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日本NHK新聞等媒體本(9)月14日下午快報稱,執政自民黨頃舉行新任總裁(黨魁)投開票結果,由現任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Suga Yoshihide)獲過半票數當選;渠並將於本(9)月16日臨時國會被推選為新任首相,日本政壇正式進入「後安倍時期」。 菅義偉自2012年起擔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要職,幾乎每天都召開記者會,作風被形容為「訥言敏行(註:說話謹慎、辦事敏捷)」,頗受民眾好評。渠於日前參選政見會表明,「若當選後,將持續安倍晉三首相之經濟及外交路線」。 菅義偉並強調表示,未來執政仍將以「萬全的危機管理應變機制」作為最優先課題,主要包括新冠疫情因應措施、活絡經濟再生對策、外交安全保障的再構築、實現全世代型社會保障等。 安倍首相於上(8)月28日以健康為由請辭,將待命到自民黨選出新任總裁並接任首相為止。由於安倍首相是在任期中請辭,爰本次選出的新總裁任期只到安倍任期之明(2021)年9月止。由於目前日本自民黨在參眾兩院均掌握優勢席次,咸認新任總裁將篤定在16日臨時國會被指名選為日本第99任首相。
A: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2020)年9月12日報導,中國抖音(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有意以新加坡作為其發展亞洲與全球市場的戰略據點,預料未來3年將在星國投資數十億美元,可創造數百個工作機會。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ByteDance計畫在新加坡建立數據中心,業務範圍涵蓋社交視訊應用軟體TikTok和企業辦公軟體Lark。由於ByteDance連續在印度、英國和美國遭受抵制,因此計畫將其社交媒體業務在亞洲深耕,尤其東南亞市場擁有6.5億人口,極具發展潛能。 路透社則報導,ByteDance正在新加坡採購更多雲端運算伺服器,以緊急備份在美國的數據,另TikTok今年初起已將部分中國工程師,派駐至新加坡。ByteDance亦在新加坡聘用400名員工,從事科技、銷售和行銷業務。 ByteDance已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申請批發數位銀行(digital wholesale bank)執照。今年6月MAS宣布,共有9家批發數位銀行申請者進入評估階段,除了ByteDance,另包括奕豐集團(iFast)、盛業資本(Sheng Ye Capital),以及B2B交易平臺卓爾智聯集團(ZALL)等。
A:來源: 澳洲金融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日期: 2020/7/6 據全球能源顧問公司Rystad Energy最新市場分析顯示,澳洲Infigen再生能源開發商已被西班牙跨國電力公司Iberdrola以8.56億澳元併購。至此澳洲前20大太陽能及風電能源開發商中,僅有5家為澳商,其餘15商皆為外商,分別來自西班牙、法國、中國、德國、荷蘭、泰國、盧森堡及英國。擁有3座燃煤發電廠的澳洲AGL能源公司,則係目前唯一躋身澳洲前20大再生能源發電及電力零售的本地電商。AGL獲得聯邦政府提撥Future Fund及QIC全球基礎設施基金之共同支持而成立「再生能源基金」公司(Powering Australian Renewables Fund, PARF),致力推動澳洲再生能源發展,。澳商Macquarie集團及BlackRock集團則於去(2019)年聯手聯動減少澳洲國內電力板的輸電損失(curtailment),蓋澳洲風力及太陽能輸電損失於過去兩到三年內,預估高達10億澳元。 Iberdrola公司表示,目前致力開發全球再生能源市場,併購Infigen可分散其投資風險,增加全球的投資資產多樣化,加上亞太地區的電力需求比歐洲市場大,而澳洲則是目前少數除新加坡及紐西蘭以外之開放電力市場,預計到2022年,Iberdrola將投資560億澳元於全球能源市場之開發,且從長遠來看,澳洲市場再生能源價格將可與傳統能源一較短長。Rystad Energy再生能源部負責人Gero Farruggio表示,儘管infigen在昆士蘭州的太陽能開發計劃中存在立即風險,但該公司在其他風電場和太陽能電場的發展前景仍相當看好。
A:來源: 澳洲金融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日期: 2020/7/14 加拿大洋芋片製造商McCain食品公司將在維多利亞州Ballarat廠房投資設立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並於該廠房外10公頃地面及停車場屋頂上安裝1萬7,000個太陽能面板,堪稱目前澳洲最大的再生能源發電廠。該公司並將馬鈴薯皮和果汁作為生質燃料,來補充太陽能發電,該系統在白天時可以不發電,但可於夜間使用儲能設備運轉供電。McCain紐澳區總經理Louis Wolthers指出,此太陽能發電系統將可供自家廠房40%用電需求,並可減少碳排放量至少三分之一。至2030年預估可減少碳排放量50%,到2025年則停止使用煤炭,且到2030年將100%使用再生能源。 本項計畫總成本預估耗資2,400萬澳元,其未來每年可減少該廠區之二氧化碳排放量27,000噸以上,發電總容量預估將達8.2 MW,其中生質能源發電計達1.2 MW。本發電系統將由工業太陽能專家-Smart Commercial Solar公司建造及維護,並獲得Solar Bay再生能源基金(Renewable Energy Fund)長達20年購電合約之支持。Solar Bay再生能源基金規模達3.5億澳元,主要用於工業和商業不動產太陽能項目之投資。
A:依據宏國中央銀行統計資料顯示,宏國2020年前6月主要出口國(出口金額)依序為美國(8.7億美元)、德國(2.3億美元)、薩爾瓦多(1.5億美元)、瓜地馬拉(1.1億美元)、尼加拉瓜(1.0億美元)、比利時(0.9億美元)、義大利(0.8億美元)、英國(0.75億美元)、荷蘭(0.71億美元)及哥斯大黎加(0.5億美元)。 主要進口地(進口金額)分別為美國(13億美元)、中國大陸(6.5億美元)、瓜地馬拉(3.4億美元)、墨西哥(2.7億美元)、薩爾瓦多(2.3億美元)、哥斯大黎加(1.8億美元)、德國(0.8億美元)、巴西(0.68億美元)、印度(0.68億美元)及尼加拉瓜(0.6億美元)等。 資料來源:宏國中央銀行/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參處彙撰
A:依據宏國中央銀行統計資料顯示(未加計加工出口區出口之紡織品及車用電子零配件),宏國前6月主要出口產品分別為咖啡(7.2億美元)、香蕉(3.0億美元)、冷凍蝦(1.1億美元)、棕櫚油(1.0億美元)、甜瓜及西瓜等(0.9億美元)、蔗糖(0.6億美元)、肥皂(0.5億美元)、黃金(0.46億美元)、蔬菜(0.44億美元)、動物飼料(0.43億美元)及雪茄(0.40億美元)等。 進口產品分別為燃料油(4.7億美元)、醫療用品器材(2.0億美元)、調理食品(1.1億美元)、玉米(0.88億美元)、電話通信設備(0.85億美元)、鋼片(0.84億美元)、其他紡織類產品(0.73億美元)、客車或轎車(0.69億美元)、貨車(0.67億美元)等。 宏國農牧產品品質甚佳,具外銷潛力,且工業產品及消費產品需求旺,我商可把握採購及拓銷商機。 資料來源:宏國中央銀行資料/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彙撰
A:柬埔寨洪森總理出席「2020年全球製造及工業化線上峰會」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9月5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2020年9月5日柬埔寨洪森總理出席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舉辦之「2020年全球製造及工業化線上峰會」並發表演講。 柬埔寨推出5項經濟紓困措施 洪森總理指出,疫情給柬埔寨帶來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在紡織、旅遊、航空及服務業領域。柬埔寨王國政府爰推出5項紓困措施,以維持國內外原料供應、生產及銷售平衡,特別是確保受到疫情影響的人民的生活穩定。這些措施包括: 1.稅收優惠與減免支付保險費、職業風險及健康保險; 2.便利信貸條件,增加市場流動性以及向特定行業的工人提供補貼; 3.服裝與旅遊業特別融資計畫,以協助和促進中小企業的業務; 4.柬埔寨企業內部工人職業培訓; 5.提供滿足工廠需求的營運資金融資項目。 提高競爭力促進經濟成長 洪森總理指出,展望未來,柬埔寨將引入公共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及結構性改革措施,並搭配實適的干預措施,以實現增加醫療支出和公共衛生促進兩個優先目標,並維持經濟與社會平衡。另將繼續穩定商業活動,如通過實施現金流量計畫、技能培訓計畫、提供財政激勵措施、優惠貸款及增強市場流動性、穩定民生與增加就業,以及社會救助計畫等。另一個目標是繼續提高競爭力,促進經濟多樣化及促進結構改革,促使經濟成長。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阻礙社會及經濟生活,但柬埔寨王國政府並未放慢改革步伐。為了最大程度發揮第4次工業革命的潛力,柬埔寨王國政府已著手制訂數位經濟與電子商務政策。回顧2017年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與柬埔寨簽署關於「2018-2023夥伴關係計畫」的聯合宣言,旨在促進柬埔寨工業化的發展。此外,柬國同步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應對投資者與企業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從而透過給投資者在柬埔寨經商和投資創造有利的環境,提高柬埔寨的競爭力。 總體而言,為恢復繁榮,柬國呼籲各國政府宜加強「和平、尊嚴及團結的價值觀」,包括合作、平等和相互尊重,以維護地區與世界的共同繁榮。
A: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9)月12日報導稱,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與英國貿易部長Liz Truss於本月11日下午舉行視訊會議,確認達成新貿易協定諮商談判;未來雙方將協商簽署協定日期,並預定自明(2020)年1月1日起生效實施,可避免英國脫歐後的關稅措施導致雙方進出口商品成本升高。 日本茂木敏充大臣於上述會談後之記者會表示,日本企業得以延續在日本及歐盟EPA架構下對英國經貿往來之利益,其中部分汽車零組件、鐵道車輛等降低關稅執行期間,將較日歐盟EPA協定縮短;此外,日本亦未對英國輸日農產品增設新的關稅配額。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0)年9月10日報導。 依水產廳冷藏水產品流通調查指出,日本冷凍大目鮪庫存量由1月開始逐漸增加,6月底最新統計資料,庫存量已達1萬3,254噸,為2015年以來的歷史新高。但相關業者認為此為短期情形。惟受到武漢肺炎感染擴大影響,遠洋延繩釣漁業的稼働率下降,可能影響未來大目鮪的供給面。 冷凍大目鮪庫存量由1月的8,941噸,半年間添增4,313噸,被認為是受到武漢肺炎影響,流通需求量減少以致庫存量增,但1-6月的出庫量(3萬2,231噸)較去年同期(3萬1,370噸)還多;而入庫量(3萬7,560噸) 也較去年同期(3萬2,542噸)多,亦超過2018年同期(3萬6,065噸)。 探究原因包括:受到武漢肺炎影響,以致開普敦港及拉斯帕爾馬斯港無法卸魚,於大西洋作業的日本漁船只能裝滿漁獲後獨自返航、運搬船提前入庫、以及台灣漁船怕受到歐美入港限制,將部分漁獲物銷往日本等等原因。 此外,去年夏天開始過剩的庫存其出貨停滯並於今年1月開始增加逾期保管費用,(需加快出貨)故將疏緩滿庫情形。但現況為大目鮪庫存量越積越多,雖魚碎肉及生魚片加工品因武漢肺炎而販賣量增加,但在庫存量減少之際,漁獲物入庫仍繼續,為能讓停止作業的漁船出海作業,考慮將秋天開始入庫的海外蓄養黑鮪的冷凍空間先讓給這些漁船的漁獲物短期入庫用。 因受武漢肺炎影響,印尼船員招募不足,趕不及原本的作業漁期。業者一致認為下半年以後大目鮪的供給量將會減少。大部分太平洋作業漁船趕不及5月的主漁期,直接前往南印度洋南方黑鮪的漁場作業。而選擇獨自前往大西洋作業的漁船,則在春季漁期作業途中停止,轉換前往愛爾蘭近海,似可趕得上10月黑鮪漁期前的大目鮪作業。 延繩釣漁船本次的漁期、稼働日數及艘數減少,在有限的作業時間中,漁獲目標以市場價格較高的黑鮪及南方黑鮪為優先,並無大目鮪入貨增加的要素存在,故認為年末後大目鮪庫存量恐短缺。
A:宏都拉斯電力公司於2020年9月7日公布測探Yojoa湖計畫招標案。投標日期截至2020年10月6日,歡迎我國從事地理探測業者來宏投標。可逕至http://honducompras.gob.hn/網站查詢本(Lic601MILY-2-SCC-CF-100)標案。 資料來源: 宏國國家標案採購網/駐宏都拉斯大使館經濟參事處綜合整理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9月10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本(2020)年9月10日發表業務收益指數臨時數字,本年第2季與去(2019)年第2季比較,大部分主要服務行業以價值計算業務收益均有不同程度跌幅。 本年第2季與去年第2季比較,住宿服務業(-71.0%)、行政及支援服務業(-35.5%)、零售業(-31.4%)、運輸業(-28.6%)、餐飲服務業(-25.9%)、資訊及通訊業(-13.9%)和批發業(-11.9%)的業務收益均有雙位數跌幅。快遞業業務收益同期則有30.2%升幅。 按服務界別分析,香港旅遊、會議及展覽服務界別業務收益同期按年衰退94.9%,而電腦及資訊科技服務界別業務收益按年衰退3.9%。 本年第2季與去年第1季比較,香港約一半主要服務行業經季節性調整業務收益(以價值計算)均有不同程度跌幅。當中,行政及支援服務業(-24.8%)和運輸業(-13.0%)業務收益均見雙位數跌幅。快遞業和地產業業務收益同期則分別上升28.9%及11.9%。 本年第2季與本年第1季比較,香港旅遊、會議及展覽服務界別經季節性調整的業務收益衰退76.1%,電腦及資訊科技服務界別的經季節性調整的業務收益則上升4.9%。 港府發言人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令環球經濟陷入深度衰退,繼續拖累本地經濟活動,多個主要服務行業的業務收益,在本年第2季按年衰退。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受到重創,業務收益跌幅急劇。運輸業業務收益跌幅擴大,主要受跨境客運量大幅減少拖累。雖然香港進出口貿易業業務收益進一步衰退,但中國大陸經濟迅速復甦為貿易往來帶來支持,跌幅因而收窄。服務行業如貨倉及倉庫業、快遞業、金融業(銀行除外)和保險業的表現較為強韌。 雖然香港第三波疫情最近緩和,但環球疫情不斷變化,加上經濟狀況疲弱,多個服務行業在短期內預料仍要面對困難的經營環境。港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有關發展,並在必要時推出進一步支援措施。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9月10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本(2020)年9月10日發表統計數字,本年第2季輸往中國大陸整體出口貨品有20.5%是作外發大陸加工用途。另一方面,自大陸進口貨品有35.7%與外發大陸加工有關。同期,原產地為大陸經香港輸往其他地方轉口貨品,有64.3%曾經安排在大陸加工製造。 去( 2019)年第2季,香港涉及外發大陸加工相應比重,輸往大陸整體出口貨品有26.4%,自大陸進口貨品有41.4%,而原產地為大陸經香港輸往其他地方轉口貨品有71.7%。 本年上半年,香港輸往大陸整體出口貨品有22.2%是作外發大陸加工用途。自大陸進口貨品有36.1%與外發大陸加工有關。同期,原產地為大陸經香港輸往其他地方轉口貨品,有64.2%曾經安排在大陸加工製造。 去年上半年,香港涉及外發大陸加工相應比重,輸往大陸整體出口貨品有26.1%,自大陸進口貨品有39.2%,而原產地為大陸經香港輸往其他地方轉口貨品有68.2%。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9月8日 香港民政事務局(民政局)在「防疫抗疫基金」撥出1億5千萬元(港幣,下同)設立「藝術文化界資助計劃」。已向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 9個主要演藝團體、香港藝術節協會、34個藝能發展資助計劃受惠團體、14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的場地夥伴、香港海事博物館、法國5月藝術節和租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及藝發局轄下藝術空間租戶提供協助,渡過因新冠肺炎疫情難關。 在「藝術文化界資助計劃」下,民政局撥出5千萬元委託藝發局推出「藝文界支援計劃」。計劃涵蓋由本(2020)年1月29日至6月30日受疫情影響的表演和活動,當中包括非藝發局資助計劃及自由工作者。截至本年9月4日,該計劃已向42個受藝發局年度資助的團體、497個藝發局資助及非藝發局資助的計劃/活動和超過3千名個人藝術工作者發放資助。 截至本年9月4日,在各項計劃下,港府已發放約1億2千4百萬元予約860個藝術團體/計劃,受惠的藝術工作者超過5,100人次(個別藝術工作者有機會透過不同機構得到資助)。
A:總部位於印度之「國際太陽能聯盟(International Solar Alliance, ISA)」於本(9)月8日以視訊方式舉辦首屆「國際太陽能科技高峰會(World Solar Technology Summit: ISA)」,印度商工部兼鐵道部部長Piyush Goyal受邀出席並於會中表示,綠能為全球趨勢,印度國內跨部會及各界亦正協力推動太陽能等綠能產業及相關科技發展,以確保人民享有更乾淨及可永續發展的未來。 Goyal部長表示,支持石油暨天然氣部部長Dharmendra Pradhan推動以天然氣做為印度經濟發展基礎之決定,並推動印度能源來源由石化燃料逐步轉型至再生能源。在全球持續推動綠能發展下,渠期盼未來電力將以更為低廉之價格供應,並盼印度可將國內太陽能發電推升至745GW,甚至出口太陽能至其他國家,以滿足其尖峰時刻的用電量。Goyal部長表示,太陽能出口意謂國際或洲際間將架設輸配電網絡,使印度與各國更緊密合作,另在日能、風力及水力等天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情況下,只要科技運用得當,綠能將可做為主要能源來源。 ISA係於印度莫迪總理與法國前總統歐蘭德於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共同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屆締約方峰會(UNFCCC COP21)」時倡議成立,當時各國並決定協力逐年降低碳排放量。對此,Goyal部長表示,該決定意謂各國將藉推動綠能發展以對抗環境及氣候變遷,印度感謝目前已有100餘國支持並加入ISA,並呼籲各國持續推動綠能發展,因為綠能具備SURAJ普世價值,也就是:穩定(Stable)、無附加條件(Unconditional)、可再生性(Renewable)、平價(Affordable)及公益(Justice)。
A:印媒本(9)月11日報導略以,印度政府為保障國內製造業者並避免進口之低價及劣質產品擾亂市場,計劃針對自中國大陸等進口銅、鋁產品進口審查制度;對此,有不具名之印度官員表示,政府可能於近期要求銅、鋁產品進口業者必須向主管機關登記,並規定進口貨物進行逐批核發進口許口,甚至可能將該等產定列為限制性進口產品,盼能藉此抑制進口及避免外國產品傾銷。 有關上述增加進口審查制度,印度礦產部曾於本(2020)年8月表示,此係政府推動自給自足經濟計畫其中一環,有助減少進口威脅並保障國內業者發展,進而使印度提升具附加價值之產品製造及出口。礦產部並表示,增加進口審查有助政府取得更詳細之進口數據,並據以制訂適宜的應變政策。 依印度政府統計數據顯示,印度在2019-20財政年度共進口50億美元之銅產品,其中45%係來自中國大陸、日本、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亞洲國家。另印度在同期共進口44億美元之鋁製品,其中以自中國大陸進口10億美元為最高。對此,印度礦產協會(Federation of Indian Mineral Industries, FIMI)副秘書長B.K. Bhatia指出,中國大陸係印度鋁礦產業最大威脅,以本年4月迄今來看,印度國內58%鋁產品需求係由廉價之廢鋁進口產品所滿足,該等產品價格較國內優質產品便宜22%,嚴重威脅國內業者在市場之競爭。
A:印度政府於「自給自足」經濟計畫下,研擬「Aatmanirbhar Bharat ARISE-Atal New India Challenge, ANIC」之執行計畫,協助國內新創、中小及微型企業進行研發及創新並提升競爭力。對此,印度文官培訓機構提出報告說明及分析如下: 執行計畫目的:使印度國內各部會及產業界攜手合作,推動個別產業所需之研發及創新,中央政府部會亦優先採購業者之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 計畫執行單位:本計畫規劃在印度政府智庫NITI Aayog所負責之Atal Innovation Mission (AIM)創新計畫下執行推動,AIM係印度政府首要的創新暨創業計畫,旨在協助政府制訂適合產業創新之政策。另本執行計畫由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 ISRO)、國防部、食品加工產業部、衛生暨家庭福利部、住房暨都市事務部等5個部會共同執行。其中,ISRO係印度主要創新及創業推動單位,旨在運用AI及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對農作及氣候進行監測,並對外太空進行探索等。 執行計畫功能:本執行計畫選擇具備推動印度發展之潛力的科技業者做為輔導及協助對象,並以15個產業相關的挑戰做為創新突破之目標,前述5個政府部會將個別負責推動其中3個目標。政府將針對每個新創業者提供為期9至12個月且最高500萬盧比之資金,以協助其開發值得利用及研發的原型產品。執行計畫將與印度政府推行之在「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新創印度(Startup India)」及「自給自足經濟計畫(Aatmanirbhar Bharat)」等政策相輔相成。 印度中小及微型企業(MSME)為執行計畫之補導對象:MSME為印度經濟成長引擎之一,係僅次於農業之第2大產業,提供約1.2億個就業機會。印度國內約有3,610萬家MSME,總計占印度出口的45%、製造業GDP的6.11%及服務業GDP的24.63%,印度中小暨微型企業部以在2025年前將MSME在GDP占比推升至50%為目標,並盼屆時印度經濟可達5兆美元規模。MSME為鄉村地區及弱勢族群提供就業機會及創業所需資金,同時係印度創新能量的來源。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0年9月3日 據越南工商部進出口局表示,自2020年8月1日至8月31日越南產地證明相關核發機構已接獲並辦理核發Form EUR.1原產地證明書給越南廠商,核發數量計有7,200件,出口至歐盟27個會員國家之金額達2.77億美元。主要出口產品為鞋類、水產品、塑膠及塑膠產品、咖啡、紡織品、手提包、蔬果及竹類等品項。越歐盟自由貿易協定,有助於提升越南出口至歐盟之競爭力。 上述品項主要出口至比利時、德國、荷蘭、法國等國家,部分貨品已通關及享有EVFTA之優惠關稅,提高歐盟對越南產品之形象。越南工商部表示未來將加強協助越南企業,尤其加強舉辦指導越企瞭解EVFTA條件及法規相關說明會,並加強與歐盟地區相關機構處理協定實施過程中所遇到之困難點。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0年9月7日 據越南同奈省工業區管理局表示,近3至4年以來,外人直接投資(FDI)企業在輔助工業領域之投資數量大增,目前該省從事輔助工業領域之企業達605家,其中,從事輔助工業領域投資案新增18件,占該省新增投資總額之41%,雖從事輔助工業企業不少,不過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中國大陸、南韓及日本等國家之粗製原材料進口作業暫停,造成輔助工業企業受相當影響。 該省從事輔助工業領域之企業反映,部分企業主動進口粗製原材料來備貨,貨存量足夠2至4個月至加工生產作業,倘疫情持續蔓延1至2個月,恐要強制減少加工作業,上述原因將造成生產組裝成品作業延遲而無法出口及行銷越南國內市場。 據同奈省工商廳表示,輔助工業面臨原材料短缺問題主要產業為:鞋類、紡織品、紗線、電子產品、機械及設備零組件。為因應疫情影響,越南工商部發布第05/CT-BT號緊急指示,俾能解決在疫情中之進出口難題,如加強尋找原材料進口來源、研究越南國內輔助工業發展前景、多元化進口市場避免過度附屬單一供應來源等措施。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