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13  Polish News Bulletin   到2030年,Tauron能源公司將在Małopolska省投資再生能源,為此,該公司的主管部門及地方政府於11月12日週四簽署了相關協議。該文件設想係針對氣候的聯合行動,其中包括能源轉換計畫。該公司宣布計劃在該省發展太陽光電場(PV) 及風電場,與此同時,根據公告,該公司已經計劃在Małopolska省西部的Trzebinia及Olkusz的附近進行此類投資。   Tauron Polska Energia 公司執行長Wojciech Ignacok表示,Tauron公司是Małopolska省西部的經濟基礎。在他看來,該地區在未來幾年將面臨眾多挑戰,該公司打算使該地區參與公司的能源轉型過程。另Tauron 公司副總裁Jerzy Topolski表示,在未來10年,再生能源投資將成長最快。Małopolska省副省長Tomasz Urynowicz宣布,地方當局將共同努力為建設太陽光電場及風電場提供最佳地點。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1.13 Polish News Bulletin   歐盟統計局(Eurostat)宣布,2020年9月波蘭的工業產值同比增長3.3%,這是歐盟會員國中表現最好的。與上(8)月比較則增長3.1%。稍早按波蘭中央統計局(GUS)報告,9月份工業生產銷售年增5.9%,較8月衰退15.5%。歐元區9月之工業產值則較8月衰減0.4%,較去年同期衰退6.8%。就整個歐盟地區而言,該指標較去年同期衰退5.8%,但與上(8)月相較則持平不變。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tagesschau.de) 文號:1094110017號   根據德國新聞(tagesschau.de)今(2020)年11月12日報導,位於德國Tübingen的生物技術公司CureVac希望短時間內啟動其新冠疫苗之關鍵研究。執行長Franz-Werner Haas在德國外國新聞協會的線上新聞發布會上表示,CureVac希望儘快進行這項研究,該研究將有3萬6,000名參與者參加臨床研究。為此,CureVac也希望成為合作夥伴。H執行長表示,該公司目前正與各種可能提供支持之潛在強大夥伴進行對話。 有關新冠疫苗批准的研究將於三個月內完成。渠表示,CureVac計劃在第一季啟動緊急批准申請程序,預計第三季可獲最終批准許可,渠並期望CureVac明年能生產3億至4億劑之疫苗。

A:資料來源: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 文號:1094110016號   根據德國汽車聯邦監理局(KBA)資料,2020年10月新掛牌登記之電動小客車較前一個月增長303%,數量達4萬8,039輛,與前一年同期相較也成長四倍,電動車占10月份掛牌新車之比例約18%,均再創新高。2020年迄今,新註冊的電動車數量成長三倍(+192%),數量計達25萬2,531輛,相當於整個市場的10.9%。 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lug-In Hybride)增長258%,數量達到2萬4,859輛。純電動汽車的銷售也非常暢旺,銷售量增幅365%,數量達到2萬3,158輛。 德國製造商在10月份電動車市場之市占率為70%。2020年迄今,在國內市場上有67%的電動汽車是由德國集團品牌所生產。德國製造商依據不同市場需求提供廣泛之電子汽車車款,目前超過70種,到2023年將多達150種。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理事長Hildegard Müller強調,德國汽車製造商在國際市場上極具代表性,是電動車市場的德國兼歐洲冠軍,展望未來仍將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十月份最重要的電動車買家仍是私人客戶,比例占41%。這個數字甚至高於私人買家選購電動車的平均值38%。其次依序是公司企業的39%,及貿易暨租賃業務(包括汽車共享及車輛貿易)的20%。 根據德國聯邦經濟暨出口管制局(Bafa)資料,2020年10月份環保獎勵金(Umweltbonus)已連續第四個月創下新高,共計3萬4,212份申請,其中包括1萬8,598輛純電動車(BEV)。自採取這項措施以來,總共已經提交31萬8,694份申請。「環保獎勵金」的增加進一步推動德國電動汽車市場發展。M理事長強調,即將在聯邦、各邦及地方進行不同組合資助計畫的決定,將是推進電動汽車再次取得成功的下一個重要關鍵。 2020年9月份德國國內電動車產量成長三倍,創下6萬2,220輛的新紀錄,每六輛德國製汽車中便有一輛電動車。其中更以純電動車的成長五倍最高,數量達3萬486輛。VDA理事長表示,德國汽車工業的電動車轉型正全面開展,且德國製造商也積極推動,過程中挑戰及機會兼具。電動車市占率8.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占率8.5%。2020年迄今,德國製造商的全球產量成長兩倍以上,達到52萬4,705輛。僅德國一地至九月份的電動小客車產量便達24萬6,300輛(+92%)。

A:資料來源: 斯洛伐克統計局 日期: 2020年11月13日   斯洛伐克2020年第3季GDP年減2.4%,達244億4,220萬歐元。   2020年6月以來斯國主要行業(尤其是汽車業)持續成長,對外貿易顯著好轉主要係受汽車業之外國需求所驅動。   2020年第3季斯國總就業人數達239萬1,100人(年減2.5%),較上季減少0.3%。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a ANSA)本(109)年11月13日報導,為防止魚目混珠及支持真正義大利製造,經《義大利官方公報》(Gazzetta Ufficiale)發佈後之60日公告期,義式臘腸(salumi)須在標籤上註明原產地標記之規定,將於本週日起正式生效。   義國農牧協會(Coldiretti)表示,食品貨架上長期出現高達四分之一號稱義大利製造之食品,其內容物實則與本土農作物等本國農業生產並無相關,該協會與市調機構Ixè共同調查亦指出,在Covid-19疫情下,約有82%義大利人期待此項規定之落實,希以選用義大利製造之食品,做為支持保障國家經濟及工作機會之實際行動。   此外,另據義國共和報(La repubblica)同日引述一項由全球權威管理系統驗證機構「挪威立恩威集團」(DNV GL),針對包括義國在內等15個國家進行的調查報告顯示,疫情所造成之經濟危機並未改變義國人在食物上的購買哲學,即使價格稍高,仍堅定對健康及品質的重視。   報導指出,近年來義國批准一系列法令,明文規定牛奶、起士、義大利麵、米及番茄須標示原產地,而這絕非偶然。   面對貨架上的食品,義國人最優先重視的係互為緊密因果關係之食品安全(66.5%)及健康(59.1%),而這兩大重點進而轉化為對食物原料及產品來源之高度關注達31.7%,較其他同樣接受該調查之國家平均值高出7%。   除了原產地,義國人亦非常注意食物標籤內容(23.6%),並在包裝永續性(24.9%)、動物福利(17.1%)及生產線之勞工人權(15.9%)的透明度要求上皆有較高之意願比例。57%義國受訪者表示,產品應直接標示清楚上述各項訊息,而83%更進一步表示願為有顯示所有相關訊息之食品支付更高的價格,遠遠超過69%之平均值。

A:瑞士奇華頓(Givaudan)11月13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將與丹麥生物技術公司Novozymes進行研究合作。Novozymes為全球最大的酶和微生物科技公司,由於2企業的永續發展研發目標一致且部分終端客戶重疊,因此雙方決定將聯合開發用於食品和清潔原料的有機原料。     資料來源:瑞士觀點報(Blick) 日期:2020年11月13日

A:據媒體報導,因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擴散全球,對國際貿易的物流運輸造成衝擊,許多阿國汽車製造廠由於零件短缺強迫停班、車輛組裝缺少零件,需直接停產直到零件補齊。阿國車輛零件來源以進口為主,約占70%,主要來自亞洲、歐洲、墨西哥或巴西。 該產業因疫情隔離措施數月癱瘓後,許多全球主要市場需求大幅增加,然而阿根廷卻不在國際供應商的優先考量名單內。由於官方及黑市美元匯率的差距,有利於購買新車,使需求量直攻產業高峰。 此外,阿國進口管制是汽車製造商面臨的另一個問題,許多當地汽車零件商在申請海關進口許可證(SIMI)時面臨核准拖延,影響該貨品的供應。同時,銀行在審核進口商匯款至國外的速度非常緩慢,導致國外供應商在餘款未清前拒絕繼續出貨。

A:龍沙(Lonza)製藥集團於11月10日宣布,將與美國Altimmune合作生產由後者開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新聞稿指出Altimmune正在研發吸入性單次接種的鼻內疫苗Adcovid,預計年底前展開臨床實驗,2021年第1季取得實驗結果,經許可後預計在同年開始銷售。   依據Altimmune以往的疫苗研發經驗,該疫苗可以使接受接種者對新冠病毒擁有大約1年的免疫力,且該種疫苗的運輸過程無需冷凍設備。   龍沙集團已於今年5月與美國生物技術實驗室Moderna簽訂了合作協議,將為其生產疫苗。Moderna已在10月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出了該疫苗的緊急審批申請。     資料來源:瑞士資訊(Swissinfo) 日期:2020年11月12日

A:根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 於2020年11月12日公布之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IPC)報告,2020年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為3.8%,年累計達26.9%;過去12個月總累計達37.2%。 10月漲幅最高類別分別為:服裝/鞋類6.2%、食品及飲料4.8%、家庭設備及維修4.5%、運輸4.2%、旅館/餐廳3.4%等;另調幅最小的類別為教育及通訊,分別為上漲0.1%及下降0.1%。 阿國央行先前預估10月通膨率為3.2%,年通膨率為35.8%;另2021年及2022年通膨率分別預期為48.9%及38.3%。

A:據媒體報導,阿國商業署公告自2020年11月12日起暫停50類產品「最高價格」(Precios Maximos)上限規定,包括玉米油、豆奶、糙米、咖啡、葡萄酒及漱口水等50項產品。 「最高價格」自2020年3月19日開始實施,並將許多已上漲的產品價格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COVID-19)降回3月6日之定價。原本該計畫只預計執行30天,不過,隨著COVID-19疫情的擴大,最後一次公布延期實施至2021年1月31日止。一延再延的價格控管措施,帶給廠商的擔憂是因許多商品是依據2019年成本結構訂價,已造成超市及賣場貨架上商品短缺。 避免價格上漲,加劇通貨膨脹,阿國政府盼以漸近方式調價,並於2020年11月12日政府公報發布的決議,取消多項產品的價格上限,希望在經濟活動復甦及正常化間取得平衡。

A:依據瑞士Blick電子報報導,瑞士羅技電子公司(Logitech)發布之新聞稿指出,該集團計畫至2021年底,超過50%的電腦滑鼠及鍵盤之電腦周邊設備將使用再生塑膠製,預計此計畫將可減少使用7,100公噸的新塑膠及減碳約1萬1,000公噸。上述產品使用的再生塑膠比例從20%到80%之間,該公司的目標是持續提高旗下產品的再生塑膠使用比例。 資料來源: 瑞士Blick電子報 日期: 2020年11月13日

A: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最新發表瑞士2020年10月份生產和進口價格合計指數調查,與上月份相比較,價格指數維持不變,為98.0點(該局以2015年12月為基數=100),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則下跌2.9%。報告中另指出,10月份生產價格上漲的主要產品為鐘錶及機械類產品,另價格下跌產品為:天然瓦斯產品。   依據上述統計,瑞士國內生產價格指數與9月份相比則上漲0.1%,進口價格指數則下跌0.2%;國內生產價格指數與2019年同期相比則呈現下跌1.6%,進口價格指數則下跌5.6%。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0年11月13日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本(2020)年11月12日報導略以: 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西班牙旅宿餐飲業(包括旅宿、餐廳及咖啡廳(Hostelería、Restauración y cafeterías, HORECA))造成嚴重影響,西國各政府部門,包括經濟、財政、工商、勞工部及社保局等正共同研究資助餐飲業之套裝計畫,內容涵蓋經濟、財政、金融等措施,由於目前疫情持續擴大,政府對該產業採取更多限制措施,餐飲業急需援助,惟政府資助計畫目前尚無具體實施時間,僅表示將盡速通過,以協助企業度過難關。 西國旅宿餐飲業者估計,該產業年產值約1,230億歐元,2020年該產業之產值則因疫情損失近一半,而該產業從業家數約30萬家,因疫情被迫中止營業業者約10萬家,並估計2020年耶誕節期間,將續損失約110億歐元。西國餐飲業者要求西國政府能比照歐洲其他國家之作法,直接提供現金補助。 就業方面,西班牙勞動工會聯盟(Confederación Sindical de Comisiones Obreras,CCOO)表示,迄本年10月止,旅宿業共減少近50萬個就業機會,包括資遣26萬946名勞工及申請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勞工22萬90名等。 西國政府正研究可能採取之措施包括就特定項目或具體要求提出新融資管道、增加西班牙國家信貸局(Instituto de Crédito Oficial,ICO)信用貸款額度及延長還款期限、調減與減免社保費繳費額度及免繳額等,另將協助不動產屋主與承租人重新協商租金等,並將考量因地區差異性而提供不同補助,惟直接提供現金補助之可能性較低。 另有關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方面,除補助員工薪資外,僱用員工人數少於50人(含50人)之業者可免繳100%之社保費,高於50人之企業則可免繳90%之社保費。儘管如此,西國勞工暨社會經濟部(Ministerio de Trabajo y Economía Social)則表示,未來將視疫情發展,調整補助措施。

A:依據媒體iamexpat.de報導指出,德國自11月2日起於巴登符騰堡邦的斯圖加特和曼海姆新開設兩個英文商業法庭提供企業在邦層級用英文解決國際爭端的機會。   巴登符騰堡邦司法部發言人向記者表示儘管德國法律規定法院的語言是德文,但新開設位於斯圖加特和曼海姆之英文商業法庭中所有法官皆能夠以英文進行聽證。   發言人解釋在該法庭中與案件糾紛相關之文件可以用英文提交,因此律師無需對文件進行翻譯。惟由於該法庭仍然是德國法庭,因此書面意見書和判決書仍必須以德文書寫。新的法庭將包括由三位商業法官組成之商業民事庭及商業事務庭並將處理有關公司法、公司併購和交易金額超過200萬歐元的商業糾紛。 由於冗長的訴訟程序及要求以德文進行的訴訟規定使得德國法院通常不是一個解決國際企業間爭端受歡迎的選項。巴登符騰堡邦希望這兩個新的法庭將為國際爭端提供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目前英國倫敦法院是處理國際商業糾紛的重要場域,惟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促使歐盟地區尋找新的替代方案。   於巴登符騰堡邦執業的律師Philipp Esser指出倘巴登符騰堡邦欲提高該邦對外國投資之吸引力那麼其中一部分就是要擁有良好的司法體系,Esser律師表示欣見新法庭的成立。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Fintech公司Klarna、數位音樂公司Spotify、時尚企業 H&M及其他瑞典企業因為處理客戶個資缺失而有違反《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之虞,遭到瑞典GDPR主政機關資訊保護局(Swedish Data Protection Authority)調查。其他接受調查的瑞典公司還包括電子付費公司Izettle、新聞社Cision、手機遊戲上市公司Mag Interactive以及最近上市的雜誌閱讀平台Readly等。 資訊保護局收到的檢舉態樣包括反覆收到不需要的訊息以及刪除帳戶後仍持續收到信用卡資訊和相關行銷廣告,都屬於違反GDPR的範圍。該局已發文給受調查之公司,要求於一定期限內回應。如果被認定違反GDPR,將可依情節輕重處罰鍰,最高金額可罰至公司全球營收比重的4%。  

A: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巴士卡車集團Volvo Group預測在未來20年內,所有瑞典的車輛將是電動車或是使用氫能源的車輛。其中,最重要的是燃料電池(fuel cell)的研發,未來不僅可用於長途運輸,也可運用於建設、工業生產及海運等方面。 Volvo Group不是唯一投資燃料電池和氫能源的企業,巴士卡車集團Scania也已經在哥德堡市測試使用氫能源的垃圾車。德國卡車集團Daimler Trucks近期才展示運用氫能源的卡車,一箱燃料可行駛160多公里。Volvo Group表示現有的燃料科技已經運用在小客車,但因為巴士和卡車需要更高的電量及不同於小客車的使用年限,因此現階段高乘載且長途行駛的巴士和卡車仍無法全面使用電能或氫能源電池。 瑞典零化石燃料平台(Fossil-Free Sweden)係瑞典政府於2015年巴黎協議後所成立的機制,該機制對於車輛電動化未來的走向相當樂觀,指出早期的各項研發現已逐步開花結果,最大的影響因素來自於Volvo和Daimler,兩家最主要的卡車製造集團決定研發氫能源。

A:新聞來源 : 韓國首爾經濟日報(日期 : 2020年11月13日)   一、韓國首爾經濟日報於本(109)年11月12日報導,韓國國家情報院長朴智元向日本總理提議發表「韓日共同宣言」,但遭日本總理拒絕。 二、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朴院長向日本政府提議發表與1998年金大中前總統及小淵惠三前總理共同發表之「21世紀新韓日合作共同宣言」類似之「文在寅與菅義偉宣言」。過去「金大中與小淵惠三宣言」中曾包含日本政府對日治時期統治致歉、未來韓日關係發展及2002年韓日共同舉辦世界盃等內容。日本每日新聞表示,朴院長提議之新韓日共同宣言中,包含韓國政府將協助日本政府舉辦明年7月之東京奧運及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等相關內容,但日本政府認為相關宣言應無法順利解決目前韓日間之爭議。日本朝日新聞及共同通訊亦指出,因「強制徵用工」等問題,倘短期內欲發表新宣言將有一定困難,且韓國大法院對「強制徵用工訴訟」之判決,係違反1965年「日本請求權協定」,爰盼韓國政府提出相關解決辦法。 三、日本加藤勝信官房長官表示,相關提議中並未有韓日關係相關具體內容,渠並表示,菅義偉總理僅向朴院長表示,為因應北韓之政策,韓日與韓美日之合作相當重要,但目前因「強制徵用工」等問題致使韓日關係緊張,爰盼韓方可提出改善雙方關係之方案。對此,朴院長表示,日本媒體之報導係事實,另針對韓國政府欲於本年底在首爾召開韓中日高峰會談一事,雖日本媒體報導菅義偉總理將不會出席,但朴院長認為應可成功舉辦相關會議。 四、文在寅總統亦於11月11日於青瓦臺舉行座談會,與外交及保安領域之相關人士共同探討針對拜登上任後,外交與保安領域之變化,以及韓美、北美及韓日關係之未來發展,並聽取相關人士之意見。外交及保安領域相關人士表示,因拜登政府重視加強同盟,爰韓日關係必須得到改善。拜登政府上任後應會重視韓美日合作體系,對此韓國政府須做出相關因應對策。文在寅總統表示,欲改善韓日關係需先得到「強制徵用工」受害者之諒解,對此,青瓦臺亦強調,為推動相關政策,需各黨派及全體國民之合作。    

A: 據南非商業科技網站11月2日報導 為回應政府凍結公共部門工資的決定,全國教育、衛生和聯合工人工會(Nehawu)計劃在11月26日舉行大罷工。工會指責財政長姆博韋尼,完全改變工人們來之不易的利益,他們永遠不會接受工資凍結的決議。 在10月28日的中期預算政策聲明(MTBPS)中,姆博韋尼表示,財政部提議未來三年凍結公共部門的工資,以支持財政整固。下一輪工資談判即將開始,將探討公務員的津貼和福利問題,重新考慮薪酬晉升規則和審查特定職業的分配。此外,政府正在協調與製訂一項全面的中長期公共部門薪酬戰略,這將包括公職人員、國有企業、公共實體和地方政府。該戰略將在公平和可承受的基礎上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

A: 據南非每日商報網站11月3日報導 南非稅務局局長基斯維特表示,促進經濟增長是擺脫南非財政困境的最佳途徑,而重新調整政府支出是實現這一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中期預算聲明的預測,南非稅收缺口預計將比2月份預算的預測減少3128億蘭特,稅收佔GDP的比例預計只有在2027-28年才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政府必須開始用收入投資於經濟和傳統基礎設施,以創造就業和持久有意義的生產性產出。南非稅務局加大了對技術和數據管理使用的投資,這將對穩定財政框架產生重大影響。基斯維特指出,該機構已確定部分需要關注的領域,包括稅基侵蝕行為、激進的稅收籌劃、增值稅欺詐和個人納稅人違規等。

Inline content