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10月20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本(109)年10月20日發部新聞表示,該部委由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辦理之「生技保健全球線上展覽會(Bio Health Worldwide Online)」業於10月19日開幕,協助韓國生技保健產業拓展海外市場。 二、本次展覽會共有448家企業參展,除K-防疫產品外,亦展覽生物、製藥、醫療儀器、數位健康管理及健康機能食品等生技保健相關產品,係全球首次包含生技保健所有相關領域並以線上形式舉辦之展覽會。共同協辦本次展覽廠商「Informa Markets」,係全球擁有4,400名員工,且1年舉辦550場國際展覽會,為全球最大之專業展覽公司。產業通商資源部本次結合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海外129家貿易館之行銷資源及Informa Markets之展覽會營運能力,盼掌握國際線上展覽會之主導權。韓國目前雖尚未有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世界行動通訊展(MWC)及漢諾威工業展(Hannover Messe)等全球知名之實體會展,為突破新冠疫情期間無法舉辦實體會展,盼透過本次展覽會在線上展覽會領域成為領先全球之國家。 三、參與本次展覽會之製造企業,可於展覽期間持續與650家海外買主公司進行視訊洽談會議,另亦將舉辦學術會議、吸引投資企業說明會(IR)及視訊研討會等,其中,將密集宣傳近來透過K防疫館而備受矚目之韓國新冠疫情防疫體系及相關產品。 四、本次展覽會共區劃為K防疫館、生物製藥館、醫療儀器館及健康管理服務館等線上展覽館,運用韓國企業製造之視訊會議系統,隨時與買主進行視訊洽談會議,並儘不使用容量大之影像,使海外買主能更輕易觀看參展企業之產品。其中,K防疫館展示負壓機、熱像出入管理儀器、診斷與檢查儀器、檢體採集道具及口罩等K防疫產品,亦包含快速診斷新冠肺炎抗原與抗體之器材及試劑等具有拓展海外市場潛力之產品。醫療儀器館則展示使用數位健康管理技術之攜帶式無線超音波機、空氣清淨口罩及健康機能食品等。另學術會議館介紹K防疫、新冠疫情及數位健康管理等相關計畫,其中,德國醫藥品開發企業協會(VFA)表示,預估需至2021年第1至2季方可供應新冠肺炎疫苗。另為協助企業吸引海外投資,亦於企業說明會及視訊論述會館舉行相關活動。 五、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權坪五社長於10月19日開幕儀式,透過影片致開幕詞,WHO傳染病風險預防局長Sylvie Briand亦於線上發表新冠疫情之現況及未來展望,另產業通商資源部成允模部長亦透過影片致賀詞,渠表示,全球生技保健產業市場規模由2010年之1,540億美元增加至2019年之1兆3千億美元,韓國本年1月至9月之生技保健出口額為95.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5.6%,其中,K防疫相關產品於海外備受好評。渠亦表示,韓國政府頃正培育生技保健產業,以期與系統半導體及未來汽車成為3大新產業,本次展覽會展示之448家企業之新產品亦將對促進全球人類健康有所貢獻。 六、生技保健展覽館將於本次展覽會結束後重整為線上固定展覽館,產業通商資源部亦表示,將於本年度內建立電子、Smart Home、化學、儀器、機器人、新再生能源、造船及汽車等線上固定展覽館。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位於瑞典烏普薩拉(Uppsala)的電競公司Learn2Esport開發的電競教育平臺,主要銷售市場將鎖定美國。Learn2 Group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Rasmus Sandström表示,美國學校對體育向來高度重視,這樣的熱情同時也帶動電競運動的發展,所以他們現階段的目標是在美國市場建立Learn2 Group的地位。 Sandström執行長與Dan Andreasson共同在2019年成立Learn2 Group,兩位在電競產業均有多年的經驗。Learn2 Group亦吸引另一位創業家Claes Lidell在今年9月加入,為該公司注入近2,000 萬瑞典克朗的資本,將用於教育平台的發展方面。 Sandström執行長表示,Learn2 Group已經用了一年半的時間開發產品,現在的目標是提高銷售量,預計今年銷售額可達90萬至120萬瑞典克朗。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因為受到Covid-19疫情的嚴重衝擊,由瑞典政府提出的企業紓困方案之一短期勞工補助方案,對於許多產業尤其是貿易業和旅遊飯店業的生存,至為關鍵。 目前,負責提撥紓困金額的瑞典經濟區域發展署(Swedish Agency for Economic and Regional Growth, Tillväxtverket)已針對約7萬家公司核准約290億瑞典克朗的紓困金額,有效降低公司因為收入銳減而裁員的機率。這項紓困也反映在破產統計數據上,明顯降低零售業的破產公司數目。根據瑞典信用公司UC的統計數字,今(2020)年1至9月的公司破產總數較去年同期增加不多,但飯店餐飲業衝擊甚鉅,有近515家宣布破產,較去年同期的344家,成長近5成。 然而金融市場暨住房部長Per Bolund則進一步指出,在615筆已發放的貸款中,90%是小型或微型企業所申請的,三分之一則是受創極深的旅館業和餐飲業所申請,他認為該紓困案是小型企業可於疫情期間保住公司的重要助力。 雖然瑞典貿易公會(Swedish Trade Federation)呼籲政府應該在2021年繼續提供足夠的紓困方案,但瑞典財政部長Magdalena Andersson已經表明,明年政府的預算重點為重啟經濟的繁榮,因此紓困金額將從今年近300億瑞典克朗大幅降到2021年的20億瑞典克朗。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由於Covid-19疫情對於瑞典經濟的衝擊,現在展現的兩個經濟面向,一是瑞典經濟出現破紀錄的衰退和高失業率,另一個面向則是股市和房市都創歷史新高。 瑞典政府傾全力資助受損的疫後經濟,尤其是最需要援助的勞工,瑞典央行也持續貨幣寬鬆的政策和低利率政策。但是北歐銀行首席經濟研究員Annika Winsth指出,歷史上從未有僅靠印新鈔來解決經濟問題,將來瑞典央行很難從低利率政策中抽身,因為提高利率將造成債務風險。

A:資料來源 :      瑞典公共健康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Sweden) 挪威公共健康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FHI) 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THL)     有關瑞典、芬蘭及挪威等三國之COVID-19疫情的最新情況,截至10月19日為止,由各國主責單位公布相關資料如下: 瑞典境內確診總人數為10萬3,200人(較上週增加4,749人),重症人數為2,645人(較上週增加21人),死亡人數5,918人(較上週增加24人),死亡率逾6.08%。其中以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為瑞典境內疫情最嚴重地區,目前確診人數為2萬8,592人(較上週增加1,431人),死亡人數為2,416人(較上週增加8人)。瑞典近兩周感染人數均出現超過4,000人的成長趨勢,死亡增加人數亦有增高趨勢,重症增加人數則持穩增加。 芬蘭境內確診人數為1萬3,555人(較上週增加1,343人),住院治療(含重症)人數62人(較上週增加20人),死亡人數351人(較上週增加5人),死亡率約係2.66%。芬蘭全國感染增加人數持續攀升,重症人數及死亡人數雖仍呈現低數增加,但有升高趨勢。 挪威境內確診人數為1萬6,136人(較上週增加612人),重症人數為247人(較上週增加1人),死亡人數278人(較上週增加2人),死亡率約1.75%。挪威感染人數呈現下滑趨勢,重症人數及死亡人數亦仍維持穩定低數。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因上周出席歐盟會議的奧地利外交部長Alexander Schallenberg和比利時外交部長Sophie Wilmes相繼檢測為COVID-19呈陽性後,同時與會的瑞典外交部長Ann Linde已進行採檢,在檢測結果出來以前將進行居家隔離。 根據外交部長秘書Klara Watmani表示,目前Linde部長的狀況良好,沒有任何癥狀,目前已在家工作,等到測試結果如呈陰性,便可結束隔離恢復一般上班狀態。 此次歐盟會議的召開形式頗受丹麥總理Mette Frederiksen和芬蘭總理Sanna Marin的質疑,認為應該採視訊會議的形式。但瑞典總理Stefan Löfven則認同德國總理Angela Merkel和歐盟主席Charles Michel的意見,認為應該親自參與會議。

A:緬甸時報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及經濟的衰退,緬甸政府正在透過多種管道向企業及家庭提供資金及金融支持。其中一個途徑就是小額信貸。Pact全球小額信貸基金(PGMF)表示,將以2%的利率向緬甸的茶餐廳及小餐館提供更多貸款。這些資金將由國有的緬甸經濟銀行提供支持,是政府的新冠肺炎經濟紓困方案(CERP)的一部分,貸款期限為1年,享有3個月的寬限期,之後按每季度進行還款。根據規模的不同,茶餐廳及餐館將能夠獲得350萬至1,000萬緬幣之間的低利貸款。截至10月13日,PGMF已經向共約3,850家茶餐廳及小餐館發放了80億緬幣貸款。 小額信貸目前在緬甸8個省邦的88個鄉鎮運作,隨著還款違約率上升,小額信貸機構(MFIs)業務不斷下滑。緬甸小額信貸協會秘書Phyu Yamin Myat估計,目前小額信貸業務僅為5月及6月的10%,在此同時,小額信貸業務監督委員會於10月13日再次指示小額信貸機構,在當前業務及收入下降的疫情困難時期,不得強迫無力還債務的借款人償還債務。本年7月政府透過緬甸經濟銀行向小額信貸機構提供了1,000億緬幣的短期商業貸款,貸款利率有抵押不逾9%,無抵押不逾11.5%。 緬甸勞工、移民暨人口部長Thein Swe表示,將為受到仰光地區居家令影響的86.39萬名鎮區工人提供逾600億緬幣的社保補助。截至到10月15日發放100億緬幣的社保金給予1,123家公司的15萬5,822名員工,雇主可以在網上申請前述支出。此外,尚在計劃為孟邦以及勃固省,曼德勒省看及伊洛瓦底省的4,727家工廠的800,260名員工提供社保補助。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Thuang Tun部長也批准了第二批新冠肺炎貸款基金共計218億緬幣,將用於支持營運情況不佳的企業,這些資金將分配給1,200家受新冠肺炎影響的企業。其第一批資金共計218億緬幣,業已分配予1,041家企業。另於本(10)月初緬甸建設住房及基礎設施開發銀行(CHID)也宣布,它將把政府住房貸款還款期限在5天的固定期限之外,再延遲20天。該銀行人員表示,銀行已經暫停7個月的還款,對於那些仍按月還款的者,暫時只收取利息,並可延遲償還本金。  

A:緬甸時報報導,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MIFER)部長Thaung Tun表示,在最近對新冠肺炎經濟紓困方案(CERP)進行了最新執行審查之後,政府正在起草新的緬甸經濟復甦暨改革計劃(Myanmar Economic Recovery and Reform Plan, MERRP),經濟紓困計畫於4月27日推出,該短期刺激措施必須輔之以長期的政策改革,由於CERP是作為一個短期應對計劃來實施,以減輕新冠肺炎對家庭及企業的直接影響,作為CERP的延伸,MERRP將制定一個旨在重建緬甸經濟的長期復甦計劃。新計劃將關注宏觀經濟及金融穩定,並優先考慮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成長戰略,例如將增加對再生能源、農業及基礎設施的投資。 根據緬甸計劃、財政暨工業副部長Set Aung表示,經濟復甦暨改革計劃措施將包括延長CERP中提出的一些支持方案,以應對一些行業仍在努力應對新冠肺炎的影響。政府目前已經在CERP計劃支用4兆緬幣,約佔GDP的3.4%,對特定行業的紓困貸款。目前已有4,000多家企業包括經營成衣、飯店、旅遊等服務,規模達1,000億緬幣。第二筆1,000億緬幣的款項現在支付過程中。此外,還向建築、醫療及社會福利等產業提供了5,300億緬幣貸款。CERP還包括向低收入家庭及公務員發放現金。截至本年8月,政府已經分配了4,000多億緬幣來支持低收入家庭,尚不包括4月、5月及6月用於補貼電費約1,070億緬幣支出。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月10月16日)    韓國企劃財政部於本(2020)年10月16日與韓國開發研究院(KDI)合作舉辦2020年第1場「未來策略論壇」,「未來策略論壇」係於2019年新設之論壇,主要邀集專家深入討論未來相關議題,本年度論壇之主題為目前新冠疫情時代所面臨之不確定性挑戰及因應作法,並規劃成3場相關系列論壇。  第1場論壇將全面討論目前面臨之不確定因素,第2場及第3場論壇則擬集中討論保健、社會及經濟系統之因應情況,分享全球受新冠疫情影響之情況及因應經驗。第1場論壇以「經濟與社會危機及災難之理論與國內外之相關政策」為主題,由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研究委員Leena Ilmola-Sheppand及韓國蔚山科技研究院(UNIST)Chung Jibum分別發表演講。  Leena Ilmola-Sheppand研究委員強調,目前全球經濟結構因不確定性擴大而快速改變,因此除管理危險(risk management)以外,更須規劃將建構韌性(resilience building)列為成長之核心課題。渠另介紹芬蘭之經濟及社會等領域於後新冠時代可能產生之情境,並建議有必要架構製造、服務、知識、數位化及生態圈等可永續成長之包容性經濟系統。  Chung Jibum教授則發表「後新冠時代之危險及災難管理方向與建構韌性」演講並指出,一般危險及災難之管理主要針對非典型之氣候變化、傳染病、恐怖攻擊及網路攻擊等對象,但目前已逐漸變化成無法預測之類型,致使難以全面預防所有之危險,因此危險及災難管理之模式有必要自針對防災(prevention)改為以減少災害(mitigation)及建構韌性(resilience)為重點。  Chung Jibum教授另強調,未來有必要參與及包容以建構韌性為重點之危險管理,強化可預期之行政能力,規劃各領域建構韌性之策略及加強保護災難脆弱階層之制度等。  

A:依據媒體Clean Energy Wire報導指出德國希望將其能源轉型進一步擴展到天空。德國聯邦經濟部表示在與產業界、工會、學者及各邦代表的圓桌會議上各方代表正討論航空業的未來,其中零排放飛行是會談的中心議題之一。   德國航太工業中心(DLR)表示,於2050年實現航空氣候中和之目標在技術上是可行,惟仍需研究單位、產業界及政策制定者之間的密切合作。此外,DLR進一步指出目前尚需要在可持續性燃料、電池及各種混合動力推進相關技術上持續發展以達成此目標。   依據德國航太工業中心所發表的報告指出未來電池動力可為短程飛行提供一個可行之選項。至於中長距離飛行則需要進一步發展可持續燃料及新型渦輪動力技術。   德國航太工業中心董事會成員Rolf Henke表示,雖然目前仍需要投入大量研究工作以達成零排放飛行之目標,特別是在新燃料、電池、電動飛行等領域,但零排放飛行將會為航空業開啟新篇章,此一能源轉型將會創造新的工作機會並促進德國和歐洲的社會繁榮。

A: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年10月20日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改變商業環境,也凸顯了企業快速轉型的重要性。今年「工業轉型亞太區(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sia-Pacific, ITAP)博覽會」將首次以線上和線下混合模式展示創新的工業4.0解決方案,推動參與者思考如何為後疫情時代做好準備。 ITAP線下博覽會將於今年10月20日起在新加坡博覽中心舉行,每個分會場人數不得超過50人,整場活動與會者亦不超得過250人,此亦是該中心自疫情暴發以來舉行的首個會議活動。 ITAP博覽會由新加坡展覽集團(SingEx)主辦,是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nover Messe)亞太版,今年主題為「在新常態下推動工業4.0」,為期三天的線上與線下博覽會預計共將吸引50個國家約5,000人參與,參展廠商近100個,42%是新加坡公司。 由於改採線上展示內容,參與者可以更具互動性的方式獲得資訊和交流。例如,參與者可虛擬參觀3D智慧模擬工廠,並透過線上平臺交談和安排會議。此外,ITAP博覽會將討論包括如何提高亞太區的工業及製造能力等議題,協助東協企業準備好把握後疫情時代的商機,以及工業數位轉型等。

A: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今年10月19日參訪國際半導體公司「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表示,若要讓新加坡人享有良好的薪資成長,政府須在勞動市場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因此將三管齊下,除了扶植新創業者創造更多新工作機會,亦協助新加坡公司擴大國內外市場,同時持續吸引跨國企業前來投資。 陳振聲部長指出,二三十年前新加坡開始發展半導體業時,並無任何相關的專業能力,如今半導體業已是新加坡電子業中最大的子領域,國內生產總值(GDP)從1990年的1%成長至去(2019)年的6.9%。今年前9個月,新加坡電子業固定資產投資達57億星元,總業務開支約3.76億星元,若在未來3至5年相關投資能完成,將創造約1,100個就業機會。 除了半導體業,新加坡也成功吸引其他領域的跨國企業前來投資,例如:(1)賽默飛世爾(Thermo Fisher)斥資1.3億美元成立疫苗生產設施,將可創造300個新的工作機會;(2)韓國現代汽車集團計畫斥資約4億星元,建造創新中心,以研發生產電動車等新型汽車技術。 此外,新加坡中小企業將因跨國企業前來投資而受益,例如為GlobalFoundries提供封裝與測試解決方案的新特科技(INTECH) 因雙方的合作,成功拓展歐洲、澳洲、以色列和馬來西亞等海外市場,業務規模因而擴大兩三倍。新加坡半導體業一開始只能從事生產,現在已不斷往研究與發展等高端價值鏈前進,確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

A:印度商工部對外貿易局(DGFT)本(2020)年10月6日發布38/2015-2020號公告,取消「免稅進口計畫(Duty Free Import Authorisation Scheme, DFIA Scheme)」給予進口輪胎享有免稅優惠,自即日起生效。 原本依據DFIA計畫汽車製造廠進口輪胎等零組件,用於生產汽車出口可享3年免稅優惠。此外,印度在抑制非必需品進口及促進本地製造業政策下,已於本年6月對輪胎進口實施許可證措施,現進一步取消DFIA優惠。

A:印度商工部對外貿易局(DGFT)本(2020)年10月15日發布41/2015-2020號公告,禁止含冷媒之空調(Air Conditioners with Refrigerant,HS 84151010、84151090)進口,包含分離式(Split System)及其他各類空調,自即日起生效。 印度國內空調市場規模約50~60億美元,2019-20年度,分離式冷氣進口值為333億盧比,單機式冷氣進口值為25億盧比,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及泰國,超過90%。該措施目的在抑制非必需品進口,促進印度本地製造業,推動自給自足計畫(Atma Nirbhar Bharat),將有利於印度本地空調製造業者。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影響全球供應鏈系統,印度意識到不能完全仰賴中國大陸製造業及其零組件,製造業及服務業占印度經濟成長30%,雖然製造業受到疫情重創,印度政府政府已提出各項振興經濟措施,包括3兆盧比的免擔保貸款,此外自本年6月起印度政府限制輪胎、電視機及部分國防設備進口。

A:印度商工部對外貿易局(DGFT)本(2020)年10月15日發布40/2015-2020號公告,開放各類含噴頭(Dispenser Pump)容器包裝之酒精性手部消毒液(Alcohol Based Hand Sanitizer,HS ex3004、ex3401、ex3402、380894)自由出口,自即日起生效。 DGFT前於本年3月24日公告禁止所有消毒液(Sanitizer)出口;嗣後於5月6日公告修正為禁止酒精性手部消毒液出口;復於6月1日開放酒精性手部消毒液出口,惟含噴頭容器包裝者仍列為禁止出口之貨品,此次修正後各類消毒液出口限制已完全取消。

A:本(10)月16日WTO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理事會(TRIPS Council)討論印度與南非聯合提出豁免TRIPS規範,強制授權新冠肺炎(Covid-19)藥品及疫苗為期兩年,以預防、管控及治療新冠肺炎,會員間意見分歧。開發中國家及低度開發國家(LDCs)包括非洲集團、查德、孟加拉、巴基斯坦、委內瑞拉、印尼、阿根廷等表示支持;惟已開發國家包括美國、澳洲、歐盟、瑞士、挪威、加拿大、日本等則持反對立場,本案仍有待後續協商。 對於該豁免提案WTO會員需在90天內,亦即本年12月31日前通過,才能列入年度報告送交下屆部長級會議(Ministerial Conference)採認,美國則要求終止對該議程之討論,並強調弱化的智慧財產權體系無益於解決當前問題。印度則表示,新的Covid-19診斷方式、治療方法及疫苗已在全球進行研發。依據許多研究報告指出,智慧財產權保護恐造成許多國家無法以合理價格及時取得,事實上部分WTO會員已修改其國內專利法,加速專利藥品強制授權予學名藥(Generic)製造商,TRIPS協定亦提供彈性允許政府強制授權本國或外國學名藥廠製造專利藥品,許多小國仍無法符合相關規定,過去數月印度已提供全球超過150個國家抗疫醫療器材,並避免這些物資為少數國家壟斷,此時會員必須共同努力以生命為優先。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Dr.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亦於部落格(Blogger)支持印度及南非提案。 WHO於本年5月推出新冠肺炎科技入口網(Covid-19 Technology Access Pool),請各國分享對抗疫情資訊、知識及保護智慧財產權訊息。印度強調,該系統推出5個月以來無任何智慧財產權人或藥廠分享訊息,顯見自願性授權(Voluntary License)似乎不可行;南非則表示,該豁免要求並非永久性,其範圍及時間是明確的,並不會實質改變TRIPS下之權利與義務。此外,國際社會團體組織亦支持該豁免建議,並指出富有的國家人口占全球人口僅13%,掌握有目前全球研發中的5個具潛力之 Covid-19疫苗。

A:巴西央行行長Roberto Campos Neto參加會議時表示,預測2020年巴西經濟成長率為-4.5%。Neto行長表示,此次全球經濟受新冠肺炎影響,在發展中國家中,巴西投入最多資源振興經濟,目前看來初具成效,巴西經濟跌幅最小,復甦最快。巴西央行於9月25日調整巴西經濟成長率從-6.4%,修正為-5%。  

A:依據巴西智庫Getulio Vargas基金會(FGV)調查研究,2020年8月經濟較7月成長2.2%,8月較5月季成長4.4%。與2019年同期相比,8月月成長為-4.9%,季成長為-5.9%。 相較6, 7月,8月是巴西經濟觸底反彈後,經濟成長力道最弱的1個月。與7月相比,農業、工業及服務業皆有成長。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FGV預測2020年巴西經濟將成長率為-5.4%。  

A: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C. O'Brien)10月19日訪問巴西,拜會巴西外交部長Ernesto Araujo及經濟部長Paulo Guedes,會後歐布萊恩表示,美巴夥伴關係強化,目前美巴簽署貿易便利化協議談判進展順利,是個非常積極的信號,未來2國可以締結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美巴2國是民主國家,尊重自由企業 ,巴西和美國可以合作成為全球戰略夥伴關係的聯盟。  

A:美國總統大選前夕,巴西與美國簽署一項貿易協定包括貿易便利化、法規調和及反貪腐,是波索納羅總統選擇與美國形成戰略夥伴關係具體成果。 巴西外交部和經濟部聯合新聞資料指出,協議簽署旨在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目標是創造有利商業活動的經濟環境及提高巴西競爭力重新融入國際經濟。 協議簽署由巴西經濟部長Paulo Guedes和外交部長ErnestoAraújo及美國貿易代表Robert Lighthizer經由視訊會議完成。本年3月波索納羅總統訪美與川普總統會談,雙方同意加強經貿關係,儘速完成投資保障協定。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