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EF主辦單位於2020年10月7日宣佈,2021年1月25日起將舉行為期一週的線上會議,邀請全球領袖分享對2021年全球情勢的看法。WEF主辦單位另將於2021年5月18日至21日首次在瑞士Bürgenstock舉辦年會,此次受邀者將由以往約3000人減少至最多1500人。   不過,鑒於包括瑞士在內的歐洲多國新冠病毒新增感染人數上升,因此世界經濟論壇主辦方於公開聲明中表示,只有在確定滿足所有健康與安全條件的前提下,才會舉行明年的年會。     資料來源: 瑞士資訊SWI 日期:2020年10月8日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線上遊戲公司Embracer將逕發行2,900萬股股票,該公司幾位創辦人也將賣出約900萬張股票,預計可募集到約50億瑞典克朗。 有興趣的投資者包括加拿大退休基金投資委員會(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已基於特定條件收購約20億瑞典克朗。Embracer透過發行股票所取得的資金將用於加強公司的財務狀況以及收購已鎖定的幾家公司。 針對創辦人所賣出的股票,Embracer強調是為了爭取新的長期股東。這幾位原始創辦人包括Lars Wingefors、Erik Stenberg、Mikael Brodén、Klemens Kreuzer和 Reinhard Pollice。

A:緬甸環球星光報報導,依據緬甸商務部統計,2019-20財年農產品出口36.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32億美元成長15.31%。緬甸農產品佔出口總值22%,本年出口成長不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際市場需求降低的壓力,其中以食米、豆類、玉米、蔬果、芝麻、乾茶葉及蔗糖等為出口主力產品。本年稻米種植面積逾10萬英畝,緬甸政府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民生產造成衝擊,已規劃每英畝稻田可向政府申請15萬緬幣紓困貸款。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Kanbawza(KBZ)銀行和總部位於馬來西亞的跨境支付提供商Tranglo建立了匯款合作夥伴關係,以促進將匯入資金直接轉入緬甸KBZ Bank客戶帳戶。該項服務已獲緬甸中央銀行批准,使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韓國工作的緬甸公民能夠更經濟、更有效率匯款,而無需透過傳統或非正式的匯款方式。 KBZ Bank銀行業務負責人Stoney Hsia表示,此將為受款人節省時間和成本,因無需前往銀行分支機構並排隊取款。受款人可透過其在KBZ銀行的活期儲蓄存款或活期存款帳戶實時接收國外匯款資金,並能夠透過ATM提取現金或透過KBZPay提取現金。那些希望通過Tranglo向緬甸匯款的人可以在Tranglo在相關國家營業的櫃檯進行匯款,例如馬來西亞的GPL和MaxMoney,新加坡的SlidesSG或韓國的GME,每次對緬甸跨境匯款的最大限額為5,000美元。據估計大約有400萬緬甸移工正式和非正式地派往海外工作,故對於Tranglo公司而言,緬甸代表著競爭日益激烈的匯款行業中重要市場之一。另依據世界銀行估計,2019年緬甸海外移工正式僑匯匯款超過30億美元,約佔緬甸GDP的4.6%。

A:緬甸時報報導,為防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國內傳播,持續針對跨省邦運輸卡車司機實施嚴格程序,由於卡車司機通關檢查和檢疫程序可能會被扣留數天,因此這些限制開始對全國貨物流通造成干擾。貿易商表示,倘物流問題持續存在,各省邦間貿易流動可能會完全受阻,最終可能導致通貨膨脹。隨著越來越多省邦對卡車駕駛及其助手進行檢測,要求出示健康證明,證明他們在離開或進入各個省邦地區之前未被感染。包括仰光、曼德勒、內比都和撣邦均有要求,證書自測試之日起有效期為兩週。雖然使用抗原檢測試劑盒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內產生結果,但因疫情爆發緬甸衛生部工作人員不足,檢測速度緩慢,終將延誤甚至中斷緬甸貨物流通運輸。 目前每天大約有300至400輛卡車離開仰光Bayint Naung批發中心,運往其他省邦地區。緬甸公路貨物運輸協會主席 Kyin Thein表示,由於目前每天僅能測試50名駕駛員,因此並非所有卡車司機都能執行運輸工作,倘此種情況繼續下去,全國各地食米和食用油等基本食品庫存可能用完,屆時將增加通貨膨脹風險。此外因必需品的流通速度也大大降低,故啤酒,烈酒和零食等非必需品的運輸已暫時停止。

A:瑞士可口可樂公司在本地有2個工廠,共約650個員工,生產當地對品該牌產品需求80%的產品。瑞士可口可樂於10月7日宣布,5年來瑞士市場營業額壓力逐漸增加,因此將裁撤瑞士120個職位,但2家工廠都將繼續運作。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 日期:2020年10月7日

A:依據瑞士新蘇黎世報(NZZ)報導,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本年公布的失業率數據自6月以來持續下降;繼8月份的3.3%之後,9月份的失業率為3.2%。惟去年同期在地區就業中心(RAV)登記失業一年以上者僅13%,今年9月則上升至17%。瑞士Basel大學經濟系教授George Sheldon預測2021年夏季,長期失業者的比例應該會上升至30%以上。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景氣研究中心(KOF)和BSS經濟顧問公司研究顯示,50歲以上者、低技術人員、外國人、返鄉就業者和單親家庭長期失業的風險較高。     資料來源:瑞士新蘇黎世報(NZZ) 日期:2020年10月9日

A:捷克Prymula衛生部長表示,新宣布的防疫措施將在未來兩週內使得新冠感染曲線趨於平緩,但若是仍繼續急劇增加就需考慮全部鎖國。他認為捷克正處於新冠大爆發危機中,他希望這些措施能奏效,否則將需要更嚴格的防疫規定。Prymula曾想讓小學的高年級停課,但捷克教育部長Robert Plaga反對此項建議,並採用在校和在家學習的交替方式。Plaga部長還將10月26日和27日納入秋假中,並延長秋假為整整一周,這意味著從10月24日到11月1日所有各層級學校都將停課。

A:捷克衛生部長Roman Prymula昨天宣布針對新冠疫情的防疫新措施,決定將對全國所有人口進行檢測,並隔離陽性結果者。在家庭醫學科醫師的協助,將在兩週內啟動大規模自願性檢測計畫,希望至少有600萬人參加。該檢測在30分鐘內可以獲得抗原結果,透過這種方式可以辨識隔離90-93%的新冠陽性患者,未來醫院所有新患者也將接受檢測。雖然抗原檢測的敏感性較低,易出現偽陰性結果,曾有高達五分之一的病例沒有被檢測到,但是捷克政府認為獲得80%的陽性檢測結果仍比沒檢測出什麼來的好。

A:緬甸投資委員會 (MIC) 秘書 U Thant Sin Lwin 表示,MIC 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 (JICA) 將共同複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緬甸投資推廣計劃》,以推動疫後的農業、衛生、工業與數字化領域的發展。因數字化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有關鍵作用,U Thant Sin Lwin 強調須在製造、生產及相關行業中對業務數字化進行審查。   MIPP 的外人直接投資 (FDI) 目標是在 2019-2020財年達 58 億美元。但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之負面影響,外人直接投資未達目標,僅有 56.8 億美元。另據 MIPP的目標,從 2016-2017 至 2020-2021 財政年度,外人直接投資為 58 億美元。從 2020-21 至 2025-26 財年增加到 85 億美元。 從 2026-2027至2030-2031年財政年度,將目標增長至 123 億美元。從 2031-2032 年 2035-2036 財政年度,將目標達到 176 億美元。

A:根據緬甸投資暨公司管理局 (DICA) 發布之投資統計,在 2019-2020 財政年度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9 月),迪拉瓦經濟特區的外人投資金額逾 1.63 億美元,與 2018-2019 財年同期相比減少 2億美元。在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9 月期間,已有 8 家外國企業獲得批准。 上年同期,獲得批准之企業有 16 家,投資金額為3.62 億美元。   DICA 統計顯示,在現任NLD政府執政的4年裡,迪拉瓦經濟特區吸引共 60 家企業,投資金額逾 10 億美元。外商主要投資於製造業、貿易、其他服務、運輸與物流,房地產開發與飯店業。  

A:  序 月份 2018-2019年度 2019-2020年度 成長率 遊客 商務 共計 遊客 商務 共計 遊客 商務 共計 1 10月 52,647 21,005 73,652 91,836 27,590 119,426 74% 31% 62% 2 11月 77,498 21,482 98,980 115,898 27,488 143,386 50% 28% 45% 3 12月 82,474 19,538 102,012 127,950 24,967 152,917 55% 28% 50% 4 翌年1月 93,125 18,689 111,814 123,622 26,032 149,654 33% 39% 34% 5 翌年2月 102,016 24,612 126,628 46,879 21,948 68,827 -54% -11% -46% 6 翌年3月 95,932 23,693 119,625 14,479 21,979 36,458 -85% -7% -70% 7 翌年4月 71,148 22,848 93,996 0 61 61 -100% -100% -100% 8 翌年5月 67,410 22,123 89,533 0 102 102 -100% -100% -100% 9 翌年6月 65,879 21,714 87,593 1 278 279 -100% -99% -100% 10 翌年7月 78,835 23,245 102,080 0 426 426 -100% -98% -100% 11 翌年8月 88,772 21,955 110,727 0 1,175 1,175 -100% -95% -99% 12 翌年9月 81,064 23,721 104,785 0 345 345 -100% -99% -100% 總計 956,800 264,625 1,221,425 520,665 152,391 673,056 -46% -42% -45%   序 國際機場與邊境口岸 2019年9月 2020年9月 成長率 遊客 商務 遊客 商務 遊客 商務 1 仰光機場/港口(Yangon Airport/ Sea Port) 42,717 16,173 0 345 -100% -98% 2 曼德勒機場(Mandalay Airport) 31,660 4,024 0 0 -100% -100% 3 內比都機場(Nay Pyi Taw Airport) 1401 315 0 0 -100% -100% 4 丹老機場(Myeik Airport) 0 0 0 0 0% 0% 5 大其力(Tachilek) 3,930 122 0 0 -100% -100% 6 妙瓦底(Myawady) 913 2,984 0 0 -100% -100% 7 高當(Kawthoung) 146 64 0 0 -100% -100% 8 梯客(Hteekhee) 24 22 0 0 -100% -100% 9 德木(Tamu) 268 13 0 0 -100% -100% 10 Reedhorda(Rikhawdar) 5 4 0 0 -100% -100% 總計 81,064 23,721 0 345 -100% -99%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0)月9日報導稱,日本總務省頃公布2020年8月家計調查統計,因新冠疫情擴散導致民眾減少消費及外出旅遊,日本8月家庭平均消費支出計27萬6,360日圓,較上年同期下滑6.9%。 8月家庭消費支出雖仍低迷不振,惟與7月支出減少7.6%相較,減幅已有縮小趨勢,但仍持續嚴峻的情況。以品目別來看,教養娛樂大幅減少23.4%,主要係因國內套裝旅遊費及住宿費縮減所致;交通及通訊費亦下滑12.5%,交際費減少13.4%。 另外,由於抗疫對策及遠距上班相關商品需求暢旺,口罩及電腦用眼鏡等買氣大幅增加,保健醫療費用亦上揚11.7%,相關除菌商品亦頗受消費者青睞。日本政府自上(2019)年10月將消費稅率從8%提高到10%以來,日本家庭消費支出已連續11個月呈現下滑。 為防堵新冠疫情持續擴散,日本政府宣布自本(2020)年4月7日起至5月25日止實施「緊急事態宣言」,導致家庭消費支出大幅縮水。隨著6月「緊急事態宣言」全面解除,家庭消費支出明顯增溫,但7月以後日本疫情又出現擴大現象,再次衝擊民眾及家庭的消費支出。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風力發電在綠色能源轉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不僅在製造和運營期間可創造就業機會,增加稅收,降低電價,更能吸引高耗能產業設廠於瑞典,具風力發電產業的城市可建立自己的產業。 瑞典環境保護局(Swedis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和瑞典能源署(Swedish Energy Agency)為風力發電創造發展條件,希望到2040年前將產量提高至100TWh。但一項新調查顯示,約超過一半的風力投資案和發電廠申請案遭地方政府否決甚或撤銷申請,致使新開工案件越來越少。 目前相關計畫和投資並未達到瑞典100TWh目標,鑒於風力發電對於未來氣候改善的重要影響,風力發電產業建議將部分稅收直接挹注到地方政府,以鼓勵地方更加支持風力發電產業,許可相關申請案。

A:資料來源 : L’echo財經報 2020/10/01   比利時統計局Statbel於2020年9月底發布數據,第2季企業工資總和(wage bill)指數與去年同期相較大幅下跌,依行業別分別為工業-12.5%、飯店餐飲業-73%、建築業-24%、商業貿易-21.7%、服務業-23.6%,主要因企業使勞工進入暫時性或完全失業而大幅減少薪資支出。另一方面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則持續增加,8月申請人數增加10.3%。儘管受到疫情衝擊,比利時新任總理De Croo率領的韋瓦第(Vivaldi)聯合內閣依然立下十分有野心的施政目標,計劃在2030年使全國就業率達80%(現為70.4%)。聯邦政府欲加強與各區政府合作,針對各地區的特長強化該地區政策,例如改善對加班薪資之課稅方式等,並期許企業與工會之間能夠在合理並尊重預算的前提下對話並達成協議。   提高就業率的一大重點為技職培訓。新的勞動與就業政策將著重在培訓求職者,並在適當情況下將其引導至有大量求才需要的產業中。針對現任勞工,聯邦政府欲設置“培訓帳戶”,鼓勵每人每年至少進行5天在職技能培養,並將以節稅的手段鼓勵公司配合。另一重點為鼓勵長期失業人士重返社會,政府希望殘疾人士盡可能重返工作崗位,為此需要創造“更可行的工作條件與更友善的工作環境”。   此外,為取得工作與私生活之間的平行並促進勞工福祉,政府提倡遠距上班帶來的好處與靈活性。政府亦計劃修改夜班工作之相關規範,避免日薪工作者受到不平等之對待,以保障勞工基本權益。

A:資料來源 : L’echo財經報 2020/10/01   由比利時新任總理De Croo率領的韋瓦第(Vivaldi)聯合內閣,針對比利時醫療保健系統現況以及Covid-19危機處理等議題,表達新政府在醫療與公衛領域的優先施政目標為至2030年,將弱勢族群與高收入族群之間的醫療不平等程度降低25%,並將“可避免的”死亡率降低15% 。   為達成該目標,比利時政府將採取更積極的預防性政策,包括鼓勵健檢、打擊污染源、減少不良飲食、禁菸(無菸世代)等方式來對抗慢性疾病。在財務方面,政府承諾將進行結構性補助,先提撥鼓勵醫療體系就業的白袍基金4.02億歐元以及醫療社會補助基金6億歐元,自2022年起,這兩個基金將被列入國家醫療保健預算的基礎中,固定占比2.5%。除了原本既有之固定編列項目,比利時政府亦將新增Covid-19特別預算,以利各層級主管機關及醫療系統快速採取因應疫情之必要措施。   此外,比利時政府希望改革醫院體系,避免某項專科或醫療資源只集中在特定地區,另外應更加活用大學醫院的特性與專業知識並升級第一線醫療工作者例如家庭醫生與藥劑師的角色與重要性。   生技製藥產業向來為比利時的強項,新政府希望繼續保持該產業的領先優勢,並將具有戰略性藥物的生產與開發重新遷回比利時。

A:依據維也納市政府甫公告之新聞稿,2020年市府總投資額增加4億歐元紓困金至25億歐元,用於支持維也納市經濟、勞工、健康暨社會系統。 除此之外,維也納市府另編列6億歐元,投入地方公共服務及各項城市基礎建設,以振興維也納經濟,包括:提前實施300項計畫,包含:教育基礎建設及幼稚園(1.56億歐元)、運動場所及泳池(1.5億歐元)、道路及橋樑基礎建設(1.12億歐元)、公共交通(1.1億歐元),以及退休人士住宅(0.72億歐元)。 6億歐元中,3.605億歐元由市政府撥款,剩下之2.395億歐元來自中央政府為振興地方經濟,編列之10億歐元經費(針對本年6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之地方公共交通、節能措施、再生能源設備、擴建寬頻網絡等之投資案補助最高投資額之50%)。各投資計畫細節如下: 教育基礎建設:將分別在幼稚園及學校增設30及100個教室,並推動幼稚園教學數位化,以及投入3,700萬歐元增設360個寬頻連接點。 運動場所及泳池:整建70座運動場所,另將新建一座可容納3,000名觀眾之體育館,以及2座訓練中心。此外,亦將擴建游泳運動相關之基礎建設。 道路及橋樑:包含20項道路建設暨整建計畫,以及2項橋梁整建計畫。 公共交通:建設重點包括:軌道翻新及電氣化等。 退休人士住宅:針對29棟住宅,整修廚房、空調系統及照護設施等。

A:馬來西亞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部長東姑賽夫魯(Tengku Zafrul)指出,儘管近期馬國新冠確診病例攀升,但該國的GDP預測並未進一步減速,因此續維持馬國本(2020)年經濟成長預測值為-3.5%至-5.5%。   馬國第二波新冠疫情非常集中,故馬國政府並未實施行動管制令(Movement Control Order),所有商業活動皆可繼續進行。馬國與全球其他150個國家正進入經濟衰退階段。   馬國政府已相繼推出4項總值3,050億馬幣(約合733.26億美元)振興經濟配套措施,估計可創造3.7%至4%經濟成長率。 馬國將繼續尋找各種途徑來替人民紓困,並著眼於即將到來的2021年財政預算案復甦經濟。馬國也須建立應變能力,妣確保國家能夠承受未來的經濟衝擊。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頂級手套公司(Top Glove)頃發布消息稱,新冠疫情肆虐推高手套需求及售價,為因應全球殷切的市場需求,該公司計劃於未來5年挹注100億馬幣(約合24.06億美元)資本支出(先前宣布為80億馬幣) ,盼於明(2021)年提升橡膠手套產能至1,050億隻,並增強現有的廠房、落實工業4.0計畫、收購土地為未來擴充用途、升級資訊技術以及改善員工設施。截至本(2020)年9月,該公司的手套年產能高達855億隻。   新冠疫情使手套需求急速攀升,加上原料與營運成本上漲,讓手套平均售價銳增。就算新冠疫苗上市後,在醫療保健及衛生意識增強之際,預計手套的使用量,仍會較疫情前為高。   該公司看好未來的全球手套需求增長,並估計明、後年將分別成長25%至15%,皆來自醫療與非醫療手套。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製造商聯合會(FMM)會長蘇添來(Soh Thian Lai)頃發布消息稱,由於馬國政府資源有限,為進一步協助本地企業,政府應將每年1,000億馬幣(約合240.64億美元)的政府採購費轉向採購國貨,間接刺激國內經濟成長。   受新冠疫情嚴重衝擊,蘇會長建議缺乏競爭力的馬國中小企業,應設法與其他企業合併,或縮小營業規模,否則倒閉風險極高。   馬國政府先前全力協助低收入群體(B40)及中等收入群體(M40)渡過難關,如今應專注幫助中小企業紓困,因只有中小企業挺住,才能保住更多人的飯碗。本年馬國有35萬名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在當前疫情飆升,人民謹慎消費的情況下,預料80%大學畢業生將面臨失業。   蘇會長認為,馬國政府相繼推出4項經濟振興配套措施,總額3,050億馬幣(約合733.96億美元)的援助撥款,其中延緩償還貸款及薪資補貼是兩項最有效減輕個人及企業負擔的計畫。   另一方面,馬國中華總商會(ACCCIM)中小企業暨稅務組主任孔令龍指出,儘管為期6個月的延緩償還貸款措施已於9月底結束,惟中小企業還可透過與銀行磋商,延長償債期限。 部分馬國銀行已為借貸者伸出援手,這讓中小企業有寬裕的現金流動。馬國政府第三度延長薪資補貼計畫至本年底,意味12月申請獲准的企業,員工可領取薪資補貼至明(2021)年5月。馬國政府迄今已發放162億馬幣(約合38.98億美元)薪資補貼予270萬名員工,否則將有超過百萬人失業,這顯示薪資補貼發揮了效用,保住更多人的飯碗。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