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馬來西亞第二國產汽車公司─「靈鹿」(Perodua Kancil) 主席兼執行長再納阿比丁(Zainal Abidin)頃指出,該公司上(2019)年汽車銷售量續成長5.76%至24萬341輛,並創本地汽車品牌最高銷售紀錄,占馬國總汽車銷量之40%。估計2020年其汽車生產量為25萬4,000輛,較2019年增加3.93%。 靈鹿公司於2019年連續第13年蟬聯馬國私人轎車銷售量冠軍寶座,其中「邁威」(Myvi)、「Axia」、「Bezza」及「傲駕」(Alza)休旅車(2萬4,389輛)等車款貢獻良多。2019年該公司外銷2,825輛汽車至印尼、斯里蘭卡、汶萊及模里西斯,較2018年增加29.35%。 該公司計劃於2020年投資10.8億馬幣(約合2.65億美元) 擴張廠房設施,包括1.8億馬幣至2億馬幣落實工業4.0政策,以改善廠房生產作業及自動化流程;約5億馬幣將用於工廠現代化設施以及1.5億馬幣將用於研發。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資料來源:秘魯投資處進局網站為加強公私部門合作進行國家公共建設,秘魯投資促進局(ProInversion)公開表示自本(2020)年至明年6月計23項公共投資計畫已趨近成熟,總投資金額達53億5,100美元,其中13項核准工程項目為:Huancayo至Huancavelica鐵路、山脈4號縱線公路、大規模鋪設天然瓦斯(包含7個大區)、Puerto Maldonado-Iberia電力傳輸、Piura Nueva-Frontera電力傳輸、Chincha Nueva變電廠、Nazca Nueva變電廠、Valle del Chira變電廠、Puerto Maldonado廢水處理場、Chimbote醫院、Piura醫院、利馬飲用水管線鋪設及無線電頻譜設置等。另外10項具投資意向計畫為:外環道路、Algarrobo礦區計畫、Huancayo廢水處理廠、Tarapoto廢水處理廠、Chincha廢水處理廠、高等技術學院、Villa María del Triunfo水利中心、利馬都會區水利中心、Comas y San Martín de Porres水利中心、ATE Y San Juan de Lurigancho水利中心。秘魯總統Marin Vizcarra對上述公共投資方案表示肯定,不但可促進國家發展及競爭力,並可縮減國內城鄉基礎建設差距。
A: ●跨國貿易文書以紙本為主,不同國家貿易程序不同,常影響貨運效率。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MCI)部長易華仁本(2020)年1月22日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時,見證該部所屬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與國際商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星展銀行、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PSA)和日本丸紅株式會社等17家海內外企業簽署合作意向備忘錄,以共同推動貿易系統數位化,減少時間和運作成本,降低人為錯誤或詐欺的可能性。 ●易華仁部長指出,任何推動貿易數位化的努力,皆須能支持多邊貿易體系,確保系統與系統間具備互通性,例如IMDA所推出的「貿易互信(TradeTrust)」架構即符合前述條件;TradeTrust涵蓋4方面:(1)協調法律,確保數位文件具備法律有效性;(2)制定標準以促進不同系統文件的互通性;(3)對符合法律的技術方案,能提供認證的體制;(4)1組能協助後端方案更容易連接至TradeTrust網路的原始程式碼。通過TradeTrust將能讓企業在交換數位貿易文件時,不必擔心法律有效性問題,以互信方式完成交易。
A: ●依據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人力資源公司德科集團(Adecco Group)及谷歌(Google)聯手合作展開的「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調查報告顯示,新加坡因擁有完善監管體制、經商與人才環境等條件,名列亞太區第1名,其次為澳洲和紐西蘭。新加坡在全球排名則名列第3,僅次於瑞士和美國。 ●新加坡在人才環境、吸引力和全球知識技能等3大指標皆排名第1。在前述3大指標的評分項目中,新加坡亦在多個細項位居第1,包括監管體制、經商與人才環境、外部開放程度及擁有高端技能等。新加坡在人才影響力、市場環境及內部開放度表現優異,同樣在培育人才、終身學習機會、職業與技術技能和就業等表現亦不俗。惟在留住人才、永續性和生活方式之表現則相對薄弱。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普及化,上述指數本(2020)年首次將科技運用列為其中一項評分項目,以評估各國為「第4次工業革命」所採取行動,包括如何利用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等前端技術培育人才。新加坡在科技運用表現優異,排名全球第3,其中機器人使用密度指標高居全球第1。
A:依據國際透明組織(TI)調查指出,奈及利亞2019年表現次於利比亞列為西非第二大貪汙國家,排名全球第146位,國家評比僅取得28/100分。TI指出奈及利亞貪污情形因賄選而更囂張,奈及利亞國家評比與伊朗、宏都拉斯、瓜地馬拉、莫三比克、孟加拉及安哥拉等國同分。
A:奈及利亞工業貿易與投資部部長Mr. Niyi Adebayo上(108)年12月率Dangote集團及BUA集團拜會國內主要糖廠,這2家集團共同點皆來自Kano州,以經營石油、天然氣與水泥產業為主。A部長強調奈及利亞糖業計畫(NSMP)預計在2023年前達到奈國自給自足目標,將可為奈及利亞省下5,600多萬美元之外匯,該計畫自2013年實施以來,已為奈國省下4.31億美元。BUA集團已在奈及利亞Kwara州建設新糖廠,並盼今年可達到每日處理14,000噸甘蔗,並可產生20萬噸精製糖、2百萬公升生質酒精及35兆瓦電力。Buhari總統近日下令禁止奈國中央銀行提供食品進口商外匯,盼能協助國內農業市場及抑制進口食品(如稻米)需求。另有關奈及利亞水泥市場發展蓬勃,主要由BUA、Dangote、Sokoto及法商Lafarge等4大集團把持,舉2017為例,Dangote在奈及利亞市佔率達93%,BUA集團亦銷售至北方市場。面臨至中國大陸進口之廉價品競爭,削減奈國製造品之競爭力。至於奈國政府延遲簽署加入非洲自由貿易區(AfCFTA)之原因之一為擔心國內企業競爭力,是否準備好面對商品自中國大陸進口至貝南進口至奈及利亞之廉價水泥產品。亦有業者認為非洲人可以因加入AfCFTA得利於來自非洲之產品與服務,但以水泥業來說持保留態度。
A:奈及利亞聯邦政府交通部部長Mr. Rotimi Amaechi、Oyo州州長Mr. Seyi Makinde及Oyo州交通局局長Mr. Gbemi Saraki宣布,此耗資15億美元Lagos Apapa至Ibadan鐵路工程無法如期於本年4月前完工。本計畫原先預定於本年5月前完工,但因海港到機場路線未完工,尚無法驗收,Oyo州政府將趕工,盼儘早完工。據報載,奈國政府亦面對民眾對Kano州延遲國際機場工程之怨言。
A:奈國總統Buhari考量食品安全及刺激經濟,指示工業、商業及投資部在各州設立農業相關產業,部長辦公室主任Mr. Haruna Pambeguwa召集奈及利亞Amana農夫及穀類供應商協會,商討合作事宜。據瞭解,聯邦政府盼協助各州發展棉、紡織及成衣產業,並協助其經濟發展;近年來奈國紡織產業面臨各種挑戰,已造成150多家業者歇業及200萬人失業。另農夫及加工產業則面臨低品質種子、高製造及電力成本、銷售表現不佳及相關產品之走私等情形。工業、商業及投資部將協助農民與業者提高產品附加價值,歡迎進一步向奈國出口生產委員會、奈國標準機構及相關單位提出技術協助需求。針對邊境關閉政策執行,工業、商業及投資部部長肯定現階段執行之必要性。
A:根據葡萄牙國家統計局(INE)公布資料,2019年葡萄牙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平均增長0.3%(2018年為1.0%),若排除能源及未加工食品,2019年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為0.5%(2018年為0.7%)。而歐盟通用之「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Harmonised Index of Consumer Prices, HICP)則為0.3%(2018年為1.2%)。整體而言,2019年消費者物價指數較2018年下跌主要係受到成衣、鞋業與通訊業價格下跌影響,反之,交通、餐廳、旅館及其他商品與服務價格則呈現上漲。
A:西班牙Expansión日報報導,根據西班牙機場航空管理局(AENA)公布資料顯示,2019年西班牙機場載客量達2億7,520萬7,801人次,創下歷史新高,較2018年增長4.4%,此為第5個連續成長年度,相較2013年西班牙經濟危機時期,更大幅成長47%;其中1億8,880萬人次為國際航班,成長3.5%,其餘8,550萬人次為國內航班,成長6.4%。就機場分析,以馬德里阿道弗‧蘇亞雷斯-巴拉哈斯國際機場(Adolfo Suárez-Madrid-Barajas)載客量最多,達6,170萬人次,成長6.6%;其次為巴塞隆納埃爾普拉特機場(El Prat),達5,260萬人次(成長5%)及馬略卡島帕爾馬(Plama de Mallorca)機場,載客量約2,970萬人次(成長2.2%)。
A:奈及利亞聯邦航空管理局(FAAN)與健康部聯合宣佈即日起加強國際旅客安檢,以因應中國大陸武漢肺炎事件。FAAN管理局主任Mrs. Henritta Yakubu表示,安檢將納入身體掃描、體溫測量、旅遊史及影像檔。盼透過相關執法阻止病毒入境。據查,FAAN所使用的掃描機與設備曾使用於偵測2014年爆發的波伊波拉病毒。近日中國發生武漢肺炎,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上百人感染,在日本、泰國、臺灣、新加坡及南韓已有確診案例,奈及利亞政府呼籲旅客需遵守機場隔離相關措施。報載奈國衛生部已加強衛生官員訓練及演習,預防管制措失將延至下週。
A:阿根廷政府公報2020年1月22日刊載生產部第33/2020號決議如下:(一)阿根廷生產部即日起對自中國大陸、菲律賓及泰國進口之網球產品(即南方共市稅則號列9506.61.00)展開反傾銷落日複查及情勢變更複查。(二)本案在調查期間將維持阿根廷前經濟暨公共財政部2015年1月23日第14/2015號決議判定之反傾銷稅,至本次複查結束為止。(三) 本案利害關係人可自本決議公告2日後至阿國調查機構提供之網址(www.argentina.gob.ar/cnce/cuestionarios),以問卷方式索取相關訊息。(四) 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
A:資料來源及時間:2020年1月16日Business Day為加強推廣中國人民幣之國際流通使用,辛巴威於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本(2020)年1月中旬拜訪時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中國已與南非、辛巴威、尼日等約20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雙方簽署該協議之目的包括:增加國際互換流通性、促進貿易及投資往來、取得較優惠貸款融資。中國對辛國貸款(約20億美元)部分主要係基礎建設(電廠、機場及國會大樓)之融資案,而目前基於辛國償債情形不佳,不易再向國際金融機構取得融資,中國爰與辛國簽署該項協議,再深化雙方經貿合作關係。王毅表示2019年中國與非洲貿易總額已超過2,000億美元,且中國持續11年維持非洲首要貿易夥伴關係,中國直接投資金額達1,100億美元,超過3,700家中國企業深根非洲,顯示雙方經濟永續成長之友好關係。渠此次訪問非洲,將續拜訪Egypt、Djibouti、Eritrea及Burundi等國。
A:資料來源及時間:2020年1月20日Business Day辛巴威曾經南部非洲主要糧倉之一,惟因乾旱及辛巴威農業部門不當管理,導致辛巴威面臨4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本(2020)年預計約有近一半辛巴威人民面臨飢荒。辛巴威二十年前即實施土地改革方案,自白人農民手中搶回農場,惟自此其農業生產逐步持續下降。2019年南部非洲地區乾旱情形,加強缺乏灌溉和現代農業方法之投資,導致辛國係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國家中受乾旱影響程度最大。歐盟執委會負責危機處理之Janez Lenarcic執委於本(2020)年1月中旬表示,歐盟已編列2,450萬美元(約3.6億南非幣)預算,協助非洲發展共同體地區之糧食救濟,其中辛巴威將獲得達75%援助款,約1,870 萬美元,其餘額將再提供予史瓦帝尼、馬達加斯加、賴索托及尚比亞等國。由於辛巴威多數農耕地區係處於休耕狀態,其不當管理加上貪腐(約有30億美元之政府農業補貼計劃被挪用),未將資金投入生產,而是浪費在高級進口汽車。導致辛國歷經此大規模飢荒危機。
A:波蘭Gryfia Shipyard造船廠2019年維修148艘船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19.01.24. Polish News Bulletin 據波蘭Gryfia修船廠新聞室於1月21日宣布,2019年Morska Stocznia Remontowa “ Gryfia”修船廠在其位於什切青(Szczcin)及Swinoujscie二處的修船廠共維修148艘船。這些船係由德國、希臘、斯堪地那維亞、荷蘭、土耳其及挪威等國所擁有。 除了正常的維修工作外,Gryfia修船廠亦在5艘船承作壓艙水管理系統(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systems) 的安裝。此複雜性的操作及洗滌器系統(scrubbers)的安裝正成為Gryfia修船廠的主要專精領域。該修船廠已收到潛在客戶對表定2020年第1季期程計畫的大量查詢函,主要的維修計畫將於1月完成。今年Gryfia修船廠將進行投資,以增加其產能及使其更具競爭力。Gryfia修船廠在2019年年底及2020年初收到的第1艘船是屬於波蘭Zegluga Morska公司擁有的Isolda大宗貨物船。
A:AstraZeneka藥廠承若在波蘭投資15億波幣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19.01.24. Polish News Bulletin 據波蘭Puls Biznesu報導,英國-瑞典藥商AstraZeneka公司代表在達福(Davos)召開之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時宣布,將在波蘭投資15億波幣。一年前,該公司亦作出相類似金額的承諾,不過,這次據說該公司心裡已有新的計畫及新的金額。 吸引大型藥品及生技公司到波蘭投資是波蘭政府主要的目標,不過,履行這些承諾有時候是困難的。這次雖然該大公司承諾將花費15億波幣以上在未來5年在波蘭進行研發的投資。波蘭總理Morawiecki表示,很高興渠能確認此項大型新投資的協議。此項新計畫與2018年宣布的投資計畫無關,該計畫將涵蓋在勞工、給付及員工訓練等方面的投資。
A:依據奧媒薩爾斯堡報本(109)年1月24日引述波蘭經濟研究所(PIE)於Davos「世界經濟論壇」發表之報告,企業及富人將獲利及財產移往低稅國家,為歐盟帶來每年約1,700億歐元損失,倘將1,700億歐元拆開來看,600億歐元損失源自企業將利潤移轉至避稅天堂;460億歐元損失源自個人財產移轉;640億歐元源自企業或不法集團逃漏營業稅。該報告分析,過去數10年間,對企業及富人徵收之稅收大幅降低,使愈來愈多公共財政所需資金,須自其他納稅者取得,擴大社會中之不公平。以公司稅率來看,歐盟會員國之平均稅率自2000年之24%降至2017年之16%;另以2016年資料來看,跨國企業將利潤移轉至低稅負之歐盟國家,使德國(180億歐元)、英國(140億歐元)及法國(110億歐元)成為最大稅收損失者,奧地利亦屬稅收損失國。反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賽普勒斯、愛爾蘭及馬爾他則屬「贏家」,這些國家之不公平稅法允許「人為利潤移轉」,且擁有高達數十億歐元之「假性直接投資」(phantom-FDIs)(即以避稅為目的之投資)。該報告呼籲歐盟應透過更多之跨境合作,打擊逃稅行為,為歐盟未來財政注入更多資金;並建議歐盟可考量對避稅天堂制裁,亦可考量對企業採行「最低稅率」制,減少利潤移轉誘因。
A:根據經濟部最近公佈數據,2019年各行業增僱16,197,094名,解僱15,553,015名,實際增加644,079名。以行業別細分,服務業382,525個,商業145,475個,營建業71,115個,加工業18,341個,農業14,366個,公共事業6,430個,礦業5,005個,公共行政部門822個。2019年平均錄取工資為巴幣 1,626.06元,較上一年增加0.63%。平均解僱工資為巴幣1,791.97元,增加0.7%。
A:依據阿根廷聯邦稅務管理局(AFIP)統計,2019年阿根廷10名員工以下的公司關閉1萬1,700家公司,其中91%是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據統計,2019年12月雇主總數為54萬4,200人, 與2018年同期相較下降2.1%,相當於減少1萬1,700名雇主。然而2015年至2019年阿國前總統馬克里執政的4年內,中小企業總共減少2萬4,537家;2015年雇主總數為56萬8,737人,與4年後相較減少4.3%。
A:根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報告,阿根廷2019年食品基本指數(Canasta Basica Alimentaria, CBA)上漲53.8%,而生活基本指數(Canasta Basica Total, CBT)上漲52.8%。據統計,2019年阿國居民一家4口食品基本需求為1萬5,584披索,而生活基本費用為3萬8,960披索,每人需要約1萬2,608披索的生活基本費用,才能克服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