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俄羅斯聯邦經濟發展部長Maxim Reshetnikov主持下,該部舉行第2屆裏海經濟論壇籌備會議,論壇定於2021年8月於莫斯科舉行。   相關準備工作由俄羅斯聯邦經濟發展第一副部長Mikhail Babich領導。該論壇將持續2天,主題將包括發展裏海五國之間貿易和經濟關係,在交通、基礎設施、能源和生態領域的互動。俄羅斯、亞塞拜然、哈薩克、土庫曼和伊朗5國將參加此次活動。   主要任務為建立企業和裏海國家政府間對話,以幫助發展相互自由貿易,並消除現有障礙。   組委會的下一次會議定於2020年12月舉行。組委會的成員包括俄羅斯聯邦政府、俄羅斯教育和科學部、文化部、外交部、能源部、內政部、工業貿易部、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和其他部門的代表,各地區的代表以及Roscongress基金會。   召開里海經濟論壇之決定為裏海5國元首在2018年8月12日於哈薩克舉行的第5屆裏海峰會中做出,而首屆論壇於2019年8月11日至12日在土庫曼舉行。   (Y) 參考資料: 俄羅斯貿工部2020年9月26日新聞稿 https://www.economy.gov.ru/material/news/opredelen_plan_podgotovki_ii_kaspiyskogo_ekonomicheskogo_foruma.html  

A:俄羅斯聯邦工業貿易大部長Denis Manturov訪問布良斯克地區企業,與該區州長Alexander Bogomaz討論產業發展及支持措施。   Manturov部長亦參訪自行車車廠「LLC ZhVMZ」,考察包括以「STELS」為品牌生產之自行車、雪地及沼澤用特殊車輛的現代化製程。「LLC ZhVMZ」為俄國歷史最悠久的自行車工廠之一,自1961年以來生產鋼製自行車。   此外,Manturov部長另參與俄羅斯聯邦國家統一企業「莫斯科內分泌廠」醫用口罩產線啟用儀式。疫情期間,該廠成以全週期模式生產醫療用口罩,自原材料和配件至成品。倘有需求,該工廠每日產能可達400萬個醫用口罩。目前,該廠「Pochep」分廠每日生產200萬個醫用口罩,足以防止短缺並創建必要儲備。   Manturov部長表示,俄羅斯對一次性醫用口罩總需求量達每日900萬個,俄國製造商已完全滿足此需求。同時,醫用口罩生產能力僅為最大產能之50%, 意即俄本土製造商亦可完全滿足可能增長之需求。   口罩生產全程使用國內原材料進行,從過濾材料、熔噴布至生產配件-鼻夾和耳掛鬆緊帶。「Pochep」分廠亦生產消毒洗手液。   (Y) 參考資料: 俄羅斯貿工部2020年9月25日新聞稿 https://minpromtorg.gov.ru/press-centre/news/#!denis_manturov_osmotrel_samoe_krupnoe_proizvodstvo_masok_v_rossii

A:印媒於本月28日報導,美國、印度、日本、澳洲於25日舉行之「四國同盟」(以下簡稱Quad)會議,會中討論加強5G通訊技術合作等經貿合作議題。美方在會後聲明中強調數位連結及網路安全的重要性,需建立5G網路可信賴的供應商,Quad成員並預定本年10月在東京召開外交部長會議將進一步討論5G合作細節。Quad成立於2017年11月,目的在發展共同策略維護印太地區重要海路航線不受影響,但目前合作領域已擴及地緣政治議題。美國向來希望印度能在印太地區扮演更重要角色以抑制中國大陸崛起,本月初美國參謀總長Gen Bipin Rawat曾表示,印度認為該組織是確保印太地區航行自由的良好機制。 此外,去(2019)年11月印度與日本召開首次「外交及國防部長對話(2+2 Ministerial Dialogue)」後,兩國已就5G技術合作展開交流,本(2020)年底將召開的印、日年度高峰會(India-Japan Summit)亦將討論此議題。印、日雙方推動擴大議題別之合作,本月25日印度總理莫迪與甫上任日本首相Yoshihide Suga舉行首次電話會議,討論未來如何加強特別策略及全球夥伴關係(Special Strategic and Global Partnership),促進印太地區自由開放,以作為供應鏈復甦倡議(Resilient Supply Chain Initiative)之基礎,雙方同意邀請理念相近夥伴國參與;此外,雙方將持續推動孟買-亞美達巴德高速鐵路計畫,並就特殊技術勞工交流簽署合作備忘錄。 印、日兩國合作興建之孟買-亞美達巴德高速鐵路全長508公里,由印度向日本貸款80%,利率0.1%,分15年攤還,原訂2023年12月完工。惟工程一再受到延宕,去年許多工程陸續發包,目前完工日期延至2028年。此外,在電信服務合作方面,印度盼日本協助及支持加入由中國大陸、日本等國電信企業主導之國際通信標準組織-「第3代合作計畫(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並將印度鄉村標準一併納入;本月初印度與日本簽署採購及跨境服務協議,日本自衛隊與印度陸軍將分享補給及運輸任務,雙方陸續展開實質之合作。

A:印度重工業暨國營事業部(Ministry of Heavy Industries and Public Enterprises)本(9)月22日發布「車輛輪圈品質管制令(Automobile Wheel Rim Component (Quality Control)Order, 2020)」,並自本公告日起1年後正式實施,未來在印度國內使用無論進口或本地製造之輪圈都必須經過印度標準局(BIS)認證合格,包含兩輪車及三輪車使用之輪圈都必須符合不同的品質性能及測試標準。 前述規定不適用於小規模之輪圈製造商,例如單一車款一年內連續6個月銷售量低於250輛使用之輪圈(每輛車最多以5個輪圈計算);供車輛研究發展目的使用之輪圈(每年以100個為限);此外供出口之輪圈亦不在規定之列。業者表示此豁免範圍太小,則跨國大型汽車製造商如Mercedes Benz、BMW、Audi等將難獲豁免,對豪華汽車製造商如Lamborghini、Malex等有負面作用,影響在印度市場之銷售。 印度政府原本計劃提前實施該措施,廠商及業者一再要求給予調適期,於是決定展延一年後實施;惟業界認為印度標準局恐無法在一年內完成檢測程序相關準備工作。該措施目的除了維護行車安全外,亦在於抑制非必需品進口,推動自給自足(Atmanirbhar Bharat)及在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目前印度政府已針對超過350項產品實施品質管制。先前印度政府自本年9月1日對玩具實施強制品質檢驗,但由於業者表示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來不及取得認證,因此延後至明年1月1日實施。

A:俄羅斯聯邦工業貿易部長Denis Manturov會見古巴共和國副總理暨俄羅斯及古巴政府間貿易、經濟及科學與技術合作委員會主席Ricardo Cabrisas。   Manturov部長表示,古巴是俄羅斯的重要合作夥伴,雙方工業合作領域進行深入的對話並開展了許多互惠互利的項目   會上,雙方討論在冶金、鐵路工程、汽車工業、飛機製造領域優先實施聯合項目的進展,聚焦在古巴運行的民航機適航性問題。   (Y) 參考資料: 俄羅斯貿工部2020年9月28日新聞稿

A:俄羅斯中央銀行的數據顯示,2020年俄羅斯GDP的下降幅度可能比之前預期的4.5-5.5%緩和。   2020年第二季度GDP數據以及當前的經濟活動指標表明2020年第3季需求和產出動態回升,這表明2020年GDP下降幅度可能比該行先前預測的5-5.5%和緩   同時,根據該行數據,8月至9月俄羅斯經濟中商業活動的複蘇繼續較6月至7月和緩。繼續復甦主要是由於限制性措施解除,預算支持措施之實施以及公民需求延遲,有關行業聚焦於國內消費。然而,應該指出的是,在許多製造業中,產出已經完全回到2019年下半年、2020年初的水平。     此前,中央銀行行長Elvira Nabiullina報告稱,監管機構可能在10月份修改其對俄羅斯GDP動態的預測。2020年第二季度的GDP下降幅度為8%,略低於預期。   (Y) 參考資料: 俄媒2020年9月28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9572977

A:俄羅斯央行數據顯示,8月失業率較7月指標提高0.2個百分點,達6.6%。2020年8月就業率下降加速,失業率上升至6.6%(7月為-6.4%)。與此同時,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需求有所恢復。 另根據該行數據,2020年7月俄羅斯名目薪資年增長率加速至5.7%(6月,增長率為3.8%)。實質薪資增長2.3%(6月為0.6%)。 (Y) 參考資料: 俄媒2020年9月28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9572983

A:俄羅斯阿穆爾州長Vasily Orlov表示,該地區2023年前將建立9座牛奶及肉品生產場,其中5座將於2021年完工,相關建設將該區牛奶產量自53%增加到70%。為發展該地區農場,政府提供50%購買牲畜和設備補貼。計劃建造9個畜牧綜合體,其中6個生產乳製品,另3個則生產肉品。   (Y) 參考資料: 俄媒2020年9月29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9575621

A:俄羅斯聯邦智慧財產權局(Rospatent;Federal Servic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負責人Grigory Ivliev指出,該局迄今已在抗疫領域頒發38項發明專利,相關領域發明申請採加快模式處理。   Rospatent在2020年前8個月內達申請件處理最短時程。本年前8個月平均申請審查時間3.84個月,較2019年同期(6.06個月)減少36.6%。實用新型註冊申請之審查時間為1.05個月,較2019年同期(1.51個月)減少30.5%。   Rospatent於9月29日成立65週年。該部門指出,自2015年底以來,發展重點領域之一為內部流程和與申請人互動方式之數位化轉型。       (Y) 參考資料: 俄媒2020年9月29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9575955

A:據Rabota.ru調查,多數(72%)俄羅斯企業在解封後尚未完全恢復。該公司商務經理Vladimir Koritsky表示,可能之第二波疫情及相關限制措施對許多企業將為生存問題,重啟封鎖和新限制措施將會需要新的企業支持措施。   Rabota.ru調查表明,對於許多公司而言,在過去限制措施施行和封鎖期間,最佳抗危機措施為將員工轉移至遠程工作模式。超過一半(57%)受訪企業將其人員全部或部分轉移至遠程工作模式;25%受訪者表示已暫停公司運營,另有18%受訪者持續實體工作營運。   在過去封鎖期間將員工轉移至遠程辦公的企業中,8%表示目前仍持續遠程辦公。28%指出,部分員工仍遠程工作。15%表示遠程工作與實體工作交互連替。同時,49%已完全恢復員工正常辦公時間。   19%指出遠端工作對於商務活動掌握有其便利性;69%受訪者(複數選項)表示,無機會將生產轉移到遠程模式。27%受訪者表示遠程辦公效率大大降低。18%表示,無法依遠端模式配置員工所需工作場所,另17%指出,非遠端工作模式,問題處理快速許多。   俄羅斯部分地區已再次開始施行限制措施,布里亞特共和國、秋明州和伊爾庫茨克州的當局已將口罩制度延長至10月12日。自9月28日起,在莫斯科建議65歲以和患有慢性病公民勿無故離開居所,並建議此類在職員工改以遠端模式工作偏或休假。此外,還要求莫斯科企業負責人將其僱員轉移為遠端工作模式。   (Y) 參考資料: 俄媒2020年9月29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9576505

A: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部長Denis Manturov表示,俄羅斯擬解除禁止出口個人防護設備至歐亞經濟聯盟(EAEU)以外國家之禁令,有必要時將重啟限制條件,然而,此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現在各地區已備有兩到三個月個人防護裝備庫存,同時持續建立所有必要國家抗疫儲備。因此,對個人防護裝備出口禁令確實可取消,使俄羅斯企業可透過出口個人防護裝備獲得額外利潤。   該部長強調,倘有必要,可再次提出限制,生產將主要滿足國內需求。然而現時產量已提升,再次提出限制之可能性低。   疫情期間,俄羅斯政府實施禁止出口個人防護設備(包括醫用口罩)禁令。其後至9月30日,在獲得授權機構(俄羅斯工業貿易部)認可下,可將個人防護設備出口到EAEU之外地區。   正如Manturov部長先前指出,俄羅斯企業現每日生產900萬個口罩,而3月初為160萬個,且口罩生產能力僅發揮50%,每天的生產量可以達到1800萬個口罩。至於其他個人防護設備,例如消毒劑,3月生產4.57萬公升,如今俄羅斯企業生產約14萬公升。呼吸器生產由20.5萬個增加至53萬個。   (Y) 參考資料: 俄媒2020年9月29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9576699

A: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RDIF)及尼泊爾最大的藥品經銷商之一「Trinity Pharmaceuticals」協議供應2,500萬劑「衛星五號」疫苗予尼泊爾,尼泊爾醫療機構將獲得足以該國90%人口使用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RDIF負責人Kirill Dmitriev表示,許多亞洲國家對該疫苗產生濃厚興趣,RDIF願向亞洲國家提供疫苗。   「衛星五號」疫苗8月11日獲得俄羅斯聯邦衛生部註冊證書,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針對新型冠狀病毒之註冊疫苗。   目前,RDIF已獲在2020年至2021年間提供超過12億劑「衛星五號」之要求。獨立國家國協、歐洲、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共50多個國家/地區提出申請。早前RDIF宣布與墨西哥達成協議,供應3,200萬劑,巴西-達5,000萬劑,印度-1億劑。   (Y) 參考資料: 俄媒2020年9月29日報導 https://tass.ru/obschestvo/9576631

A:依據阿根廷政府公報2020年9月24日刊載生產部第510/2020號決議辦理如下: (一) 阿根廷生產部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陶瓷餐具、廚具(一套或零散)、茶具組、咖啡組及其他家庭或專業器皿及盥洗用具(即南方共市稅則號列6911.10.10、6911.10.90、6911.90.00及6912.00.00)產品展開反傾銷落日複查。 (二) 本案在調查期間將維持阿根廷前經濟暨公共財政部2015年9月24日第986/2015號決議判定之反傾銷稅,至本次複查結束為止。 (三) 本案利害關係人須依據生產部工業、知識經濟及對外貿易總署2020年6月8日第77/2020決議,下載問卷參與調查及申請文件審閱。同時,可於現行法規規定期限內,至阿國對外貿易委員會之網站(www.argentina.gob.ar/cnce/cuestionarios),索取相關問卷資料,另有關該委員會之文件審閱申請及關係人登記,亦須符合上述第77/2020決議規定。 (四) 阿國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  

A:依據阿根廷政府公報2020年9月18日刊載生產部第490/2020號決議辦理如下: (一) 阿根廷生產部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火花點火或壓縮點火引擎用之液態冷媒或水泵,流量及每台重量範圍分別為2m3/小時~18m3/小時及0.5公斤~18公斤,供非正廠原品之汰換市場銷售者;以及汽車、卡車、輕型卡車、小型貨車、農業設備、船艇、柴油發電機、移動式發電機、拖拉機及其他火花點火或壓縮點火之固定引擎用泵;惟鐵路及飛行用引擎及下列品牌之引擎除外:Kia、Mitsubishi、Caterpillar、Yue Jin、Chrysler、Cummins、Deutz及Suzuki(南方共市稅則號列8413.30.90)展開反傾銷落日複查。    (二) 本案在調查期間將維持阿根廷前經濟暨公共財政部2015年9月25日第1011/2015號決議判定之反傾銷稅,至本次複查結束為止。 (三) 本案利害關係人須依據生產部工業、知識經濟及對外貿易總署2020年6月8日第77/2020決議,下載問卷參與調查及申請文件審閱。同時,可於現行法規規定期限內,至阿國對外貿易委員會之網站(www.argentina.gob.ar/cnce/cuestionarios),索取相關問卷資料,另有關該委員會之文件審閱申請及關係人登記,亦須符合上述第77/2020決議規定。 (四) 阿國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

A:依據阿根廷政府公報2020年9月18日刊載生產部第489/2020號決議辦理如下: (一) 阿根廷生產部對自中國大陸及德國進口之可連接橫斷面不超過35平方毫米之電線並適合安裝在符合德國工業標準的導軌(DIN-rail)之電線連接端子(即南方共市稅則號列8536.10.00、8536.50.90及8536.90.90)展開反傾銷落日複查。 (二) 本案在調查期間將維持阿根廷前經濟暨公共財政部2015年9月24日第987/2015號決議判定之反傾銷稅,至本次複查結束為止。 (三) 本案利害關係人須依據生產部工業、知識經濟及對外貿易總署2020年6月8日第77/2020決議,下載問卷參與調查及申請文件審閱。同時,可於現行法規規定期限內,至阿國對外貿易委員會之網站(www.argentina.gob.ar/cnce/cuestionarios),索取相關問卷資料,另有關該委員會之文件審閱申請及關係人登記,亦須符合上述第77/2020決議規定。 (四) 阿國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

A:儘管新冠大流行使州領導人暫時擱置住屋短缺問題,但一項新的民意調查顯示,灣區選民仍對不斷惡化的危機感到擔憂。 設於沙加緬度的FSB公共事務機構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大多數受訪的灣區選民都認為灣區的住房危機最為嚴重,並有高達95%的人同意全州面對嚴重的房屋荒。多數受訪者還認為,地方官員應該有權控制各自城市的新開發案。 這些結果呼應了「矽谷領導集團」(SVLG)和《灣區新聞集團》在1月對灣區選民進行的調查結果,即九成的受訪選民表示,無家可歸和住屋成本是極為嚴重的問題,四分之三的人認為,過去五年來灣區的生活品質越來越差。 兩項民意調查凸顯了人們對房價和租金不斷上漲的擔憂,以及越來越多的人住在臨時無家者營地、房車和汽車中的問題。 最新民意調查發現,八成受訪者認為,灣區最大的居住問題是負擔能力,七成的人還認為該問題正雪上加霜。超過一半的人相信,新冠大流行將減少城市和就業中心附近房屋的需求。 大約一半的人說,灣區的房屋蓋得不夠,對其社區新屋短缺最常列舉的原因是地價和施工成本高昂(50%),其次是遭到鄰里居民反對(19%),以及地方收費過高和官僚主義(18%)。 受訪選民還強烈支持「在我的後院」(YIMBY)目標:三分之二的人表示,為教師和老年人提供更多可負擔住屋將使灣區受益,並且有類似百分比的人贊成在大眾運輸車站附近興建高層公寓。 但是,多數人傾向於支持由市議會來管理住屋開發。將近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就算州級候選人矢言爭取更多的住屋,如果忽略當地居民和環保主義者的關切,仍將無法取得他們的支持。 住屋倡導者認為,地方市議會做出的開發決定,阻礙了加州數代的住宅開發,導致郊區蔓延、交通困難、以及矽谷和南加州蓬勃發展的就業中心附近缺乏新的房屋和公寓。 這項民意調查還顯示,選民對在本屆州議會會期中未能通過的數項住屋法案的強烈支持,包括要求開發商在新項目中建造一定比例的可負擔單位、允許在商業區進行住宅開發、以及使興建姻親公寓變得更加容易。 FSB公共事務機構的核心決策分析對灣區九縣共計800名選民進行訪問,調查結果的誤差幅度為3.5個百分點。 https://www.singtaousa.com/

A:舊金山首席經濟師周四表示,即使在商業重開之後,該市仍是今年加州銷售稅下降最嚴重的地區,似乎表明了人口可能已經減少。 《舊金山觀察家報》報道,首席經濟師埃根(Ted Egan)周四對規劃委員會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4月到6月的市銷售稅收下降43%。一如所料,實體店、餐館、酒店和加油站蒙受最大的損失。但令人意外的是,根據本周稍早發布的數據,舊金山居民在此期間的網上消費僅增長1%。 埃根表示,這可能意味著舊金山居民的消費速度不像其他地區,或儘管失業率與其他城市相似,但人們的收入受到更大的打擊。不過,他認為最可能的解釋是人口減少。 埃根在呈交經濟復甦特別工作小組的建議前向委員會作簡報,除了推斷舊金山人口減少外,還指出:「對沒有資源承受長期歇業或衰退的小商業來說,這些銷售稅數據是一記警告訊號。」 舊金山因新冠病毒頒布居家避疫令,總共流失17萬5000個職位,迄今已恢復約6萬2000個。自2月以來,高薪商業職位大約減少5%,而住宿、餐飲、藝術、娛樂和休閒方面的低收入職位,大幅下降35%至45%。 舊金山租金也急遽下降。埃根引述公寓網站Apartment List的數據,單房公寓的平均租金從3月份接近2500元,降至8月的大約2300元。 灣區其他城市如山景城、辛尼維爾、聖他克拉和紅木城等擁有更多科技公司,租金下降幅度最大。租金暴跌的部分原因,可能與推特和臉書等科技巨頭實施永久性遠距工作選項有關。 埃根對旅遊業在中期恢復抱持樂觀態度,反而更擔憂舊金山市中心的未來,因為目前市中心辦公室空間的使用率非常低。 https://www.singtaousa.com/

A:科技公司「推特」(Twitter)是在家辦公的領頭羊,該公司5月公開宣布允許舊金山總部5200名員工決定在哪裡工作。並表示疫情危機快速帶領公司走向未來,員工的靈活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從根本改變人們工作方式,為員工提供更多選擇。 儘管許多公司對新現狀感到焦慮,擔心重新開放時可能失去與實體職場的連結,但部分雇主已經接受這個事實,甚至更進一步促使遠程工作永久化。例如戶外運動用品公司REI、臉書、Shopify已全面宣布相應措施,讓在家上班成為新常態。 根據史丹福大學經濟系教授布魯默(Nicholas Bloom)研究,新冠疫情爆發六個月後,已有數以千家公司要求員工在家上班,目前有35%美國勞工仍遠程工作,而疫情發生之前僅有2%。 推特主管認為,公司工作型態轉換成多元發展,最終是讓員工擁有更大自主權和自由,相信可提高士氣、留住人才與生產力。也讓公司有更大能力,可雇用來自全國各地多元人才及更多薪資成本相對不高的員工。員工也更有生產力、專注及創造力。 然而,遠程上班的利弊兼具,許多公司也面臨挑戰。例如一些推特員工存在跨時區安排問題,主管必須減少視訊會議,重新考慮績效考核系統,並且防範可能的駭客入侵。推特從法律、稅務、資訊技術、房地產與移民角度了解員工遠程工作需求,資安團隊也創建新系統防護。 不過,遠程工作的員工間關係建立仍困難,尤其是新進員工。惟根據7月份最新調查,員工表示他們在家生產力更高。有70%推特員工指出,他們希望繼續每周至少三天在家工作。單身與年輕員工希望回到辦公室,有孩子或較年長員工則傾向在家上班。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  灣區的經濟學家說,今年2月,亦即加州爆發疫情前,全加州共有1760萬份工作;經濟疫情的關閉商業的衝擊,加州的恢復速度比預期慢,因此要恢復疫前的就業水平至少要兩年,亦即是說,到2022年結束,加州仍不可能回復到1760萬份工作的水平。 加州經濟持續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顯示,到今年底時,全加州只能恢復至1618萬份工作,到2022年底,也只能恢復至1697萬份工作;換言之,到2022年底,仍比今年2月時的1760萬份工作少63萬份工作。 研究發現,今年5月加州已經恢復14.89萬份工作;6月時又恢復55.14萬份工作;7月8.35萬份;8月再恢復10.19萬份。從5月至8月的四個月已總共恢復88萬.5700份工作,但還不能恢復到2月的水平。 加州的失業率也出現同樣情況,今年2月疫情未爆發前失業率只是3.9%;但研究估計,到今年底時,失業率仍然達10.8%;2021年底時,將是8.6%;2022年底時,仍是6.6%。研究人員根本沒有估計何時才能回復到2月時的3.9%。 設在灣區郊外士德頓的太平洋大學商業及政策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麥可(Jeffrey Michael)說:「所有研究模型都顯示,加州經濟恢復的速度比預期緩慢,要完全恢復到疫前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川普於109年9月30日簽署行政命令,指示內政部援引「國防生產法」加速礦區開發,擴大美國境內稀土開採,以利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該行政命令指出,能源部應研擬並發布相關協助計畫支持國內的稀土供應鏈,並提供清潔能源貸款予合格的供應商;此外,亦要求內政部和能源部應鼓勵開發、或運用老舊的礦區,以生產稀土。外界認為,此行政命令恐促成當局對進口稀土加徵關稅、實施進口配額或其他限制措施。 全球礦產投資平台MineLife資深天然資源分析師Gavin Wendt表示,此一決策係為因應中國過去幾十年主宰稀土生產的因應舉籌;然西方業者面臨的問題是難以取得採礦資金,因此,政府須加強提供補助計畫。 稀土為大多數製造業的重要關鍵礦物原料,一向是美國關切的焦點。據統計,去(108)年美國稀土和金屬的進口總量中,約80%來自中國。 因擔心美中貿易局勢加劇,中國恐限制稀土產品出口,去年白宮即下令國防部推動生產稀土磁鐵(Rare Earth Magnet)。此一產品應用廣泛,含括電動車、風力發電機及導彈系統等。 兩位美國國會議員亦於本年9月上旬提出法案,用以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此外,歐盟也加緊努力,減少對此一原物料進口的依賴,歐盟執委會已宣示,將在本年底前建立稀土聯盟。   新聞來源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