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捷克衛生部長Jan Blatný在昨日表示不排除捷克國家緊急狀態會持續到聖誕節的可能性,Blatný部長指出防疫措施的鬆綁將取決於民眾的配合程度,捷克日前新冠感染再傳播率已降至1。捷克國家衛生訊息與統計中心的院長Ladislav Dušek指出,在疫情方面他保持樂觀看法,新冠疫情未來趨勢將取決於本週的前三天情況。捷克內閣昨天亦通過要求所有養老院從明天開始每五天使用抗原快篩檢測試劑來檢測所有老人及員工。
A:法國馬克洪總統本(109)年10月28日晚間舉行全國記者會宣布,考量疫情蔓延大幅超出預期,醫療體系已不堪負荷,自10月30日(週五)零時起,並至少至本年12月1日,再度實施全境封閉,相關措施於本(29)日送交國會以399票對27票通過,法國總理將續於當日晚間宣布執行細節。 馬克洪總統宣示之全境封閉原則略以: 比照本年3月間封城規範,民眾除必要性工作、購物就醫、採購等需要外,不得外出;除工作性質外之外出原則以距離住家1公里內、1小時為限,出門在外者必須持有證明(由內政部提供制式表格下載填寫)。 非基本行業如餐廳、酒吧、電影院等須關閉;公共服務部門、大眾運輸及包含食品等民生行業可維持開放,政府將持續為營運受影響的中小業提供支持與補助; 未強制停業的一般企業應繼續工作,然應盡最大可能實施遠距工作,企業工廠、農業生產及營建工地照常運作; 大學以上改採遠距教學,高中以下各級學校在強化防疫措施下可維持開放; 禁止大區(région)間移動,並禁止舉辦私人及公共集會,但例外允許民眾自本週末萬聖節假期結束後返回居住地,且允許於強化防疫措施下探視安養院及舉行喪禮; 法國邊境對歐盟成員國將維持開放,對第三國除少數特定人員外,原則禁止訪客,所有入境旅客均將接受快篩。 馬克洪總統指出,法國第二波疫情較第一波來得嚴峻、更具致命兇險,專家預測倘不採取任何防疫措施,則未來數月將增加40萬人死亡,法國無法接受此一結果。而在當前每日數萬新增病例下,亦難以進行有效疫調及隔離措施,爰再度封城乃唯一有效手段,盼可將目前每日確診數壓低至5,000人以下。倘疫情好轉,部分類型商家可望於封城15日後恢復營業,呼籲防疫人人有責,以免疫情無法控制,進而影響聖誕節假期。 法媒分析,相較本年3月間首次全境封閉期間平均每月經濟損失達600億歐元,馬克洪總統本次談話特別點名生產工廠、營建工地應照常運作,並呼籲未強制停業的企業持續營業,加上目前並非各國均執行封閉措施,預料本次措施的總體經濟損失將較為輕微,僅部分體質不良企業將遭淘汰。
A:繼馬克洪總統本(109)年10月28日宣布全境封閉,卡斯提(Jean Castex)總理率多名部長於29日晚間舉行全國記者會說明執行細節及相關紓困措施,其中與當地商業運作及經貿相關者如下:。 1. 遠距工作常態化:除醫護、警察、教師及需接觸一般民眾的第一線公務員,所有公務人員一律遠距工作;除須強制停業的商家外,倘企業員工之全部或大部份工作可遠距完成,則應強制全週遠距工作;倘其大部分工作需現場完成者,則應調整工作內容盡量降地出席時間。法政府將修法使遠距工作常態化。 2. 允許非公眾演出性質的藝文相關經濟活動,如拍攝、排練、錄製節目、文物修復、藝術品買賣。 3. 總額150億歐元之企業紓困措施: 「團結基金」提供紓困補助:針對50人以下遭強制停業的企業,提供每月最高1萬歐元補助金;針對所有50人以下營業額受影響達50%的企業,提供每月1,500歐元補助金。本措施預計協助60萬家遭強制停業之中小企業,及100萬家營業額受影響的企業,補助總額達60億歐元。 免除遭強制停業的企業,及營業額受影響達50%的企業之社會保險,短徵總額達10億歐元。 政府保證融資:企業至2021年6月前均可向銀行申請融資,還款期限1至5年,利率1%至2.5%,針對首次封城期間借款企業,展延還款期限至2022年。 政府直接融資:新增5億歐元額度政府直接融資予不符銀行放款條件的企業,10人以下企業最高融資1萬歐元,50人以下企業最高可融資5萬歐元,50人以上企業視前3個月營業額決定融資額度。 自10月起至12月止,房東減免250人以下企業至少一個月房租者,可享其租金30%之租稅優惠額度,預計補助10億歐元。 目前僅32%微型商家設有網站,封城期間允許外送及快遞持續營運,呼籲民眾進行「愛國消費」,支持居住地週邊商家 4. 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指出,法國本年度第三季經濟表現因解封而較前季強勁成長17%,於國內消費及外銷均有良好表現,僅企業投資及產能略遜去年同期,顯示法國經濟基礎仍屬強健,呼籲全民不可因全境封閉而停止經濟活動。第二次全境封閉規範較首次更為便利企業營運,預計法國11月GDP將較去年同期下降15%,較首波封城下降30%為低,然考量相關措施仍屬額外衝擊,財經部已將法國2020年度GDP衰退幅度自先前預估10%下修至11%,並呼籲歐盟儘速通過振興計畫。
A:依據法國迴聲報(Les Echos)日前報導,空中巴士集團本(109)年10月29日公布本年前三季營運情形,營運長Guillaume Faury指出,全球空中交通恢復速度較預期緩慢,然空巴已重整步調適應肺炎疫情下的新市場環境,民用航空器生產線自第三季起已逐步調整以配合交機期程,且在各方關係人有效溝通下,企業組織調整已獲致進展,進而穩定該集團不斷流失之現金流。 針對新獲訂單統計,空巴公司(民用飛機製造部門)於本年前三季共獲得300架商用客機訂單(去年同期127架);空巴直升機公司獲得143架直升機訂單(去年同期173架),空巴國防航太公司訂單金額則成長82億歐元。 針對交機數量統計,空巴公司於本年前三季交機341架民用航空器,其中145架集中第三季交機,然仍較去年同期571架下降40%,至9月底止受疫情影響延遲交機數量達135架;空巴直升機公司交機169架,雖較去年同期209架減少,然因售後服務需求提升,整體營業額相對持平;空巴國防航太公司交機5架A400M軍用運輸機,並新增盧森堡為該機型使用國。 針對營業額及盈利統計,空巴集團本年前三季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淨虧損達26.86億歐元,營業額300億1,600萬歐元,較去年同期462億歐元下降35%。其中民航機部門由於交機數量下降及疫情額外衍伸10億歐元支出,本年前三季除稅及利息前(EBIT adjusted)淨虧損6億4,100萬歐元(去年同期盈利35億9,300萬歐元);空巴直升機及國防公司EBIT盈利則分別為2億3,800萬及2億6,600萬歐元。報告另匡列組織調整、A380停產等約20億600萬歐元額外支出項目。 F營運長指出,儘管全球空中交通因疫情影響持續低迷,然因中國國內線航空市場維持一定需求,爰使空巴固定取得民航機新訂單,預計自2021年第三季起調升本年4月間曾大幅降低至40架/月的單走道短程客機產能,然長程客貨機市場需求目前仍未見起色(5至6架/月),預估該集團至2023或2024年底始逐步走出危機。
A:本(109)年10月16日法國巴黎近郊一名中學教師Samuel Paty於課堂上向學生展示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後遭極端主義份子斬首,引起法國全國震驚,馬克洪總統隨後宣布法國將「持續捍衛有關宗教漫畫的言論自由」,強化打擊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措施,大規模搜查境內極端份子,並宣布關閉一間清真寺。 上述措施引起伊斯蘭世界不滿,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公開呼籲抵制法國貨品,科威特、卡達、巴勒斯坦、埃及、阿爾及利亞、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等地多家大型通路商已自主將法國產品下架。法國外交部10月25日發布聲明表示,抵制行動由少數激進族群發起,且扭曲法國堅持的言論及信仰自由等基本價值,各方應立即停止抵制。 針對法國產品受抵制的經濟影響,法國外交部主管貿易權理部長Franck Riester指出,法國外銷中東食品僅佔其食品外銷總額的2.7%,目前受抵制的產品僅限於跨國大型食品Bel集團(旗下經營La Vache Qui Rit、Kiri及Babybel等品牌)、Lactalis集團(經營President品牌)及Danone(經營Evian、Baboit等品牌)之外銷食品,並未波及如化妝品、精品、航太等其他主力出口產品,影響相當有限,實際損失金額則尚待評估;財經部權理工業部長Agnès Pannier-Runacher則認為抵制運動的象徵性意義大於經濟意涵。 法國企業界代表「企業行動聯盟」(MEDEF)主席Geoffroy Roux de Bézieux指出,目前抵制規模及影響有限,企業尚無需政府協助,並公開呼籲企業「勿妥協於此類要脅,而應將基本價值置於商業利益之前」,然並不鼓勵法國民眾採取類似抵制措施。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 文號:1094110001號 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今(2020)年10月30日公佈「2020年秋季經濟評鑑」,部長Peter Altmaier表示,德國將集全國努力,齊心團結共同打破當前疫情的傳播流行。德國現正因新冠病毒第二波疫情而處於十字路口,必須像今春一樣堅定地面對,才能掌控疫情。日前總理會議的決定艱難但有其必要,唯有如此才能再次拉平新感染案例數的曲線,經濟的復甦可以繼續,且可防止對企業及員工的嚴重損害。德國政府擬再度延長及改善援助計畫,為受停業及規定影響最嚴重的產業提供特別協助。 鑒於今年上半年的歷史低迷,德國聯邦政府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預期將下降5.5%。在今年5及6月嚴厲封鎖後,德國經濟即出現非常強勁的復甦,當產能負載率再次提高時,復甦速度才有所放緩,但在德國政府採取廣泛經濟措施的支持下,復甦持續進行。據當前初期指標顯示,儘管即將到來的冬季感染數量再次增加,經濟活動仍將以極低水準繼續復甦。根據德國聯邦政府預估,明(2021)、後(2022)兩年經濟將分別增長4.4%及2.5%。 德國「2020年秋季經濟評鑑」重點摘要如下: ˙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正令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其程度大於2008/09年金融危機。根據國際組織(IMF、OECD)的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平均將衰退4.2%,2021年再恢復成長5.6%。 ˙德國預計國內生產毛額的大部分支出皆將下降。由於銷售市場的不利發展,2020年德國出口將衰退10.3%(2021年:+7.1%)。 ˙在進口方面,除國內需求降低,對國外中間產品的需求也減少。不過由於採取廣泛的措施來支撐收入及需求,2020年的進口減幅(-7.1%)不致如出口般強勁(2021年:+6.0%)。 ˙相對於名目國內生產毛額的德國經常帳戶盈餘可能會在2020年及2021年下降,並明顯低於2019年的水準。 ˙設備投資與資本密集型出口行業密切相關。由於大流行引起的國外需求疲軟及不確定性普遍增加,預期2020年設備投資將大幅減少(-15.8%)。然而隨著經濟逐漸開始復甦,到2021年應會再度加速增長(+11.9%)。 ˙對營建投資的需求呈現強勁。一方面是由於持續的低利率環境,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資金流動性增加(2020年:+3.1%)。但明年價格上漲及公司的產能瓶頸等皆可能會抑制增長(2021年:+1.8%)。 ˙今(2020)年私人消費儘管在封鎖後的放鬆顯著恢復,但仍將減少6.9%。 ˙相較之下,政府消費者支出將在2020年繼續支撐需求(+4.7%)。2021年也將繼續微幅增加(+0.8%)。政府設備投資的支出也會在預測期內顯著增加,並將於第二年併入(2020年:+13.4%,2021年:-4.4%)。 ˙今(2020)年三月到五月,德國勞動力市場承受著巨大壓力,全年就業人數可能減少40萬人,以邊緣就業人員尤其受到影響。短時工在四月份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600萬人),但現已下降,但此類做法將繼續防止許多企業裁員。平均失業率將提高到5.9%。但目前勞動力市場也出現復甦跡象,2021年可能將繼續復甦(2021年平均就業增加16萬人,失業減少9萬人)。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tagesschau.de)、德國聯邦統計局 文號:1094100060號 儘管自今春起受到新冠病毒危機嚴重影響,2020年夏季德國經濟活力仍然復增。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資料,7至9月的GDP與上一季度相比大幅增長8.2%。但這歐洲最大經濟體尚未走出低谷,與2019年第四季,即全球新冠危機爆發前一季相較,GDP下降4.2%。與前一年同期(2019年第三季)相較,也下降4.3%。 與上一季相比,第三季增長動力來自私人消費支出增加及出口急劇上升。此外,企業也增加機械設備的投資。今年第二季由於新冠危機導致大部分公共生活受到限制,致德國GDP急劇下降。且年初以來,做為歐洲最大經濟體之德國經濟產值與上一季度相比已呈下降。 根據經濟學家的說法,新增感染案例的上升及自11月起最新實施的部分封鎖可能會延緩今年年底的成長復甦。世界經濟研究院院長Gabriel Felbermayr預期德國經濟將遭受重大經濟損失,但損失可能比三、四月的封鎖期要小。不論如何,與上一季度相比,2020年第四季度的增長可能會停滯不前。 根據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新公佈之「2020年秋季經濟評鑑」預測,鑒於新冠危機的歷史性低迷,2020年德國整體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衰退5.5%,2021年及2022兩年GDP預期成長率分別為4.4%及2.5%,最早將於2021/2022年年初才能再次達到危機前的水準。
A:依據瑞士新蘇黎世報(NZZ),瑞士組件製造商DT Swiss除瑞士本地外,於波蘭、台灣及美國皆設廠,因新冠病毒疫情造成自行車組件需求量增加,因此該公司目前在全球4個廠址皆招聘員工。DT Swiss產品超過一半在國外生產,以輻條為例,該公司每年總產量約2億件,其中約8000萬件由瑞士主廠生產。DT Swiss生產的手工組裝車輪也在國外製造,每年產量約700,000件。 該公司董事會主席兼財務總監Frank Böckmann受訪表示,歐洲及北美的自行車銷售額近年來約以每年20%的趨勢成長。另預計2021年將推出的多款高價位新型自行車預定需求大,目前7到8個月的交貨時間是業界的慣例。據此趨勢,B主席預測未來幾年內該公司將達成每年2億瑞士法郎的銷售目標。 資料來源:瑞士新蘇黎世報(NZZ) 日期:2020年11月3日
A:瑞士2020年10月物價指數與上月相比保持不變,為101.2點(2015年12月=100)。與上年同期相比,通貨膨脹率為-0.6%。 基本上整體物價與上月相比保持穩定。影響總物價指數下降的主要產品依次為電信費用(-0.019)、水果(-0.017)和根莖類蔬菜(-0.016)。影響總物價指數上升的主要產品依次為女大衣外套(0.030)、 眼鏡及隱形眼鏡(0.023)和國外套裝旅遊(0.021)。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2020年11月3日
A:法國政府因疫情益發嚴峻,於10月底宣布再次採行全國封城措施,致使除了大賣場及販售民生必需用品以外之店家,一律被迫關店。眾多城鎮市長籲請政府放寬可營業之商店類別,以避免太多法國中小企業撐不過此波疫情,並指出該舉措將使因第一次封城而獨厚之美國電子商務巨擘如亞馬遜與Google及法國連鎖大賣場更加大發利市。少數市長甚至不惜抗拒禁令,默許一般店家繼續營業。 法國中小企業經歷首次封城慘痛教訓後,如今已推出一連串「法國製造」之電子商務、網路產品形象推廣、線上付費及送貨服務,並經由鼓勵消費者多加使用「法國製」服務及商品,試圖與國際巨擘抗衡。 該企業包括電子商務平台專家Mirakl、ManoMano及Cdiscount,網路廣告公司Sendinblue新創、Solocal (前Pagejaunes 線上通訊錄)、 Hyperspread(知名法國廣告公司Altavia之子公司),惜食平台TooGoodToGo,網路付費平台 Lydia、 Paylib及 Alma,以及法國 La Poste郵政企業及Stuart自行車送貨新創。其中Mirakl 新創公司係透過線上「marketplace」為法國本國產品提供一項網路銷售平台。該公司於本年9月順利募集3億歐元,將其公司市值提升至15億歐元,並已逐漸成為美國亞馬遜及中國阿里巴巴在法國之競爭對手。 根據一項法國電子商務聯盟(Fevad)與法國媒體收視率監測公司Médiamétrie 調查顯示,2020年度第二季每月諮詢全球前15名電子商務網站至少一次者,共占法國人口69%,而法國消費者諮詢次數最多之電子商務網站為美國亞馬遜,每月平均共計3,100萬諮詢次數,相當於法國49.7%人口。根據市場分析諮詢公司Kantar 數字顯示,該美國企業之法國市場份額(大賣場除外)共占19%。 Fevad另表示,電子商務銷售量占法國零售業之10%,其中一半則被亞馬遜霸占。該美商於十月底宣布其2020年度第三季淨利潤共成長三倍,達63億歐元。 許多法國政治人物如文化部長Roselyne Bachelot及巴黎市長Anne Hidalgo已公開呼籲法國民眾抵制如亞馬遜之國際電子商務平台,以維護法國本地商家。
A:資料來源:歐盟2020年10月30日第C366號公報 查歐盟自2015年11月1日起對旨揭產品課徵反傾銷稅(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 (EU) 2015/1953),嗣於本年7月29日接獲歐洲鋼鐵協會(Eurofer)申請,主張該措施屆期後可能造成持續傾銷及國內產業再度受損,歐盟執委會爰於本年10月30日公告展開落日複查,預定於12個月至15個月內完成調查,所涉產品歐盟稅號為CN codes ex 7225 11 00 (TARIC Codes 7225110011、7225110015及7225110019) 及 ex 7226 11 00 (TARIC codes 7226110012、7226110014、7226110016、7226110092、7226110094及7226110096)。 本案公告內容請詳歐盟公報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CELEX:52020XC1030(04)&from=EN。
A:資料來源:歐盟2020年10月30日第C366號公報 查歐盟自2015年11月29日起對旨揭產品課徵反傾銷稅(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 (EU) 2015/1963),嗣因歐盟國內產業於本年7月31日提出申請,主張該措施屆期後可能造成持續傾銷及國內產業再度受損,歐盟執委會爰於本年10月30日公告展開落日複查,預定於12個月至15個月內完成調查,所涉產品歐盟稅號為CN code ex 2934 99 90 (TARIC code 2934999021)。 本案公告內容請詳歐盟公報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CELEX:52020XC1030(02)&from=EN。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在交通運輸產業的氣候中和目標可能因為生質燃料參雜化石燃料,導致所謂燃料變化(fuel change)的更嚴格規定而有所影響。 據報導,瑞典從印尼進口許多混合成柴油的原物料,即棕櫚油和棕櫚油相關產品。因為棕櫚油生產者被指責為種植棕櫚樹大量砍伐雨林,帶來環境與生態的破壞。 銷售棕櫚油柴油公司告稱,其係依據歐盟永續標準認證合法販售棕櫚油。瑞典自然保護協會(Swedish Societ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秘書長Karin Lexén表示質疑,其理由在於不僅礙難追溯原物料生產履歷,而且該產業在當地能否保障人權和提供安全工作條件也大有問題,很難保證棕櫚油的生產如其所承諾具永續標準,亦不能證明商品沒有環保問題。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近日因為第二波COVID-19疫情的擴散,瑞典政府針對對人口較多的地區提出新的Covid-19地方防疫規定,包括避免商場和健身房的建議,預計將影響近600萬瑞典居民的生活,此舉已經引起商貿的嚴重關切,因為在第一波已經受到疫情嚴重的影響。 瑞典貿易協會(Swedish Trade Federation)執行長Karin Johansson對此表示憂慮,指出上星期烏普薩拉市(Uppsala)的商店立即減少40%的來客量,認為原本從第一波疫情存活下來的商家才剛見到一絲商機曙光,卻又受到新的防疫規定再度重擊。
A:資料來源 : 瑞典公共健康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Sweden) 挪威公共健康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FHI) 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THL) 有關瑞典、芬蘭及挪威等三國之COVID-19疫情的最新情況,截至11月2日為止,由各國主責單位公布相關資料如下: 瑞典境內確診總人數為12萬4,355人(較上月增加3萬72人),重症人數為2,712人(較上月增加113人),死亡人數5,938人(較上月增加58人),死亡率約5.01%。其中以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為瑞典境內疫情最嚴重地區,目前確診人數為3萬4,937人(較上月增加9,269人),死亡人數為2,429人(較上月增加24人)。瑞典此波的感染人數大幅增加3萬多人,但不若第一波疫情的高死亡人數和高重症人數,此波疫情的死亡人數和重症人數呈現小幅增加。 芬蘭境內確診人數為1萬6,400人(較9月增加5,698人),住院治療(含重症)人數68人(較上月增加43人),死亡人數358人(較上月增加13人) ,死亡率約2.23%。芬蘭第二波疫情的感染增加人數出現明顯增長,惟重症人數及死亡人數仍為緩慢增加。 挪威境內確診人數為1萬9,563人(較上月增加5,414人),重症人數為259人(較上月增加16人),死亡人數282人(較上月增加7人),死亡率約1.46%。挪威感染人數持續攀高,但重症人數及死亡人數仍維持穩定。 瑞典、芬蘭及挪威在第二波疫情的確診人數均出現大幅增加,但重症人數及死亡人數並未出現如第一波疫情的快速成長,反而呈現較為穩定的緩慢增加趨勢。
A:依據奧媒新聞報本(109)年11月2日報導,奧地利就業服務中心(AMS)日前公布奧國本年10月份失業率為8.7%,較2019年同期增加19.7%;失業總人數達423,750人(含在AMS登記失業之358,396人及正在接受技職教育之失業人員64,354人)。預估自11月3日開始實行之為期1個月第2波全國性防疫封鎖措施,將使奧地利11月失業總人數突破50萬人次。奧國勞動部長Christine Aschbacher表示,奧政府將持續運用縮短工時補助等紓困措施,支持就業市場。 2020年10月份登記失業期間逾1年之人數,較2019年同期增加51.3%(24,073人)至71,020人。以族群作統計分析,10月份失業人口增加較多(相較於2019年同期)之族群為外國人(+31.6%),其次為50歲以上人口(+22.2%),以及15至24歲之青年族群(+19%)。以地區來看,10月份失業成長幅度較高之區域為提洛邦(+38.9%)、福拉爾貝格邦(+30.6%)及維也納(+26.4%)。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0年10月28日 越南農業暨農村發展部與越南前江省人委會於2020年10月29日在前江省召開前江省水產品輸歐因應措施會議。據前江省農業暨農村發展廳Nguyen Cong Minh副廳長在會議中表示,目前該省漁船總數量達1,456艘,其中,24米以上漁船計有139艘;15至24米漁船約950艘;15米以下漁船367艘。 阮副廳長表示,由於2020年發生該省TG-92662-TS號漁船曾違規駛進泰國海域捕撈事件,經泰國警方發現及處罰,違反水產品開發法規,因此遭受歐盟執委會(EC)警告,並要求在漁船裝上航程監控設備,目前完成上述要求之漁船計有874艘,完成進度達81.5%。 為防止上述問題再次發生,相關機構對EC所提出之4項建議提出逐步解決方案包括:對違規捕撈海域、非法、未申報及未受規範漁業(IUU)行為建立完善法律系統;加強對漁船管制作業(裝置行程監控設備);對越南漁船違規捕撈海域之現象加強解決方案;加強監控水產品原產地證明案。 據越南水產品總局科技暨國際合作處Nguyen Thi Trang Nhung副處長表示,對於產量監察實施情況,該處有派出監察員進行監察,但由於附屬貿易商之採購資料,而並非監察員自行統計,造成業者實體捕撈作業與統計資料不一致。另,漁船追終作業資料難免仍有出入,造成近期24米漁船實際返回港口日期與地方相關機構所報告至越南水產品總局之資料不一致,未來需加強地方政府機構與業者之聯繫,避免EC赴越檢查時資料不符。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0年10月28日 據越南統計總局資料,2020年9月份越南鮪魚出口至義大利金額達550萬美元,與2019年同期比較,成長率高達8,600%。越南水產品加工暨出口協會(VASEP)認為,此成長率雖高,但缺乏長期比較基礎,參考即可。該產業業者認為越歐自貿協定(EVFTA)生效後,已帶動越南鮪魚出口發展,冷凍金色鮪魚肉產品屬享有EVFTA零關稅優惠之品項,可獲上述優惠有效額度達4,791公噸,前景可期。 在EVFTA未生效前,越南鮪魚出口需適用普遍化優惠關稅措施(GSP),出口關稅高達20.6%,造成無法與經獲輸歐關稅優惠如厄瓜多及索羅門群島等國競爭。此次出口至義大利大增原因係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義大利鮪魚供應量減少,歐盟地區鮪魚進口量大、特別是義大利係歐盟地區鮪魚罐頭生產大國,需大量進口鮪魚以作為原材料,因此尋求世界各地鮪魚進口代替該國鮪魚來源短缺問題。 至於越南冷凍金色鮪魚肉出口至義大利平均FOB價格約每公斤6.6美元,平均CIF價格約每公斤4.6美元。據VASEP統計,越南鮪魚企業出口至義大利計有12家,其中4家占越南鮪魚出口至義大利之91%,包括:芽莊Hai Long責任有限公司、芽莊灣股份有限公司、平定省水產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越南鮪魚責任有限公司。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0年11月2日 據越南工商部進出口局統計,2020年10月份越南蔬果出口金額約2.3億美元,與上月(2020年9月)以及上年同月(2019年10月)比較,分別下降3.2%及22.2%。累計2020年1至10月,越南蔬果出口總額達27.2億美元,與2019年同期比較,下降12.5%。尤其2020年10月份,越南中部受颱風侵襲及新冠肺炎疫情,造成該產業受嚴重影響。 越南蔬果輸出至主要市場均衰退,但出口至俄羅斯則逆勢成長,據俄羅斯海關統計,2020年1至8月份俄羅斯柚子進口量達71,600公噸,進口金額約5,700萬美元,與2019年同期比較,進口量及進口額分別下降17.1%及18.5%。至於2020年1至8月俄羅斯柚子平均進口價格約每公噸796.3美元,與2019年同期比較,下降1.7%。但2020年俄羅斯進口之越南柚子大幅成長,進口量及進口金額分別達19公噸及7.1萬美元,與2019年同期比較,分別成長683.2%及355.9%。由於俄羅斯對熱帶水果需求量逐漸增加,但氣候不適宜種植柚子,因此越南柚子出口至俄羅斯預估將持續看好。 在俄羅斯尚未公布禁止進口中國大陸柚子前,俄羅斯進口中國大陸柚子數量每年達5千隻貨櫃,自俄羅斯停止自中國大陸進口柚子後,部分俄羅斯企業轉移進口其他國家柚子,主要進口國為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及越南。因此,2020年1至8月俄羅斯自中國大陸柚子進口量約17,300公噸,進口總額約1,390萬美元,與2019年同期比較,進口量及進口額分別下降63.4%及62%,占2020年1至8月俄羅斯柚子總進口量之24.2%,與2019年同期比較下降30.6%。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0年11月2日 據IHS Markit市場調查及研究機構統計,2020年10月份越南採購經理指數(PMI)達51.8,與2020年9月份比較,下降0.4(9月份為52.2),雖指數下降但越南生產製造業仍有恢復。 據IHS Markit經濟經理Andrew Hanker表示,上述PMI指數顯示越南新冠肺炎疫情管控良好,帶動2020年第3季越南生產製造業持續發展,舊訂單數量在兩個月逐漸增加,產量亦持續成長;但目前全球各地疫情再次爆發,因此新訂單數量是否穩定仍有變動。 2020年9至10月越南生產製造產品數量增高,勞工需求量逐漸增加,自2020年1月至今新勞工招聘量成長,惟成長率不高。據越南統計總局資料,2020年10月份工業生產指數(IIP)與2020年9月份比較,成長3.6%,與2019年同期比較,成長5.4%。累計2020年1至10月IPP指數與2019年比較,成長2.7%。 2020年10月份越南加工製造業成長率最高,達8.3%,主要為化學藥品,與2019年同期比較,成長25.4%;其次為原油及黑炭成長22.6%;機械設備生產成長20.2%;電子及電腦產品成長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