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來源: 澳洲金融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日期: 2020/7/13   根據Freelancer最新就業市場分析顯示,受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影響,澳洲就業市場職缺排名已改變,其中最為熱門之五大職缺,分別為數值計算師(number cruncher),數據及軟體專家,工程師和影音遊戲開發人員等。Freelancer.com.au自由業求職網執行長Matt Barrie表示,當前該網站職缺需求排名前五項皆與計算、應用程式排程介面及可延展的標示語言(Makeup language)項目管理和工程為主。如因應疫情病例追蹤及影響評估等需求,計量模型和統計分析相關工作的需求劇增。據Freelancer報告,在第二季度對與電子精算相關的職缺需求增長99%,另因疫情在家上班帶動影音電玩的大幅成長,亦帶動電子商務業務增長,對遊戲設計項目的求才需求已躍增88%,而遊戲開發的工作需求則增長64%。 Freelancer第二季徵才職缺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1%,比第一季增加25%。該網站B執行長表示,隨著因新冠肺炎而失業之人數持續增加。隨著失業率激增,求職者轉向以自由接案方式來增加其他收入,進而創造零工經濟(gig economy)時代,該網站於本(2020)年上半年已新增500萬用戶。許多企業為削減人事成本,改聘用更多短期約聘工,專職全職職缺大幅縮減。在職場多元變化下,許多求職者亦會透過自由接案來試水溫,用多餘時間在一定的工作時程中完成所接之案子,並看所得是否如預期,進而變換職場跑道。另現在更有許多免費線上學習課程提供轉職需求,如Udacity和Coursera等線上教學平台,提供培訓課程及線上論壇供提問。

A:日本政府推動之「Go To Campaign」補助措施,包括Go To Travel、Go To Eat、Go To Event及Go To 商店街等,內容簡述如下: Go To Travel: 7月22日起補助每人每晚住宿費用上限為14,000日圓或最高給予35%折扣,9月以後發給相當於15%旅費的商店街折價券,經費預算為1兆3,542億日圓。目前鑑於東京都疫情擴大,東京都民眾赴外縣市及外縣市民眾在東京都內住宿暫不補助。 Go To Eat:利用網路預訂餐廳後可獲得最高相當於1,000日圓點數,可扣抵下次用餐費用,實施日期尚未定,預算2,003億日圓。 Go To Event:補助20%入場費及購買現場物品費用,暫定8月底以後實施,預算1,198億日圓。 Go To 商店街:補助商店街舉辦活動,上限為300萬日圓,預定8月中旬實施,預算51億日圓。

A:日本政府召開臨時內閣會議,決議經濟財政運營基本方針及成長戰略,以期兼顧防止武漢肺炎病毒疫情擴大及復甦經濟活動,內容簡述如下: 推動數位化、網路化: -社會整體數位化。 -重新審視IT基本法內容。 -檢討現行行政手續所實施紙本、蓋章及見面等方式之必要性。 -推動教育及醫療網路化。 -強化個人資料管理透明化。 -修改相關法規以普及人工智慧之應用範圍,包括汽車自動檢測、利用無人機檢查建築物外牆等。 -自動配送機器人實驗。 改善經濟及產業過度集中趨勢 -利用遠距上班等方式,改善經濟活動集中於東京地區及活化地方發展。 -改善產品集中於單一國家及推動國內外供應鏈多元化。 武漢肺炎病毒疫情對策 -充實PCR檢測及強化保健體制。 -加速開發治療藥品及疫苗。 -建構掌握及共享確診患者相關資訊之系統。 個人編號卡制度(My Number card): -在2022年完全掌握民眾健康資料。 -檢討同時作為外國人居留登錄卡的可能性。 -檢討登錄作為給付金匯款帳號之可能性。 協助就職及提高薪資 -未來3年內達成企業增加雇用30萬正式員工之目標。 -在考慮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的同時,儘早達成全國平均時薪達1,000日圓的目標。 -完善容易從事副業的環境。 無現金支付:檢討業者與銀行、銀行間匯款費用影響到無現金支付普及之相關問題。 國土強韌化:確保預算及強化因應豪雨等災害衝擊之能力。

A: 依據國土交通省本(109)年7月9日新聞稿及電器新聞本年7月20報導,《關於整備海上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促進海域利用相關法律案》(亦稱再生能源海域利用法)去(108)年4月施行後,每年均推動有關指定發展離岸風電之促進海域及公募過程等業務。其間為持續並計畫性的擴大離岸風電,經濟產業省與國土交通省成立「強化離岸風電產業競爭力之官民協議會」,經濟產業省與國土交通省,並於7月17日召開首屆官民協議會如次: 議題:(1)中長期離岸風電導入目標、(2)風車製造及設置、海洋土木工程等各領域課題分析、(3)基礎建設之完善(系統、港觀•工業地帶)及(4)業者投資及削減成本等議題進行討論。 出席者: 政府: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經濟產業省製造產業局、國土交通省港灣局 業界:日本埋立浚渫協會、日本港灣協會、日本風力發電協會、九電 Mirai Energy、東京電力Renewable Power株式會社、丸紅洋上風力開發株式會社、三菱商事株式會社電力Solution集團、MHI Vestas Offshore Wind Japan、日立製作所Energy Business Unit、鹿島建設株式會社、清水建設株式會社等。 學術界:足利大學、放送大學、早稻田大學、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地球環境產業技術研究機構 日本經濟產業省大臣梶山弘志致詞表示,為有利業者評估未來投資效益,擴大導入離岸風電及強化產業競爭力之同時,致力降低成本。國土交通大臣赤羽一嘉則強調將藉此提高能源自給率,創造雇用,帶動地區經濟。 日本風力發電協會(JWPA)建議迄2030年止為期10年每年建置100萬kW,總計達1,000萬kW離岸風電之目標。鑒於離岸風電先進的歐洲自2001年起至2017年每年平均導入約100萬kW,該會表示日本有必要將2040年及2050年分別擴大規模至3,000-4,500萬kW及9,000萬kW,以對外宣示日本欲達成減少溫室氣體80%之目標。日本埋立浚渫協會則表示,為於2030年達成導入1,000萬kW之目標,全國用於搬入風車零件等據點港口需設置7處,但目前僅有4處。另用於設備維修及維持管理的據點港口尚需13處。梶山大臣總結會議時表示,若能於未來10年開發計1,000萬kW離岸風電,預估2040年日本離岸風電可超過3,000萬規模,應可讓業者下定決心投資。 旨案詳細會議資料如下列網址:https://www.mlit.go.jp/kowan/kowan_tk6_000059.html,併請卓參。

A: 依據日本港新聞本(2020)年7月20日報導辦理。 作為冷凍大目鮪市場行情指標之印度洋產台灣船之整船購買價格維持低價,7月上旬大型大目鮪(40公斤以上) 價格600日圓/公斤,維持與上個月相同,但較去年同期價格(850日圓)下跌約30%。受到武漢肺炎致需求量縮的影響,由2月的800日圓開始,行情價格連續下跌。甚至有批發商指出實際市場行情比600日圓還便宜,價格尚未跌到谷底。 批發狀況方面,以壽司店為首的飲食店於6月上旬開始再度營業,鮪魚的出貨狀況逐漸好轉,但6月下旬又再度惡化,批發商認為壽司店或高級店及家庭外食連鎖店的客人逐漸回流,但是價格居中且以外國人觀光客為對象之內需市場的店則毫無回復,影響甚大。 至於整船購買價格的其他尺寸大目鮪行情,25公斤以上為500日圓/公斤,小型大目鮪(15公斤以上)400日圓/公斤,10公斤以上為300日圓/公斤,行情價格與上個月相同。各尺寸與去年同月相比,價格約下跌1成。以加工用碎肉及量販店之切片方式消化,批發商指出,家庭需求活絡,於量販店的鮪魚切片及鮪碎肉暢銷,但鮪魚塊條則銷售較差。 另整船購買冷凍黃鰭鮪的市場行情與上個月相同,25公斤以上為500日圓/公斤,15公斤以上400日圓/公斤,10公斤以上300日圓/公斤。較去年同期價格下跌約20%,黃鰭鮪與大目鮪的行情價格差異不大。 靜岡縣清水與燒津,以及其他地區的冷凍庫呈塞滿狀態。冷凍地中海產黑鮪的入庫於7月上旬結束,消化庫存尚需時間。

A:       根據墨西哥國家地理統計局(INEGI)指出, 2020年5月為墨西哥針對新冠肺炎緊急狀態禁止非必要活動措施的第2個月,導致製造業就業人口年減5.8%,為2009年10月(-6.77%)以來最大跌幅,月減則為1.8%;聘僱合約則年減3.09%,為2010年2月(-3.09%)以來最大跌幅;工作時數年減27.5%,已連續10個月遞減,減幅最多者為皮革業(78.7%)、紡織業(62.8%)、成衣製造(60.7%)。        製造業實質薪資中位數下跌3.38%,為2007年以來最大跌幅。製造業21個部門中有20個產業就業人口減少,其中皮革業裁員12.9%、成衣業11.9%、紡織業(成衣除外)11.6%、家具業11.6%為受影響最嚴重的次產業。

A:       聯合國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CEPAL)日前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所引發經濟衰退及失業率上升,將造成拉美貧窮問題惡化,預估2020年拉美貧窮人口將增加4,540萬人,亦即從2019年的1億8,550萬人增加至2020年的2億3,090萬人,占拉美總人口的37.3%,其中赤貧人口將增加2,850萬人,從2019年的6,770萬人增加為2020年的9,620萬人,占拉美總人口的15.5%。

A:       聯合國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CEPAL)日前表示,拉丁美洲經濟蕭條將引發失業率上升,預估2020年底拉美整體失業率將達13.5%,較2020年4月預估的11.5%上升2%,更較2019年的8.1%大幅增加5.4%,亦即2020年拉美失業人口將達4,410萬人,較2019年的2,610萬人大幅增加1,800萬人,失業嚴重程度遠超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2008年拉美失業率為6.7%,2009年則為7.3%,僅增加0.5%。

A:  聯合國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CEPAL)執行秘書Alicia Bárcena於(2020)年7月15日記者會中表示,由於全球經濟受新冠病毒肺炎影響程度超出預期,爰將2020年拉丁美洲經濟從今年4月-6.5%下修至-9.1%,其中墨西哥及中美洲為-8.4%,南美洲為-9.4%,加勒比海(Guyana除外)為-7.9%;以個別國家分析,委內瑞拉-26%居首,其次為秘魯(-13%)、阿根廷(-10.5%)、巴西(-9.2%)、墨西哥及厄瓜多均為-9.0%。

A: 據日本東京商工調查公司本(7)月20日公布之2020年度日本加薪企業調查結果,預定提高薪資的企業僅57.5%,較上年度減少23.4個百分點,係自2016年度統計開始以來最低水準。 日本東京商工調查公司表示,迄今調查各年度加薪企業均超過八成以上,本次加薪企業普遍縮減,主要歸因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衝擊,導致企業營收業績低迷不振,無法給予員工調薪獎勵。 上述調查於2020年6月29日至7月8日實施,共計13,870家企業回復,回答加薪的企業(包括預定加薪計劃者)為72.1%,惟隨由新冠疫情持續擴散的後遺症影響,咸認加薪企業的比例將進一步下滑。 預定加薪的大型企業計65.9%,中小企業則為55.9%。依照行業別來看,加薪幅度最高係製造業為62.8%,最低者是金融及保險業為29.4%。另外,加薪企業幅度不足3%的企業,占調查全體企業之57.7%。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7月20日)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韓國與中國訂於本(109)年7月20日至23日舉行「第8次韓陸自由貿易協定(FTA)服務及投資領域之後續諮商視訊會議」,韓方指派該部自由貿易協定交涉官李炅植主談,陸方則由中國大陸商務部國際司副司長楊正偉擔任首席代表。   據指出,韓國與中國於第7次正式協商會議及期中會議時已討論升級服務、投資與金融領域之貿易規範及互相擴大開放市場等議題,本次會議擬協商服務、投資與金融領域之協定文及開放市場之具體議題。   產業通商資源部另表示,目前因新冠肺炎疫情之影響,韓國與中國難以舉行面對面之協商會議,但仍積極利用視訊會議持續協商,預期未來於擴大開放服務市場及加強投資保護等相關議題之協商能有所進展。  

A: 據日本共同社等媒體本(7)月20日報導稱,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表示,為強化新冠肺炎疫情的防堵對策,日本政府頃與經團連等三大經濟團體召開視訊會議,咸認以東京都為中心之新冠疫情正逐漸擴散,因此西村大臣再度呼籲企業貫徹實施遠距上班對策。 出席的日本經團連代表說明,由於新冠疫情似有第二波來襲的疑慮,因此企業有再度增加實施遠距上班的趨勢;並認為本次新冠疫情暴露出日本行政體系數位化明顯落後的憂慮,爰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快腳步儘早實施數位化社會的改革」。 另外,日本商工會議所三村明夫會頭表示,對於新冠疫情蔓延的不安情緒正逐步加溫,因此要請政府大幅度擴充每日PCR檢測能量。日本經濟同友會代表幹事櫻田謙悟亦指出,政府不僅是提供新冠肺炎新增確診人數,亦應詳細說明引發感染的場所及路徑等資訊。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7)月21日報導稱,日本政府預計於明(7/22)日提出的「月例經濟報告」,將連續2個月向上調整景氣走向判斷;上述報告指出雖目前新冠疫情仍處於嚴峻狀況,惟日本國內景氣已逐漸浮現止跌徵兆,認為受疫情影響而急遽下滑的出口及生產面,兩者均有觸底緩升跡象。 日本政府每月依照各種統計資料及國內外現況發展情勢,以「月例經濟報告」方式呈現對未來景氣走向的判斷。上(6)月景氣報告因政府宣布全面解除「緊急事態宣言」,對經濟前景作出「目前情況雖極為嚴峻,但景氣已逐漸止滑」的看法。2020年7月由於國內消費持續復甦回穩,反映出口及生產面已擺脫最低迷的窘境。 另,日本內閣府頃公布之6月景氣觀測調查結果,街頭景氣正快速獲得改善,且上升向好幅度為史上最大,主要係因日本政府發給每位國民10萬日圓的新冠紓困現金,促進民眾增加對家電、名牌等高價位商品的消費。 近日東京都連續出現3位數的新冠肺炎確診病患,由於國內外的第2波疫情來襲風險正逐漸升高,也讓未來經濟走向難以捉摸。若未來民眾就業機會及所得無法獲得舒緩改善,可能影響未來消費市場的復甦,加上最近西日本豪雨災情及冷夏等天候異常問題,也可能導致消費市場趨冷。

A: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2020)年7月21日報導,依據星展集團與新加坡管理大學沈基文金融經濟學研究所(SKBI)合作發表的「新加坡通貨膨脹預測指數(SInDEx)」顯示,由於新加坡經濟遭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重衝擊,該國居民對未來1年的整體通貨膨脹率預估為3%,低於3月的3.1%,也低於2012年至去(2019)年第2季的平均預估值3.3%。若不包括住宿和私人陸路交通,未來1年核心通貨膨脹(core inflation)預估則為3.2%。 上述指數是通過調查500名新加坡民眾,以反映星國家庭對未來1年整體通貨膨脹的看法。半數受訪者認為疫情導致通貨膨脹走高,尤其在食品和醫藥價格方面,受供應鏈干擾而上漲。調查另指出,13.1%受訪者預期未來1年將減薪超過10%,至於薪資中位數的變化則預計上漲1%或降低1%。 新加坡貿工部日前發表的初步預估數據顯示,新加坡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年比為-12.6%,季比則為-41.2%。由於新加坡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季比為-3.3%,顯示新加坡經濟已連續2季出現季比萎縮,正式陷入技術性衰退(technical recession)。

A: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年7月21日報導,由於利率大跌衝擊銀行的盈利率,防疫阻斷措施進一步打擊銀行收入,預估新加坡3大銀行今年第2季的淨利年比將下跌超過20%。依據彭博社收集的分析師中位數預測數據,新加坡3大銀行今年第2季淨利年比介於-24.9%至-25.5%。 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分析師迪蘭(Thilan Wickramasinghe)表示,今年第2季利率顯著下滑會對銀行盈利帶來壓力,但華僑銀行2成盈利來自交易和保險,業績可能超出預期,大華銀行則可能因盈利率下跌,表現低於預期。預估新加坡銀行業的不良貸款比率(NPL ratio)在未來3年將翻倍至3%,今年的信貸開支也將翻倍,此水準將持續到2022年。 富瑞金融集團(Jefferies)分析師古哈(Krishna Guha)預估,新加坡3大銀行今年第2季的淨利息收益率(net interest margin, NIM)將比第1季下跌11至26個基點,貸款成長介於1%至2%,主要推動力來自區域非貿易企業貸款。未來3年,新加坡銀行業的盈利水準,可能無法回升至去(2019)年水準。

A: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2020)年7月21日報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和精深技能發展局與科技巨擘谷歌聯合推出名為「SG技能啟動(Skills Ignition SG)」的就業與培訓計畫,以協助3,000名應屆畢業生和中途轉業者提升技能和提高受雇能力。 上述計畫將為充滿挑戰的勞動力市場提供重要的產業經驗,提供在職培訓機會和提升數位行銷與雲端科技能力。該計畫分為2個項目包括: 為期9個月的入職培訓(place and train)計畫,參與者將先接受3個月的線上職能培訓,然後至相關企業進行6個月的實踐工作,包括谷歌提供100個培訓名額,以及其重點合作夥伴提供另500個名額。所有新加坡當地大學畢業生、專業人士和求職者皆可申請。申請者無須承擔任何培訓費用,受訓期間每月也能獲得薪資; 為期6個月的數位行銷和雲端科技等2個全職培訓課程。相關課程可讓2,400名中途轉業的專業人士獲益,提升其在資訊通信科技(ICT)領域的應聘能力。扣除政府津貼後的課程收費為500星元,成功報名者在受訓期間將獲得每月1,500星元津貼。

A: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頃發布消息指出,馬國政府先後推出總值2,950億馬幣(約合691.71億美元)的「關懷人民振興經濟配套」(Prihatin)及「短期國家經濟復甦計畫」(short-term economy recovery plan,簡稱Penjana),以遏止新冠疫情對馬國經濟的衝擊,並透過薪資補貼計畫以及員工保留計畫,成功挽救了275萬個就業機會及逾80萬家微中小型企業。   迄今為止,馬國已有1,040萬公民從「關懷人民振興經濟配套」計畫中獲得111.4億馬幣(約合26.12億美元)的現金援助。此外,馬國政府提供3,400萬馬幣予6萬名電子叫車司機,每人可獲得一次性500馬幣的現金補貼;另提供2,880萬馬幣予47萬7,000名計程車司機、導遊及公共汽車司機,每人可獲得一次性600馬幣的現金補貼。770萬名用戶從國家能源公司(Tenaga Nasional Bhd)的賬單中獲得50%電費折扣,總成本達3億1,232萬馬幣(約合7,323萬美元),另140萬名用戶獲得15%電費折扣,總成本達1億8,575萬馬幣馬幣(約合4,355萬美元)。   馬國政府亦對企業家提供援助,共有54萬5,000名微型企業家獲得了「關懷人民」特別補助金,總額達16億馬幣;另7,000名申請人獲國家儲蓄銀行(BSN)小額信貸援助,總額為2億4,700萬馬幣。此外,還有2萬3,000名受惠者受益於國家企業家團體經濟基金(Tekun Nasional)的小額信貸援助,總額為1.77億馬幣。迄今,馬國政府已向83.4萬名雇主發放74億馬幣的薪資補貼,讓全國670萬名雇員受益並保留他們的工作。   另外,慕尤丁首相籲請馬國民眾對新冠病毒須高度警惕,並於公共場合戴口罩,因本(7)月20日確診病例達兩位數(21件),倘Covid-19病例的突然增加,將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導致政府需再度實施「全國行動管制令」(Movement-Control Order )以及封鎖經濟領域。屆時馬國經濟將每日再次蒙受20億馬幣(約合4.69億美元)損失,並將造成馬國數百萬員工喪失就業機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署(負責經濟事務)部長慕斯達法(Mustapa Mohamed)頃表示,馬國將重新檢討基礎建設發展策略,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馬國部分地區甚至缺乏基本設施。除基礎設施外,馬國還須增加用於維護基礎設施的撥款。馬國的道路、高速公路以及學校皆需要更好的維護。馬國政府承認基礎設施建設對提升馬國經濟持續成長和競爭力至關重要。   在第11大馬計畫(11th Malaysia Plan,2016至2020年)下,馬國政府已撥款2,590億馬幣(約合607.3億美元)進行多項發展工程計畫,包括高效應的項目,例如巴生谷捷運系統2號線(MRT2)、輕軌3號線(LRT3)、東海岸鐵路(ECRL)及泛婆羅洲高速公路(Pan Borneo Highway)。其他投資項目尚包括哥打巴魯高速公路(Kota Bharu Highway),從瓜拉邊疆區(Kuala Krai)到新邦佩蘭蓋(Simpang Pelangai)的中央脊柱高速公路(Central Spine Highway),以及即將連接柔佛州與新加坡間之捷運系統(Rapid Transit System,簡稱RTS)。   馬國與新加坡已同意再延長「吉隆坡與新加坡高速鐵路」 (High Speed Rail,簡稱隆新高鐵)的暫緩期至本(2020)年底,並將繼續就該計畫進行討論以及在成本和技術方面作調整。該投資項目興建成本鎖定在680億馬幣(約合159.44億美元)。   慕斯達法部長補充指出,馬國透過公私聯營(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簡稱PPP)策略,將私部門的創新與公營部門的社會意識相結合。為進一步強化PPP的合作並促進更廣泛的改革與增加私部門參與度,馬國政府已設立了200億馬幣(約合46.9億美元)的促進基金,以促進馬國在第十與第十一大馬計畫下對國家策略領域的投資。迄今為止,共核准了320個促進基金項目,總投資金額142.3億馬幣(約合33.37億美元),創造總值2,324.6億馬幣(約合545億美元)的經濟活動。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署(掌管經濟事務)部長慕斯達法(Mustapa Mohamed)頃發布消息稱,馬國政府計劃於明(2021)年第一季將「第12大馬計畫」(12th Malaysian Plan,2021-2025) 提呈國會審議。屆時將公布馬國未來5年經濟政策、發展策略與撥款規模。   第12大馬計畫的主軸策略為經濟賦權(economic empowerment)、環境可持續性及社會再造,以達馬國「共享繁榮」的新發展模式。該計畫將與「2030年共享繁榮願景」(Shared Prosperity Vision 2030,簡稱SPV2030)以及聯合國推出的2030年永續發展計畫一致。   自2021至2030年,馬國政府將優先關注消除貧窮、縮小貧富差距、區域基礎建設發展的差距等領域。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馬幣為本(2020)年迄今亞洲表現最差貨幣,由於利空陰影猶存,其面對的挑戰還未結束。   政治和經濟逆風使馬幣飽受打擊,國際原油價格反彈是少數幾個有利的支持因素。然在國際油盟計劃逐步減產之際,油價的下跌風險正在醞釀中,令馬幣容易遭受打擊,可能跌破1美元兌4.23至4.25馬幣的支撐價位。   馬國渣打銀行指出,目前馬幣仍難以看漲。估計本(2020)年第三季時,馬幣兌美元匯率將下跌至1美元兌4.30馬幣水準。   隨著石油價格的動盪,投資人目光都將繼續聚焦於本周公佈的馬國通膨數據。馬國經濟學者預測馬國將連續第四個月陷入通貨緊縮,這將可能使馬幣承受壓力,因中央銀行將有進一步降息空間,尤其該央行於本(7)月初的貨幣政策會議後警告,馬國經濟有下跌風險。   自從馬國前首相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於本年2月底突然辭去首相職位後,政治的不確定性一直拖累馬幣。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接任首相後,由於支持率仍然微弱,在國會最近的投票中險勝,顯示馬國仍可能會閃電大選。   馬國市場也憂慮國際指數公司「富時羅素」(FTSE Russell)的世界公債指數(World Government Bond Index,簡稱WGBI)可能將馬國除名。馬國公債目前處於富時羅素的「市場可進入性第二級」的組別,也是最高級別,該指數已將馬國列入觀察名單中,而該機構將於本年9月進行下一輪名單檢討。上(2019)年高盛集團估計,一旦馬國被除名,可能有一次性50億至60億美元的資金流出。   由於全球經濟復甦較預期為優以及開發冠病疫苗的正面新聞,導致美元疲軟。這可能為馬幣帶來支撐作用。7月20日盤中,馬幣兌美元匯率持平於1美元兌4.2630馬幣。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