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依據日本港新聞本(2020)年7月27日報導辦理。 日本水產研究.教育機構與GFW、澳洲、韓國等共8個研究單位合作,運用人工衞星收集船隻的光學圖像、集魚燈圖像、雷達等結合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數據進行組合,於22日國際期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論文:「躲藏在北韓海域之漁船現身在光天化日之下」(Illuminating dark fishing fleets in North Korea;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30/eabb1197),揭發中國漁船於北韓海域大規模非法漁獲真魷。2017年聯合國安理會為了制裁北韓發射飛彈,禁止各國自北韓取得水產品、購買或接受北韓漁業權的移轉等,中國無視此一制裁,2017-18年在北韓海域非法捕撈真魷漁獲量高達16萬噸之多,相當於日本和韓國同期的總漁獲量,推估漁獲金額達470億日圓,對真魷資源量構成極大威脅。 依論文分析,於北韓海域非法作業中國漁船於2017年超過900艘,2018年超過700艘。當船隻作業效率與韓國沿海漁船相同(CPUE)時,估計漁獲量達16萬噸,約日、韓同期總漁獲量,漁獲金額達470億日圓。 這些中國漁船似未受中國當局管轄,為無登錄、無船旗國、無許可的漁船,但即使獲得中國和北韓的許可,也是違反聯合國規則。船隻為大型雙拖漁船規模並帶有集魚燈漁網,由集魚燈數目可知,中國已將北韓小漁船從該海域趕到鄰接俄羅斯海域作業。北韓小漁船在俄羅斯海域作業屬於非法,且船隻設備不足,造成許多的死亡事故。 GFW研究員指出,整合多顆衛星資訊,並詳細進行情況分析,此漁業是單一國在他國進行的規模最大的非法漁業。日本水產研究.教育機構宮原正典理事長指出,在此海域的非法捕漁、數據無法共用及欠缺管理已成為大問題,需藉可靠的科學研究來克服。 2017年聯合國安理會因北韓持續進行導彈試驗而對其實施制裁,禁止事項有:1、自北韓取得水產品;2、未經聯合國批准與北韓進行合資經營活動;3、禁止由北韓轉讓/購買捕魚權。另由日本水產研究.教育機構的研究指出,日本近海真魷個體群為2群,2014年總計有253萬噸,但2019年僅剩77萬噸,日本去年真魷漁獲量僅3.3萬噸,為歷史新低。由於產卵親魚量不足,即使環境條件佳,也很難回復資源量。無論從法律、經濟上,中國漁船在北韓海域捕撈真魷誠屬大問題。
A:緬甸時報報導,為了在仰光迪拉瓦經濟特區建設一座1,250兆瓦的液化天然氣發電廠投資額達20億美元,緬甸與日本公司已簽署了協議。電力暨能源部7月24日向日商Marubeni,Sumitomo Corp及Mitsui & Co發出通知,讓他們透過合資企業,與緬甸一個由當地企業團Eden Group及政府組成的財團共同建設這座發電廠。該電廠將建在迪拉瓦經濟特區的27、28及29號碼頭附近。預計工期為30個月。同時亦會興建一個液化天然氣碼頭,供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進口液化天然氣。 電力暨能源部長Win Khine表示,計劃在未來72個月內開始營運發電,並會適時提供電力以應付未來不斷上升的電力需求。在購電協議談判及電價核算中,該部將努力實現雙贏。緬甸2018年初首批3座液化天然氣發電廠也簽署了類似協議。這些投標於2019年10月被授予香港VPower集團。這3座液化天然氣工廠的總裝機容量為1,000兆瓦,預計將相當於緬甸現有能源裝機容量的1/3左右。這些位於仰光的Thalyin及Thaketa以及若開邦皎漂的電廠購買電協議。 本年5月及6月期間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向緬甸交付了VPower 工廠的首批液化天然氣。為了在緬甸境內輸送天然氣,將制定一項全國天然氣管線計劃的總體規劃,並分階段實施。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統計,截至本年度第3季為止,香港已成為緬甸最大的外來投資者,共有41家香港公司在房地產開發、電力及成衣業投資13.4億美元。在過去的9個月中,香港居投資榜首,其次是新加坡,其在13個項目中的投資總額估計為10億美元。此外投資也從中國、法國、德國、印尼、印度、日本、馬來西亞、澳門、韓國、泰國、英國、斯里蘭卡、荷蘭、越南、薩摩亞等國流入緬甸。DICA的統計顯示,2019年10月至6月期間, 緬甸的外人直接投資(FDI)為43.36億,其中包括現有企業增資資本擴張。DICA計劃在2019-20年度實現58億美元FDI目標。 DICA局長Thant Sin Lwin表示,本年工業園區及市區發展項目等基礎設施項目為緬甸帶來了大量投資。緬甸正試圖透過提供稅收減免、稅收優惠、投資機會以及快速處理投資申請案來吸引外國投資。緬甸與香港的經濟往來成長迅速。香港已居緬甸的第4最大投資國,僅次於新加坡、中國及泰國。根據DICA的官方統計,自1988年到2020年6月期間,共有261家香港企業向緬甸投入了96億美元的外人直接投資。
A:緬甸時報報導,依據緬甸貿易推廣組織(MTPO)調查報告顯示,旅遊業及製造業出口受到的打擊最嚴重。商務部下屬的MTPO最近發佈了一份關於新冠肺炎對緬甸出口影響的調查報告。研究發現,30%的企業受到嚴重衝擊,46%的企業受到適度衝擊。在接受調查的企業中,40%的企業在出口方面遭遇到困難。報告顯示,旅遊業受新冠肺炎影響最嚴重,其次是成衣業。橡膠出口領域也受到嚴重影響,小型橡膠企業受到輕微影響。受到新冠肺炎限制及封鎖的影響,國外市場需求下降。中國經濟放緩也拖累緬甸經濟成長。MTPO局長Daw Naw Mutakapaw表示,由於疫情的爆發,出口的國際市場需求下降。她續稱,需要提出解決方案來減輕目前的困難。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了緬甸的經濟,導致成長放緩及經濟活動中斷。國際貨幣基金(IMF)本年4月將緬甸2020年的經濟成長預估值從6.4%下調至1.8%。 由於政府支出增加以及收入減少,預計年度赤字將大幅,至2021年9月需要額外借款30億美元。根據MTPO調查報告,緬甸企業希望政府暫時減低稅率或暫停稅收措施。他們還希望當局提供一份預算計劃,並降低租金及電費。緬甸政府於本年4月底發佈了新冠肺炎經濟紓困方案(CERP),包括旨在支持出口並減輕經濟損失的措施。在緬甸的外國企業感受到了這種壓力。緬甸相關工商調查的公司中,大約有50%的公司的收入平均減少47%,15%的公司回復沒有受到影響,另有35%的公司增加了營收。在接受調查的受訪者中,68%的人認為銷售額及現金流下降是最大的挑戰,47%的人認為限制病毒傳播措施,導致無法順暢提供服務也是需面對的問題。
A: 據日本東京商工調查公司本(7)月29日報導稱,日商吉野家控股集團昨(28)日宣布,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營收利潤,預估2020上半年度(3至8月)將出現虧損73億日圓的赤字,並將依照營收回復情況,預定在本(2020)年度最高關閉全球150家店舖。 吉野家控股集團表示,雖未來日本國內事業營收可望緩步回升,惟「預估本年度營業收益很難恢復去(2019)年度的水準,估算本上半年度合併營收僅829億日圓,將為去年同期(1,070億6,600萬日圓)的87%,下半年度營收則約為90%」。 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來店用餐客戶銳減,預估本(2020)年度(截至2021年2月底)合併營收計1,723億日圓,將較上年度營收2,162億100萬日圓大幅滑落,合計虧損恐達90億日圓。因此決定本年度最高關閉全球150家店舖。 為喚回消費顧客的來店意識,該集團將機動地開發新商品及實施各種廣宣促銷活動。目前吉野家控股集團在日本及海外地區計約有3,300家店舖,本年度計劃關閉的店鋪佔全體總數之5%。此外,本年度吉野家控股集團展店計劃,咸認亦將暫停實施。
A:因應港版國安法實施,紐國政府7/28宣佈暫停與香港引渡協議。 紐國另宣佈2項措施,包括對中國內地出口軍事、軍民兩用貨品及科技的管制措施,一併適用香港,同時更新旅遊警示,提醒紐國民眾港版國安法構成的風險。
A:捷克克朗回到疫情前水準,近期匯率已升值至26.20克朗兌換一歐元和22.30克朗兌換一美金的水準,捷克商業銀行分析師František Táborský表示,所有發展國家市場貨幣均表現良好,主要是因為歐元兌美元升值以及歐洲復甦情況將超越美國,他補充說明若捷克克朗繼續升值而捷克央行提高利率的話,此舉顯然將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捷克儲蓄銀行的經濟學家Michal Skořepa說利用增加的政府債務來刺激經濟的唯一合理方法是加速折舊或暫時對有投資展望的企業減稅。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歐洲若干國家呼籲觀光客勿前往西班牙及對自西班牙入境者採居家檢疫14天之政策使西國觀光業者陷入恐慌,特別是旅館業、旅行社及航空公司等。西班牙精緻旅遊協會聯盟(La Alianza para Excelencia Turística,Exceltur)副理事長José Luis Zoreda表示,英國、挪威及荷蘭對自西國入境者採居家檢疫措施(謹註:荷蘭僅對自巴塞隆納、Lérida及Lugo等3省居民設限)及法國建議其民眾勿赴西國旅遊,將嚴重打擊西國觀光業之發展;本年8月至9月西班牙觀光收入將損失87億歐元,而西國業者最擔心者則為英國政府對所有自西班牙入境英國之旅客採居家檢疫14天之措施。英國商會(Cámara de Comercio Británica)預估,該措施將使西班牙每日平均之觀光收入損失約2億歐元。 英國商會理事長Luis Pardo表示,英國旅客對西國之觀光業發展至為重要,除每年來自英國之觀光客外,居住在西國之英國籍人士約有38萬名,亦經常往返兩國及接待親友。依據西國國家統計局(INE)資料,英國為西國觀光客之主要來源國,占總人數之21.6%, 2019年英國前往西國之觀光客人數約1,800萬人次(單計8月份即達200萬人次);其次為法國、德國(分別占13.3%)、北歐國家(6.6%)及義大利(5.4%)。此外,僅8月至9月英國觀光客在西國觀光消費金額達45億7,200萬歐元(另法國為23億歐元、荷蘭為9.35億歐元,比利時為6.12億歐元及挪威為2.83億歐元)。 西班牙旅館及觀光旅宿業者聯合會(Confederación Española de Hoteles y Alojamientos Turísticos,Cehat)於7月27日表示,對英國該項政策感到失望,呼籲英國與西國在巴利阿里群島(Baleares)及加納利群島(Canarias)設立安全走廊;Cehat擔心未來其他國家效仿英國,要求自西國入境者採居家檢疫措施,爰該聯合會承諾支付造訪並住宿西國之國際觀光客所需新冠肺炎(COVID-19)檢驗費用,以加強西國旅遊安全。西國工業、貿易暨觀光部(Ministerio de Industria, Comercio y Turismo)部長Reyes Maroto則表示,已準備對西國觀光地區進行大型投資計畫,以協助觀光業者因應目前之挑戰。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副部長林萬峰(Lim Ban Hong)頃於國會答覆議員提問時表示,馬來西亞受惠美中貿易戰的跨國企業轉移,截至5月31日止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共吸引了32件製造業投資計畫,總投資額達175億馬幣(約合41.2億美元);其中28件及投資額83.6億馬幣(約合19.68億美元)的投資計畫已核准,目前刻正評估另外4年投資額達91.4億馬幣(約合21.52億美元)的投資項目。前述投資項目將在雪蘭莪州、柔佛州、檳城州、森美蘭州、馬六甲州及霹靂州落實。 MIDA在這段期間,已為86家企業提供來馬國投資的引導服務。在上述28項核准的投資計畫中,有10項來自中國大陸,投資額為26.7億馬幣(約合6.29億美元),預計將創造1,131個就業機會;另2項來自日本,投資額為1.88億馬幣(約合4,426萬美元),預期將創造206個就業機會。 儘管美中貿易戰及新冠病毒疫情已影響並擾亂了全球供應鏈,但馬國政府將繼續確保作為親商投資的國家,落實各項措施及策略吸引外資,包括(一)重新調整結構,讓馬國產品在全球供應鏈中取代美國或其他國家的中國大陸進口產品;(二)重組馬國,讓馬國成為受美中貿易戰及疫情影響的跨國企業移轉的目的地;(三)來自美國或其他國家的企業可讓馬國成為替代區域生產樞紐,透過協調策略將產品銷售至全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頃發布消息指出,馬國政府於本(2020)年6月29日接獲Mycron Steel CRC S/B公司代表本地鋼鐵業者之投訴,稱越南進口之合金及非合金冷軋鋼捲等產品,厚度介於0.20mm至2.60mm ,及寬度介於700mm至1,300mm (Cold-Rolled Coils of Alloy and Non-Alloy Steel,海關稅則號列為7209.15.0000, 7209.16.1000, 7209.16.9000, 7209.17.1000, 7209.17.9000, 7209.18.9900, 7225.50.1000, 7225.50.9000)等產品,課徵反傾銷稅(稅率由2%至13.68%不等),惟基於傾銷幅度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要求該部進行行政複查(Administrative Review)。該要求是根據馬國1993年反補貼和反傾銷法令第28(1)(a)條款提出。先前的行政複查已於2019年5月8日完成。 馬國貿工部根據該國1993年反補貼及反傾銷關稅法令及1994年反補貼及反傾銷關稅法規,於2015年8月27日起對中國大陸、韓國及越南所進口之合金及非合金冷軋鋼捲等產品展開行政複查,並認定中國大陸、韓國及越南進口之合金及非合金冷軋鋼捲等產品,衝擊馬國鋼鐵產業,對馬國產業產生負面效應,及對業者造成傷害。馬國政府決定自2016年5月24日至2020年5月23日止,對前述產品之進口,課徵反傾銷稅(稅率由2%至42.08%不等),以保護國內鋼鐵產業。 根據該國1993年反補貼及反傾銷關稅法令及1994年反補貼及反傾銷關稅法規,馬國政府將發起行政複查,預計於180日內公布調查結果。 馬國貿工部已擬定針對前述調查之問卷,將於本年8月12日前對利益團體(進口商、外國製造商、出口商及公會組織)進行問卷調查,並請前述單位於8月27日前提供書面意見(含支持證明)送貿工部參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頃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馬國本(2020)年6月份貿易總額為1,448.42億馬幣(約合341億美元),較上(2019)年同期成長2.2%;出口額為828.67馬幣,較上年同期成長8.8%,優於市場預期萎縮10%,亦較上(5)月成長32.3%;進口額619.75億馬幣,較上年同期下跌5.6%;貿易順差208.92億馬幣,則較上年同期成長98.7%,創歷史新高紀錄。 2020年6月份出口,電子與電機產品仍為馬國主要出口項目,金額達325.53億馬幣,占該國總出口額之39.28%,較2019年同期成長15.9%。其他主要出口產品有棕油產品(46.8億馬幣,成長45.4%)、精煉石油產品(45億馬幣,下跌26%)、化學與化工產品(43億馬幣,下跌5.9%)及機械與配備(41.9億馬幣,成長29.4%)。主要出口市場分別為中國大陸(147.8億馬幣,成長46.8%)、新加坡(109.5億馬幣,成長3.7%)及美元(97.6億馬幣,成長27.6%);對中國大陸出口成長的產品為鋼鐵(9.56億馬幣)、金屬(9.13億馬幣)、精鍊石油產品(7.56億馬幣)、棕油產品(6.77億馬幣)、光纖及科學設備(3.57億馬幣)以及電子與電機產品(3億馬幣);對新加坡出口成長的產品為電子與電機產品(13億馬幣)及機械配備(2.66億馬幣);對美國出口成長的產品為木材產品、橡膠製品、電子與電機產品、光學暨科學儀器。 馬國2020年6月份進口額達619.8億馬幣,較2019年同期下跌5.6%;資本財(capital goods)進口占總進口額之11.8%,成長2.8%至73.3億馬幣,主因資本財(交通設備除外)成長15.1%(9.67億馬幣)。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占總進口額之55%,下跌10.8%至340.9億馬幣,下跌的主要項目為加工工業用品(下跌12.3%,18億馬幣)、初級燃油和潤滑油(下跌45.5%,13億馬幣)及交通配備零組件(下跌46.7%,12億馬幣)。消費品(consumption goods)進口占總進口額之9.8%(60.8億馬幣,成長9%),其中成長的主要項目為供家庭用之消費食品與飲料(2.77億馬幣,成長18.1%)。主要進口國為中國大陸(139億馬幣,成長3.4%)及新加坡(61億馬幣,下跌11.2%);自中國大陸主要進口產品為電子與電機產品(5.68億馬幣,成長11.1%)、機械配備(3.09億馬幣,成長21.1%)。自新加坡主要進口產品為精煉石油產品(15億馬幣,下跌59.7%),惟電子與電機產品進口成長26.2%至5.49億馬幣。 2020年6月,與自由貿易協定(FTA)夥伴的貿易占馬國貿易總額66.2%(958.3億馬幣),較2019年同期成長2.9%;其中對FTA夥伴的出口額為558.7億馬幣,成長10.1%;進口額為399.6億馬幣,下跌5.6%。對香港出口成長31%(至60.3億馬幣,主要出口項目為電子與電機產品),對巴基斯坦出口成長73.2%(4.65億馬幣,主要出口項目為棕油產品)及土耳其出口成長1.7%(6.29億馬幣,主要出口項目為橡膠產品)。本年前6個月與FTA夥伴的貿易,占馬國貿易總額66.9%(5,571.8億馬幣),較上年同期下跌6.3%;其中對FTA夥伴的出口額為3,080.1億馬幣,下跌6.2%以及進口額為2,491.7億馬幣,則下跌6.3%。 根據前述統計資料,馬國2020年6月份,與臺灣貿易總額為79.09億馬幣,較2019年同期下跌1.3%;對臺灣出口金額為32.19億馬幣,成長1.1%,臺灣居馬國第7大出口國;自臺灣進口金額為46.9億馬幣,下跌2.9%,臺灣居馬國第5大進口來源國。 另根據我國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我國2020年6月份,與馬國貿易總額為16.5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下跌5.17%;對馬國出口金額為7.69億美元,下跌6.69%,馬國居臺灣第7大出口國;自馬國進口金額為8.81億美元,下跌3.85%,馬國居臺灣第5大進口來源國。 隸屬馬國中華總商會(ACCCIM)智庫「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ocio-Economic Reserch Centre)認為,馬國本年6月出口成長8.8%,頗出乎意料,並認為這股出口反彈動力有助縮小全年萎縮程度,但動力可否持續則端視新冠疫情復甦及是否再實施新一輪行動管制令而定。該智庫先前預測本年馬國全年出口將萎縮11.2%。若上述出口動力得以持續,馬國本年出口將可改善萎縮幅度,介於下跌7%至8%。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於本(2020)年7月28日宣布,所有公司、外國公司和有限責任合夥公司除非獲得豁免,自7月30日起必須將「實際控制者登記冊」(Register of Registrable Controllers)裡的資料呈報到會計與企業管制局的「控制者登記冊中央檔案處」(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rs);實際控制者意指擁有公司顯著權益或顯著控制權的個人及合法機構。此規定將提升企業機構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透明度,以維護新加坡作為受信賴金融中樞。 會計與企業管制局表示,中央檔案處的資料將不會公開給公眾取得,只有在執法單位進行相關執法時(例如:調查洗黑錢案件),讓有關執法單位可取得。 根據新加坡公司法令,從2017年3月開始,所有公司須把「實際控制者登記冊」收存於公司的註冊辦事處或它們委任的代理處,任何更改須在兩個工作日內在登記冊更新。 會計與企業管制局表示,法律規定所有公司於本週四起須把現有的登記冊資料,在30天內呈報中央檔案處,有鑒於新加坡剛剛結束防疫阻斷措施,為幫助商家逐步恢復正常業務,會計企管局將允許公司最遲在今年9月29日,把登記冊的資料呈報給會計與企業管制局,公司只需用該局的呈報網站(www.bizfile.gov.sg)上傳登記冊的資料。 日後,如果變更控制者的資料,公司必須在登記冊更新資料,之後須在兩個工作日內用相同方法呈報到會計與企業管制局的中央檔案處。詳情可到該局的網站(www.acra.gov.sg/registers-of-controllers)查看。
A: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7月29日報導指出,4家鮮蛋進口商因未達設下的業務持續計畫(business continuity plan),所以新加坡食品局(SFA)自7月20日不再發執照給這些公司從馬來西亞進口雞蛋。不過在這期間,它們仍可從其他獲認可的來源地進口雞蛋。雖然新加坡約三成的雞蛋供應來自這4家公司,但目前為止,雞蛋零售價沒有出現明顯波動。 食品局為確保食品來源多元,於去年4月推出新的執照標準,規定雞蛋進口商須制定業務持續計畫來緩解潛在的食品供應衝擊。此規定乃因當地超過七成的蛋來自同一個國家,擴充食品來源有助於加強食品保障,讓新加坡能在傳統貨源受影響時從其他地方進口糧食。據食品局數據顯示,新加坡從波蘭、烏克蘭和泰國等其他貨源地進口的雞蛋,比例已從2018年的1.4%,增至今年5月的14.4%。 新加坡現有36家鮮蛋進口商,食品局表示,其中20家制定的計畫與擴充貨源地有關。它們可以選擇與主要來源地以外的供應商簽訂聘用合約,或是維持一定的庫存。2016年獲食品局認可的鮮蛋農場有47家,分佈在七個國家,截至今年7月9日,數目已增至13個國家的121家農場。 雞蛋進口商認同食品局致力擴充貨源加強本地食品保障的出發點,但他們也希望當局能多考慮商家面對的難處,供應商表示商家真正面對的問題是顧客不喜歡冷藏蛋,但從馬來西亞以外的國家進口的蛋都是冷藏蛋,多數的熟食中心和巴刹攤販,不會處理這類蛋。除了從供應的角度出發,當局也應該教育消費者,給大家更多時間瞭解和接受冷藏蛋。
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7月29日) 一、丁世均國務總理於本(109)年7月28日出席「大山氫燃料電池發電廠」落成典禮。丁世均國務總理前於本年7月1日出席「第1次氫經濟委員會」,與民官委員審議並修訂相關政策後,另於7月3日實地訪查完州加氫站及現代汽車全州工廠,以瞭解氫能交通載具之研發情形,並藉由出席氫燃料電池發電廠之落成典禮,宣布推動能源領域之氫經濟政策。 二、「大山氫燃料電池發電廠」為全球首家使用工業剩餘氫能源之發電廠,與從液化天然氣(LNG)中提取氫氣之一般燃料電池發電廠不同,該發電廠直接利用鄰近石油化學工廠排出之氫氣,為不會排放溫室氣體之環保發電廠。韓國政府以本次「大山氫燃料電池發電廠」為起點,推動利用非排碳環保氫能之氫經濟。 三、「大山氫燃料電池發電廠」之發電機裝有微細粉塵過濾網,去除空氣中之微細懸浮微粒,淨化鄰近地區,提供約35萬名成人之乾淨空氣。該發電廠亦可穩定提供16萬個家庭一年所需之電力(40萬MWh),並可縮短電力生產地及需求地之距離,符合分散式發電(Distributed generation)之政策需求。 四、丁世均國務總理表示,韓國之氫燃料電池供應量占全世界之40%,技術先進,盼於2040年之前量產15GW之發電用燃料電池,並培育出口產業。渠亦表示,目前全世界皆致力於將使用能源轉換為環保能源,韓國目前正處於進入「氫經濟成長期」之重要時期,政府亦業完成事前成立「氫經濟委員會」之部署。 五、丁世均國務總理感謝大山石油化學園區相關人士,長久以來對韓國經濟之貢獻,且積極協助建立氫燃料電池發電廠,共同協助韓國政府推動綠色新政及氫能產業。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7月28日) 韓國企劃財政部於本(109)年7月28日發布新聞表示,政府於本日召開第38屆國務會議,會議中審核通過「國有財產法施行令修訂案」,期以減輕企業使用國有財產之負擔,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本次修訂施行令係依本年6月11日召開「第6次緊急經濟中央對策本部會議」公布之「針對因應新冠疫情之增加減輕國有財產使用負擔方案」之後續措施。 本次修訂「國有財產法施行令」之主要原因係新冠肺炎疫情恐長期擴散,為減輕國有財產承租者之負擔,擴大支援對象及內容,協助化解新冠肺炎疫情等天然災害、災難及景氣蕭條造成之影響。企劃財政部擬於7月31日公布新修訂之「國有財產法施行令」適用對象、適用期間及支援標準,自8月1日起開始實施,並將通知國有財產管理機構相關業務之處理辦法,全面提供支援。 本次修訂之「國有財產法施行令」主要內容包括①調降中小企業租賃國有財產之租金及貸款手續費、②延期繳費之日期及③降低遲繳罰款等。 暫時調降中小企業租賃國有財產之租金及貸款手續費:適用對象為「中小企業基本法」第2條定義之中小企業。適用之費率為財產金額之3%,減少額度最高為1千萬韓元(約新台幣24萬5,000元),適用期間為本年8月1日至12月31日5個月。 延期繳費之日期:適用對象為繳費期限在適用期間內或已被通知必須繳納之費用,適用期間為本年8月1日至12月31日5個月。延期期間為自繳費期限日起,3個月內,亦可再延期3個月。不適用之對象包括公平交易委員會指定之大企業與關係企業,以及修訂之施行令開始實施後新簽訂之租賃許可合約。 降低遲繳罰款:適用對象為遲繳之國產財產使用租金及貸款手續費。適用期間為本年3月1日至12月31日10個月。適用之遲繳利率為所有遲繳期間一律年均5%。但公平交易委員會指定之大企業及關係企業不列入適用對象。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7月28日) 韓國企劃財政部於本(109)年7月28日發布新聞表示,政府於本日召開第38屆國務會議,會議中審核通過「國有財產法施行令修訂案」,期以減輕企業使用國有財產之負擔,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本次修訂施行令係依本年6月11日召開「第6次緊急經濟中央對策本部會議」公布之「針對因應新冠疫情之增加減輕國有財產使用負擔方案」之後續措施。 本次修訂「國有財產法施行令」之主要原因係新冠肺炎疫情恐長期擴散,為減輕國有財產承租者之負擔,擴大支援對象及內容,協助化解新冠肺炎疫情等天然災害、災難及景氣蕭條造成之影響。企劃財政部擬於7月31日公布新修訂之「國有財產法施行令」適用對象、適用期間及支援標準,自8月1日起開始實施,並將通知國有財產管理機構相關業務之處理辦法,全面提供支援。 本次修訂之「國有財產法施行令」主要內容包括①調降中小企業租賃國有財產之租金及貸款手續費、②延期繳費之日期及③降低遲繳罰款等。 暫時調降中小企業租賃國有財產之租金及貸款手續費:適用對象為「中小企業基本法」第2條定義之中小企業。適用之費率為財產金額之3%,減少額度最高為1千萬韓元(約新台幣24萬5,000元),適用期間為本年8月1日至12月31日5個月。 延期繳費之日期:適用對象為繳費期限在適用期間內或已被通知必須繳納之費用,適用期間為本年8月1日至12月31日5個月。延期期間為自繳費期限日起,3個月內,亦可再延期3個月。不適用之對象包括公平交易委員會指定之大企業與關係企業,以及修訂之施行令開始實施後新簽訂之租賃許可合約。 降低遲繳罰款:適用對象為遲繳之國產財產使用租金及貸款手續費。適用期間為本年3月1日至12月31日10個月。適用之遲繳利率為所有遲繳期間一律年均5%。但公平交易委員會指定之大企業及關係企業不列入適用對象。
A: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7月29日報導指出,4家鮮蛋進口商因未達設下的業務持續計畫(business continuity plan),所以新加坡食品局(SFA)自7月20日不再發執照給這些公司從馬來西亞進口雞蛋。不過在這期間,它們仍可從其他獲認可的來源地進口雞蛋。雖然新加坡約三成的雞蛋供應來自這4家公司,但目前為止,雞蛋零售價沒有出現明顯波動。 食品局為確保食品來源多元,於去年4月推出新的執照標準,規定雞蛋進口商須制定業務持續計畫來緩解潛在的食品供應衝擊。此規定乃因當地超過七成的蛋來自同一個國家,擴充食品來源有助於加強食品保障,讓新加坡能在傳統貨源受影響時從其他地方進口糧食。據食品局數據顯示,新加坡從波蘭、烏克蘭和泰國等其他貨源地進口的雞蛋,比例已從2018年的1.4%,增至今年5月的14.4%。 新加坡現有36家鮮蛋進口商,食品局表示,其中20家制定的計畫與擴充貨源地有關。它們可以選擇與主要來源地以外的供應商簽訂聘用合約,或是維持一定的庫存。2016年獲食品局認可的鮮蛋農場有47家,分佈在七個國家,截至今年7月9日,數目已增至13個國家的121家農場。 雞蛋進口商認同食品局致力擴充貨源加強本地食品保障的出發點,但他們也希望當局能多考慮商家面對的難處,供應商表示商家真正面對的問題是顧客不喜歡冷藏蛋,但從馬來西亞以外的國家進口的蛋都是冷藏蛋,多數的熟食中心和巴刹攤販,不會處理這類蛋。除了從供應的角度出發,當局也應該教育消費者,給大家更多時間瞭解和接受冷藏蛋。
A: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7月29日報導指出,4家鮮蛋進口商因未達設下的業務持續計畫(business continuity plan),所以新加坡食品局(SFA)自7月20日不再發執照給這些公司從馬來西亞進口雞蛋。不過在這期間,它們仍可從其他獲認可的來源地進口雞蛋。雖然新加坡約三成的雞蛋供應來自這4家公司,但目前為止,雞蛋零售價沒有出現明顯波動。 食品局為確保食品來源多元,於去年4月推出新的執照標準,規定雞蛋進口商須制定業務持續計畫來緩解潛在的食品供應衝擊。此規定乃因當地超過七成的蛋來自同一個國家,擴充食品來源有助於加強食品保障,讓新加坡能在傳統貨源受影響時從其他地方進口糧食。據食品局數據顯示,新加坡從波蘭、烏克蘭和泰國等其他貨源地進口的雞蛋,比例已從2018年的1.4%,增至今年5月的14.4%。 新加坡現有36家鮮蛋進口商,食品局表示,其中20家制定的計畫與擴充貨源地有關。它們可以選擇與主要來源地以外的供應商簽訂聘用合約,或是維持一定的庫存。2016年獲食品局認可的鮮蛋農場有47家,分佈在七個國家,截至今年7月9日,數目已增至13個國家的121家農場。 雞蛋進口商認同食品局致力擴充貨源加強本地食品保障的出發點,但他們也希望當局能多考慮商家面對的難處,供應商表示商家真正面對的問題是顧客不喜歡冷藏蛋,但從馬來西亞以外的國家進口的蛋都是冷藏蛋,多數的熟食中心和巴刹攤販,不會處理這類蛋。除了從供應的角度出發,當局也應該教育消費者,給大家更多時間瞭解和接受冷藏蛋。
A:北非國家摩洛哥及阿爾及利亞近日疫情有升溫趨勢,本(109)年7月27日摩洛哥及阿爾及利亞單日確診案例分別為609例及616例,已分別累計20,887例(其中316人死亡)及27,943例(其中1,163人死亡)。突尼西亞相較於鄰國,疫情較為和緩,7月27日單日確診案例為12例,累計共1,455例(其中50人死亡)。 為應新冠肺炎疫情急遽升溫,摩洛哥內政部及衛生部於本(109)年7月26日晚間發布聯合新聞稿宣布,自7月27日凌晨起,限制境內8個城市(包括卡薩布蘭卡、馬拉喀什、丹吉爾、得土安、非斯、梅克內斯、拜賴希德及塞塔特等)民眾出城,並禁止其他地區民眾前往該8個城市;前述限制措施排除緊急醫療需要、公務人員移動及獲得當地主管機關核准之私部門人員移動等,另貨物及民生必需品之運輸亦不受限制。媒體報導,在摩洛哥政府宣布限制人員移動措施之後,立即造成公路及鐵路交通雍塞及混亂之情況。 儘管摩洛哥政府先前已逐漸鬆綁相關限制措施,但近日確診人數卻創下新高,7月25日及26日單日確診案例分別達811例及633例。阿拉伯文媒體Al Akhbar指出,由於伊斯蘭古牲宰節即將到來,摩洛哥政府此時採取的相關限制措施為防堵疫情的一大關鍵。摩洛哥衛生部長Khalid Ait Taleb呼籲民眾應避免非必要拜訪及肢體接觸,並於家庭集會時提高警覺,落實防疫措施。摩洛哥內政部長則提醒,違反相關限制措施最高將處3個月刑期及1,300迪拉姆(約115歐元)罰金。 阿爾及利亞總理阿卜杜拉齊茲傑拉德亦於7月26日宣布自7月28日起再度禁止跨省(inter-wilayas)人員移動(實施範圍為29個省),並延長實施宵禁措施(自晚間8時至次日凌晨5時)15天,且周末停駛大眾交通運輸。 疫情較為輕微的突尼西亞則於7月27日公布再度實施對來自「橘色風險」國家旅客強制隔離3日之措施,倘該類旅客無法提供最遲於出發前72小時內的PCR核酸陰性篩檢報告。前述「橘色風險」國家共計44國,包括摩洛哥、加拿大、奧地利、捷克、葡萄牙、塞內加爾、波蘭及土耳其等國。
A:北非國家摩洛哥及阿爾及利亞近日疫情有升溫趨勢,本(109)年7月27日摩洛哥及阿爾及利亞單日確診案例分別為609例及616例,已分別累計20,887例(其中316人死亡)及27,943例(其中1,163人死亡)。突尼西亞相較於鄰國,疫情較為和緩,7月27日單日確診案例為12例,累計共1,455例(其中50人死亡)。 為應新冠肺炎疫情急遽升溫,摩洛哥內政部及衛生部於本(109)年7月26日晚間發布聯合新聞稿宣布,自7月27日凌晨起,限制境內8個城市(包括卡薩布蘭卡、馬拉喀什、丹吉爾、得土安、非斯、梅克內斯、拜賴希德及塞塔特等)民眾出城,並禁止其他地區民眾前往該8個城市;前述限制措施排除緊急醫療需要、公務人員移動及獲得當地主管機關核准之私部門人員移動等,另貨物及民生必需品之運輸亦不受限制。媒體報導,在摩洛哥政府宣布限制人員移動措施之後,立即造成公路及鐵路交通雍塞及混亂之情況。 儘管摩洛哥政府先前已逐漸鬆綁相關限制措施,但近日確診人數卻創下新高,7月25日及26日單日確診案例分別達811例及633例。阿拉伯文媒體Al Akhbar指出,由於伊斯蘭古牲宰節即將到來,摩洛哥政府此時採取的相關限制措施為防堵疫情的一大關鍵。摩洛哥衛生部長Khalid Ait Taleb呼籲民眾應避免非必要拜訪及肢體接觸,並於家庭集會時提高警覺,落實防疫措施。摩洛哥內政部長則提醒,違反相關限制措施最高將處3個月刑期及1,300迪拉姆(約115歐元)罰金。 阿爾及利亞總理阿卜杜拉齊茲傑拉德亦於7月26日宣布自7月28日起再度禁止跨省(inter-wilayas)人員移動(實施範圍為29個省),並延長實施宵禁措施(自晚間8時至次日凌晨5時)15天,且周末停駛大眾交通運輸。 疫情較為輕微的突尼西亞則於7月27日公布再度實施對來自「橘色風險」國家旅客強制隔離3日之措施,倘該類旅客無法提供最遲於出發前72小時內的PCR核酸陰性篩檢報告。前述「橘色風險」國家共計44國,包括摩洛哥、加拿大、奧地利、捷克、葡萄牙、塞內加爾、波蘭及土耳其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