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瑞士施泰德鐵路集團(Stadler Rail AG),日前甫獲得英國鐵路局的42列火車廂,總價約為7億英鎊(折合瑞郎約8.87億)之標案,該集團提供長達35年的後續保養及維修的合約。 瑞士施泰德鐵路集團(Stadler Rail AG)設立於1942年,主要業務為鐵道系統製造及維修,瑞士國鐵SBB公司、區域鐵路BLS公司及若干區域性登山車公司均為其客戶。目前,該集團與德國西門子交通(Siemens Mobility)和法國阿爾斯通運輸(Alstom Transport)均為歐洲主要軌道交通設備製造商,於全球共有8家子公司,合計雇用約8,800名員工。另該集團已於2019年4月於瑞士證?交易所(SIXT)上市,成為公開發行公司。 資料來源: 瑞士20分鐘報時間: 2020年1月28日

A:根據此處歐洲商會發佈訊息:2019年12月俄羅斯小客車及輕商用車的銷售量達17萬9,235輛,較2018年同期成長2.3%;累計2019年全年俄羅斯新車銷售量為175萬9,532輛,則較2018年減少2.3%。暢銷品牌中韓系車廠KIA及Hyundai名列第二、第四,共賣出逾40萬輛,日系車廠(Toyota、Nissan、Mazda、Honda等)合計銷售約30萬輛。詳細品牌、車型銷售統計如附件。

A: 根據丹麥媒體Børsen 於1月27 日報導, 丹麥工總(DI)與35個歐盟國家,擁有2000萬家公司會員的歐洲商業組織 Business Europe共同提出中國的不公平競爭為非永續的企業經營模式之警告。 這項挑戰急需歐盟的協助處理。 許多丹麥公司發現很難跟中國公平等競爭,而同時在歐洲市場也面臨著日益增加的競爭。 近期丹麥工總的新執行長Lars Sandahl Sørensen與許多丹麥公司進行訪談,令他感到驚訝的是中國給這些公司所帶來的挑戰感是如此巨大。 S 氏說: 世界已經改變了,中國已經成為一個超級大國,許多中國公司都受政府的支撐,而在全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具有的不僅是重要的,而是無比巨大的影響力。 S 氏以為丹麥公司所面對的巨大挑戰只限於大公司,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小型公司也同樣受到波擊。 舉個不平等例子為公開競標採購案, 本來許多丹麥及歐盟公司可以在歐盟公開競標採購案取得訂單,現在他們根本不再參與競標, 因為他們清楚絕對無法得標,絕大多數的都由中國壟斷得標。 此外,中國公司在歐盟有廣泛的競標渠道,而歐洲公司通常被禁止在中國競標,這條不公平競爭的路根本無法長遠的走下去。 一份歐洲商業組織的新戰略書指出,與中國需要“更牢固,更公平的經濟關係” ,與中國國有經濟衍生之“系統性挑戰”,並不會自行消失。相反,中國有“放緩或延後市場化改革的跡象”。 歐盟委員會之愛爾蘭籍貿易委員Phil Hogan也表態一致的看法: 歐盟市場“可能是世界上最開放的市場。我們已經非常明確地表明,我們希望這種不對稱現象可以獲得重新平衡。 DI的S 氏說:“ 這是歐洲整個福利模式的基礎,使歐盟企業可以在全世界取得成功。” 歐洲商業組織基於確保企業遵守一致的商業規則,不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所佔的營利逐漸增長而造成問題, 歐洲商務組織提出130項公平交易建議給歐盟領導及相關歐盟國政策制定機關。 之前,歐洲商務組織一直對直接批評中國持謹慎態度-但現在不再如此。 S 氏說“在如此眾多的成員國之間可能難以達成共識。 我們不是在找碴。我們希望成為中國的伙伴-但要平等。” S 氏並補充說:“美國和中國已經達成交易,並希望彼此購買更多產品,但世界其他地區呢? 我不認為我們在歐盟中應該使用川普的方法,在歐洲,我們可以在未來數年內扮演重要角色,發揮重要作用,否則我們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 我們有兩種選擇。 如果我們團結起來,那麼我們將在全球發揮重要作用。 否則,我們將變得無關緊要。” 在歐洲商業組織新戰略書中提出了四大標題,分為:1確保中國與歐盟相同的競爭規則2減少中國由國家控制的市場扭曲的影響3增強歐盟自身的競爭力4.確保在第三國與中國的公平競爭與合作 S 氏說:“我們希望與中國合作。 但是必須在平等與平衡之基礎上,這是對合作夥伴的公平要求。 您可以成為合作夥伴,同時表達自己的見解。”“現在歐中經貿關係變得太不平衡了,因此我們必須以一種漸進的合作方式尋求更多的平等。 國際情勢變化極快,如果我們不能取得更好的平衡,那麼後果將是非常重大的。 我們能視而不見嗎?不應該是這樣吧。”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台北代表處經濟組據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本(109)年1月17日引述義大利央行(Banca d'Italia)定期經濟公報預測未來三年經濟成長數據,預估義國本年經濟成長0.5%,明後兩年則將分別成長0.9%及1.1%。該公報數據顯示,義國金融市場情況的改善及寬鬆的貨幣政策正削減國際情勢走向轉弱之強度, 內需及國際貿易逐步復甦將可有效支撐經濟活動;義國第四季經濟成長表現經第三季之微幅增長後幾乎可確定將持平,惟若製造業的持續疲軟對其他經濟產業部門,尤其係對服務業之影響大於目前預測指標,則此預測或將面臨更大下行風險。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台北代表處經濟組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09)年1月23日報導,歐洲央行(ECB)於同日宣布基準利率維持為0.00%,邊際放款利率及隔夜存款利率則分別各為0.25%及-0.50%。歐洲央行總裁Christine Lagarde在新聞發表會中表示只要通脹接近2%目標,利率將可保持在目前或更低水平,而量化寬鬆(QE)亦於11月初重啟,並將在必要時持續執行,L總裁亦言道,歐元區經濟仍在持續成長,惟速度極緩,製造業不振影響歐元區經濟係最大弱點,更警示公債沉重之歐元區會員國必須嚴正執行審慎之財政政策。

A:資料來源 : 挪威政府官網 (Regjeringen) 隨著經濟增長快速,失業率下降,挪威政府近幾年的財政政策採中立走向,在2020年政府預算也將持續同樣立場,提高市場競爭力,調整產業結構,預計2020年財政刺激(fiscal impulse)為負0.2%。 相較於強勁的經濟成長,挪威政府近年的公共支出顯得相當克制。財政部長Siv Jensen表示,財政政策的目的之一是促進經濟增長,並鼓勵私人企業創造就業機會,2020年財政預算可謂相當合乎經濟發展形勢。財政預算運用的石油收入占主權基金的2.6%,符合基金的3%以下準則。 2020年預算重點為交通基礎設施、研究、技術和教育等,並促進減少碳排放和綠色產業的增長,相關金額及比例如下 : 根據結構性非石油赤字計算,石油收入支援財政支出估計為2,436億挪威克朗,相當於挪威大陸地區GDP 7.6%。財政刺激(fiscal impulse)則占大陸地區GDP約負0.2%。非石油赤字預計將達到2,411億挪威克朗,該項赤字由主權基金統籌負責。 從石油產業產出的現金淨流量估計為2,450億挪威克朗。 2019年至2020年預算支出的實際基本增長率估計為0.8%,低於大陸地區經濟預計的實際GDP增長。按名目價值計算,預計支出將增長3.9%。 財政預算和政府退休基金的綜合盈餘,包括2,513億克朗的利息和股息,總金額估計為2,552億克朗。 政府一般財政結餘估計為2,494億克朗,相當於GDP的6.6%。 2020年初挪威政府全球退休基金總值預估達9兆5000億挪威克朗。

A:資料來源 : 瑞典廣播電台 (Sverige Radio) 瑞典中國商會會長Lars-Åke Severin建議在中國的瑞典企業應立即審視公司內部的危機應變準則,以防新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爆發可能帶來的衝擊。Severin會長表示,已經看到幾家瑞典公司取消近兩個月的商務旅行和會議,因為擔心病毒的傳播,甚至有公司已經考慮到4月的行程。在中國,有超過600家瑞典公司駐點。因為顧及疫情加劇,大多延長農曆新年假期,以控制病毒傳染的惡化。但預計下周將開始生產製造活動,對於具有生產設備的公司,應該考慮到因疫情所產生的業務障礙,包括受到旅遊限制的勞動力供給問題可被允許的有限生產範圍,或交貨中斷受阻等問題。Severin會長同時也是一家中國保全公司執行長,他建議瑞典公司員工應儘量避免到中國出差,直到疫情控制有新的進展。另外,Volvo汽車已經發布禁止所有瑞典和中國之間的出差或旅遊,對於剛從中國回來的員工也將進行隔離,在家工作2星期。對於其他國家的業務單位,有任何員工至中國出差及旅遊者也應依照辦理。

A:德商Bosch在波蘭Mirkow開始進行新的投資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19.01.28. Polish News Bulletin, PAP, FORSAL 德商Bosch正在波蘭進行投資,其目的是該公司將在波蘭靠近Wroclaw附近之Mirkow的工廠開始生產供應油電混合汽車及電動汽車使用之新一代煞車系統iBooster 2汽車零組件。該工廠所生產之煞車系統解決方案至少將可供應1000萬輛汽車。關於該公司進行此項生產投資的金額達約8000萬波幣(1880萬歐元) 。 iBooster是一項煞車系統,其可縮短煞車距離,提高駕車安全。該系統亦可與支援駕駛的輔助系統共同運作及在其他緊急煞車系統與巡航定速狀態(active cruise control)的煞車方面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因此,這是發展自駕的一個重要的元件。此新生產線的特色是生產製程超過100公尺,由44個自動組裝站組成,該生產線配備有先進的組裝、控制、視覺檢測及配料系統,且亦配備有7個機器人並受數千個感測器(gauges)監測整個製程的正常運作。 該公司Mirkow工廠主管Piotr Pyzio預測在2027年之前,將有1000萬輛汽車配備有Mirkow工廠生產之iBooster 2煞車系統。Bosch之Mirkow工廠自1996年以來就一直為汽車產業生產供應煞車系統用之動力組裝(power assemblies)與零件,包括為BMW、Citroen、Fiat、Ford、Nissan、Opel、GM、Peugeot、Renault、Suzuki或Toyota等汽車生產,該工廠僱用員工超過900人。

A:波蘭Solaris公司推出新型巴士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19.01.28. Polish News Bulletin 今年波蘭Solaris公司將推出其新型的巴士。15公尺長的電動巴士Solaris Urbino 15 LE將提供做為城市巴士及跨城市間的巴士。此車型主要是為斯堪地那維亞的客戶而開發的,因對此種電動車型有高度的需求。一些當地的公共運輸營運業者已宣布在現實生活的狀況測試此汽車的意圖。 不過,該公司強調,此汽車將可供有興趣3軸(three-axle)巴士的營運業者使用。Urbino 15 LE巴士的乘客容量達55個座位。 其動力將被儲存於新一代的Solaris High Energy+電池,該電池是設計可確保在市區及跨城市間路線的長途行駛。此電池可以充電插頭(plug-in charger)或用裝在車頂的導電弓架(pantograph)充電。

A:波蘭智慧家庭科技漸受歡迎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19.01.28. Polish News Bulletin 據Eurostat資料指出,就消費者對智慧家庭科技受歡迎程度的排名方面,波蘭排名不高,雖然市場正在迅速成長。該統計資料指出,僅有3.9%的消費者將其家電產品、暖氣及監視系統與網路相連結。此遠落後於該地區的其他國家。 另一方面,消費者正提高這種解決方案的興趣。智慧家庭市場正以兩位數的速率成長,主要是因為對有關智慧科技的優點之知識增加,特別是因智慧科技可使電費帳單的費用降低。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已在其標準的產品組合導入這種解決方案。由於此智慧家庭科技正逐漸受歡迎,安裝連結網路的家電產品價格正在下滑,雖然其仍較沒有安裝智慧科技選項的家用產品機種更加昂貴。

A:波蘭格丁尼亞(Gdynia)市是第1個城市已準備妥適實行5G的城市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19.01.28.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一位在網路安全具有影響力的人士Sascha Fahrbach向PolandIN新聞媒體表示,格丁尼亞市已在進行一項偉大的5G測試,由於其是港口城市,擁有許多觀光客,但從技術的觀點而論其亦是第1個已準備妥適的城市。 歐盟每個會員國被要求在2020年年底之前至少要有1個重要城市與5G服務勾搭上。Sascha Fahrbach表示,格丁尼亞市的第1個網路提供者將是Play公司,該公司依賴華為(Huawei)的技術,但其零組件來自中興公司(ZTE)及易利信公司(Ericsson)。此城市將是第1個實施者,因該城市的網路在籌備開始提供服務的階段是處於最先進的。 此項測試已由Orange公司及TMobile在華沙完成,該兩家營運業者表示,他們在2020年期間將能夠在其他地點推出服務。Mr Fahrbach表示,這都是速度,是4G能夠提供的10倍,我們正在看待此難以置信的視訊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 IOT)的上傳及下載。

A:波蘭電力集團PGE之風電場已獲環境核准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19.01.28. Polish News Bulletin 格但斯克地區環保局已對將由PGE電力集團執行的波羅的海2號(Baltica 2)及波羅的海3號(Baltica 3)二項風電廠計畫簽發環境核准書。此決定將允許這兩座風電場開始進行技術的設計。該等計畫將在PGE資本集團的離岸計畫內執行。此二個風電場將坐落於Ustka及Leba城鎮北部30公里處。單一風機(turbine)的發電容量規劃在10至13MW之間,視所選擇的技術解決方案而定。 PGE集團即將與丹麥的Oersted公司合作興建此二個風電場,預定首先完成波羅的海3號風電場(Baltica 3),在那風電場生產的電力可望於2026年連結至電網。PGE集團總裁Henryk Baranowski強調,此二風電場將可顧及能源來源的多元化及降低在波蘭能源組合中化石燃料的占比。

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Sky News日期:109年1月24日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43/P200號(商情文號:第43號) 商情本文:根據英國衛報及Sky新聞23日報導,英國政府週四(23日)表示排除中國公司參與5G網絡建設是不可行的,華為5G技術能確保新世代網路價格的合理性。華為是4G網絡的主要供應之一,且為天線及基地台等設施的領導者,其主要競爭對手為瑞典公司Ericsson及芬蘭公司Nokia,不過這兩家公司被英國政府及電信公司評為過度昂貴,因此若全面禁止華為參與建設將會嚴重破壞5G網路業務。同時美國不斷強調若華為參與英國5G建設,那麼必須重新評估與英國的情報共享關係,且認為華為與中國政府關係緊密可能存在間諜風險。英國政府官員建議由華為提供5G網絡的非核心建設,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NSC)會議將於1月28日針對此事作出決定。

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BBC News日期:109年1月24日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44/P200號(商情文號:第44號) 商情本文:根據英國衛報及BBC新聞23日報導,中國企業敬業(Jingye)集團收購英國鋼鐵公司(British Steel)正如火如荼進行,工會表示該併購預計將裁減英國鋼鐵公司約500名員工,但倘若沒有該筆交易,英國鋼鐵公司將面臨被拆售等更加艱難的處境。工會與敬業集團就員工薪酬、條款和條件等方面達成協議,但聲明支持該項交易並不代表贊成敬業集團進行裁員。敬業集團去年十一月同意以5,000萬英鎊收購英國鋼鐵公司,並承諾向英國鋼鐵公司投資12億英鎊,目前英國鋼鐵公司在Scunthorpe及Teesside約共有4,000名員工。

A:參考資料: Financial Times、BBC News日期:109年1月27日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45/P200號(商情文號:第45號) 商情本文:根據金融時報及BBC新聞26日報導,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表示,英國在科學領域的歷史悠久,必須持續投資及支持科學家研究以利未來發展,將採用新簽證制度來吸引全球人才。新簽證制度預計於英國脫歐後啟動,將取代英國現行每年限額2,000名的第一級傑出人才簽證(Tier 1 Exceptional Talent visa),除了廢除名額限制外,申請者也不需事先持有工作機會而受限於特定公司。另外,新簽證制度將由英國研究與創新局(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gency,UKRI)管理,目的為使申請者可以得到正確且快速的審核。內政部長Priti Patel表示,新簽證計畫將伴隨著3億英鎊的基金,以在未來五年內促進實驗性和想像力的數學科學研究,政府的聯合聲明降低英國脫歐後研究人才流失的風險。

A:參考資料: The Telegraph日期:109年1月28日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46/P200號(商情文號:第46號) 商情本文:根據英國電訊報27日報導, 英國汽車製造業問題日益嚴重,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ociety of Motor Manufacturers and Traders,SMMT)估計2019年英國汽車產量僅130萬台,將是自2010年的127萬台以來之最低水平。英國汽車受在抵制柴油車、脫歐不確定性及全球經濟不樂觀等綜合因素影響下銷量急遽減少,而汽車製造商正承受巨大壓力。英國原定脫歐日期為2019年3月底,隨後延遲至10月底,最終延到2020年1月底,汽車製造商兩度關廠以應對無協議脫歐帶來的預期影響,導致汽車產量嚴重下降。汽車為英國的重要出口商品,約佔全國商品出口的14.4%,該產業約僱用823,000名員工,年營業額達820億英鎊。目前在英國製造的汽車約有80%外銷,且大部分產品銷往歐盟國家,因此在未達成英歐自由貿易協定前該產業仍處於動盪。

A:參考資料: Financial Times、BBC News日期:109年1月28日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47/P200號(商情文號:第47號) 商情本文:根據金融時報及BBC新聞27日報導,英國將於2020年1月31日退出歐盟,自2020年2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進入為期11個月的脫歐過渡期(transition period or implementation period),過渡期間內英國必須繼續遵守歐盟規則但不再擁有歐盟事務決策權,此外雙方將開始進行關於未來的英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一、自由貿易談判英國將在過渡期結束後退出歐盟單一市場及關稅同盟,若英歐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將允許貨物自由流通且避免額外成本,若無法達成貿易協定將面臨商品出口的貿易摩擦問題。除了貿易方面,英歐雙方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協調,如執法、數據共享、國家安全、航空標準、航空安全、漁釣水域、電力及天然氣供應、藥品許可及監管等。目前英國堅持不延長過渡期,歐盟則警告在過渡期內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極具挑戰。二、公民居留權利在脫歐過渡期間雙方公民將繼續自由流通。過渡期結束後居住在歐盟27國的英國公民須依各國規定完成程序以取得居留權,同時歐盟國必須提供數位居民文件給擁有居留權的英國公民。居住在英國五年以上的歐盟公民須在2021年6月前註冊英國的定居身分計畫(settled status scheme)以取得居留權;居住未滿五年的歐盟公民可申請預計定居身分(pre-settled status)以取得最多五年的居留權,該計畫申請者必須於2020年12月31日前抵達英國。自2021年開始,若歐盟公民計畫在英國定居將可能需要簽證及工作許可。三、企業貿易影響在脫歐過渡期間英國及歐盟貨品將繼續自由流通,但英國不再參與商品出售條件的決策。目前尚未開始進行自由貿易談判,企業無法確定脫歐過渡期後英歐雙方的貿易情況,加劇企業調整供應鏈、轉移工廠及分析成本等壓力。

A:過去十年,鑽井和頁岩裂解技術提升使得美國躍升為能源大國,但過去一年來,原油價格在每桶50至60美元區間內徘迴,大多數石油公司的獲利因此大幅滑落,油商為節省成本紛紛縮減鑽油規模、華爾街的投資人也不願意再投資大筆資金,從德州到賓州、北達科他州的頁岩鑽採油活動大幅縮減,美國頁岩產業正面臨2015年以來最大的挑戰。原油價格自2014年7月每桶100美元開始下跌,至2016年初觸及每桶26美元的底部。2018年石油景氣稍微恢復,但同年底價格暴跌再次對頁岩油產業造成衝擊,而2019年天氣異常暖和,加上全球供應過剩,導致原油和天然氣價格已低於生產商達到損益兩平的平均價格,不堪虧損的油商開始從頁岩油井撤出設備和人員,將資源放在利潤較高的項目,例如:採用數位技術、離岸探採計畫和赴國外市場投資。近十年來許多油商投資前景看好的頁岩油產業,退出成本昂貴的海上探採計畫,但十年的繁榮,並未能為公司帶來獲利,包括Exxon Mobile和Chevron在內的主要石油公司已重新調整策略。這一兩年Chevron和Exxon Mobil已出售數十億美元的天然氣資產,將重點轉移到德州和新墨西哥州石油產量豐富的二疊紀盆地。兩家公司對海上探採投資也重起爐灶。Chevron最近通過在墨西哥灣的一個大型外海投資案,Exxon Mobil則著墨於Guyana沿岸海域的一個蘊藏豐富的油田。油田服務公司也受到連帶影響。全球最大的油田服務公司Schlumberger,2019年全年虧損101億美元。Schlumberger表示,該公司正在調整經營策略,重整美國業務,將頁岩壓裂活動減少50%,裁撤1400多名北美員工,同時將資金轉移到其他成長中的市場。全球第二大油田服務公司Halliburton,2019年第四季虧損17億美元,全年虧損11億美元,主要來自於沖銷以前取得的資產價值。位於休士頓的兩家油田服務公司則仍然出現獲利。Kinder Morgan是一家輸油氣管線營運商,主要收入來自油氣運輸。2019年完成二疊紀盆地至墨西哥灣港市Copus Christi的輸送天然氣管線Express Pipeline。2020年規劃興建二疊紀盆地至休士頓的Permian Highway Pipeline,估計每天可運送20億立方呎天然氣。Bake Hughes則早在2017年初即出售旗下頁岩油裂解業務,轉向其他再生能源和數位科技等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業務。

A:根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公布之資料指出,阿根廷2019年貿易總額為1,142億4,000萬美元,較2018年1,272億6,500萬美元,衰退10.24%,呈現貿易順差159億9,000萬美元,為近10年來最高(2009年順差為168億8,500萬),主因為阿國貨幣大幅貶值,由$38.60披索兌換1美元跌至$63,有助降低阿國貨品出口成本,以及整體經濟衰退使進口減少導致而成。2017及2018年貿易額分別呈現逆差82億9,300萬美元及37億100萬美元。2019年阿根廷出口總額為651億1,500萬美元,較2018年成長5.4%,其中初級產品成長25.1%、農牧製品成長4.5%、燃料及能源成長4.1%,惟工業製品則呈現衰退6.8%。另主要出口國為巴西103億8,600萬美元(衰退8%)、中國大陸70億5,800萬美元(成長56.9%)、美國41億400萬美元(衰退4.3%)、智利30億5,800萬美元(衰退0.1%)及越南28億800萬美元(成長33.6%)。2019年阿根廷進口總額為491億2,500萬美元,較2018年衰退25%,所有進口類別均呈現衰退,其中客車55.2%、燃料暨潤滑油32.2%、資本財30.7%、消費品25.6%、製造資本財所需零件暨附屬品16.8%、中間財16.2%及其他12.7%。另主要進口國為巴西101億5,900萬美元(衰退35.3%)、中國大陸92億6,700萬美元(衰退23.4%)、美國62億7,400萬美元(衰退18.7%)、德國27億6,600萬美元(衰退17.8%)及巴拉圭16億4,700萬美元(衰退24.3%)。

A:巴西微型和小型企業支持服務社(Sebrae)資料分析指出,2019年微型及小型企業創造73.1萬個工作機會,較2018年的59.9萬個工作機會增加22%。2019年中大型企業減少8.8萬個工作機會。巴西2019年增加64.4萬個工作機會,為5年來最佳紀錄。經濟部勞工次長Bruno Dalcolmo表示,2019年的就業機會數據是正面積極的,與經濟復甦相符。如果經濟增長接近3%,2020年可能增加100萬個就業機會。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