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7月30日   2020年上半年斯洛伐克Tatra銀行淨利年減30%,達4,010萬歐元。   Tatra銀行的利息及手續費收入持續成長,但該銀行被迫大量增加不良貸款準備金,且須支付雙倍的銀行稅。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7月30日   斯洛伐克2020年7月經濟信心指數較上月提高9.7點,達74.5點(6月指數創歷史新低),企業家對工業、營建業及服務業信心逐月增加,僅貿易有所下降;工業信心指數較上月提高5點。   消費信心亦持續恢復,繼4月衰退後連續第3個月改善。   根據電子收銀系統的資料,2020年7月第2週斯國公司銷售額已超過流行疫情前水準。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7月30日   2019年斯洛伐克天然氣公司SPP為市場龍頭,市占率達51%。   2014年SPP的市占率達 64%,斯洛伐克天然氣第2大供應商為innogy(市占率14%),其次為MET(8.5%)、Elgas(6.3%)及ZSE Energia(5.3%)。   2019年斯洛伐克天然氣消耗量減少1.7%,達51.9TWh。  

A:根據丹麥媒體於7月30日報導, 在最近幾週丹麥當局允許來自瑞典多個地區的遊客進入丹麥之後,瑞典政府因此批准瑞典民眾前往丹麥旅遊。   從7月29日起,瑞典廢除避免一切不必要前往丹麥,挪威,瑞士和捷克共和國的旅行建議。瑞典現在為前往整個丹麥的旅行為開放。相反,瑞典仍建議避免前往保加利亞,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荷蘭和奧地利等國的建議延長至8月12日。   丹麥允許來自三個瑞典邊境地區之一的遊客入境分別為 : 斯科訥(Skåne),哈蘭(Halland)和布萊克(Blekinge),前述區域旅客不需符合正常的目的或預訂六晚住宿才可以入境丹麥之規定。 丹麥最新的旅行指南指出,丹麥總共批准了瑞典12個地區歸為黃色區域。瑞典部分地區仍為橙色這意味著建議丹麥人不要在那兒進行不必要的旅行。相反,來自這些地區的旅行者必須有正常的目的才能進入丹麥。

A:根據丹麥媒體於7月30日報導, 丹麥風場開發商哥本哈根基礎設施合作夥伴(CIP)與日本三菱重工(MHI)合資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在北海道附近開發海上風場,兩家公司將各自擁有50%的股份。   三菱已在離岸風電領域成為離岸風機製造商三菱維斯塔斯(MHI Vestas)之主要投資者。   CIP合夥人Michael Hannibal表示:“這是一次理想的合作,結合了兩家公司的專業知識。三菱重工帶來了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和豐富的本地知識,而CIP則帶來了離岸風機的開發和投資經驗。”

A:根據丹麥媒體於7月30日報導,丹麥出口公司因疫情及旅遊受限,導致新客戶開發也遭受影響。  丹麥工總(DI)的一項新丹麥內銷與外銷研究表示,與從事內銷之丹麥公司相比,外銷公司對未來的前景更為悲觀。調查顯示,目前,十分之六的外銷公司面臨訂單量比往年低。然而在內銷市場為主的公司之中只有“百分之二十” 面臨訂單減少。丹麥工總(DI)之國際直接投資總監Thomas Bustrup表示“這反映出那些為國外客戶提供服務的公司仍受到疫情很大的影響。”

A:根據丹麥媒體於7月30日報導, 丹麥風場開發商哥本哈根基礎設施合作夥伴(CIP)與日本三菱重工(MHI)合資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在北海道附近開發海上風場,兩家公司將各自擁有50%的股份。   三菱已在離岸風電領域成為離岸風機製造商三菱維斯塔斯(MHI Vestas)之主要投資者。   CIP合夥人Michael Hannibal表示:“這是一次理想的合作,結合了兩家公司的專業知識。三菱重工帶來了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和豐富的本地知識,而CIP則帶來了離岸風機的開發和投資經驗。”

A:根據丹麥媒體於7月30日報導, 隨著最近幾週許多國家宣布配戴口罩的要求以及丹麥的幾位專家表示他們認為有必要在丹麥的公共場所引入配戴口罩的要求,是否應該使用口罩的辯論在丹麥持續進行,已經引起購買口罩激增。   丹麥國家衛生委員於7月9日已發佈了使用口罩新指南可用於保護他人免受感染,以及建議民眾最好購買一些口罩在家裡以備不時之需。   近日專家們對配戴口罩的呼籲,引發在公共場所四處走動時是否應該戴口罩的爭論。   根據價格比較網站Pricerunner的數據顯示, 疫情期間,口罩的搜索遠高於疫情前的水平。 4月份對口罩的需求比1月份高出334%,7月份比1月份則多出691%,由此可見口罩的搜索量日益漸增。 人們對口罩的興趣是如此之大,成為目前在Pricerunner上最想要的產品之一, 實際上這很不尋常。   Nomeco網路藥局以及一家位於Amager的Sønderbro Apotek藥局, 及丹麥藥劑師協會紛紛提出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口罩需求逐漸增加的趨勢。   Nomeco網路藥局執行長Henrik Kaastrup說: 我們可以感受到口罩的需求隨政府當局的公告和媒體報導之後銷售明顯上升。   Sønderbro Apotek藥局主管Gudlaug Olafdottir說: 許多人購買口罩一是因進入機場內以及搭乘飛機旅行時有必須配戴口罩的規定,二是於遊樂園搭乘雲霄飛車或類似的地方旅遊有必須配戴口罩的規定。   但是,7月28日國家衛生委員會主任SørenBrostrøm宣布,由於丹麥的感染率仍然很低,丹麥人目前沒有理由在公共場所戴口罩。但是他不排除以後口罩可能會變得有用。

A:根據丹麥媒體於7月30日報導, 隨著最近幾週許多國家宣布配戴口罩的要求以及丹麥的幾位專家表示他們認為有必要在丹麥的公共場所引入配戴口罩的要求,是否應該使用口罩的辯論在丹麥持續進行,已經引起購買口罩激增。   丹麥國家衛生委員於7月9日已發佈了使用口罩新指南可用於保護他人免受感染,以及建議民眾最好購買一些口罩在家裡以備不時之需。   近日專家們對配戴口罩的呼籲,引發在公共場所四處走動時是否應該戴口罩的爭論。   根據價格比較網站Pricerunner的數據顯示, 疫情期間,口罩的搜索遠高於疫情前的水平。 4月份對口罩的需求比1月份高出334%,7月份比1月份則多出691%,由此可見口罩的搜索量日益漸增。 人們對口罩的興趣是如此之大,成為目前在Pricerunner上最想要的產品之一, 實際上這很不尋常。   Nomeco網路藥局以及一家位於Amager的Sønderbro Apotek藥局, 及丹麥藥劑師協會紛紛提出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口罩需求逐漸增加的趨勢。   Nomeco網路藥局執行長Henrik Kaastrup說: 我們可以感受到口罩的需求隨政府當局的公告和媒體報導之後銷售明顯上升。   Sønderbro Apotek藥局主管Gudlaug Olafdottir說: 許多人購買口罩一是因進入機場內以及搭乘飛機旅行時有必須配戴口罩的規定,二是於遊樂園搭乘雲霄飛車或類似的地方旅遊有必須配戴口罩的規定。   但是,7月28日國家衛生委員會主任SørenBrostrøm宣布,由於丹麥的感染率仍然很低,丹麥人目前沒有理由在公共場所戴口罩。但是他不排除以後口罩可能會變得有用。

A:印度金融顧問公司Avendus Capital日前發表「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towards a bright futuret」專題報告,分析印度電動車市場發展前景,預估在2025年前市場規模可望達到5,000億盧比(約70.9億美元);此外,COVID-19疫情改變人民生活型態,中長期而言,2輪及3輪車電動化的比例亦可快速成長。該報告重點如次: 2輪電動車:印度目前低速及中速級2輪電動車的總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已低於傳統內燃機引擎的車輛,適合消費者選購,預估2輪電動車普及率在2024-25年前可達9%;若印度總體經濟環境穩健發展,普及率甚至可達16%,市場規模將達1,200億盧比(約17億美元)。 3輪電動車:印度3輪電動車市場尚未制度化,大部分仍採用鉛酸蓄電池。經過10年穩定發展,預估在2024-25年前,可望有40%的車輛改採電動車專用之鋰離子電池。此類車輛用途廣泛,預估普及率在2024-25年前可達20%,市場規模可達400億盧比(約5億6,746萬美元)。此外,若電動車電池價格進一步下跌,有助降低總體擁有成本(TCO),使車輛售價更具市場競爭力,普及率將更為提升。 4輪電動車:印度4輪電動車市場預估仍侷限於商用及線上叫車服務車輛市場,視印度總體經濟環境發展而定,普及率在2024-25年前可能介於2%至5%之間,整體市場規模可達1,000億盧比(約14.2億美元)。商用4輪電動車將以電動巴士為主,預估普及率在2024-25年前可達13%,市場規模將達600億盧比(約8億5,118萬美元),但影響電動巴士普及率的主要因素為政府政策及法規。至於3.5公噸以下的輕型商用電動車,預估普及率在2024-25年前可達4%,市場規模將達150億盧比(約2億1,280萬美元),惟普及率將取決於其總體擁有成本(TCO)。 中長期適合2輪及3輪電動車之發展:由於COVID-19疫情改變人民生活型態,線上交易之比例大幅提升,另印度高度仰賴石化燃料進口,石油進口金額在2018-19年高達1,120億美元,大量使用燃油造成嚴重空汙,消費者盼有更環保及更具經濟效益的個人代步工具。在汽車大量電動化的時程難以預料情況下,轉型為全球所趨,印度汽車市場規模在全球排名第4,其中2輪電動車市場排名全球第2,為2,000萬輛,皆有利於印度2輪及3輪電動車之中長期的產業發展。 綜上,無論上述何種電動車,政府政策、電池成本、充電基礎設施、供應鏈在地化等因素,影響未來10年印度電動車產業之發展及普及率。

A:印度金融顧問公司Avendus Capital日前發表「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towards a bright futuret」專題報告,分析印度電動車市場發展前景,預估在2025年前市場規模可望達到5,000億盧比(約70.9億美元);此外,COVID-19疫情改變人民生活型態,中長期而言,2輪及3輪車電動化的比例亦可快速成長。該報告重點如次: 2輪電動車:印度目前低速及中速級2輪電動車的總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已低於傳統內燃機引擎的車輛,適合消費者選購,預估2輪電動車普及率在2024-25年前可達9%;若印度總體經濟環境穩健發展,普及率甚至可達16%,市場規模將達1,200億盧比(約17億美元)。 3輪電動車:印度3輪電動車市場尚未制度化,大部分仍採用鉛酸蓄電池。經過10年穩定發展,預估在2024-25年前,可望有40%的車輛改採電動車專用之鋰離子電池。此類車輛用途廣泛,預估普及率在2024-25年前可達20%,市場規模可達400億盧比(約5億6,746萬美元)。此外,若電動車電池價格進一步下跌,有助降低總體擁有成本(TCO),使車輛售價更具市場競爭力,普及率將更為提升。 4輪電動車:印度4輪電動車市場預估仍侷限於商用及線上叫車服務車輛市場,視印度總體經濟環境發展而定,普及率在2024-25年前可能介於2%至5%之間,整體市場規模可達1,000億盧比(約14.2億美元)。商用4輪電動車將以電動巴士為主,預估普及率在2024-25年前可達13%,市場規模將達600億盧比(約8億5,118萬美元),但影響電動巴士普及率的主要因素為政府政策及法規。至於3.5公噸以下的輕型商用電動車,預估普及率在2024-25年前可達4%,市場規模將達150億盧比(約2億1,280萬美元),惟普及率將取決於其總體擁有成本(TCO)。 中長期適合2輪及3輪電動車之發展:由於COVID-19疫情改變人民生活型態,線上交易之比例大幅提升,另印度高度仰賴石化燃料進口,石油進口金額在2018-19年高達1,120億美元,大量使用燃油造成嚴重空汙,消費者盼有更環保及更具經濟效益的個人代步工具。在汽車大量電動化的時程難以預料情況下,轉型為全球所趨,印度汽車市場規模在全球排名第4,其中2輪電動車市場排名全球第2,為2,000萬輛,皆有利於印度2輪及3輪電動車之中長期的產業發展。 綜上,無論上述何種電動車,政府政策、電池成本、充電基礎設施、供應鏈在地化等因素,影響未來10年印度電動車產業之發展及普及率。

A:印度全國軟體暨服務企業協會(NASSCOM)、印度智庫國際經濟關係研究協會(ICRIER)及美商Google共同進行的研究報告指出,印度企業對於軟體、資料庫及電腦設備等AI所需的投資增加,在企業運用AI的比例明顯上升的情況下,印度GDP可望成長約2.5%。 上述報告並向印度政府提出政策建議,包括成立專門的AI研發及推廣單位,建立產官學合作機制,以及制訂全面性的AI數據策略,同時縮短與他國之間的AI技術落差。 印度政府在本(2020-21)財政年度預算已編列700億盧比(約9億9,305萬美元)經費投資AI,盼能藉此將國內運用AI的比例提升1.3倍,進一步使GDP增加3.2%。對此,印度政府智庫NITI Aayog執行長Amitabh Kant表示,AI已成為各國推升經濟成長之策略性工具,未來仍將是最關鍵性的科技之一。渠並表示,印度透過將AI及機器學習(ML)導入產業應用,有助縮短與先進國家之間的經濟落差。 ICRIER主任Rajat Kathuria則表示,政府應積極成立AI生態系發展所需的研發機構並提供相關公共財,同時鼓勵民間企業進行創新,另政府應與產業合作,避免AI技術發展初期可能引發的任何市場問題。

A:印度全國軟體暨服務企業協會(NASSCOM)、印度智庫國際經濟關係研究協會(ICRIER)及美商Google共同進行的研究報告指出,印度企業對於軟體、資料庫及電腦設備等AI所需的投資增加,在企業運用AI的比例明顯上升的情況下,印度GDP可望成長約2.5%。 上述報告並向印度政府提出政策建議,包括成立專門的AI研發及推廣單位,建立產官學合作機制,以及制訂全面性的AI數據策略,同時縮短與他國之間的AI技術落差。 印度政府在本(2020-21)財政年度預算已編列700億盧比(約9億9,305萬美元)經費投資AI,盼能藉此將國內運用AI的比例提升1.3倍,進一步使GDP增加3.2%。對此,印度政府智庫NITI Aayog執行長Amitabh Kant表示,AI已成為各國推升經濟成長之策略性工具,未來仍將是最關鍵性的科技之一。渠並表示,印度透過將AI及機器學習(ML)導入產業應用,有助縮短與先進國家之間的經濟落差。 ICRIER主任Rajat Kathuria則表示,政府應積極成立AI生態系發展所需的研發機構並提供相關公共財,同時鼓勵民間企業進行創新,另政府應與產業合作,避免AI技術發展初期可能引發的任何市場問題。

A: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公佈2020年第2季季報。CS第2季淨收入約為12億瑞士法郎,較去年同期增加24%;而原本經濟分析師對CS該季淨收入預測平均值僅約6.8億瑞士法郎。CS集團執行長Thomas Gottstein表示,CS在持續動盪的市場環境下交出了很好的成績。   儘管如此,CS集團接下來將進行重整。目前公佈的計畫為將CS全球投行部門重整為Global Investment Bank;融合風險部及法規部及為加強永續經營,新增「永續經營、研究及投資方案」部門。重整期間可能造成少量裁員。重整預計一年內完成,將耗資3至4億瑞士法郎,但新的架構預計2022年起將為CS每年增加4億瑞士法郎收入。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2020年7月30日

A: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公佈2020年第2季季報。CS第2季淨收入約為12億瑞士法郎,較去年同期增加24%;而原本經濟分析師對CS該季淨收入預測平均值僅約6.8億瑞士法郎。CS集團執行長Thomas Gottstein表示,CS在持續動盪的市場環境下交出了很好的成績。   儘管如此,CS集團接下來將進行重整。目前公佈的計畫為將CS全球投行部門重整為Global Investment Bank;融合風險部及法規部及為加強永續經營,新增「永續經營、研究及投資方案」部門。重整期間可能造成少量裁員。重整預計一年內完成,將耗資3至4億瑞士法郎,但新的架構預計2022年起將為CS每年增加4億瑞士法郎收入。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2020年7月30日

A:美商Google與法國電信集團Orange本(109)年7月28日共同宣布針對人工智慧、雲端數據、資訊安全及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等項目簽署合作協議。前揭邊緣運算已列為Orange集團上(108)年12月公布之「Engage 2025 」新戰略計畫之重大發展目標。 Orange集團執行長Stephane Richard表示,Orange集團樂意與Google就人工智慧及資訊處理進行合作,與Google成為策略夥伴將加速該集團發展資訊及人工智慧領域之進程,同時Google現正積極於歐洲(尤其是法國)建置資料處理中心,目前為雙方合作之最佳時機。 Google母公司Alphabet執行長Sundar Pichai則表示,與Orange成為策略夥伴可讓Google為歐洲電信產業提供雲端及邊緣運算之全新業務,在歐洲正式啟用5G之際,Google將於電信商服務範圍內提供相關服務,不論是企業、個人用戶或電信批發市場。 前揭合作協議包括雙方將合作建立聚焦人工智慧、5G網路數據相關應用之研發中心,Google將提供Orange員工於雲端領域的培訓課程,Google亦承諾將其服務與Orange集團旗下公司Orange Business Services進行整合,包括資料分析、雲端及相關企業服務方案。 法國電信產業主政機關「電子通訊與郵政管理局」(ARCEP)預計於本年9月份進行5G網路頻譜競拍作業,法國各家電信商屆時將為各產業領域包括自駕車、醫療、製造業等提供新的服務項目。 另外,法國當地媒體報導,即便遭逢新冠肺炎疫情,Orange集團本年上半年業務仍逆勢成長,營收規模達207.7億歐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主要原因包括法國境內銷售、旗下公司Orange Business Services以及非洲、中東市場之表現均有成長。

A:美商Google與法國電信集團Orange本(109)年7月28日共同宣布針對人工智慧、雲端數據、資訊安全及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等項目簽署合作協議。前揭邊緣運算已列為Orange集團上(108)年12月公布之「Engage 2025 」新戰略計畫之重大發展目標。 Orange集團執行長Stephane Richard表示,Orange集團樂意與Google就人工智慧及資訊處理進行合作,與Google成為策略夥伴將加速該集團發展資訊及人工智慧領域之進程,同時Google現正積極於歐洲(尤其是法國)建置資料處理中心,目前為雙方合作之最佳時機。 Google母公司Alphabet執行長Sundar Pichai則表示,與Orange成為策略夥伴可讓Google為歐洲電信產業提供雲端及邊緣運算之全新業務,在歐洲正式啟用5G之際,Google將於電信商服務範圍內提供相關服務,不論是企業、個人用戶或電信批發市場。 前揭合作協議包括雙方將合作建立聚焦人工智慧、5G網路數據相關應用之研發中心,Google將提供Orange員工於雲端領域的培訓課程,Google亦承諾將其服務與Orange集團旗下公司Orange Business Services進行整合,包括資料分析、雲端及相關企業服務方案。 法國電信產業主政機關「電子通訊與郵政管理局」(ARCEP)預計於本年9月份進行5G網路頻譜競拍作業,法國各家電信商屆時將為各產業領域包括自駕車、醫療、製造業等提供新的服務項目。 另外,法國當地媒體報導,即便遭逢新冠肺炎疫情,Orange集團本年上半年業務仍逆勢成長,營收規模達207.7億歐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主要原因包括法國境內銷售、旗下公司Orange Business Services以及非洲、中東市場之表現均有成長。

A:瑞士機械生產商Bucher工業集團受到新冠病毒疫情重創,2020年上半年銷售和利潤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銷售額約為13.6億瑞士法郎,較去年同期減少18%,新訂單金額約為11.5億瑞士法郎,較去年同期減少20%。營業利潤(Ebit)約為9400萬,較去年同期減少39%,淨利潤約為6800萬,較去年同期減少44%。   Bucher工業集團表示,今年上半年營業額衰退主因為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的限制措施,該公司疫情期間許多工廠因配合規定減少生產或停擺,但在今年6月,Bucher工業集團所有產能都已恢復。該集團預期今年下半年Bucher營業額將慢慢復甦。     資料來源:瑞士新蘇黎世報(NZZ) 日期:2020年7月30日

A:瑞士機械生產商Bucher工業集團受到新冠病毒疫情重創,2020年上半年銷售和利潤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銷售額約為13.6億瑞士法郎,較去年同期減少18%,新訂單金額約為11.5億瑞士法郎,較去年同期減少20%。營業利潤(Ebit)約為9400萬,較去年同期減少39%,淨利潤約為6800萬,較去年同期減少44%。   Bucher工業集團表示,今年上半年營業額衰退主因為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的限制措施,該公司疫情期間許多工廠因配合規定減少生產或停擺,但在今年6月,Bucher工業集團所有產能都已恢復。該集團預期今年下半年Bucher營業額將慢慢復甦。     資料來源:瑞士新蘇黎世報(NZZ) 日期:2020年7月30日

A:瑞士化學工業公司Clariant今天公佈該集團2020年上半年銷售額約為19.5億瑞士法郎,較去年同期減少13%。銷售額減少其中主要原因為貨幣升值效應,若以當地貨幣計算,銷售額僅下降5%。折舊及攤銷前的營業收入(EBITDA)為3.09億瑞士法郎,較去年同期下降13%;淨收入為9千萬瑞士法郎。   該集團的成績超出經濟專家預期,分析師原本預期上半年的銷售額平均值為19.37億瑞士法郎,EBITDA平均值為3億瑞士法郎,且淨收入平均值為7600萬瑞士法郎。   Clariant集團預測,疫情可能會造成第3季的銷售額和利潤減少。目前該集團2020年下半年將追求穩健的業績、中期內發展高於平均值的成長、並增加利潤和資金流動。     資料來源: 瑞士新蘇黎世報(NZZ) 日期: 2020年7月30日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