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HMRC日期:109年2月13日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75/P200號(商情文號:第75號) 商情本文:根據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MRC)的2019年度海外貿易統計報告顯示,2019年英國商品出口總額為3,670億英鎊,較2018年增加24億英鎊約0.7%;進口總額為5,420億英鎊,較2018年增加379億英鎊約7.5%,以下為對進出口國家及商品的分析。一、 出口國家分析英國2019年前十大出口對象為美國(574億英鎊)、德國(365億英鎊)、法國(247億英鎊)、荷蘭(237億英鎊)、中國(236億英鎊)、愛爾蘭(218億英鎊)、比利時(131億英鎊)、瑞士(121億英鎊)、西班牙(108億英鎊)、義大利(100億英鎊),非歐盟國家合計1,971億英鎊,歐盟國家合計1,698億英鎊。英國2019年第一大出口成長國為美國,出口額較2018年增加82億英鎊約17%;其次為中國,出口額增加28億英鎊約14%,英國對兩國出口成長主因皆來自貴金屬出口增加。英國2019年對瑞士的出口下跌最多,出口額較2018年下降71億英鎊約37%,主因為貴金屬出口減少;對荷蘭的出口呈第二大跌幅,出口額下降22億英鎊約8.3%,主因為礦物燃料出口減少。二、 出口商品分析英國2019年前十大出口商品為機械設備(574億英鎊)、汽車(396億英鎊)、貴金屬(331億英鎊)、礦物燃料(317億英鎊)、電子設備(223億英鎊)、醫藥產品(211億英鎊)、測量儀器及儀表(156億英鎊)、飛機(144億英鎊)、有機化學品(99億英鎊)、藝術品及古董(97億英鎊)。英國2019年第一大出口成長商品為藝術品及古董,出口額較2018年增加43億英鎊約80%,成長主因來自對美國及瑞士的出口增加;其次為機械設備,出口額增加31億英鎊約5.7%,成長主因來自對美國的出口增加。英國2019年礦物燃料的出口下跌最多,出口額較2018年下降33億英鎊約9.5%,主因為對荷蘭及韓國的出口減少;貴金屬的出口呈第二大跌幅,出口額下降25億英鎊約7.1%,主因為對瑞士的出口減少。三、 進口國家分析英國2019年前十大進口對象為德國( 660億英鎊)、美國(511億英鎊)、中國(464億英鎊)、荷蘭(421億英鎊)、法國(296億英鎊)、比利時(252億英鎊)、瑞士(206億英鎊)、義大利(199億英鎊)、西班牙(166億英鎊)、挪威(158億英鎊),非歐盟國家進口額合計2,756億英鎊,歐盟國家合計2,661億英鎊。英國2019年第一大進口成長國為瑞士,進口額較2018年增加138億英鎊約202%;其次為美國,進口額增加66億英鎊約15%,英國自兩國進口成長主因皆來自貴金屬進口增加。英國2019年自挪威的進口下跌最多,進口額較2018年下降43億英鎊約21%,主因為礦物燃料進口減少;自德國的進口呈第二大跌幅,進口額下降27億英鎊約3.9%,主因為汽車及飛機進口減少。四、 進口商品分析英國2019年前十大進口商品為貴金屬(697億英鎊)、機械設備(659億英鎊)、汽車(586億英鎊)、電子設備(484億英鎊)、礦物燃料(438億英鎊)、醫藥產品(219億英鎊)、測量儀器及儀表(150億英鎊)、塑膠製品(148億英鎊)、針織品(102億英鎊)、非針織品衣物(93億英鎊)。英國2019年第一大進口成長商品為貴金屬,進口額較2018年增加396億英鎊約131.8%,成長主因為自瑞士的進口增加;其次為汽車,進口額增加17億英鎊約3%,成長主因為自荷蘭和法國的進口增加。英國2019年礦物燃料的進口下跌最多,進口額較2018年下降66億英鎊約13%,下跌主因為自挪威的進口減少。
A:
A:蒙古國家檔
A:依據電氣新聞本(2020)年2月10日報導,由於全球LNG(液化天然瓦斯)進口首位之日本對LNG需求減少及進口第二名之中國大陸經濟可能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評估亞洲LNG需求或將出現減弱趨勢,進而造成亞洲LNG現貨價格長期低迷: ●日本:受到2011年311大地震東京福島核災影響,日本國內核電廠全面停止運轉之2014年LNG進口破紀錄達8,851萬公噸,爾後因西日本核電廠數座機組重啟運轉,LNG進口量才逐漸減少。依據日本財務省本年1月30日公布之統計,2019年日本LNG進口量為7,732萬公噸,比去(2018)年減少6.7%,此係日本LNG進口量自2012年後統計首度低於8,000萬公噸,主因係受到核電廠重啟運轉、擴大太陽能發電及暖冬氣候等因素影響。 ●中國大陸:僅次於日本之全球LNG第二大進口國,中國大陸近期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擴大,嚴重影響該國內國民生活及經濟活動,料中國大陸大廠賣主恐將以不可抗宣言(force majeure,意即因戰爭、天災及革命等當事者難以預防情事發生時,賣主或買主得免除契約責任之內容),拒絕收購LNG,中國大陸LNG未來需求量不確定,此恐使大量LNG釋出市場,引起供需不平衡,致使對亞洲LNG現貨價格長期低迷。
A:宏國經濟成長趨緩,葉南德茲總統以吸引外人投資、強化中小企業創業及增加就業等政策為施政重點,且在內需市場需求增加、國際油價及原物料市場平穩、美國景氣穩健,帶動宏國加工區業者持續擴廠生產。惟2019年出現幾起抗議動亂事件影響外人投資意願,宏國產業及經濟成長趨緩,2019年經濟成長值預估2.7%至3.1%。宏國中央銀行預估2020年經濟成長率為3.2%、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為3.5%、世界銀行(WB)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ECLAC)則分別預估3.8%及2.9%。資料來源:宏國中央銀行、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綜合整理
A:宏都拉斯私人企業協會(COHEP)日前舉辦「企業與人權制度化政策」研討會,會議由COHEP主席與宏國副總統兼任經發部長共同主持,國際雇主組織(Organización Internacional de Empleadores)秘書長、歐盟駐宏大使、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辦公室代表、宏國人權部部長及駐宏外交使節團、企業代表、媒體計約300人與會,並共同見證「宏國企業推動保障員工權益宣言」簽署儀式。COHEP主席表示,本次活動邀請宏國各企業協會會員廠商共襄盛舉,除共同見證宏國企業接軌國際及落實職場人權政策之成果外,亦盼師習國際雇主組織推動企業員工權益保障相關作法及經驗,以期宏國企業朝向永續經營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藉國際間重視員工權益及人權之作法與趨勢,獲得新市場商機。會中,國際雇主組織秘書長並就「人權與企業雇主角色」發表專題,宣介企業雇主應共同檢視職場規範,以保護、尊重並保障員工權益,共創企業永續成長。資料來源:宏都拉斯私人企業協會/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綜合整理
A:宏國媒體引述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於2019年6月中發佈信用評等報告,認為宏國投資風險降低,續維持於2017年底調升之B1級信用評等。宏國政府對該項評等續獲肯定表示,主因在於宏國政府財政收支與債務狀況穩定。經過政府致力於增加歲收、減少支出、獎勵投資、吸引私人資金並創造就業機會,宏國經濟發展成果已逐漸獲得國際社會的信任。資料來源:國際信評機構穆迪/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綜合整理
A:宏都拉斯金融市場開放,吸引國內外金融集團投資設立據點。依據宏都拉斯國家銀行及保險委員會(Comision Nacional de Bancos y Seguros, CNBS)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共有15家銀行於宏國營運,其中就淨資產及放款規模進行評比,以宏國Banco Ficohsa銀行營業規模續居首位,其次為大西洋銀行(Banco Altlantida)及BAC銀行。2019年宏國銀行總淨資產達6,106億宏幣,較上年5,592億宏幣,成長9.2%,其中Banco Ficohsa銀行淨資產高達1,259億,約占20.6%;Banco Atlantida銀行淨資產達1,065億宏幣居次,占總值約17.4%;Banco BAC銀行淨資產達916億宏幣,居第三位,占總值15%。資料來源:宏都拉斯國家銀行及保險委員會/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綜合整理
A:宏都拉斯金融市場開放,吸引國內外金融集團投資設立據點。依據宏都拉斯國家銀行及保險委員會(Comision Nacional de Bancos y Seguros, CNBS)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共有15家銀行於宏國營運,其中存款方面,大西洋(Banco Atlantida)銀行存款金額達751億宏幣,居首位,占總存款額21%,主要原因為該銀行推出結合智慧手機科技應用,於該銀行應用程式下快速開立帳戶之服務,業獲得廣大宏國民眾肯定。Banco Ficohsa銀行以577億宏幣居次;Banco Occidente銀行562億宏幣、BAC銀行548億宏幣及Banco Banpais銀行384億宏幣,則居位第三至第五位。資料來源:宏國國家銀行及保險委員會/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綜合整理
A:依據宏國私人企業協會(COHEP)統計資料顯示,宏國民眾購物資訊多來自社群媒體、電視、街頭看板、一般夾報傳單及口耳相傳,其中社群媒體及電視行銷已達8成購物影響力。近年隨智慧型手機及平板普及,已有超過22%宏國民眾透過上網購物;商家開始大量運用社群網站增加產品曝光度,以臉書行銷占比最高,達81%,Instagram居次,占44%;YouTube及推特(Twitter)則分別占30%及19%。我商來宏拓銷可納入考量。資料來源:宏國私人企業協會/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綜合整理
A:宏都拉斯網路逐漸普及,有利推動電子商務市場發展。依據宏國私人企業協會統計資料顯示,近9成民眾具網路使用習慣;其中7成民眾使用手機直接上網、2成民眾則利用辦公室網路上網。宏國餐廳目前已結合手機訂餐應用服務科技,提供手機上網訂餐送貨到府服務,搭配目前機車送餐服務成熟。我商拓銷時可依產品類別選擇刊登報紙,運用電視、社群媒體及看板廣告,或與銀行合作提供信用卡持卡人優惠,以提高銷量。資料來源:宏國私人企業協會/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
A:據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土耳其汽車合資集團(TOGG)正計畫與144家企業簽署合約,以作為土耳其國產全電動汽車生產的供應商。TOGG由五家土耳其主要工業集團組成並合力製造國產汽車,計畫於土耳其汽車產業之都的布爾薩省興建汽車工廠。同時,約有400家中小企業廠商正在與TOGG洽談,希望2022年量產時能成為潛在供應商。另土耳其汽車供應商協會(TAYSAD)也建立了約25家正參與該車生產的供應鏈。 土耳其本國汽車生產預估將於2022至2023年為中小企業創造約180億里拉(約30億美元)的市場。此供應鏈中的一家公司Ar Metal已準備投資3百萬里拉生產該汽車的金屬配件。TOGG也正與當地供應商洽談汽車鋰電池及蓄電池生產,並計畫於未來十年內與300家供應商共同投資70億里拉。 TAYSAD主席Alper Kanca表示,TOGG正與供應國際汽車大廠零件的約60家廠商洽談,目標是TOGG所有供應商均來自土國當地。國產電動車乃土耳其六十年來的夢想產品,終於獲得實現,該車由TOGG僅花了18個月時間設計完成。
A:根據奧媒「信使報」(Kurier)本(109)年2月11日報導,由於受新冠狀病毒(Coronavirus)疫情影響,中國各地官方所規定之春節後復工時間不一,而企業亦根據自身產業鏈配套狀況及人力資源到位情形而決定是否開工、部分或全力營運。根據奧媒訪查,目前在中國設廠之奧國企業復工情形如下:AT & S(印刷電路板製造商):在上海之生產工廠(員工約4,500人)已於本年10日復工;在重慶有2家工廠(員工計約2,500人),重慶1廠自本年1月27日即開工生產,另重慶2廠迄今仍俟當地主管機關批准復工。該奧企上述兩家復工工廠均未恢復全產能。Miba(汽車零配件製造商):在蘇州及深圳各設有工廠,員工總計約1,100人。據悉這兩家工廠均已在本年2月10日復工,惟因仍有部分員工未能到職,因此尚未能恢復全產能。RHI Magnestia(防火材料製造商):中國總部設於安徽省池州市,在遼寧省大連市設有2家工廠,大石橋市及?魚圈港各有1家工廠,員工計約2,000人。該企業池州總部僅部分人員上班,而在遼寧省之所有生產線則已於本年2月10日復工。Palfinger(起重機及相關設備製造商):在中國有2家工廠,位於江蘇省如東縣之工廠有員工350人,其中已有50人(皆為當地人)自本年2月10日起復工,其他員工則暫無法前來上班。另該企業之青島廠員工約50人,皆已於本年2月10日復工。奧鋼聯(Voesalpine,生產特殊鋼材及鐵軌)在中國有21處營業據點及9家工廠,員工計約3,000人。該企業迄今未發布是否復工消息,奧媒亦無相關報導。Agrana(食品飲料製造商)在中國有3家工廠,分別位於陝西省咸陽縣、河北省大廠縣、江蘇省常州市,員工計380人。該企業大廠生產線已於本年2月3日復工,咸陽廠則預計2月17日復工,另常州廠迄今仍待地方主管機關批准復工。
A:依據奧媒薩爾斯堡日報本(109)年2月10日報導,中國新型冠狀病毒正衝擊中國之生產製造,引起各界對中國供應鏈之討論。奧地利高等經濟研究院(IHS)健康經濟暨政策部門主管Thomas Czypionka指出,此波疫情是否影響全球供應鏈,決定於外國廠商是否信任中國政府對疫情之掌握,且中國須證明其健康醫護系統是可運作的。另以製藥產業來說,外國企業更在乎智慧財產保護及生產製造品質。而隨著中國薪資成本提高,部分企業或將藉此波疫情調整其布局,將供應鏈自中國移往柬埔寨、越南等其他亞洲國家,中國政府正面臨其在全球經濟中,角色轉換之挑戰。奧地利工商總會(WKO)認為:中國並未在奧國金屬工業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奧國金屬工業有超過50%之進口及出口額來自匈牙利、義大利、瑞士、斯洛伐克、捷克及南德,且全球約1/3之金屬工業製造位於歐洲,歐洲金屬工業對品質及距離之考量重於價格。
A:參考資料:GOV.UK日期:109年2月11日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68/P200號(商情文號:第68號) 商情本文:根據GOV.UK 10日報導,為協助英國企業完成海關申報,英政府提供企業申請培訓(Training grant)、徵才(Recruitment grant)及IT設備(IT improvements grant)等三項補助金。當政府撥款時企業必須成立於英國或在英國設有分公司且不能有逃漏稅紀錄,最高可獲得20萬歐元補助金。在培訓補助金方面,企業必須是與歐盟進出口貿易相關並完成海關申報,補助金可用於自2019年7月31日起的相關培訓費用;在徵才補助金方面,企業必須在英國成立至少十二個月以上,並幫助進出口商完成海關申報,補助金可用於自2019年10月1日起至2021年1月31日止的新員工招募及薪資費用;在IT設備補助金方面,企業年營業額必須少於5,000萬歐元且員工人數低於250人,並幫助進出口商完成海關申報,補助金可用於自2019年7月31日起的相關IT設備費用。更多細節請參考https://www.gov.uk/guidance/grants-for-businesses-that-complete-customs-declarations?utm_source=905b7fb9-f378-41cb-88cc-59b2769ced26&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govuk-notifications&utm_content=daily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BBC News 日期:109年2月11日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69/P200號(商情文號:第69號) 商情本文:根據金融時報及BBC新聞10日報導,英國的脫歐計畫使蘇格蘭鮭魚養殖業者將面臨龐大非必要負擔及削減其商品市占率。該產業被告知著手準備與歐盟的貿易壁壘,業者警告這將帶來巨額成本及造成漁獲延誤離港,英政府則表示將會通知應對措施。蘇格蘭鮭魚生產協會(Scottish Salmon Producers Organisation,SSPO)的執行長Julie Hesketh-Laird表示,政府脫歐計畫中將要求輸往歐盟地區的鮭魚養殖業者於每批貨物附上由獸醫或官方衛生機構簽署的出口衛生證明(export health certificate),意味者業者每年須提供多達10萬份的證明,估計額外成本可能高達900萬英鎊。此外業者表示,除了預期的離港延誤外新鮮漁獲的運輸也會受影響,並擔心脫歐後的關稅及水域問題。養殖鮭魚占蘇格蘭食品出口貿易中的比重最大,2018年的蘇格蘭鮭魚出口額為5.1億英鎊,其中約50%輸往歐盟國家,27%輸往北美,預計2019年出口額將創新紀錄,然而英國政府的脫歐計畫將破壞該產業之競爭力。
A:參考資料: BBC News 日期:109年2月11日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70/P200號(商情文號:第70號) 商情本文:根據BBC新聞11日報導, 英國將在未來五年內投資50億英鎊於改善公車服務系統及自行車路線,英相Boris Johnson表示該筆資金有助於提供更多服務班次及更優惠票價,此外該資金也會用於英格蘭及威爾斯的公車優先道路及4,000輛零排放公車的添購,此外該計畫內容還包含增加夜間和週末的服務班次,以及允許公車優先通過擁擠路段等。政府於去年九月宣布增加2.2億英鎊資金以擴大英格蘭的公車網絡,希望該筆資金能使營運商恢復近期取消的路線,給予鄉村地區乘客更多的選擇及增加非接觸式支付 (Contactless payment)的使用。在自行車的部分,政府將會承諾新建250英里的新自行車道及藉由擴展「迷你荷蘭」計畫來增加騎行的安全性,另計畫在倫敦外建立低交通量社區(low-traffic neighbourhoods)以於2025年前使自行車騎行率增加一倍。英國政府提出的這些政策都屬於綠色革命的一環,步行、腳踏車及大眾運輸等這些零排放或低排放的交通工具,將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改善空氣品質、紓解交通堵塞及改善國民身心健康。
A:參考資料: GOV.UK日期:109年2月11日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71/P200號(商情文號:第71號) 商情本文:根據GOV.UK 11日報導,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是英國出口貿易創紀錄的一年。英國現已連續45個月實現年度出口成長,2019年度英國出口全球的商品及服務總額達6,890億英鎊,相較2018年度成長0.5%,其中快速成長的商品包含穀物、漁產貝類及肉類和肉製品,穀物出口額為25億英鎊,成長16.6%;漁產貝類出口額為21億英鎊,成長13.1%;肉類和肉製品出口額為21億英鎊,成長12.4%。此外,對非歐盟國家出口成長13.6%。英國際貿易部長Liz Truss表示,英國為出口貿易大國,新數據顯示英國商品及服務的出口持續成長,未來將與全球主要合作夥伴達成新貿易協定及開拓新市場。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20.02.11.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在太陽光電裝置(photovoltaic installations)方面的投資正在增加,不過,專家們深信此部門的潛力大於100倍以上,由於太陽能電廠的收益增加。Ochrony Srodowiska銀行(BOS)的分析家指出,今年年初波蘭太陽光電裝置的發電容量達1300MW,年增率上升157%。據估計,由於在2019年最後1個月舉行再生能源拍賣,太陽能電力產出將可再另生產900MW。 2019年另預估有26億波幣是投資於太陽光電裝置。BOS銀行報告的作者指出,在一項新的風能及太陽能的拍賣,單獨太陽能就有超過1000筆報價(offers)提出,這就是該成長潛力的證明。波蘭能源部的國家能源政策計畫假定太陽能來源將在2022年之後達到市場成熟期,此意即在該日期之後,他們將不需要補貼。由於興建繁榮,波蘭已成為歐盟會員國之太陽能發電容量增加最快的前5名國家。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20.02.11. Polish News Bulletin 去年創紀錄有8,800家新的外資公司在波蘭登記,較2018年增加12%,且高於2014年的2倍。這些新公司大多數是位於華沙,因該城市是波蘭的經濟中心。許多公司是由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及亞洲人在他們辭掉之前的工作後設立的,且他們經常僱用其同胞。 就西方資本而言,那些新公司主要是由德國人、義大利人及法國人設立的,他們想要進入新的市場,且寄希望於勝任的員工。2019年開始設立的每家公司的平均資本額為48,700波幣。來自國外的公司擁有人通常從事商業貿易、營建部門及交通運輸方面。這些外國投資人亦對房地產市場有興趣,他們在商用房地產部門交易的金額占有超過一半以上,達76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