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捷克政府在周四表示因評估醫院因新冠病例負荷量超越極限而將緊急設置新容納處,因捷克已成為歐洲感染率攀升最快的國家。 捷克內政部長Jan Hamacek告知CTK新聞社,捷克軍隊將從周六開始在布拉格的一廣場上設置可容納500張病床的露天醫院。 H部長亦對捷克電視台表示軍事人員和醫護人員都將齊力投入臨時醫院的救助工作。  捷克人口為1070萬,但僅就10月份新冠感染人數就激增了近一倍,總感染人數達到139,290名。捷克衛生部公告昨日周三有多達9,544例新病例,這也是迄今為止最高的單日紀錄。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10月14日   斯洛伐克政府批准2021年的公共財政預算(赤字占GDP的7.44%),預期2020年赤字占GDP的7%到10%   如果目標為2023年實現預算平衡,則必須採取總計60億歐元的財政整頓措施。   赤字應在2022年逐步降至GDP的6.18%,並在2023年進一步降至5.72%;2021年的公債應由2019年占GDP的48%提高到65%。  

A: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總理府正考慮核准中國大陸之長城汽車公司(Great Wall Motors, GWM)投資案,該案係GWM於本(2020)年1月宣布收購美商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GM)位於印度Maharashtra州Talegaon地區的廠房,並向印度政府申請核准製造SUV休旅車。 印度政府目前尚未對上述投資案表示同意,GWM發言人則對印度媒體表示,該公司係國際企業,將透過投資支持「在印度製造 (Make in India)」政策,創造就業與提供技術訓練,以促進印度經濟成長,同時將確實遵守印度法規,GWM有信心即將獲得印度政府核准投資,並可於明(2021)年開始生產。 GWM係於本年2月參加印度汽車製造展(Auto Expo)時首次在印度亮相,當時即表示將在印度進行總計約10億美元之階段性投資計畫,其中包含收購上述Talegaon地區的製造廠,同時將在印度成立研發中心及行銷據點。GWM嗣於本年6月與Maharashtra州政府簽署MoU,連同其在Karnataka州Bangalore地區的研發中心,總計可為印度提供3,000個就業機會。惟受印度與中國大陸爆發邊境衝突及印度中央政府嚴格審核陸資所影響,Maharashtra州政府決定暫停包括GWM在內的3大陸資投資案作業。 另GWM係第2家布局印度市場之中國大陸主要汽車製造商,第1家係上海汽車集團(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Corporation, SAIC)旗下的英國汽車公司MG Motor於去(2019)年進軍印度。由於許多印度買主認為MG Motor為中國大陸品牌,因此在印度市場面臨與GWM同樣的處境,迫使其需投入更多行銷資源,強調其在英國為領導品牌。

A:印度內閣日前依據「斯德哥爾摩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管制公約(Stockholm Convention on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正式立法將7種化學物質列為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進行管制,以減少其對環境造成汙染,並已通知印度外交部(MEA)、環境及森林暨氣候變遷管理部(MEFCC)著手辦理相關業務。對此,印度文官培訓機構提出說明及分析如下: 「斯德哥爾摩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管制公約」:該公約係保護人類健康及環境免於POP威脅之國際協定,於2001年開放各國簽署加入並於2004年正式生效,凡被該公約之附約列為POP之化學汙染物質皆係經過詳細科學研究及會員國評估與協商。印度係於2006年由內閣批准加入該公約,另依據公約第25條之4,印度有權針對附約所列之POP,完成國內批准認定程序並通知聯合國後方受公約管束。該公約目前將12種POP分為以下3大類: 1.   八種殺蟲劑:包括阿特靈(aldrin)、可氯丹(chlordane)、滴滴涕(DDT)、的得靈(dieldrin)、安特靈(endrin)、七氯(heptachlor)、滅蟻樂(mirex)、毒殺芬(toxaphene)。 2.   二種工業化學物質: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及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 3.   二種因工業製程使用氯(chlorine)而產生之副產品:戴奧辛(dioxins)及呋喃(furans)。 印度國內法規範:本次被印度政府批准認定之7種POP將受印度環境部(MEFCC)公布之「環保法(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 1986.)」及依據該法所訂定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管理規則(Regulation of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Rules)」規範。該等法規將禁止製造、交易、使用、進出口下列7種POP:十氯酮(Chlordecone)、六溴聯苯(Hexabromobiphenyl)、六溴二苯醚及八溴二苯醚(Hexabromodiphenyl ether and Hepta Bromodiphenyl Ether)、四溴二苯醚及五溴二苯醚(Tetrabromodiphenyl ether and Pentabromodiphenyl ether)、五氯苯(Pentachlorobenzene)、六溴環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六氯丁二烯(Hexachlorobutadiene)。 印度列管上述POP之意涵:印度政府為保護環境與人類健康並履行國際責任,展現以國內法列管POP的決心,將嚴格管制該等汙染物之製造及存放。此外,印度政府符合向「國際環保設施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GEF)」申請援助資金之資格,GEF係由聯合國及世界銀行共同管理之計畫,旨在提供開發中國家在環保所需之援助。

A: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Sanjeev Sanyal於本(10)月7日出席PHD商工總會第115屆年會時表示,政府目前推動之自給自足(Atmanirbhar Bharat, Self-Reliance)經濟計畫與1991年以前推動之進口替代政策不同,自己自足代表的是更高的經濟成長、更簡化的法規、更強健的供應鏈、更先進的技術及更充沛的創業能量,使印度較其他經濟體更能掌握全球政經情勢變遷、消費者行為改變及COVID-19後疫情時代所帶來的發展契機。 印度工業信貸投資銀行(ICICI Bank)前總裁KV Kamath及美國摩根史坦利銀行(Morgan Stanley)印度區經理Ridham Desai亦出席上述會議並分別指出,印度自COVID-19疫情危機中迅速反應並順勢推動自給自足經濟計畫,盼在全球供應鏈大搬風、國際體系自兩極走向多極、生產及消費行為趨向多元化等情勢下迅速找到自我定位,政府並持續推動經貿政策改革,使印度成為全球製造中心及重要出口國。 美國花旗銀行(Citi)近期對於印度自給自足經濟計畫的內部分析報告則指出,該計畫有助吸引對於製造業、服務業、太陽能及化學等資本密集產業的投資,同時擴大該等產業自印度出口,使印度可望取代中國大陸成為全球製造中心,並在2024年前使貿易收入增加1,600億美元。該報告進一步指出,替美商蘋果公司代工生產iPhone手機的我國鴻海集團(Foxconn)、和碩集團(Pegatron)、美商新美亞電子製造公司(Sanmina Corporation)、美商惠普公司(Hewlett Packard)等跨國企業正與銀行業者研商在印度開設營業銷售據點之可行性。 Citi南亞地區之企業金融服務部主管K. Balasubramanian分析,許多國際製造業者正積極尋求中國大陸以外的生產基地(China plus one),以降低供應鏈過度集中的風險,惟投資決策涉及長期及全面性規畫,因此Citi銀行正與該等業者針對印度產業及市場進行投資分析。Citi內部分析,投資將帶動印度在全球出口占比,於2025年提升至3.4%並於2030年提升至6%。 Citi分析指出,印度紡織及成衣、電子及汽車、電信、重型工程等產業在未來3年每年可創造總計逾1,000億美元的投資及貿易,其中電子及紡織業預計將最先取得成長,重型工程及電子產業預計將各取得500億美元的成長,電信產業則將取得200億美元,另太陽能及化學產業則將分別取得50億及100億美元。Citi亦指出,印度政府為吸引投資,已著手改革公司稅制、將44項勞工法整併成4大勞工法規、並研議修改購地政策,地方政府也同步考慮放寬勞工法。

A:2020年9月15日沙烏地宣佈逐步恢復國際航班飛行,惟到2021年1月1日後才會完全解除陸、海、空運輸限制,切確解禁日期將在12月擇期公佈。   沙烏地航空(Saudia)目前復飛前往20個國家城市航班,包括約旦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突尼西亞突尼斯、埃及開羅與亞歷山大、蘇丹喀土木、肯亞奈洛比、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荷蘭阿姆斯特丹、德國法蘭克福、土耳其伊斯坦堡、英國倫敦、西班牙馬德里、法國巴黎、美國華盛頓DC、巴基斯坦伊斯蘭馬巴德及喀拉嗤、印尼加爾各達、馬來西亞吉隆坡、菲律賓馬尼拉(註:疫情爆發前沙烏地航空飛航85個國家城市)。   沙烏地領務局(General Directorate of Passports, GDP)提醒所有人,在飛行前應確認目的國防疫入境相關規定,沙烏地公民前往其他海灣國家應攜帶護照(非身分證),且沙籍公民旅行至阿拉伯國家,護照效期至少須3個月、旅行至其他非阿拉伯國家,護照效期至少須6個月。

A:2020年10月14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境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累計達34萬590人,當日新增501人;死亡人數累計5,108人,當日新增21人。   10月14日沙烏地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測量為5萬1,849人次,境內總檢測人數累計超過716萬人次。   沙烏地表示,俟食藥署(Saudi Food & Drug Authority, SFDA)核可進行COVID-19疫苗測試後,將在沙烏地進行疫苗人體試驗,預估受試人數約5,000人。   註: 1.10月12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健康部同意俄羅斯疫苗-衛星5號(Sputnik Ⅴ)在阿聯進行第3階段臨床人體測試,阿聯成為第1 個核准該疫苗臨床測試的中東國家。 2.衛星5號(Sputnik Ⅴ)由俄羅斯國家主權基金-直接投資基金(Direct Investment Fund)與莫斯科Gamaleya研究院(Gamaleya research institute)共同研發。

A:2020年4月15日G20財政部長會議,通過暫時性債務救濟計畫(Debt Service Suspension Initiative),接受世界銀行底下國際開發協會(IDA)援助的國家,或聯合國定義的最低度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至2020年底前可暫停償還本金及利息。   10月14日G20財政部長暨中央銀行央長會議,同意將暫時性債務救濟計畫(Debt Service Suspension Initiative)再展延6個月,至2021年6月底。   沙烏地財政部部長Mohammed Al-Jadaan表示,將在共同架構(common framework)下處理低收入國家欠債問題,約有73個國家符合G20暫時性債務救濟計畫展延機制,且有46個國家已因此受惠,未來不排除將暫時性債務救濟計畫展延至2021年年底,Al-Jadaan部長並敦促私部門債權人參與債務展延計畫。   G20成員國誓言透過財政及貨幣刺激方案(金額達11兆美元),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帶來的衝擊。   沙烏地中央銀行(Saudi Arabian Monetary Authority, SAMA)行長Ahmed Al-Kholifey表示,央行將持續利用貨幣或財政政策工具,減緩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目前已看出初步成效,惟表達對資產品質(quality of assets within the economy)的擔憂。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0/10/15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正加緊推動緊急新冠肺炎法案   自爆發新冠肺炎危機以來,是否要戴口罩的相關辯論一直在荷蘭引發爭議,雖然荷蘭疫情爆發管理小組(OMT)的專家們認為沒有必要戴口罩,但荷蘭政府仍於6月份決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必須強制戴口罩,兩週前,更緊急建議在公共室內場所和學校要戴口罩。但在緊急新冠肺炎法案未通過前,只能緊急建議民眾戴口罩。   荷蘭眾議院已於10月12日通過了緊急新冠肺炎法案,仍須參議院表決通過。除了荷蘭執政黨外,反對黨亦對緊急新冠肺炎法案投贊成票。該法案主要是為政府打擊新冠病毒採行的措施提供更好的法律依據。將適用三個月,可延期。荷蘭參議院將於10月26日至27日對該法案進行辯論,如反對黨對於該法案態度亦如眾議院一樣,將獲得絕大多數的贊同票。   OMT負責人Jaap van Dissel上週再次表明,戴口罩對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傳播成效有限,政府的緊急建議主要是政治決定,而不是基於醫療理由。   緊急新冠肺炎法案亦有可能強制執行不遵守隔離措施罰款,但目前尚不明確。荷蘭衛生部長Hugo de Jonge表示,強制執行隔離政策是一個極端的步驟,目前尚不會採行。   根據De Jonge部長委託一家機構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顯示,約有10%的確診者未居家隔離,特別是現在確診人數持續飆升,導致病毒傳播的風險大增。至於是否可強制進行感染源及接觸者追蹤,De Jonge部長認為目前弊大於利。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0)月15日報導稱,由於受到國際間新冠肺炎感染擴大之影響,自中國的零組件供應鏈被迫中斷,顯現出供應鏈過度集中於中國的弊端。日本政府為改善日本企業的供應鏈過度依存中國,支援企業分散至東南亞,並預定於今年內在經濟對策中納入大幅提升支援將生產據點擴散至複數國家之企業的補助金。 如指名中國並要求企業轉移,可能會招來「扭曲自由貿易」的批判,故政府以東協(ASEAN)全體為對象,採取只要設置可將供應鏈複線化之據點,政府就資助補助金之對策。但如全面撤退並在別的國家重新設廠之情況極可能不符合資格;而留下在中國的據點,並在別的國家設廠之情況則為補助對象。 日本首相菅義偉預定本(10)月下旬訪問越南,屆時將強調對於東南亞的投資促進策略,並以將生產據點集中在特定國家的企業為對象,補助企業投資在別國之生產的費用。最多大企業補助其費用的1/2,中小企業則補助費用的2/3。日本安倍前政權於本(2020)年度第一次追加預算共列235億日圓。菅首相就任後首次出訪外國,預估將對國內外表明積極支援分散產業供應鏈政策,並大幅提升預算額度。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巴士卡車集團Volvo AB正式取消在COVID-19疫情爆發時所啟動的暫時解雇,恢復全廠運作。如此一來,瑞典三大車輛製造集團(Volvo AB、Volvo Cars 及Scania)全都恢復疫情前的生產運作狀態。 當今(2020)年春季疫情大爆發時,許多國家紛紛祭出封城防疫管制,衝擊經濟發展進而影響生產製造及供應鏈狀態,Volvo AB、Volvo Cars 及Scania 均被迫暫時解雇工廠勞工,當時約有6萬名員工受到影響。目前,隨著市場需求的恢復,以及其他經濟指標的改善,車輛製造廠均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狀態。但車輛製造集團也擔心第二波COVID-19疫情,可能再次使生產停滯。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由於風力發電除了具成本效益,且為可靠的再生能源,因此獲得決策者和產業的大力支援。與歐洲其他國家不同,瑞典佔有氣候和經濟規模的優勢地位,加上瑞典綠色能源的發展頗受全球投資者的影響,對於風力發電的潛力市場應不容小覷。 然而,位於瑞典西部的馬倫市(Malung)的當地市政府雖然許可一項來自德國的風力發電投資案,但是當地居民對於該投資案分成贊成與反對兩派極端意見,目前反對派稍居上風,致使該項投資案可能在當地的公投案中被翻盤。

A:資料來源: 諾貝爾委員會    2020年瑞典諾貝爾經濟學獎將授予研究改善拍賣理論暨創新拍賣規則 (improvements to auction theory and inventions of new aution formats)的2位學者: Paul Milgrom及Robert Wilson。   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社會出現越來越複雜的物件,如飛機起降時間帶和無線電頻率。Paul Milgrom及Robert Wilson利用他們對於拍賣的見解,基於社會福祉最大化,為難以透過傳統銷售方式的商品和服務設計新的拍賣規則。1994年,美國當局首次使用他們的拍賣方式之一向電信運營商出售無線電頻譜,從此已有許多其他國家紛紛採用。諾貝爾委員會指出,由於他們的研究使世界各地的銷售者、採購者和納稅人等全體社會同蒙其利。  

A:資料來源 :      瑞典公共健康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Sweden) 挪威公共健康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FHI) 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THL)   有關瑞典、芬蘭及挪威等三國之COVID-19疫情的最新情況,截至10月12日為止,由各國主責單位公布相關資料如下: 瑞典境內確診總人數為9萬8,451人(較上週增加4,168人),重症人數為2,624人(較上週增加25人),死亡人數5,894人(較上週增加14人),死亡率逾6.65%。其中以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為瑞典境內疫情最嚴重地區,目前確診人數為2萬7,161人(較上週增加1,493人),死亡人數為2,408人(較上週增加3人)。瑞典近期感染人數增加持續增高趨勢,多年輕族群聚眾傳染,斯德哥爾摩仍為主要感染區;且重症增加人數有往上趨勢;惟死亡增加人數仍相對持穩,未有明顯上升趨勢。 芬蘭境內確診人數為1萬2,212人(較上週增加1,510人),住院治療(含重症)人數42人(較上週增加17人),死亡人數346人(較上週增加1人),死亡率約係3.33%。芬蘭全國感染增加人數持續攀升,但重症人數及死亡人數仍呈現低數。 挪威境內確診人數為1萬5,524人(較上週增加1375人),重症人數為246人(較上週增加3人),死亡人數276人(較上週增加1人),死亡率約1.98%。挪威感染人數增加趨勢上升,但重症人數及死亡人數仍維持在穩定低數。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0)月15日報導稱,先進國家及開發中國家參加的二十國集團(G20)財政部長與央行總裁昨(14)日聯合共同舉行視訊會議;在新冠疫情持續擴大蔓延的情況下,與會各國同意協助放寬無財政餘力的開發中國家債務償還期限之救濟政策,將原定於本(2020)年底到期的債務期限延長半年償還。 代表日本出席的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在上述會後表示,有關對開發中國家債務提供支援一節,呼籲政府體系的債權金融機構「應實施完全、透明度高之延期償還救濟政策」。 另外,中國針對政府100%出資之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主張其為民間金融機構,不應歸列在延期債權償還機構的適用對象。本次的G20財務部長視訊會議,亦確認包含制訂納入民間金融機構之新削減債務共同架構,預定將在本年11月舉行之G20領袖峰會前之財政部長及央行總裁特別會議上公布。

A: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本(10)月14日發布新聞稿稱,第11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期中部長會議於本月14日以視訊方式舉行,日本由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代表參加。 本次會議旨在為實現去(2019)年RCEP領袖峰會聯合聲明提出於2020年內簽署協定,就確認盤點迄今談判剩餘的論點及未來諮商之進程方式,進行坦率且積極地磋商討論。 上述與會15個成員國的經濟部長,除確認未來解決剩餘論點的作業方式外,並強調「持續爭取年內簽署協定目標不變」。另外,再度重申RCEP談判仍對印度持開放態度,稱印度自2012年啟動以來就一直參與談判,有潛力為區域經濟繁榮作出貢獻。

A:馬來西亞雪蘭莪州(Selangor State)掌管投資、工商業暨中小企業事務的行政議員鄧章欽(Teng Chang Khim)頃出席「虛擬雪蘭莪州國際商務峰會(Virtual SIBS)時表示,本(2020)年上半年雪蘭莪州製造業投資件數居全國之冠,共122件,投資額33.86億馬幣(約合7.91億美元);其中國內投資額為18.27億馬幣,占總投資額53.96%;其餘15.59億馬幣為外人投資額,占總投資額46.04%。該州僅次於沙巴州(117.27億馬幣)、檳城州(91.16億馬幣)及柔佛州(36.04億馬幣),為馬國第四大熱門製造業投資地點。   雪蘭莪州為馬國經濟成長火車頭,馬國政府將繼續優化經商政策及提供優良的基礎設施,以確保雪州持續成為投資人的首選。雪州已選定5大高增值製造業,涵蓋電子與電機、食品、機械與配備、生命科學及交通設備,將積極吸引國內外廠商前往投資前述產業。   雪州將繼續扮演馬國經濟火車頭的角色,該州擁有四項競爭優勢:(一)貢獻全馬24%國內生產毛額;(二)擁有完善的基礎建設;(三)為投資人提供親商且具競爭力的投資環境,包括提供科技通訊便利、創新與製造業中心以及(四)雪州擁有160多所高等教育學府,能為投資人提供最有利的人力資源。   雪州原預定本年可吸引120億馬幣外人直接投資額,由於全球面對新冠病毒衝擊,現已下修至85億馬幣投資額。雪州仍擁有許多尚待批准的投資計畫,估計投資額為500億馬幣,顯示FDI仍視雪州為熱門投資地點。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署(負責經濟事務)部長慕斯達法(Mustapa Mohamed)表示,根據馬國統計局頃發佈的三項8月份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批發與零售貿易銷售、工業生產指數(IPP)及製造業銷售額均出現成長跡象。   根據馬國社會保險機構(PERKESO)的報告顯示,馬國失業人數已從6月份最高峰的1萬8,579人,下跌至9月份的7,388人。同時失業後找到新工作的比率持續增加,也從6月份的6%低點,提高至9月份的43%。   馬國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後,馬國政府於3月18日起實施「行動管制令」(Movement Control Order),至6月10日起實施「復甦式行動管制令」( Recovery Movement Control Order,簡稱RMCO),該期間透過「關懷人民經濟振興配套」(PRIHATIN)、「中小企業特別關懷(附加)配套」(PRIHATIN PKS Tambahan)、「國家經濟復甦計畫」(PENJANA),及「國家關懷人民 2.0」(Kita Prihatin)推動國家經濟,持續取得正面效應。馬國政府意識到,保護人民的生命與生計一樣重要,應給予關注。因此,政府不斷強調這兩方面,以確保國家經濟和所有國人的健康、安全與福祉。   儘管馬國的勞動市場正依照政府推動的計畫逐步復甦,惟8月份失業人口依然高達74萬1,600人,遠較2016年至2019年的平均值(49萬4,000人)為高。因此,馬國政府將積極推動經濟快速復甦,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依據馬來西亞統計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公布資料顯示,2020年8月份製造業銷售額為1,185億馬幣(約合286.34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1.7%,惟較上(7)月減少0.5%,主因交通設備增加16.2%、食品飲料暨菸草產品增加12.8%及電子與電機產品增加7.1%。若以2020年1至8月份計算,製造業累積之銷售額為8,590.55億馬幣,較2019年同期減少4.9%。   在就業方面,馬國2020年8月份製造業雇員人數為219萬787人,較2019年同期減少2.5%,亦較上月微減0.1%。馬國2020年8月份製造業之薪資支出,總額為71.13億馬幣,較2019年同期減少3.2%,惟較上月增加0.3%。如以2020年1至8月份計算,製造業累積之薪資支出總額為578.38億馬幣,則較2019年同期減少1%。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馬國為植物油脂(Vegetable fats and oils ,HS Code 1516.20)之最大出口國,出口額為14.98億美元,全球市占率為47.3%;其他依次為荷蘭(2.69億美元)、印尼(2.52億美元)、德國(1.99億美元)及瑞典(1.15億美元)。   馬國植物油脂之最大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3.83億美元,占總出口額25.57%)、土耳其(1.22億美元) 、美國(9,795萬美元)、日本(8,010萬美元)及荷蘭(6,120萬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