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波蘭成衣製造商LPP公司想要送100萬個口罩給中國大陸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20.01.30.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擁有知名品牌如Reserve 或 Mohito的成衣製造商LPP公司已決定供應中國大陸100萬個與2019-nCoV病毒擴散有關的防護口罩。據波蘭衛生檢查總署(Chief Sanitary Inspectorate;GIS)表示,全球總共有4,587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包括106個死亡案例。LPP公司執行長Marek Piechocki表示,該公司知道防護口罩現在是中國大陸的基本需要,且他們正在大量採購。 渠補充表示,該公司正在尋找能交貨此口罩給LPP公司的生產業者及批發商。渠強調稱,LPP公司訴求所有擁有口罩庫存的公司,並表示,將會負擔所有經銷成本,渠亦表示,在此情況下要取得100萬個口罩是具有挑戰性的,不過,渠認為有其他公司的幫助,第1批船貨很快就能運送。
A:依據奧媒提洛日報本(109)年1月29日奧國工商總會(WKO)資料,WKO預估奧國2019年貨品出口總額將成長2.5%至1,539億歐元,惟成長幅度低於2018年之近6%。其中79.3%輸往歐盟國家,8.9%輸往亞洲,8.4%輸往北美;主要出口類別為機械及車輛(40%)、加工品(21%)及化學製品(14%);最重要出口夥伴仍是德國及美國。WKO會長Harald Mahrer看好奧國出口經濟前景,而2019年對英國之出口額成長約10%,為奧國第9大出口夥伴,第10名為中國。奧國汽車製造商則明顯感受到車輛產業需求下滑,M會長指出,「驅動科技」(technology)為當前重點議題,即未來車輛是以電、水或其他燃料作為動力來源,奧國汽車產業也正持續因應調整製造設備。另因奧國為德國最大出口市場,亦受到德國經濟不景氣衝擊。WKO另預估奧地利2019年服務出口總額成長3.5%至650億歐元,主要出口業別為觀光(31%)、運輸服務(23%)及技術服務(13%)。
A:參考資料: The Telegraph、The Sun日期:109年1月29日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2/P200號(商情文號:第52號) 商情本文:根據英國電訊報29日報導,自中國武漢地區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又稱武漢冠狀病毒(Wuhan coronavirus)正在快速擴散,目前至少有16個國家確認病例,已知感染者達6,000多人,導致132人死亡。最新研究顯示,每年一至三月中旬有超過142,000名遊客從中國進入,倫敦科學家警告倫敦比任何其他歐洲城市更容易受感染,英國公共衛生單位(Public Health England)認為英國很快將出現病例。目前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暫停所有往返中國大陸的航班,英政府計畫於本週將200名滯留於中國武漢的英國公民遣送回國,返國後將進行兩週的隔離觀察。根據NHS及WHO的資料顯示,武漢冠狀病毒的症狀通常包含疲勞感、呼吸困難、發燒、咳嗽或喉嚨痛,這些症狀會在感染後的2-10天內出現,若有具感染潛在風險者可以撥打NHS 111尋求協助,並呼籲民眾隨時保持手部清潔,避免觸摸眼睛、鼻子及嘴巴等病毒傳播管道。
A:參考資料: Financial Times、BBC News日期:109年1月30日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3/P200號(商情文號:第53號) 商情本文:根據金融時報及BBC新聞30日報導,汽車製造業是英國經濟體相當重要的產業,該產業除了國內供應鏈完善外,其零件製造商、技術供應商、設計及顧問公司等相關企業都具國際水準。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ociety of Motor Manufacturers and Traders,SMMT)的2019年報告指出,英國就業人口中有82萬3,000人從事汽車相關工作,其中16萬8,000人直接受雇於汽車製造公司,此外該產業薪資較英國平均薪資高出21%。根據SMMT的2019年報告統計,英國汽車市場價值超過820億英鎊,為英國帶來186億英鎊的經濟效益,其產品約占英國商品出口總額的14.4%,價值約440億英鎊,該產業每年在汽車研發方面投資37.5億英鎊。但由於柴油車需求下降、脫歐不確定性及全球經濟不樂觀等綜合因素,再加上汽車製造商兩度關閉工廠以求降低2019年3月29日及10月31日兩次脫歐截止日期的預期影響,故2019年英國汽車產量下降14.2%至1,303,135輛,為自2010年來的最低點且已連續第三年下降,其中內銷量下跌12.3%至247,138輛,該數量約佔2019年總產量的19%;外銷量下跌14.7%至1,055,997輛,該數量約佔2019年總產量的81%,外銷部分又以歐盟27國(54.8%)、美國(18.9%)、中國(5.3%)及日本(3.2%)為主要出口對象,2019年英國對這些國家的出口量分別下降11.1%、9.8%、26.4%及17.7%。英國擁有2,500多家汽車零件供應商及頂尖技術工程師,吸引Aston Martin、Bentley、Jaguar Land Rover、Lotus、McLaren、MINI、Rolls-Royce及Vauxhall等30多家知名汽車製造商設廠,生產超過70款車型,其中以Jaguar Land Rover(385,197輛)、Nissan(346,535輛)、MINI(221,928輛)、Toyota(148,106輛)、Honda(108,876輛)、Vauxhall(61,737輛)等幾家製造商的2019年度產量較高。另外,SMMT在最新汽車產業調查報告中列出英國前十大外銷車款,依序為Nissan Qashqai、MINI Hatch、Toyota Corolla、Honda Civic、Range Rover Sport、Vauxhall Astra、Range Rover Evoque、Range Rover、Range Rover Velar及MINI Clubman。英國於2020年1月31日脫歐後進入為期十一個月的過渡期,許多製造商表示未來對英國汽車產業的投資將取決於英歐雙方長期貿易關係的明確性。英國汽車產品約80%外銷,其中約50%銷往歐盟國家、30%銷往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另外英國汽車製造商仰賴自歐盟進口的大量零組件,因此脫歐後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定至關重要。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日期:2020年1月29日紐約市布魯克林區近10年來快速成長,可歸功於新創企業,但具知名度且有一定規模位於曼哈頓的公司也開始搬到布魯克林。企業界表示,該區租金低廉、空間大、稅額抵免、接近創意人才與客戶,以及縮短居住於布魯克林員工的通勤時間。根據位於紐約的智庫Center for an Urban Future數據,布魯克林的創意產業成長特別亮眼,從2007年到2017年,建築、設計、電影、廣告等產業就業人數成長155%、達8,868個。曼哈頓有更多的創意就業機會,但成長緩慢,同期相比成長約17%、達170,398個。促進布魯克林工業區發展的非營利布魯克林Navy Yard 開發公司執行長David Ehrenberg表示,企業現在關心辦公室與行駛布魯克林地鐵G線的距離,而許多企業員工也居住在布魯克林。許多公司如Lafayette 148、Blue State申請紐約市的獎勵計畫- 搬遷及就業援助計畫(Relocation and Employment Assistance Program),對遷移至特定紐約市地區的合格企業享有為期12年每名員工3千美元的年度稅額抵免。根據市政府資料,紐約市於上一個會計年度提供3,300萬美元的稅額抵免。不過該計畫將於今夏停止接受新的申請,需要州議會重新核准。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wsj.com/articles/brooklyn-isnt-just-for-startups-11580312319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El Tiempo日報(2020.01.29)依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最新報告,今(2020)年哥倫比亞經濟成長率預估將達3.5%,主要受益於公共工程、僑匯收入、貨幣政策財,以及稅改革所帶動的投資增加,此外,大批委內瑞拉移民進入哥國帶來勞動力與消費力,亦對哥國經濟有加分效果,並持續看好哥國明(2021)年經濟表現,預期經濟成長率將進一步攀升至3.8%。報告中亦指出,去(2019)年哥國由於內需轉強,經濟成長率攀升至3.3%,惟財政赤字達國內生產毛額達4.5%,亦較前(2018)年增加。IMF報告指出,今年拉丁美洲暨拉勒比海地區之整體經濟成長率約1.6%,仍將續呈停滯狀態,與近5年情況類似。哥國3.5%之經濟成長率係區域內主要國家中表現最佳著,其他國家分別為秘魯3.2%、巴西2.2%、墨西哥1.0%、智利0.9%、阿根廷-1.3%、委內瑞拉-10.0%。
A:日本政府第2次撤僑包機於本(2020)年1月30日早上9點左右返抵羽田機場,續搭載210名僑民返國,預定本日晚間執行第3次撤僑,估計湖北省尚有2-300名日本僑民等待搭機返國。目前日本國內確診病例達11人,其中3名為1月29日第1次包機撤回的僑民,加上已發現2起本土型人傳人病例,讓日本民間提高警戒意識,相關因應情形摘要如下: 加緊趕工生產口罩:在日本地區確診病例增加及中國大陸觀光客大量購買的推波助瀾下,日本東京地區的藥妝店出現口罩缺貨及漲價狀況。Unicharm及小林製藥等廠商已採取24小時趕工生產,同時該等公司股價亦受惠上漲。 員工戴口罩執行業務:百貨公司、遊樂園及遊覽車公司等與陸客接觸性較高行業,已要求員工必須戴口罩工作。 暫時居家工作:野村集團要求近期前往中國大陸出差、旅遊的員工,以及GMO Internet公司自1月27日起90%的員工(共4,000人),自行在家工作2週。 延後在大陸工廠、公司開工時間: TOYOTA、HONDA、TOTO、Panasonic及南信精機製作所等製造業,陸續宣布在大陸工廠至少延至2月8日以後開工。UNIQLO、無印良品及咖哩屋CoCo壹番屋,則分別關閉武漢及鄰近地區的130家、40家及14家店舖,重啟營業日期將視疫情狀況而定。
A:據印尼Mandiri銀行產業分析報告指出,由於印尼成衣內需市場強勁,帶動整體紡織及成衣產業發展,因此去(2019)年印尼紡織產業表現優異,尤其第3季成長率達15.08%,而同期全國經濟成長率僅5.02%。該報告指出,印尼成衣主要出口市場包含美國、日本及德國,紡織品主要出口市場包含中國大陸、日本及土耳其。據Mandiri銀行統計,2018年1月至10月成衣出口金額達74.2億美元,去年1月至10月成衣出口額達71.5億美元,衰退3.6%,並估計去年全年成衣產品總出口額應超過99億美元。印尼政府對紡織成衣產業態度樂觀,工業部盼本(2020)年紡織成衣出口額提升至150億美元、年產能達164萬噸,且新增投資金額達81兆印尼盾(約為59億美元)。為達成上述目標,印尼政府將加強打擊非法紡織品進口、加速開發爪哇以外地區之工業用地及周遭基礎建設以降低物流成本,並成立職業學校培養相關人才。印尼政府亦盼透過雙邊經濟合作提升出口競爭力。目前印尼已在ASEAN架構下與紐澳、日韓、中國大陸、香港及印度等簽署雙邊貿易協定,並已與智利、歐洲自由貿易協會及澳洲簽署經濟夥伴協定。同時,印尼刻正推動與韓國簽署全面經濟夥伴協定(IK-CEPA),預計本年上半年簽署。未來將推動與歐盟、土耳其洽簽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並與伊朗、莫三比克及突尼西亞洽簽部分貿易協定。然而,印尼紡織及成衣業者仍需克服幾項不利因素。例如,印尼天然氣、電價等能源成本為紡織輸出國中較高者,且印尼勞動成本逐年上升(尤其西爪哇與雅加達地區),使紡織廠遷移至勞工成本較低之地區或其他國家。同時,印尼紡織業者(尤其傳統家庭企業或小規模廠商)機器設備老舊使生產效率降低,據分析報告指出,印尼30%紡織工廠所使用之機械設備年齡已超過25年。外部環境因素亦可能影響印尼紡織產業,例如由於印尼紡織業原料(如棉花等)主要依賴進口,因此印尼盾兌美元匯率變動亦可能使生產成本增加。據印尼紡織協會稱,去年紡織原物料價格約提升5%至6%。此外,中美貿易摩擦亦使中國大陸製品傾銷印尼。經查去年9月印尼貿易部一口氣針對人造纖維紗、窗簾及布料等產品展開防衛調查。其中布料已先行課徵臨時防衛稅,而窗簾及人造纖維紗等案則排除對臺灣進口紡織品課徵防衛稅。除了調查中的案子之外,目前課稅中的紡織品尚有聚酯纖維棉(28.74%反傾銷稅)。
A:馬來西亞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部長林冠英(Lim Guan Eng)頃出席世界銀行宣佈延長在馬來西亞辦事處的營運期限媒體發布會上稱,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對全球包括馬國的經濟帶來衝擊,該部刻正計劃推出振興經濟配套措施,以確保馬國經濟在該疫情爆發期間,仍能夠穩健運作及提振經濟成長。 林部長續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甫爆發,其影響層面仍待觀察,因此馬國會否下調本(2020)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值仍言之過早。惟渠坦承該病毒肯定會影響馬國經濟成長,尤其旅遊業及航太產業。世界銀行於本年1月將馬國經濟成長預測值下修為4.5%(先前預測值為4.6%),然馬國政府仍維持原訂的4.8%成長預測值。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副部長王建民(Dr. Ong Kian Ming)頃指出,儘管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大陸仍呈擴散趨勢,惟兩國雙邊貿易活動持續活絡,且未有跡象顯示該病毒會透過商品入侵馬國,因此暫無必要限制中國大陸產品的進口。 根據馬國外貿發展局(MATRADE)的統計數據顯示,上(2019)年前11個月馬國與中國大陸雙邊貿易額達2,855.72億馬幣(約合681.56億美元),較前(2018)年同期下跌0.7%;其中馬國對中國大陸出口額為1,259.39億馬幣,下跌1.3%;馬國自中國大陸進口額則為1,596.33億馬幣,下跌0.2%。 馬國政府先前宣佈自即日起暫時凍結中國大陸武漢市及湖北省旅客免簽證措施,以有效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在馬國爆發。 另一方面,馬國農業暨農基工業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Agro-based Industry)部長沙拉胡丁(Salahuddin)亦發布消息稱,上述相關病毒是由人傳人,並不涉及透過食品傳染的情況。但馬國海關總署在馬國各入境關卡仍如常檢查進入馬國的肉類及蔬果。根據該部的統計數據顯示,馬國並未從中國大陸武漢進口食品。 截至本(2020)年1月30日為止,馬國共發生8件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病患皆為中國大陸籍;其中前4名患者皆來自武漢。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全球最大手套生產商─「頂級手套公司」(Top Glove)執行主席林偉才(Lim Wee Chai)頃接受彭博社專訪時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使該公司在過去幾天接獲的中國大陸訂單幾乎為正常時期單月銷售額的兩倍,而來自香港和臺灣的訂單也有所增加。根據過往甲型H1N1流感肆虐的經驗,該公司上修本(2020)年手套銷售成長預測值,從原先的10%至15%大幅提高至25%。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肆虐,該公司的產能使用率已由85%增加至95%。 頂級手套公司在馬國擁有38間廠房、泰國4家以及中國大陸一家,且擁有687條手套生產線,年產量705億隻手套,並出口至全球195個國家。目前該公司全球市場占有率逾26%。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中國大陸汽車製造商─「吉利」汽車公司(Geely)於2017年收購馬來西亞第一國產汽車製造商─「寶騰」(Proton)的49.9%股權,並委任李春榮擔任執行長,以振興寶騰公司在馬國汽車品牌的地位。渠採取削減成本措施,成功讓這家國營汽車公司扭轉過去須仰賴政府出手拯救的頹勢,於上(2019)年讓寶騰公司恢復昔日風采,一舉超越日本汽車財團本田和豐田公司在馬國的汽車市場占有率。如今,寶騰公司盼於2022年超越馬國第二國產汽車製造商─「靈鹿」(Kancil)公司,躋身為馬國汽車銷量冠軍並搶奪東南亞及其他國家的汽車市場。 李執行長表示,寶騰公司計劃於近期將業務擴展海外,並將焦點放在泰國、印尼、新加坡和汶萊等東協國家。由於上述國家與馬國一樣,皆採用右駕轎車,因此需要改裝車子構造的部分不多。此外寶騰公司也計劃擴展業務至中東國家以及增加出口至埃及的銷量。 該公司2019年汽車銷量為10萬821輛,較2018年增加55.7%,市占率為16.7%,在馬國總汽車銷售量中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靈鹿公司(24萬341輛)。靈鹿公司的技術夥伴兼大股東係日本大發汽車公司(Daihatsu)。2019年寶騰公司出口1,070輛至6個國家。 寶騰公司盼2027年前,其海外市場銷售量占總銷量之40%,且鑒定泰國及印尼為主要出口市場。根據英國金融資訊公司IHS Markit的統計數據顯示,東協國家擁有逾5億總人口,其汽車市場以日本豐田公司為領導品牌,市占率為30%;其他依次為本田(13%)、三菱(10%),寶騰僅占第11位,市占率約3%。 IHS Markit公司分析指出,儘管寶騰公司雄心勃勃,可是該公司產能不足,擬進軍東協市場恐力不從心。以銷售量分析,寶騰公司在馬國以外市場未必能成功。 寶騰公司由馬國財團「多元資源重工業集團」(DRB HICOM)擁有大部分股權。與吉利汽車公司展開聯營的第一年,寶騰公司放棄許多舊車款,然後在8個月內推出6個新車款,成為馬國銷售量第二大的汽車製造商。2019年寶騰公司汽車市占率為16.7%,超越本田(14.1%)及豐田汽車公司(11.4%),且於近9年首次賺取盈利。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2020年1月18日Bangkok Post報導,依據世界銀行的泰國經濟監測報告,近期的經濟成長趨緩顯示長期的結構性限制,包括投資放緩與生產力成長緩慢。世界銀行警告,如果投資及生產力成長無法顯著增加,泰國的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將保持在3%以下。泰國生產力成長率從1999-2007年的3.6%降至2010-16年的1.3%。私人投資從1997年佔GDP的30%減半至2018年的15%,原因是外國直接投資減少,且與東部經濟走廊(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相關的計畫進展停滯。泰國政府一直致力於增加國家機構及企業的投資,特別是針對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以及透過對12個S曲線目標產業的投資,以期引發投資狂潮、提高生產力並可持續地促進經濟成長。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及美中貿易緊張、家庭債務增加導致國內消費不振,以及2020年度財政預算支出被長時間延遲造成投資疲軟等因素,導致出口萎縮的影響,泰國在2019年1月至9月經濟成長率僅為2.5%。據世界銀行研究泰國的資深經濟學家Kiatipong Ariyapruchya表示,泰國若要在2037年前成為高收入國家,將需要保持在5%以上的長期經濟成長率、生產力成長率需維持在3%,且投資要佔GDP的40%。此外,提高生產力將是泰國長期結構改革的關鍵部分,特別是在製造業公司中,將取決於激烈的競爭、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開放程度及技能的提高。世界銀行建議提高生產力成長率,以消除阻礙新公司(尤其是外國公司及熟練專業人員)進入泰國市場的限制。經濟學家Kiatipong表示,泰國需要為創新的知識型經濟制定政策以建立技能及人力資本,尤其是必須發展科學知識(scientific knowledge),因泰國在科學知識與技能(skills)領域不如同儕國家,此為該國研發方面的投資障礙。世界銀行已將泰國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下調至2.7%,但最新修訂後的數字仍高於該行對2019年2.5%的增長預期。世界銀行資深經濟學家Ralph van Doorn表示,隨著大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私人消費與投資的增加將成為2020年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如果伴隨著公共投資管理效率的提高,公共投資將在短期及中期進一步支持經濟成長與投資者的情緒。然而外部及國內因素影響泰國經濟前景的風險依然存在,例如美中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與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主要經濟體的經濟下滑比預期嚴重、新興市場及發展中經濟體的金融動盪,將繼續成為2020年影響泰國經濟的主要外部風險因素。因出口下滑及國內需求疲軟致2019年泰國經濟成長乏力。世界銀行表示,泰銖自2019年以來已升值8.9%,對其國際旅遊與商品出口造成衝擊。2019年10月,世界銀行預測泰國2019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7%,2020年為2.9%,世界銀行對2020年的預測值略高於泰國中央銀行(Bank of Thailand)預估的2.8%,但低於泰國財政部財政政策辦公室預估的3.3%。另世界銀行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緩升至2.5%。泰國政府對經濟增長放緩迅速做出反應,透過寬鬆的貨幣政策與財政刺激方案以促進經濟成長。展望未來,世界銀行報告建議泰國政府考慮通過推動重大公共投資項目、提高公共投資管理效率,以及為弱勢家庭提供社會保護政策,以提高刺激措施的有效性。
A:泰銖將在2020年內繼續保持強勢。在泰國經常帳戶順差增加和該國貿易平衡的推動下,泰銖將保持強勢。開泰銀行資本市場研究主管Kobsidthi Silpachai預測,泰銖在2020年上半年會浮動在29.75兌1美元之區間,然後在今年年底上升到29.25兌1美元。路透社報導稱,泰銖是2019年亞洲表現最出色的貨幣,兌美元匯率上漲了7%以上。儘管泰國經濟成長疲弱,泰銖持續利用該國在2019年的巨額經常帳盈餘、旅遊收入流入的增加和近乎創紀錄的外匯儲備,保持強勢。外匯儲備使泰銖成為投資者的首選貨幣,它在實際投資或投機活動中享有「避險天堂」的美譽。據曼谷郵報報導,截至去年11月,泰國的經常帳戶盈餘總計332億美元,佔GDP的5.3%。去年,泰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190億美元。預計今年泰國的GDP增長約為2.7%。由於泰國人的購買力正受到家庭債務上升(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9%)的影響而降低,因此,放寬貸款價值評估法規(LTV)的調整預計不會大幅提振房地產銷售疲軟。泰國銀行放寬了LTV規定,從而縮短為價格在1000萬泰銖以下的房屋尋求第二筆貸款的人的第一筆抵押貸款的最低償債期。根據2019年12月20日Bangkok Post報導,泰國工業部工業促進局計劃在2020年支應8億泰銖的政府預算,以發展及支持中小企業與社區型企業。該局期望藉由16,200名企業家及2,200家公司的參與,可將經濟價值(economic value)提高至130億泰銖以上。
A:泰國政府周三表示,泰國的出口在2019年四年來首次下降,因為華盛頓與北京的貿易戰擠壓了泰國向中國的出口,中國是泰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同時,由於客戶尋找中國製造產品的替代品,泰國對美國的出口也有所增加。泰國商務部表示,總出口額較2018年下降2.7%,至2,462億美元。對中國的出口下降3.8%,至291億美元。據信,企業為其中國生產中心購買的零件更少,橡膠產品的出貨量下降了15%,電腦和零件的出貨量下降了9%。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也是泰國2015年出口最後一次下降的原因,泰國與中國的經濟聯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牢固,十年來對中國的出口增長了80%。泰國對美國的出口增長了11.8%,達到313億美元,使該國成為今年中國以外最大的貿易夥伴。機械和機械零件出口增長10%,汽車和汽車零件出口增長7%,因為美國進口商尋求從中國購買產品的替代來源。泰國對日本、歐盟和東南亞國家聯盟其他成員國的出口下降,部分原因是泰銖升值。泰銖兌美元匯率處於約六年來的最高水平。儘管如此,泰國的貿易順差還是從2018年翻了一番,達到96億美元。由於國內經濟放緩,進口降幅甚至超過出口降幅。惟與美國的貿易順差增加了7%,達到140億美元。美國財政部在1月13日的一份報告中說,泰國「接近觸發關鍵門檻」被列入其貿易和貨幣政策的監督清單。如果泰國的貿易失衡繼續加劇,那麼泰國可能會被列入觀察名單。展望未來,由於美國和中國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泰國政府預計貿易將回升。泰國商務部貿易政策與戰略辦公室主任Pimchanok Vonkorpon表示,預計2020年泰國出口將增長1.5%至2%。
A:根據2020年1月20日Bangkok Post報導,泰國財政部長Uttama Savanayana表示,該國政府正在草擬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 EV)生產路徑圖(roadmap),泰國將在3年內開始執行該路徑圖。該路徑圖將作為電動汽車的國家總體規畫,且必須在2020年完成。Uttama部長已就此與工業部長Suriya Juangroongruangkit交換意見,惟尚未與其他機關及能源與交通部進行討論。該路徑圖應在尋求在泰國從事電動汽車製造的汽車製造商中建立信心,因為該等廠商要求制定明確的政府政策、投資標準及獎勵措施,以推動泰國生產電動汽車。充電站及電動汽車充電物流等基礎設施亦必須有明確的計畫。Uttama部長指出,世界上有許多收費模式,例如日本、德國及美國的收費模式,但無論選擇任何收費模式,均必須符合泰國的安全標準;此外,還必須考量該國的電力供應能力。EV計畫係由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於2017年3月推出,旨在鼓勵汽車製造商進行投資,符合條件的電動汽車為混合動力(hybrid),插電式混合動力(plug-in hybrid)及電池版本(battery versions)。據BOI報告稱,共有13家公司已獲得EV優惠待遇(privileges),包括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賓士、BMW、上汽集團、FOMM、三菱及Mine Mobility等。為鼓勵消費者大規模地轉向電動汽車,必須在總體規劃中考量電動汽車價格較燃料驅動汽車昂貴的情形。Uttama部長表示,曼谷運行的所有旅遊巴士將改為電動汽車,並將電動汽車佔國家機構採購新車的15%的提案,提交有關當局批准。根據2019年12月19日Bangkok Post報導,泰國政府已延長對來自中國大陸、越南及臺灣的冷軋低碳碳鋼(包括盤繞及未盤繞)徵收反傾銷稅的期限,未來5年將續限制自該3個市場的供應。
A:泰國水利專家警告,泰國重大的經建政策-東部經濟走廊(EEC)計畫正遭受乾旱和水資源衝突的阻礙。EEC區域的居民用水與工業計畫間的水資源爭奪戰已迫在眉睫。泰國眾議院監理EEC計畫委員會成員Somnuck Jongmeewasin表示EEC已經受到水資源短缺的影響。政府已經在尖竹汶府(Chanthaburi)和沙繳府(Sa Kaeo)等建造水庫,以為EEC計畫提供用水。但是,當地居民開始抗議該區的水資源優先分配給工業部門,此為造成大規模衝突的來源。據報導,泰國皇家灌溉署已編列150億泰銖,建造供水設施,為EEC項目供水。迄今為止,政府已在尖竹汶府開墾超過200,000萊的土地,用於建設四個水庫,為EEC計畫提供3億立方米的用水。Mr. Somnuck表示,乾旱將引發農業、觀光旅遊業、家庭用水和工業部門對水需求的增加及競爭,將為EEC構成非常大的問題。Mr. Somnuck補充雖然工業部門正試圖通過利用技術來反覆循環利用水資源以解決缺水問題。但工業部門仍然需要與農民和家庭部門共享水庫的水源供應。因此,在每年的乾旱期間,家庭用水、榴槤農場、工廠和觀光部門同時需要水,供水相較之下就明顯不足。Mr. Somnuck警告EEC地區的缺水問題將升級為水資源的爭奪戰,2020年的水資源短缺狀況可能比2005年EEC地區遭受的危機還要嚴重,但真正的問題是,嚴重的乾旱將成為該地區的「新常態」。Rangsit大學水文工程師、氣候變遷與災難中心主任Mr. Seree Suparatid表示,由於自湄南河上游的水資源短缺,省級的水利局不得不從民間部門購水來供應自來水。而同時來自Pakong河的替代水源供應有限,且已受到海水入侵的影響。Mr. Seree警告,當榴槤及稻米等耗水量大的農作物需要大量水澆灌時,東部地區的水資源衝突將在3月和4月加劇。春武里府現有的4個水庫中的水約有2億立方米,預計將足以供農業、工業、家庭用水和觀光業使用4個月。據報導,工業部門正在準備避免水資源的衝突,這與2005年類似,當時工業和農業部門爭奪該地區4個主要水庫的水。工業用水供應商「東部水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司(Eastern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Plc,EW)」CEO兼總裁Jirayut Rungsrithong表示,該公司已為乾旱期間的工廠用水備妥因應措施。他說:EW將升級北柳府Bang Pakong河上的抽水站,以增加該地區工業用水的水量。
A:根據泰國國家廣播和電信委員會(NBTC)估計,2020年2月16日將就4個頻譜許可證進行招標作業,預計將為國庫帶來540億泰銖的收入,而5G應用相關的商業活動則估計可為2020年帶來1,770億泰銖的經濟貢獻。NBTC秘書長Takorn Tantasith在1月15日「2020年-泰國投資發展年」研討會上表示,5G應用將有助提升2020年的整體經濟的價值,所帶來的1,770億泰銖商機將占今年預估17.3兆美元GDP的1.02%。NBTC將於2月16日招標4個頻譜,其中包括700 MHz頻段的15 MHz頻寬、1800 MHz中的35 MHz頻寬、2600MHz的190MHz頻寬以及26 GHz的2,700MHz頻寬。NBTC秘書長Takorn表示,在招標的56個頻譜許可證中,NBTC預計行動電信業者將搶標25個頻譜的許可證,這些包括700MHz範圍內的5個許可證、2,600MHz範圍內的19個許可證以及26GHz範圍內的4個許可證。NBTC秘書長Takorn補充,5G應用將會在未來幾年刺激泰國的經濟,並為2020年帶來1,770億泰銖、2021年的3,320億泰銖和2022年的4,760億泰銖等經濟貢獻。Takorn秘書長表示,泰國將成為東協提供5G商業服務的第一推動者,5G服務可能在5月推出。隨著泰銖升值,他說這對泰國業者來說是很好的機會,可以為5G應用投資進口必要的器材和設備。渠建議業者應該迅速購買設備,將泰銖升值的危機轉變成機會。Takorn秘書長表示已有五家潛在的電信和行動電信業者已從NBTC取得5G招標文件,包括Advanced Info Service、True Move H通用通信、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TOT和CAT Telecom等5家業者。
A:印度媒體於1月30日報導印度鋼鐵部(Ministry of Steel)頃表示,為解決大量次級鋼材及鋼品在印度境內銷售損及基礎建設施工安全及維護人民安全,研議針對9項鋼品包括鍍錫鋼板(Tin Plate)實施強制品質標準檢驗。研議中新規定將強制規定所有生產商都必須事先向印度標準局(Bereau of Indian Standards, BIS)取得認證才能使用符合品質標章,該局強調,該措施符合WTO多邊貿易體系規範,無論印度本地鋼廠或國外鋼廠產品都必須符合該品質要求。印度政府已將該措施通知世界貿易組織(WTO)並徵求會員評論意見,評論期過後印度鋼鐵部將正式發布行政命令並公告實施。部分WTO會員如歐盟認為,該措施目的可能在於限制鋼鐵進口,要求印度承認通過認證之外國實驗室依國際品保組織標準(ISO Standards)或印度標準(Indian Standards)發出的檢驗報告,並且停止對歐盟境內鋼廠實施查驗,因為歐盟內工廠皆符合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先前印度已3次公告實施鋼品品質管制(Steel and Steel Products Quality Control Order),目前已有67項鋼品納入強制檢驗,這將是第4次公告,未來實施後將使得印度鋼品品質管制項目超過100項,涵蓋90%以上印度境內銷售鋼品,凡是未取得印度鋼鐵部品質標章的鋼品將不得在印度境內生產、銷售、貿易及庫存。去(2018-19)年度印度鋼鐵進口量為784萬公噸,成長4.7%,出口量則為636萬公噸,大幅衰退34%,係3年來首度成為鋼鐵淨進口國。
A:資料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1月30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與防衛事業廳於本(109)年1月30日簽訂研發國防無人機高性能渦輪風扇引擎(Turbofan Engine)之合作備忘錄(MOU)。 無人機渦輪風扇引擎係依「導彈及技術控制制度」(Missile Technology Control Regime,MTCR)嚴密管制進出口之產品,為加強韓國國防能力,有必要獨立研發此項產品。因此磋合擁有材料及零件研發能力之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與具備設計、製作及測驗評估能力之防衛事業廳共同討論彼此結合雙方優勢資源之合作方案,並將自本年起正式推動國防無人機渦輪風扇引擎研發計畫,預訂於2025年前投入880億韓元之預算研發。 若韓國成功研發高性能渦輪風扇引擎以及適用於渦輪風扇引擎之高耐熱合金材料與零件,不僅可加強韓國國防能力,並可提升韓國材料、零件及設備產業競爭力,有利於韓國材料及零件產業拓展海外市場。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材料零件設備產業政策官姜景成表示,韓國將結合跨部會之力量全力提升韓國材料零件設備產業競爭力,協助此項研發計畫獲得成功。國防事業廳國防技術保護局局長金相模表示,韓國將透過研發無人機渦輪風扇引擎,打造第4次工業革命與監視偵察領域之「國防自主」基礎,並且國防與產業間合作亦將帶動國家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