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7月工業生產指數(IPI)較2019年同期成長1.2%(其中製造業成長2.9%,電力下跌5.1%,礦業下跌3%),亦較上(6)月成長0.8%。製造業產能成長之領域包括電子與電機產品(成長9.6%)、交通設備(成長9%)及食品飲料暨菸草產品(成長3.6%)。 2020年7月工業生產指數較上(6)月成長0.7%;其中礦業指數成長6.8%,製造業指數下跌1.1%,電力指數則下跌1%。 累計馬國2020年1至7月,工業生產指數較2019年同期下跌7.4%,其中礦業指數下跌9.7%,製造業指數下跌6.8%,電力指數則下跌5.6%。 隸屬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ACCCIM,簡稱中總)之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ERC)指出,馬國本年7月工業生產指數成長1.2%,顯示第三季經濟將改善或縮小跌幅,第四季經濟或有正成長,全年經濟將萎縮3%至4%。相較第二季萎縮,這是整體工業活動持續改善的徵兆,主要由製造業驅動。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9)月15日報導稱,英國國際貿易部長Liz Truss出席本月14日下議院會議時表示,針對正在討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一節,「期盼能於明(2021)年初正式提出申請程序」。 日英兩國已就新貿易協定諮商達成洽簽之共識,未來英國將以此為基礎,加緊國內各相關部分溝通協商,以便儘早決定正式申請加入CPTPP。對於未來推動諮商談判的方式,Liz Truss表示,「將準備與CPTPP 11個成員國,以非正式會議的方式進行個別意見交換」。 英國順利脫歐後,目前與歐盟(EU)的新貿易協定談判陷入僵局;為避免衝擊經濟發展,英國勢必要與EU以外之其他國家及地區洽簽貿易夥伴協定,以免出口商品被課徵高額關稅,喪失國際競爭力。
A:新聞來源 : 韓國首爾經濟日報(日期 : 2020年9月15日) 一、韓國首爾經濟日報於本(109)年9月15日報導,韓國政府實施免稅及稅金減免制度之實際減免金額於3年內增加32%。其中,依國家財政法建議之國稅減免金額,連續3年超過國家減免之限額。 二、韓國企劃財政部預計,2021年國稅減免金額共計56兆8,277億韓元(約1兆4千億新台幣),較2018年之42兆9,533億韓元(約1兆6百億新台幣)增加32.3%,主要原因為每年歲出支出(Tax Expenditure)持續增加以及相關制度持續延長期限。而2019年至2021年之中低收入者之稅金優惠比率,則由69.71%減少為68.19%。 三、韓國國會立法調查處表示,雖韓國政府實施「租稅特例成果評價制度」,但大部分之評價結果為延長期限,造成幾乎沒有廢止租稅特例之項目。其中,規模最大之項目為薪資所得租稅扣除制度(EITC),發放金額由2018年之1兆3,381億韓元(約331億3千萬新台幣),增加至4兆6,113億韓元(約1,141億7千萬新台幣)。另信用卡等之使用金額扣除額亦由2兆1,176億韓元(約524億4千萬新台幣),增加至3兆1,725億韓元(約785億6千萬新台幣)。 四、2021年稅制修訂案中,截止期限為今年底之54個項目當中,僅決定廢止其中10項(18%),其餘項目則繼續延長期限,將造成國稅減免率連續3年超過法定之限制金額(2019年13.9%, 2020年15.4%, 2021年15.9%)。
A:印尼海洋事務及投資統籌部長Luhut表示,目前印尼國內汽車市場96%被日本掌握,技術完全仰賴日本,印尼政府開始與中國及韓國合作發展電動車的計畫,自然引起日本不悅,並曾詢問為何印尼不從油電混合車開始發展,還指責印尼政策向中國傾斜,然印尼有直接發展電動車的條件,就不會選擇從油電混合車開始。 印尼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鎳礦資源,而鎳是生產鋰電池的關鍵原料,且電動車的主要技術在電池和馬達,較汽車內燃機單純許多,故印尼有機會成鋰電池及電動車的製造基地。 有關鋰電池,印尼數年前即與中國展開技術合作,發展鎳礦的下游產業,已派人才出國學習如何從鎳礦萃取鈷的關鍵技術,此外,位在北馬魯古省Weda Bay工業區的Freeport銅礦廠區,已能從銅礦萃取出製造鋰電池所需的硫酸,印尼可望在2024年就能自行生產鋰電池,並於2027年成為全球鋰電池的前三大生產國。 有關電動車,韓國現代汽車(Hyundai)計劃在西爪哇省Purwakarta縣設立電動車裝配廠,此為印尼發展電動車的契機,印尼佐科威總統更簽署了一項推動電動車發展的行政命令。 Luhut部長的顧問Satryo表示,電動車技術雖較單純,但仍須積極投入資源,否則將會落後越南等其他國家,印尼不應讓此絕佳的機會付諸東流,且印尼不應以電動車的裝配廠或市場自居,應要求零組件及鋰電池必需在5年內完成在印尼製造。
A:柬新兩國企業擬攜手建設農業經濟特區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9月9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Hong Lai Huat房地產暨農業公司與新加坡Skiold A/S公司於近期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以探討成立柬埔寨-新加坡農業經濟特區之可行性,並預定投資額10億美元。 根據新加坡《邊緣報》報導,簽署該諒解備忘錄是為雙方合作奠定基礎,以加強畜牧業及植物種子培育領域發展,促進雙邊經貿合作與技術交流。 據Hong Lai Huat房地產暨農業公司於9月7日指出,兩家公司都有意對擬投資之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包括發展及實施畜牧業和農業生產。該柬商公司表示,很高興與SKIOLD A/S公司簽署MOU,以探討柬埔寨-新加坡農業經濟特區的潛在合作。”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糧食安全是所有國家面臨的主要課題。因此,雙方的合作對於柬埔寨、新加坡無疑有著深遠的意義。Skiold A/S公司表示,作為一家在畜牧業擁有廣泛專業知識的公司,雙方合作可為兩國帶來巨大利益,尤其是利用丹麥技術來提高生產率,實施研發,增強蓄養物種之適應能力和永續性發展。 惟截至目前,兩家公司尚未透露柬埔寨-新加坡農業經濟特區的具體位置及何時啟動。
A:柬埔寨政府草擬暹粒省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9月8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政府於9月8日發布之通告,柬政府目前正在制訂「暹粒省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草案(2020-2035年)」,以應對當前經濟局勢及疫情對未來市場的影響。該規劃草案將於2020年10月底召開最終審查會議,之後提交總理府進行審核。 暹粒省是舉世聞名的國際旅遊目的地,在保護文化遺產與自然環境方面已得到全球認可,並提供廣泛的旅遊資源,因此為確保旅遊業的最大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柬國政府需實現發展暹粒省長期願景,並敦促各旅遊區即吳哥窟、暹粒河、洞里薩河、荔枝山國家公園和鄉村旅遊目的地等,須與發展和扶貧聯繫在一起。 此外,「暹粒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草案(2020-2035年)」也反映出柬國政府的意願,考慮以旅遊業作為「綠金」的經濟效益,為社會經濟及民族文化之發展做出貢獻。 該規劃是目前有效保護環境並致力於在暹粒及其周邊地區發展永續旅遊業,使之成為優質的旅遊目的地(Alternative Tourism / Quality Destination),並提升旅遊業的品質,減少吳哥窟和自然資源旅遊景區的負面影響。 預計到2035年,國際遊客將帶來47.65億美元收入,國內遊客帶來12.80億美元的收入。暹粒旅遊業發展總體計畫(2020-2035年)的願景是長期保持柬埔寨為東南亞的主要旅遊目的地。 為實現上述目標,該規劃提出了7項策略目標,其中包括:暹粒旅遊優先發展、暹粒旅遊投資和新旅遊走廊開發、旅遊營銷對接推廣發展、加強暹粒旅遊業人力資源之素質及開發、暹粒環境管理、暹粒基礎設施發展,以及支持暹粒旅遊業發展的治理能力。此外,在暹粒旅遊業發展治理方面,設立包括46項策略和151項實施行動,實施期限分為長期、中期和短期。
A:柬埔寨HKL小額信貸機構躋身商業銀行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9月8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Hattha Kaksekar Limited(HKL)小額信貸機構於9月7日起,正式升級為商業銀行。 HKL總裁兼首席執行官Huot Ieng Tong表示,該小額信貸機構已正式升級為商業銀行,所有業務也已轉為商業銀行業務。他指出,因商業銀行業務經營較廣泛,較多綜合性業務,所以各小額信貸機構都有意升級為商業銀行。 據了解,迄今為止,HKL小額信貸機構在柬埔寨全國共有177處業務點,共計4,568名員工。截至2020年1月底已為近17萬客戶提供約10億美元的貸款,機構存款額約5億9,100萬美元,約有26萬名客戶。
A:柬埔寨房地產交易活動復燃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9月7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隨著柬埔寨新冠肺炎疫情逐漸緩和,房地產交易活動也逐漸復燃。 Urban Hub(柬埔寨)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駿機(Ben Li)於9月4日,在出席第五屆Property Guru Asia Awards(Cambodia)產業獎頒獎晚宴時指出,今年新冠疫情暴發期間,房地產相關各項指標均呈下降趨勢,直至6月份公寓市場開始復甦。 李駿機補充說,疫情期間投資商無法出國投資房地產業。如今疫情形勢有所緩解,投資商將開發土地轉向收購公寓。柬房地產機構和評估協會主席姜速寧透露,現今柬房地產行業呈現小幅上漲趨勢。
A:柬韓自貿協定完成二輪談判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9月6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日前柬韓兩國自由貿易協定第2輪談判已完成,並準備進入第3輪談判。柬韓兩國於2020年7月底舉行了自由貿易協定第1輪談判,兩國在9月初召開為期四天的線上諮商。在各場討論中,雙方就制訂產品清單以及加強雙邊關係等議題交換意見。自由貿易協定將為柬埔寨和南韓進出口商創造便利的營商環境並為促進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柬埔寨駐南韓大使隆迪蒙先生於9月4日在其官方臉書表示,除了已經與柬埔寨進行聯合投資和貿易合作的南韓企業外,現今南韓排名第3的美容防護與保健產品企業-韓國濟州島的GTG Wellness公司,也對柬國投資頗感興趣,該公司有意與柬埔寨合作夥伴建立橡膠手套工廠,因目前全球市場對橡膠手套的需求量很高,同時也是柬國政府願意提供便利的投資項目。 據南韓聯合通訊社報導,2019年,柬韓兩國雙邊貿易總額為1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6%。其中柬埔寨向南韓出口值3.36億美元,柬從南韓進口則為6.97億美元。南韓出口到柬埔寨的主要商品包括:卡車、飲料、紡織品等;柬埔寨出口到南韓的主要產品包括紡織品服裝、鞋類等。
A:一、紐國出口動能減緩:對全球出口下降0.2%,對中國減少2%,對日本減少8%,然對澳洲增加2%,對美國增加20%;對英國及韓國分別增加26%及14%;對我國減少11.7%,我為紐第7大出口市場。 二、紐國進口疲軟乏力:自全球進口減少18%,自澳洲減少13%,自美國減少14%,日本及南韓亦減少45%及35%,然自中國增加10%,自我國進口成長0.3%,我為紐國第16大進口來源。 三、重大變化產品項目(與2019年7月相比) (一) 活體動物品出口成長389%;呼吸器出口增加57%;水果出口成長10% 。 (二) 乳製品出口減少11%;原油出口減少57%;魚、甲殼類及軟體動物出口下降20%。 (三) 動物飼料進口增加57%;貴金屬進口成長84%。 (四) 汽油進口下降70%;汽車及其零件進口減少53%;飛機及零件進口減少78%。
A: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於9月14日宣布現行防疫措施將持續至9月21日,奧克蘭地區集會人數仍限制不得超過10人,其他地區則以100人為限。另自即日起,搭乘飛機、巴士及火車等大眾運輸工具,不再規定乘客需要保持社交距離,惟仍須佩戴口罩。
A:瑞士1990年至2018年期間,瑞士的用電量增加24%,不過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瑞士的用電量已趨穩定。2018年用電量約為5.76萬吉瓦時(gWh),相當於每人約6750千瓦時(kWh),而1990年時為每人約6900千瓦時(kWh)。 2018年,國產電力55%來自水力發電,36%來自核能,其餘的來自傳統的火力發電廠(4.5%)和其他可再生資源(4.0%),如生物燃氣、太陽能或風力發電。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統計局2020年統計數據
A: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在3、4月份封鎖管制期間,瑞士規模最大的蘇黎士機場航班交通幾乎停滯。而在隨後的幾個月裡,業績成長也不明顯。2020年上半年營業額銳減47%至3.1億瑞士法郎,淨虧損2750萬。因此蘇黎士機場今年8月發表年中報告時已宣布將裁撤120個職位(總員工數1700人),經過短工時制及停止招募等政策後,9月11日發給26名員工遣散通知。 資料來源:瑞士20分鐘報 (20 Minuten) 日期:2020年9月11日
A:Swatch集團旗下品牌Tissot推出首款瑞士製造的智慧手錶(T-Touch Connect Solar),該錶於9月10日正式推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將逐步進入國際市場。該智慧手錶研發投資金額為3,500萬瑞士法郎,歷經6年多的研發,申請了35項專利。Swatch集團希望該錶可以佔集團總營業額的10%。 共同技術研發的瑞士電子與微技術中心(CSEM)主任Mario El-Khoury表示,該中心約有30名員工加入了作業系統和超高能效太陽能電池的研發,該成果為瑞士工業提供所需的最佳技術,從而保障瑞士的工作機會。續航時間是該手錶的重要優勢。Swatch集團公佈該錶電池可以續航6個月,但很少使用智慧功能的人,這款手錶應該可以續航5年以上不需充電。 資料來源: 瑞士資訊SWI swissinfo.ch 日期:2020年9月14日
A: 據南非商業科技網站9月10日報導 南非政府6月的補充預算審查預計,2020財年主要預算收入將下降至GDP的22.6%,信評級機構穆迪表示,政府收入損失將較南非經濟活動下降嚴重。封鎖措施、失業和信心下降導致稅基縮小的主因,政府減稅措施則是導致稅收損失的次要因素。另來自工會等的反對,亦限制政府控制財政支出的能力。 穆迪稱,長期以來,收入表現不佳一直是南非面臨的主要信貸挑戰,將弱化使2023年實現債務穩定的目標。逐步取消封鎖限制,將可促使2020年下半年經濟活動復甦。然而,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疲軟,加上Eskom公司重啟限電等將使2020年下半年經濟比去年同時期萎縮4.2%。南非經濟恐須到2023年方能恢復至2019年的經濟活動水準。
A: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8日表示,隨著新冠疫情出現緩解跡象,經濟活動逐漸走上正軌,南非政府今後的工作重點將轉向發展經濟。根據南非統計局數據,南非今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萎縮51%。南非正在遭遇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危機。南非政府先後公佈一系列措施,緩解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包括發放5000億蘭特(約合300億美元)的緊急救助金和減免700億蘭特(約合42億美元)的稅費等。 隨著疫情出現緩解跡象,經濟活動逐漸走上正軌,南非政府今後的工作重點將轉向發展經濟。相信南非經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現強勁反彈。南非政府正制訂切實的振興經濟戰略,重點包括推進結構性改革、落實擴大就業方案、加速重大項目投資、實現製造業本土化,以及推進非洲區域的經貿合作等,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拉馬福薩總統呼籲南非人民化危機為發展機會,改變因循守舊的經營模式,挖掘重振南非經濟潛力。
A:巴西經濟部維持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率為-4.7%,與7月預測相同,2021年GDP成長率為3.2%。並預測2020年消費者物價指數調高為1.83%,7月預測為1.6%。2021年,估計為2.94%。 巴西全國地理暨統計局(IBGE)預測2020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2.35%,2021年上漲3.08%。
A:根據巴西聯邦警察(PF)調查統計,由於槍枝管制放寬,巴西2020年1月至8月新槍登記數量為10萬5,603枝 。較2019年同期(4萬3,167枝)成長一倍以上,已高於2019年(9萬4,064枝),為2009年以最高記錄。 公共安全專家認為,情況令人擔憂,槍枝持有增加將導致未來幾十年巴西兇殺犯罪案增加。
A:巴西全國工業總會(CNI)工業企業家信心指數(Icei),在2020年4月出現歷史谷底後,出現連5個月增長,9月達到61.6點,比八月高4.6個百分點,但仍較2月(64.7點)低3.1點。
A:根據巴西天然氣配銷商協會(Abegás)統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天然氣消費量較2019年同期下降7.1%。 2020年1-6月天然氣每日消費量為5,389萬立方公尺,主要是商業和交通業,這2行業較2019年分別減少26%及 22.9%,工業下降14.98%,每天減少近400萬立方公尺。另一方面,住宅和供熱消費量成長,分別較2019年同期成長18.4%及12.1%。 2020年4月為天然氣消費谷底,此後消費開始增加,6月及5月比較,工業部門成長8%,交通業成長18%,商業成長17.7%。6月全國消費量為每日5,125萬立方公尺,較5月成長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