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日期:109年10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701/P200號(商情文號:第701號) 商情本文: 英國與澳大利亞於9月21日至本(10)月2日進行第2回合英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來自英國12個不同政府部門的官員與澳大利亞官員進行討論,前兩回合會談共舉行73次小組會議, 第3回合談判預計將在11月舉行,雙方已同意在第3回合會談前先進行小組會議討論,包括競爭、數位、貨品、政府採購和原產地規則。 雙方談判都致力於消除貿易障礙,為商業創造新機會,並相信深入而充滿活力的協定可以向全世界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即英國和澳大利亞都反對保護主義,並係推進自由和公平貿易。談判過程在所有章節領域甚具成效, 其中包括數位和電信領域,雙方更同意考慮提出比 CPTPP更進一步且雄心勃勃的提議意願。 討論的具體領域如下: •反腐敗和透明 •競爭 •跨領域的一般規定 •數位/電子商務 •環境 •金融服務 •貨品貿易 •良好的監管慣例 •政府採購 •智慧財產權 •投資勞工 •貿易救濟 •原產地規則 •服務,包括自然人流動,專業商務服務和運輸服務 •中小企業 •國營企業 •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 •國家間爭端解決 •技術性貿易障礙壁壘 •電信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0.13 PolandIn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正在屠殺波蘭的家禽業,由於疫情大流行導致的出口下滑。根據波蘭國家家禽及飼料生產者商會(National Chamber of Poultry and Feed Producers)的估計,由於疫情大流行的經濟後果,2020年波蘭整個家禽業可能將蒙受15億波幣(3.3億歐元)的損失。 在今年的前7個月中,由於出口下滑,家禽公司損失了6.75億波幣(1.506億歐元)。商會的分析師認為,經濟下滑的原因是來自酒店及飯店業的出口訂單大幅減少。 根據商會的數據,從1-7月,家禽出口下降3.7%,但就價值而言,損失超過10%。家禽公司的收入比一年前減少約1.51億歐元。波蘭全國禽肉及飼料生產者商協會理事Katarzyna Gawrońska表示,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銷售下降及銷售利潤率急劇下降。 G氏認為,波蘭家禽養殖業適應變化情形的能力非常有限,例如在需求萎縮的情況下限制生產。出口損失顯示出波蘭家禽業目前的主要策略,這包括維持高產量,這意味著銷售唯一的可能性是降低價格。G氏評論稱,該商會擔心這種方法只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有用。從長遠來看,這種程序的效果可能是令人遺憾的。 根據該商會的數據,在今年的前7個月中,波蘭出口價值13.4億歐元的禽肉,一年前為14.9億歐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0.13 Polish News Bulletin Anwil公司是波蘭PKN Orlen集團旗下的化學企業,已公布3份有關生產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 PVC),氯乙烯(vinyl chloride)和氯水(漂白水; liquid chlorine)的許可證、設計及裝置設備興建的徵求提案書(requests for proposal ; RFP)。有興趣參加Anwil公司籌備的未來採購案者, 須在10月20日前提出申請。該公司預期,此新裝置將可分別提高其聚氯乙烯及氯乙烯的生產容量每年10萬公噸,並將提高其氯水(漂白水)的生產量每年108,000公噸。 總部位於波蘭Włocławek的Anwil公司是波蘭唯一的懸浮PVC(suspension)生產商,在歐洲排名第八。Anwil公司在1980年代中期開始生產氯乙烯及PVC。迄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生產兩種氯化物超過700萬公噸。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0.13 Polish News Bulletin MedApp希望利用經濟不景氣作為拓展新業務的機會,並將推出虛擬診所(virtual clinic)服務。該公司將與波蘭各地的傳統診所簽訂合約。該服務的用戶將可選擇其中任何一個診所,並進行遠距醫治。第一批合約已經簽署,並且正在與波蘭最重要的診所營運商進行洽談。 MedApp公司強調,疫情大流行對遠距線上醫療(telehealth)的發展有重大貢獻,根據調查,約有97%的受訪者聲稱醫學新技術對於改善醫療保健的效率和安全性是必不可少的,而約有87%對遠距線上醫療提供的機會持正面的看法。2018年波蘭遠距線上醫療市場的價值僅為410萬波幣,而在疫情大流行前,曾被預期在2023年之前將可達到1.434億波幣;今日的估計將更高。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0.13 The First News 波蘭外交部副部長Piotr Wawrzyk於10月13日週二向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表示,波蘭正在與中國5G網路供應商進行討論,但他們必須符合歐盟的建議及波蘭的要求。 根據左派(Lewica)集團的動議,W副部長在星期二代表外交部長向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簡報有關在網路安全下波蘭外交政策優先事項的資訊。W副部長表示,如同與北約所有合作夥伴一樣,波蘭正在與美國就5G網絡及其安全領域進行合作,並將繼續與美國合作。在與波蘭就確保設備及軟體供應鏈的安全進行談判的各國中,他點名歐盟及北約成員國以及諸如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等夥伴國。 在美國關係的背景下,W副部長強調,總理Mateusz Morawiecki和美國國務卿Mike Pompeo去年簽署之關於5G網絡安全的波美協議。他保證波蘭已注意到美國有關5G網絡的倡議,並支持根據所有安全要求為基礎所進行的美國活動。 W副部長指出,波蘭正在與中國就此事進行談判。他將中國描述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大型經濟體,並且是包括5G領域在內的先進技術的提供者。」 渠表示,波蘭正在小心地跟隨中國在這一領域的舉措。他接著指出,所有未來的5G網絡供應商,無論其原產國,都必須符合波蘭國家所規定的要求及標準,並符合歐盟的建議。他補充表示,此策略與其他歐盟會員國的策略一致。 他對委員會表示,在建立5G系統時,波蘭無意歧視或排除任何人,也沒有採用雙重標準。該部相信,波蘭與中國的關係是建立在實際發展的可能性,以及在許多經濟領域的互利合作基礎上的。波蘭不應失去利用這些機會,而將對話僅限於一個方面,即5G技術。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0.13 Polish News Bulletin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波蘭2020年GDP衰退3.6%,通膨率3.3%。波蘭財政部長Tadeusz Koscinski表示,IMF對通膨率之預測與2020年預算修正案之預測一致,但對GDP之預測則較樂觀。波蘭財政部之預測值為衰退4.6%。K部長表示,IMF是另一個看好波蘭經濟的國際組織。此顯示波蘭政府所採行之經濟政策及危機因應措施已經產生功效,市場、投資人及國際組織之評估對波蘭很重要,因為它反映波蘭財政的真正情況。IMF秋季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把波蘭2020年GDP從-4.6%上修為-3.6%,2021年GDP成長率則從4.2%上修為4.6%。2020年波蘭通膨率3.3%(年底時將降至2.2%),2021年CPI為2.3%。IMF同時預期波蘭2020年經常帳有盈餘,占GDP比重為3.0%,2021 年為1.8%。IMF同時上修2020年全球經濟表現為衰退4.4%,並下修2021年成長率為5.2%。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0.13 Polish News Bulletin 新冠肺炎使人們因遠距學習、遠距工作及人際接觸限制等因素,故對通訊服務之需求增加。這雖然增加電信業者之收益,卻也增加網路負擔,導致資料交換速度變慢。波蘭需要更多的高效寬頻網路,這是波蘭未來挑戰之一。5G網路可讓使用者接收更多資料,但骨幹網絡也很重要。 波蘭5G頻譜拍賣作業籌備中,波蘭電信管理局(Office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UKE)刻正著手研議資安相關規定。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更突顯資安的重要性。波蘭修正國家資安法,也在解決資安問題。UKE參與修法工作,就管理者角度,提供有關網路事件資料蒐集之意見。修法內容另包括規範高風險供應商之條文,作為把華為從波蘭市場排除之依據。 UKE局長Jacek Oko解釋,此係基於安全考量之系統性作法。將任何一家供應商列為高風險之前,必須經過審慎分析。這項決定也容許上訴。截至目前為止,波蘭尚未公布任何高風險供應商。O局長表示,電信產業持續演進,產業安全問題也會隨之改變。 O局長表示,本年不會進行5G頻譜之拍賣,在2020年底前展開諮商程序較符實際。5G頻譜之價格將視安全參數、範圍及網路品質而定。而頻譜成本決定消費者應支付之電信服務價格,業者不得任意定價。 O局長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寬頻網路很重要,但不是(管理的)全部。目前UKE優先將現有網路資源作最全配置並消除網路死角(blind spots),僅發展一種技術並不能解決上述問題。O局長認為,理想狀態是行動及固網兼備,並讓消費者選擇最適合的網路。 UKE將於年底提出未來幾年之發展計畫。例如:在機關內設立一個平臺,以提供業者有關投資之諮詢意見。O局長瞭解市場,電信業者有需要也可與渠直接聯繫。UKE運用其所蒐集之資料,可對市場過去及現況進行分析,也可對市場未來進行預測。UKE本身雖不能進行投資,但能透過數位波蘭計畫(Digital Poland operation programme)等政策工具,儘力支持電信網絡之發展。 O局長並未偏好任何一種技術。他希望UKE能支持投資,同時對不同技術保持中立。他認為任何一種技術均有其優缺點,最好的方式是將他們整合在一起。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tagesschau.de) 文號:1094100012號 根據德國第一電臺引述德國聯邦內政部答覆聯邦議院自民黨(FDP)議會小組詢問之報導,在今(2020)年3至6月期間,德國聯邦政府大幅採購桌上型、筆記型及平板電腦(含配件),共計4萬728臺,金額達9,350萬歐元,俾讓其員工得以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在家繼續辦公。 自民黨(FDP)議會小組消費者政策發言人Katharina Willkomm表示,政府迅速採購設備,俾使官員能在新冠危機期間在家工作的做法值得稱許,但同時也批評政府在學校數位基礎設施的擴展過於緩慢。 德國勞工部長Hubertus Heil針對在家工作Homeoffice合法性所研擬的計畫細節於日前曝光,根據”Das Mobile-Arbeit-Gesetz”草案,全職員工可享每年24天移動工作之權利。據此,雇主必須提出令人信服的企業原因,以便能夠拒絕這一點。或者企業主必須提出證明,移動工作不適用這份工作。 不過,H部長的建議則引起CSU等聯盟政黨的尖銳批評,秘書長Markus Blume表示,Homeoffice在德國新冠病毒疫情後已在多處變成自由工作模式。德國需要現代勞動法,而非新的官僚作風。對部分人而言,24天居家工作太多,但對其他人來說卻又太少。
A:資料來源: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020年10月12日 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本(10)月12日以「武漢肺炎疫情致使小型企業營收遽降50%」(SMMEs expect 50% annual turnover slash due to COVID-19)及「需要超過100萬史鍰救濟金協助50多個青年企業」(Over E1 million relief needed to assist over 50 youth business)為題,報導史國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史國小型企業受衝擊嚴重,多數將面臨營收減少及裁員之危機;史國青年企業周轉基金(Youth Enterprise Resolving Fund, YERF)與史國小型企業發展公司(Small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Company, SEDCO)合作之調查研究顯示,僅約26%企業不需任何形式之援助。該等訊息再次印證本年9月間南部非洲經濟發展研究基金會(SARFED)之評估,疫情將導致明(2021)年史國中小企業恐超過50%倒閉,史國失業情形將更為嚴重。 青年企業周轉基金(YERF)與史國小型企業發展公司(SEDCO)近期合作,針對116家受資助小型企業調查之研究顯示,約有56家企業(佔48%)需予救濟方能復甦,否則將徹底關閉,且封鎖期間已有71名員工遭解僱,約佔21%。要求延遲貸款之企業增加63%,需要財政救濟之企業數增加48%;約74%小型企業年營收金額將減少約50%,約68%企業有財務瓶頸之風險。 另查,在尚未發生疫情之前,史國總理戴安伯(Ambrose M. Dlamini)上(2019)年5月宣布「史國2019至2023年推動國家策略路徑圖」政策,除設定5%經濟成長率目標外,並將寬鬆定義之失業率控制在31%以下,盼透過推動經濟發展解決史國嚴重失業問題。此外,史國中小企業占就業比率高達86%,史國59,283家微型企業僱用約9.3萬人,占人口比率21%,其中青少年及青年(15-34歲)比率又高達37.5%。D總理爰於本年8月14日宣布總值30億史鍰之「後疫情經濟復甦計畫」亦將青年及微型企業納入,盼能緩解疫情對史國失業之衝擊。
A:一、為達成歐盟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藍圖所制定2050年達成碳中和之目標,歐盟計畫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透過課徵碳邊境稅(Carbon Border Tax),以減少產業轉移至未採減排措施國家之碳洩漏(carbon leakage)現象。 二、法國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本年初表示,法國盼歐盟儘速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以懲罰高碳足跡產品之進口,渠強調透過該機制之實施,法國推動去碳化經濟轉型才有意義。Le Maire部長本(10)月12日再次指出,相較於德國因顧慮課徵碳邊境稅後對其與中國大陸貿易之衝擊,並擔憂遭中國大陸認為碳邊境稅為貿易保護措施而有所顧忌,法國仍堅持其希望歐盟儘速實施之一貫立場。 三、法國馬克宏總統107年11月成立之高階氣候委員會(Le Haut Conseil pour le Climat)頃於本(10)月6日公布年度報告,相關重點如下: (一)2018年法國自國外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為7億4千9百萬公噸,高於國內產出的碳排量(4億4千5百萬公噸)將近70%,其中又以來自德國及中國大陸為最多。 (二)法國總碳排量自2005年以來呈現減少趨勢,主要因國內產出碳排量減少。為達成巴黎協議將地球暖化升溫幅度降至攝氏1.5度之目標,進口產品碳排量於2050年以前需達到較2005年減少65%之水準。然而,不同於出口產品碳排量呈現平穩,進口產品碳排量自1995年以來成長顯著。2018年法國進口高於出口3.2%,與1990年進口高於出口1.1%幅度相比,顯示進口產品碳排量成長趨勢。 (三)高階氣候委員會主席Corrine Le Quere表示,課徵碳邊境絕非減少碳排量的唯一解答。課徵碳邊境稅為保護推動去碳化企業所採取的貿易政策,仍須配合政府相關支持措施,才能有效減少進口產品碳排量。 (四)該委員會建議政府調整產業政策以限制供應鏈相關之進口產品碳排量、提高產品永續性,並強化2019年通過的「支持企業成長與企業轉型行動計畫法案」中有關企業對環保議題、價值鏈及進口產品碳排放之相關責任。 四、為應歐盟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未來法國政府將強制要求產品以積分的形式標示碳足跡(score carbone)。業界指出,歐盟內部仍須針對前述碳積分定義、計算方式等獲致共識,且不可避免地將面臨碳足跡計算相關難題,如產品使用週期、天然或使用殺蟲劑農產品如何計算碳足跡等問題。
A:依據奧媒「信使報」(Kurier)本(109)年10月13日報導,歐洲多國如德國、荷蘭、比利時及瑞士等國自9月中起陸續將維也納列入旅遊警示區,嚴重衝擊維也納航空客貨運量。維也納機場2020年9月份客運量僅剩562,247人次,較去(2019)年同期減少81%,另貨運量亦減少27%。 2020年1至9月,維也納機場旅客流量衰退至70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71%。本年9月初奧地利航空(Austrian Airlines)原已將起降維也納機場之飛行航班量減少至2019年同期之61%,惟自本年9月中起,奧航因旅客大幅減少,被迫再次刪減航班。
A:依據克羅埃西亞媒體「Croatia Total News」本(109)年10月11日報導,美國國務卿龐佩奧10月2日訪問克羅埃西亞時提醒克國,應注意避免落入中國所倡議「17+1」合作之地緣政治危險及陷阱等言,已在克國引起迴響。克媒引述龐佩奧警示重點如下: 1、中國政府宣稱之對克國重大投資項目多為口惠不實: 例如,Peljesac跨海大橋被中國政府列為對克國最成功之重大投資並廣為宣傳。實際上該建橋工程資金主要來自歐盟,工程承包商則為中國國營企業。中方在遊說爭取承攬該工程時曾承諾,所得資金將多數再投資於克國,惟事實並非如此。中方於收到工程款後不久,即將所有款項轉匯投入建設義大利Triest港項目(中國與義大利政府簽署一帶一路主要項目之一)。按,Peljesac跨海大橋係連接克國最南端旅遊勝地Dubrovni與克國本土之重大工程,全長約2,404公尺,耗資約4億歐元。 2、中國企業收購塞爾維亞Smederevo鋼鐵廠及Bor銅礦場後,對當地環保造成之不良影響。 3、中國不斷在「17+1」國家使用上述套路: 中國倡議之「17+1」機制,主要係將歐洲經貿發展程度分類,並將列為B與C級所謂轉型中國家串聯起來與中國合作,讓中國企業以門檻較低代價,取得進入歐盟市場與「較發達國家」企業競爭之初步經驗。克國媒體克國政府應審慎評估克國參加「17+1」之實際效益。 4、龐佩奧警示克國企業注意中企竊取他人專利及智慧財產權之惡行,以及中國政府隱瞞新冠疫情,以致釀成全球性傳染病,造成無數生命及財產重大損失。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本(2020)年10月12日報導辦理 南非日產(Nissan)汽車公司日前表示預計在明(2021)年在南非生產Navara商用貨車,計畫透過在南非生產該型商用貨車,拓銷非洲及歐美等市場。1970年代日產汽車為南非最暢銷之汽車廠牌之一,如今不僅南非市占率下降,占南非汽車總出口量亦敬陪末座,例如本年9月南非汽車廠總共出口9800輛汽車,日產汽車僅占228輛。 2019年4月南非日產汽車宣布將投資30斐鍰在普陀維利亞市郊之Rosslyn區成立組裝廠,然2020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機械設備延後抵達南非,日本及韓國技師亦無法前來南非協助組裝機台,但仍透過視訊方式順利完成組裝,經測試後預計在明年3月或4月開始生產Navara商用貨車,屆時預計Rosslym組裝廠年產量將達50000輛,以達成南非政府汽車產業發展計畫所設定之優惠門檻,但南非日產業與其他汽車公司已共同向政府表達延後6個月實施該優惠門檻,盼能專注調整產能及市場。 除南非外,南非日產汽車亦在奈及利亞與當地小型汽車公司建立合作伙伴生產Hardbody商用貨車,目前產量不高,因奈及利亞汽車市場充斥低價進口二手車,此外該公司考慮將觸角延伸至肯亞及迦納在當地生產商用貨車。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國王Abdullah於本(109)年10月12日發布行政命令核定由新任總理Bisher Khasawneh組成新內閣成員共31位部會首長,此些新任部長,當天即在約旦皇宮,向約旦國王Abdullah 宣誓就職。 報導指出,約旦國王Abdullah明確指示新政府任務主要係內政、抗疫、經濟、就業語投資等。人民之健康與福祉係最重中之重,要平衡防疫與經濟,防疫要有明確時間表與步驟,並進行衛生保健系統升級;優化社會安全體系,確保生活、健康、教育與就業;改善商業環境和國家競爭力,改革食品加工、製藥與醫療用品產業,實現經濟永續成長,確保經濟復甦。 此次新內閣中,8位部長來自前內閣成員,10位來自以前曾任職部長職務者,另13位為新擔任部長者。此次約旦政府內閣改組,有關財經相關部會,財政部長Mohamad Al-Ississ及能源與礦物資源部長Hala Zawati等自前任內閣留任,工業貿易與供應部長Maha Al-Ali、投資部長Maen Al-Qatamin及數位經濟與企業部長Ahmad Al-Hanandeh為新任。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本(2020)年10月13日報導辦理 南非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本(109)年8月製造業產出較去年同期衰退10.8%,已連續15個月呈現衰退,其中以汽車製造部門衰退最嚴重,較去年同期衰退30.6%,其他部門則為:林業、木製產品、紙類、出版業及印刷部門衰退11.9%,鋼鐵、金屬產品及機械部門衰退11.7%,紡織服飾業部門則衰退10.5%,該部門已連續21個月呈現衰退,食品飲料部門衰退6.8%,石化橡膠及塑膠部門衰退5.4%。 分析家表示製造業產出呈現衰退主要原因為:電力供應不穩定、電價上漲、國內外需求不足,南部非洲鋼鐵工程協會(Steel and Engineering Industries Federation of Southern Africa)則表示若政府能落實景氣振興政策刺激國內需求,例如鋼鐵總體計畫(Steel Master Plan)及總統基礎建設計畫(Presidential Infrastructure Plan),中長期製造業景氣能逐漸恢復。 依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本年8月製造業產出較前(7)月成長3.6%,7月則較8月成長5.9%,7月則較6月成長21.3%,惟仍遠低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前之水準。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本(2020)年10月12日報導辦理 位於坦尚尼亞之DCC Africa投資顧問公司日前投資表示,英國等歐美國家投資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衝擊,投資態度漸趨保守,連帶衝擊非洲外人投資,非洲大陸有許多貧窮國家,應思考在後疫情時代如何吸引投資。 聯合國經濟委員會表示,迄2050年非洲青年勞動人數將占全球總勞動人口1/4以上,理論上此人口紅利將在未來10年吸引大量投資,並提供非洲國家經貿談判籌碼,然實際上非洲之經貿體制恐使大量青年勞動人口無法進入就業市場。 非洲投資報酬率高,建議非洲政府應強化政府治理及提升政策透明度,特別是金融業監理業務,透過課稅正確性提升就業率、教育水準、公共衛生水準、水電公共服務及廢棄物處理等,另非洲人口成長快速,糧食及氣候變遷亦為重要課題。 非洲市場潛力無限,後疫情時代非洲大陸內外貿易大幅減少,投資動能不足,但也提供企業思考創新作法之機會,新科技可以帶動娛樂、廣播媒體、私人金融、法律服、會計、醫療照護及生活服飾等服務業發展。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本(2020)年10月13日報導辦理 國際貨幣基金(IMF)日前表示,尚比亞日前宣布無法按時償還債務,為第一個無法履行債務之非洲國家,IMF警告高負債國家應提早與債權人協商,以免影響信用。 IMF今年已提供非洲漠南國家共160億美元(約2640億斐鍰)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該金額為IMF過往提供非洲國家貸款之10倍,南非於7月亦獲得IMF2億美元貸款,IMF關切尚比亞債台高築下復宣布無法按時償債,鼓勵尚比亞持續與債權人協商。 尚比亞總統前於8月宣布撤換中央銀行總裁後,IMF發表聲明強調維持尚比亞中央銀行獨立之重要性,南非財政部長Mr. Tito Mboweni亦發言批評此事,惟稍後遭Ramaphosa總統訓斥。 尚比亞日前宣布與債權人協商延後償還30億美元公債利息,導致市場拋售尚國Kwacha貨幣及其發行之歐元債券,部分債權人拒絕尚國延後償還債務,認為尚比亞在積欠中國大量外債之下無法公平對待所有債權人。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本(2020)年10月13日報導辦理 南非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統計數字顯示,本(2020)年8月製造業產出較去年同期衰退10.8%,7月則較去年同期衰退10.2%,已連續15個月呈現衰退,製造業佔南非GDP約11%,為後疫情時代推動南非景氣成長之主要產業,然南非在全國封鎖管制後造成景氣衰退及25萬人失業,第二季失業人口達220萬人。 南非製造業2019年6月起即呈現低迷,全國封鎖管制進一步衝擊產業,目前成衣業、汽車製造、水泥、鋼鐵等行業產出仍低於2019年水準,6月至8月製造業產出較前三個月成長20.7%,8月產出則較7月成長3.6%,7月則較6月產出成長5.9%,顯示隨著封鎖管制放寬,南非國內及全球需求有復甦趨勢,分析家預期2020年製造業將逐漸恢復產能,但不穩定供電可能影響產業景氣。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本(2020)年10月12日報導辦理 南非於2019年12月公布實施國際仲裁法(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Act)後,南非主要之商務仲裁機構:南部非洲仲裁基金會(Arbitration Foundation of Southern Africa)受理案件開始增加,主要原因為該法符合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之國際商務仲裁(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相關規定,提高企業信任度。 南部非洲仲裁基金會以往持續投入資源建立最佳案例,提高該基金會仲裁決定之信用性及客觀性。而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未來在南非進行之仲裁案件亦得以視訊方式進行,節省前往仲裁法庭交通成本,而南非法律服務業費用相較歐美國家便宜,若不幸發生商務爭端,均有利提高跨國企業在南非提交仲裁之意願。 南非可能發生商務爭端行業包括礦業、航務、電信及部分金融業,建築業亦受疫情影響發生契約履行糾紛。依據南部非洲仲裁基金會統計,2007年至2016年間僅受理10件國際仲裁,2018年則提高至18件,2019年則達24件。
A:瑞士Ruag International因改組費用高,以及受國際航空業的崩盤影響,該公司10月12日宣佈裁員,裁撤重點為IT和HR部門,目前此2部門有450個職位,2021年底前將減少150個職位,將被裁撤約三分之一。 Ruag International集團2020年上半年淨虧損為4,800萬瑞士法郎。尤其是航空建設和飛機維修2個部門,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最明顯。據估計,航空業最早要到2024-2025年才可能回到新冠病毒危機前的水準。 資料來源:瑞士通訊社(SDA) 日期:2020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