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來源: 澳洲金融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日期: 2020/6/25   據Telsyte新型科技研究及顧問公司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居家隔離及在家上班者眾,帶動以雲端平台為基礎之線上協作工具(Collaboration tools)及視訊會議需求大增,進而推升市場蓬勃發展,預估雲端運算市場可望在本(2020)年首次突破10億澳元大關。全球最大的6個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分別為亞馬遜AWS、微軟Azure、Google Cloud,IBM,Oracle和阿里雲,合計佔澳洲雲端市場約82%,其中以亞馬遜AWS及微軟Azure分居一二。該報告指出,2019年澳洲的雲端支出已達9.07億澳元,預計2020年將達11億澳元,其後每年將以15.8%的年複合成長率增長,預期到2024年,雲端收益將高達20億澳元。Telsyte總經理Foad Fadaghi表示,視訊會議早在20年前即出現,但直到新冠肺炎流行才廣泛使用,帶動軟體即服務(SaaS)應用程式服務興起,其後將再擴大至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雖然澳洲已創造許多全球成功案例,並將雲端運算平台架構擴張至最大規模,如Atlassian和Canva,但目前澳洲本地尚無IaaS提供者能與全球大廠相抗衡。 但隨著各國對雲端數據安全維護及數據主權逐漸重視,澳洲電信(Telstra)和Macquarie Telecom等公司可因此受益。 Macquaire Telecom已宣布將在首都坎培拉建立一個新的數據中心,以因應聯邦政府對雲端及網絡安全服務持續增長的需求。此外澳洲上市公司NextDC及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Equinix等數據中心,亦可從雲端需求增加而獲益。而本研究更發現,約45%的企業正增設雲端基礎設施預算,並有46%的澳洲企業在進行新投資時,更將雲端列為優先項目。

A: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HN) 日期: 2020年7月23日   斯洛伐克汽車產業占GDP比重約14%,4大汽車廠(福斯、Kia Motors、PSA及Jagur Land Rover)及超過350家汽車供應商聘僱員工超過25萬人,儘管斯國汽車業擁有很強基礎,但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尤其主要貿易夥伴如德國、捷克復甦情況為關鍵,另分析師指出斯國汽車業研發投入不足,有礙未來發展,必須加強多元化及研發投資。   斯洛伐克數百家汽車供應商於2020年3月至5月需求突然下降之後,已受到嚴重衝擊,如照明解決方案供應商ZKW已裁員約250人;鋼材供應商Miba裁員80人;汽車照明製造商Hella亦已裁員200人。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7月24日   斯洛伐克汽車業復甦速度較其他行業為快,福斯及PSA車廠均已滿負荷運轉,Kia Motors計劃於9月2日增加第3班,Jaguar Land Rover 雖尚未透露增加第3班計畫,但其在流行疫情前便已實施雙斑制。   斯洛伐克汽車產業協會表示,儘管2020年全球汽車需求預計會下降20%到30%,預期2020年斯國汽車產量將較2019年的110萬輛減少10%。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7月23日   斯洛伐克2020年5月觀光住宿設施旅客數目年減93%,達3萬8,900人(2019年同期為55萬3,000人、2018年同期為47萬3,000人)。   2020年5月斯國旅館旅客過夜次數達14萬6,700次,較2019年同期減少89.9%。  

A: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於本(109)年7月2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加坡6月製造業產值持續下滑,年比為-6.7%,跌幅超過市場預期。 在各領域中,漲幅最大為電子業,6月產值年比為+17.3%,其次為精密工程業年比為+9.1%。電子業漲幅主要歸功於半導體業上升26%,主要因雲端服務、資料中心以及5G市場的支撐。半導體業產值已連續四個月年比增長,在冠狀病毒疫情籠罩下全球加速數位化發展,對技術基礎設施的改進促成半導體更大需求,預計半導體和資訊科技設備的強勁需求將繼續支撐下半年的製造業。 6月產值下滑情況最為嚴重是交通工程,年比為-33.9%。當中,航空領域因為維修和保養工作銳減導致年比為-23%;因移工宿舍的行動管制而延後造船廠的工程進度使得海事與岸外工程年比為-53.5%。其他也陷入雙位數年比萎縮的產業,包括化學業(-12.1%)、一般製造業(-13.9%)及生物醫藥(-30.6%)。 貿工部日前發布的初步預估數計顯示,新加坡今年第二季經濟年比為-12.6%,是歷來最差的表現。若以上半年來看,製造業產值年比+3.5%,若不包括生物醫藥,年比則為-1.8%。

A: 李顯龍總理於本(109)年7月25日下午宣布新內閣陣容,李顯龍續任總理,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杰將在現有職務之外,額外兼任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兩名國務資政張志賢和尚達曼則將繼續分別擔任國家安全統籌部長與社會政策統籌部長。 新閣員選定主要有三個考量:領導團隊的延續性、年輕部長的經驗積累,以及內閣成員的更新。因此,在引進新血的同時,保留經驗豐富的部長,年輕部長也調派到其他政府部門以積累經驗。對領導團隊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帶領國人渡過疫情危機,並在疫情過後變得更強大。 16個政府部門中,共有9位部長續留原部會,除了財政部,還包括衛生部、貿工部和人力部,以及涉及國家安全的國防部、外交部、內政部、律政部,以及通訊及新聞部。 李顯龍總理宣布目前在前線領導抗疫的衛生部顏金勇部長、貿工部陳振聲部長及人力部楊莉明部長繼續留任各自的崗位。陳振聲部長表示,新加坡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將繼續與團隊齊心合作帶領新加坡度過危機。楊莉明部長也表示人力部將與全國就業理事會(National Jobs Council)合作,爭取雇主的支持以提供公平的就業機會,並為經濟復甦做好準備,更表示當局已經著手進行提升移工宿舍水平、為移工提供援助並保障健康等問題,並協助雇主共同度過目前的危機。

A:OECD秘書長Angel Gurria應邀出席本(109)年7月22日舉辦之G20數位經濟部長視訊會議,並於會中致詞說明: (一)根據OECD本年6月份發布的經濟前景報告,倘全球爆發第二波疫情導致再度實施封鎖措施,全球經濟恐將衰退7.6%,並造成全球失業率攀升,幸而數位科技相關技術使經濟不至於停滯不前。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美國有34%企業員工運用數位工具採遠距上班,加拿大則有30%數位領域相關企業營業額逆勢成長。OECD會員國及全球其他國家也呈現類似的趨勢。 (二)鑒於G20國家及時採取因應疫情之相關措施,使企業及員工能進行數位轉型,同時藉由強化連結性(connectivity)、遠距工作、線上學習、電子商務及數位安全等領域,使企業具備抵抗疫情衝擊的能力。G秘書長呼籲,本次疫情為推動數位轉型的一大契機,數位科技將使經濟朝向更具適應力(resilient)、包容性(inclusive)且永續(sustainable)的方向前進。 (三)G秘書長強調政府應採取正確的措施包括: 1、消弭社會的數位落差:邁入數位化的同時,不應將任何人或企業屏除在外,且應加強連結性包括偏遠鄉村或最弱勢家戶;應推動數位工具於企業之普及化,尤其是資源相對匱乏的中小企業,並應加強資訊安全、對研發之投資及加強數位工具之使用技巧,俾消除個別企業在生產力方面的落差; 2、運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改善人民生活:人工智慧於因應疫情的相關措施扮演關鍵角色,從偵測、診斷病毒到支持疫苗研發、發展早期警示工具等;今年G20人工智慧對話會議(AI Dialogue)顯示人工智慧領域仍有極大成長空間,為了發揮其潛力,必須建構以人為本且值得信賴的人工智慧,以符合法律規範、人權、民主價值及多樣性,並確保社會的公平與公正;以上準則與OECD及G20人工智慧原則(G20 AI Principles)目標一致,OECD亦已建置AI政策觀測中心(AI Policy Observatory),並推動人工智慧普及、測量並分析相關經濟影響,以實踐前揭人工智慧準則; 3、推動數位經濟下資料及資料流程(data flow)及跨境交換:資料流程之運用,及確保資料信賴程度,仰賴各國在實務經驗及相關政策之緊密合作,才能支持具永續性的資訊移轉及相互可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G秘書長強調全球合作非易事,建議G20扮演關鍵性角色,並表示OECD將樂意提供相關協助; 4、推動智慧移動服務(smart mobility service):國際運輸論壇(International Transport Forum)及OECD共同提出「G20智慧移動規範」 (G20 Smart Mobility Practices),促進以人為本之創新發展,強化效率、公平、安全及永續性; 5、衡量數位經濟發展:統計數據在政府的決策過程中極為關鍵,G秘書長盼本年度在數位經濟定義、衡量指標及G20路徑圖等方面能獲重大進展,惟人工智慧、資訊或指標相互比較性之相關統計,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A:依據法國公共投資銀行(Bpifrance)於本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間針對5,556家中小企業進行調查,法國中小企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本年度營業額平均將衰退15%,其中47%受訪企業表示營運活動減少係受到政府封鎖措施影響,29%表示為配合政府防疫措施甚難維持以往生產效率及產能水準,20%則受訂單流失及客戶減少採購之衝擊。 前揭調查指出,將近半數的受訪企業表示受惠政府紓困措施,現金流量尚可抵禦疫情衝擊,51%表示已運用政府推出的國家擔保貸款機制 (pret garanti par l'Etat,PGE),部分企業將資金保留至未來數個月視情況運用,期度過難關。 在投資方面,41%受訪企業表示將維持原先投資計畫,41%表示將延後投資計畫,18%企業取消原有計畫。另外,17%受訪企業表示囿於股東權益規模,維持原有投資計畫極為艱難。法國公共投資銀行表示,本次調查亦顯示,對於法國中小企業而言最困難的時刻已過去,企業已重拾信心逐步恢復營運。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文號:1094070046號   製藥業是在新冠病毒危機開始爆發時為數不多的出口強勁增長產業之一。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資料,此一趨勢目前仍在繼續:從2020年3月到5月,藥品出口金額較前一年同期增長14.3%,達到221億歐元(2019年3月至5月:193億歐元)。相較之下,2020年3月至5月德國整體出口較前一年同期下降22.6%。自德國統計資料庫建立以來,2020年3月藥品出口甚至創下單月新高,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7.8%,金額達82億歐元。   製藥業長年以來絕大多數屬出口導向,進、出口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2009年的出口順差金額為128億歐元,但2019年已達到約276億歐元。   2019年德國醫藥品出口總計807億歐元,美國(138億歐元,占總出口的17.1%)是最重要的銷售市場,荷蘭及瑞士分居第二、三位。同期間德國共進口531億歐元的醫藥品,瑞士是最重要的進口來源,(86億歐元,占進口總額的16.1%),其次是美國及荷蘭。其中58%的進口醫藥品來自歐盟成員國,僅1.4%醫藥品來自中國及印度。   自2009年以來,德國對非歐盟國家(所謂的第三國)的藥品出口幾乎增加了兩倍,從147億歐元增至2019年的427億歐元。在同期間,德國對歐盟28國的出口雖有所增加,但力道較不那麼強勁,從305億歐元增至380億歐元,增幅為24.7%。現在德國對第三國家的出口占德國藥品出口的一半,比重由2009年的32.6%上升到2019年的52.9%。   從2020年3月至5月,德國製藥業銷售量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長1.1%,國內需求對此貢獻良多,2020年3月德國國內銷售較前一年同期增加20.2%。銷售額增長的原因是新冠病毒大流行開始時,藥局庫存訂單大量增加所致。   此外,國際業務對德國製藥業而言仍至關重要,擁有約12名員工的358家公司在2019年創造了約508億歐元的銷售額,其中約330億歐元(64.9%)來自國外。   2019年德國醫藥品產值為311億歐元,其中86.2%是所謂專用藥品(pharmazeutische Spezialitäten),也稱即用型藥物及疫苗,另有診斷用的製劑。2019年藥品生產所需的藥品原料占藥品生產的11.9%。2020年第一季國內生產呈現正向趨勢,藥品產量較前一年同期增長2.3%,金額達81億歐元。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文號:1094070046號   製藥業是在新冠病毒危機開始爆發時為數不多的出口強勁增長產業之一。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資料,此一趨勢目前仍在繼續:從2020年3月到5月,藥品出口金額較前一年同期增長14.3%,達到221億歐元(2019年3月至5月:193億歐元)。相較之下,2020年3月至5月德國整體出口較前一年同期下降22.6%。自德國統計資料庫建立以來,2020年3月藥品出口甚至創下單月新高,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7.8%,金額達82億歐元。   製藥業長年以來絕大多數屬出口導向,進、出口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2009年的出口順差金額為128億歐元,但2019年已達到約276億歐元。   2019年德國醫藥品出口總計807億歐元,美國(138億歐元,占總出口的17.1%)是最重要的銷售市場,荷蘭及瑞士分居第二、三位。同期間德國共進口531億歐元的醫藥品,瑞士是最重要的進口來源,(86億歐元,占進口總額的16.1%),其次是美國及荷蘭。其中58%的進口醫藥品來自歐盟成員國,僅1.4%醫藥品來自中國及印度。   自2009年以來,德國對非歐盟國家(所謂的第三國)的藥品出口幾乎增加了兩倍,從147億歐元增至2019年的427億歐元。在同期間,德國對歐盟28國的出口雖有所增加,但力道較不那麼強勁,從305億歐元增至380億歐元,增幅為24.7%。現在德國對第三國家的出口占德國藥品出口的一半,比重由2009年的32.6%上升到2019年的52.9%。   從2020年3月至5月,德國製藥業銷售量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長1.1%,國內需求對此貢獻良多,2020年3月德國國內銷售較前一年同期增加20.2%。銷售額增長的原因是新冠病毒大流行開始時,藥局庫存訂單大量增加所致。   此外,國際業務對德國製藥業而言仍至關重要,擁有約12名員工的358家公司在2019年創造了約508億歐元的銷售額,其中約330億歐元(64.9%)來自國外。   2019年德國醫藥品產值為311億歐元,其中86.2%是所謂專用藥品(pharmazeutische Spezialitäten),也稱即用型藥物及疫苗,另有診斷用的製劑。2019年藥品生產所需的藥品原料占藥品生產的11.9%。2020年第一季國內生產呈現正向趨勢,藥品產量較前一年同期增長2.3%,金額達81億歐元。

A:總部於德國的Orsay成衣零售商店將關閉瑞士11個門市分店。Orsay在此之前,還有得到政府的補助。Unia公會表示,Orsay在瑞士11家門市約55名員工的就業機會將受到影響,第一批員工已在7月25日收到裁員通知。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2020年7月27日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7月27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本(109)年7月27日發布新聞表示,該部通商交涉本部長(相當於經濟部次長)俞明希於7月25日出席APEC貿易部長視訊會議,本次會議主要討論本年5月5日舉行APEC貿易部長時發表之「合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共同宣言」執行情形。   本年5月份發表之共同宣言重點包括降低關稅及非關稅規定,俾利順暢醫療物資等必需用品之貿易及促進貿易便捷、討論商務人士自由跨境方案、研商成員國成立蒐集與共有新冠肺炎疫情因應對策之平台,以及支持WTO多邊貿易體制與加速推動「後2020願景」(Post-2020 Vision),其中降低非關稅障礙,活絡醫療物資等必需用品之貿易及放寬商務人士自由跨境等議題係由韓國提議,預計將有助於成員國改善規定及參考,俾恢復產業之全球經濟活動。   據指出,俞本部長於本次之會議亦提議3大APEC成員國合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之方案,主要內容包括: (一)討論研擬區域內規定同步化、減少審核與認證必要之程序及簡化通關程序等改善非關稅措施之指南,放寬非關稅措施,俾利順暢醫療物資等必需用品之貿易。 (二)俞部長強調,雖然目前全球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放寬商務人士自由跨境將有助企業維持活動,有利經濟快速復甦,APEC成員國間亦應積極討論維持開放型、安定型之全球供應鏈機制。 (三) APEC之「後2020願景」將因應數位改革等快速變化之商務環境,協助區域內中小企業及弱勢階層參與全球價值鏈,亦有必要推動多元及具有動力之APEC經濟活動,另應加強WTO之多邊貿易系統,俾恢復對全球貿易之信賴。   產業通商資源部強調,以目前情況,新冠肺炎疫情可能無法立即消除,政府為協助業界恢復正常之經濟活動,將持續透過多邊及雙邊管道,全力倡議討論放寬商務人士自由跨境及改善醫療物資之非關稅規定等,推動國際合作。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7月27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本(109)年7月27日發布新聞表示,該部通商交涉本部長(相當於經濟部次長)俞明希於7月25日出席APEC貿易部長視訊會議,本次會議主要討論本年5月5日舉行APEC貿易部長時發表之「合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共同宣言」執行情形。   本年5月份發表之共同宣言重點包括降低關稅及非關稅規定,俾利順暢醫療物資等必需用品之貿易及促進貿易便捷、討論商務人士自由跨境方案、研商成員國成立蒐集與共有新冠肺炎疫情因應對策之平台,以及支持WTO多邊貿易體制與加速推動「後2020願景」(Post-2020 Vision),其中降低非關稅障礙,活絡醫療物資等必需用品之貿易及放寬商務人士自由跨境等議題係由韓國提議,預計將有助於成員國改善規定及參考,俾恢復產業之全球經濟活動。   據指出,俞本部長於本次之會議亦提議3大APEC成員國合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之方案,主要內容包括: (一)討論研擬區域內規定同步化、減少審核與認證必要之程序及簡化通關程序等改善非關稅措施之指南,放寬非關稅措施,俾利順暢醫療物資等必需用品之貿易。 (二)俞部長強調,雖然目前全球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放寬商務人士自由跨境將有助企業維持活動,有利經濟快速復甦,APEC成員國間亦應積極討論維持開放型、安定型之全球供應鏈機制。 (三) APEC之「後2020願景」將因應數位改革等快速變化之商務環境,協助區域內中小企業及弱勢階層參與全球價值鏈,亦有必要推動多元及具有動力之APEC經濟活動,另應加強WTO之多邊貿易系統,俾恢復對全球貿易之信賴。   產業通商資源部強調,以目前情況,新冠肺炎疫情可能無法立即消除,政府為協助業界恢復正常之經濟活動,將持續透過多邊及雙邊管道,全力倡議討論放寬商務人士自由跨境及改善醫療物資之非關稅規定等,推動國際合作。

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7月27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本(109)年7月24日,就韓國核廢料管理政策重審委員會日前公布之「月城核電廠增設臨時儲存設施」國民意見調查結果,並感謝積極協助相關調查之複審委員會與地方執行機關、慶州市相關人員及參與調查之慶州市民。 二、該部表示,政府將尊重慶州市民意見,並將綜合各界利害關係人之意見後,研擬最終政策。 三、該部自評本次國民輿論調查,深入瞭解國民對增設臨時儲存設施之接受度,除有助研擬管理核廢料之解決方案,亦能有效推動能源轉換政策。      

A:瑞士旅館飯店業協會會長 Andreas Züllig於7月25日接受瑞士德語廣播電視(SRF)訪問時表示,預估瑞士今年飯店住宿率會減少30%-40%,該行業目前就業人口約有26萬人,其中一部分人員恐將會被裁員失業。Züllig會長另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對瑞士旅館飯店業的衝擊,如同遭遇世界大戰對該行業的衝擊。在Interlaken及Luzern等旅遊勝地旅館飯店業最打擊明顯。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 (Tages Anzeiger) 日期:2020年7月27日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義大利政府為因應新冠肺炎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於本(109)年7月16日通過上述法案並於隔日生效,該法案相關重點如下: (一)  法案旨在簡化政府行政流程、政府服務數位化、支持綠色經濟及商業活動等,以加速國內投資及基礎建設。 (二)  具體作法包括建立政府行政流程單一窗口、強化使用電子認證系統、建立數位國家資訊平台、加速推動數位基礎建設及簡化再生能源相關法規等。 依據義大利經濟發展部(MISE)官方網站所述,「簡化法案」係本年義大利政府繼護癒義大利(Cura Italia)、流動性(Liquità)及復甦法案(Rilancio)後,再次針對疫情影響所提出之法案,該部部長 Stefano Patuanelli 指出,該法案將針對企業活動、綠色經濟、環境保護、超寬頻及新興科技等領域提供相關簡化措施,盼以更具效率之行政流程,在後疫情時代為義國的生產活動帶來新的刺激。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義大利政府為因應新冠肺炎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於本(109)年7月16日通過上述法案並於隔日生效,該法案相關重點如下: (一)  法案旨在簡化政府行政流程、政府服務數位化、支持綠色經濟及商業活動等,以加速國內投資及基礎建設。 (二)  具體作法包括建立政府行政流程單一窗口、強化使用電子認證系統、建立數位國家資訊平台、加速推動數位基礎建設及簡化再生能源相關法規等。 依據義大利經濟發展部(MISE)官方網站所述,「簡化法案」係本年義大利政府繼護癒義大利(Cura Italia)、流動性(Liquità)及復甦法案(Rilancio)後,再次針對疫情影響所提出之法案,該部部長 Stefano Patuanelli 指出,該法案將針對企業活動、綠色經濟、環境保護、超寬頻及新興科技等領域提供相關簡化措施,盼以更具效率之行政流程,在後疫情時代為義國的生產活動帶來新的刺激。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0年7月20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在電子消費卡刺激市道下,2020年5月營業額較去(2019)年同期上升的受訪餐飲商戶比例較4月增加12%至17%;日韓餐廳(53%)和中式酒樓飯店(17%)相應比例顯著增加36%及13%。認為營業額按年下跌的受訪餐飲商戶比例較4月減少16%至73%,其中茶餐廳和粥麵店有關比例(75%)減少12%,西式餐廳(78%)亦減少11%。 零售業方面,有16%受訪商戶反映5月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上升,比例較4月增加7%;百貨商戶有關比例(27%)增加18%,超級市場(89%)則維持在4月水平。另一方面,認為5月營業額按年下跌的受訪商戶比例較4月減少7%至80%;車商相應比例(56%)較前一個月減少11%,而受訪的皮具、鐘錶珠寶、成人服裝和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商均反映5月營業額按年下跌。 對於6月業務表現,預期營業額將較去年同期上升或相若的受訪餐飲商戶比例較5月增加6%至25%,零售商戶(21%)則減少1%。另一方面,有33%受訪餐飲商戶和46%零售商戶預計營業額按年下跌5成或以上,有關比例較5月分別減少5%及4%。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0年7月20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在電子消費卡刺激市道下,2020年5月營業額較去(2019)年同期上升的受訪餐飲商戶比例較4月增加12%至17%;日韓餐廳(53%)和中式酒樓飯店(17%)相應比例顯著增加36%及13%。認為營業額按年下跌的受訪餐飲商戶比例較4月減少16%至73%,其中茶餐廳和粥麵店有關比例(75%)減少12%,西式餐廳(78%)亦減少11%。 零售業方面,有16%受訪商戶反映5月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上升,比例較4月增加7%;百貨商戶有關比例(27%)增加18%,超級市場(89%)則維持在4月水平。另一方面,認為5月營業額按年下跌的受訪商戶比例較4月減少7%至80%;車商相應比例(56%)較前一個月減少11%,而受訪的皮具、鐘錶珠寶、成人服裝和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商均反映5月營業額按年下跌。 對於6月業務表現,預期營業額將較去年同期上升或相若的受訪餐飲商戶比例較5月增加6%至25%,零售商戶(21%)則減少1%。另一方面,有33%受訪餐飲商戶和46%零售商戶預計營業額按年下跌5成或以上,有關比例較5月分別減少5%及4%。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0年7月20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本(2020)年6月入境旅客有22,556人次,按年減少逾9成;不留宿旅客及留宿旅客分別為13,205人次及9,351人次。旅客平均逗留1.4日,較去(2019)年同期增加0.2日;留宿旅客平均逗留時間(5.6日)上升3.4日,不留宿旅客(0.1日)則減少0.1日。另一方面,不留宿旅客比例(58.5%)較5月大幅增加15.0%,令整體逗留時間按月縮減3.9日。 按客源分析,中國大陸旅客較去年同期減少99.0%至21,067人次(佔總數93.4%),其中大灣區珠三角9市旅客有11,235人次。香港及台灣旅客分別有1,142人次及326人次。 按入境管道統計,6月份經陸路入境旅客有22,443人次,其中77.3%從關閘入境(17,344人次);經空路入境僅為113人次。 本年上半年入境旅客共3,268,900人次,按年減少83.9%;不留宿旅客(1,723,218人次)及留宿旅客(1,545,682人次)分別減少84.0%及83.7%。旅客平均逗留1.4日,較去年同期上升0.3日;留宿旅客平均逗留時間(2.7日)增加0.5日,不留宿旅客(0.2日)維持2019年同期水平。中國大陸(2,339,589人次)、香港(652,522人次)及台灣旅客(81,628人次)均呈現逾8成減幅。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