億歐元用於醫療衛生計畫、20億歐元用於教育及50億歐元用於復甦經濟(其中8億歐元用於交通運輸之支出);該款項將分4期提撥,分別於本(2020)年6月及11月先行支付60億歐元及30億歐元,均先用於醫療;另外2期分別於明(2021)年9月撥付20億歐元用於教育及12月撥款50億歐元促進經濟之復甦;該重建基金計畫將於本年6月16日於內閣委員會議通過,再經國會審核。 西國5個自治區主席對重建基金計畫之立場與態度如后: 1.卡斯提爾-拉曼查(Castilla-La Mancha)、加泰隆尼亞(Cataluña)、卡斯提爾-雷昂(Castilla y León)、加利西亞(Galicia)及馬德里等5個自治區均反對該基金之分配方式。 2.卡斯提爾-拉曼查主席Emiliano García-Page及卡斯提爾-雷昂自治區主席Alfonso Fernández Mañueco指出,該2自治區均為受疫情衝擊較大之自治區,經濟發展及衛生均受創嚴重,倘按人口比例分配,將分配到較少款項,實屬不公。 3.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主席Quim Torra亦表示,此分配標準將使該自治區發展窒礙難行,並要求該自治區之分配款應為150億歐元。 4.加利西亞自治區主席Alberto Núñez Feijóo表示,盼中央政府開放各自治區自行決定該基金之使用範疇,並要求中央將旅遊增值稅(IVA)自10%降至4%,且期限至2021年底,惟上述建議與要求並未獲得中央政府之答復。 5.馬德里自治區主席Isabel Díaz Ayuso表示,對該自治區受COVID-19疫情影響情形表示擔憂,要求對基金之分配方式與中央政府重新諮商及對話。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西班牙中央政府提出160億歐元之無償性重建基金(Fondo de Reconstrucción no Reembolsable),將分配予各自治區,並將按各區人口之比例分配款項。該重建基金之運用將由西班牙財政部(Ministerio de Hacienda)部長María Jesús Montero負責規劃,160億歐元中包括90億歐元用於醫療衛生計畫、20億歐元用於教育及50億歐元用於復甦經濟(其中8億歐元用於交通運輸之支出);該款項將分4期提撥,分別於本(2020)年6月及11月先行支付60億歐元及30億歐元,均先用於醫療;另外2期分別於明(2021)年9月撥付20億歐元用於教育及12月撥款50億歐元促進經濟之復甦;該重建基金計畫將於本年6月16日於內閣委員會議通過,再經國會審核。 西國5個自治區主席對重建基金計畫之立場與態度如后: 1.卡斯提爾-拉曼查(Castilla-La Mancha)、加泰隆尼亞(Cataluña)、卡斯提爾-雷昂(Castilla y León)、加利西亞(Galicia)及馬德里等5個自治區均反對該基金之分配方式。 2.卡斯提爾-拉曼查主席Emiliano García-Page及卡斯提爾-雷昂自治區主席Alfonso Fernández Mañueco指出,該2自治區均為受疫情衝擊較大之自治區,經濟發展及衛生均受創嚴重,倘按人口比例分配,將分配到較少款項,實屬不公。 3.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主席Quim Torra亦表示,此分配標準將使該自治區發展窒礙難行,並要求該自治區之分配款應為150億歐元。 4.加利西亞自治區主席Alberto Núñez Feijóo表示,盼中央政府開放各自治區自行決定該基金之使用範疇,並要求中央將旅遊增值稅(IVA)自10%降至4%,且期限至2021年底,惟上述建議與要求並未獲得中央政府之答復。 5.馬德里自治區主席Isabel Díaz Ayuso表示,對該自治區受COVID-19疫情影響情形表示擔憂,要求對基金之分配方式與中央政府重新諮商及對話。

A:依據瑞士Aargauer Zeitung報紙報導,瑞銀集團(UBS)發布之最新瑞士房地產調查報告,瑞士空屋率規模大幅成長,主要因素為因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導致經濟景氣衰退及瑞士民眾對總體經濟發展和失業率的信心大幅下跌,因此不敢更換新住宅。 根據該銀行調查,在本(2020)年夏季瑞士共約450萬的公寓,將有8萬5,000間空屋,空屋率1.9%;高於1990年代初期,全球房地產泡沫危機時的1.85%空屋率。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報 日期: 2020年6月10日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0年6月9日   2019年斯洛伐克軟體公司Asseco CE銷售額成長9%,達3億1,020萬歐元。   Asseco CE公司主要營業領域為銀行及保險資訊系統,2019年該領域銷售額年增14%;另一成長領域為企業資源規劃,其年銷售額達1億4,270萬歐元;工業4.0及公用程式銷售額提高11%。   Asseco CE公司業績良好主要係因銷售額有機成長,息稅前利潤提高22%,達4,600萬歐元。                                                       Asseco CE公司除斯洛伐克外,尚有國外據點包括捷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及波蘭。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