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隨著馬來西亞政變,前首相馬哈迪(Dr. Mahathir Mohamad)卸下首相職位後,印度商務部調查機構「貿易救濟總局」(DGTR)宣佈擬撤銷先前對馬國棕油所實施的貿易報復行動。一旦6個月期限結束後,DGTR不建議延長對馬國棕油實施的雙邊防衛關稅(bilateral safeguard duty)措施。 上(2019)年9月,印度對馬國RBD精煉棕油(Refined bleached deodorized palmolein)及RBD棕油(Refined bleached deodorized palmoil)兩項產品徵收5%防衛關稅,為期6個月,導致這兩項棕油產品的稅率從原先45%調高至50%。 馬哈迪前首相於2019年9月27日在第74屆聯合國大會上指控印度「入侵及佔領」與巴基斯坦具爭議性領土─查漠(Jammu)與喀什米爾(Kashmir)地區的言論,引起印度孟買具影響力的植物油產業團體「溶劑萃取商協會」(Solvent Extractors’ Association of India,簡稱SEAI)的不滿並號召其會員抵制馬國的棕油。此外馬哈迪前首相曾力保被通緝的印度籍回教傳教士扎基爾奈克(Zakir Naik),並嘗試將他引渡至其他國家,然並無國家願意收留他。馬哈迪前首相也批評印度政府實施的「公民法」修正案,結果激怒印度並引發貿易紛爭。 印度為全球最大棕油進口國,棕油占印度食用油以總進口量近三分之二。印度每年購買逾900萬公噸棕油,主要來自印尼與馬國。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交通部(Ministry of Transport)統計顯示,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雖猶存,諸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及美中貿易戰等不利因素,但馬國港口上(2019)年貨櫃處理量仍達2,642萬1,576個標準貨櫃(TEUs),較前(2018)年成長5.9%。 馬國第一大港─巴生港(Port Klang)2019年貨櫃處理量為1,358萬717個TEUs,占馬國貨櫃總處理量之51.4%,較2018年成長10.27%;柔佛州丹絨柏勒巴斯港(Port of Tanjung Pelepas,簡稱PTP)貨櫃處理量則為907萬7,485個TEUs,占馬國貨櫃總處理量之34.36%,較2018年成長1.3%。 馬國2019年第4季貨櫃處理量為682萬5,133個TEUs,較2018年同期成長3.46%,亦較上(第3)季成長3.66%。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3.05. Polish News Bulletin. 據波蘭國家財產部副部長Zbigniew Gryglas表示,2020年波蘭的太陽光電裝置(PV installations)將可新增生產1GW的電力,而目前的電力容量為1.3GW。渠亦提醒稱,該部計劃興建總發電容量10GW之1,000座離岸風電場。去年已安裝超過100,000個新的太陽光電裝置。波蘭人已開始在房屋的屋頂安裝小行微電廠(small micro-power plants),此亦強化波蘭的能源安全。 據G副部長表示,波蘭人民對政府的計畫-稱為” 我的電力(My electricity)”-有顯著的反應,該計畫對太陽光電計畫提供補助。據G副部長表示,離岸風電場的支出費用預估為1200億波幣。渠意見認為離岸風電場計畫不僅可改善能源安全,而且可促進經濟,此將可為波蘭創造1個新的經濟部門。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3.05. Polish News Bulletin. 據Orlen公司執行長Daniel Obajtek表示,波蘭石油集團PKN Orlen關係企業Orlen Oil公司將生產無菌液體產品。該公司將在未來幾天內開始生產這種產品,而其在Jedlicz的實驗室及生產線將調整配合顧客的需求及加強波蘭的衛生安全。 據波蘭財政部副部長Jan Sarnowski表示,該部開始與Orlen公司合作,以利便生產、符合法令規定及避免任何潛在的問題。Orlen Oil公司主要是生產及經銷潤滑劑(lubricants)。據該公司Plock的工廠很快地將會開始大量生產消毒產品,而在未來2個星期內市場將可望獲供應100萬公升的消毒產品。首批供貨將供應公家機關。另該產品將可望供應給該公司橫跨波蘭全境網路的1800個瓦斯站。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3.05. PAP 據波蘭汽車產業協會表示,因為國際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波蘭幾乎有一半的汽車部門營運業者已在供應方面遭受傷害。據波蘭汽車零件經銷商及生產商協會(Association of Automotive Parts Distributors and Producers; SDCM)對波蘭相關業者進行的一項調查,超過30%以上的公司預期全球的疫情將對其營收造成衝擊。該協會表示,源自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已造成波蘭許多汽車工廠停止生產。波蘭新聞局(PAP)報導稱,此疫情導致對全球的工廠造成連鎖反應。 波蘭衛生部部長於3月4日宣布確認波蘭首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波蘭汽車零件經銷商及生產商協會會長Alfred Franke表示,每部汽車平均有約30,000個零件來自數百家的供應商,只要欠缺1個零件,組裝廠就必須停止整個生產線。

A:依據媒體報導,2020年3月2日國際貨幣基金(IMF)第二次派遣代表團抵阿進行債務協商,此次主要目的為深入審查阿國財政、貨幣及國際收支狀況,IMF表示,目前與阿方會議情形順利且具成效,會議將持續至週末結束。 在此次IMF代表團來阿協商前,阿國經長Martin Guzman業於日前出席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舉行之二十集團(G20)財長會議期間,與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會面,G總裁對阿國費南德斯總統為穩定經濟及降低貧窮所作努力表示支持,雙方將繼續加強協商合作,以解決債務問題。G經長並與美國財長Steven Mnuchin進行會談,並獲美方支持願協助其與IMF債務協商。 鑒於阿國費南德斯(Alberto Fernandez)總統前曾表示將於2020年3月31日前與IMF及私有債權人達成債務重整協議,惟能否如期達成協議仍待觀察。​

A:依據紐澤西州政府本(2020)年2月28日新聞稿,為達成2035年7500 MW離岸風電目標,紐澤西州長Phil Murphy公布六階段招標時程表,預計可供應320萬家戶用電及該州50%發電需求,並帶來數十億美元投資額,創造上千個就業機會。 紐澤西M州長自2018上任以來即積極推動潔淨能源政策,同(2018)年1月簽署第八號行政命令指示紐澤西公用事業委員會(簡稱NJBPU)全力落實離岸風電經濟發展法(Offshore Wi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ct),並於2019年6月與丹麥風電業者Orsted簽約建置1100 MW離岸風電,預計2024年商轉。M州長續於2019年11月簽署第92號行政命令指示NJBPU達到2035年7500 MW離岸風電目標,以落實州長宣示2050年100%潔淨能源願景。 紐澤西州政府公布六階段招標時程表如下,以利開發商、零組件供應商等業者及早準備: (一)2018年第三季招標1100 MW裝置,已於2019年第二季公布得標廠商,2024年商轉。 (二)2020年第三季招標1200 MW裝置,將於2021年第二季公布得標廠商,2027年商轉。 (三)2022年第三季招標1200 MW裝置,將於2023年第二季公布得標廠商,2029年商轉。 (四)2024年第二季招標1200 MW裝置,將於2025年第一季公布得標廠商,2031年商轉。 (五)2026年第二季招標1400 MW裝置,將於2027年第一季公布得標廠商,2033年商轉。 (六)2028年第一季招標1400 MW裝置,將於2029年第一季公布得標廠商,2035年商轉。 新聞稿亦指出可能造成離岸風電標案延宕之原因,包括輸配電解決方案、租約、發照、港口建設進度、供應鏈完整性、人員訓練等。 資料來源:https://www.nj.gov/governor/news/news/562020/20200228a.shtml

A:依據華爾街日報本(2020)年2月23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訪問印度力推頁岩油氣出口,惟面對當今天然氣市場供給過剩,包括印度等全球買家轉向更便宜的即期LNG市場,倘美國天然氣出口商未能爭取買家簽訂合約,將會衝擊到美國刻正規劃的20餘座天然氣出口設施建案。 受惠於水力裂解法(fracking)帶動頁岩油氣開發,美國成為全球第三大LNG供應國,與卡達、俄國及澳洲等國家競爭。2011年至2015年美國與外國買家簽下37個長期合約,合計每年約供應6,700萬噸天然氣,2016年至2019年則只與外國買家簽訂19個合約,每年約供應2400萬噸天然氣。美國Cheniere能源出口商國際業務副總Robert Fee表示天然氣價格低迷,讓美國更難與買家達成長期合約,未來天然氣可能發展成大宗商品化市場,儘管部分買家也許會考慮逢低買進簽訂長期合約。 川普政府致力向中國、印度、波蘭與烏克蘭等歐洲、亞洲買家推銷美國油氣,盼能協助該等國家降低對俄國及中東的依賴,然而迄今為止越來越少實質合約被簽成。鑒於中東、非洲等低價競爭對手正評估是否擴大出口產能,分析師認為2020年對美國LNG出口市場相當關鍵,麥肯錫顧問公司合夥人Dumitru Dediu表示買家與美國簽訂長期合約的價格,是即期市場的雙倍,渠認為大部分美國規畫中的LNG出口設施將難以落實,大概只有4個建案能成功推展。 因此川普總統訪問印度即以經濟、能源為主軸,率商務部長Wilbur Ross與能源部長Dan Brouillette同行,以促落實2019年9月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訪問美國休士頓時美商Tellurian公司與印度Petronet LNG簽訂的75億美元無拘束力合約,Tellurian公司執行長Meg Gentle本次亦與川普總統同行,續與Petronet公司諮商,並感謝總統對美國能源業的支持。 川普總統於2月25日宣布與印度達成數項合約,其中包括Exxon Mobil公司協助改善印度天然氣網絡,以促進美國對印度出口LNG。 資料來源: https://www.wsj.com/articles/natural-gas-exporters-struggle-to-lock-up-buyers-despite-freedom-gas-pitch-11582470018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3月5日)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頃於韓國地區快速擴散,已有多國禁止搭乘自韓國起飛之航班之韓籍及曾訪問韓國之外籍人士入境,因此韓國出口企業已蒙受嚴重影響,政府遂決定加強輔導企業利用①視訊商談會、②開設線上展覽會及③利用海外貿易館代辦緊急海外行銷等方法,協助韓國國內企業拓銷及減輕企業目前面臨之海外拓銷問題,主要作法如次: (一)視訊商談會:擴大輔導發掘新買主與既有買主進行視訊商談會。 於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地方支援團」及重點貿易館設置視訊商談專用攤位(自16處增加為50處),便利地方中小企業與更多之海外買主進行視訊商談,並提供免費翻譯協助。另將海外貿易館中之44處重點貿易館,擴大為88處,媒合客製化之買主商談。 擬利用視訊商談之國內企業可向KOTRA及13處地方支援團申請,KOTRA貿易館再依據申請企業之訴求,評估當地市場之特色,發掘適當之買主,媒合商談,相關1對1之視訊商談除可在KOTRA線上貿易商談室及地方支援團之辦公室舉行外,亦可於企業之辦公室或自宅進行。 產業通商資源部及KOTRA自本年初起,即展開重點輔導視訊商談,迄今已在華人地區之22處貿易館,完成152件視訊商談,其中11件約促成1,827萬美元之合約,本年度內擬再促成企業與800家買主進行2,000次以上之視訊商談。 (二)開設線上展覽會:鑒於國內外各種展覽會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影響,陸續取消或延期,因此擬於「Buy Korea」之網站上開設國內外各種線上展覽會,支援出口潛力項目於線上進行拓銷。 擬先開設原訂於3月舉行之國際醫療機器及醫院設備展覽會、其他8件展覽會及11件海外展覽會之線上展覽會。 未來將再開辦消費財、醫療生技等有出口潛力項目之線上展覽會,透過全球之貿易館,邀請買主,進行拓銷,並媒合對韓國產品有興趣之買主與國內企業進行網路視訊商談,協助簽訂出口合約。 (三)KOTRA代辦緊急海外拓銷:韓國國內企業因受韓國人士入境限制之影響,難以前往海外當地直接拓銷,KOTRA海外貿易館將代辦海外交易及申請許可等業務,緊急海外拓銷。 優先輔導對韓國採取禁止入境措施國家(38個)內設立之KOTRA19處貿易館立即協助韓國國內企業拓銷該地區市場,未來將再擴大輔導加強於採取入境管制措施國家(54個)之拓銷方案。 海外貿易館緊急派遣行銷專業人才及其他人力,協助處理海外當地業務面臨困難之國內企業,申請加入代辦海外拓銷業務之時間將自原訂之1個月,縮短為立即加入,加入費用及期間之條件將自原訂300萬韓元及1年放寬為75萬韓元及3個月,俾利減輕國內企業之負擔,快速因應環境之變化。 擬申請KOTRA代辦緊急海外拓銷之國內企業,可隨時向KOTRA申請,KOTRA將迅速安排與企業簽訂合約,快速協助負責人員開展海外拓銷業務。

A: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造成日本國內口罩供貨量明顯不足的現象,日本政府決定禁止此類高價轉售口罩的交易行為,預定近期修訂「國民生活安定緊急措施法」之政令措施,與予修訂部分內容。 對於日本國內口罩供給量不足一節,日本政府將禁止網購平台高價轉售的交易行為,因若不採取禁止措施,消費大眾恐難以採購需求的口罩。上述禁止高價轉售口罩的措施,將列入近期第2次緊急因應對策方案。 另,日本「緊急措施法」制定,係於1973年全球爆發石油危機的時代。

A:2020年3月4日沙烏地通報第2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C-19)病例,係第1起病例的同伴,兩人自伊朗從巴林經跨海大橋入境沙烏地。 沙烏地同日宣佈,暫停所有副朝活動(Umrah),包括沙籍公民及外籍人士。沙烏地宗教部副部長Abdulfattah Mashat表示,一般民眾(含沙籍或外籍)仍可至麥加及麥地那2聖城禮拜,但不允許進行副朝朝覲活動。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報導,截至3月4日中東地區COVIC-19確診人數超過3,150人,幾乎所有病例皆有伊朗旅遊史/接觸史;伊朗確診病例達2,922人,死亡人數為92人,伊朗官方已禁止週五禮拜(Friday prayers)及官員出國。全球確診病例則超過9.4萬人、死亡人數超過3,200人。 另Arab News調查指出,倘疫情持續擴散,沙烏地約3分之1雇主有讓員工在家辦公的規劃(plans for staff to work from home),惟目前在家辦公規劃僅限人力資源及管理部門員工(HR and admin staff)。

A:2020年3月4日沙烏地東部省Al-Ahsa區成立女性駕駛學校(driving academy),係沙烏地第1個同類型的駕駛學校且規模、品質與智慧科技的使用係中東地區首座。 東部省省長Saud bin Naif王子感謝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提供相關協助,建立該座駕訓學校。 Saudi Aramco執行長Amin Nasser表示,該駕駛學校在未來10年預計訓練20萬名女性駕駛。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該駕訓學校將雇用超過250名沙烏地籍女性,從事訓練員及授課者等相關工作,預計到2021年3月底前將再增聘50名女性員工。 註:該駕駛學校建築物面積約3,500平方呎、訓練場面積為5萬平方呎,有115輛車、11個創造Al-Ahsa真實場景的現代模擬訓練裝置(state-of-the-art interactive simulator)、5間智慧教室、會客室、托育服務(daycare service)、診所以及線上測驗室(online test room)。

A:2020年3月4日國際油價微漲:布蘭特原油(Brent crude oil)上漲0.91美元,來到52.77美元/桶;美國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US West Texas Intermediate, WTI)上漲1.03美元,來到48.21美元/桶。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分析,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刻積極遊說俄羅斯加入擴大減產行列,市場預期供給減少,係造成油價微漲主因。 金融交易經紀商FXTM市場分析師Han Tan表示,需求端的不確定性使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自年初來下跌19%,且持續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C-19)疫情影響。 伊朗石油部長Bijan Zanganeh表示,原油市場失衡情況明顯,產油國應盡力維持市場穩定。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調降4月份布蘭特原油預測值至45美元/桶,預期至2020年底可望回漲至約60美元/桶,並表示OPEC擴大減產雖可使市場供需趨向正常化,但無法避免庫存逐漸增加的事實。 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調降第2季原油預測值:布蘭特原油為55美元/桶,WTI為50美元/桶。 3月3日美國聯準會(US Federal Reserve)降2碼;美國石油協會(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最新資料顯示,最新一週美國原油庫存量增加170萬桶,總庫存量來到4.466億桶,汽油與蒸餾油(distillate)存量則減少。 註:2020年3月3日OPEC技術委員會及若干OPEC國家代表,建議OPEC+第2季應擴大減產60-100萬桶/日(second quarter only)。

A:根據歐盟執委會2020年3月4日公布新聞稿,執委會甫提出歐盟氣候法案,將2050年達成零碳排目標轉化為具法律效力,並透過追蹤進度及相應調整作為等措施來實現,未來將每5年檢視相關進展,以配合巴黎氣候變遷協議所建立之國際盤點時程。為實現2050年零碳排目標,該法案提出重要措施有: 執委會將根據完整影響評估提出新的2030年減碳目標,屆時並據以修訂本法案; 2021年6月前,執委會將重新檢視並視需要提出所有為達成2030減碳目標可行之政策工具; 執委會提出設定歐盟整體2030年至2050年間減碳軌道(trajectory),俾衡量減碳進展並提供政府、業界與民眾可預測性; 2023年9月前及之後每5年,執委會將評估歐盟與會員國措施與2050年氣候中立目標及2030年至2050年間減碳軌道相一致; 執委會將對於未確實遵循目標之會員國發布建議,該會員國有義務予以採納或回覆理由(未採納時)。執委會也將檢視減碳軌道及歐盟整體措施之適足性。 會員國將被要求發展並執行調適策略(adaptation strategies)以強化韌性,減少氣候變遷衝擊。 執委會另啟動為期12週公眾意見徵詢,為未來本法套案設計集思廣益。 歐盟執委會也將自本日起正式展開未來邊境碳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sim)影響評估及檢視能源稅指令(Energy Taxation Directive),該二項立法亦為歐盟綠色新政重要政策工具。另外本日歐盟執委團會議亦通過提案,將2021年訂為歐洲鐵道年(European Year of Rail),強調提升鐵道載客與運貨對於氣候帶來助益。 ​​​​​​​

A:俄羅斯Gazprombank的首席經濟學家Sergey Konygin表示,疫情對俄羅斯經濟的負面影響將隨著時間逐漸擴大,倘情況持續發展不利,GDP可能下降0.2%-0.3%。 首先,中國大陸遊客流量減少,影響消費方面的支出,其中包括非俄羅斯居民支出。 其次,對中國大陸出口量正在下降,將影響俄羅斯貿易平衡。對中國大陸出口減少項目包含礦物(佔俄羅斯對中國大陸總出口70%)和非原料(食品、木材)。 此外,俄羅斯1月份工業生產速度已減緩至1.1%,此係由於礦(煤炭和天然氣)產量下降,以及在天氣異常溫暖的情況下電、天然氣等產量下降;貨運量也異常大幅下降。2020年第1季,疫情對石油和天然氣出口至中國大陸的負面影響將繼續存在,此恐將減緩採礦業發展。 參考資料:俄媒《俄新社》2020年2月25日報導

A:奧媒提洛日報本(109)年3月5日報導,「COVID-19」疫情使奧國民眾預先購買存糧情形增加,依據奧國統計局資料,奧國動植物產品自給率高,本地農民及食品產業之供應,在部分品項上甚至可滿足全國需求,例如:2018年乳品(164%)、牛肉(141%)、洋蔥(119%)、起司(115%)、啤酒(105%)、波菜(102%)、葡萄酒(101%)及豬肉(101%)自給率均超過100%(即生產量高於消費量);另胡蘿蔔(93%)、蛋(86%)、穀物(86%)、蘋果(85%)、馬鈴薯(80%)及禽肉(72%)自給率亦高。植物油(27%)及魚肉(6%)自給率則較低。 奧地利農業協會主席Josef Moosbrugger盼奧國強化食品安全,並呼籲新聯合政府儘速落實施政計畫中之「肉製品、乳製品及蛋製品主要成分之強制產地標示」。

A:依據奧媒「奧地利廣電公司」(ORF)本(109)年3月4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已影響全球經濟,奧地利政府日前承諾協助企業度過難關,並宣布幾項初步紓困措施如下: 撥款1千萬歐元做信用擔保:使受創企業短期舒緩資金壓力,負責單位為奧國數位經濟部。 暫時放寬勞工法工時規定:允許醫院、檢測實驗室、醫療熱線人員等防疫人員暫時延長工時。另受創企業可申請縮短工時或暫時歇工,負責單位為奧國社會部。 提供奧地利企業因應疫情防護指南:奧國工商總會(WKO)已在網頁提供各產業及公會之防護措施,另亦提供會員廠商個別諮商服務。 奧國總理Sebastian Kurz表示,奧國政府已著手研擬其他因應措施,將視疫情發展決定是否擴大實施紓困方案。

A: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Maxim Reshetnikov表示,疫情擴散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係暫時的,該國將實現對GDP增長的預測值。 疫情後果較1月時的預期嚴重,惟之於公部門,預測值更有可能係促成更多經濟決策之關鍵點,現時財政預算受到非常嚴格保護,免受現時經濟波動,包括此波疫情影響。 目前該部預測本年GDP增長1.9%(非之前的1.7%),居民實際可支配所得增長1.9%(而非之前的1.5%)。此外,零售營業額增長預測值從0.6%提高至1.3%。2021年和2022年俄羅斯經濟將分別增長3.1%和3.2% 參考資料:俄媒《Gorodovoy》2020年3月2日報導

A:中國大陸為烏克蘭第3大出口市場,僅次於俄羅斯和德國。對陸出口因疫情造成率退已顯見,惟對陸出口僅佔該國出口總額5%,影響程度有限。主要影響反映於鐵礦石、玉米、葵花籽、菜籽油、渦輪機等對陸出口最多的商品。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綜合報導 作者:駐德國代表處經濟組(e-mail:Germany@moea.gov.tw) 文號:1094030012號 德國聯邦健康部及內政部經過三次會議後決定,即日起德國禁止醫療防護口罩、手套及隔離衣等之出口。 德國迄今(2020年3月4日)止已爆發244確診案例,全球確診排名僅次中國、南韓、義大利、伊朗、日本及法國,疫情日漸嚴重。 德國是全球主要商展國之一,近期德國武漢肺炎確診者突然暴增,導致許多商展遭到取消或延期舉行。依據德國展覽協會(AUMA)資料,德國近期內已有柏林國際光觀展(ITB Berlin)、柏林醫藥展(Interpharm)、科隆五金展(International Eisenwarenmesse)、萊比錫書展(Leipziger Buchmesse)等遭到取消,另外,尚有許多商展宣布延期(例如漢諾威工業展),或尚未決定取消或延期。 目前歐洲各國也傳出疫情(尤其是義大利),入境觀光旅客持續減少,衝擊德國旅館及餐飲業,德國觀光協會籲請聯邦政府提出紓困計畫。德國航空(Lufthansa)集團指出,該集團長程航線已有12%班機停飛,中短期航線將自3月9日起減班25%,慢慢影響德國航空業。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