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根據瑞典網路新聞平台Computer Sweden的報導,包括瑞典和芬蘭在內的15個會員國,致函歐盟執委Margrethe Vestager,要求針對近日有關5G的錯誤訊息或假新聞採取行動。   這項要求的起因源起於一些電信運營商的5G電信塔遭到破壞,因為有人相信5G與COVID-19疫情的傳染有關聯。鑒於歐盟境內有關反5G的活動有增加趨勢,15個會員國表示願意提供相關專業協助,以破除謠言。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今(2020)年6月瑞典政府所任命的疫苗採購協調官Richard Bergström表示,如以足夠疫苗給全瑞典居民施打,而且疫苗研發和生產都順利照計畫進行推估,COVID-19疫苗最快也要等到2021年的下半年始能問世。   Richard Bergström也警告現在有許多關於疫苗的陰謀論或假消息,包括有關製藥大廠Astra-Zeneca的疫苗研發將利用類猩猩生物來測試的假新聞充斥坊間。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依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0)月19日報導,義國內閣會議(Consiglio dei Ministri)於本月18日晚間通過《2021年國家預算法案》(La Legge di Bilancio 2021)草案,該草案應於本月31日前提交參、眾兩院審議,並應於12月31日前獲國會兩院核准後,再經公布於《義大利官方公報》(Gazzetta Ufficiale),方始生效。 查上述預算草案中約高達400億歐元之額度,將用於進行勞工稅務改革、協助中小企業投資、提高年輕人就業職場條件、改善學術機構資金情況等措施,協助因受新冠疫情嚴重打擊之義國經濟復甦,相關主要措施包括: 1. 挹注40億歐元用於醫衛需求,包括增聘醫療及護理人員等,另撥10億歐元至《國家衛生基金》(Fondo Sanitario Nazionale),及針對疫情所需,兩年投入共4億歐元做為購買疫苗之資金; 2. 自2021年7月份起,預計推出單一育兒津貼(assegno unico),取代撫養子女之稅務減免及其他育兒補助金,申請資格擴大將自營業者及低收入者均納入,另延長陪產假; 3. 持續支持投資義國南部地區發展,2021-2023三年間將挹注134億歐元,另針對義國南部地區之投資稅收抵免有效期延長至2021年; 4. 延續「員工成本稅楔」(cuneo fiscale)改革,再行額外撥款約18億歐元,達到每年總撥款額70億歐元,使年收入介於28,000至40,000歐元者亦可免除該項稅務; 5. 僱用35歲以下勞工之公司將可獲得三年相關勞工稅務減免優惠; 6. 針對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產業之中小企業,設立一項40億歐元之緊急基金,並暫停抵押貸款之繳付,延長「中小企業保證基金」(Fondo di Garanzia per le Pmi)及出口信貸金融集團(Sace)所提供之貸款申請,另編列15億歐元預算,持續支持中小企業業務國際化等措施; 7. 挹注50億歐元至薪資保障基金(la cassa integrazione),以協助遭受疫情影響之勞工免於失業裁員威脅; 8. 投入3.5億歐元加強公共交通運輸,其中尤以紓解上下學交通運輸為重; 9. 提撥12億歐元以增僱25,000名教師,及15億歐元用於學校建築維護,另核撥24億歐元用於大學建築及研究專案,此外,預定每年另撥款6億歐元支持電影及文化產業領域之就業。

A:資料來源 : 瑞典廣播電台 (Sverige Radio)     瑞典郵政電信局(The Swedish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Authority, PTS)今(10月20日)天宣布,禁止參與5G競標者使用中國華為和中興的設備,該項決議是依據2020年1月1日生效的安全法規,目的為保護瑞典國家安全。 根據新宣布的5G競標條件,未來新安裝的電信基礎設備不得使用任何來自華為或中興的產品。PTS表示,如果現有基礎設施含有華為和中興的產品,必須在2025年1月1日前完成逐步汰換。 PTS已批准瑞典電信服務商Telia、Tre (Hi3G Access)、Tele2和Telenor(Net4Mobility)和Teracom自11月10日開始參與3.5 GHz和2.3 GHz頻譜的競標,這些標案將是未來瑞典5G發展的核心。  

A: 新加坡裕廊集團(JTC)今(2020)年10月20日表示,儘管新型冠狀病疫情帶來經濟挑戰,過去一年新加坡裕廊創新區(Jurong Innovation District, JID)仍吸引總值約4.2億星元的投資,預計相關設施將在2023年前完工。其中最大筆投資來自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將斥資約4億星元建造創新中心,用以研發生產電動車等新型汽車技術,預估至2025年,電動車年產能將達3萬輛。其他新進駐JID的先進製造商包括日本壓榨機製造公司牧野(Makino)、數位相機廠商柯尼卡美能達(Konica Minolta)、機床公司發那科(Fanuc)和DMG MORI。 截至目前JID已吸引投資總額達20億星元。隨著更多製造供應鏈的研究機構、技能開發商、科技與培訓供應商,以及先進製造業者落戶,占地600公頃JID已逐漸成型為新一代工業區。 此外,新加坡「精深技能發展局」將推出2,300個先進製造業的培訓機會,協助新加坡人掌握此新興行業所需技能,包括在「新心相連中途轉業人士見習計畫(SGUnited Mid-Career Pathways Programme)」下與推動工業4.0的業者合作,提供500個培訓機會。參與此計畫的業者包括晶片製造商英偉達(Nvidia)、醫療設備製造商歐姆龍(Omron)、PBA Robotics以及西門子公司,有意轉換跑道者可透過培訓和實踐經驗,掌握操作機器人、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資訊科技和人工智慧等方面技能。

A: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杰今(2020)年10月20日出席第3屆「工業轉型亞太區博覽會(ITAP)」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推進先進製造業的發展步伐,一直以來,新加坡對數位科技的投資與先進製造業的研發,使得新加坡成為亞洲一個具數位化和韌性的先進製造業基地。有鑒於創新和先進製造業變化速度很快,不斷提升技能和重新培訓將成為該產業的特點,因此未來將在裕廊創新區設立全新的先進製造技能策略及規劃中心(Advanced Manufacturing Training Academy),以制定先進製造業所需的技能培訓計畫。 新加坡亦將繼續為東協區域的產業轉型與成長做出貢獻,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將與世界經濟論壇合作,將新加坡所制定的工業智慧指數(Smart Industry Readiness Index, SIRI)發展成衡量工業4.0轉型標準的國際框架。未來18個月,來自20個國家的100名SIRI評估員將接受培訓,為全球1,000個企業進行相關評估。 亞洲開發銀行和新加坡理工學院亦將推出全球科技創新村(Glob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Village)計畫,為區域政府人員和企業領袖提供工業4.0的技能培訓。該計畫將於明(2021)年上半年推出6個與先進製造、5G、人工智慧和食品科技相關的工作坊。 王瑞杰副總理指出,許多企業在危機期間仍對新加坡有信心,例如西門子公司(Siemens)在新加坡的先進製造轉型中心今年9月開幕,協助企業採納3D列印和工業4.0技術;韓國現代汽車集團日前也宣布將在新加坡建造創新中心,研發生產電動車等新型汽車技術。隨著新加坡逐漸渡過最嚴峻的疫情危機,星國政府將透過提高數位連接、加強海事網路,以及恢復航空網路,以強化新加坡製造業的基礎。

A: 新加坡防疫部門工作小組今年10月20日宣布,新加坡最早可在今年底進入「防疫阻斷措施」解封第3階段,屆時家庭訪客和社交聚會人數限制可從5人增至8人,更多大型活動將重啟,但須先接受抗原快速檢測(antigen rapid tests)呈陰性。另也將放寬宗教禮儀和婚宴等活動的人數限制,目前已開放的博物館和旅遊景點等人數限制亦將放寬。 然而自今年4月關閉至今的夜生活場所,並不會在第3階段初期恢復營業。新加坡政府將諮詢業者,並考慮允許其中某些場所試營運,以探討如何安全復業。獲准試營運的場所須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例如讓公眾入場前接受新型冠狀病毒檢測。 防疫小組計劃將在規模較大、傳播風險較高的活動試行快速檢測,出席者在活動開始前須先接受抗原快速檢測,該檢測能在短時間內知道結果,也具備一定的準確性。 新加坡衛生部部長顏金勇表示,第3階段解封將持續至新加坡與全球疫情受控制為止,時間可能超過1年。

A:汶萊首相署部長兼第二財政與經濟部長Dr. Mohd Amin Liew頃主持第十一屆跨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11th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時指出,2019年中國大陸為汶萊第四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達15億汶幣(約合11億美元),占汶萊總貿易額之8.9%。   中國大陸為汶萊最大進口來源國,進口額為9.15億汶幣(約合6.74億美元),占汶萊總進口額13.1%;中國大陸為汶萊第七大出口市場,出口額為5.84億汶幣(約合4.3億美元),占汶萊總出口額之5.9%。   汶萊政府與中國國營企業廣西北部灣港口集團之間的合資企業─Muara Port Company Sdn Bhd(MPC)就是兩國親善合作的例子。經過三年半的運作,MPC公司充分利用經營北部灣港的豐富專業知識與能力,為汶萊的經濟多元化做出重要貢獻。   汶萊擁有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等自然資源,位於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東協增長區(BIMP-EAGA)的中心。汶萊與中國大陸的合作不僅加強了中國大陸與BIMP-EAGA國家間的聯繫,且有益於中國大陸與東協的合作。東協與中國大陸刻正與新的國際陸海貿易走廊建立物流網路聯繫。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柔佛州(Johor State)依斯干達經濟特區發展局(Iskandar Region Development Authority,簡稱IRDA)頃發布消息稱,位於馬來西亞南部柔佛州的依斯干達經濟特區(Iskandar Malaysia),自2006年至2020年6月底止,共吸引投資3,321.1億馬幣(約合800.65億美元),占先前制定投資額(3,830億馬幣)目標之86.71%;其中國內投資額1,992.7億馬幣,占總投資額60%;外人直接投資額1,328.4億馬幣,占總投資額40%;主要外人投資來源國為中國大陸、新加坡、美國、日本及荷蘭等。依目前的表現分析,該特區至2025年應可達成3,830億馬幣投資額目標。   由於美中貿易爭端,IRDA接獲許多特別是來自西方國家的諮詢,這些國家計劃轉移其製造基地。儘管由於中國國內市場需求巨大,這類企業不會冒然撤出中國,但他們仍需將其供應鏈區域化,以便繼續供應美國市場。   柔佛州毗鄰新加坡,具競爭優勢,因許多製造商,尤其來自新加坡的製造商,都青睞柔佛州作為製造基地,因他們的產品可以很容易地通過連接新加坡與馬國的長堤運輸。   該局認為,由東協十個成員國與五個自由貿易夥伴─澳洲、中國、日本、紐西蘭及韓國擬議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協定,將為馬國提供許多商機。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副部長林萬鋒(Lim Ban Hong)頃主持「第10屆馬中企業家大會:中承十載 馬躍榕城」時表示,馬國地理位置優越,處於東南亞的中心點,並擁有完善的工業系統、健全的供應鏈、氣候適中,同時也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爐,更是投資、旅遊的絕佳地點,因此馬國可成為中國大陸企業家,特別是福建省的企業進軍東南亞市場的門戶及中心。   2019年,馬國與中國大陸雙邊貿易額達1,239.6億美元,本(2020)年前8個月則達800.6億美元;在投資方面,中國大陸自2016年至2019年成為馬國製造業最大的投資來源國。   2019年,馬國核准79項來自中國大陸製造業投資計畫,投資額達37.4億美元;本年上半年,馬國批准32項來自中國大陸的製造業投資計畫,投資額達4億5,240萬美元,排居第四名,僅次於新加坡(11.07億美元)、瑞士(6.42億美元)及美國(5.04億美元)。   馬國政府將繼續透過一站式中心與投資促進機構「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的「中國大陸特殊服務管道」(China Special Channel),以促進更多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儘管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導致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外人直接投資仍將馬國視為本區域熱門投資目的地。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防部(Ministry of Defense)高級部長依斯邁沙比利(Ismail Sabri)宣佈,基於雪蘭莪州(Selangor State)本(10)月20日共有9個感染群是與職場有關,因此國家安全理事會特別會議決議,自本月22日起,強制性規定在實施「有條件行動管制令」(Conditional Movement Control Order)的地區,包括雪蘭莪州、吉隆坡、布城、沙巴州(Sabah State)及納閩(Labuan)的公共機構及民間企業負責管理、行政與監督的職雇員須居家上班。至居住在上述實施有條件行管令紅區的員工,若須赴公司上班,則須接受鼻喉拭子測試(Swab Test)以及須出示雇主的批准信。倘雇主有繳納社險,費用將由馬國社會保險機構(PERKESO)承擔。   上述措施將從本月22日起生效,直到宣佈相關行管令結束為止。受影響員工約80萬來自民間企業,另20萬人為政府公務員,估計相關措施可減少前述地區約100萬名員工移動,藉此切斷新冠病毒傳播鏈。   另一方面,馬國衛生部(MOH)總監諾希山(Dr. Noor Hisham)頃發布消息稱,馬國連續4天破800件確診新冠病例,本(2020)年10月20日新增862件;其中沙巴州(Sabah State)就有673件,占總數78.07%。迄今累計病例飆升至2萬2,225件,共193件死亡病例,已治癒出院者1萬4,351人。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依據日本港新聞本(2020)年10月21日報導辦理。 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CCSBT)第27屆年會於10月12-16日以網路會議進行,2021-23年南方黑鮪總可捕漁獲量(TAC) 維持與2018-20年相同,每年為1萬7,647噸,其中刪除非加盟國漁獲量,並增加加盟國配額。日本每年配額量為6245噸,增加1%,依往例日本在配額量中將移讓21噸給印尼,27噸給南非。 未來將依科學性資源評估及資源增減情形計算南方黑鮪TAC。本次計算方式改變,原先總可捕漁獲量先扣除CCSBT非加盟國漁獲量後,再進行配額分配。本次計算則排除非加盟國,剩餘部分再分配給各加盟國。 日本水產廳國際課指出,回復南方黑鮪資源量,以2035年可達現狀1.5倍,初期資源量30%為目標。現在資源回復情形順利,但回復速度並無超過預期,故總可捕漁獲量維持不變。

A:海地10/20確診個案8,976例,增加12例,死亡維持231例。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個案5,333例,增加35例,死亡98例,增加1例。 安地卡及巴布達:維持確診個案119例,死亡3例,按10/17曾新增7例。

A:巴拿馬10/20確診個案125,739例,增加558例,死亡2,585例,增加11例,疫情漸趨穩定。   巴衛生部長表示因來往海灘交通恐使疫情擴散,爰暫不開放海灘,惟巴總統Laurentino Cortizo承諾將儘速開放海灘及取消週日禁止出行令。另在巴衛生部籍勞工部監督下,巴國電影院將於10/29起復業。   巴商工農總會(CCIAP)表示,目前僅約25%勞工復工,尤其觀光業受損嚴重,恐進一步波及金融業。巴金融業表示,業調整280億美元貸款條件,其中受影響之消費性貸款即近100萬件、約160億美元。

A:哥斯大黎加10/20確診個案97,922例,增加847例,死亡1,222例,增加18例,疫情仍處高峰。目前全國82郡中,計有20郡為橘色警戒,其他則為黃色警戒,另哥國國會因疫緊急休會至10/31。   哥國分區域舉行之全土對話(diálogo territorial)於10/17起進行,哥總統Carlos Alvarado稱業採納民間建議,放寬車輛管制、推動企業信用保證及開放國際旅客等,財政部亦宣布將再削減1,500億哥幣(約2.5億美元)政府支出,累計明年計削減5,180億哥幣預算。   哥國醫療業及教育業工會於10/19示威,抗議政府增稅計畫及擬與IMF協商內容,並反對政府擬進行之公教人員薪資改革方案(簡化薪資結構並撙節薪資),將嚴重損害渠等權益。

A:尼加拉瓜政府於本(10/20)日更新每週統計,確診個案增至4,362例,較上週增加65例,死亡155例,增加1例。另尼國公民疫情監測機構亦更新統計,迄10/14疑似確診個案達10,733例,增加102例,死亡2,780例,增加12例,疫情持續穩定下降。   尼政府引用M&R公司民調,民眾對政府支持度達67.2%,對疫情控制滿意度達67.6%,對執政黨懷有希望者更達70.8%,在玻利維亞左派政黨高票當選總統、成功奪回政權之情形下,尼執政黨良好政績將有助於明年大選再次勝選。

A:歐尚(Auchan)超商集團於10月19日宣布將其中國子公司高鑫(SunArt Retail Group Limited,在香港上市),以30億歐元轉讓給中國阿里巴巴集團,淡出中國市場。 依據法媒報導,歐尚於2000年與台灣潤泰集團(Ruentex)攜手打進中國食品市場,但潤泰業於2017年將其絕大半股權以25億歐元轉讓給阿里巴巴。由於中國食品市場近年來面臨電子商務之蓬勃發展(電商食品部分成長15%),故阿里巴巴被視為最佳合夥對象。歐尚與阿里巴巴各持子公司高鑫之36%股權,在大陸市場之大賣場共計484間、雇用人數15萬,為中國食品市場之領導者。 近年來,已有數家歐洲超商陸續退出中國市場,如2019年有法國家樂福(Carrefour)及德國麥德龍(Metro),2020年初則為英國TESCO。其中,家樂福從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至去年退出,市占率一直很低迷。而歐尚卻是在中國市場大有斬獲之餘決定退出,從最早幾億歐元投資高鑫,如今其市值已高達30億歐元,並占歐尚集團總營收(約124億歐元)之25%,且為其最大獲利來源。此外,相對於歐尚近期拓展義大利及越南市場之鎩羽而歸,歐尚在中國的經驗顯然相當成功 即便如此,歐尚仍自認已無法跟上中國食品市場激烈之數位轉型及當地對手之強大競爭力,加上新冠疫情因素,決定讓售股權予阿里巴巴,以緩解其債務(歐尚本年夏季已公布未來兩年將減債20億歐元)。歐尚聲稱,未來將同時開發新市場及鞏固其他13個國外市場,但未揭露其新戰略方向。 阿里巴巴近年有意打進實體店面市場,該收購案對其相當划算。該集團於2018年透過與中國居然之家(Beijing Easyhome Furnishing)合作,2020年第1季創下57億歐元淨利,營業額成長34%之佳績。該家居建材市場公司主要係負責大賣場的經營管理。  

A:出處:nltimes.nl, 2020/10/20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過去一週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了9月份總和   荷蘭國家公共衛生暨環境研究院(RIVM)公佈,截至本週二(10月20日) 上午10點的過去一週,荷蘭共有55,587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確診人數超過整個9月份的總和55,394例。   根據RIVM每週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顯著增加,與上週相比,增加了27%。其中,新增非加護病房住院人數比例增加30%,為1,492人,而加護病房新增住院人數劇增50%,為287人。死亡案例185例,高於上週的150例。   與此同時,全荷各地衛生所(GGD)進行的新冠肺炎檢測案例減少3%,為269,753例,其中檢測結果呈陽性者佔14.4%。

A: 依據日本港新聞本(2020)年10月19日報導辦理。 為杜絕非法漁獲物的流通,日本政府極可能於今年秋季臨時國會中提出「特定水產動植物等國內流通合適化相關條例草案(暫稱)」。針對易被非法捕獲魚類,要求水產貿易商於交易時提出生產記錄,以證明其合法性。水產廳於10月14日向自民黨水產部會及水產總合調查會聯合幹部會中說明,並獲得相關議員及團體的普遍認同。 本制度草案原型由水產廳轄下專家研究小組於6月彙整,分為國產品及進口品,由政府指定容易被非法捕撈的魚類,防止非法物進入流通體系。 在國產品方面,由日本政府指定可能被非法及過度捕撈的魚類。捕撈該魚類時,漁民及漁協必須向農水省或地方政府提出申請,以證明基於漁業法進行合法的漁撈作業。政府認可後分別將許可申請的編號通知合法的漁民及漁協。而交易該魚類的水產貿易商需有記錄:(1)魚種名、(2)重量或數量、(3)交易、廢棄處理或損失的年月日、(4)交易對象的名稱(5)漁獲編號(申請編號與出貨日期相結合的編號)。 出口該魚類的貿易商必須另外取得政府發行的合法捕撈與可流通證明書,於通關出口時,必須添附於出口文件。國產品的指定魚類極可能是鮑魚及海參。 在進口品方面,由農水省指定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IUU)漁業漁獲關連性較強的魚種。該魚種的商材及其為主原料的加工品,於進口時要求貿易商於通關時提出證明文件。依現況之進口證明文件內容預設是由漁船船旗國核發之(1)漁船名稱與登錄編號、(2)漁獲水域、(3)魚種、(4)重量、(5)漁獲日期等。 此外,未提出證明書而進口之指定魚類時,處以1年以下有期徒刑,及100萬日元以下的罰款,其他如虛偽申報亦課予罰款。但將於合理且被認為必要的範圍內採行過渡措施。實施日期為法律頒布後兩年內。

A:依據阿根廷政府公報2020年10月15日刊載生產部第552/2020號決議如下: (一) 阿根廷生產部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各種碳鋼製對焊管配件,如肘管(180 度肘管及漸縮管除外)及T型管產品,產品規格範圍涵蓋依據美國ASME B16.9及ASTM A234標準或相等標準(如阿國IRAM 2607等標準)製者,外徑為60.3mm(即2英寸)或以上以及323.8mm(即12英寸)或以下,標準厚度及特重級產品(即南方共市稅則號列7307.19.20及7307.93.00)展開反傾銷落日複查。 (二) 本案在調查期間將維持阿根廷前經濟暨公共財政部2015年10月23日第1181/2015號決議判定之反傾銷稅,至本次複查結束為止。 (三) 本案利害關係人須依據生產部工業、知識經濟及對外貿易總署2020年6月8日第77/2020決議,下載問卷參與調查及申請文件審閱。同時,可於現行法規規定期限內,至阿國對外貿易委員會之網站(www.argentina.gob.ar/cnce/cuestionarios),索取相關問卷資料,另有關該委員會之文件審閱申請及關係人登記,亦須符合上述第77/2020決議規定。 (四) 阿國海關將依相關法令,對旨揭產品採行非優惠性原產地管制措施。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