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頃發布更新之「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時指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本(2020)年上半年全球經濟活動的負面衝擊超出預期,預計全球經濟復甦將比先前的預測更為緩慢,該組織因此再下修馬來西亞本年國內生產毛額預測值為-6%,低於6月底預測值之-3.8%,明(2021)年則預估為7.8%。馬國上(2019)年實質經濟成長率為4.3%。 IMF另預測馬國本年通膨率為-1.1%,明年則可成長2.4%(馬國2019年通膨率為0.7%)。同時,IMF預測馬國本年失業率高達4.9%,明年則放緩至3.4%的正常水準(馬國2019年失業率為3.3%)。該組織亦預測馬國本年與明年的經常帳盈餘占GDP的0.9%及1.8%(馬國2019年經常帳盈餘占GDP之3.4%)。 IMF預測東協五國(馬國、印尼、泰國、菲律賓及越南)本年經濟將萎縮3.4%,明年則將成長6.2%(2019年為成長4.9%)。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本年1至9月份越南對外貿易總額為3,886億2,1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7%,前5大貿易夥伴依序為中國大陸、美國、韓國、日本及我國,其中越南對美國出口增加22.6%。以單月份觀察,本年9月份越南對外貿易總額為513億9,6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4.4%,其中出口為272億1,400萬美元,進口為241億8,200萬美元,順差為30億320萬美元。 累計本年1至9月越南與我國貿易總額為153億5,16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7.0%,其中自我進口120億680萬美元,較上年成長7.0%,對我出口33億4,480萬美元,較上年成長7.0%。累計對我國貿易逆差為86億6,2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7.0%。本年1至9月份,我國為越南第5大貿易夥伴,第3大貿易逆差國(次於中國大陸、韓國),我國為越南第10大出口市場(次於美國、中國大陸、韓國、日本、香港、荷蘭、德國、英國及泰國),第4大進口來源國(次於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 台越雙邊貿易單月份分析方面,本年9月份越南與我國貿易總額為19億2,25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成長12.1%,其中越南對我出口3億63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9.9%,自我進口16億1,62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6.5%,逆差為13億99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5.9%。
A:據越南統計總局稱,越南本(2020)年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2019)年12月份上漲0.01%,較上(8)月份上漲0.12%,並較去年同期上漲2.98%。其中若干貨品與服務項目之CPI衰退,包括:餐飲服務衰退0.31%,家具設備衰退0.06%,交通費用衰退0.12%,文化、娛樂及旅遊衰退0.2%;此外,其他貨品與服務項目之CPI均呈上漲趨勢,包括:飲料與香菸上漲0.05%,成衣、帽子暨鞋類上漲0.10%,房屋及建材上漲0.62%,藥品及衛生服務上漲0.01%,教育費用上漲2.08%,其他貨品及服務項目上漲0.02%。 此外,本年9月份黃金價格較上個月衰退0.33%,惟較去年同期上漲30.33%。
A: 依據電氣新聞本(109)年10月15日報導,經濟產業省與新能源產業技術總合開發機構(NEDO)已於本年10月14日以線上方式共同舉辦「氫能部長級會議」,彙整過去一年全球氫能最新趨勢,計23個國家/地/機關參加。 氫能被視為實現低碳社會不可或缺的資源,獲得各國矚目,日本、澳洲、德國、歐盟等12個國家/地區已制定氫能戰略,英國、智利、波蘭及南非亦在評估。日本福島縣擁有堪稱全球最大的水電解裝置,歐盟亦規劃於其境內外分別建置4,000萬kW規模的電解裝置。 謹查,首屆「氫能部長級會議」於2018年在日本舉辦並公布「東京宣言」,包括協調規範及標準、推動國際共同研究及國際合作之重要性。第2屆會議共35個國家/地區約600人參加,除明確實現「東京宣言」所需的具體措施之外,並公布作為各國氫能•燃料電池相關的行動指針「global action agenda」。 另旨案會議相關網頁連結如下,併請查照運用。 第三屆「氫能部長級會議」英文版:https://hem-2020.nedo.go.jp/english。 「global action agenda」英文版:https://www.meti.go.jp/press/2019/09/20190927003/20190927003-5.pdf。 「Global Action Agenda Progress Report The Hydrogen Energy Ministerial 2020 On-line Special Event」英文版: https://www.meti.go.jp/press/2020/10/20201015002/20201015002-1.pdf。
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10月15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相當於經濟部次長)於本(109)年10月14日在日內瓦凌晨5時就地參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第11次期中部長視訊會議,本次會議共有15個國家之部長共同參與,研商尚未達成共識之協定相關議題及於本年內簽定協定等細部工作,並籌備RCEP領袖會議相關事宜。 二、俞明希本部長於本次會議中表示,RCEP為全球最大之自由貿易協定,倘簽訂RCEP,可成為歷年來最佳之交通、投資及供應鏈合作平台,有助克服新冠疫情造成之經濟危機。渠亦表示,為解決尚未確定之議題之相關問題,韓國將會積極投入相關工作,以期順利於本年內完成RCEP協定之簽署。
A: 新加坡貿工部(MTI)今(2020)年10月14日發表第三季初步預估數據顯示,由於全球對半導體和相關生產設備的需求強勁,推動電子和精密工程業產值提升,帶動新加坡今年第三季製造業扭轉跌勢,是唯一取得成長領域,分析師皆看好製造業繼續主導新加坡經濟復甦。 星展銀行經濟分析師謝光威表示,為因應工作程序受疫情影響,全球企業轉向數位解決方案,推動全球電子週期,遠距辦公的趨勢亦帶動電子器材的需求。另生物醫療產品的需求持續強勁,提高製造業產值。 建築業方面,今年第三季季比萎縮幅度從第二季的-59.4%快速反彈至+38.7%,係受惠於防疫阻斷措施解除和移工宿舍行動管制鬆綁,但由於業者仍須實行安全管理措施,因此建築活動的重啟步伐緩慢,年比表現依舊疲弱。分析師預估,隨著公共住宅的興建、翻新以及基礎建設項目如跨島地鐵線的工程啟動,建築業有望在明年(2021)緩慢復甦。 MTI指出,航空和旅遊相關領域如航空交通和住宿業持續顯著萎縮,貿易相關服務業如批發貿易則受外部需求疲軟影響。雖然新加坡經濟在防疫阻斷措施解除後重啟,零售和食品服務業的表現好轉,但消費者信心不振,以及安全距離措施限制人數,對銷售量帶來衝擊。 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林秀心指出,新加坡今年第三季經濟出現「報復性消費」,但勞動市場不振,失業率和裁員人數或將增加,預計此趨勢將在第四季轉淡。
A: 新加坡貿工部(MTI)今年10月14日發表第三季初步預估數據顯示,隨著經濟活動在防疫阻斷措施解除後逐步重啟,新加坡今年第三季經濟表現轉佳,萎縮幅度從第二季的年比-13.3%減緩至-7%,但仍比市場預期的-6.8%差。若經季節性調整,則季比成長7.9%,較第二季的-13.2%顯著改善。 新加坡今年第三季經濟有起色,主要是由製造業帶動,該領域在第三季年比成長2%,反轉第二季的-0.8%。經季節性調整,新加坡製造業今年第三季經濟季比成長由第二季的-9.1%扭轉至+3.9%。另新加坡建築業今年第三季經濟成長年比則為-44.7%,表現較第二季的-59.9%略有改善,服務業萎縮幅度則從第二季的-13.6%減緩至-8%。 MTI部長陳振聲表示,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甦以及新加坡分階段重啟經濟活動,預計新加坡經濟情況將改善,但各業別復甦步伐不一,尤其旅遊限制未解除及需求疲弱,航空和旅遊業將陷入持久衰退,製造、資訊與通訊以及金融與保險業預料將持續取得穩定成長。然若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病例大幅回升,全球經濟衰退可能比預期更嚴重和持久,將拖緩新加坡經濟復甦步伐。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預估,新加坡今年經濟成長萎縮幅度將為-5%至-7%,明(2021)年則可能因今年比較基礎較低,出現高於趨勢的成長,至明年底,多數領域產值有望恢復至疫情前水準。經濟分析師普遍預測新加坡今年全年經濟萎縮幅度將為-5.5%至-7%,接近官方預估值。 另為減輕疫情所帶來的經濟影響,確保中期價格穩定,MAS亦宣布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將星元名目有效匯率(S$NEER)升值坡度維持在零,匯率波動範圍的中心軸和可波動寬度也維持不變。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0)年10月14日報導辦理。 豐洲鮪魚市場9月冷凍大型大目鮪(40kg以上)上市量為1萬2,353尾,較前年同月減少1,037尾(減8%)。依產地海區來看,西太平洋產9,443尾,較前年同月增加,平均價格每公斤766日圓(減19%),較8月價格(756日圓)微增,市場行情由今年1月持續下跌,終於在本月止跌。 冷凍鮪類方面,與去年黃鰭鮪豐漁的情形相反,今年延繩釣及海外圍網漁獲量較少。量販店受疫情影響,紅肉赤身的黃鰭鮪販售狀況佳,冷凍在庫量也持續出貨,已有幾個月的出庫量超過入庫量。中型大目鮪的價格下降,吸引買氣販售量增加之外,大目鮪的價格低也讓回轉壽司業界擴大採用大型大目鮪。此外,東京都於9月16日解除飲食店的限制營業時間,批發用與加工流通業的交易量也持續增加。但受到疫情影響的遠洋鮪釣船,稼働率下降可能影響未來黃鰭鮪的供應,故推測黃鰭鮪的價格將逐漸攀高。10月的平均價格突破800日圓,有止跌回升之勢。 生鮮鮪進口1,382尾(減21%),其中黑鮪793尾(增19%),加拿大產的天然黑鮪較前年同月遽減4成以上,美國產399尾,較前年同月增加且入貨穩定,平均價格為3,514日圓,與去年相同。而去頭且超過200公斤的大型尺寸,受到疫情影響無法賣得高價,且難以拋售。買氣集中於大西洋產之魚體超過150公斤較大型且品質良好者,去年主要的1尾超過200公斤大型鮪,很難提高其價格。 日本國產的鹽釜圍網漁獲357尾,較去年同月增加2倍,此時期的品質佳且風評好,因拍賣場上常剩下大型且賣相不佳的漁獲物,今年特別慎重處理防止漁獲物擦傷受損。
A:印度與日本於本(10)月7日在東京召開之「第13屆印-日外交部長策略對話」簽署網路安全(Cyber Security)合作備忘錄(MoC)。該MOC主要合作領域擴及5G科技、人工智慧(AI) 、物聯網(IoT)及資訊基礎建設等,主要合作內容: 網路及重要基礎防護之能力建構; 發展中技術之合作; 網路安全及威脅資訊分享;擴及意外及網路惡意活動,以及防止最佳做法; 針對緩和資安威脅及ICT基礎設施安全共同合作發展有務實之合作及機制。 在該MOC架構下,印、日雙方重申在聯合國(UN)等國際場域之合作,討論及分享促進ICT產品供應鏈完整之訊息,以政府對政府(G to G )及企業對企業(B to B)合作方式,強化ICT基礎建設之安全,持續在網路管理方面對話合作。 此間智庫認為該MOC之合作有助於印度資安及經濟發展,印度於2013年制定國家資安政策,目前印度數位經濟占其GDP約14%至15%,預期2024年可望達20%。惟數位經濟發展則帶來資料外洩威脅、資安攻擊、惡意程式入侵。2016年因資安缺失,更爆發320萬筆金融卡個資外洩。擴大與他國資安合作,有助於提升印度防護網路及基礎設施之安全。
A: 類別:A21(其他) 資料來源:VnExpress, 2020年10月13日 編輯日期:2020年10月14日 位於越南中部寧順省(Ninh Thuan)Thuan Nam區、占地近560公頃、產能450兆瓦(MW)之Trung Nam Thuan Nam太陽能電廠,自2020年5月中開始興建後,於2020年10月12日晚間開始運營,是目前東南亞最大之太陽能電廠。 該電廠是由胡志明市能源公司Trungnam集團耗資12兆越南盾(5億1,800萬美元)興建,擁有一座每年可生產10億千瓦電力之廠房及一條連接該電廠長17公里之輸電網線。這是越南第一次允許私人企業安裝輸電線,因為該項業務以往都是保留予國營企業Vietnam Electricity(EVN)公司。 在越南現有超過100座太陽能電廠運營,總產能超過6,300兆瓦(MW)。越南工商部正起草一項國家電力發展計畫,未來10年將增加生產80吉瓦(GW)電力,其中37.5%電力來自風力及太陽能。估計越南需要1,330億美元資金以建造新電廠及擴展電網,俾滿足增長之電力需求。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0年10月9日 越南胡志明市衛生廳頃致函西寧、平陽、平福、巴地頭頓、同奈、隆安及前江等省市衛生廳,通知各省針對外籍主管、專家及高科技勞工(簡稱為專家)入境胡志明市新山一國際機場者,須返回所屬省市進行自費14天隔離,胡市衛生廳暫不受理上述省市之外國專家在胡志明市防疫旅館進行14天隔離。 胡市衛生廳亦建議上述省市衛生廳,指導地方COVID-19防疫中心配合需在當地隔離之廠商規劃隔離方案等措施,並知會胡市COVID-19防疫中心,以利掌控班機抵達時間以及協助外國專家進行隔離等措施。 至於上述省市廠商之外國專家有意在胡志明市防疫旅館進行隔離事,各省市人委會需向胡市人委會提出防疫隔離之協助函,並經胡市人委會或衛生廳同意,各省市並需依法申請入境手續等作業以及安排隔離方案。經上述單位核准入境胡市後,相關省市執行單位需與胡市國際醫療檢疫中心、胡市COVID-19防疫中心、胡市相關郡縣醫療中心等機構合作,調配及統一隔離方案。 另,有意在胡市進行14天隔離之入境所需文件包括:相關省市及胡市人委會(或胡市衛生廳)之工作許可函、境管局入境許可函、防疫旅館登記資料、抵達新山一國際機場資訊等。目前,胡市防疫旅館共8家,計有940個房間,防疫旅館價格每間房每天125至500萬越盾。胡市衛生廳與觀光局已評估增加胡市其他15家旅館作為防疫旅館,正待胡市人委會之同意。此外,預計另將增加考察18-20家旅館。
A: 資料來源:越南都市暨經濟網站,2020年10月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農業暨農村發展部統計,2020年1至9月,越南農林水產品進出口總額約528億美元,其中出口額300.5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1.6%,進口額228億美元,減少2.2%。合計2020年前3季越南農林水產品貿易順差72.5億美元,增加約15.7%。 2020年前9個月中,越南農產品出口金額約137億美元,減少1.1%;畜牧產品出口金額約2.31億美元,減少19.7%;水產品出口則超過60億美元,減少3%;林產品出口額達91億美元,成長13.2%。 與2019年同期相比,出口金額增加之項目包括:稻米25億美元,成長12%;蔬果5.15億美元,成長7.6%;木薯1.1億美元,大幅成長89.9%;蝦類27.5億美元,成長12.7%;肉桂1.68億美元,成長30.8%;木材及木製品85億美元,成長12.4%;竹藤等製品4.25億美元,成長24.8%。其餘產品之出口金額則呈現下降。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0年10月11日 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2020年1至9月越南醫療口罩出口量達9.89億片,其中,2020年9月份出口1.42億片,與2020年8月份同期比較,成長5.5%,目前越南醫療口罩生產製造商計有70家。 至於自2020年6月至8月期間之醫療口罩出口量,由於世界各國新冠肺炎疫情略呈緩和,因此出口量下降,自6月份2.36億片下降至7月份1.53億片及8月份1.35億片。 自2020年4月份越南政府發布第60/NQ-CP號決議,對醫療口罩出口解除限制,大量醫療產品企業加強生產醫療口罩項目,紡織企業亦移轉至生產醫療口罩項目。由於目前全球疫情趨緩,醫療口罩需求量亦減少,而生產量過多,因此部分企業暫停生產醫療口罩,轉型生產其他附加價值高之產品。
A:根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 於10月14日公布之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IPC)報告,2020年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為2.8%,年累計達22.3%;過去12個月總累計達36.6%。 9月漲幅最高類別分別為:服裝/鞋類5.8%、菸酒4.3%、運輸3.6%、醫療3.5%、食品及飲料3%等;另漲幅最小的類別為教育及通訊,分別為0.3%及0.1%。 阿國政府原預估2020年及2021年通膨率分別為32%及29%;惟民間諮詢公司預估分別為45.9%及38.7%。
A:根據媒體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之「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2020年阿根廷經濟成長為負成長11.8% (2020年6月曾預測衰退9.9%),唯一較樂觀的是IMF預測2021年阿國經濟成長4.9%,較本年6月預測之3.9%為高。 阿根廷將為南美經濟衰退跌幅第三大的國家,僅次於委內瑞拉及秘魯(分別衰退25%及13.9%);排名第四為厄瓜多,預測衰退11%。另巴西(阿根廷的主要貿易夥伴)預測衰退5.8%及墨西哥預測衰退9%等。 IMF對阿國2020及2021年的其他統計預測如下:經常帳餘額,將分別占GDP的0.7%及1.2%;失業率則分別為11%及10.1%。
A:依據世界銀行最新預測報告指出,阿根廷2020年經濟成長為負成長12.3%,2021年預期將成長5.5%。 該報告指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不包括委內瑞拉) 2020年總體經濟預測衰退7.9%,而2021年將成長4%。阿根廷將為該地區受疫情衝擊影響最大的國家,其次為秘魯(-12%)、厄瓜多(-11%)及墨西哥(-10%)。另巴西及智利亦受顯著影響,惟相對緩和,2020年分別下降5.4%及6.3%。 上述經濟衰退主因受外部需求減縮、經濟不確定性加深、旅遊業癱瘓及為遏制疫情擴散而實施數月居家隔離所帶來之不利影響。然而,儘管對未來展望不佳,但卻有跡象顯示其影響不如原本擔心的嚴重,因為全球貨品貿易已恢復到疫情危機前的水準,且原材料價格亦維持相對穩定。
A:依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阿根廷貧窮率為40.9% (約有1,850萬貧窮人口),較去年同期增加5.5%,為2004年來最高;赤貧率為10.5% (約480萬人),其中以東北地區及大布宜諾斯艾利斯地區(Gran Buenos Aires)貧窮率最高,分別為42.8%及41.6%,主因係受COVID-19疫情影響,造成失業及收入減少所致。另阿國介於0至14歲間青少年人口有56.3%處於貧窮狀態。
A:來源: 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 日期: 2020/10/1 澳洲生產力委員會(Productivity Commission)前於去(2019)年10月公布之澳洲機場經濟規範調查報告(Inquiry Report on Economic Regulation of Airports)中指出,雪梨機場現行有關每小時80架次起降及晚間11點至隔日凌晨6時之宵禁規定應予檢討,以創造對航空公司及乘客更大利益。1989年至1993年間有關機場和飛行場(aerodromes)管理的地方政府所有權法也可能會重新審查。 聯邦基礎建設、交通、區域發展暨通訊部繼於本(2020)年10月1日發布「澳洲航空業之未來」 (The Future of Australia’s Aviation Sector: Flying to Recovery)政策討論文件,針對前述生產力委員會之報告建議作出回應,表示政府將對未來5年澳洲航空業之發展進行全盤檢討,包括新冠病毒疫情對航空業之衝擊及未來政策面及法制面應如何改革來協助航空業自疫情中復甦。聯邦政府邀請各界於本年11月13日前提供書面意見,同時政府將與業界及地方透過視訊會議方式聽取建言,預計於明(2021)年提出航空業5年發展方案。 自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以來,大部份國家航線停飛,澳洲航空業亦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經營危機,澳航 (Qantas)及維珍航空(Virgin)已裁撤了數千名工作人員,國境及州界持續關閉也使航空業再次重挫,維珍航空已宣布停飛8條無獲利區域航線。為維持地區及偏鄉航空運輸, 俾民生物資仍能順利供應,同時帶動地方旅遊,協助區域經濟逐步復甦,聯邦政府將增撥13億澳元,以延長對國內航空公司之補助,包括分別延長國內航空網絡支持方案(DANS)至明年1月31日及區域航空網絡支持方案(RANS)至明年3月28日,其中前者係協助飛航國內主要城市之澳航及維珍航空, 後者則以支持飛航區域航線之Rex航空為主。 澳洲政府迄今對此二方案已挹注超過1億5千萬澳元。
A:為遊說歐盟各國批准南方共市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巴西農牧部長Tereza Cristina赴歐訪問進行遊說工作,由於葡萄牙將於2021年1月接任歐盟理事會主席,農牧部長表示葡萄牙將成為巴西重要盟友,在與葡萄牙政府和商界進行溝通討論後,C部長認為歐洲對巴西和亞馬遜雨林存有錯誤資訊。 巴西已重新開放進口葡萄牙自治區亞速群島乳製品,未來巴西商品可經由亞速群島銷往葡萄牙和歐洲。
A:波索納羅總統宣布,由於邊境貿易有助增加就業機會,在符合衛生規範下,重新開放與巴拉圭邊界。據巴西外交部資料,巴西與巴拉圭政府已開放邊境3個雙子城Foz do Qguacu和東方市、Ponta Pora和Pedro Juan Caballero、Mundo Novo和Saltos del Guaira邊境貿易。 巴西於10月14日公告,續禁止外國人經陸路及海路入境30天,惟符合相關領務及衛生規定下經巴拉圭入境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