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由英瑞(典)製藥大廠 Astra Zeneca和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的COVID-19疫苗(名為AZD122),在歷經幾次試驗暫停後,近日在年長試驗者身上出現令人振奮的結果。 Astra Zeneca早先曾宣布,18至55歲試驗者對其所研發的COVID-19疫苗有令人滿意的反應。現在,兩個高年齡試驗組55至69歲和70歲以上也出現類似的反應。牛津大學表示,這樣的結果是針對各年齡階段成年人研發安全有效的疫苗之重要里程碑。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日期:    根據媒體研究顧問公司 Mediavision針對第三季的分析,影音串流巨擘Netflix仍是主導瑞典影音串流市場的公司,但是受到另一家美國影音串流平台Disney Plus的挑戰,Netflix在2012年進軍瑞典市場後,訂閱戶開始出現下滑趨勢。 Mediavision的統計數據顯示,瑞典影音串流市場的正在強勁發展可從瑞典家庭首次出現平均訂閱超過兩個以上的影音串流服務看出端倪。Disney Plus才在上個月(9月)進軍瑞典市場,短短幾個星期內已取得瑞典45萬個訂閱戶。但Netflix在本年第三季訂閱戶約為150萬戶,比去(2019)年同期減少約11萬戶,Netflix明顯地在衰退中。  

A:資料來源:挪威今日報 (Norway Today)    挪威政府的氣候政策Klimakur 2030,目標為到2030年減少50%溫室氣體排放,根據挪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挪威在去(2019)年碳排大幅減少了5100萬噸,比2018年碳排減少2%。   占挪威總排碳量最高27%的產業是石油天然氣產業,成功減碳2%。同樣是主要排碳產業的運輸產業和交通業,因為挪威政府推廣電動車和生質混合動力車的成果佳,也大幅減碳各7%和8%。但是同樣排碳佔比高達24%的製造業和礦產業,反而增加探排2%,可歸因於製鋁業和鐵合金業的產量增加。   挪威氣候部長Sveinung Rotevatn表示,碳排數據顯示挪威政府的政策奏效,今年雖然出現COVID-19疫情,社會綠色轉型的腳步不會因之而受影響。  

A:資料來源:越南經營時報網站2020.10.28日報導     胡志明市旅居海外越南僑民委員會於2020年10月27日公布,累計2020年1至9月胡志明市計吸收40億美元僑匯,較2019年同期成長2%,並預估2020胡志明市將吸收55億美元僑匯,較2019年成長0.82%。   目前,越南旅居海外僑民人數計達5億3,000萬人,分布於130多個國家生活及學習。越南自1990年至今累計吸收僑匯高達1,700億美元。海外越南人在越南的投資非常廣泛,約有3,000個投資項目,登記投資總金額高達40億美元,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為越南過去的經濟成長做出許多貢獻。   目前,越南約有50萬到60萬知識分子在已開發國家工作及學習,此為國家巨大的資源。每年約有500位越南旅居海外的專家、科學家回國,並與政府、各部門、地方政府、研究院及大學互動合作。  

A:  資料來源:越南財政雜誌,2020年10月2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2020年1至10月(統計至10月20日)越南核准外人投資金額合計234.8億美元,相當於去年同期的80.6%。其中包括新投資案件共2,100件,件數較2019年同期減少32.1%;金額116.6億美元,金額減少99.1%。增資件數907件,增資金額57.1億美元,成長4.4%;合資、股份購買件數5,451件,減少27.4%;金額則為61.1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43.5%。   外人主要投資之18項產業項目中,包括製造與加工業107億美元,占比45.7%;電力、水、天然氣配銷暨生產業48億美元,占比20.5%;零售業及房地產業則分別為35億美元及14億美元。   總計本期109個外人投資來源國中,以新加坡投資金額最高,金額75.1億美元(占31.9%);南韓排名第2,金額34.2億美元(占14.6%);中國大陸排名第3,金額21.7億美元(占9.2%);其他依序為日本、泰國、臺灣及香港等,投資金額合計為103.8億美元(合占44.3%)。   本期外人共對越南59個省市進行投資,其中投資薄遼省金額最高(40億美元,占17%);胡志明市排名第2,金額34億美元,(占14.6%);巴地頭頓省排名第3,金額19.5億美元,(占12.4%);河內市、平陽省及海防市分居第4至6位。   累計越南2020年1至10月(統計至10月20日),外資企業(含原油)出口總額1,479.7億美元,相當於2019年同期之97.6%(占出口總額64.7%)。另(不含原油)出口總額1,465.2億美元,相當於2019年同期之97.8%(占出口總額64%)。   進口方面,外資企業進口總額1,175.6億美元,相當於2019年同期之97%(占進口總額55.8%)。   2020年1至10月越南貿易順差182億美元,國內企業的貿易逆差為122億美元,而外資企業(含原油)合計取得貿易順差304億美元。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統計局2020年10月19日 本(2020)年第3季,中國大陸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7%,較去(2019)年同期上升0.3%,較第2季上升2.3%。前3季累計,大陸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3.1%,較去年同期下降3.1%。 三大門類方面,第3季,採礦業產能利用率為73.9%,較去年同期下降0.8%,較第2季上升1.8%;製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7.2%,較去年同期上升0.3%,較第2季上升2.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產能利用率為72.8%,較去年同期上升0.7%,較第2季上升2.2%。 主要行業方面,第3季,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1.2%,食品製造業為74.5%,紡織業為76.2%,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為76.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為71.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為81.6%,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為80.6%,通用設備製造業為79%,專用設備製造業為77.8%,汽車製造業為77.6%,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為80.9%,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為78.9%。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統計局2020年10月19日 一、居民收入情況 本(2020)年前3季,中國大陸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人民幣,下同),較去(2019)年同期名目成長3.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成長0.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1元,成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名目增速)2.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0.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成長5.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成長1.6%。 本年前3季,大陸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0,512元,成長3.2%,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0,015元,成長2.4%,中位數是平均數的91.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0,650元,成長4.7%,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6%。 收入來源方面,前3季,大陸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3,486元,成長3.6%,佔可支配收入比率為56.7%;人均經營淨收入3,680元,下降2.0%,佔可支配收入比率為15.5%;人均財產淨收入2,090元,成長7.2%,佔可支配收入比率為8.8%;人均轉移淨收入4,525元,成長8.9%,佔可支配收入比率為19.0%。 二、居民消費支出情況 前3季,大陸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923元,較去年同期名目下降3.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6.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247元,下降5.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8.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430元,成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2%。 前3季,大陸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4,546元,成長5.5%,佔人均消費支出比率為30.5%;人均衣著消費支出847元,下降11.9%,佔人均消費支出比率為5.7%;人均居住消費支出3,736元,成長3.6%,佔人均消費支出比率為25%;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896元,下降3.3%,佔人均消費支出比率為6%;人均交通通訊消費支出1,955元,下降5.9%,佔人均消費支出比率為13.1%;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1,276元,下降27.7%,佔人均消費支出比率為8.6%;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1,338元,下降5.4%,佔人均消費支出比率為9%;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328元,下降18.1%,佔人均消費支出比率為2.2%。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統計局2020年10月19日 本(2020)年9月份,民生消費品零售總額35,29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2019)年同期成長3.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成長2.4%,以下均為名目成長)。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1,428億元,成長2.4%。 本年1至9月份,民生消費品零售總額273,32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7.2%。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46,588億元,下降7.2%。 經營單位所在地方面,9月份,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0,2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095億元,成長4.0%。1至9月份,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36,843億元,下降7.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6,481億元,下降6.7%。 消費類型方面,9月份,商品零售31,57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1%;餐飲收入3,715億元,下降2.9%。1至9月份,商品零售248,098億元,下降5.1%;餐飲收入25,226億元,下降23.9%。 零售業態方面,1至9月份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超市零售額較去年同期成長2.9%,百貨店、專業店和專賣店分別下降16.6%、9.2%和6.8%。 本年1至9月份,大陸網路零售額80,06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7%,較1至8月提高0.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6,477億元,成長15.3%,佔民生消費品零售總額比率為24.3%;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穿類和用類商品分別成長35.7%、3.3%和16.8%。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統計局2020年10月19日 本(2020)年1至9月份,中國大陸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36,53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2019)年同期成長0.8%,1至8月份為下降0.3%。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43,998億元,下降1.5%,降幅較1至8月份收窄1.3%。與8月份比較,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成長3.37%。 產業方面,第1產業投資11,65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5%,增速較1至8月份提高3%;第2產業投資125,084億元,下降3.4%,降幅收窄1.4%;第3產業投資299,793億元,成長2.3%,增速提高0.9%。 第2產業中,工業投資較去年同期下降3.3%,降幅較1至8月份收窄1.2%。其中,採礦業投資下降9.5%,與1至8月份持平;製造業投資下降6.5%,降幅收窄1.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成長17.5%,增速回落0.9%。 第3產業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較去年同期成長0.2%,1至8月份為下降0.3%。其中,鐵路運輸業投資成長4.5%,增速較1至8月份回落1.9%;道路運輸業投資成長3.0%,增速提高0.1%;水利管理業投資成長0.9%,增速回落0.3%;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下降3.3%,降幅收窄0.6%。 地區方面,東部地區投資較去年同期成長2.5%,增速較1至8月份提高0.7%;中部地區投資下降4.3%,降幅收窄2%;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投資分別成長3.3%和2.9%,增速分別提高0.6%和0.7%。 登記註冊類型方面,陸資企業投資較去年同期成長0.7%,1至8月份為下降0.5%;港澳台商企業投資成長4.9%,增速較1至8月份提高0.4%;外商企業投資成長5.3%,增速提高1.5%。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統計局2020年10月19日 本(2020)年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去(2019)年實際成長6.9%,增速較8月加快1.3%。與8月份比較,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成長1.18%。1至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成長1.2%。 三大門類方面,9月份,採礦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成長2.2%,增速較8月份加快0.6%;製造業成長7.6%,加快1.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成長4.5%,回落1.3%。 經濟類型方面,9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成長6.5%;股份制企業成長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成長7.1%;私營企業成長7.9%。 行業方面,9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5個行業增加值保持成長。農副食品加工業成長2.7%,紡織業成長5.6%,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成長7.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成長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成長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成長3.5%,通用設備製造業成長12.5%,專用設備製造業成長8%,汽車製造業成長16.4%,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成長3.9%,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成長15.9%,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成長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成長4.2%。 地區方面,9月份,東部地區增加值較2019年同期成長8%,中部地區成長6.5%,西部地區成長4.7%,東北地區成長8.5%。 產品方面,9月份,612種產品中有426種產品較去年同期成長。鋼材11,806萬噸,成長12.3%;水泥23,341萬噸,成長6.4%;十種有色金屬532萬噸,成長7.3%;乙烯187萬噸,成長12.6%;汽車246.1萬輛,成長13.8%,其中,新能源汽車13.6萬輛,成長51.1%;發電量6,315億千瓦時,成長5.3%;原油加工量5,735萬噸,成長1.3%。 本年9月份,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8.6%,較去年同月下降0.4%;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1,376億元人民幣,名目下降1.8%。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統計局2020年10月19日 初步核算,本(2020)年前3季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價格計算,較2019年同期成長0.7%。季度方面,首季下降6.8%,第2季成長3.2%,第3季成長4.9%。產業方面,第1產業增加值48,123億元,成長2.3%;第2產業增加值274,267億元,成長0.9%;第3產業增加值400,397億元,成長0.4%。與本年第2季比較,第3季國內生產總值成長2.7%。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0年10月23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就業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7月至9月總體失業率為2.9%,澳門居民失業率為4.1%,均較上一期(2020年6月至8月)上升0.1%;就業不足率增加1.0%至4.7%。 本期勞動人口共40.35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70.3%;其中就業人數為39.18萬人,較上一期減少700人,就業居民共27.75萬人則增加900人。 失業人數為1.18萬人,較上一期增加300人。隨著應屆畢業生投入勞動力市場,尋找第一份工的新增勞動力,佔總失業人口比率上升1.4%至17.4%;而尋找新工作的失業人口中,先前從事博奕及博奕中介業和零售業的失業人數佔多。 就業不足人數增加4,000人至1.90萬人,其中以博奕及博奕中介業、酒店業和建築業的人數佔多。 本年第3季總體失業率(2.9%)和澳門居民失業率(4.1%)按季分別上升0.4%及0.6%。總就業人數按季減少1.01萬人,主要是由於居澳外地僱員人數有所減少;就業居民減少1,800人。按行業統計,博奕及博奕中介業的就業人數(7.69萬)減少5,400人,不動產及工商服務業(3.27萬)減少4,800人,酒店及餐飲業(5.89萬)則增加5,500人。 本年第3季總體就業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數為15,000元(澳門元,下同),與第2季相同;從事博奕及博奕中介業的收入中位數為17,000元、建築業為15,000元。澳門就業居民月工作收入中位數為18,300元,按季減少1,700元。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0)月28日報導稱,以日本關西地區為中心原定明(2021)年5月舉辦之國際綜合性運動賽會「2021年關西世界壯年運動會(World Masters Games 2021 Kansai,WMG)」,頃召開組織委員會正式決定將舉辦時間延期約1年左右;主要係考量全球新冠疫情平息時間未見曙光,預估難以舉辦來自國內外喜愛運動者的大型賽事所致。 上述組織委員會主席,由日本兵庫縣知事井戶敏三及日本關西經團連會長松本正義(住友電氣工業董事長)擔任。對此,井戶知事表示,「要實現享受比賽交流、觀光旅遊的WMG大會理念,在明(2021)年5月舉辦將亟為嚴峻」。另,松本會長亦表達「應盛大完美舉辦運動比賽,延期舉行係妥當的作法」。 2021年預定在日本舉辦的世界壯年運動會,比賽場地除關西地區2府4縣外,還包括福井、鳥取、岡山及德島等縣市,進行田徑、游泳及足球等35種類、59項目,預估可吸引國內外5萬名參賽,經濟效益達1,500億日圓。 WMG始於1985年加拿大多倫多市,原則上30歲以上任何人都可報名參賽之市民型國際體育大賽,每四年1次在夏季奧運會之翌年舉辦。另外,本(10)月21日國際壯年運動總會(IMGA)理事會宣布,「2025年世界壯年運動會」確定由台北市與新北市共同主辦,攜手打造壯年運動平台。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0年10月23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訊顯示,受惠於本(2020)年9月下旬中國大陸全面恢復辦理居民赴澳的各類簽註,令入境旅客較8月明顯增加97.7%至449,085人次,惟按年仍減少83.8%。不留宿旅客及留宿旅客分別有289,474人次及159,611人次。由於不留宿旅客的比率按年上升14.2%至64.5%,導致9月旅客平均逗留時間較去(2019)年同期縮短0.3日至1.0日;不留宿旅客平均逗留時間(0.1日)減少0.1日,留宿旅客(2.7日)則增加0.3日。 按客源分析,中國大陸旅客按年減少78.6%至412,451人次;個人遊旅客有90,100人次,其中91.9%來自廣東省。大灣區珠三角9市旅客共250,996人次,來自珠海市有134,798人次。香港及台灣旅客分別有33,115人次及3,515人次。 按入境管道統計,本年9月份經陸路入境旅客共439,446人次,有364,288人次(佔82.9%)自關閘入境。隨著外港客運碼頭及氹仔客運碼頭於9月恢復往來澳門與深圳蛇口客輪服務,經海路入境旅客有5,260人次;另經空路入境有4,379人次。 本年首3季入境旅客共4,019,104人次,按年減少86.7%;不留宿旅客(2,219,383人次)及留宿旅客(1,799,721人次)分別衰退86.1%及87.4%。旅客平均逗留1.4日,較去年同期上升0.2日;留宿旅客平均逗留時間(2.8日)增加0.6日,不留宿旅客(0.2日)則維持不變。中國大陸(3,019,362人次)、香港(715,292人次)及台灣旅客(89,276人次)均呈現逾8成跌幅。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0年10月22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本(2020)年9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101.97)按年衰退0.4%,9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衰退主要是受旅行團、通訊服務及電力收費下調,以及汽油和衣履價格下降所影響。 各大類價格指數中,通訊和康樂及文化兩大類分別按年衰退11.31%及10.19%,醫療則上升3.31%。 本年9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月衰退0.23%。機票價格及旅行團收費下調,導致交通和康樂及文化的價格指數分別下降2.25%及1.15%;外出用膳收費因部份食肆推出優惠而呈現跌幅,抵銷蔬菜及水果價格的升幅,使食品及非酒精飲品的價格指數較8月衰退0.19%。另一方面,補習、理髮及美容服務收費調升,帶動雜項商品及服務價格指數上升0.36%。 至本年9月為止的12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前一期(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上升1.70%,教育(+4.75%)、醫療(+4.51%)和食品及非酒精飲品(+4.50%)大類的升幅較明顯。 本年第3季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102.11)按年衰退0.03%;本年首9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按年上升1.37%。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0年10月22日 澳門經濟財政司長李偉農表示,澳府對澳門中、長期經濟狀況看法不變,仍朝著穩中向好方向發展,在經濟復甦過程中,澳府將作出各方面準備,促使澳門經濟循序漸進地恢復。 李偉農司長接受訪問時表示,預計2020年10月份博奕收入較9月份有所改善,但增幅不會太多,待10月過去後才有完整數據可公布。 李司長指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外國疫情反覆多變,因此澳門要時刻警愓、密切關注,在不確定情況下做好可確定的事。在澳門經濟恢復過程中,澳府將做好各方面工作,尤其是要大力促進內需,積極做好財政政策,以及加大基建投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也鼓勵居民在澳門消費,現時,內需市場佔澳門生產總值比例相當高。勞動市場方面,李司長重申,一直以來,外勞都僅是澳門勞動力不足時的補充,澳府將持續觀察勞動市場情況。 隨著中國大陸居民赴澳簽註逐步恢復開放,目前澳門已有一定旅客量,澳府將在風險可控情況下,持續開展澳門與大陸人員交往。 此外,本次疫情更能體現線上推廣產品服務的新形態及其重要性,經營者不應只做線下工作,更需在線上推廣,其好處是經營者在外地顧客赴澳前已可推送產品和服務,赴澳後亦可更好地對接相互間買賣關係,此為網路發展帶來的機遇。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0年10月19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訊顯示,本(2020)年8月餐飲業和零售業經營情況略為改善。有24%受訪餐飲商戶反映營業額較去(2019)年同期上升或相若,比例較7月增加6%;茶餐廳和粥麵店(36%)及日韓餐廳(32%)相應比例分別上升12%及5%。另一方面,認為營業額按年衰退的受訪餐飲商戶比例較7月減少6%至76%,其中營業額按年衰退5成或以上的西式餐廳比例較7月減少7%。 零售業方面,有21%受訪商戶反映8月營業額按年上升或相若,比例較7月增加5%;車商的有關比例(67%)更顯著上升45%。另一方面,認為營業額較去年同期衰退的受訪商戶比例較7月減少5%至79%,其中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商相應比例(80%)較7月減少20%。 有80%受訪餐飲商戶預計9月營業額將較去年同期下降,較8月增加3%;中式酒樓飯店(94%)和西式餐廳(91%)有關比例較8月分別增加8%及6%,日韓餐廳(58%)則減少11%。 零售商戶預期9月業務表現無明顯變化,有76%受訪商戶估計營業額按年衰退,較8月減少1%,其中車商(33%)和鐘錶珠寶商(89%)相應比例較8月分別減少22%及11%,百貨商戶(82%)則增加9%。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10月23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本(2020)年第4季業務展望按季統計調查結果。 一、業務狀況: 綜合是項統計調查所涵蓋產業而言,預期本年第4季業務狀況較本年第3季為差的受訪者(25%)比預期較佳者(17%)所佔比例略高。 與本年第3季統計調查結果比較,預期本年第4季業務狀況較第3季為差的受訪者比例輕微下降至25%,而本年第3季相應比例為28%。 按產業分析,受訪者總體而言預期本年第4季業務狀況較本年第3季為差。尤其在建造業;運輸、倉庫及快遞服務業;金融及保險業和地產業中,預期本年第4季其業務狀況較本年第3季為差的受訪者比預期業務狀況較佳者為多。另一方面,在住宿及餐飲服務業中,預期本年第4季其業務狀況較本年第3季為佳的受訪者則比預期業務狀況較差者為多。 二、業務/產出量: 在不少涵蓋產業中,受訪者總體而言預期本年第4季業務/產出量較本年第3季上升。尤其在住宿及餐飲服務業中,有顯著較多受訪者預期本年第4季其業務量較本年第3季上升。另一方面,在地產業中,預期其業務量下降的受訪者則比預期上升者為多。 三、就業: 在所有涵蓋行業中,受訪者總體而言預期本年第4季就業人數較本年第3季下降或大致維持不變。尤其在製造業、建造業和零售業中,有較多的受訪者預期本年第4季其就業人數較本年第3季下降。 四、貨品售價/服務收費: 在大部分涵蓋行業中,受訪者總體而言預期本年第4季貨品售價/服務收費較本年第3季下降或大致維持不變。尤其在建造業和零售業中,預期其投標價格/貨品售價在本年第4季下降的受訪者較預期上升者為多。然而,在住宿及餐飲服務業中,則有較多的受訪者預期本年第4季其食品售價/服務收費較本年第3季上升。 港府發言人表示,整體營商氣氛仍然負面,但由於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在9月趨穩,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得以放寬,營商氣氛較上一季有輕微改善。然而,多個行業招聘意願有所減弱。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10月22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本(2020)年9月份消費物價指數。根據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本年9月份整體消費物價與去(2019)年前同月比較,衰退2.2%。該跌幅較本年8月份相應跌幅(-0.4%)為大,主要是由於本年9月份香港房屋委員會豁免公營房屋租金所致。剔除所有香港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本年9月份按年升幅(即基本通膨率)為0.5%,較本年8月份(0.1%)為高,主要是由於外出用膳費用上升和公營房屋租金上調所致。 經季節性調整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截至本年9月止3個月的平均每月變動率為-0.8%,而截至本年8月止3個月的相應變動率則為-0.2%。剔除所有香港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相應變動率為0及-0.2%。 在各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在本年9月份呈現按年跌幅的類別為電力、燃氣及水(衰退19.8%)、衣履(衰退7.0%)、住屋(衰退5.3%)、耐用物品(衰退3.0%)和交通(衰退2.1%)。 另一方面,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本年9月份呈現按年升幅的類別為食品(不包括外出用膳)(上升3.1%)、雜項物品(上升1.9%)、菸酒(上升1.8%)、外出用膳(上升0.6%)和雜項服務(上升0.6%)。 以本年首9個月合併計算,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升0.5%,剔除所有香港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相應變動率為1.7%。 在本年第3季,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前同期衰退1.7%,剔除所有香港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相應變動率為0.3%。 截至本年9月止的12個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平均上升1.1%,剔除所有香港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相應升幅為2.0%。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10月21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公布,某個預先包裝竹笙樣本防腐劑「二氧化硫」含量超出法例標準,而樣本食物標籤亦未有標明添加劑的作用類別及其名稱。民眾應停止食用受影響批次產品;業界如持有受影響批次產品,亦應立即停止使用或販售。產品資訊如下︰ (一)產品名稱:竹笙; (二)品牌:香港啟泰; (三)產地:中國大陸; (四)分銷商:啟泰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五)淨重:每包80克; (六)保質期限︰2021年8月19日。 該中心透過恆常食物監測計劃,自沙田某店鋪抽取上述竹笙樣本作檢測。結果顯示,樣本含百萬分之4,794.3「二氧化硫」,超出法例標準百萬分之500,而該樣本食物標籤亦未有標明有關添加劑的作用類別及其名稱。 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第132W章)規定,在香港出售預先包裝食品如含有超過百萬分之10亞硫酸鹽,有關亞硫酸鹽的作用類別及其名稱須在配料表中指明。違者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萬港元及監禁6個月。 該中心已知會涉事商戶上述違規事項,並要求其將受影響批次產品停售及下架;有關分銷商亦按中心要求進行回收。該中心將知會業界、繼續追蹤事件和採取適當行動。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