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統計,全美目前平均每日新增超過5萬5000起新冠肺炎個案,較九月中旬以來已回升超過60%,專家認為全美秋季疫情正惡化中。10月16日,全美單日新增感染病例創下7月以來最高紀錄,計有超過6萬9100多起新病例。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統計,截至18日止,全美新冠病毒確診病例近815萬,死亡人數則將突破22萬人 全美有27州個案增幅在10%至15%之間,包括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等。據統計,本月16日有10個州出現單日新增個案數量最高紀錄,包括科羅拉多州及新墨西哥州等。新墨西哥州Grisham州長表示,當地住院個案已於本月增加101%。國家衛生研究院Collins 院長表示,若住院個案增加,則每日新增死亡個案也可能攀升。 目前全美平均單日新增700起新冠病毒死亡個案,低於7月與8月的每日1000起,惟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預估,明年1月中旬,全美每日可能將有超過2,300人死於新冠病毒。 近日全美單日新冠病毒檢測量達數百萬人,篩檢量大幅提升,然由於檢測量快速成長,導致激增的確診案例未即時向聯邦公衛官員通報,成為抗疫的另一項挑戰。統計每日的確診人數可做為疫情關鍵指標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個國家在檢測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將確診率降至5%以下。美國4月時確診率為22%,9月中旬後則維持在5%。然而有些專家認為現在的數據被低估而感到擔憂。
A: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由於疫情導致防護面罩、手套、外帶食物容器及網購產品的氣泡布等塑膠製品需求激增,然此類物品多數無法回收,同時經濟成長放緩導致石油需求下滑,又壓低了以石油為原料的新製塑膠的成本,亦因此降低了採用回收塑膠的誘因。 根據一項2017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全球自1950年來已創造63億噸塑膠廢棄物,91%從未被回收,且其中多數都難以回收,許多回收業者長期以來也需仰賴政府支持。新製塑膠的價格甚至低到最常用回收塑膠的一半。據商品顧問公司ICIS的資料顯示,製造瓶子的回收塑膠原料價格比新製塑膠原料高出83%到93%。 在新冠肺炎爆發前,許多國家已承諾對只能使用單次的塑膠用品宣戰,惟新冠疫情爆發後,相關行動不僅停擺,甚至加速了塑膠廢棄物的增加趨勢。 歐洲回收業者疫情爆發後業務已萎縮逾20%,亞洲部分地區萎縮逾50%,美國業者的業務更減少60%。據QRS回收公司表示,美國是全球新製塑膠生產成本最低的地區之一,因此愈來愈多新製塑膠進入市場,疫情更助長這個趨勢。
A:資料來源: Romania-Insider.com 日期: 2020年10月15日 羅馬尼亞中央銀銀表示,2020年前8個月羅馬尼亞外人直接投資減少68%,達14億歐元(2019年同期為44億歐元)。 在總投資中,股權投資(包括估計的再投資淨利潤)淨值達9億9,400萬歐元,而外國直接投資公司由其母集團承包的貸款淨值(淨借款)達4億200萬歐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0.20 PolandIn, PAP 在波蘭南部卡托維茲(Katowice)舉行的第十屆歐洲中小企業大會上,開始啟動一個旨在幫助企業家與潛在的國內及國外承包商建立合作關係的線上平台。該平台功能還將作為產品及服務的免費廣告空間。 籌辦此大會之卡托維茲地區工商會(Reg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 CCI)籌備此平台與歐洲企業網絡(Enterprise Europe Network)進行合作,其目的是幫助企業創新及發展國際業務。 由於COVID-19大流行,該大會(通常吸引數千個代表團來卡托維茲參加),已表定將在9-12月間以分開舉辦六個會議方式召開。今年會議將以“重返商業”為題,且將聚焦在清潔能源、投資、為企業家及地方政府提供融資以及高科技領域等議題。 卡托維茲地區工商會(CCI)是總部位於布魯塞爾之歐洲企業家CEA-PME協會的15個成員之一。該商會是波蘭商業環境中最活躍的機構,已與波蘭2000多家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A:日期:10月20日 美國藥廠Moderna執行長Stephane Bancel於10月19日表示,該公司新冠肺炎疫苗如果能在11月的期中試驗獲得正面結果,將可能在12月獲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倘若需要更長時間才能獲得充分的中期試驗結果,該疫苗獲准緊急使用授權的時間將推延到明年。 Moderna於本年7月在美國展開3萬人的新冠疫苗第三階段試驗, 試驗中有1半的人接種疫苗,一半的人接種安慰劑,如果測試者累積53人感染新冠肺炎,將進行期中分析,如果注射疫苗的測試者明顯較未注射疫苗者不易染病,該公司將向美FDA申請緊急使用授權。Moderna 預計今年底可生產約2,000萬劑疫苗,明年生產至少5億劑疫苗,美政府已和Moderna協議將以每劑25美元購買1億劑疫苗。 美國輝瑞藥廠(Pfizer)、嬌生藥廠(Johnson & Johnson)和英國AstraZeneca藥廠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亦進入第三期試驗階段。輝瑞盼於10月底前確認疫苗有效性,俾能11月底前申請緊急使用授權,輝瑞預計今年底前生產1億劑疫苗,在2021年生產13億劑疫苗;嬌生和AstraZeneca的臨床試驗皆因參與者出現不適症狀而暫停。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0.20 Polish News Bulletin 根據Rzeczpospolita日報引用電子平台Useme.com的報告稱,由於Covid-19大流行,波蘭的自由職業者市場可能會更快地擴張。自由職業市場不斷地在發展,僅今年一年,這類職業人員的數量年比率就成長15%,達到517,000人。 Useme.com預測,有一半的自由職業者(文案撰稿人,社交媒體專家,IT專家及電腦設計師等)將在商業領域的網路線上工作。該報告的作者聲稱,自由職業者在就業市場中所占的比率也將保持成長,特別是因為公司不斷增加尋求透過外包服務來限制成本的方法。此部門的轉型亦是透過自由職業者的地位變更而獲得進一步提高。因此,據估計,在線上的自由職業市場的規模在2020年的年成長率可能達28%,達到122億波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0.20 The First News 波蘭總統Andrzej Duda於10月20日週二簽署一項設立涵蓋癌症,罕見病及其他專科治療之醫療基金法案。該基金將分配至現代治療方法及先進藥物,以及專注為兒童及其他患有罕見或癌症疾病的患者提供的保健服務。 一些資金將用於現代化及設備,以及預防計畫及醫療基礎設施投資。 Duda總統曾於3月誓言要創建一個支持波蘭醫療保健的醫療基金,並在6月向下議院(Sijm)提交一份為此目的的法案。波蘭國會議員於10月7日通過該法律草案。自2021年起,該項資金將由衛生部長管理,每年挹注的資金將達40億波幣(約合8.73億歐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0.20 Polish News Bulletin 據波蘭中央統計局(GUS)9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波蘭公司員工人數超過9人的公司的平均薪資毛額為5,371.56波幣,此意味著平均薪資每月成長0.6%,每年成長5.6%。該數據較預期為佳,因為經濟學家的預測年比率成長4.5%。更重要的是,自三月以來,增加幅度一直沒有那麼明顯。 PKO BP銀行的分析師指出,較高的薪水可能會抵消通貨膨脹對家庭財務狀況的負面影響。他們還指出,9月份勞動市場繼續從3月份的首次封鎖浪潮回歸正常,因為就業人數減少比率從8月份的1.5%降為1.2%。同時,新封鎖的限制可能會抵消薪資提高的影響。分析師警告稱,此可能會嚴重影響第四季的消費動能。
A:依據西班牙ABC日報報導,由社會黨安東尼奧•科斯塔(António Costa)執政之葡萄牙政府已提出2021年之國家預算計畫草案,在該草案中,葡萄牙政府計劃透過財稅收入之靈活性以提供公民較高之資金流動性,相關政策包括個人所得稅(IRS)徵收級距之調整;針對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導致利潤受損之企業提供稅收之優惠;及設立「增值稅信用」(Crédio IVA)制度,亦即消費者在受疫情影響之業者(如旅館、餐廳等)消費時可累計信用點數,之後可在相同之產業抵用消費。 此外,葡萄牙政府亦納入新的社會津貼,包括為失業及失去家中經濟來源者每月提供額外之502歐元社會福利,預計相關支出總計4億5,000萬歐元;針對投入新冠肺炎診療之公共醫療人員提供補貼,補助金以基本薪資之20%計算,最高為219歐元;及將最低之失業補助金自438歐元調高至504歐元等。
A: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伊斯坦堡商會(ITO)發布報告指出,儘管觀光及服務業復甦較慢,許多指標證明土耳其經濟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已適應了新常態。 ITO會長Sekib Avdagic表示,在政府財政措施支持下,土耳其經濟成功於3個季度內達到去(2019)年同期的水平;快速增長的工業部門及強勁的國內需求抵銷了服務業的損失,服務業近來之復甦亦前景看好。A會長表示,土耳其首例新冠病毒案例於本(2020)年3月確診,其後政府於6月1日起以新常態之衛生健康措施取代對日常生活的限制。 A會長表示,倘本年第4季指標仍然持正,土耳其將與其他國家不同,於本年達成經濟正成長。渠指出,土耳其未受流行病的恐懼支配,並透過採取必要保護及適當措施,得以維持生產及經濟活動運行;疫情導致的經濟損失正在下降,土耳其須在觀光、服務及文具用品業等領域投入更多努力。 土耳其經濟於去年成長0.9%,另本年第1季成長4.5%後於第2季萎縮9.9%。
A:資料來源:德國商報(Handelsblatt) 文號:1094100033號 插電式(Plug-in-Hybrid)混合動力車銷售攀升,成為德國最暢銷的汽車。2020年9月份共計有2萬輛油電混合引擎註冊新車,較前一個月增長463%。僅VW品牌2020年1至9月在德國便銷售8,600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成長2500%。而BMW自今年年初以來也已銷售11萬6,000輛電動車,僅第三季就增長46%。 不過,特別是由國家環境獎勵金所推動的市場買氣也有其不利之處,當電池製造商致力滿足快速的市場需求增長時,電池品質即隨之下降。在德國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車時,最多可獲得6,750歐元的額外獎勵金。Bergisch Gladbach應用大學汽車管理中心教授Stefan Bratzel表示,汽車製造商對電池供應商施加很大壓力。但如今Ford及BMW等汽車製造商為快速發展付出極大代價,由於易燃著火的風險,現必須將首款插電式(Plug-in-Hybrid)混合動力車款從市場召回。 對Ford公司而言,Kuga插電式汽車的召回以及交付停止同時還有另一項影響。該公司發言人證實,Ford汽車今年由於電池著火問題而無法再在歐洲銷售足夠的Kuga汽車,恐將無法遵守新的CO2排放限制。另一方面,BMW則尚未放棄仍符合歐盟嚴格排碳限制的希望。
A:依據瑞士羅技電子集團(Logitech)發布新聞稿指出,在2020年第二季業績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成長75%,金額為12.6億美元。羅技集團表示,該集團的遊戲周邊產品、視訊會議系統、平板電腦及電腦滑鼠等產品占總銷售量的45.3%,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成長37.8%。企業稅前及息前獲利(EBIT),大幅成長295%,金額為3.54億美元。第二季的淨獲利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大幅成長266%,金額為2.66億美元。該集團執行長 Mr. Bracken Darrell表示銷售業績與獲利大幅增加主要受益於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間實施遠距居家辦公、視訊會議等影響。 資料來源: 瑞士羅技電子集團(Logitech) 日期: 2020年10月20日
A:依據瑞銀集團(UBS)發布之新聞稿,該公司在2020年第三季的稅前利潤金額為26億美金,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成長約92%;淨利潤為21億美金,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成長約50%。另外,至本(2020)年7月31日,瑞銀受理約2萬4,000份瑞士聯邦政府對瑞士中小企業的新型冠狀病毒企業紓困基金申請,金額約27億瑞郎。 資料來源: 瑞銀集團、瑞士每日廣訊報 日期: 2020年10月20日
A:資料來源: Romania-Insider.com 日期: 2020年10月19日 2020年8月羅馬尼亞營建工程量指數較2019年同期提高12.3%,但新項目(新建築)工程量僅增加1.2%。 強勁成長來自更多基本維修工程(年增67%)及維護工程(年增27%)。 2020年3月至8月羅馬尼亞新營建項目工程量較2019年同期增加2.3%;相反地,基本維修工程量年增55%、維修工程量年增40%。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10月20日 2021年斯洛伐克國營供熱廠將降價,並計劃2020年收支平衡,較2019年虧損500萬歐元有所改善。 Bratislavská teplárenská將降價10%、Žilina廠降價4%、Košice降價2%;另Martin 及Trnava將維持原價;Zvolen廠目標為提高價格3%,因其投資3,100萬歐元於新77MW加熱技術。 較低天然氣價格正壓低供熱價格,而較高的排放配額價格則向相反方向推壓。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0月19日引述丹麥廢物分析公司Econet之新衣廢棄最新數據顯示,有將近700萬噸廢棄新衣物被送往焚燒場銷毀。 丹麥商總 (Danish Erhverv)環境政策負責人Jakob Lamm Zeuthe對此數據提出解釋: 廠商不會無緣無故丟棄衣服, 商家銷毀新衣物的原因有很多。首先, 被銷毀的衣物可能是含有非法色料,或者製衣時使用錯誤的材料。另一個解釋是因為稅法的關係,廠商若將廢棄衣物以贈送方式送出,將會被徵收增值稅。 然而, 若以報廢銷毀處理,則不被課稅。 根據先前丹麥環保署向大型服裝公司調查回報顯示,預估每年有將近200噸的衣物被銷毀。 為降低廢棄無瑕疵新衣物被銷毀,丹麥消費者委員會已接洽代表115個服裝品牌的85家公司,簽署不銷毀廢棄無瑕疵新衣物之承諾協議,並將回收利用這些衣物, 其中包括Salling Group,Coop,H&M和Boozt在內的50家公司。 丹麥慈善機構紅十字會經營之240家二手店每年接收8,500噸回收衣物。這些回收衣物大多送往紅十字會實體二手店出售或將回收物資運往東歐等地。紅十字會之回收經理Tina Donnerborg說:”目前為止,大多數衣服都是用過的,但是,也有許多客人來店裡找新衣服。因此該組織很樂意成為一個接收廢棄無瑕疵新衣回收的站點。” 伊認為: “目前很少收到廢棄新衣服捐贈是因為許多公司擔心損其品牌名譽。 因此我們於協議中擬定,收到回收不銷毀無瑕新衣物時,在出售前會剪掉商標,以達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0月20日報導,丹麥IT產業協會執行長Natascha Friis Saxberg指出,儘管新冠狀肺炎疫情影響整體丹麥經濟,然而, 疫情對丹麥之IT產業衝擊似乎微小。“當疫情爆發初期,許多公家機關及公司企業經歷停止IT項目的發展。 幸運的是,IT產業也受益於疫情而加速數位化轉型。疫情不但使許多公司走出危機的抨擊, 亦使公司大量加碼投資於IT。 ” S氏說 IT產業於今年第二季之出口額達194億丹麥克朗,較去年同期小幅成長1.3% 。 IT產業於第二季之總營業額達601億丹麥克朗,較去年同期成長1.6% 。 “儘管丹麥整體經濟於第二季快速復甦中,丹麥IT產業似乎不受疫情嚴重衝擊,但仍有部分IT公司受重創於困境中求生存。因此今年IT產業之整體表現亦將難以回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S氏說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10月20日 2019年斯洛伐克製鞋商Obuv-Špeciál淨利增加4%,達50萬歐元;銷售額減少9%,達980萬歐元。 最近Obuv-Špeciál贏得一項300萬歐元合約,將為斯洛伐克警察及消防人員提供物資。 Obuv-Špeciál的大部份產品銷往德國及北歐國家,並售予警察、軍隊及緊急服務部門。 由於許多員工須於容易發生新冠疫情地區進行隔離,第二波大流行已減低Obuv-Špeciál 15%到20%的生產力。
A:依據瑞士醫藥及醫療器材管理局(Swissmedic) 10月20日新聞稿,美國輝瑞(Pfizer)製藥公司於10月中旬向Swissmedic提交新冠病毒疫苗逐步審查申請,Swissmedic已開啟審查程序。 該程序旨在加快疫苗審批的速度,允許Pfizer製藥公司進行臨床實驗的同時遞交實驗室數據以啟動逐步審查。該疫苗係使用mRNA技術,且與BioNTech生技公司合作開發。 Swissmedic強調,在得到所有疫苗安全性、品質和有效性等所有實驗室及臨床資料後,才會決定是否批准該疫苗。 資料來源:瑞士醫藥及醫療器材管理局(Swissmedic)新聞稿 日期:2020年10月19日
A:依據瑞士海關2020年10月20日統計數據,瑞士今年第3季進、出口經季節性調整後,出口總額約為536億瑞士法郎,較上季增加32.8億瑞士法郎,漲幅6.5%;進口總額約為454億瑞士法郎,較上季增加46.8億瑞士法郎,漲幅11.5%。另貿易順差約為82億瑞士法郎。 瑞士今年第3季出口除生技製藥業外,所有產業均成長。依照出口成長金額,鐘錶業排名第1,出口總額約為43.1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19.4億瑞士法郎,增幅81.9%。排名第2為珠寶首飾業,出口總額約為20.5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12.6億瑞士法郎,增幅159.8%。排名第3為精密器械業,出口總額約為40.5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6.7億瑞士法郎,增幅20%。生技製藥業本季出口總額約為281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減少11.7億瑞士法郎,降幅4%。 本季瑞士對歐洲出口成長最多,出口總額約為298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20.5億瑞士法郎,增幅7.4%。其次為亞洲,出口總額約為121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17.5億瑞士法郎,增幅16.9%。排名第3者為北美洲,出口總額約為111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13.9億瑞士法郎,增幅14.3%。 瑞士今年第3季進口除布料衣鞋業外,所有產業均成長。依照進口成長金額,交通工具業(含車、船、飛機)排名第1,進口總額約為47.5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19.7億瑞士法郎,增幅70.9%。排名第2者為珠寶首飾業,進口總額約為14.9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約8億瑞士法郎,增幅115.7%。排名第3者為生技製藥業,進口總額約為125.9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約4.3億瑞士法郎,增幅3.5%。布料衣鞋業本季進口總額約為31.2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減少7,500萬瑞士法郎,降幅2.3%。 本季瑞士從歐洲進口成長最多,進口總額約為322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38.9億瑞士法郎,增幅13.8%。其次為北美洲,進口總額約為30.6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4.4億瑞士法郎,增幅16.9%。排名第3者為拉丁美洲,進口總額約為5億瑞士法郎,較上季成長6,600萬瑞士法郎,增幅15%。 瑞士今年第3季與我國貿易總額近1億美金,出口至臺灣總金額為649萬美金,較上季增加22.3%,從臺灣進口之總金額為350萬美金,較上季增加8.1%。對臺灣貿易順差近300萬美金。 資料來源:瑞士海關(Eidgenössische Zollverwaltung) 日期:2020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