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瑞士海關2020年9月17日統計,瑞士今年8月份出口經季節性調整後,出口總額約為183億瑞士法郎,較上月增加6.57億瑞士法郎,漲幅3.7%;進口總額約為149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減少2.7億瑞士法郎,降幅1.8%。另貿易順差約為34億瑞士法郎。   瑞士今年8月份大部分的產業出口都成長,其中生技製藥業漲幅占整體出口漲幅的三分之二,出口額約為97.77億瑞士法郎,較上月增加4.6億瑞士法郎,增幅4.9%。今年8月份出口成長排名第2的為珠寶首飾業,金額計8.13億瑞士法郎,較上月增加1.15億瑞士法郎,成長16.4%。出口成長排名第3者為金屬加工業,金額約為10.42億瑞士法郎,較上月增加約6,900萬瑞士法郎,成長7.1%。   今年8月進口衰退,其主因為生技製藥業進口需求減少,進口金額約為37.4億瑞士法郎,較上月減少6.3億瑞士法郎,衰退14.4%。今年8月份進口成長排名第1的為珠寶首飾業,金額約為6.18億瑞士法郎,較上月增加約1.8億瑞士法郎,成長41%;排名第2的為金屬業,金額約為10.76億瑞士法郎,較上月增加1,200萬瑞士法郎,成長1.2%;排名第3的為食品業,金額約為9.45億瑞士法郎,較上月增加1,100萬瑞士法郎,成長幅度達1.2%。     資料來源:瑞士海關(Eidgenössische Zollverwaltung) 日期:2020年9月17日

A:依據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瑞士巴賽爾BAK Economics經濟研究所發布瑞士建築產業走勢分析預測指出,瑞士2020年建築業下跌3.1%,在2021年則下跌1.8%。該中心表示此為瑞士建築業出現週期性衰退,另因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因此該產業復甦情況緩慢。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0年9月17日

A:出處:www.iamexpat.nl, 2020/09/16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2021年預算摘要   每年9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二為荷蘭的王子日(Prinsjesdag),亦稱預算日,今年是在9月15日,當天荷蘭財政部長會依照慣例,公佈下一年(2021)的年度預算。   2020年的預算日 儘管今年荷蘭的預算日因新冠疫情而取消了皇家金馬車出遊及民眾的夾道歡呼,荷蘭國王Alexander Willem仍在教堂做了年度演講,國王表示:面對新冠疫情,目前仍充滿不確定性,並呼籲大家要保持韌性、團結和靈活性,並希望大家對未來充滿信心。好消息是荷蘭政府正對保留工作機會、基礎設施、強大的經濟結構及更乾淨、更綠化的未來進行投資。   荷蘭經濟狀況如何? 對所有在荷蘭就業者而言,最大的問題是,長遠來看,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將如何、何時及在何種程度上影響到國家的財政。根據荷蘭國家統計局(CBP)的數據,由於荷蘭政府對企業實施一系列的紓困措施,明(2021)年荷蘭經濟將成長3.5%,失業率則低於先前預計的6.5%,為5.9%。   以下是有關荷蘭經濟的要點: •若不發生第二次疫情封鎖,預計荷蘭經濟將在2020年衰退5%,但2021年將成長3.5%。 •國債將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60% •失業率將達5.9% •政府失業救濟金支出增加,將超支2.3億歐元   2021年荷蘭政府預算要點:   收入和稅收 關於荷蘭的稅收,跨國公司納稅將增加,公司稅將變得更加一致,以整頓利用稅收制度差異而逃稅的公司,簡而言之,處理逃稅問題將比過去更加嚴厲。   更有利的稅收減免:從2021年開始,不超過50,000歐元資產的儲戶和小額投資者將不再繳資產稅;儲蓄或投資資本不超過220,000歐元者都將減稅;調降企業家和個體經營者稅;減少僱員與個體經營者之間稅率的差異。   目前68,507歐元以下的個人所得稅率為37.35%,明年將降至37.10%,到2024年將降至37.03%。   醫療保健 荷蘭的醫護人員將獲得一次性500歐元的新冠肺炎獎金,但工資不會調漲,此外,2021年將投入1億歐元用於醫療保健預算,以減輕醫療業的負擔。   住房 住房和基礎設施預算為20億歐元,旨在協助提供新房和大眾交通服務。荷蘭政府正在改善首次購房者進入房地產市場的條件,從2021年開始,年齡在18-35歲之間的新購房者將不需要支付交易稅(房產價格2%)。   教育 荷蘭教育部預算增加4.5億歐元,因為學生人數超過了預期,3200萬歐元預算用於解決教師短缺的問題,此外,編列5億歐元預算用於確保學生能趕上新冠疫情學校停課期間錯過的課。   氣候 直到2030年為止,將投入5,000億歐元用於減少氮相關污染的措施。 在氣候協定(Klimaatakkoord)中,已經同意鼓勵工業界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方式進行投資,如果該公司排放的CO2超過限值,就必須支付CO2稅,減碳效率越高,支付的稅額就越少,未執行協議的公司將面臨每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多收125歐元的徵稅,此為荷蘭環境評估局(PBL)制定的徵稅措施,細節尚未發布。   其他 此外,還分配給地方當局8億歐元,以彌補新冠肺炎疫情對地方政府造成的影響。荷蘭也將提供5億歐元給歐盟經濟情況欠佳國家,協助對抗新冠病毒,還有3億歐元用在監獄,1.5億歐元用於打擊有組織犯罪和毒品販運。  

A:出處:NIS, 2020/09/1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中央計劃局上調一個月前的經濟預估   荷蘭中央計劃局(CPB)對經濟前景看法比一個月前樂觀,由於荷蘭政府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危機而採取一系的列紓困措施,導致明(2021)年的失業人數將大幅減少,經濟成長率亦略增。   荷蘭政府預計明年預算赤字約為430億歐元,今年則為560億歐元。今明兩年政府對公司、企業和員工的新冠紓困總額將達460億歐元,而政府稅收將減少166億歐元,明年國債將增至5,020億歐元。   儘管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但消費者購買力仍將平均成長0.8%,略高於CPB先前預估的0.4%。   CPB宏觀經濟(MEV)預估失業人數將增加,佔勞動力的5.9%。 略低於8月中旬預估的6.5%。   CPB預計繼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衰退5.0%後,明年將成長3.5%,8月中旬分別預估為今年衰退5.1%及明年成長3.2%。   預估今年的預算赤字將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7.6%,高於8月份之預估7.1%,預計2021年赤字將佔5.1%(高於之前預估的的4.1%),導致2021年國債將增至GDP的62.0%。  

A:2020年9月16日沙烏地旅遊部(Ministry of Tourism)部長Ahmed Al-Khateeb表示,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執行委員會於第112屆會議(於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召開),決議在沙烏地首都利雅德,成立中東區辦公室。   該辦公室將負責中東地區13個國家旅遊業務,盼建立地區旅遊部門的長期成長及人力資本發展(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同時將成為在區域旅遊統計數據方面的領導中心。   Al-Khateeb部長表示,旅遊業不僅有助經濟發展,亦可為文化及生活搭起橋樑。渠再次強調旅遊業在沙烏地國家策略的重要性,即使沙烏地係新興旅遊目的國,未來旅遊產業仍係沙烏地重點發展項目之一。

A: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4.5%)、2021年經濟成長率則恢復為5%,前次(6月份)預測值:2020年成長率為(-6%)、2021年成長率為5.2%。   本次OECD預測值顯示,2020年經濟衰退程度較原先預測輕微,惟2021年經濟成長幅度亦較前次預測值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未見大幅和緩,對未來經濟展望(economic outlook)仍造成不確定性。   以個別經濟體來看,OECD估計中國大陸將係2020年經濟出現成長的國家,成長率為1.8%;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經濟表現,預估成長率為(-3.8%),優於全球平均值。

A:身為2020年G20高峰會(G20 summit)主辦國,沙烏地阿布都拉國王石油研究中心(King Abdullah Petroleum Studies and Research Center, KAPSARC)與費瑟國王伊斯蘭研究中心(King Fais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Islamic Studies)合作,宣布自9月17日開始智庫20峰會季(T20 Summit Season),T20高峰會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日舉行。   智庫20峰會季為期約40日,盼形塑繁榮、永續及全球包容性(global inclusion)的未來面貌。T20峰會季成立11個工作小組(task forces),每個工作小組將舉辦1場網路研討會,討論2020年來T20曾探究過的重要議題,並聚集地方/國際專家及公民社會組織(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就全球性問題,提出觀點及解決方案。   T20將為G20領導人高峰會提供政策建議,議題包括氣候與能源、移民、創新與科技、經濟發展以及糧食安全等。

A:2020年8月13日在美國居中斡旋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與以色列宣布兩國關係全面正常化(full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以色列則承諾暫停(suspend)併吞約旦河西岸土地; 9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阿拉伯聯合聯大公國(簡稱阿聯)外交部部長Sheikh Abdullah bin Zayed、巴林外交部部長Abdullatif bin Rashid Al-Zayani以及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在美國白宮南草坪(South Lawn)簽署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阿聯與巴林2個阿拉伯國家正式宣告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2020年9月16日阿聯杜拜邦國營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與以色列DoverTower集團簽署數項合作備忘錄(MOU),DP World將與以色列造船廠(Israel Shipyards)合資,參與以色列海法港(Haifa Port)民營化競標案,並考慮在以色列紅海邊的Eilat及阿聯杜拜杰貝阿里開設雙邊直航航線。   杜拜國營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董事長Sultan Ahmed bin Sulayem表示,以色列有阿什杜港(Ashdod)及海法港兩大重要港口,有助公司業務擴展,建立阿聯與以色列或其他港口間航線,將使客戶在區域內貿易及商業活動更簡易且更有效率。   DoverTower持有人係以色列商人Shlomi Fogel,渠同時係以色列造船廠股東及Eilat港合夥人。   海法港另一個碼頭由中國大陸上海國際港口集團(Shanghai International Port Group)承建。

A:捷克汽車工業協會(AutoSAP)預測捷克汽車暨汽車零配件供應商2020年營收將短少2,160億捷克克朗,總產值下降20%,較2019年減少300,000輛汽車的產量。2020年1至8月累計銷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31,000輛。倘再爆發第2波疫情而鎖國封城,Koyo Bearings總裁Petr Novák估計將有三分之一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將面臨生存問題。

A:捷克統計數據中心發布的Fincentrum Hypoindex數據顯示捷克,平均貸款利率已連續5個月下降,由7月的2.15%降至8月的2.11%。8月份新貸放總額為191.7億捷克克朗,較去年同期減少25億捷克克朗。

A:捷克財政部發布最新經濟情勢預測,假設未爆發第2波疫情,2020年全年經濟成長將衰退6.6%,並於2021年反彈回升3.1%,至於政府公債將增長並占GDP的39.4%;通貨膨脹率則為3.2%,2021年為1.9%;失業率預測為2.6%,2021年為3.4%。

A:依據瑞士觀點報報導,Limeco公司預計在明(2021)年秋季,瑞士第一座利用電力製造生化燃氣能源站將開始運作。該能源站將利用垃圾焚燒廠產生的電力產生氫,再透過反應爐進一步轉化為生物燃氣。該報表示,此類燃氣庫存效率明顯較電能高,另此可再生天然氣將取代部分傳統的天然氣,並將為其所有公司Limeco每年減少4000至5000噸二氧化碳排放。   該廠預計將耗資1400萬瑞士法郎。     資料來源:瑞士觀點報(Blick) 日期:2020年9月4日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本(109)年9月16日報導,奧地利自本年1月1日起針對觸及奧國境內使用者之「網路廣告服務」,徵收5%「數位稅」(digital tax)。徵收對象為「網路服務提供者」,即提供網路廣告服務並收取費用,且全球年營收在7.5億歐元以上,並在奧國之網路廣告服務營收超過2,500萬歐元之企業。 奧國政府原預估2020年奧國數位稅收為2,000萬至2,500萬歐元;惟依據最新數據,實際稅收超出預期,截至本年5月底,奧國數位稅收已達2,010萬歐元,平均每月為奧國國庫帶來約400萬歐元收入。 依據奧地利「2020數位稅法」(Digital Tax Act 2020),數位稅收每年將1,500萬歐元用於補助「奧地利媒體企業之數位轉型」。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9月17日   斯洛伐克玻璃業者Vetropack計劃投資400萬歐元以將廢玻璃處理能力提高近一倍。   過去兩年中,Vetropack已投資超過5,000萬歐元進行複雜技術改造。   2019年斯洛伐克Vetropack銷售額提高14%,達6,700萬歐元,其目標為未來幾年提高至7,500萬歐元。   過去3年斯洛伐克Vetropack已增加80名員工(目前為420名);大流行疫情將使該公司2020年銷售量減少十分之一。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9月16日   2020年8月斯洛伐克消費者物價年增1.4%,為自2017年7月以來最低水準。   根據斯國統計局數據,以全國消費者價格指數衡量的通膨年增率已連續6個月放緩。   物價下跌主要係因食品價格成長減緩,疲軟內需及較低能源價格將在未來幾個月減弱通膨壓力。

A:為降低對中國大陸供應鏈之高度依賴,確保國內經濟及產業穩定發展,同時平衡中國大陸在印太地區日漸高漲之影響力,印度、日本及澳洲三國提出旨揭供應鏈倡議(以下簡稱RSCI)」,南亞研究學者Amitendu Palit頃提出RSCI對RCEP影響之看法如次: 印度與RCEP之關係:儘管印度於去(2019)年11月退出RCEP談判,東協10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及紐西蘭等15國仍簽署加入RCEP,惟對印度重返談判持開放態度,並認同印度於RCEP區域經濟發展及繁榮有其重要地位。惟印度認為與前述部分RCEP成員已簽署雙邊FTA,並未帶來重大貿易利益,反而擴大貿易赤字及造成低價產品之傾銷,更認為對中國大陸開放市場,貿易條件將進一步惡化,加上印、中邊境衝突不斷,雙邊關係緊張,為降低對中國大陸進口高度依賴,正積極推動在地製造、進口替代、自給自足等經濟計畫,重返RCEP談判可能性不大。 RSCI產生背景:日本及澳洲已加入RCEP,惟兩國與印度對於中國大陸同具有憂慮,盼降低對中國大陸供應鏈之高度依賴,確保國內經濟及產業穩定發展,同時平衡其在印太地區日漸高漲之影響力,加上COVID-19疫情的爆發更凸顯出過分依賴中國大陸供應鏈所必須承擔的斷鏈風險及後果,促成三國因此共同提出RSCI倡議,旨在建立獨立於中國大陸以外之區域供應鏈。此外,中國大陸與美國之貿易摩擦及兩者在印太地區之權力競爭,也使旨在抗衡中國大陸勢力之印太戰略成為區域各國的共同意識,RSCI即可被視為該戰略的一環。 RSCI對RCEP的影響:印、日、澳三國發起RSCI並盼將其擴大至RCEP之東協國家,使各國將供應鏈自中國大陸移轉並帶動區域各國投資,惟任何東協國家決定加入RSCI,勢必使中國大陸認為其加入抗中陣營,在親中勢力及印太抗中陣營壁壘分明的情況下,將對RCEP的運作造成影響。不過,實際上東協國家應會努力保持中立,如此既可自以東協為主體之RCEP獲得利益,亦可藉RSCI取得更多發展機會。事實上,由於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提供2.21億美元補助日本企業將產線自中國大陸移轉回日本或東協國家,目前已有部分日本企業遷往印尼、寮國及越南等國投資布局,未來在RSCI持續推動下,東協國家將可獲得更多FDI流入。 RSCI及RCEP未來的挑戰及印度的抉擇:RSCI將要求加入推動國須遵守跨境貿易、投資、標準檢驗等規範,對已有許多現行FTA的印太及東協地區國家可能產生更多負擔及挑戰,其中最重要的是,RCEP成員將衡量是否強化及履行協定承諾抑或是將資源投入RSCI,另在RCEP仍由中國大陸持續主導下,印度拒絕RCEP轉而投入RSCI合作,顯然為其決定。

A:印媒本(9)月14日報導,印度自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提供2.21億美元補助日本企業自中國大陸移轉回日本或ASEAN,引起印度關切,並於8月間印日高峰會提案增列適用對印度投資,並獲日方支持。雙方更進一步與澳洲建立Supply Chains Resilience Initiative (SCRI)供應鏈計畫,擴及供應鏈之合作。 日本係印度第4大FDI來源國,排名更超前美國及英國,目前來自日本FDI累計金額約2,000億美元,在印度整體FDI占比為7%。印度政府為吸引更多日本企業前往投資及移轉布局,陸續提出投資獎勵及產業發展政策。印度內閣已指示針對日商投資組成跨部會次長委員會,研擬階段性製造計畫及獎勵措施以吸引日本等外資投入印度手機、電子、醫材及藥品等產業,同時研議成立土地銀行協助外資取得用地,並將日本企業分為以下3大類分別進行客製化之招商引資計畫: 1.目前尚未於印度投資佈局者,包括馬自達汽車公司(Mazda)、速霸陸汽車公司(Subaru)、任天堂遊戲公司(Nintendo)、日立金屬公司(Hitachi Metals)、大正製藥公司(Taisho Pharma)、小野藥品公司(Ono Pharma)、美津濃運動用品公司(Mizuno)、迪桑特運動服飾公司(Descente)、尤尼吉可紡織企業(Unitika)、以鐵道車輛為主之綜合車輛製造公司(Japan Transport Engineering Company)等; 2.在印度投資布局,目前僅有一條事業線,其餘仍位於中國大陸者,以擴大投資為主; 3.在印度投資製造,有潛力擴產之廠商。 除上述印度中央政府措施外,印度州政府在促進投資方面,主要吸引日商進駐,已有部分州推出日本工業區,並規劃居家生活圈計畫,給予地方政府投資優惠,例如土地優惠、稅負優惠(加值稅、印花稅)、電價減免等,以招商引資。

A:緬甸時報報導,亞銀(ADB)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止緬甸獲得外人投資(FDI)從去年同期32億美元增加至43億美元,投資產業主要以電力服務、房地產開發及製造業為主。惟新冠肺炎大流行仍在繼續擾亂全球經濟活動,亞洲發展中國家的GDP預計將在2020年平均下降至0.7%,這是該地區近60年來首次衰退。2019-20財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可能會將緬甸的經濟成長放緩至1.8%。惟預估緬甸經濟將在2020-21財年恢復成長。 緬甸尤其是成衣業是受需求減少被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儘管在5月及6月新冠肺炎防制措施逐漸鬆綁後,製造業恢復運營,但全球性需求疲軟阻礙了產能恢復。因自8月下旬以來,緬甸發生越來越多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可能會引發更嚴格控制措施,並將導致商業活動再度中斷。隨著成衣業急劇收縮,2019-20財年3個季度的製造業出口比去年同期衰退4.4%。 亞銀分析表示,如果農業方面能穩定表現、政府支出持續增加及電信行業發展擴大,緬甸經濟情勢仍然可恢復。與其他行業相比,農業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較小,並得到了強勁的國內及外部需求及相對有利天氣條件支持。在2019-20財年前3季,農業出口(主要是食米及豆類)同比增長19.5%。據統計緬甸出口在2020年上半年較上年同期成長2.7%,進口成長9.2%,主要由於政府推動基礎設施購買了資本材所致,故貿易逆差現已擴大至18億美元。  

A:緬甸時報報導,中國雲南省瑞麗市發現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確診病例後,該城市已被封鎖,緬甸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可能面臨暫時中斷。瑞麗市為中國與緬甸的主要邊境城市,靠近撣邦木姐市。緬甸當地公司表示,此會損害雙邊貿易順暢,目前緬甸司機不允許帶著他們的貨物直接進入邊境。瑞麗市將被封鎖一周,並禁止赴市外旅行。 中國與緬甸之間透過瑞麗邊境貿易談判刻正在中國畹町鎮進行。然而隨著中國海關的關閉,雙邊貿易幾乎暫時停止。但部分交易員說,水果仍然可以交易。水果經紀公司表示,由於中國高速公路現被封鎖,緬甸車輛現在使用舊的道路進行貿易。目前中國尚未禁止緬甸水果進口,倘封鎖措施時間延長,中緬邊境貿易中斷可能對貿易造成災難性後果。從中國進口口罩的一位商人表示,如果封鎖只有一周,緬甸的損失仍在可控範圍內,但倘超過一周,因供需失衡將造成口罩價格上漲。來自木姐市貿易商表示,只有在中國政府檢查瑞麗市大約40萬人,確保沒有感染新冠肺炎後,封鎖才有可能解除。

A:緬甸環球新光報報導,依據緬甸計畫、財政暨經濟部中央統計局(Central Statistical Organization, Ministry of Planning Finance and Industry)統計,由於1美元兌換緬幣匯率在2020年7月份較上年同期平均減少20緬幣,由於緬幣升值,雖然黃金價格隨國際市場走揚,國際石油上漲導致卡車貨運費匯及食品價格較本年6月微幅上漲,其餘項目例如家用品、教育服務、休閒娛樂及飲料菸草等類別均呈現上漲走勢,僅電信類價格較去年同期下跌,使2020年7月通貨膨脹率為7.14%。 回顧2019年7月由於電價費率調漲導致緬甸通貨膨漲率上升,2019年9月年通貨膨脹率為8.61%,2019年12月年通貨膨脹率達8.81%,2020年2月年通貨膨脹率達9.2%的高點後,通貨膨脹率逐漸走跌。本年7月倘以各省邦為區別,前三位高通膨地區依順為:伊落瓦底省通貨膨脹率達12.24%為最高,其次為曼德勒省11.33%,第三位為首都內比都8.46%。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