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奧媒標準報(der Standard)本(109)年10月26日報導,奧地利引擎製造商Rotax證實,已按照母公司加拿大商Bombardier指示,停止供應引擎給「產品用途不明」之某些國家。 奧媒指出,Rotax公司製造之Rotax-914引擎被發現裝配在土耳其軍用無人機TB2,以及伊朗革命衛隊使用之「Schahed 129」無人機,此類交易不僅有損Bombardier及Rotax企業形象,且恐違反軍民兩用出口管制。Rotax發言人澄清,該公司製造之引擎主要用於賽車及輕型飛機,販售對象為國際經銷商,至於所生產之引擎被轉售至土耳其及伊朗作為軍事使用,Rotax事先並不知情。 奧國主管出口管制之數位經濟部官員Wolfgang Schneider針對本案表示,由於上述引擎並非專為軍事目的設計,亦不符合歐盟軍民兩用商品清單中訂定之標準,因此可未經事先批准而合法出口至到土耳其。另本案Rotax並非直接對伊朗出口,且事先亦不知引擎將被用於軍事用途或裝置於軍事裝備中,因此未向奧國數位經濟部申報。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依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28)日報導,鑒於本(10)月24日新頒布實施總理令(DPCM)之相關條款,對義國相關商業活動有所限制,導致影響相關業者營運,義國內閣會議經研商後,於昨日迅速通過總額超過50億歐元用以支持受嚴重影響中小企業及其受雇員工之《振興法案》(Decreto Ristori)。 該法案主要補助措施如下: 1.加強並延長《營業損失補償基金》(fondo perduto)條件:申請資格擴大包括營業額超過500萬歐元之公司亦可申請(補貼額達營業額損失之10%),並將依產業類別,補償金額比例可達營業額損失100%至400%不等; 2.延長《工資補償救濟金》(la cassa integrazione)時效:挹注16億歐元以再行延長6個星期請領區間; 3.減免雇主相關之稅務繳納:針對因受疫情影響而暫停或減少商業活動之企業主(農業部門除外),可減免相關稅務負擔,其減免期最長可達4個月,並須在2021年5月31日前使用;減免額將依據營業額損失計算如下: (1)營業額減少不超過20%之業主相關稅務減免額50%; (2)營業額減少20%以上之業主相關稅務減免額100%。 4.租金稅收抵免:租金稅收抵免有效期延長10、11及12月共三個月,營收超過500萬歐元,且營業額下降50%之公司行號同等符合申請資格,抵免資格亦可轉讓予房產產權所有者; 5.取消第二期房產稅(IMU):因目前已臨近年末第二期房產稅繳納期,為免除繳稅壓力,爰取消商業活動遭受政府防疫措施影響之相關業者繳納IMU; 6.針對觀光及娛樂業從業人員之補助措施: (1)發給所有自僱及娛樂產業人員1,000歐元補助津貼; (2)延長觀光業《工資補償救濟金》(la cassa integrazione)及特殊補助(indennità speciali)。 7.挹注10億歐元,做為針對受損最嚴重產業之財政補助基金: (1)4億歐元用於旅行社及旅遊代理商(tour operator); (2)1億歐元用於出版業、展覽及大型會展業; (3)1億歐元用於旅館業及溫泉業; (4)4億歐元用於支持出口及國際博覽會業別。 8.緊急收入(Reddito di emergenza):所有在9月份家庭收入低於津貼補助額之民眾,將可領取兩個月之緊急收入; 9.給予從事體育行業人員最高800歐元補助:繼本年3月份之《護癒義大利法案》(Cura Italia)及5月份之《復甦法案》(Decreto Rilancio)後,再追加給予從事體育行業人員補助,其金額並由600歐元調高至800歐元; 10.財務支持如健身房等體育休閒活動業別:考量此類業別對於社區及年輕族群所具之服務意義,特別動支5000萬歐元,專門用於協助為配合政府防疫措施,而必須全面暫停或減少活動如健身房等體育協會俱樂部之財務補助措施; 11.針對農、漁業之《營業損失補償基金》(fondo perduto):挹注1億歐元給予因受防疫措施影響之農、漁及水產養殖業。符合補助資格者為自2019年1月1日後開業,2020年11月份營業額與去年同期減少超過25%之業者。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0)月29日報導稱,日本半導體大廠Kioxia預定在關西地區三重縣四日市興建新的廠房,增加生產3D NAND Flash「BiCS FLASH」,預估投資金額高達1兆日圓,主要係為因應全球5G普及而快閃記憶體需求日益增加所致。 Kioxia表示,隨由雲端服務、5G服務、IoT、AI及自動駕駛等技術普及,就中長期而言、預估未來NAND Flash市場將呈現擴增趨勢。上述新廠房興建工程將分兩期,本次將進行的是第1期工程、預計後(2022)年春天完工開始營運。

A:新聞來源:韓國首爾經濟新聞(2020年10月29日) 依據韓國銀行(同我國中央銀行)及新聞媒體本年10月27日及28日發布新聞表示,韓國本年第3季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較上一季成長1.9%,惟較去年同期衰退1.3%。 以GDP構成因素分析,民間支出及投資(營建)分別較上一季減少0.1%及7.8%,政府支出、投資(設備)及進出口均成長,分別成長0.1%、6.7%、4.9%及15.6%。其中主要出口增加之產品為汽車、半導體等,進口則為原油及化學品等。另以產業別言之,營建及水電瓦斯業分別衰退5.5%及7.4%,農業、製造業及服務業則分別成長1.8%、7.6%及0.7%。 韓國銀行指出,倘將去年第1季之GDP設為1觀之,本年第3季GDP則為1.001,同去年第1季水準。且第3季GDP為456兆8,635億韓元(約新臺幣11.4兆元),低於去年第4季之468兆8,143億韓元(約11.7兆元)。 該行表示,第3季雖呈現成長,且成長幅度高於預期之1.3-1.4%,惟此與基期低相關,爰不宜過度樂觀將此視為韓國經濟已自谷底反彈,呈現V型成長。反之,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洪楠基表示,此代表韓國經濟步入復甦階段之意。由此可見,韓國政府內部對該數據之解度不儘相同。 另經韓國經濟專家學者分析旨揭數據表示,似可將其歸納為基本低所造成之效果。由於全球多數國家本年第2季受新冠疫情影響採取鎖國措施,致韓國當季對外出口創56年來之新低。爾後各國逐步解除該措施,需求增加,進一步提振韓國出口所致結果。 鑒於韓國新冠疫情於本年8月再次擴散,導致第3季民間消費減少0.1%,另韓國本年遭遇史上首次最長梅雨季,使營建業投資下降7.8%。韓國銀行推測,新冠疫情擴散及氣候變遷降低韓國經濟成長,分別減少0.4-05%及0.1-0.2%。倘新冠疫情未再度擴散,韓國第3季經濟成長率應可破2%,達2.5%左右。 韓國銀行前於8月公告該行預測之本年韓國經濟成長率為-1.3%,倘第4季經濟成長率達0-0.4%,則可望達成上述預測值。另漢城大學經濟系教授表示,第3季經濟成長可謂汽車及半導體出口增加所賜之暫時性效果,難以此說明韓國經濟業進入復甦軌道。渠另指出,消費及僱用均增加,且產生正循環,方可表示經濟進入復甦階段。  

A:新聞來源 : 韓國首爾經濟日報(日期 : 2020年10月29日)   一、韓國首爾經濟日報於本(109)年10月29日報導,三星集團李健熙會長之企業經營哲學,並分析三星集團未來之管理結構及李在鎔副會長繼承會長一職之時期及相關問題等。 二、三星集團李健熙會長雖因病逝世,但渠獨特之企業經營哲學帶給韓國企業及社會之影響,將影響深遠。據報導,透過李健熙會長生前事蹟,可將其經營哲學分為三大項目如次: (一)細心之經營哲學:1980年代起,李會長倘至工廠視察,便會仔細觀察化妝室情況,並曾於視察水原工廠時,因化妝室髒亂,下令以日本大倉飯店為標準,重新裝潢所有化妝室。1990年起,依據李會長之指示,三星集團所有子公司於化妝室設置免治馬桶等,將所有化妝室升級,以提升員工之生活及產品之品質。韓國道路公社亦受此影響,重新裝潢全國高速公路之休息站化妝室。另李會長於1993年造訪美國洛杉磯(LA)時,於販賣家電產品之賣場發現三星集團之產品陳列於賣場之最後方,反之,日本SONY產品則陳列於最佳位置。為使三星集團董事會瞭解相關狀況,渠召集董事會成員至當地,並下令經營小組前往百貨公司及家電產品賣場購物,渠亦於現場仔細瞭解三星及其他企業產品之遙控器開關按鈕位置及線路設置狀態等之差異。曾任李會長秘書室長一職之三星物產前社長玄明官表示,李會長為瞭解問題本質之信念及努力值得眾人學習。 (二)不恥下問之領導能力:李健熙會長係不計較面子而追求不斷學期之領導者。前三星企業顧問福田民郎於1989年在「福田報告」中表示,渠向三星提出之意見不被採納,並針對設計方面提到,設計商品時,三星高層曾要求將不同概念之設計初稿適當混合後製造產品,渠亦表示,三星高層曾表示只要有費用任何人皆可設計出好產品等,對三星組織做出嚴苛之評價。李會長看過報告後表示,將改變經營方式,比起數量將更重視質量,並於1993年發表「新經營宣言」。此外,李會長亦時常親自體驗並學習各種文化。 (三)對未來果斷之判斷能力:李健熙會長預先投資未來市場等果斷之判斷能力,將三星電子打造為國際企業。1998年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外匯危機影響,大部分韓國企業面臨經營危機,爰各企業皆將支出費用減到最少,且當時電池產業並不受矚目,但李會長認為,在不久之將來電池將會扮演極重要之角色,爰於天安之電池工廠投資3,000億韓元(約75億7千萬新台幣)。渠亦將分散於三星電子與三星電機之相關工作統一為三星SDI,並正式開始開發電池。以小型電池為主之三星企業,於2010年成為小型電池市場占有率第1之企業。李會長不斷強調危機與變化,並不顧所有經營人士反對,收購面臨破產危機之韓國半導體,並將三星打造成全球第1之記憶半導體企業。渠亦曾表示,每人皆持有一台無線行動裝置之時代即將來臨,預言手機市場之興起。 三、李健熙會長病逝後,李在鎔副會長是否繼承會長一職,以及渠繼承之時期成為矚目焦點,另三星企業之管理結構及遺產稅等相關問題亦備受矚目。 (一)三星企業之管理結構:三星企業管理結構之關鍵係子公司三星電子將以何種方式進行管理為主,據業界表示,李健熙會長及李在鎔副會長對三星電子之管理方式有差異。李會長係透過渠持有最多股份之三星生命保險管理三星電子,三星生命保險持有三星電子8.51%之股份,李會長則持有三星電子4.18%之股份。反之,李在鎔副會長僅持有三星電子0.7%之股份,但因李副會長持有三星物產17.33%之股份,係三星物產之最大股東,爰渠透過三星物產執行對三星電子之管理權力。三星物產因持有三星電子5.01%之股份及三星生命保險19.34%之股份,可視為三星集團之主公司,爰未來三星集團之管理結構,應可維持不變,倘李副會長繼承李會長持有之股份(三星電子4.18%, 三星物產2.88%),相關管理結構將會更穩定。但韓國政府及在野黨頃正促進之修訂保險法案,可能成為未來三星企業管理結構之變數。 (二)遺產稅及股份之分配:李健熙會長持有之股份預估為18兆2,251億韓元(約4,601億新台幣),繼承人預計將需繳納10兆6,000億韓元(約2,676億新台幣)之遺產稅。倘運用延期納稅制度,繼承人仍需於5年內每年繳納1兆8,000億韓元(約454億4千萬新台幣)以上之遺產稅,爰大部分可能需以子公司之股份支付相關費用,但去年李會長家人持有之子公司股份所得約為7,246億韓元(約182億9千萬新台幣),不足以繳納遺產稅。對此,證券業界表示,三星集團可能增加繼承人持有之三星集團子公司之股份,繼承人亦可能賣出持有之股份以籌措相關資金。 (三)李在鎔副會長繼承會長之時期:李在鎔副會長係三星、現代汽車、SK及LG等4大集團中,唯一一位非會長職位之總負責人,爰李副會長繼承會長一職應不會有太大變數,但財界表示,李副會長於本年內繼承會長之可能性應不大。短期之內三星集團應會持續悼念李健熙會長,且下個月19日係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喆之忌日,另明年初亦有李副會長親信干政案發回重審之判決,爰可能於解決司法相關問題後渠才可能繼承會長一職。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0月28日報導,環顧全球企業面臨疫情之現狀,丹麥大型企業表現較其歐洲競爭對手良好。丹麥具備應對經濟衰退和快速調整的能力。儘管2020年出現許多令人沮喪的預測,但丹麥的大型公司卻出類拔萃,反而令人驚訝至幾乎毫髮無損。與大多數歐洲公司相比,丹麥公司更能倖免於疫情危機。以下為銀行及學者之分析:   丹麥第四大銀行Sydbank證券研究分析主管Jacob Pedersen說: ”當我們環顧歐洲其他地區時丹麥大型公司表現相當出色, 仍可以於疫情間持續提供產品並顯示出強大的彈性。”   目前,分析師預計丹麥今年的盈利將小幅下降4%,相較於其他歐洲公司下降33%。  P 氏說:“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證據,證明丹麥公司相對穩健。”   丹麥因防禦性產業的公司在疫情間中占主導地位,這些公司之相對經濟周期依賴性較小。例如食品業的公司,例如Danish Crown,Arla和Chr Hansen,製藥和醫療行業的公司,例如Novo Nordisk,Lundbeck和Coloplast,以及能源公司,例如Vestas和Ørsted。這些公司受到疫情衝擊甚少。   然而,真正令人驚訝的發展是周期性較高的行業,即在很大程度上跟隨世界經濟發展的行業。例如A.P. Møller-馬士基和DSV取得了令人驚訝的良好結果。   丹麥股票市場的發展顯著良好,幾乎所有的資金都湧入丹麥股市。Pandora, Ambu, Rockwool, Vestas,沃旭(Ørsted),GN Store Nord,Gen​​mab和DSV都是表現出色的丹麥公司。總體而言,丹麥今年C25指數的投資報酬率為23%。相較於歐洲其他股市下跌了約13%。   P氏表示: “丹麥公司在疫情中一直處於“平衡”狀態,亦由於強穩的商業模式所致。丹麥的大型公司沒有太多的債務,它們也沒有進行太多大規模的併購,並且清楚組織中的任何動向。這意味著,即便遇上危機所帶來的劇烈抨擊時,可以表現更好。”   哥本哈根大學CBS商業歷史學家兼副教授Martin Jes Iversen指出丹麥商業結構的基本優勢使丹麥企業倖免於危機之中。   “在過去的10到15年中,丹麥大型公司已經變得越來越大。過去的業務結構是由許多小型公司所構,而如今,丹麥的大型公司不只是大型公司,其中許多公司都於全球之其行業中位於前五大” I氏說。此外,丹麥企業分佈在許多不同的業務結構中,造就丹麥的實力和韌性。   他補充說:“例如,在疫情間,該國還有許多其他公司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最後,I氏指出,丹麥整體社會在數位化方面已早有進展。“丹麥公司已經做好了數位化轉型的準備,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丹麥第三大公司ISS,從事清潔和服務集團Jacob Aarup-Andersen高階經理認為,丹麥在疫情期間已經獲得許多市場占有率。他認為, 丹麥工商界為適時轉型做好充分的準備。 “我們非常難以置信地陷入了這場疫情危機,但在財務狀況上,一直很強穩。 因此丹麥公司不必大舉拋售並恐慌採取行動。” “丹麥模式之如此鮮明的原因是因為丹麥擁有相對靈活的勞動力市場。我們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員工,並且準備隨時轉型。很慶幸的是, 因為丹麥已將應用數位科技植入教育系統之中,使我們獲得許多已受過良好培育的員工,因此在面臨數位轉型之際,能遙遙領先。” A氏說。   根據Sydbank的 P氏,疫情將不適者淘汰,無法控制業務和流程的公司將逐漸倒閉,贏家才能在這場戰役中獲得更多的市場佔有率。“如果我們廣泛考察丹麥大型公司,他們將會有光明的前途。”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0)月29日報導稱,日本央行頃召開貨幣政策會議,維持長短期利率操作及購買「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的大規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為支持企業的資金週轉,央行向金融機構以有利條件提供資金,並將繼續實施短期利率負0.1%,通過購入國債將長期利率誘導至0%左右的利率操作。 另外,日本央行並公布「經濟與物價情勢展望報告」,將本(2020)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由7月預測衰退4.7%,向下修正為負成長5.5%,主要係因歐美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拖累全球經濟復甦的風險因子增多所致。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10月28日報導,歐盟之歐盟晴雨表(Eurobarometer)亦所謂歐盟執委會之最新民意調查顯示,丹麥人反對春季封鎖的力度不及歐洲南部的人多。   隨著歐洲許多地區的感染率急劇上升,並且實行了越來越嚴格的限制措施,抗議也逐漸增加。這次,丹麥雖也開始實施禁令,但相較於其他國家,丹麥是迄今為止最寬鬆的國家之一。   比利時對酒吧和餐館開始實行嚴格的限制。威爾斯從周五開始完全關閉兩週。 上週末,意大利實施餐館和酒吧應於18時關閉, 並鼓勵意大利人避免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外旅行。 西班牙現在處於緊急狀態,並於本週末開始實行全國宵禁從 23時至隔日早上6時。 在法國,宵禁時間為從21時至隔日早上6點,並擴大到54個省區,相當於三分之二的法國人口受限。根據Nykredit所說,該國現在正處於全面關閉的邊緣。 最近,在法國,意大利和葡萄牙陸續看到反對該措施的示威遊行。   根據8月份歐盟向所有27個成員國的民眾所提出之歐盟晴雨表民調顯示,在歐盟封鎖期, 對丹麥人來說,封鎖是很容易做到,並在歐盟公民中排名第五。  丹麥銀行(Danske Bank)首席經濟學分析師Las Olsen表示:“這項調查指出,大多數的丹麥人並沒有經歷封鎖對他們造成巨大的問題。他繼續說:“但是,您很容易明白為什麼這麼多國家寧願避免再次封鎖。在丹麥,卻是可以接受再次封鎖。”45%的丹麥人說,封鎖對他們來說是不影響生活,12%的人認為封鎖很容易,甚至改善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大約三分之一的人認為生活既容易又困難,只有3%認為比較難。 芬蘭則位居榜首,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封鎖是宜居的,而23%認為封鎖這很容易,甚至改善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總體而言, 16個歐盟國家的大多數受訪者回答說,春季的封鎖很容易或相當容易接受。而葡萄牙顯示為整個歐盟最討厭封鎖的國家,僅有19%受調民眾表示宜居,而多達62%表示封鎖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困難,很難生活。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10月28日報導,美國亞馬遜於今天起在瑞典開業,正是進入北歐市場。在過去的幾年中,經常聽到亞馬遜正在對北歐市場進行投資的消息,但是今年夏天,傳言開始激起軒然大波。八月份亞馬遜證實它正在為瑞典市場提供平台-尚未確定啟動日期。 "我們很高興推出Amazon.se,並能夠為瑞典人提供超過1.5億種貨品的選擇。" 亞馬遜歐洲市場計劃負責人Alex Ootes說。 丹麥客戶已經多年能夠透過美國,英國或德國等地區之亞馬遜購物。尚不清楚丹麥客戶是否還可以通過amazon.se購買商品並將其發送到丹麥。目前,亞馬遜約佔丹麥2%網購銷售。

A:瑞銀集團(UBS)10月28日宣布,為擴大其本年6月底在網路推出的房貸平台key4業務範圍,將與房地產平台Homegate合作,以簡化客戶買房程序。2平台合作後客戶透過自行在網路操作,就能得到Homegate平台內物件的長期或短期融資報價。其報價將以客戶選擇的物件為基礎,在選擇頭期款及月付金額後比較瑞士所有貸款機構的價格,並為客戶提供貸款建議。     資料來源:瑞士觀點報(Blick) 日期:2020年10月28日

A:瑞士2家製藥集團Novartis及Molecular Partners 10月28日宣布共同簽訂MP0420及MP0423藥物授權協議,為對抗新冠病毒聯手合作。   此次合作旨在結合Molecular Partners專有的DRAPin技術和Novartis在全球藥物開發、許可申請、生產和行銷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加速產品上市。目前該2種藥物正在接受針對新冠病毒的療效測試。   依據協議條款Molecular Partners將得到Novartis 6,000萬瑞士法郎的預付款(包括股權投投資)。若Novartis 2項藥品授權都想取得,需再額外支付1.5億瑞士法郎並額外支付銷售抽成。     資料來源:瑞士觀點報(Blick) 日期:2020年10月28日

A: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本年10月28日發表半年一度的「總體經濟評估」報告指出,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衝擊下,新加坡本年上半年就業市場下滑速度比以往發生危機時期更快,未來復甦將不均衡及緩慢。 新加坡就業市場在本年第3季,因之前閒置的部分勞動力重新投入工作,呈現反彈現象,但預估復甦之路將是漫長的。尤其旅遊相關領域持續疲弱將外溢至其他相關行業,而高度依賴人力的服務業因消費需求改變,可能導致整體勞動力需求低迷。本年上半年,新加坡就業人數減少11.32萬人,較去(2019)年底(疫情暴發前)減少3.7%,其中55%是持有工作准證的外籍勞工。 新加坡明(2021)年就業市場預估將僅微幅擴張,雖新加坡居民(公民和永久居民)將獲得多數新增就業機會,仍不足以抵消本年所累積失去的工作,加上就業配對問題,明年居民失業率仍將處於較高水準,導致薪資增幅低迷。 依據「勞動市場壓力指標(Labour Market Pressure Indicator)」顯示,新加坡整體勞動市場閒置率在本年第2季顯著上揚,因此居民薪資年比增幅從第1季的2.4%下跌至1%,遠低於10年平均增幅的3.7%。新加坡本年上半年雇傭情況疲弱可能已導致某些正值盛年的員工失業,部分應屆畢業生就業機會也減少,使得勞動參與率下跌。 但雇主較少採取永久性裁員,而是採取縮短工時及暫時裁員等臨時措施,一定程度減緩勞動市場的疲弱,其中,餐飲、零售及支援服務業如行政、清潔和保安服務的就業展望似已反彈;建築業在下半年復工也將支撐就業,會展業重啟以及部分旅遊相關活動如郵輪復業,預料將帶來微幅的就業復甦。但從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及其他亞洲經濟體的經驗來看,即使成功抑制第2波疫情,就業情形都在經濟重啟一兩個月內好轉而後消退,預估新加坡也將面臨類似狀況。 星展集團經濟分析師謝光威預估,新加坡本年第3季就業率將繼續下滑,跌勢比第2季緩和,並有望在第4季見底。但由於整體經濟在疫苗未上市前仍不明朗,就業市場最快明年下半年才可見復甦跡象。新加坡人力部發表數據顯示,本年8月居民失業率為4.5%。

A: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本(2020)年10月28日發表半年一度的「總體經濟評估」報告指出,雖然新加坡本年第3季經濟表現從第2季谷底顯著反彈,但仍比去(2019)年第4季下跌7.2%。由於企業和家庭開支受收入減少和前景不明朗影響,未來數季的復甦速度將比第3季緩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造成經濟放緩的情況,預料將比過往發生危機時持續更久、衝擊更深,新加坡經濟將需更長時間才能完全復甦。 MAS指出,疫情暴發後,新加坡經濟從去年第4季頂峰下跌至第2季谷底,累積下挫14%,而19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科技泡沫及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平均跌幅則為6.1%。過去新加坡面對危機時,經濟從頂峰跌至谷底歷時約4個季度,復甦時間亦大致相同;目前引起的跌勢卻更快更大,本年第2季季比重挫13.2%跌至谷底,雖然第3季在防疫「阻斷措施」放寬的帶動下,季比迅速反彈7.9%,但由於新加坡與全球都還未有廣泛的疫苗注射計畫,疫情走向不明朗,因此復甦前景不明確。 MAS預估,新加坡本年全年經濟萎縮幅度為-5%至-7%,明年(2021)可取得高於趨勢的增幅,原因是本年比較基礎較低,但部分經濟領域,尤其旅遊相關行業及社交接觸密集的服務業,截至明年底也不太可能恢復至疫前水準。 以往新加坡經濟衰退主要受外需驅動的製造業拖累,而此次疫情對內需為主及旅遊相關服務業的衝擊更大。雖內需為主的領域占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較小,但對經濟打擊更為顯著。據估計,其他服務業的最終需求每減少1,000星元,將造成496星元的經濟增值折損,衝擊最大,其次為建築業,每減少1,000星元的需求造成的經濟增值折損為493星元,住宿及餐飲業則為385星元。 MAS評估,新加坡面向消費者的行業本年第3季復甦趨勢將在第4季減緩,零售和餐飲業的積壓需求能否持續還未知,但預料高度依賴移工的行業可在第4季顯著反彈。另在疫情中持續成長的藥劑業未來數季可能放緩,但生物醫藥業應可持穩。至於電子業,隨著中國因應美國制裁而囤積晶片的活動放緩,未來數季預料在波動中緩步擴張。

A:瑞士聯邦政府10月28日更新2020年整年財政收支預估報告,瑞士聯邦政府本年1-9月一般財政赤字為19億瑞士法郎,另因應新冠病毒疫情的特別預算為181億瑞士法郎,因此估計本年整年財政赤字恐達200億瑞士法郎。聯邦政府原本預估本年財政可有3億瑞士法郎的盈餘,新冠病毒新增感染數大量增加可能會對年底的聯邦財政收支預算產生更大的影響,並產生很大的不確定性。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政府(Bundesrat)新聞稿 日期:2020年10月28日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 2020年10月27日報導 南非Telkom電信公司日前出席南非獨立通信監理機構(Independent Communication Authority of SA, ICASA)譜標售公聽會時表示, ICASA標售頻譜給電信業者前,應考慮電信業者間分享新頻譜可能導致市場寡占等不公平競爭情事。 Telkom公司代表指出,目前南非通信頻譜不足,MTN及Vodacom為擴大市場,分別與Rain、Liquid Telocom及Cell C等業者簽訂合約,提供用戶跨電信業者漫遊服務,此舉對提升MTN及Vodacom業績大有助益。就此Telkom公司已向南非競爭法庭提出控訴,特別是Vodacom與Rain公司間之約定是否有不公平競爭情形。 Vodacom公司表示相關約定並未扭曲市場,盼ICASA應關注標售新頻譜後市場未來發展方向,勿專注電信業者過去合作模式,況Vodacome公司亦遵守南非競爭法院2019年12月調查報告結果,大幅調降費率。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 2020年10月23日報導 南非Makro及Builder大賣場之母公司Massmart日前宣布將延聘美國Walmart集團擔任該公司新成立之電子商務小組執行長,以因應南非消費者對電子商務日漸高漲之需求。 南非在全國封鎖期間電子商務銷售模式大幅增加,南非Shoprite發展之線上購物應用程式Sixty60去(2019)年配合線上物流之商店僅有8家,2020年6月增加至87家,南非Clicks連鎖藥妝店本年3月至8月線上購物業績成長361%,南非Pick n Pay連鎖超商在3月底全國封鎖前併購線上購酒應用程式Bottle APP後,改頭換面成為線上銷售日常用品,以因應消費者需求。 儘管電子商務需求大幅成長,然線上銷售業績佔公司總業績比例仍然不高,例如Clicks藥妝店線上銷售收入僅佔總收入1%,且全國封鎖管制過一段時間後,線上銷售業績成長即呈現平穩狀態,因南非消費者居住社區有保全管制,物流業者經常無法進入社區,現在放寬全國封鎖管制後家中經常無人可以收受包裹。但南非大部分零售業者均思考如何掌握電子商務帶來之商機。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 2020年10月27日報導 南非貿工競爭部所屬南非產業發展公司(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IDC)日前宣布,受本(2020)年3月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導致全球油價崩盤影響,該公司所投資南非Sasol石油公司股票大跌46%至每股85.35斐鍰,當時Sasol公司市值共蒸發470億斐鍰,若加上所投資之BHP集團及Kumba礦產公司股票下跌結果,IDC本年1月至3月投資損失共38億斐鍰,高於去年毛利潤2.26億斐鍰。 IDC表示去(2019)年所投資之Sasol公司股票價值約240億斐鍰,目前僅餘20億斐鍰,因此3月底須重新估價投資組合,庫藏股價格預估共49億斐鍰,本年2月IDC無風險收益率為8.1%,至3月底則增加至9.8%。 IDC本年共核定108件融資補助共118億斐鍰,其中117億斐鍰在本年3月前核撥,本年總核撥金額較去年低10%,核撥給黑人企業之金額較去年減少38%至52億斐鍰,核撥與黑人企業家之金額則下降48%至31億斐鍰。南非貿工競爭部Mr. Ebrahim Patel表示業與相關投資人接觸瞭解提供IDC資金之可能性,並要求IDC進行財務檢討。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 2020年10月22日報導 歐盟-南非成長夥伴機構日前公布調查報告顯示,在南非營業之歐洲廠商認為南非推廣本地製造政策恐提高本地生產成本,抑制外人投資意願。南非於10年前開始實施本地製造政策及振興黑人經濟力政策,政策原先僅限政府基礎建設必須採購南非當地產品,而南非政府為推動新冠病毒後疫情時代景氣,計畫將進一步強化本地製造政策規定。 受訪歐洲廠商表示本地製造政策確實有利技術轉移及提升勞工技術水準,然採購南非製產品卻推升生產成本,例如南非再生能源採購成本提高至少10%,增加之成本必然轉嫁給使用者。受訪業者亦表示本地製造政策執行標準不一致,經常令業者無所適從。此外,外國業者仍需遵守規定複雜之振興黑人經濟力政策,進一步抑制投資意願。 除生產成本提高外,近年來政府受限於預算縮減公共工程規模,獨立發電商(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購電案進展緩慢,均拖累南非建築業及再生能源業發展,歐洲業者將偕歐盟駐南非代表團與南非政府討論此項政策帶來之負面影響。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0年10月28日   「2020年越南工業不動產會議」於2020年10月28日在胡志明市舉辦,其中,Samsung集團越南計畫發展處Nguyen Anh Tuan處長在會議中之「迎接新投資浪潮」主題表示,2014年越南輔助產業供應商供應Samsung集團僅有4家,迄今已提升10倍,累計2019年達42家,預估2020年可達50家。   Samsung集團近年在越南投資發展大增,帶動越南輔助產業發展。據統計,目前Samsung集團智能手機在越南組裝,輸全球占8成。由於智能手機零組件較多,因此必須加強發展越南輔助產業供應鏈,為達到Samsung集團輔助產業供應鏈之需求,越南輔助產業需加倍努力。   截至2020年10月份Samsung集團協助越南輔助產業供應廠商進行改良及提升企業質素約250家。2018至2020年加強咨詢師培訓計畫,培訓數量約200人。此外,考量到模具生產重要性,該集團對模具培訓項目十分重視。

A:越南農業暨農村發展部農產品加工暨市場發展局於2020年10月27日在胡志明市舉辦「越中蔬果進出口市場檢查規定國際資訊交流研討會」,加強業者對越南蔬果出口至中國大陸之相關資訊之認識並促進貿易機會。   越南蔬果出口至中國大陸潛力仍大,但仍未徹底發揮效益。據統計,2019年越南農產品出口至中國大陸達109億美元,占越南農林水產品出口總額之24%,該產業貿易順差達61億美元。   越南農業暨農村發展部農產品加工暨市場發展局Nguyen Quoc Toan局長表示,越南農產品出口至世界各國排名第16位,出口至東協各國(ASEAN)排名第2位,至於蔬果出口方面,中國大陸為越南最大之進口國,占越南蔬果出口總額之70%。   雖出口總額偏高但越南火龍果、芒果、龍眼、荔枝、柚子、西瓜使用高科技綠化安全種植技術之水果,雖可出口至美國、歐盟、日本、南韓等國家,惟仍難以出口至中國大陸。據越南蔬果協會Dang Phuc Nguyen會長分析,越南蔬果出口至中國大陸遭遇困難之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中國大陸政府對邊界貿易進出口作業嚴格管制。   據中國駐胡志明市總領事館經參處人員表示,中國大陸海關對越南農產品種植登記、包裝管理及原產地監察作業仍不滿,係造成越南農產品出口進度之緩慢之原因。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