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歐盟2020年10月21日第C351號公報   本案歐盟執委會於2020年9月9日接獲歐洲風塔協會(European Wind Tower Association)提出申請,受調產品之歐盟稅則號列為CN code ex 7308 20 00 (TARIC code 7308 20 00 11)、ex 7308 90 98 (TARIC code 7308 90 98 11) 及ex 8502 31 00 (TARIC codes 8502 31 00 11及8502 31 00 85),受調期間為2019年7月1日起至本年6月30日,損害趨勢評估調查期間則為2017年1月1日至本案審理完畢為止。   本案申請人主張重點如次: (一)計算傾銷差額之基準:鑒於中國鋼鐵市場存在重大扭曲情形,且其風塔受有補貼,爰不宜引用其國內銷售價格及生產成本作為計算傾銷差額之基準。 (二)進口對產業造成損害,且與損害間具因果關係:自中國進口之鋼製風塔,不論在數量(尤其用於人造島離岸風電)或市占率上均有所增加,對歐盟境內相關產業之整體實績、經濟狀況及就業造成負面影響。   本案調查時程預計自公告日起13個月內完成,最長不超過14個月,詳細資料請逕自歐盟公報網站下載,網址為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CELEX:52020XC1021(01)&from=EN。  

A:四、      Küpper認為加速採取長期措施,培訓德國員工新的專業能力,為目前迫切的重要任務,否則,未來幾年德國汽車產業將面臨更多裁員風險。 (一)      Vitesco認為長期而言,就業機會將因市場成長而回到現有水準;然而此結構性轉型對德國員工不利: 1.   汽車業者與汽車零組件供應商基於成本考量,傾向於在東歐建新廠,也就是供應鏈將轉移。 2.   汽車產業目前迫切需要電動汽車相關人才,但德國專業人才多為燃油引擎汽車相關。 (二)      工會呼籲進行更多電子電動工程培訓課程,以承擔未來新的任務。 (三)      汽車零組件業者已進行相關培訓計劃: 1.   Bosch的「Mission to Move」計畫,至今已有220名工程師於Feuerbach及Schwieberdingen兩地接受培訓。 2.   Vitesco的電子電動培訓,協助員工擴展專業知識並維持就業專才能力。 3.   ZF的員工也正接受電動汽車新功能的相關培訓。 4.   培訓協助員工可取得最新專業能力,不過進度較緩慢,包括資格認證的取得。

A:三、      德國三大汽車零組件供應商計劃攻佔電動汽車引擎市場: (一)      儘管電動汽車零組件數量,較燃油汽車零組件少,不過電動汽車與其零組件的附加價值,較燃油汽車高30%。 (二)      德國汽車零組件大廠正大舉投入除電池外的其他電動汽車零組件領域,一方面在轉型過程中減少數千個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提升其附加價值。 (三)      隨著電子電動化與整合電動引擎的製造趨勢,汽車零組件供應商致力於轉型為電動汽車引擎製造業者,並企圖跨足並搶佔如賓士、寶馬、奧迪等傳統汽車大廠過去主導的汽車引擎市場。 (四)      Continental自2010年以來,已投資超過20億歐元於電子電動化。其引擎製造子公司Vitesco有超過4萬名員工,除電池外,Vitesco將提供電動汽車包括動力系統的所有零組件,預計未來會獨立上市。 (五)      Bosch與Continental做法類似,於2018年初已整合所有與動力系統相關之零組件部門,成立新的動力系統解決方案部門Bosch Powertrain Solutions,員工數達8.8萬名;此外,近期將電動汽車年度投資額,由40萬歐元增加到五億歐元。 (六)      ZF於7月底合併其汽車動力技術和電動汽車兩個部門,以整合所有電子電動優勢、強化客戶導向,並加速轉型到混合動力及電動驅動領域。

A:二、      波士頓顧問公司:製造電動汽車與燃油引擎汽車所需整體之人力與工作量,差異並不大: (一)      引擎製造部份,製造燃油引擎汽車的引擎需要三名員工,而製造電動汽車的引擎只需要一名員工; (二)      引擎以外其他零組件部份,製造燃油汽車零組件所需工作量,較電動汽車零組件多; (三)      與製造燃油汽車相較,製造電動汽車將新增的工作量,包括如電池和電池模組的生產、電池包裝或電動電子設備和電池保溫管理等;此外,電動汽車的組裝或電線鋪設所需的工作量,也較燃油汽車高; (四)      波士頓顧問公司顧問Daniel Küpper1表示,製造一輛完整的電動汽車所需工作量,幾乎與製造一輛燃油汽車一樣多。 (五)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的研究報告,生產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在工作量方面差異不大,汽車產業裁員潮卻不斷之因,在於德國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截至目前為止並不生產電池,Küpper1表示,生產電池所需時間佔整個電動汽車生產時間的8%,如果德國汽車產業對此不加以改變,將損失鉅大。  

A:資料來源:德國商報等   汽車產業結構性由燃油引擎轉移到電動發電,對汽車產業的影響,最被討論的議題之一便是就業機會將大為減少,繼而引起失業潮;不過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BCG Consulting Group)的研究報告,製造電動汽車需要的整體工作量,與燃油汽車相似,本文將進行探討。   一、      汽車產業大廠相繼宣布裁員計劃: (一)      汽車業者: 1.   賓士汽車(Daimler)於9月下旬宣布,計劃到2025年,總部斯圖佳特Untertürkheim廠現有總計1.9萬名員工中,將裁撤約4,000名員工,柏林引擎工廠現有總計2,500名員工中,將裁撤超過1,000名員工。 2.   寶馬汽車(BMW)於6月中宣布,全球總計12.6萬名員工中,將裁撤6,000名員工,不過2021年單是在德國地區將新增1,200名新進員工的計劃將不變。 3.   福斯集團(Volkswagen;VW)於3月中宣布自有品牌事業部將裁撤7,000名員工;6月下旬宣布其位於漢諾威(Hannover)的商用車事業部,將到2029年由總計1.5萬名員工中,裁減5,000名;9月中宣布其貨車及公車製造子公司MAN,將重新定位並改組,除關閉三個據點工廠外,並在2023年底前裁員德國與奧地利共9,500名員工。 (二)      汽車零組件供應商: 1.   德國第五大汽車零組件供應商Mahle於9月中旬宣布,全球現有總計7.2萬名員工中,將裁撤7,600名員工,其中德國地區將減少2,000個工作機會,目前德國地區員工總數約1.2萬名。 2.   德國第四大汽車零組件供應商Schaeffler早在2018年,便因產業結構轉變受到衝擊,在出售三個據點後,2019年啟動員工自願離職計劃,2020年5月因COVID-19疫情又進行另一波員工自願離職計劃,總計員工數由2018年近9.25萬人,減少到約8.42萬人,為近9%的人力;9月中進一步宣布,在不看好未來五年的市場發展及其營收預期情況下,於2022年底前裁撤德國12個據點及另外兩個歐洲據點之員工,總計4,400人,預計因此每年可精簡3億歐元。 3.   德國第三大汽車零組件供應商ZF Friedrichshafen,將裁員1.5萬名。 4.   德國第二大汽車零組件供應商Continental為節省成本,於9月初宣布,將裁員全球總計3萬名員工,包括德國1.3萬名員工在內。 5.   德國第一大汽車零組件供應商Bosch,也將裁員數千人。 6.   註:德國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排名依據各公司2019年營收高低。

A:參考資料: The Financial Times, The Evening Standard, The Guardian  日期:109年10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726/P200號(商情文號:第726號)   商情本文: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之數據,9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年率成長0.5%,高於8月份的0.2%。通貨膨脹率的上漲主因為休閒和文化活動價格上漲以及政府提出之Eat Out to Help Out餐飲折扣計劃結束,該計劃使餐飲服務價格上漲4.1%。   9月份通貨膨漲脹率未達到經濟學家預期的0.6%,且核心通貨膨脹率從8月份的0.9%升至1.3%。英國保險公司Aviva公司儲蓄和退休負責人Alistair McQueen表示,儘管相對較低的通貨膨脹率對家庭財務有利,但許多存款戶仍在努力尋找利率超過1%的方案,此意味著他們的儲蓄正在受到通貨膨脹率的侵蝕。   專家認為,此前英格蘭銀行(英國中央銀行)曾在今年增加量化寬鬆並降低利率,通貨膨脹率下降可能促使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推出財政刺激措施以提振市場價格。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Defence Connect, Business Leader  日期:109年10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725/P200號(商情文號:第725號)   商情本文: 為進一步加強澳洲與英國持久的防衛關係,兩國簽署MoU,以合作建造前線護衛艦。   該MoU除將加強兩國致力於共同執行相關國家計劃的承諾,同時確立雙方交流相關資訊,以確保共享造船業的最佳做法,且增強英國皇家海軍和澳洲皇家海軍海上作戰的能力。   該MoU亦有助創造雙方就業機會,幫助增長英國和澳洲的經濟,並支持中小型企業。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Bangkok Post, Urban Studies Lab Bangkok  日期:109年10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724/P200號(商情文號:第724號)   商情本文: 在泰國曼谷‘智慧城市週2020年’,英國和泰國數字經濟與社會部共同於10月16日發布“智慧城市手冊”(Smart City Handbook)。該手冊概述泰國的智慧城市景觀,並提供有英國智慧城市項目和專業知識的示例。   英國宣布支持泰國與英國在智慧城市方面開展聯合計劃的其他活動,英國具體計劃包括: ·與曼谷市政府(Bangkok Metropolitan Administration)共同展開英國全球未來城市計劃( Global Future Cities Programme)下正在進行的項目,以改進的洪水管理系統,並規劃數據中心,以支持在曼谷進行決策的數據收集及應用 ·英國在泰國舉辦智慧城市研討會 ·英國亞太地區技術出口學院(Tech Export Academy)已選擇泰國作為重點市場,在2021年預計有30家英國智慧城市公司對泰國進行貿易訪問。 ·在本年6月份,英國與泰國啟動數位貿易網絡(Digital Trade Network),以增強英國的數位技術能力並支持泰國的數位貿易和投資機會。   透過城市規劃以及智慧技術,英國正在尋求開放數據和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以規劃未來城市。在2019年,倫敦被IESE商學院的比較城市動態指數(Comparative Cities in Motion Index)評為世界領先城市。

A:參考資料: The Financial Times, Pinsent Masons, Public Technology.net 日期:109年10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723/P200號(商情文號:第723號)   商情本文:   根據英國公司登記局(Companies House) ,在新冠狀病毒期間,犯罪分子嘗試進行相關欺詐行為,創紀錄數量之英國企業正在建立。在2020年第二季度,有176,115家新公司註冊,較2019年同期增長3.6%。現在註冊的公司超過450萬,而2010年為270萬。銀行家擔心犯罪分子透過設立公司獲取英國政府提出之薪資補助。同時,由於疫情大流行而暫停將企業從登記資料中剔除,以及由於疫情大流行而放寬破產規則,這意味著更少公司破產。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解散數量與2019年相比下降90%,降至14,606件。   根據目前法律, 公司登記局無法查證企業所提供的資訊是否正確,且該機構大多數記錄停留在數位化前時代的資料。   因此,公司登記局首席執行官 Louis Smyth表示,該局正在制定一項新的五年計劃,目標在於加強獲取、處理和查證資訊的過程,並透過預先檢查及執行處罰尋以制止虛假申報的權力,並在某些情況下可刪除虛假資訊,該提案將強制要求進行身份驗證,以任命公司董事,並賦予英國政府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BEIS) 執行機構更大的權力來查詢和拒絕虛假資訊,從而改善英國公司註冊局的資訊品質。

A:瑞士聯邦測量局(METAS)10月20日發布新聞稿,公布瑞士10月25日(週日)開始冬令時間(時鐘將在淩晨3點重置為淩晨2點),亦表示瑞士及附近鄰國都尚未決定是否將廢除夏令時間制,因此瑞士決定2021年3月28日(週日)將調回夏令時間。   瑞士聯邦委員會和聯邦議會於20世紀80年代起至今施行冬令及夏令時間調整制度,主要是基於經濟 (商業、交通、旅遊等)考量選擇與中歐鄰國時間一致。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測量局(METAS)新聞稿 日期:2020年10月20日

A:參考資料: The Irish Times,The Daily Mail,The Sun 日期:109年10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722/P200號(商情文號:第722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政府於10月19日宣布,從10月21日午夜開始,在接下來的六週(直到12月1日)內對愛爾蘭實行第5級「封城」限制,以遏制Covid-19的傳播。愛爾蘭政府將在四個星期後對「封城」措施進行複審。   根據政府宣布之第5級計劃,學校、兒童保育設施、建築工地和製造業將保持開放,但非必要的零售業務和服務(如美髮)將被迫關閉。政府還建議民眾離家不超過5公里,對違反規定的人將處以罰款。惟部分人士擔心,該等新措施恐將使成千上萬人陷入失業,且政府蒙受數億歐元的稅收損失。   儘管此前,愛爾蘭副總理兼企業貿易暨就業部長Leo Varadkar為不願導入新「封城」的政府官員之一,但在公共衛生專家就Covid-19的傳播率發出一系列警告之後,渠認為該等措施是必要的。據信,愛爾蘭總理Micheál Martin、綠黨領袖Eamon Ryan、愛爾蘭財政部Paschal Donohoe及公共支出和改革部長Michael McGrath政府發布該措施前,亦持反對該等措施之立場。

A:參考資料: The Financial Times, Reuters 日期:109年10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721/P200號(商情文號:第721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正規劃脫歐後對保險法規中一些最具爭議的方面進行調整,專家認為,此舉可能標誌著與歐盟法規背離。目前,英國保險公司必須遵守2016年生效的歐盟保險資本製度償付能力標準II(Solvency II), 但其受到業者廣泛批評,認為該規則過於複雜且不適合英國保險業的運作方式。   英國政府於10月19日啟動對Solvency II在英國的應用方式的審查。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風險邊際,此為保險公司針對年金等某些長期業務必須持有的額外資本。保險公司經常抱怨其波動太大,並且在低利率時上升太多。儘管政府表示希望簡化保險公司對長期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但保險公司表示,該制度使此類投資變得困難。   儘管人壽保險公司歡迎Solvency II的變更,但倫敦金融城的商業保險公司仍期望英國的法規與歐盟其他地區的法規具有同等效力。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The Guardian  日期:109年10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720/P200號(商情文號:第720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已同意將《能源價格上限》(Energy Price Cap)措施延長至2021年底,以防止1500萬戶家庭的多負擔能源費用。約有1100萬英國家庭將受惠於該措施,避免多付電費賬單以及進一保護400萬繼續受到更廣泛的《能源價格上限》規範的保護,免受過高能源價格的影響。本年8月能源監管機構( Ofgem)宣布, 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 以帳戶直接扣帳之用戶的能源價格上限平均為1,042英鎊。   《能源價格上限》措施可保護那些未尋求最佳能源價格方案的消費者(包括老年人及弱勢者)免於被收取過高的價格。《能源價格上限》立法要求Ofgem每六個月對標準電價設定一個合理的上限,以反映能源供應成本的變化。   在2020年的上半年,共有280萬電力和210萬天然氣用戶轉換供應商,此代表在《能源價格上限》的第一個整年中,改用較低電價費率的家庭數量大幅增加。英國家庭在2019年總共節省10億英鎊,或者使用標準雙燃料能源關稅(dual fuel energy tariff)的普通家庭每年節省75到100英鎊。

A:參考資料: The Irish Times,The Independent.ie 日期:109年10月19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719/P200號(商情文號:第719號)   商情本文: 根據房地產網站Daft.ie的報告,第三季度全國平均房屋要價上漲4.8%,達到近26.4萬歐元。該數字比2019年同期增加2.7%,比2013年初的最低點高60%。   夏季在Daft.ie推出的物件要價上漲主要由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以外的城市推動,都柏林地區的要價僅上漲2.2%,但愛爾蘭南東部Waterford的要價卻上漲11%,愛爾蘭西部Galway的上漲10%,以及愛爾蘭南部的Cork和Limerick上漲9%。農村地區的平均增長率為5.8%。   根據Daft.ie的數據,愛爾蘭於10月1日要出售的住宅物業不到1.8萬處,是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準。都柏林Trinity College Dublin大學的經濟學家Ronan Lyons表示:“房價再次上漲的最終原因是,相較人口和人口結構,愛爾蘭根本沒有足夠的房屋”。Ronan Lyons 警示,大多數專業和辦公室員工能夠居家中工作,而許多零售和旅宿業人員卻失去工作,此也推動該增長。另外,家庭儲蓄最近猛增70億歐元。

A:歐洲最大網路藥局瑞士Zur Rose集團10月21日公布本年第3季統計數據。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該集團業績快速成長。集團第3季營業額約為4.35億瑞士法郎,經貨幣調整後較去年同期增加15.3%。本年1-3季營業額約為12.45億瑞士法郎,經貨幣調整後較去年同期增加11.2%。本季活躍客戶增加至980萬人,較上季新增60萬人。本年併購德國Apotal網路藥局後,德國市佔率增加7%,達到43%。   Zur Rose新聞稿中預估2020年全年的業績成長將超過10%,並會達到2020年全年的目標。從2021年起,集團預估處方藥將有可觀的成長,且中期營業額將超過30億瑞士法郎,中期EBITDA利潤率目標為8%。集團預估從2022年開始強制執行的電子處方政策,將為集團成長提供助益。     資料來源: Zur Rose集團新聞稿 日期:2020年10月21日

A:瑞士商業資訊服務公司Bisnode D&B於10月19日公布統計數據,今年9月全瑞士共有381家公司申請破產,較去年同期減少16%。Bisnode D&B表示本年1-9月瑞士有2760個公司申請破產,較去年減少21%。另瑞士26個邦中僅有4個邦本年申請破產數較去年高。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 (Tages-Anzeiger) 日期:2020年10月20日

A:繼OECD於10月12日宣布對國際科技大公司課稅之談判已破局後,法國財經部長Burno Le Maire日前接受法國電視台採訪表示,法國與西班牙、義大利及奧地利等4國將於年 底共同向數家科技巨擘逕課數位稅,以彰顯稅務之正義,渠同時不忘提醒該等數位企業 係此波疫情經濟危機之唯一獲利者。   OECD秘書長Angel Gurria表示,在OECD之統籌協調下,若137個參與談判的國家無法於2021年中期獲致課稅之共識,恐將衍生許多片面行動或報復措施,甚至引發新一波之貿易戰爭。   G秘書長強調,此一新的數位課稅準則不僅可緩和國際經濟關係,且每年可增加2,000億歐元稅收,在各國處於新冠疫情政府支出持續擴大之際,確可填補其赤字缺口。而疫情期間各國所採行之封鎖等各項措施,致使跨國數位科技企業從中獲利匪淺。   媒體指出,以美商Facebook為例,2019年營業額即高達700億美元,相較於在美國繳稅63億美元,其在法所繳納之846萬歐元稅額,簡直是微不足道。

A:西班牙Cinco Días日報報導,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Rapsol)執行長Josu Jon Imaz呼籲政府修改電力法,廢除運輸及配送通行費,以促進氫能源生產及全球經濟永續發展。氫氣為該跨國石油公司未來重要計畫項目之一,占電力總成本之70%。渠指出,目前氫能源生產成本高,盼政府減少法規限制,使氫能源更具競爭力,並比照電動車輛或瓦斯車輛,予以減稅。 Imaz執行長認為,能源轉型應將所有相關產業均予納入,並批評現行直接廢氣排放法規將導致投資大増,應重視產品自產地至最終使用者之可溯源性,反之,則將導致廢氣排放至其他國家以鄰為壑或工業就業機會遷移。 Rapsol集團之分公司Petronor公司計畫投資8,500萬歐元於畢爾包(Bilbao)港口生產氫氣和二氧化碳捕捉之合成燃料。該公司另盼歐盟能制定關稅規範,約束未管控工業排放廢氣之國家,使大家競爭條件一致。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數位已取代類比,網路將轉變為高速世界。新冠肺炎(COVID-19)爆發後數個月,數百萬人遠距辦公、遠距授課、透過網路視聽商品度過封城生活。為呼應歐盟數位策略,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ónica)提出5G具體計畫,提出公私部門合作,並將經濟體系各個主體納入計畫,該計畫不僅可協助政府符合歐盟方案,協助公私部門解決問題,亦為第4次工業革命之先鋒。 歐盟同意提供予西班牙之復甦基金總額為1,400億歐元,包括直接援助款720億歐元,其中240億歐元(占33%)為數位化轉型預算,倘加計西國其他產業、活動及間接轉型數位化等,則該計畫經費可高達400億歐元。數位化為西班牙未來新工業發展之關鍵,西國政府要求該計畫須提出具體專案及技術細節,以決定使用該歐盟提供之基金。 西班牙數位轉型計畫執行長José María Alvarez Paellet,將西班牙定位為歐洲數位首都,該計畫之目標、西國之優勢及主要作法如下: 1.計畫目標:使西班牙成為歐洲數位首都、歐洲大陸之數位連結網絡中樞、運用5G為數位元素縮小數位落差、成為後新冠肺炎(COVID-19)時代之領導國家。 2.西國之優勢:具海底電纜等基礎建設之優勢、位於非洲與美洲之連結點,有成立資料處理中心之條件、能源成本具競爭力,可吸引大型科技公司進駐,惟西國應改善行政效率排除官僚障礙。 3.主要作法:5項主要工作領域倡議包括﹕數位連結、堅定推動5G、推動政府部門數位轉型、企業及創業家數位轉型及人工智慧;具體作法包括提供全民網路,使西班牙轉變為視聽產業之投資重鎮,協助尚未有網路覆蓋地區透過公私部門技術合作取得網路服務,於2025年達成歐洲整體及西班牙政府之數位化進程,確保達成全國均具100Mbps高速網路覆蓋之目標。 為達成數位轉型計畫,5G技術之發展不可或缺,西國5G建設將由機場、港口、重要通訊管道、各研究中心及企業辦公室著手,透過歐洲5年計畫,協助西國解決偏鄉及居民人數少於5,000人之小鎮取得5G網路。為續推行5G發展,西國政府應由3個方面進行配套措施﹕減少行政障礙、施行5G永續發展投資政策,以及修正財政及新數位世界之競爭模式等。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報導,依據西班牙2021年國家預算計畫(Plan Presupuestario de 2021)資料,西國經濟將走向復甦,經濟成長率為7.2%,預計國內生產毛額(GDP)可達2019年疫情前1兆2,240億歐元之水準。倘將歐盟援助基金納入,且預計通貨膨脹率為0.9%,財政赤字及公債亦未大幅攀升,則2021年西國名目經濟成長率為10.8%;惟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爆發,西班牙在本年第4季經濟復甦不如預期,成長恐呈停滯,許多專家對政府使用歐洲復甦基金之能力存疑,認為西國政府預估之經濟復甦恐難以實現。 西班牙各界對西國經濟發展之分析如后: 1.西班牙中央銀行(Banco de España):認為近1個月西班牙經濟發展欠缺動能,預計本年第4季經濟成長將停滯不前;西國央行經濟暨統計處長Óscar Arce指出,在缺乏觀光客挹注下,促進經濟成長之解決方案為進行財政改革,降低政府負債。 2.西班牙副總理兼經濟暨數位轉型事務部長(Vicepresidenta encargada de coordinar los asuntos económicos y transformación digital)Nadia Calviño認為,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西班牙本年第4季之經濟成長為1.5%,低於第3季之13%。 3.美國摩根大通集團(JP Morgan)預估西國本年第4季經濟成長將為0%。 4.西國Funcas儲蓄基金會(Fundación de las Cajas de Ahorros, Funcas):María Jesús Fernández分析師亦對西國第4季經濟發展不表樂觀,將經濟成長率自1個月前預估之7%下修為1%至2%之間。 5.安聯歐洲股份公司(Allianz) 認為,西班牙經濟發展高度依賴觀光業及旅宿業,受疫情持續爆發之影響,該等產業活動仍將受到限制,爰西班牙經濟恐將持續停擺,似難以順利復甦。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