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20.02.11.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Walbrzych特別經濟區出售位於Dzierzoniow的土地給韓國電動車公司LS EV,該公司已在此社區經營2家工廠,且打算增加電動車部門模組(modules)的生產。該項投資計畫的總金額將達1.7億波幣,而預期該公司的員工僱用水準仍未知,但儘管如此,此將是最近幾年內在該城市最大的投資。波蘭LS EV公司製造電動汽車的零組件,是韓國LS集團所擁有,該集團亦經營波蘭LS Cable and System Poland公司。 由於此項新的計畫,LS EV公司將可大量增加其產出,而該公司將可從波蘭投資區PSI的財稅豁免上獲得利益,該公司將不需支付公司所得稅15年。據波蘭投資貿易局(PAIH)官員Jan Kamoji-Czapinski表示,該單位與該韓國公司的合作是從去年春天赴韓投資團的期間開始的。渠補充表示,此證明波蘭是一個充滿活力發展電動車零組件的生產者與供應者生態系的地方。

A:全美太陽能產業約僱用24萬2千人、創造數百億經濟價值,截至2019年9月,美國架設2百萬個太陽光電系統,達71,300 MW裝置容量,預計2050年前是成長最快的再生能源。加州擁有全美最多的太陽能裝置容量,超過26,000 MW,高過第二名的北卡州近5倍,加州、德州、佛羅里達州、內華達州及北卡州未來五年將裝置全美一半以上的太陽能裝置。依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簡稱ITC)於2月7日所發布的太陽能產業報告,儘管川普總統自2018年2月起對進口太陽能電池與模組產品課徵防衛稅,對於減少外國產品進口仍然有限。美國太陽能電池(CSPV cells)仰賴進口,製造商停止生產,就業人口與財務表現持續下滑,2019年美國只剩一家製造商仍在營運,電池業者Suniva破產,SunPower則併購SolarWorld公司。 至於太陽能模組(CSPV modules)製造商,主要集中在俄亥俄州、喬治亞州及紐約州,約佔全美6成產能,近幾年來的營運虧損有所改善。大型模組製造商如韓國Hanwha、LG Electronics及中國JinkoSolar業者等在美國新設廠房,其中韓商Hanwha業者在喬治亞州的新設廠房是全美最大,Auxin及Heliene亦擴充美國產線,帶動美國國內產量、市場份額及就業人口。未來美國太陽能產業的挑戰,除了川普政府課徵防衛稅對該產業帶來衝擊以外,其他挑戰尚包括本年1月起美國對投資太陽能的稅賦抵免將從30%下降到26%,2021年至22%,2022年公用事業及商業規模降至10%,一般住宅則降至0%。資料來源:https://www.forbes.com/sites/joshuarhodes/2020/02/03/the-us-solar-industry-in-2020/https://www.usitc.gov/publications/other/pub5021.pdf

A:鑒於政府監管單位關切並阻止科技公司以併購方式來壟斷市場,加上英國脫歐、美中貿易戰等國際經濟因素影響,去(2019)年科技企業併購案減少,美國最有規模的5家科技公司Apple、Microsoft、Amazon、Google及Facebook僅花費72億美元在收購上,遠低於2016年的290億美元,是前兩年的一半左右。過去五年來金額超過10億美元的併購案寥寥無幾,較知名的如Google去年12月以24億美元收購資料分析公司Looker納入Google雲端運算部門,以及11億美元收購HTC手機業務、微軟以84億美元收購GitHub及270億美元收購LinkedIn,Amazon以132億美元收購Whole Foods超市等。惟Looker併購案受到英國監管單位的關注,並將舉行公聽會對該案進行審查,拖延該併購案進度。儘管鉅額併購案逐漸減少,規模較小的併購仍在進行,顧問公司CB Insights執行長Anand Sanwal表示創新技術多掌握在較小規模的新創公司,科技巨擘除了以併購之外,也持續採取其他方式擴張新市場,以保持在關鍵科技的領先。在蓬勃發展的雲端市場,很難阻止併購發生,且監管單位很難判定併購對未來市場發展的影響。Hampleton Partners表示去年收購最熱門的項目,包括企業資源規劃、辦公室生產力及供應鏈管理等應用程式軟體開發。人工智慧(AI)亦為大型科技公司投資重點,Apple公司自併購Beats耳機公司以來,每年雖花費不到10億美元在併購上,但不斷買入小型AI公司,以期能與Google、Amazon公司並駕齊驅。依據市場研究公司IDC調查,企業將增加在AI的投資,本年可望達358億美元,2022年達792億美元。資料來源:https://www.ft.com/content/adb03d12-48fa-11ea-aeb3-955839e06441https://www.wsj.com/articles/enterprise-software-m-a-deals-show-slowdown-11580944401

A:許多專家學者、官員、企業及投資者在本(2020)年預測奈國未來12年之經濟表現,說明如附件

A: 奈及利亞貿易投資及工業部部長Mr. Adeniyi Adebayo表示,農業、工程及汽車產業將是政府重視3大主要產業,奈國政府盼鼓勵非油產業成長,預期未來10年可創造1,000萬個工作機會,成為經濟成長驅動力之一。 奈國並盼協助製造業成長、吸引外資、輔導非油產業出口及創造每年至少6百萬工作機會。

A: 根據安聯投資調查100國企業執行長、風險管理者及保險專家結果顯示,2020年外資赴奈國經商最大考量在於經濟表現與貪汙,有關總體經濟發展指標中企業關心的是法律及法規改變。 2019年奈及利亞第3季經濟成長較上(2018)年同期成長2.3%,仍較2014年維持至少6%成長率低,主要成長來自於農業(非油產業僅占奈國國民所得之4%)、原油及電信產業,惟工程及製造業成長有限。 除此之外,貪汙及詐騙風險仍使投資者怯步,2018年奈國在次薩哈拉非洲國家中貪汙指數最高,惟非洲其他國家如阿哥拉、肯亞及南非仍面臨政治不穩定風險。

A: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新型冠狀病毒除了對健康造成影響外,亦影響智利產品出口中國。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向智利採購海鮮(鮭魚)、水果及紅酒減少約50-60%,部分訂單因被中國取消而須改運至其他國家。另由於疫情對銅礦需求之負面影響,銅價於1月下跌約10%。而由於中國港口關閉,中國銅礦買主已向智利要求延後銅礦出口時間。 智利對外貿易推廣總司(ProChile)表示,由於中國對產品消費的減少(例如兩項標誌性產品:櫻桃和葡萄酒),智利約有1,500個貨櫃停止進入中國市場而須改運至其他國家。實際上有50個智利貨櫃(主要是水果)已改運往臺灣。此外,鮭魚係另一主要受影響產品,因智利出口食品180億美元中,鮭魚占50億美元。

A:根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智利1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通膨率)上升0.6%,超出市場預期的0.3%和0.4%之間。根據1月份的數據,過去12個月的通貨膨脹率達到3.5%,為2016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分析師認為,1月份的上漲是受美元上漲,季節性因素和一些意外因素(例如電力)影響所致。而1月份的數據減少了央行進一步調降貨幣政策利率的可能性。 1月份上漲最多的10種產品分別為檸檬(57.4%)、蘋果(13.6%)、旅遊套裝行程(10.4%)、市際巴士(9.7%)、廚房(9.7%)、橙(9.3%)、電動刮鬍刀(9.0%)、地毯(8.1%)、報紙(6.9%)、魚(6.5%)。

A:資料來源: Romania-Insider.com 日期: 2020年2月11日 根據羅馬尼亞統計局的資料,2019年羅馬尼亞出口較2018年僅增加1.9%,達690億歐元;進口增加超過兩倍(+4.2%),達862億9,000萬歐元。 2019年羅馬尼亞貿易赤字較2018年增加14%,達172億8,000萬歐元。 2019年12月羅馬尼亞出口較2018年同期提高4.9%,達48億3,000萬歐元;進口僅增加4.5%,達65億9,000萬歐元;貿易赤字達17億7,000萬歐元。

A:資料來源: Romania-Insider.com 日期: 2020年2月11日 歐盟核准給予羅馬尼亞5,300萬歐元電動車及混合動力車充電站支持方案。 該項5,300萬歐元預算涵蓋期間為2020年至2025年。 該項電動車充電站支持方案係為促進羅馬尼亞設立電動車充電站全國網絡,涵蓋城市、郊區及農村地區。

A:馬來西亞橡膠出口促進委員會(MREPC)主席植春芝(Chik Chan Chee)頃發布消息稱,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全球,使得橡膠手套的需求意外增加,將推動馬國橡膠產品於本(2020)年出口成長。該疫情造成市場對手套需求殷切,與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爆發時相似,橡膠手套出口於該年成長8%。馬國橡膠產業將從全球醫療保健產業對橡膠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以及拉丁美洲、中東以及歐洲新興市場及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中受惠。 該委員會已制定2021至2025年策略計畫,包括(一)開發新的商業對商業(B2B)品牌;(二)促進在汽車零組件生產的聯營企業及合作夥伴關係;(三)進行對汽車產業的工作訪問計畫;(四)提高中小企業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以及(五)協助新企業及初創企業成長並積極出口,優先產品為手套及醫療設備,諸如保險套及導管、工程橡膠產品以及汽車產品等。該委員會盼於2025年能達成340億馬幣(約合82億美元)出口目標。 根據馬國統計局統計資料顯示,馬國上(2019)年前11個月橡膠製品出口額為211.53億馬幣,較前(2018)年同期下跌2.1%;主要出口項目為乳膠製品(171.34億馬幣,占總出口額81%);其中5大單項出口產品為手套,出口額157.14億馬幣、輪胎(12.83億馬幣)、橡膠管(7.16億馬幣)、橡膠線(4.92億馬幣)及鞋類(4.58億馬幣)等;主要出口市場分別為美國(65.66億馬幣)、歐盟(50.43億馬幣)、日本(12.72億馬幣)、中國大陸(10.35億馬幣)及新加坡(7.04億馬幣)。 根據馬國橡膠局(MRB)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該國橡膠廠商達297家,主要從事乳膠製品(手套廠55家、保險套廠9家、導管廠5家、橡膠線廠(1家)及其他廠商(38家),共計108家)、普通橡膠製品(130家)、工業橡膠製品(30家)、鞋類及鞋材(12家)、輪胎(9家)及內胎(8家)。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頃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馬國為全球錶殼(Cases for wrist-watches, pocket-watches and other watches of heading 9101 or 9102,HS Code 9111.80)最大出口國,出口額為3,950萬美元,全球市占率為34.5%;其他主要出口國依次為新加坡(3,140萬美元)、中國大陸(2,040萬美元)、英國(3,500萬美元)及印度(2,780萬美元)。 馬國錶殼3大出口市場分別為日本(2,473萬美元,占總出口額62.61%)、新加坡 (1,058萬美元)及中國大陸(353萬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部長達勒雷京(Darell Leiking)頃指出,由貿工部長與財政部(MOF)部長林冠英(Lim Guan Eng)共同主持的國家投資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Investment)頃核准5項位於檳城州、吉打州及彭亨州的製造業新投資申請案,總投資額為46億馬幣(約合11.1億美元),估計將為馬國創造6,000多個就業機會;主要投資領域為電子與電機、機械與設備以及汽車產業,其中97.3%(44.76億馬幣)的投資來自新加坡、香港及美國。另一投資計畫來自馬國集成電路設計公司。這個高附加價值的投資計畫涉及用於人工智能(AI)深度學習及高性能計算的專用集成電路(ASIC)產品的IC設計。 外國投資人仍持續於馬國投資製造業與服務業。投資支出、民間消費及貿易將使馬國經濟成長步入正軌。為強化馬國作為首選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貿工部及其轄下機構將繼續積極招商引資,以滿足投資人的需求,為人民創造可持續的榮景。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於本(2020)年2月10日發布消息稱,美國政府將修改貿易救濟法中的一項關鍵豁免原則,撤消對中國大陸、巴西、印度及南非等25個經濟體享有的世界貿易組織(WTO)開發中國家優惠待遇。美國將縮減開發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的內部規劃名單,降低透過不公平的出口補貼危害美國產業的調查門檻。 根據USTR通知,美國本次撤消特殊待遇的25個經濟體,包括馬來西亞、阿爾巴尼亞、阿根廷、亞美尼亞、巴西、保加利亞、中國大陸、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格魯吉亞、香港、印度、印尼、哈薩克、吉爾吉斯、摩爾多瓦、黑山共和國、北馬其頓、羅馬尼亞、新加坡、南非、韓國、泰國、烏克蘭及越南。 USTR稱,修改對開發中國家的反補貼調查方法很有必要,因為美國此前的相關指引可以追溯至1998年,惟已過時。這一舉動標誌著美國明顯轉變了20年來對開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政策,可能導致對全球部份最大出口國的處罰更加嚴格。另外,這也體現出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及印度等大型經濟體允許作為開發中國家在WTO享有優惠待遇的不滿。“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一、由日本關西地區二大財經團體「公益社團法人關西經濟連合會」與「一般社團法人關西經濟同友會」於本(2)月6日至7日在國立京都國際會館共同主辦,京阪神等關西地區超過200名日商經營高層、外資企業、財經學者,以及美、英、法、?、義、澳、紐、俄、荷、中、韓及東南亞等主要國家總領事館等共襄盛舉,合計734名出席與會,參加人數創新高紀錄。二、本屆研討會聚焦於加速準備邁向2025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特別將主題訂為「關西榮耀起飛的好時機~將起爆劑與經濟發展相互鏈結~」,並分成:(1)因應國際變動情勢及開拓海外市場之果敢挑戰、(2)實現數位化時代的福祉社會、(3)在國際經營丕變環境注入嶄新動能、(4)活用關西地區優勢建構創業生態系統、(5)振興運動產業適逢最佳商機、(6)建構開朗超高齡及人口減少社會的方式等六項議題,同步進行分組研討。此外,因研討會舉辦期間適逢新型冠狀肺炎跨大蔓延全球,日本企業的因應對策及發言亦臨時成為會議關切焦點。三、日本關西地區正準備舉辦2021年世界老將運動會及2025年大阪世界博覽會,還有備受矚目的MICE/IR,正是最活躍的時期。另一方面,日本面臨國際秩序的變化、並邁入數位社會,正處於時代的大變革之中,伴隨著少子化現象而來的人口減少、高齡化、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都是日本待解決的當務之急。四、各界應活用日本關西地區自由闊達的特質,充分了解企業應有的公正性及社會責任,採取行動盡全力讓世博會成功舉辦,並建構在2025年後仍能永續發展的社會、經濟體制,以ONE關西的姿態採取下一步的行動。

A:一、據日本經濟新聞本(2)月11日報導稱,經日本Astamuse公司統計專利申請數據,並與日本經濟新聞社共同研析人工智慧(AI)和量子計算機等先進技術的專利申請發現,中國在10項領域中有9項取得領先地位,百度和阿里巴巴集團等互聯網大型企業明顯崛起。二、據上述日本Astamuse統計資料,自2000年起至2019年截止,申請先進高端技術的10項領域專利計約34萬件,依照國別申請來看,中國約13萬件,佔整體總申請量之四成,高於日本及美國(均為約兩成左右)。另一方面,在專利的質量上,在前100家之中,美國佔64家,中國只有1家。 三、中國在2015年提出打造知識財?權大國計畫,並通過「中國製造2025」強化高科技?業。中國為彌補質量上的劣勢,正在加強知識財產權戰略,例如2019年1月在最高法院設置專門處理知識?權的法庭。四、日本在專利申請方面,截至2005年止,大多排行在全球首位,惟在實用化及標準競爭方面陷於被動,在很多?業領域失去國際競爭力。未來中國能否利用持有的專利,在商用化與服務開發方面領先各國,將成為關鍵指標。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2月11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成允模於(109)年2月11日邀集主要業界協會及企業代表,舉行「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業界座談會」,檢視業界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所面臨之問題及聽取業界對政府之建議,並盤點快速協助解決企業問題之因應體制運作情況,期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所造成之影響減至最小。成部長於會中表示,政府秉持透過確實防疫措施,期使早日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並將對經濟造成之影響減至最小等兩大原則,啟動「緊急因應小組」、積極支援在中國境內之韓國企業工廠早日恢復開工、維持24小時通關系統、發掘替代之供應來源及增加在國內生產等,俾利全面解決企業之問題與穩定國內之供應鏈。另已自2月7日推動「穩定汽車零件供需對策」,核准汽車廠商執行特別加班及支援設備投資等訴求,協助解決中國產零件供需短缺之問題。與會業界代表建議政府提供必要之外交支援,加強與中國地方協商,協助韓國企業於當地工廠早日重新開工,並希望政府提供設備投資、延長貸款期限與緊急經營資金等輔導措施,並盼放寬相關勞動規定,迅速核准特別加班,積極協助擴大生產。成部長回應表示,政府已將布局中國之韓國企業、國內進口商、及出口中國之企業等所面臨之問題分類,指定大韓貿易投資公社(KOTRA)、材料零件供需因應支援中心及貿易協會負責協助解決。另產業通商資源部亦將與相關部會及機構積極合作,儘快研議業界之建議。渠亦強調,去年韓國政府部會與民間全力合作克服日本對韓國採取出口管制措施之危機,成功運用本國技術穩定受日本出口管制之3大項產品之供應,盼企業與政府亦能再度齊心因應,相信必能克服疫情引發之衝擊,未來政府仍將持續與業界溝通,檢視全球供應鏈等影響韓國產業之外部風險,及早因應及管控情況。

A:資料來源:韓國疾病管理本部(2020年2月11日) 韓國疾病管理本部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公布截至(109)年2月11日上午9時為止,共對3,629名之可疑病例進行檢測,其中確診病例為28例,2,736名為陰性解除隔離,尚餘865名正在進行檢測。確診病例接觸人數共計1,769名,其中11名已確認病例(第3例病例接觸者2名、第5例病例接觸者1名、第6例病例接觸者3名、第12例病例接觸者1名、第15例病例接觸者1名、第16例病例接觸者2名及第27例病例接觸者1名)。 第28例病例為中國籍之30歲女性,接觸第3例病例後,已自1月26日起自行居家隔離,在居家隔離期間未出現發燒症狀,但她在自行居家隔離前已服用消炎鎮痛劑無法正確判斷有無症狀,因此潛伏期結束後(2月8日)進行檢測,但檢測結果介於中間值不明確,於2月9日及10日再度進行檢測,2月10日確診病例,已移送至明智醫院隔離。另外她的1名同居人(唯一的接觸者)之檢測結果為陰性。 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決定自2月12日起將香港及澳門指定為污染地區,加強檢疫。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2月10日為止香港確診病例為36例(死亡人數為1名),且已發生社區感染(Community Infection)案例;澳門(確診病例為10例)與廣東省相鄰,確診病例經澳門流入韓國之可能性較高。因此韓國政府將對已發生社區感染案例國家(香港、澳門、新加坡、泰國、越南、日本、台灣及馬來西亞)之旅遊史資訊提供予醫療機關。 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強調,中國持續發生社區感染案例,因此要求自中國入境者必須格外注意及配合,若最近14天內去中國旅行之人士儘量避免外出及戶外活動,必須遵守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且密切觀察是否出現發燒發燒及呼吸道症狀,若有症狀時,必須訪問專門醫院及各地區保健所,或撥打120專線及疾病管理本部專線(1339)進行諮商。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另呼籲一般民眾亦必須遵守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感染病預防守則,且積極配合醫療機關實施之探病限制等管理措施。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2月12日 斯洛伐克財政部預測,2020年斯國經濟成長將由2019年的2.3%及2018年的4%,減緩至2.2%。 2020年斯洛伐克驅動出口的工業部門將趨冷,國內勞動市場則將維持強勁。 經歷2018年經濟過熱之後,斯洛伐克經濟正恢復其潛力。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2月12日 根據捷克勞動部的資料,至2019年底有20萬2,000名斯洛伐克人於捷克工作,為2004年的3倍。 2019年9月底斯洛伐克就業人口達260萬,預估另有35萬人於海外工作。 另一方面,2019年底有7萬8,300名外國人於斯洛伐克工作。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