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共和黨參議員Roger Wicker (商委會主席)、Lindsey Graham (司法委員會主席)及Marsha Blackburn於9月8日提出「網路自由與觀點多元化法案(Online Freedom and Viewpoint Diversity Act)」,要求修改美國1996年通訊規範法第230條款,以限縮社群網絡平台的言論審查權及免責保護。 前述第230條款賦予社群網絡平台業者(如臉書及推特)有權對使用者言論進行善意審查、限制冒犯性不當內容在平台上出現,且平台供應商可免責於使用者發表之言論。然而參議員認為當今網路環境已與1996年不同,並察覺社群網絡公司常以言論背離其政治價值為由審查,超過法律賦予權限,爰要求修法。 美國總統川普本年5月亦曾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就網路平台業者的言論審查權研擬新監理法規,並支持廢除或削弱第230條款免責保護範圍。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11 Polish News Bulletin   Alpla,家樂福,Danone集團在波蘭之公司,Jeronimo Martins,Kaufland,KGL,Lidl,LPP,Nestlé,Rekopol,Santander銀行和Unilever等多家零售連鎖店或消費品製造商共同簽署「波蘭塑料公約(Polish Plastics Pact, PPP)」,目的是改變目前使用塑料包裝的模式,邁向循環經濟。它已加入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這個國際塑料協定網絡。該公約的創始者承認,塑料無法完全消除,但不應將其當廢棄物扔掉,而應設法循環利用。他們指出,負責任地使用塑料包裝是企業和消費者的責任和挑戰。參與「波蘭塑料公約」的單位希望將塑料包裝減少30%,並爭取100%回收塑料包裝,並提高廢棄包裝的回收效率。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11   The First News   波蘭電網運營商Polskie Sieci Energetyczne(PSE)於9月4日(上週五)表示,波蘭2020年9月1日的光伏發電容量達到2,528.37 MW,年比率成長168.7%。PSE公司表示,以月計算的光伏發電容量成長11.8%。2020年8月,光伏系統的裝置容量增加267MW,成長約12%。另據PSE公司表示,2020年1月1日波蘭的光伏發電容量為1,299.6MW。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10   The First News   波蘭副總理兼發展部部長Jadwiga Emilewicz於9月11日週五表示,政府對企業家的租稅減免在5年內總計將為11億波幣(2.472億歐元),此將可使波蘭公司在自動化投資上的成本減少50%。據E副總理兼部長表示,由於此解決方案,企業家們將能夠扣除成本,不管產業的規模和類型如何。扣除額還將適用於租賃及對員工進行機器人操作的培訓。   E副總理兼部長指出,政府已於週五開始就此事進行磋商。如她所說,她希望新解決方案於2021年1月1日生效。此項減免旨在提高波蘭經濟的自動化水準,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一項條件。她在評論此事時指出,在波蘭,每1000名工人中工業機器人的飽和度低於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水準。她承認,每1000名員工只有42個機器人是絕對不夠的。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11  The First News   波蘭副總理兼發展部部長Jadwiga Emilewicz於9月11日週五表示,政府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對所謂的距離法案的立法修正工作,該法案限制了波蘭陸上風能的發展。E副總理兼發展部長對gazeta.pl媒體表示,修正後的草案目前正在跨部門磋商中,並將很快提交給部長理事會。   有爭議的是執政黨法律與正義(PiS)黨於2016年頒布的一項法律,該法律規定,風電場與居民住宅的最小距離必須至少為風機的總高度的10倍(約2公里)。這同樣適用於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公園,Natura 2000的地域及農田附近的風電場。   E副總理兼發展部長表示,政府並沒有放棄4年前推出的10H,而是在這4年之後,政府正在積累經驗。她承認,一方面,現行法規阻礙了對陸上風能的投資,另一方面,這對波蘭的房地產市場產生了非常強烈的影響,因為在此距離的規定下,它抑制了建造房屋的可能性。   她重申,根據發展部的草案,風電場建設將維持10倍規則,她解釋說,新法律將允許在特定條件下可將其降低到某一定的水準。她並補充表示,一旦該部獲得專家的專業知識,就可知道精確的距離。據她表示,這將是在歐洲首次進行此類的專家分析,這將有助於決定風電場與建築物之間的最小距離(不能超過)。新法規還將課以徵詢相關社區的分區計畫的義務。

A:一、宏都拉斯:衛生部迄至9月10日統計資料,COVID-19確診個案增至65802例,較前日增加205例,死亡2049例,增加5例。 二、貝里斯:迄至9月10日統計資料,COVID-19確診個案1365例,增加4例。死亡18例,增加2例。 三、聖露西亞:迄至9月10日統計資料,COVID-19確診個案27例,增加0例。死亡0例,未增加。

A:依據奧地利氣候保護環境能源交通創新技術部本(109)年9月10日新聞稿及奧媒維也納日報報導,奧地利內閣部長會議已於本年9月10日通過「2020再生能源擴張法」(Erneuerbaren Ausbau Gesetz 2020, EAG 2020),預計於2021年生效,規劃「100萬屋頂計畫」,以鼓勵小型太陽能發電及達到能源轉型目標。 奧國目前主要2個負責太陽能發電裝置相關補助之機構為:「氣候暨能源基金」及「生態電力執行機構」,惟既有補助總量小且取得補助複雜;而「EAG 2020」通過立法後,將成立新執行機構,每年提供多項補助工具,確保補助之持續性。 奧地利愈來愈多屋頂及建築物已裝設「永續之能源供應裝置」,奧政府將透過此計畫,提供更具效益之額外獎勵,擴展太陽能發電裝置。「100萬屋頂計畫」目標及細節包括: 1.2030年達到太陽光電11 千瓩(GW)設置目標,可發電110億度電 (11 TWh);其中建築物太陽能發電裝置總供電量提升至80億度電,並至2030年先達到 50%; 2.每一單位房屋屋頂可裝設一片4峰瓩(kWp)太陽能發電裝置。 奧國環保交通創新部長Leonore Gewessler表示,EAG 2020將規範自2021年提高太陽能光電(PV)之補助效率,以及補助系統之透明度、清晰度度及可取得性。另能源轉型為未來10年最重要計畫之一,除須各界協力推動外,仍需有完善之補助系統及穩定法規。對太陽能光電之永續投資係能源轉型關鍵,有助於奧地利達到「2030年100%再生能源發電」目標。「EAG 2020」將成為「新補助系統」之重要法律基礎,盼能達到家戶用電自給自足。 太陽能發電裝置主要設於建築物及停車場、噪音保護牆及工廠設備等建築設施上,因該等設施已提供與電網連結之條件;反之,許多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裝置之合適性仍低,故奧政府將同步推動「改善屋頂設施」計畫,自2021年起補助「屋頂整合式」、「建築物整合式」等創新裝置。此外,將簡化與電網之連結,以及提供綠地/農地之太陽能發電裝置特別補助等。 在提高透明度部分,每年將會有定期檢討(monitoring),EAG 2020要求電網業者將資訊透明化,以及上網公告奧地利太陽能裝置擴張之進展,讓大眾獲得易理解且透明之資訊。 另一項擴大屋頂太陽能裝置之關鍵為:發展「再生能源社群」,即未來應盡可能在鄰里間或社區中,使用在地所生產之再生電力,自給自足。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09)年9月10日引述義國國家統計局(ISTAT)最新單月數據指出,義國7月份工業生產較上(6)月份成長7.4%,惟若與去(108)年同期比較萎縮則達8%。 Istat同時強調,5至7月份三個月間之平均生產值較前三個月增加15%,而經季節性調整後,各大類7月份之數據較前一月份均有成長,包括資本財(+11.8%)、中間財(+7.7%)、消費財(+6.2%)及邊際能源(+0.1%),其中又以電腦生產業(+12%)及從運輸工具製造業(+7%)出現最顯著成長,惟若與去年同期比較,則顯示中間財之萎縮幅度最大(-11.3%),其他部門之縮減幅度則較小,資本財及能源財分別各減少6.8%,而消費財則萎縮6.2%。 經日曆調整後,本年1至7月間之工業生產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6.8%。若將食品降幅調限在2.7%,紡織及服裝工業之生產降幅則達32.4%,此外,運輸工具生產亦減少29.9%、冶金及金屬產品製造則下跌20.7%,2020年前七個月減幅較小的類別則是藥品生產(-3.7%)。 此外,同月11日另據義國工業總會(Confindustria)最新發佈數據顯示,因受疫情拖累影響,經本年第一季及第二季嚴重萎縮後(-17.6%),義國本年第三季GDP成長將達9%,惟經濟活動仍遠低於疫情爆發前之水平,僅部份回彈,恢復情況不佳,並認為義國除「內需緩慢復甦」,出口亦預計將隨之放緩,而歐元區的復原狀況亦不明朗,預計本年經濟萎縮幅度將約在10-11%間。​

A:依據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美國奇異集團(GE)宣布將於2020年底關閉在瑞士Oberentfelden市的工廠的生產,此項計畫將裁員436個職位,在瑞士只保留57名員工作為商業交易及技術服務之用。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0年9月11日

A:瑞士自本年7月6日起已施行全國滿12歲以上的公民於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須強制佩戴口罩之規定,上述強制佩戴口罩規定適用之公共交通工具包含:火車、有軌電車、公共汽車、山區鐵路、纜車和遊船等。 此外,在巴塞爾和日內瓦國際機場必須配戴口罩。截至目前瑞士下列九個邦:Basel-Stadt 、Freiburg、Geneva、Jura、Neuenburg、Waadt、Wallis、Zürich, 以及Solothurn亦已實施在商店和商業場所強制戴口罩規定。   瑞士目前決定自10月1日起准許申請舉辦1000人以上大規模公共活動,如體育賽事、音樂會、歌劇、展會、宗教慶典等。對於足球和曲棍球等大型比賽活動必須遵守各項針對新冠狀病毒制定的防疫特別措施(例如所有觀賽人員須佩戴口罩;球場最多只能占用三分之二的座位,以保持空間距離等),且主辦單位必須事先向當地所在邦政府機關提交活動舉辦申請並取得許可。     資料來源: Swissinfo.ch 日期: 2020年09月09日

A: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報導,瑞士Know.ch諮詢公司2020年8月的問卷報告指出,受訪的183家企業有4%明年加薪幅度可能超過1.5%,13%的公司明年加薪幅度1-1.5%,58%的公司明年加薪幅度在0-1%之間,25%的公司無加薪計畫,總平均加薪幅度預測約為0.6%。Know.ch執行長Andreas Kühn 另表示,不排除加薪幅度今年底之前會再下修。如果瑞士有下一波封鎖管制(Lock down),該數值則非常可能會再下降。   瑞士工會聯合會經濟分析組長Daniel Lampart表示,旅館住宿業和餐飲業勞資雙方已同意,2020年和2021年的工資不變動。   該報另表示,因瑞士物價指數小幅下跌,因此瑞士明年購買力很可能會增加。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 日期:2020年9月10日

A:瑞士信貸銀行2020年7月已宣布將裁減37個分行,藉此2022年開始,該銀行每年將減少約1億瑞士法郎支出。瑞士信貸銀行新推出CSX手機應用軟體,客戶可以透過應用程式進行所有的銀行日常交易,並可透過手機視訊會議向專家諮詢。該策略使得CSX成為瑞士最低廉的非現金銀行服務之一。   琉森應用大學的銀行學教授Andreas Dietrich表示,該銀行的新策略使得其從高收費及高服務的銀行轉向低成本的網路銀行。該行選擇部分的服務據點將改裝為共用辦公空間、多媒體室或活動場地,因為針對養老及貸款等較複雜的諮詢銀行可使用該空間與客戶面對面談話。     資料來源:瑞士20分鐘報 日期:2020年9月11日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0年9月11日   斯洛伐克2020年7月工業產值年減3.6%(4月減少42%、5月減少33.3%),經季節調整,較上月成長7.1%,復甦歸功於汽車行業(年增0.8%),但大多數工業生產行業仍落後2019年。   2020年7月斯洛伐克營建業總產量已連續第6個月落後去年數字,但7月降幅最小(-13.3%)。  

A:印度商工部引用顧問公司Ernst & Young IPA所做報告指出,印度遠距醫療(Telemedicine)市場在2020年2025年間將以31%的複合年增率成長,規模可望於2025年前達到55億美元,醫療服務之醫生與病患間的傳統互動關係,亦將轉型為遠端數位醫療諮商方式提供服務。 商工部研調機構IBEF更指出,隨著數位科技發展,遠距諮商及電子藥局將成為新趨勢,醫療產業生態系的15%至20%將運用虛擬方式進行,其中包括諮商、病理研究、放射治療、遠距監控及居家照護等,惟產業發展的同時亦須制訂相關法規,以確保病患的資訊隱私及處方箋開立得到保障。IBEF認為,遠距諮商及電子藥局在2025年前在印度整體遠距醫療產業占比可望高達92%,經濟規模可達52億美元;另電子藥局市場受惠於法規修改、投資金額增加、數位基礎設施完備等發展,預期占整體藥品銷售市場的10%至12%。 印度藥品聯盟(Indian Pharmaceutical Alliance, IPA)秘書長Sudarshan指出,受COVID-19疫情影響,消費行為及模式已發生改變,加上社交距離之需要,傳統的醫病互動關係正逐漸由數位及遠距諮商所取代,促進遠距醫療服務之發展。

A:印度商工部轄下商業情資暨統計局(Directorate General of Commercial Intelligence and Statistics)最新數據顯示,印度本(2020)年7月對中國大陸出口金額為17.4億美元,較去(2019)年同期成長23.7%,但整體對外出口卻仍受COVID-19疫情影響,較去年同期衰退9.9%;至於進口方面,印度7月自中國大陸進口金額為55.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僅減少9.8%,但整體自外進口卻大減29.6%,顯示印度與中國大陸雙邊貿易並未受兩國邊境衝突所影響。 若以印度本(2020-21)財政年度前4個月(2020年4月至7月)來看,印度對中國大陸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30.7%,但整體對外出口卻衰退30%;另此間印度自中國大陸進口雖較去年同期下跌29.2%,但整體自外進口跌幅更高達47.9。其中,除本年4月外,印度對中國大陸出口實際上呈現每月成長的情形。 有專家分析,因印、中在貿易上具有錯綜複雜的互相依賴關係,儘管兩國之間存在邊境衝突,對雙邊貿易影響有限。不過,由於印度政府目前已對包括抖音(TikTok)及微信(WeChat)在內之200款中國大陸手機應用程式APP實施禁令,接下來還可能禁止華為(Huawei)及中興(ZTE)等中國大陸電信業者參與印度5G網絡建設、限制陸企參與印度政府採購案及道路與電力等重要基礎建設案,未來雙邊經貿關係將如何發展,備受各界關注。 另有專家分析,印度對中國大陸出口持續成長,在於中國大陸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受COVID-19疫情衝擊有限,且其國內對於商品具高度需求。此外,儘管目前印、中兩國政治關係緊張,惟中國大陸並未採取非關稅貿易障礙阻擋印度產品進口。此外,由於歐盟及美國等印度主要出口市場受疫情影響致對商品需求銳減,專家則認為印度應避免對中衝突升高,進而影響對其出口。 至於本年4月至7月印度對中國大陸出口品項方面,鋼鐵產品出口金額自去年同期的1.38億美元成長至15.35億美元;鐵礦砂出口成長82%至13.44億美元;塑膠製品成長93%至5.77億美元;黃銅大幅成長789%至2.45億美元;惟有機化學品減少9%至9.65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產品過去為印度自中國大陸進口之大量產品,顯示兩國間的確具有難以分割之貿易依賴關係。

A:印度目前正推動全球最大綠能發展計畫,以2022年前使綠能發電達175GW為目標,其中太陽光電占100GW,國內外業者看準此商機,積極參與印度太陽光電發電標案及投資太陽能設備製造,惟部分已得標之發電業者因報價較高,印度國營輸配電公司則認為實不敷購電成本,致該等投資業者面臨無法售電的情形。對此,印度電力部部長RK Singh則表示,將協調結合得標價較高及較低之標案,綜合計算發電成本,使輸配電業者以較適合價格進行輸配電服務。 針對S部長提出解決方案,在本(2020)年1月印度太陽能製造連結獎勵計畫(manufacturing-linked solar scheme)得標總計發電量3GW之專案計畫,將與本年2月及6月自印度太陽能公司(SECI)得標且發電量總計3.2GW專案結合,使輸配電公司以每度2.66盧比之複合式費率進行購電,不再適用太陽光電製造連結獎勵計畫下每度2.92盧比之優惠費率。 1月參與太陽能製造連結獎勵計畫得標業者為印度Adani Green Energy及Azure Power,將按計畫分別建立8GW及4GW發電設施及總計3GW(前者2GW,後者1GW)太陽能設備製造設施,並以每度2.92盧比電價銷售。至於2月自SECI得標之業者包括日本SoftBank旗下之SB Energy、加拿大AMP Energy之印度分公司、美國紐約Eden Renewables之印度分公司、印度ReNew Power等,總計發電量為1.2GW。6月得標之業者包括西班牙Solarpack之印度分公司、由義大利Enel投資之印度Avikiran Surya、Eden Renewables、德國Ib Vogt旗下一間子公司、由英國CDC投資之印度Ayana Renewable、Amp Energy Green、ReNew Power等,總計發電量為2GW,當時係以每度2.36盧比較低電價得標。 有專家分析指出,目前印度國營輸配電公司因購電成本過高而不願與太陽光電發電業者簽署供電協議(PSA),並期待未來發電價下降後,爭取更好議價空間。另有發電量總計6GW且係由SECI以逆向競標方式產生的許多專案,雖然得標價都極低,但由於SECI迄今尚未尋得購電業者,使得標廠商未來發展前景不明;亦有發電量總計1.7GW的專案因各種不同因素而被迫終止購電協議(PPA)。此外,由於太陽能發電對於部分地方政府來說係不可靠及不具持續性之發電來源,SECI於招標時卻未將其納入考量因素,以致業者得標後亦面臨地方政府不願採購的情形。

A:緬甸時報報導,根據電力暨能源部(MOEE)開標結果顯示,中國公司及他們的財團已經贏得了電力及能源部招標的29個太陽能發電廠中28個的投標標案。陽光電源(Sungrow)及中國機械工程總公司分別獲得了9個及8個投標案,雲南國際電力投資有限公司SPIC Yunan Internation Power獲得了4個標案,中國隆基太陽能Cell Maker Longi及緬甸企業集團Shwe Taung與中國合資企業分別獲得了3個標案,上海寰泰能源與緬甸本地公司及德國Ib Vogt獲得了其餘的各1個標案。 中國廠商在此次競標者中居絕對領先主導地位,與2019年緊急能源招標如出一轍,該次招標在一個月內匆忙完成,並全部被中國公司囊括。分析人士表示,這一結果可能會削弱吸引優質投資者投資的可能性。這兩次招標案都因其程序匆忙,以及許多投資者及行業專家認為存在不合理的投標條件而遭致批評。緬甸政府承認有關此次太陽能招標存在急迫性,但希望盡快推動完成,因係全國民主聯盟(NLD)政府執政任內最後一次電力招標計畫。 本次競標價格大幅低於行業原先預期,平均得標價格為每度0.0422美元,而平均投標價格為0.0509美元,競標價格從每度0.0366美分到0.1051美元分不等。根據投標程序及決標規定,投標標案均以最低報價為準。太陽公司(Quasar Resources)執行董事Lin Tun對得標電力費率感到驚訝,其價格似乎遠低於市場預期,因Quasar Resources亦參與了本次投標。公司認為,在如此低的能源費率下,這些太陽能發電項目能否得到適當興建及融資,是高度令人質疑的。關於Sungrow和CMEC共獲得17個發電站,執行董事 Lin Tun警告稱,將得標集中在少數開發商手中存在風險。在馬來西亞,類似的招標將投標人限制在3個地點,以降低風險,另此次得標公司將有6個月的時間來興建太陽能發電站。

A:緬甸時報報導,當地寶石交易商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中國買家對玉石需求疲軟,導致玉石銷售受到打擊,近月以來玉石售價下跌50%。曼德勒亞達納購物中心玉石企業家發展委員會秘書Thein Win表示,因來自中國的需求已經下降,加上中國政府不鼓勵在玉石領域的投資或貿易,克欽邦帕敢的高品質玉石產量也在疫情衝擊生產下降。 緬甸克欽邦寶石暨珠寶企業家協會主席Zay Lwan表示,儘管政府已經批准了小規模玉礦開採,但目前只有少數玉石開採礦工可進行採礦工作。仰光寶石暨珠寶企業家協會副主席Aung Kyaw Zin表示,由於需求大幅滑落,故擁有商業品質玉石在市場上售價變得更加便宜。造成需求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政府取消每年2次的大型寶石商品展售會,在新冠肺炎之前,緬甸通常每年在內比都舉辦兩次大型寶石商品展售會。此外,在仰光、曼德勒及密支那例行舉辦的玉石及寶石交易會也被取消,故減少國際買主前來緬甸採購意願。 緬甸玉石主要出口中國,緬甸寶石暨珠寶企業家協會副主席Zaw Bo Khant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緬甸政府已暫停本年的寶石商品展售會,可能損失達10億歐元的收入,由於政府以稅收的形式獲得商品展售會總銷售額40%,故本年政府在寶石稅收收入減少了約4億歐元。

A:緬甸時報報導,在緬甸發生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後,緬甸越來越多行業尋求政府提供支持,緬甸零售商協會(MRA)主席Thurein Nyein表示,零售業佔緬甸國內生產總值17%,惟零售商被排除在國家新冠肺炎COVID-19經濟紓困方案(CERP)之外。T主席另表示,零售業尚未被包括在被選定的行業中,當政府以1%的利息延長其CERP貸款時,至應包括零售業廠商。根據緬甸小額信貸監督委員會於7月宣佈 CERP紓困方案,規劃提供茶餐廳及街邊攤商1,000億緬幣貸款,惟該2%利息的小額信貸計畫亦排除零售業廠商適用。根據MRA統計,全國有近40萬家零售商、大約有100萬家庭依賴這些零售商購買生活基本必需品及其他非必需品,這些零售銷售總額佔緬甸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7%。 第一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非必需品銷售大幅下滑,許多零售商都感到壓力。根據CERP經濟紓困方案政府提供茶餐廳貸款1,000億緬幣、小額信貸企業貸款1,000億緬幣、中小企業貸款2,000億緬幣,提供農民貸款6,000億緬幣,每英畝耕地提供5萬緬幣貸款。緬甸國有經濟銀行(MEB)7月23日宣佈將向小額信貸機構(MFI)提供1,000億緬幣的貸款資金。根據該計畫,MEB將以1%的利率向當地小額信貸機構發放一年期貸款。該期限包括3個月的寬限期,並在一年的剩餘9個月內每3個月償還一次。小額信貸機構則以每年不逾2%的利率發放貸款,必須保證這些一年期貸款只發放給暫時關閉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茶餐廳及小餐館。擬申請之商家資本額達500萬緬幣,其貸款上限為350萬緬幣,倘資本額介於500萬至1,000萬緬幣之間,其貸款上限為700萬緬幣,倘資本額介於1,000萬至1,500萬緬幣之間,其貸款上限為1,000萬緬幣。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9)月11日報導稱,日本金融廳為招攬海外金融機構及財經人才,擬促請政府放寬減輕法人稅及繼承遺產稅,並指出日本高稅率已成為阻礙外國企業及人才跨足日本市場的主因。日本金融廳本次提出上述構想,主要係考量亞洲金融城市的香港,因中國強制實施「港版國安法」造成局勢動盪不安,盼藉此提升日本在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及魅力。 日本金融廳為擴大接受以海外投資家為對象的投資基金,計劃檢討設置可簡化事業登錄手續之特例,並擬可全程以英文進行對應服務。該廳預定於明(2021)年稅制改正檢討會時,提出以接受特例的金融機構為對象,減輕其相關賦稅負擔。 例如,若上述金融機構為非上市企業,就無法將與業績連動的幹部薪酬計算為企業成本(經費),成為海外企業避開日本的主因;爰此,具體上為要求放寬幹部薪酬之成本計算要件,擬海外金融人才停留在日期間,放寬其海外保有的資產可不列入繼承稅課徵對象。 除上述修訂租稅優惠政府外,日本金融廳亦將加速招攬優秀的基金專業經理,惟基金經理人在日本所得報酬該如何課稅等,因法規尚未整備完善,未來日本政府將朝修訂明確的稅法解釋及提高其透明度方向邁進。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