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俄媒《Izvestia》引述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的年度報告,指出以疫情後成長潛力分析,俄羅斯排名世界前5。 俄國擁有少量公共債務,因此有可能藉入資金以緩解經濟下滑;較低的失業率將允許勞力重新分配並進行有效的再培訓;因低稅率可藉由增加稅收彌補預算赤字;對國際貿易的依賴低,將有助於應變可能之進一步下降及應對物流失調。 IEP所長Steve Killelea稱,世界將需要5年時間才能將經濟恢復至2019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印尼、中國大陸、墨西哥和澳洲位居經濟成長高潛力前五名。 關於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 IEP為一國際分析機構,其活動旨於引起全世界對和平的關注。總部位於雪梨,於布魯塞爾、紐約、海牙、墨西哥城和哈拉雷設有辦事處。 (Y) 資料來源: 俄媒《Izvestia》2020年6月9日新聞報導 https://iz.ru/1021500/ekaterina-postnikova/tikho-iz-krizisa-ekonomika-rf-voshla-v-top-5-po-potentcialu-rosta-posle-covid
A:《Forbes》雜誌評選世界最佳銀行清單包括來自國15家銀行,較去年減少5家。 該評選是基於「Statista」公司針對銀行客戶進行之問卷,評估銀行服務之總體滿意度;同時考量5個金融機構之指標,包括可信任度、運作條件、客戶服務水準、數位化服務及財務諮詢建議品質等。 評選結果共包括23國450家銀行,其中,美國75家、日本50家、德國40家、印度和義大利30家、中國大陸、澳洲和瑞士20家。 俄國與奧地利、英國、印尼、西班牙、波蘭和法國數量相同,皆為15家,包括: Raiffeisenbank Moscow credit bank Alfa Bank Tinkoff Bank AK Bars Vanguard Post Bank FC Discovery Citibank Credit Europe Bank Home Credit Bank St. Petersburg Promsvyazbank Rosbank Uralsib (Y) 資料來源: 俄媒《RBC》2020年6月9日新聞報導 https://www.rbc.ru/finances/09/06/2020/5edf9c2a9a79472ce729b856?utm_source=yxnews&utm_medium=desktop&utm_referrer=https%3A%2F%2Fyandex.ru%2Fnews
A:《Forbes》雜誌評選世界最佳銀行清單包括來自國15家銀行,較去年減少5家。 該評選是基於「Statista」公司針對銀行客戶進行之問卷,評估銀行服務之總體滿意度;同時考量5個金融機構之指標,包括可信任度、運作條件、客戶服務水準、數位化服務及財務諮詢建議品質等。 評選結果共包括23國450家銀行,其中,美國75家、日本50家、德國40家、印度和義大利30家、中國大陸、澳洲和瑞士20家。 俄國與奧地利、英國、印尼、西班牙、波蘭和法國數量相同,皆為15家,包括: Raiffeisenbank Moscow credit bank Alfa Bank Tinkoff Bank AK Bars Vanguard Post Bank FC Discovery Citibank Credit Europe Bank Home Credit Bank St. Petersburg Promsvyazbank Rosbank Uralsib (Y) 資料來源: 俄媒《RBC》2020年6月9日新聞報導 https://www.rbc.ru/finances/09/06/2020/5edf9c2a9a79472ce729b856?utm_source=yxnews&utm_medium=desktop&utm_referrer=https%3A%2F%2Fyandex.ru%2Fnews
A:根據巴西農業部統計,5月巴西農產品出口金額109億3,000萬美元創歷史紀錄,較2019年同期增加17.9%。 5月農產品出口金額佔巴西出口金額60.9%。2020今年1-5月,農產品出口金額420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7.9%。 農產品出口最大宗為黃豆,主要出口到中國,5月黃豆出口為創紀錄的1,551萬噸。 巴西4種主要農產品出口金額:黃豆(52億美元)、牛肉(7億8,000萬美元)、糖(7億6,700萬美元)和咖啡(4億6,800萬美元)。 2020年5月肉類出口15億8,000萬美元,較2019年5月14億2,000萬美元增加11.5%,牛肉出口為6億8,640萬美元,較2019年5月4億8,241萬美元增加41.5%。出口量也創紀錄,達到15萬5,140噸,增加24.8%。 中國為巴西5月出口農產品最大買主,達49億1,000萬美元,約佔44.9%,較2019年同期增加50.4%,中國進口巴西農產品主要為黃豆、肉類(牛肉、豬肉及雞肉)及庶糖。
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6月9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成允模於本(109)年6月4日出席在大韓商工會議所,由貿易投資室長主持之座談會與會展產業業界代表及學術界專家座談。 (一)因新冠疫情致MWC、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nover Messe)等代表性之國際展示會被迫取消或延期,截至6月2日韓國計已取消50場並延期112場展示會,且因取消會展衍生之違約金及經營資金調度困難,產業蒙受嚴重損失。 (二)政府透過多次座談會並蒐集意見,已陸續推動下列因應措施: 1.將會展產業列入緊急經營穩定資金支援對象、延長貸款期限及緩期償還本金等以緩解金融困難。 2.將會展產業列為「特別僱用支援產業」(4月27日)、「維持僱用支援金」(停業補助90%,為期6個月)及僱用、延長產業災害保險費繳納期限(延長6個月)等,以加強僱用支援。 3.緩繳稅金、臨時減低交通堵塞負擔金等,以減少稅金負擔。 (三)本次座談會檢視韓國會展產業之近況及遭遇之困難,研擬加強支援方案。 二、貿易投資室長Na Seung-sik表示,韓國之防疫措施由「維持社交距離」進入「維持生活距離後」階段後(5月6日),於5月起已逐一恢復舉行展示會,但又隨韓國確診者增加,展覽現場需要更周延之防疫管理措施,為減少業界損失,增加金融、輔導就業相關措施,並為解決經營困難、僱用支援及安全辦理會展,研擬後續減損措施、加強防疫體系、吸引企業等方案,並將相關方案提交6月10日由總理主持之「擴大貿易策略調整會議」。另將於下半年度另研擬「提升會展產業中長期競爭力政策」,以協助韓國會展產業調適之外部變化以安渡危機。並強調現今K-防疫韓國品牌已獲國際讚譽,成為向全球推廣K-Exhibition(K-會展)之良機。 三、參與座談會之會展產業代表陳情表示因新冠疫情已長期化陷入企業不堪損失,面臨融資及僱用等困難,要求政府及地方政府增加以下支援。 (一)展覽會場營運:要求期限減免地方稅及提供會展防疫物品。 (二)主辦會展:補償因取消之會展之損失、協助企業申請下半年度之展會費用,增加融資資金等。 (三)展覽會場之設計:設置共同物流倉庫、行銷及O2O教育支援等。 (四)會展服務:增加金融支援及維持僱用等支援。 四、Na Seung-sik貿易投資室長表示,將與相關機構檢討座談會所提出之業界意見,並追加研擬會展產業損失支援相關政策,以維持展覽業之活力。
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6月9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成允模於本(109)年6月4日出席在大韓商工會議所,由貿易投資室長主持之座談會與會展產業業界代表及學術界專家座談。 (一)因新冠疫情致MWC、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nover Messe)等代表性之國際展示會被迫取消或延期,截至6月2日韓國計已取消50場並延期112場展示會,且因取消會展衍生之違約金及經營資金調度困難,產業蒙受嚴重損失。 (二)政府透過多次座談會並蒐集意見,已陸續推動下列因應措施: 1.將會展產業列入緊急經營穩定資金支援對象、延長貸款期限及緩期償還本金等以緩解金融困難。 2.將會展產業列為「特別僱用支援產業」(4月27日)、「維持僱用支援金」(停業補助90%,為期6個月)及僱用、延長產業災害保險費繳納期限(延長6個月)等,以加強僱用支援。 3.緩繳稅金、臨時減低交通堵塞負擔金等,以減少稅金負擔。 (三)本次座談會檢視韓國會展產業之近況及遭遇之困難,研擬加強支援方案。 二、貿易投資室長Na Seung-sik表示,韓國之防疫措施由「維持社交距離」進入「維持生活距離後」階段後(5月6日),於5月起已逐一恢復舉行展示會,但又隨韓國確診者增加,展覽現場需要更周延之防疫管理措施,為減少業界損失,增加金融、輔導就業相關措施,並為解決經營困難、僱用支援及安全辦理會展,研擬後續減損措施、加強防疫體系、吸引企業等方案,並將相關方案提交6月10日由總理主持之「擴大貿易策略調整會議」。另將於下半年度另研擬「提升會展產業中長期競爭力政策」,以協助韓國會展產業調適之外部變化以安渡危機。並強調現今K-防疫韓國品牌已獲國際讚譽,成為向全球推廣K-Exhibition(K-會展)之良機。 三、參與座談會之會展產業代表陳情表示因新冠疫情已長期化陷入企業不堪損失,面臨融資及僱用等困難,要求政府及地方政府增加以下支援。 (一)展覽會場營運:要求期限減免地方稅及提供會展防疫物品。 (二)主辦會展:補償因取消之會展之損失、協助企業申請下半年度之展會費用,增加融資資金等。 (三)展覽會場之設計:設置共同物流倉庫、行銷及O2O教育支援等。 (四)會展服務:增加金融支援及維持僱用等支援。 四、Na Seung-sik貿易投資室長表示,將與相關機構檢討座談會所提出之業界意見,並追加研擬會展產業損失支援相關政策,以維持展覽業之活力。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0)年6月11日報導。 豐洲鮪魚市場5月冷凍大型大目鮪(40kg以上)上市量為1萬996尾,較前年同月減少2,652尾(減19.4%),惟較上個月增加774尾(增7.5%)。 大目鮪依產地海區來看,西太平洋產7,059尾(較前年同月減22.1%),平均價格每公斤812日圓(減21.4%);印度洋產1,386尾(減12.9%),平均價格每公斤700日圓(減25.0%);大西洋產2,551尾(減14.7%),平均價格每公斤763日圓(減25.6%)。冷凍南方黑鮪(大)2,317尾(減30.8%),每公斤1,530日圓(減18.9%)。冷凍黑鮪342尾(減43.1%)。整體市場價格下跌。 由於武漢肺炎傳染擴大,飲食店營業受到嚴重限制,以致西太平洋產大目鮪由4月的每公斤838日圓下跌至812日圓,於5月30日甚至下探到790日圓水準。 等待卸魚搬進超低溫冷凍庫的船仍多,且國外諸多港市於武漢肺炎擴大而宣布封城時,外地漁船無法入港卸魚,故預測6月由西太平洋回日本母港的漁船會增加。然而日本解除緊急宣言後,飲食店的營業狀況尚未恢復,乃呈現供過於求的情形。 生鮮進口鮪魚的入貨量為986尾(減40.6%) ,出現10年來第1次入貨量在1,000尾以下的記錄。受武漢肺炎影響出口國的出貨量不如預期且空運航班減少亦有影響。 紐西蘭產生鮮南方黑鮪516尾(減17.0%),由於送往日本的直飛航班暫停,轉機過多不利鮮度,中間價格為2,675日圓(減10.1%),惟量販店認同性價比而願意進貨,評價依然很高。 而日本國內以圍網捕獲黑鮪,100公斤以上大型為349尾,中間價格2,267日圓, 40公斤以上的中型為37尾,中間價格為1,867日圓。
A:1. 紐西蘭疫情期間薪資補助計畫發放對象約160萬人,約占其受薪人口的65%,然自6月 9日解封後,專家表示就業前景依然黯淡,尤其是年輕專業人員求職困難。 2. 往年在此一期間會進行招聘的公司,今年卻沒有招聘;紐航計畫將現有12,500名員 工裁减至多30%,包含300名飛行員、300名維修人員;紐國最大建設公司Fletcher宣布 裁員10%,1,000人;Warehouse量販店宣布進行重組,裁員1,000人。 3. 年輕人進入工作職場面臨巨大競爭,如未能順利獲得工作將對其終生造成影響,包 含儲蓄與生活水準,新冠疫情對年輕一代造成經濟壓力以及對未來的不安全感,可能造 成「一代人的差別」。 4. 第一輪薪資補貼將於6月下旬結束,屆時可能出現更大規模的裁員。
A: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部(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頃發布消息指出,馬國首次有5所研究型大學在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躋身前200名,也是全球頂尖1%的大學。 這5所研究型大學分別為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簡稱UM,第59名)、博特拉大學(University Putra Malaysia,簡稱UPM,第132名)、國立大學(University Kebangsaan Malaysia,簡稱UKM,第141名)、理科大學(University Sains Malaysia,簡稱USM,第142名)和工藝大學(University Teknologi Malaysia,簡稱UTM,第187名)。 在本次的排名中,共有20所本地大學榜上有名;另外還有11所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學府成功躋入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0名。 QS報告也點名馬國在本次排名中表現最好的國家之一。國家教育體系已在國際學者和雇主間受到認可。 馬來亞大學自2018年起躋身全球100強,這比該校所設定的目標早7年達成,並成功維持至今,該校從上(2019)年的第70名躍進至本年的第59名。 私立大學方面,泰萊大學(Taylor’s University)排名大躍進,位居第379名,UCSI大學排名第391,國油理工大學(UTP)則排名第439位。本次成就為馬國歷年來最好的成績,這也顯示馬國高等教育的方向走在正確的軌道上。這項成就也間接持續將馬國列為本區域高等教育中心,亦有助於促進國內學府與全球知名研究學者的合作。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日本財務省本(6)月11日公布的調查數據,表示中堅及中小企業景氣狀況之法人企業景氣調查預測指數中,本(2020)年4-6月中堅企業調查指數為負54.1(上季負13.1),中小型企業負61.1(上季負25.3),創2004年開始調查以來之新低水準。上述調查數據中,因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衝擊,住宿、餐飲及汽車相關行業調查指數為負90左右,幾乎所有調查全體業種均呈現景氣惡化狀態。 另外,大型企業調查指數亦為負47.6(上季負10.1),亦創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金融風暴以來之史上次低水準。本次景氣指數係於上(5)月15日進行調查,雖有部份地區已解除「緊急事態宣言」情況,但大部分店鋪暫停營業及工廠減產等衝擊,導致經濟活動急速減緩;爰不論大型企業或中小型企業,以及不分製造業或服務業,全體產業均呈現對經濟前景抱持悲觀看法。 不過上述調查報告也指出,預估本年7-9月大型企業景氣調查指數將止跌回穩,指數將緩步升至負6.6,中堅及中小型企業景氣調查預測指數亦將回穩至微負數區間。
A: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及發展處(JPKE)公布之「2020年3月份汶萊國際商品貿易統計」顯示,本(2020)年3月份汶萊出口額為10億6,310萬汶幣(約合7億6,069萬美元),較上(2019)年同期成長20.8%,惟較上(2)月下跌5.2%;其中液化天然氣出口3億6,140萬汶幣,下跌8.6%;原油出口1億8,190萬汶幣,下跌56.5%。前述2項產品,占汶萊總出口額51%。其他出口產品分別為化學品(1億3,770萬汶幣,較上年同期成長3,430.8%)及機械與交通設備(1,180萬汶幣,下跌73.2%)。 綜觀汶萊2020年3月份出口表現,主要出口市場為日本(占總出口額25.8%),其他依次為新加坡 (23.1%)、中國大陸(14.4%)、澳洲(7.4%)、韓國(6.6%)及美國(5.5%)。 2020年3月份,汶萊進口額為3億5,330萬汶幣,較2019年同期下跌13.8%,亦較上月下跌9.3%;其中燃油進口額1億2,590萬汶幣,為汶萊最大進口項目;其他進口產品分別為機械與交通設備(8,640萬汶幣)、食品(4,520萬汶幣)、製成品(4,040萬汶幣)及化學品(2,510萬汶幣)。汶萊主要進口來源國為新加坡(占總進口額29.2%)、中國大陸(23.9%)、馬來西亞(14.1%)、印尼(5.3%)、印度(3.8%)及美國(3.8%)。 2020年3月份,汶萊貿易順差為7億980萬汶幣,較2019年同期成長51%,惟較上月減少3%。 汶萊2020年前3個月總貿易額為47.33億汶幣,較2019年同期成長25.7%;出口額為33.8億汶幣,成長33.4%;進口額13.52億汶幣,成長9.8%;貿易順差20.3億汶幣,成長55.7%。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華裔「鋼鐵大王」鍾廷森(William Cheng)旗下金獅工業公司(Lion Industries Corp. Bhd)及Amsteel Mills Sdn Bhd以1.28億美元(約合5億4,656萬馬幣)出售其在納閩(Labuan)擁有的Antara Steel Mills Sdn Bhd鋼鐵廠的熱軋鐵(Hot-briquetted iron)業務及所有持股予新加坡Esteel Enterprise Pte Ltd公司,為現有業務融資、轉換為新投資機會及營運資本。該公司於上(2019)年曾公佈有意透過收購扁鋼(flat steel)資產來進軍新市場,因此上述脫售計畫可市謂適時。 金獅工業公司發布消息稱,該公司於2002年收購Antara鋼鐵廠的成本為1億3,823萬馬幣,本次脫售將使該公司得以釋放資產價值,並兌現高達4億3,316萬馬幣的盈餘,可望強化集團的財務表現。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資料顯示,馬國2019年服務業總貿易金額達3,505億馬幣(約合856.97億美元),較2018年成長2.4%;其中出口額達1,698億馬幣,成長4.56%;進口額1,807億馬幣,成長0.4%。 分析2019年出口內容,旅遊仍為馬國服務業主要出口項目,金額達821億馬幣,占該國服務業總出口額48.35%。其他主要出口項目有其他商業服務(293億馬幣)、交通(217億馬幣)、電信(124億馬幣)等。 馬國2019年服務業主要進口產品項目有旅遊(513億馬幣)、交通(476億馬幣)、其他商業服務(328億馬幣)、電信(146億馬幣)等。 2019年馬國服務業主要出口市場為新加坡(415億馬幣)、美國(224億馬幣)與中國大陸(169億馬幣);主要進口來源為新加坡(386億馬幣)、中國大陸(230億馬幣)與美國(230億馬幣)。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棕油局(MPOB)公佈資料顯示,本(2020)年5月份馬國棕油出口量為136萬8,619公噸,較本年4月增加10.69%,創近1年來新高紀錄;產量為165萬1,328公噸,微減0.09%;庫存量為203萬4,480公噸,減少0.49% 。 馬國2020年5月份,棕油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22萬5,914公噸)、巴基斯坦(9萬7,074公噸)、孟加拉(9萬6,361公噸)、荷蘭(7萬842公噸)及印度(5萬4,961公噸)。 馬國市場分析稱,自本年5月初以來,棕油出口價格每公噸回升15%至2,378馬幣(約合557美元),主因馬國政府實施有條件行動管制令、馬國與印度關係獲改善、印尼承諾推動B30生質燃油計畫(混合30%棕油及70%柴油,簡稱B30計畫)及馬國豁免棕油出口稅,對推動棕油產業發展有利。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ACCCIM)所屬智庫「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ocio-Economic Reserch Centre)認為,馬國政府頃推出總值350億馬幣(約合82.08億美元)「短期國家經濟復甦計畫」(short-term economy recovery plan,簡稱Penjana),有助促進國內消費與企業資本支出,同時消費信心和商業活動將恢復,讓經濟逐步好轉並協助減緩新型冠狀疫情對馬國經濟的衝擊。 前述計畫結合馬國政府先前推出的「關懷人民中小企業經濟配套」(Prihatin)經濟刺激計畫的功能,以強化人民(empower people)、促進商業(propel businesses)及振興經濟(stimulate the economy)為三大重點。 馬國政府先前已推出了兩項合計2,600億馬幣(約合609.74億美元)的振興經濟配套措施,再加上本次「短期國家經濟復甦計畫」,總額將達2950億馬幣(約合691.82億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21.1%,其中政府直接注入450億馬幣(約合105.53億美元),占GDP之3.2%。前述措施可以穩定馬國經濟和商業情況,並能使經濟從該疫情中復甦。 儘管外部環境影響極大,但該智庫認為,恢復國內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對於確保馬國經濟復甦至關重要,並強調須將努力的重點放在保持經濟與政治穩定以及將續有效的政策。在刺激經濟方面,應對旅遊業、製造業、農業和食品、棕油、汽車及房地產給予特別支援。 該智庫預測,馬國未來推行的「中期復甦計畫」(midium-term recovery plan)及明(2021)年的財政預算案將重點投資於高科技、數位化及永續性(例如可再生能源和氣候變化)的「新智能基礎設施」(new smart infrastructure);其中包括大數據中心、5G基礎設施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站、太陽能、醫療保健及國防技術。 為吸引外資企業將營運地點移至馬國,外資企業在製造業方面的新資本投資如介於3億馬幣至5億馬幣間,可享有長達10年期的免稅優惠,新資本投資額介於5億馬幣以上的外資企業,則優惠長達15年。至於現有馬國的企業將其海外製造設施轉移至馬國,則可享有高達100%投資稅務優惠,為期5年。前述獎勵措施有效期限自本年7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 馬國政府盼前述投資獎勵措施能振興疲軟的國內投資,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對馬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導致本年第一季的國內投資較上(2019)年同期下跌2.3%。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ACCCIM)所屬智庫「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ocio-Economic Reserch Centre)認為,馬國政府頃推出總值350億馬幣(約合82.08億美元)「短期國家經濟復甦計畫」(short-term economy recovery plan,簡稱Penjana),有助促進國內消費與企業資本支出,同時消費信心和商業活動將恢復,讓經濟逐步好轉並協助減緩新型冠狀疫情對馬國經濟的衝擊。 前述計畫結合馬國政府先前推出的「關懷人民中小企業經濟配套」(Prihatin)經濟刺激計畫的功能,以強化人民(empower people)、促進商業(propel businesses)及振興經濟(stimulate the economy)為三大重點。 馬國政府先前已推出了兩項合計2,600億馬幣(約合609.74億美元)的振興經濟配套措施,再加上本次「短期國家經濟復甦計畫」,總額將達2950億馬幣(約合691.82億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21.1%,其中政府直接注入450億馬幣(約合105.53億美元),占GDP之3.2%。前述措施可以穩定馬國經濟和商業情況,並能使經濟從該疫情中復甦。 儘管外部環境影響極大,但該智庫認為,恢復國內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對於確保馬國經濟復甦至關重要,並強調須將努力的重點放在保持經濟與政治穩定以及將續有效的政策。在刺激經濟方面,應對旅遊業、製造業、農業和食品、棕油、汽車及房地產給予特別支援。 該智庫預測,馬國未來推行的「中期復甦計畫」(midium-term recovery plan)及明(2021)年的財政預算案將重點投資於高科技、數位化及永續性(例如可再生能源和氣候變化)的「新智能基礎設施」(new smart infrastructure);其中包括大數據中心、5G基礎設施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站、太陽能、醫療保健及國防技術。 為吸引外資企業將營運地點移至馬國,外資企業在製造業方面的新資本投資如介於3億馬幣至5億馬幣間,可享有長達10年期的免稅優惠,新資本投資額介於5億馬幣以上的外資企業,則優惠長達15年。至於現有馬國的企業將其海外製造設施轉移至馬國,則可享有高達100%投資稅務優惠,為期5年。前述獎勵措施有效期限自本年7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 馬國政府盼前述投資獎勵措施能振興疲軟的國內投資,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對馬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導致本年第一季的國內投資較上(2019)年同期下跌2.3%。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印尼財政部長Sri Mulyani Indrawati在6月3日宣布,本年政府預算赤字將激增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34%。其中用於應對COVID-19的預算增加至677兆印尼盾(約480億美元)。預算的改變將在2020年國家收支預算的第54號總統令修正案公布,並將由發行債券來彌補赤字。新增預算將用於各相關部門。包括: (一) 醫療保健領域投入87.5兆印尼盾:處理新冠病毒及醫務人員的費用、國家健康保險保費津貼、特別工作團隊的經費。 (二) 加強社會安全網投入203.9兆印尼盾:包括平價供應生活必需品、延長6個月的電費折扣、基本用品物流、直接現金援助。 (三) 微型及中小型企業投入123.4兆印尼盾:以補貼利息、重組資金借貸安排、支持中小企業的營運資金等。 (四) 稅收優惠措施投入120.4兆印尼盾:通過放鬆稅收及其他刺激措施,使企業能持續營業。 (五) 支持政府各部門、地方政府97.1兆印尼盾:指定用於各部會/機構及地方政府推動政策之行政開支。 (六) 對國有企業投入44.5兆印尼盾:提供國有企業的紓困基金。
A: 據日本TBS新聞報導稱,時裝品牌ZARA總公司西班牙服裝大廠Inditex公司表示,因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衝擊,本(2020)年第一季財報營業額,較上年同期減少44%,合計虧損達4億900萬歐元,主要係因新冠肺炎疫情各國政府宣布停止外出活動及店鋪暫停營業影響所致。爰此,ZARA公司宣布擬關閉全球1,200家店舖,未來將積極轉向線上購物,以降低人事營業成本。 有鑑於本次疫情嚴峻衝擊實體店鋪營業活動,ZARA公司表示,將強化線上購物銷售及重整統合全球現有店鋪;在全球現有7,400家店舖中,預定將關閉全球1,200家營業店面。據悉,上述預定關閉店鋪的對象,主要係以小型店面為主,是否有包含日本地區的店舖,目前確切情況尚不明朗。 針對未來將聚焦在電子商務銷售一節,ZARA公司計畫投入270億歐元資金,並設定在2022年前將線上電子商務銷售額占全體營業總額之25%為目標。另一方面,2020年4月該公司線上購物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95%。
A:根據丹麥貝林時報於6月10日報導, 在一項新經合組織之預測,在樂觀的情況下,今年世界經濟將萎縮6%。該預測亦指出,今年的下半年,丹麥的出口將受到重創。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預測,表示如果沒有第二波疫情爆發,全球經濟的成長為負6%。如果爆發第二波疫情,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7.6%,僅能在明年挽回損失的一小部分。經合組織的預測遠比於4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今年經濟將萎縮3%的更黯淡。 丹麥商總(Dansk Erhverv)經濟學家克里斯蒂安·斯克里弗(Kristian Skriver)也強調,新的經合組織預測遠比該組織3月份發布的預測更為負面。“三個月前成長放緩,全球經濟急劇下滑預測至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然而三個月後的今天,儘管進行了大幅下調,但經合組織當時還是過於樂觀 。人們即將面臨的是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的經濟挫折。 除了經濟成本外,經合組織還強調新冠狀肺炎危機將導致重大的人類悲劇。數以百萬人將失去工作,許多人將陷入嚴重的貧困。 在經合組織的樂觀情景中,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今年將面臨7.3%的國民生產總值下降,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則將下降2.6%。 此外,經合組織估計,在樂觀的情況下,歐元區經濟將萎縮9.1%。在第二波危機蔓延的悲觀情況下,歐元區面臨的經濟下滑幅度為11.5%。經合組織對於丹麥樂觀的情況下,經濟下降5.8% , 悲觀的情況下,經濟將下降7.1%。 S氏說: 儘管這兩種預估1情況都將比2000年代後期的金融危機期間嚴重,但丹麥仍將成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跌幅最小的國家之一。 S氏說: “ 疫情初期,丹麥旅遊業的經濟受鎖國導致民眾消費下降的極大影響。經合組織的最新預測表示,丹麥經濟將因幾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面臨大幅下滑進而受到第二波的打擊” “這對丹麥經濟以及許多依賴能夠在國外銷售商品和服務的丹麥公司來說是個壞消息。從目前的情況看,今年丹麥的出口將出現歷史性下降。今年的秋天,數千個丹麥人可能失去工作。”
A:印尼海事與投資統籌部長Luhut表示,已擬訂計畫目標使印尼成為世界第二大鋰電池生產國,為此印尼政府已在南蘇拉維西省Konawe縣、北馬魯古省Morotai縣及北馬魯古省Halmahera Tengah縣等三地設立工業區。日前,渠在視訊會議上稱,印尼的工業製造已逐漸從上游延伸至下游,利用印尼出產的鎳礦加工製成鋰電池所需的原料,目前已在出口中,環保係印尼重點產業,將持續投入資源,相信在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後,各種礦產的下游加工可望成為印尼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 L部長亦強調,有意在印尼從事鋰電池製造的外國投資者必須有技術轉讓的配套計畫,盼2024年時上述三個工業區能吸納當地所有的勞動力,然而印尼目前仍相當缺乏工程專業技術人員,這對產業發展構成巨大的挑戰,盼印尼政府能儘速制定人力資源發展計畫,以利產業的長期發展,此亦需要相關部會充分協調制定良善的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